产品异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

产品异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
产品异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

产品异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

产品异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

1.目的:为预防控制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异物,对产品造成污染,特制定本办法。

2.适应范围:从进料验收到成品出货的生产全过程。

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对异物产生的源头进行清除并规范人员执行。

3.2技术部负责对异物产生的源头进行设备改善。

3.3品管部负责对清除和改善的结果进行跟踪,对操作人员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对预防控制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4、预防控制措施

4.1异物项目

铁钉、铁丝、金属小配件、金属屑、玻璃屑、头发、胶带、布条、虫蝇、木屑、饰品、纽扣、钥匙、发夹、砂粒、————黑渣、纤维、铁锈??4.2异物产生的源头

4.2.1维修人员维修后设备未清理干净的小配件、金属屑、铁钉和铁丝遗留现场,导致混入产品中;

4.2.2现场木垫板上松动的铁钉穿透包装箱混入产品中;

4.2.3现场玻璃窗户、照明灯具和水杯发生破裂时,玻璃屑混入产品内;4.2.4现场高温胶带、电工胶带和包装胶带粘贴在设备上,胶带脱落混入产品中;

4.2.5现场纱窗破旧、软门未密闭,虫蝇进入生产现场,导致虫蝇进入产品内;

4.2.6原材料里带有死虫蝇、砂粒进入生产现场,混入成品中;

4.2.7员工未按规定穿戴厂服和工帽进入车间或进入操作区域操作,导致头发、发夹、纽扣之类异物遗留于现场混入产品中;

4.2.8现场使用破旧木垫装材料,导致木屑混入产品中;

4.2.9员工未按规定将戒指、项链、耳环、钥匙等物品带入车间操作区,引起饰品遗落于产品中;

4.2.10操作人员在进行机台清洁时,将擦拭机台的布条遗落于产品中。4.3异物预防控制措施

4.3.1将车间内所有的玻璃窗户贴上防爆膜,车间内吊灯安装防护罩。4.3.2严格要求员工不得使用玻璃制品的水杯,并且水杯不得进入操作区域。4.3.3及时更换现场破旧纱窗和软门,预防虫蝇进入车间。

4.3.4发生玻璃或灯具破裂时,破裂点周围5m内的产品隔离全检,经品管人员确认无异常后方可进入车间。

4.3.5严格要求设备维修人员对维修后的机台进行全面的清洁,并核实所带配件数量,不得在机台上遗留螺丝、铁钉、铁屑之类金属物。4.3.6严格要求操作人员在接班前或维修后对机台进行全面检查,机台上不得遗留与产品无关物品。

4.3.7严格要求进入车间人员,进入车间前按规定更换厂服佩戴工帽,不得将戒指、项链、耳环、钥匙等物品带进生产车间。

4.3.8现场维修人员必须将设备上不必要的胶带全部清除,定期检查贴胶带处的胶带是否松开,生产过程中出现胶带脱落,此时间段内生产的产

品全部隔离全检。

4.3.9严格要求现场操作人员不得使用破旧木垫板,不得将破旧木垫板带入车间。

4.3.10严格要求进料检验人员,加严对原材料中死虫蝇的检验,对取样或抽检后的材料按原有包装方式进行包装,防止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砂粒的

污染。

4.3.11严格要求操作人员对机台进行清洁前,将产品送至待验区内,防止清洁过程中布块或残留物污染产品。

5、预防控制过程监督

要求品管人员对预防控制的执行过程与效果及时跟踪,监督执行过程,对执行不规范或执行偏差提出《品质异常报告》,限期责任部门整改。

6、本办法经总经理核准后生效,与之相关规定同时废止。

表单

《品质异常报告》

级等保,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管理规定

* 主办部门:系统运维部 执笔人: 审核人: XXXXX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管理规定 XXX-XXX-XX-02001 2014年3月17日

[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XXXXX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未经XXXXX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件的任何片断。] 文件版本信息 文件版本信息说明 记录本文件提交时当前有效的版本控制信息,当前版本文件有效期将在新版本文档生效时自动结束。文件版本小于时,表示该版本文件为草案,仅可作为参照资料之目的。 阅送范围 内部发送部门:综合部、系统运维部、技术开发部

目录 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XXXXX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批、发布、分发、更改、保管和作废等活动,根据《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JR/T 0071—2012),结合XXXXX 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XXXXX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控制过程和活动。 第三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确保XXXXX信息系统正常运转形成的文书,用于阐述需保护的资产、风险管理的方法、控制目标及方式和所需的保护程度。 第四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XXXXX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各级文件的编写、审核和归档;负责组织体系各级文件的宣传推广。 第二章细则 第五条体系文件的类别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可分为以下四级: (一)一级文件:管理策略; (二)二级文件:管理规定; (三)三级文件:管理规范、实施细则、操作手册等; (四)四级文件:运行记录、表单、工单、记录模板等。 第六条体系文件的编写

