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能完全重合

B.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

C. 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

D.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至少有一条

C

根据轴对称的概念以及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详解】解:A、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能完全重合,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B、线段是轴对称图形,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C、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但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故本选项正确;

D、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至少有一条,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的平方根是()

A. -2

B. 2±

C.

D.

D

结果,然后对所得的数求平方根,即可得到答案.

==,

2

2的平方根为

故选D.

【点睛】先对原数进行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在0.3,﹣3,0,﹣3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A. 0.3

B. ﹣3

C. 0

D. ﹣3

A

根据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比较即可

【详解】∵-3<-3<0<0.3

∴最大为0.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比较大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4.如图中的一张脸,小明说:“如果我用(0,2)表示左眼,用(2,2)表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 (0,1)

B. (2,1)

C. (1,0)

D. (1,﹣1)

C

先根据左眼和右眼所在位置点的坐标画出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嘴的位置所在点的坐标即可.

【详解】解:如图,

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1,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坐标确定位置: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记住直角坐标系中特殊位置点的坐

标特征.

5.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一次函数的是( ) A. 1y x =

B. 31y x =+

C. 21y x =

D. 2

31y x =+ B

利用一次函数的定义即能找到答案.

【详解】选项A:含有分式,故选项A 错误;

选项B: 满足一次函数的概念,故选项B 正确.

选项C: 含有分式,故选项C 错误.

选项D:含有二次项,故选项D 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定义,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

6.等腰三角形腰长为13,底边长为10,则它底边上的高为( )

A. 5

B. 7

C. 10

D. 12 D

在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高线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底边上高线的长度.

【详解】如图:

∵△ABC 中,AB=AC ,AD ⊥BC ,

∴BD=DC=12

BC=5, Rt △ABD 中,AB=13,BD=5,

由勾股定理,得:2222=135AB BD --=12.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勾股定理求出AD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的运算结果应在()

7.估计310

A. 3到4之间

B. 4到5之间

C. 5到6之间

D. 6到7之间

D

求出10的范围,两边都加上3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3<10<4,

∴6<3+10<7.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关键是确定出10的范围.

8.早上,小明从家里步行去学校,出发一段时间后,小明妈妈发现小明的作业本落在家里,便带上作业本骑车追赶,途中追上小明两人稍作停留,妈妈骑车返回,小明继续步行前往学校,两人同时到达.设小明在途的时间为x,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则下列选项中的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B

根据题意可以得到各段时间段内y随x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哪个选项中的函数图象符合题意,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小明从家出发到妈妈发现小明的作业本落在家里这段时间,y随x的增大而增大,小明的妈妈开始给你小明送作业到追上小明这段时间,y随x的增大而减小,小明妈妈追上小明到各自继续行走这段时间,y随x的增大不变,小明和妈妈分别去学校、回家的这段时间,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9.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3),且与两坐标轴在第一象限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A. y=1.5x+3

B. y=1.5x-3

C. y=-1.5x+3

D. y=-1.5x-3

C

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k≠0),与x轴的交点是(a,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a的值,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解析式.

【详解】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k≠0),与x轴的交点是(a,0),

∵一次函数y=kx+b(k≠0)图象过点(0,3),

∴b=3,

∵这个一次函数在第一象限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

∴1

2

×3×|a|=3,

解得:a=2,

把(2,0)代入y=kx+3,解得:k=-1.5,则函数的解析式是y=-1.5x+3;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正确求得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某计算器中有、、三个按键,以下是这三个按键的功能.

①:将荧幕显示的数变成它的算术平方根;②:将荧幕显示的数变成它的倒数;

③:将荧幕显示的数变成它的平方.

小明输入一个数据后,按照以下步骤操作,依次按照从第一步到第三步循环按键.

若一开始输入的数据为10,那么第2019步之后,显示的结果是()

10

B. 100

C. 0.01

D. 0.1

C

根据题中的按键顺序确定出显示的数的规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根据题意得:102=100,

1100=0.01

=0.1; 0.12=0.01,10.01

=100,

;…

∵2018=6×

336+2, ∴按了第2018下后荧幕显示

数是0.01.

故选:C .

【点睛】此题考查了计算器-数的平方,弄清按键顺序是解本题的关键.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2,3M -与点()2,N y -之间的距离是5,那么y 的值是( )

A. 2-

B. 8

C. 2或8

D. 2-或8

D 因为点M 和点N 的横坐标相同,所以这两点间的距离也就是两点的纵坐标间的距离,当点M 在点N 上方时,可得35y -=,解之即可;当点N 在点M 上方时,可得35y -=,解之即可,因此我们可以直接表示点M,N 间的距离即为3y -,然后由题意得 35y -=,解之即可.

【详解】解:因为点M 和点N 的横坐标相同,所以由题意得 35y -=,即35y -=或35y -=- 解得2y =-或 8y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坐标的应用,正确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之间距离的方法: 横坐标相同时,点1(,)x y 与点2(,)x y 之间的距离为12y y - ; 纵坐标相同时,点1(,)x y 与点2(,)x y 之间的距离为12x x -; 横纵坐标都不同时,可构造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求点11(,)x y 与点22(,)x y

之间的距离,为

12.如图,已知AB=AC,∠A=36°,AB的垂直平分线MD交AC于点D,AB于M,以下结论:①△BCD是等腰三角形;②射线BD是△ACB的角平分线;③△BCD的周长C△BCD=AC+BC;④△ADM≌BCD.正确的有()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C

①由AB=AC,∠A=36°知∠