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一.环境卫生的控制: 1.每日班前由车间主任对车间各地方门帘、纱窗、物料进出口、垃圾口进行检查,对防蝇虫措施,下水道防鼠措施,消毒设施等彻底检查,并确保无误。 2.生产车间所有光趋捕虫器的工作情况由卫生员每日检查一次,并做好捕虫记录,每一周更换一次捕虫纸,捕虫器安装位置应远离人员工作处及储存容器上方。 3.设备在生产前1-2天应进行清洗,并清洗彻底。 4.员工、原料、物料、下脚料出入车间,各有专用的通道;人员通道应设有风幕,物料出入口均设有水幕,防止蝇虫的飞入。 5.每日班中利用吃饭时间对工作区域的卫生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并保持清洁;下脚料不能随时冲入下水道,应及时清除车间。 6.每日班后,工器具、设备等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并用含有效氯为100ppm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对不宜挪动的设备用大于85度的热水进行消毒;夏天更应该注意滋生粘膜、长霉现象; 7.洗手消毒、鞋靴消毒每4小时更新一次消毒液,或采用补加氯水法,吸收控制在30-50ppm,鞋靴消毒控制在200ppm 二.人员的控制: 1.车间进入口设立卫生员,检查进入车间人员的着衣情况,进行滚动粘发,并监督执行消毒情况:清水皂液清水消毒液(泡30秒)清洗干燥;检查项目:内帽、头发外露、工作服情况、手表、饰品等其他生产无关的物品不准带入车间。 2.进入车间人员衣帽必须整洁、穿戴整齐、头发不得外露、指甲不得涂指甲油、不得留长指甲、不准带戒指、耳环及其他装饰物。 3.严禁衣帽不洁剂闲杂人员进入车间,操作人员在生产区域内严禁吃零食。 4.严禁非生产用工具进入车间,并对工器具进行下班清点,并记录工器具的数量,发现偏差及时追查,并把问题及时上报。 5.严禁随地吐痰及一切影响工艺卫生的举止,若工作中划伤手及时出车间进行包扎,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停修,若可以工作,但必须佩戴橡胶手套。 6.员工不得把脚放在工器具上或坐在周转箱上。 三.容器的控制 1.精加工区和粗加工区使用的工器具与周转箱应严格区分开来,盛放原料的周转箱、下脚料的周转箱、盛放半成品的周转箱、盛放碎玻璃的容器应按不容色泽区分开来,不得混用,适用前均应消毒干净,每班用完彻底清洗干净分类存放。 2.所有容器应保持内外清洁,不得随意落地,不得随意带出工作区域,以免交叉污染。 3.对使用新购置的容器,应把标签及其他一些标签撕掉,以防混入产品中,不能用破烂容器及碎玻璃容器。 4.不能用玻璃温度计测量中心温度,以防破碎。 5.维修工进入车间必须填写《物品清点记录》,确定物品的件数,维修工作完,必须清理现场,特别是螺丝帽、铁钉等小配件,必须前后一致,否则对当日的产品进行隔离。 6. 碎玻璃瓶预防程序和应急措施: (一).预防程序 1.车间内所有照明设施必须安装“三防灯”。 2.生产车间玻璃窗户必须贴防护膜。 3.对于挑选出来的碎玻璃及不合格的碎玻璃应放在指定的碎玻璃回收处,并由专

异物管理制度

1.目的 为防止生产产品被异物污染,确保产品质量,规范员工良好的行为规范,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舒适,特制定本制度。 2.定义和范围 2.1.罐体中不应该有的物质均称为异物。 2.2.工厂部经常出现的异物主要分为:人体异物、环境异物、虫害异物、金属异物、尖锐物 品、玻璃制品和化学制品、原辅材料的包装物等。 2.3.适用于公司所有区域 3.职责 3.1.各部门主管负责安排人员对该区域进行异物管理控制。 3.2.各部门主管负责监督检查该区域的异物管理控制状况。 3.3.公司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对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4.人员的控制 4.1.疾病控制:经体检或监督人员观察,凡是患有或似乎患有疾病、创面,包括疖、疮或感 染性的创伤,或可成食品包装材料的微生物污染源的员工,直至消除上述病症之前,均不得参与作业,否则会造成污染。必须要求员工,发现上述疾病,要向上司报告; 4.2.上岗前必须体检,凡患有或可能患有妨碍食品生产卫生的人员不得进入工厂部; 4.3.所有与产品可能接触的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工作; 4.4.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上岗前应在更衣室穿戴好清洁、完好的工作服和工作鞋,工作服 应无毛絮;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不得涂抹口红、睫毛油、香水,男员工严禁留长发、留胡须;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和饰物带入车间; 不得佩戴不稳固的饰物,如手表、钥匙、项链、耳钉、耳环、发卡等,不化妆;保持公共场所(更衣室、厕所、沐浴室、工间休息室等)整洁、卫生; 4.5.工作区域不得有抽烟、饮酒、嚼口香糖、零食等行为,不准随地吐痰,吸烟到公司指定 吸烟区。 4.6.随手关门,防止外界昆虫进入车间。 4.7.废弃物应放入指定地点,同时每位员工都有维护厂区内卫生的义务和责任,不论任何人 在厂区内发现垃圾和杂物时须及时自觉捡起,并放入垃圾箱。 4.8.手部受刀伤或其他外伤时,应将伤口包扎好,方能继续工作,特别是成品岗人员;

内控标准管理制度

1.说明 1.1 为加强物料质量管理,保证产品的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各下属公司。 2.管理制度 2.1 温度控制的规定 2.1.1冷库及车间空间温度的规定 2.1.1.1 冷库的温度:-18℃以下。 2.1.1.2 蔬菜冷风库的温度:0-8℃;面包粉冷风库的温度:0-8℃;原料解冻冷风库温度10℃以 下。 2.1.1.3 车间室内的温度:原料、半成品、成品区温度夏季要求20℃(油炸、加热车间除 外)以下,冬季18℃(油炸、加热车间除外)以下;包装温度夏季15℃以内,冬 季12℃以下。 2.1.2 物料存放使用过程中温度的控制规定 2.1.2.1原料解冻后温度:青鱼、沙丁鱼、鲐鱼原料解冻后的温度控制在0-5℃;分身后的 温度控制在3-8℃;蓝鳕鱼、好吉鱼原料解冻后在温度5-10℃以内,其他海产 品原料解冻后的温度控制在冬季12℃以下,夏季15℃以下。 2.1.2.2 面包粉存放温度:8℃以下。 2.1.2.3 原料漂烫冷却后的中心温度:12℃以下;原料最后一道清洗水温:10℃以下。 2.1.2.4 汤料搅拌后温度:8℃以下,每锅汤料使用时间为2小时以内;生食产品汤料使用 中温度:12℃以下;加热类产品汤料使用中的温度:15℃以下。 2.1.2.5 使用中面包粉温度:15℃以下,面包粉使用时间为夏季4天,冬季6天;必须在 0-8℃的冷风库中存放保管。 2.1.2.6 沾面包粉冷冻前的产品温度:15℃以下;加热产品冷却后温度20℃以下快速沾粉冷 却到沾粉入单冻机时间为30分种以内。 2.1.2.7 完全加热后产品中心温度为75℃以上,完全油炸后产品中心温度为75℃以上;快 速入冷冻机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加热后需要入冷却机冷却的产品温度控制在 30℃以下,快速入冷冻机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2.1.2.8冷冻后产品中心的品温:—18℃以下,特殊产品如油炸菜饼、大学芋等产品中心温 度达到-20℃以下,必须一箱一入库;冷冻后入库前中心品温:—15℃以下。 2.1.2.9产品发货出库时的温度:—15℃以下;最终产品发货集装箱拉温,箱体内的温度应

文件资料有效控制制度

文件资料有效控制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对包括职业健康安全在内的管理体系运行中使用的各类文件实施有效控制,以确保各过程、环节/场所使用的文件具有统一性、完整性、正确性和有效性,与体系运行相关的部门均使用有效的现行版本文件,防止误用作废文件。 对安全记录档案进行有效控制,以证实符合规定要求,为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在必要时实现可追溯性。 2范围 本程序包含了文件的编写、审批、发放、使用、更改及作废等子过程。规定了各过程负责人的职责,适用于各过程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 本程序包括记录的填写、收集、保管、处置等子过程。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综合管理体系运行中形成的所有记录的控制。 3职责 3.1各过程管理部门职责: 3.1.1负责确定所管理的过程的文件需求。 3.1.2负责对所需的文件进行策划并安排专人编写。 3.1.3负责过程管理文件的(程序、规定、制度、表格)组织编制。

3.1.4负责严格执行过程管理文件的规定,并按规定的表格做好相应的记录。 3.1.5负责文件更改内容等。 3.2生产部职责: 3.2.1负责管理手册的编制。 3.2.2负责体系的认证和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各过程文件的编制、评审和批准。 3.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建立与管理。 4程序内容 4.1确定文件种类 4.1.1为便于文件管理,根据不同的管理方式将综合管理体系文件分为外来文件、综合管理体系文件。 4.1.2外来文件:外来文件系指国家、地方政府部门发布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见法律法规的识别与评价程序);上级部门下发的通知、要求、规定和办法;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 4.1.3综合管理体系文件 a.方针、目标和指标; b.实现方针、目标和指标的策划; c.控制各业务过程的程序、规定、指导书、表格。 4.1.4资料和记录 相关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文件控制管理规范

文件控制管理规范 1、目的、编制、范围: 为了保证公司各区域与物流运作管理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四阶文件的编制、更新及管理符合质量 管理体系规范及公司管理需求,对文件的编制、评审、批准、发放、培训、使用、更改、作废和收回等环节进 行有效控制,确保相关区域及时得到并使用有效版本,防止误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和资料,以推进各项工作 的标准化和持续改进,上汽(烟台)实业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持续改善部特编制此文件,对公司质量管理体 系的相关文件管理规定如下: 2.术语: 2.1 本文件术语引用自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上汽(烟台)实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文件号:SAIC-YT/ZL-2007); 2.2 公司部门划分:运作部、计划&物控部、持续改善部、综合管理部、生产管理部、仓储运输部、标准 化推进办公室; 公司区域/职能块划分:运作部:LOC-GA、LOC-BD、整车RDC、厂外RDC、LOC-PT,计划&物控部:接收 数据组、接收验证班、单证组、发运班、对账组、发动机物流数据小组;持续改善部:规划块、生产管理部:包装、质量、综合管理部:行政块、安全管理办公室:安全块、体系块。 2.3各类型文件含义: 2.3.1 程序支持规范性文件:是程序文件的具体展开,描述为实施程序文件活动具体途径的文件。它一 般涉及多个区域,但不涉及技术的细节。内容包括5W1H,即开展活动的目的(Why)、做什么(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谁(Who)来做;应采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How)等。此类 文件属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第三阶文件。(程序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第二阶文件,描述实施质量管理 体系所需的相互联系的过程和活动。上汽(烟台)实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文件号:SAIC-YT/ZL-2007)已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 2.3.2 管理文件:公司各项管理制度、规定、办法、导则、细则等。它可以是区域内文件也可以为跨区域文件,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阶文件。 2.3.3 作业文件:详细的作业活动的描述文件,内容涉及技术的细节(如:流程、STS/TIS 、技术/操作 要求&规范等)。作业文件一般只涉及一个区域,有时也涉及多个区域,但它强调的是产品或作业过程的规范性,而程序支持规范性文件强调的是区域间的沟通、联络、协调。作业文件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阶文件。 2.3.4 外来文件:(各类标准和必要的参考资料及顾客提供的技术文件),为质量管理体系第三阶文件。 2.3.5 记录:为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依据的文件。记录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第四阶文件。

生产线异物控制制度.doc

***公司作业文件 生产线异物控制制度 文件编号:YFSX/WF/05018 受控状态: 修订状态: 分发号: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分公司发布

生产线异物控制制度 异物:异物可以是任何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变成食品的一部分,但确定不是真正的产品。例如:玻璃、金属、石头、动物肢体、塑料、纸和其他原料上附带的异物(骨头、坚果壳等)。 为了对生产线潜在的异物源进行分析评估,最大限度地减少成品中异物的出现,特制订以下制度,要求相关部门执行。 采供部 1、原料:对原料果进行严格检验,防止泥沙、树叶、碎砖块、塑料袋进入车间。 2、辅料:采购员对后段加工中需要使用的清洗材料,酶等,加强对供应商的业绩考评,对供应商 定期进行评价,库房人员入厂时严格检查检验证书、操作说明书等。 3、备品备件:采购员在采购过程中充分收集信息,保证采购的备件能够达到环境的要求,从而避 免因为备品备件不合格而造成的磨损、掉渣等现象的出现。 4、包装材料:采购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采供,材料入厂时严格检查合格证明。 5、辅料的储存:辅料的储存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要求储存。酶制剂应单独存放在0~5℃的冷库中, 并做出明确标识;润滑油应分类专区存放,非食品级润滑油和食品级润滑油进行分区存放,并作出明确标识,存放地点应通风干燥,无污染,润滑油只能由机修人员使用,其他人员不得使用;包装材料应储存在干燥、卫生的常温库中。 生产动力部: 1、进入生产区人员严禁携带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如饮料、口香糖等。禁止携带玻璃制品(平 面玻璃、玻璃容器等)进入车间。 2、进入生产线的员工工作服必须穿戴整洁,防止将头发或其他杂质带入产品。 3、生产线所有员工严禁携带个人物品进入车间,女员工进入车间不得化妆带首饰。 4、加强车间虫害的预防,定期检查如下细节: 车间所有窗户严禁打开,拣选间垃圾出口倒完后应立即关闭,车间进出口出入后随手关闭,防止昆虫进入。及时清理车间入口处的灭蝇灯。 5、生产线设备清洗之后严格按照要求漂洗干净,取样检测pH及浊度,防止因漂洗不干净所残留的 清洗残留物。 6、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图及其说明规定的频次,检查各级过滤器,发现过滤器有问题时隔离有问题 时的产品并进行评审和处置,对有害物质进行分析,查明来源,采取纠正措施并作详细记录。 A)一级过滤是用于除去较大颗粒的非水溶性果肉、果渣等的0.5mm的缝隙式旋筛,每天清洗时肉眼目视检查一次一级过滤筛网的完整性,并做记录(见榨机清洗记录); B)二级过滤装置是一个安装在预浓缩前的管道上的1m m的管道过滤器,除去可能的果肉大颗

041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减少直至消灭产品中的异物,本着以防为主,控制异物源的原则,制定此管理办法。本办法所涉及人员,均要认真学习并掌握异物控制办法;同时本办法所涉及到的责任人,在本办法公布后,不愿接受处罚条例中的规定的,可主动申请调离岗位,否则视为自愿接受由于工作失职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对其的相应处罚。 2. 定义: 美国药物管理局对“异物”是这样定义的——任何不是相关食物的组成部分或与之有关的外来的物体或物质(如玻璃、金属、木头、塑料)。 3.各类异物的控制方法及责任 3.1 鸡源性异物(鸡体异物): 鸡源性异物主要有:羽毛、毛根、黄皮、嗉料沙石、寄生虫、软骨、硬骨、筋、膜等。 鸡源性异物主要来源于原料,鸡车间原料使用前,要求对原料进行100%检品。鸡车间鸡源性异物控制办法具体参考如下: 3.1.1 羽毛、毛根、黄皮控制办法: 3.1.1.1浸烫槽水温控制在57-62℃,温度波动范围0.4℃,搅拌器工作正常,责任人为设 备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 3.1.1.2打毛机由操作人员依鸡的体重、大小随时调整打毛间隙,以不打破皮为准,打毛 机工作运转正常,每天检查打毛胶指,对损坏的胶指随时更换,责任人为设备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 3.1.1.3人工拨毛:鸡出打毛机后,对鸡体上的可见羽毛、黄皮,全部人工拨去,残留小 于5%,责任人为该区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 3.1.1.4产品分割前后,由终端检品装袋人员将皮肤上残留的羽毛(绒毛)、毛根、特别是 翅上的毛根、羽毛全部拨下,终端质检员负责逐袋检查,该区品管员根据质量情况进行抽查或全检,责任人为终端装袋工人、终端质检员及该区品管员。 3.1.2 嗉料、沙石控制办法: 3.1.2.1鸡场管理员按规定进行宰前8-10小时断料、3小时断水,并优先采用网上养鸡, 同时严禁在夏季使用沙石垫料; 3.1.2.2毛鸡到厂后,由品管员负责抽检嗉囊内残留嗉料含量,反馈鸡场,由此造成的损 失,由饲养户负责; 3.1.2.3要按正确的工艺勒嗉、开肛、及掏膛,破损率不得超过5%,由该区品管员负责检

文件控制管理制度

文件控制管理办法 1、目的:有效管理公司内部文件几记录表单等文件编号具有唯一性、统一性、识别性、控制性,达到信 息资料可追溯性、可延伸性的有效运转。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内部管理文件几外部文件。 3、一级文件:M—质量手册 二级文件:P—程序文件,H—Haccp规范文件 三级文件:W—部门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工艺流程、技术文件、检验标准书、技术图纸等 四级文件:R—记录单、表单 其他文件:通知、公告、合同 4、管理职责: 1)一级文件和二级文件的制订/修改/废止由总经办负责,管控权限归总经办,行政人事部存档。 2)三级文件和四级文件的制订/修改/废止由相关部门负责,管控权限归总经办,其中部门管理制度归行政人事部管控。 3)通知公告类的制订/修改/废止由行政人事部负责,管控权限归行政人事部。 4)合同类文件的制订/修改/废止由相关部门负责,管控权限归总经办。 5、文件编码: 1)新文件的编码:所有编写单位需要根据文件编码规定对文件进行编号;必须准确描述文件的内容;文件必须有统一、唯一的编码。 2)一级和二级文件的文件编码: RT/**—**—****—*** 版本(版本号无需在文件名中体现) 年份如2018 流水号(填写01/02/03) M/P/H 瑞腾公司简称 3)三级文件的文件编码: RT/W—****—****—*** 版本(版本号无需在文件名中体现) 年份如2018 部门缩写代号+流水号

举例:公司行政人事部2018年编写的人事管理制度第A/0版本:即 RT/W—XZ01—2018 部门缩写,填写如下: 4)四级文件的文件编码: RT/R—****—*** 版本(版本号无需在文件名中体现) 部门缩写代号+流水号 举例:公司行政人事部的一张员工入职简历表第第A/0版本:即 RT/R—XZ01 部门缩写,填写如下: 5)文件的版本号:文件的版本号无需在问题中体现,版本变更以数字0、1、2顺序排列,版本A/0表示第一版,当版本变更3次后,若再做版本变更,则原文件编号为B/0开始。 6)页数:以数字1、2、3顺序排列,统一放在页面的右下角。 7)文件格式:文件每一页必须包括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生效日期、版本号、页数,文件首页还必须包括编制、审核、核准及公司统一标识。 6、文件编写、修订、废止 1)文件编写:视实际需要由公司指定人员或部门负责人,以各类文件的标准格式依要求编写,经部门负责人核准后,依职责规定上交总经办核准后,由总经办发行及控制(三级文件中部门管 理制度交由行政部发行及控制)。 2)文件修订:文件若不适合于现状,需修改增订,由提议部门填写《文件修订、废止申请表》经部门经理核准后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文件,依职责规定上交总经办核准后,由总经办发行及控 制(三级文件中部门管理制度交由行政部发行及控制)。 3)文件废止:由提议部门填写《文件修订、废止申请表》依职责规定上报总经办核准后,回收各相关文件交由总经办废止(三级文件中部门管理制度交由行政部发行及控制);需做保留的, 经职责规定核准后,在存档文件上加盖“保留”章方可保留。 7、文件的发放回收和标识: 1)文件的发放要求:由相应文件管控部门人员依需要填写《文件发放记录表》,经总经办批准后,按发放范围发放,文件发放人和领用人签字确认,《文件发放记录表》标明文件名称、编号、

异物控制管理规范

异物控制管理规范 一.玻璃制品管理规范 1.玻璃器具的分类: 照明灯、灭蝇灯、钟表、压力表、酒精计、玻璃温度计、酵素测定器具等。 2.照明灯具管理规范 2.1加工车间内、各种仓库、速冻库等所有与生产加工有关的房间使用的照明灯具外部必须加设防 爆灯罩。 2.2正常生产加工过程中严禁维修、更换灯管。维修、更换应在班后无产品时方可进行。 2.3照明灯管更换程序: 由专业电工人员进行新灯管放入专用灯管密封套密封带入车间专业人员防护罩拆下将废灯管卸下(现场至少两人操作)放入专用灯管密封套中安装新灯管安装并检查防护罩牢靠程度将维修现场的卫生彻底清理将换下的废灯管送到车间外废弃物品存放处。 3.车间玻璃门窗管理 3.1车间内所有的玻璃必须都贴上玻璃膜。 3.2玻璃卫生的清理及管理落实到个人,玻璃有编号,如玻璃有裂纹,当天班后组织人员更换。 3.3物流、人流频繁的地方不得有玻璃门窗,减少事故的发生。 4.更衣镜管理 更衣室的更衣镜统一编号管理,统一贴在镜子的右下角位置,每天检查并做好记录。 5.其他玻璃物品的管理防护 车间内因生产需要等原因必须使用的玻璃物品:如钟表、压力表、酒精计、玻璃温度计等带有玻璃的物品,车间内使用放置期间必须加防护套,进行防护;其他任何玻璃器具严禁在车间内使用。 6.突发异常问题处理 班中如有突发事件造成玻璃物品意外破碎,将玻璃碎片使用密封的容器存放清理出车间,并根据破碎时的实际状态,必要时阶段性产品隔离、评估处理;保证产品安全。 二、金属制品管理规范 1.原料、辅料的方面: 通过目视检查、磁铁吸除、过滤筛等方法选别可能混入的金属异物。 2.工器具、设备、设施方面: 2.1设备:每班的班前、班后设备专职人员对设备上的螺丝、铆钉、按钮、运输带或外观形态进行 检查确认并记录。 2.2工器具:每班的班前、班后专职卫检员对本工序内使用的所有工器具数量、完整度等进行检查 确认,破损的器具严禁使用。如加工过程中有破损,破损工器具停止使用,阶段内产品单独存放,评估后处理。 2.3器具、案面、设备等有进行焊接的地方,投入使用前必须先去除表面的焊豆,保证表面光滑易 清洗,确保生产加工过程中无开焊裂口现象。 2.4特殊设备安全卫生控制,如绞肉机使用的绞刀,切丁机的刀栅更换时必须确认有误破损,确认 无遗失,有异常马上纠偏。 3.设备维修控制 加工过程中紧急情况下,必须进行设备维修时,应区域性进行停产,现场产品全部清理或加遮盖物进行遮盖,方可进行设备的维修;设备维修结束后对维修区域内的卫生彻底清理,具体按照设备维修管理规范进行。 三、塑料制品管理规范 1.塑料片、毛刺的控制 1.1加工车间内设有专人对塑料盘、塑料筐等进行检查及毛刺的修整,并将个别破损、烂裂的塑料

异物的控制管理规范

四、异物的控制管理规范 1 目的 为更好的控制异物,提高产品的质量,特制订本控制管理规范。 2 职责 2、1 生产部及相关部门负责实施异物的控制。 2、2 品控技术部监督指导。 3 术语与定义 异物的定义:非源自食品本身的所有物品,包括金属、玻璃、塑料、砂石、线绳、纸壳、木屑、头发、纸渣、筐渣、手套碎屑、刷子毛、昆虫等。 4 工作程序 4、1 外来异物类型

4、2 手套的控制 1)手套材质的要求,不得戴易脱落纤维的手套,应戴食品级乳橡胶手套。 2)加工过程中手套破损时,需将破损手套及碎块收集完整以旧换新;严禁将手套随意乱丢。 3)须使用与产品颜色不相似的彩色手套,尽量使用蓝色手套。 4、3 玻璃、硬质塑料的控制 1)严禁员工私自携带玻璃及硬质塑料制品进入生产区域及库房区域,如水杯、塑料饭盒、搪瓷或陶瓷制品等。车间内使用的玻璃仪器等需专人负责每天检查数量及玻璃仪器的完好程度,并记录于《玻璃制品进出车间登记检查表》中。 如发生丢失应立即报告有关负责人,并展开追查,且必须有追查结果,同时对产成品及在线产品进行仔细检查,确认产品就是否被玻璃物品污染,并按下面第6)进行处理与记录。 2)所有与车间生产区域、储存区域相邻的及工人穿工作服可能会经过的区域的门、窗的玻璃必须贴好防护膜,如发现有玻璃裂缝,通知维修人员下班后进行更换。 3)根据风险分析结果,高风险玻璃及硬质塑料物品每日由卫生员班前检查并记录。检查如发现破损,及时通知维修人员班后维修;如有缺损,按纠偏规定执行。 4)根据风险分析结果,低风险玻璃及硬质塑料物品每月由各部门专人检查并记录。 5)品控部带进车间/库房的取样或检测用的玻璃仪器,进入车间时需要车间进行登记,出车间时根据登记核对就是否全部带出,并记录玻璃仪器的完好程度,如发生破损必须找到碎片,并记录于《玻璃制品进出车间登记检查表》中,确定对在线产品就是否造成污染,如发生污染接下面第6)条进行处理。 6)紧急情况处理:当意外发生玻璃制品破损时(如灯管、衣镜、车间窗户玻璃等),工序班长应先停止本工序人员加工,划定涉及的范围并报告带班长;带班长组织人员进行清理现场,保证无残渣遗留,并且由班长确认现场清洁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生产。待下班后即刻对破损的玻璃进行修复。 被涉及的产品需进行隔离存放并标识清楚,待品控部检验后确定对产品的处置,未受到污染则放行,被污染则由品控技术部下达处置意见由生产车间完成处置。 该工序班长或车间主任填写《纠正及预防措施处理单》,记录整个玻璃破损的处理情况,

文件控制管理办法

1 目的 1.1 对公司内部文件的管理做出规定,确保各有关场所能得到适宜的文件并确保文件的有效 性,防止过期文件的非预期性使用。 2 范围 2.1 适用于公司内部文件的控制与管理; 2.2 记录的控制参见《质量记录控制》。 3 定义 3.1 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如工程规范、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等。 4 涉及部门 4.1 所有部门 5 一般原则 5.1 文件必须得到适当的批准,所有文件的版次、修订状态必须清晰。顾客的工程规范与工 程更改应得到及时评审,限于两个工作周内完成。顾客工程规范与工程更改在生产中实 施日期的记录应保持; 5.2 文管中心是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所有受控文件的发放、销毁、保存等工作,并确 保各有关场所使用文件的有效性; 5.3 对于新发行的文件其文件版次为A0,修订一次后版次号变为A1。依次类推,当文件修改 次数达到五次或文件内容修改幅度较大时,文件版次升为B0。外来文件、工程图纸等原 则上以批准日期作为版次状态的标识; 5.4 文管中心只接收已得到适当的审核批准与/或签字确认的文件,对状态不清的文件一律被 视为无效文件退还文件送交人员或部门; 5.5 各类文件的保存期限参照《受控文件清单》。 6 程序 6.1 文件的编号 6.1.1 文管中心负责文件编号的给定,文件的编号具有唯一性,文件编号的具体规定参照《文 件编号规则》; 6.1.2 编写人员在需要对文件进行编号时,应到文管中心进行取号登记,由文管中心给定文件 号并在《文件取号登记表》中予以登记。 6.2 文件的编写与审批 6.2.1 质量手册由质量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并审核,由总经理批准;

041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 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减少直至消灭产品中的异物,本着以防为主,控制异物源的原则,制定此管理办法。本办法所涉及人员,均要认真学习并掌握异物控制办法;同时本办法所涉及到的责任人,在本办法公布后,不愿接受处罚条例中的规定的,可主动申请调离岗位,否则视为自愿接受由于工作失职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对其的相应处罚。 2. 定义: 美国药物管理局对“异物”是这样定义的——任何不是相关食物的组成部分或与之有关的外来的物体或物质(如玻璃、金属、木头、塑料)。 3.各类异物的控制方法及责任 3.1 鸡源性异物(鸡体异物): 鸡源性异物主要有:羽毛、毛根、黄皮、嗉料沙石、寄生虫、软骨、硬骨、筋、膜等。 鸡源性异物主要来源于原料,鸡车间原料使用前,要求对原料进行100%检品。鸡车间鸡源性异物控制办法具体参考如下: 3.1.1 羽毛、毛根、黄皮控制办法: 3.1.1.1浸烫槽水温控制在57-62℃,温度波动范围0.4℃,搅拌器工作正常,责任人为设备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 3.1.1.2打毛机由操作人员依鸡的体重、大小随时调整打毛间隙,以不打破皮为准,打毛机工作运转正常,每天检查打毛胶指,对损坏的胶指随时更换,责任人为设备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 3.1.1.3人工拨毛:鸡出打毛机后,对鸡体上的可见羽毛、黄皮,全部人工拨去,残留小于5%,责任人为该区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 3.1.1.4产品分割前后,由终端检品装袋人员将皮肤上残留的羽毛(绒毛)、毛根、特别是翅上的毛根、羽毛全部拨下,终端质检员负责逐袋检查,该区品管员根据质量情况进行抽查或全检,责任人为终端装袋工人、终端质检员及该区品管员。 3.1.2 嗉料、沙石控制办法: 3.1.2.1鸡场管理员按规定进行宰前8-10小时断料、3小时断水,并优先采用网上养鸡,同时严禁在夏季使用沙石垫料; 3.1.2.2毛鸡到厂后,由品管员负责抽检嗉囊内残留嗉料含量,反馈鸡场,由此造成的损失,由饲养户负责; 3.1.2.3要按正确的工艺勒嗉、开肛、及掏膛,破损率不得超过5%,由该区品管员负责检;. .

1、文件控制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加强对公司内所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控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要的各种文件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应用,防止各种文件的误用,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包括外来文件及电子档文件)。 3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批准发布相应文件。 3.2分管领导负责审核相应文件。 3.3 各职能部门主管负责相应的支持性文件的批准和发布; 3.4文件档案管理人员负责上述文件的综合管理; 3.5各部门对相应的内部文件期限有效性负责。 4 作业流程: 4.1文件分类 4.2 内部文件管理 4.2.1受控标识 内部使用的受控文件需在每页加盖“受控”红色印章;技术文件必须在每一页加盖“受控”红色印章。 内部文件 1、体系文件: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如设计图纸\采购标准\验收标准\检验标准\技术规范\样品\工艺要求等)\质量记录表格 2、各职能部门形成的管理规范性文件; 外部文件 1、国际\国家\地方\行业标准、法律、法规等 2、顾客提供的各种图样、产品技术要求等 文件

注1:为其它目的而分发的质量手册属非受控文件,应在其封面上加盖“非受控”印章; 注2:技术文件、体系文件及其所附表格的原件不用加盖印章,用来复印。 4.2.2文件编号形式 a.质量手册的编号形式 HZ-QM-2016 X/X 表示发布年份及版次 表示文件类型 公司 b.程序文件编号形式 HZ-Z×××-2016 表示发布年份 表示文件类型和流水号 XX公司 c.作业指导书或管理规范性文件编号形式 HZ-××-Z×××-2016 表示发布年份 表示文件类型和流水号 d.记录表格编号形式 HZ-QR×××-2016 表示制定年份 表示质量记录和流水号 表示XX公司 e.技术文件的编号形式 技术文件的编号形式由技术研发部统一确定。 注:总经理、总经理办公室、技术研发部、销售部、工程部、采购部、行政人力资源部、财务审计部分别用01、02、03、04、05、06、07、08来表示。 4.2.3文件编制 a.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由总经理负责制定; b.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各种表格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制; c.技术类文件、检验标准类文件由技术研发部负责组织编制; d.施工安装、质量检验等用各类作业指导书由工程部负责编制;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目的:为控制产品中可能出现的异物,确保产品质量,特制定此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范围:车间 内容: 车间经常出现的异物主要是毛发、金属、油漆、石子等。 一、毛发的控制: 毛发控制,对所有的食品加工企业来说,都是必须面对的的一个很头疼的问题,人正常总数约10万根头发当中,生长期头发约占85-90%,退行期约占1%,休止期占9-14%,处于休止期的头发在洗头、梳头或搔头皮时,将随之脱落,正常人每天约脱落20-100根头发,为控制这些毛发,使之不混入我们加工的产品中,我们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①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鼓励工人勤洗澡,勤洗头,公司提供资源,每天开放澡堂以方便工人洗澡。 ②工人换工作服前,用梳子先梳一遍头发,将脱发粘贴在胶带上,由更衣室人员负责处理。 ③工人换工作服前,自检和互检毛发,检查工作服里外及工作帽内有无毛发,将拣出的毛发粘贴在胶带上,由更衣室人员负责处理。 ④更衣室人员在工人进车间前将全身包括头部用辊子辊一遍;进车间前必须检查工作帽,不得有头发外露情况,对工作服也要里里外外仔细检查。 ⑤工人每次进车间前,要求在风淋间将脸部揉搓一下,尤其注意眉毛等地方,各班组对工人进行教育培训,进车间时认真执行。 ⑥风淋间风淋20秒 ⑦工作过程中8:00 10:00 14:00 16:00头发互检,互检以后由巡检员进行巡检,检出一根头发,罚款1元。 ⑧品管员不定时抽检毛发。 ⑨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尤其是新进厂职工,要求套袖必须护住手腕,不能露出手腕,内帽、口罩必须戴好,不得有毛发外露,防止毛发混入产品中。 二、金属的控制: 金属产生主要是不锈钢器具碰撞、链条摩擦、维修设备未清理线头等造成,针对各工序情况,制定控制措施如下: ⑴前处理工序: ①前处理工序使用刀具、不锈钢筐、捞子,在使用时轻拿轻放,杜绝野蛮操作;按照规定定

异物控制管理手册

异物控制管理手册 一、异物的定义: 纸包装容器中的异物是指,非加工要求或根据产品标准不应该含有的物质,均可以称为异物。 二、异物的分类: 内源性异物:产品本身带的异物,所有不能被客户接受的产品本身的异物,如纸屑、纸渣、纸粉、内外壁油墨染色等。 外源性异物:润滑油脂、果皮、果壳、金属、玻璃、砂石、毛发、线毛、外箱纸屑、木屑、塑料、外箱纸渣等,本产品以外的物品。 三、异物的危害: 危害一:存在安全隐患,金属异物、玻璃、木块、石子、骨头,硬塑料可能硌坏顾客牙齿,划伤或卡伤顾客口腔和喉咙,含有化学药品的异物或化学药品直接污染的食品,可能给人体带来不适,甚至中毒。 危害二:存在卫生隐患,头发、飞虫、纸片、线毛以及不清洁的其它异物混入到产品中,会造成微生物的污染。 危害三:存在质量隐患,即使不存在以上安全卫生隐患(异物也是在加热前混入的,通过加热或紫外线和臭氧消毒,进行了杀菌,没有安全隐患),任何的异物混入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快的感觉,让消费者觉得不适宜,不满意。 危害四:对公司的危害:质量下降或者公司的信誉受损,从而引起客户退货、索赔,转移订单乃至客户丢失。 四、异物来源及防控措施 来源之一:生产和管理人员(包括参观人员) 1,毛发--正确穿戴工作服及帽子 2,指甲及指甲缝隙的附着物--勤剪指甲、洗手彻底 3,手指有伤、掉皮、附着物,手套破碎--素养 4,首饰及其它有意或无意带入车间的物品--素养 5,工作服及裸露便服的线头、绒线--素养 6,咳嗽的飞沫,甚至痰迹--素养 7,附着在身上的飞虫、毛发--进车间前应先将衣服上的异物风淋一遍。 8,在车间内饮食携带的皮、壳、碎屑、异味--素养 9,有意或无意滥用化学药品、化妆品等--培训与监督 10,也可能存在人为因素,个别人对车间管理人员或车间管理制度不满,为发泄不满的情绪而故意做出的破坏行为。 来源之二:机器设备、工器具、容器、维修作业 1,破损设备(器具、容器)--选型、材质、维修频率及淘汰时间 2,小零部件--良好的操作规范,设备点检习惯 3,设备、设施漏油、水、汽--定期维护保养 4,易脱落部件---选型、材质、定期紧固、设备点检习惯 5,不适宜的使用--培训与监督

异物的控制管理规范

异物的控制管理规范

四、异物的控制管理规范 1 目的 为更好的控制异物,提高产品的质量,特制订本控制管理规范。 2 职责 2.1 生产部及相关部门负责实施异物的控制。 2.2 品控技术部监督指导。 3 术语和定义 异物的定义:非源自食品本身的所有物品,包括金属、玻璃、塑料、砂石、线绳、纸壳、木屑、头发、纸渣、筐渣、手套碎屑、刷子毛、昆虫等。 4 工作程序 4.1 外来异物类型

4.2 手套的控制 1)手套材质的要求,不得戴易脱落纤维的手套,应戴食品级乳橡胶手套。 2)加工过程中手套破损时,需将破损手套及碎块收集完整以旧换新;严禁将手套随意乱丢。 3)须使用与产品颜色不相似的彩色手套,尽量使用蓝色手套。 4.3 玻璃、硬质塑料的控制 1)严禁员工私自携带玻璃及硬质塑料制品进入生产区域及库房区域,如水杯、塑料饭盒、搪瓷或陶瓷制品等。车间内使用的玻璃仪器等需专人负责每天检查数量及玻璃仪器的完好程度,并记录于《玻璃制品进出车间登记检查表》中。 如发生丢失应立即报告有关负责人,并展开追查,且必须有追查结果,同时对产成品及在线产品进行仔细检查,确认产品是否被玻璃物品污染,并按下面第6)进行处理和记录。

2)所有与车间生产区域、储存区域相邻的及工人穿工作服可能会经过的区域的门、窗的玻璃必须贴好防护膜,如发现有玻璃裂缝,通知维修人员下班后进行更换。 3)根据风险分析结果,高风险玻璃及硬质塑料物品每日由卫生员班前检查并记录。检查如发现破损,及时通知维修人员班后维修;如有缺损,按纠偏规定执行。 4)根据风险分析结果,低风险玻璃及硬质塑料物品每月由各部门专人检查并记录。 5)品控部带进车间/库房的取样或检测用的玻璃仪器,进入车间时需要车间进行登记,出车间时根据登记核对是否全部带出,并记录玻璃仪器的完好程度,如发生破损必须找到碎片,并记录于《玻璃制品进出车间登记检查表》中,确定对在线产品是否造成污染,如发生污染接下面第6)条进行处理。 6)紧急情况处理:当意外发生玻璃制品破损时(如灯管、衣镜、车间窗户玻璃等),工序班长应先停止本工序人员加工,划定涉及的范围并报告带班长;带班长组织人员进行清理现场,保证无残渣遗留,并且由班长确认现场清洁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生产。待下班后即刻对破损的玻璃进行修复。 被涉及的产品需进行隔离存放并标识清楚,待品控部检验后确定对产品的处置,未受到污染则放行,被污染则由品控技术部下达处置意见由生产车间完成处置。 该工序班长或车间主任填写《纠正及预防措施处理单》,记录整个玻璃破损的处理情况,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产品受到污染。 7)灯具更换操作要求: ①严禁在生产线上方进行灯管的维修和更换,必须在生产结束时维修。 ②灯具只能由机修人员进行维修和更换,车间内的加工人员不得参与。 ③新的灯具,在拆除所有包装物后方可带入车间进行更换。 ④拆卸旧灯具,安装新灯具,并检查防护罩是否牢靠。 ⑤清理使用的工具,将工具及废旧物品带出车间。 ⑥维修现场进行清洗消毒。 4.4 金属的控制 为降低金属掺入产品的可能性,生产现场必须控制现场所有的锋利金属工具,例如刀具、设备上的刀片等,不得使用易折断的美工刀。除生产加工必须使用的金属工具外,其他金属制品一律禁止带入车间。 1)所有进入车间的金属工具必须全部在《工器具发放回收记录》上进行登记,班后需要逐一清点工器具数量;如出现金属工具发放和回收时数量不一致,需要立刻报告车间主任查找丢失金属工具。 2)金属工具使用过程中如出现断裂、破碎等现象,需要将破损金属工具收集完整,由带班长以旧换新。 3)所有设备及金属质工器具投入车间使用前由机修人员进行检查,表面不得有焊豆,不得开焊。 4)设备和工器具在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得摔打。 5)对金属纱网及易脱落零件的设备工器具等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破损脱落应及时进行修补更换。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目的:为控制产品中可能出现的异物,确保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范围:各食品饮料生产车间 内容:车间经常出现的异物主要是毛发、金属、玻璃、塑胶等。 一、毛发的控制 人体毛发每天新陈代谢,正常脱落20-100根,为控制这些毛发,使之不混入加工的产品中,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1、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鼓励工人勤洗澡,勤洗头。 2、工人换工作服前,用梳子先梳一遍头发,将脱发粘贴在胶带上,班后清理出车间。 3、工人换工作服前,自检和互检毛发,检查工作服里外及工作帽内有无毛发,将拣出的毛发粘贴在胶带上,班后清理出车间。 4、进车间前必须检查工作帽,不得有头发外露情况,对工作服也要里里外外仔细检查。 5、工作过程中分上午下午头发互检,互检以后由巡检员进行巡检,检出一根头发,罚款1元。 6、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尤其是新进厂职工,要求套袖必须护住手腕,不能露出手腕,内帽、口罩必须戴好,不得有毛发外露,防止毛发混入产品中。 二、金属的控制 金属产生主要是不锈钢器具碰撞、链条摩擦、维修设备未充分清理等造成,针对各工序情况,制定控制措施如下: 1、使用刀具、不锈钢搅拌器使用时轻拿轻放,杜绝野蛮操作;按照规定定时对器具进行检查,破损器具不准使用。 2、破损工器具(盆、碟子、捞子等)及时更换 3、不使用钢丝球清洗容器内壁,或必须使用时需使用后经工序负责人或品管员检查确认无残留物。 4、维修后的工器具清洗一遍,确认无异物后方可使用。 5、机器维修完毕后要仔细检查一遍,防止线头、螺丝等遗留在车间内甚至机器内。 6、要定期检查机器各连接件和紧固件,防止螺丝等脱落进入机器中。配料及灌装间容器及设备必须每周检查不低于两次,与物料接触部位的连接件班前检查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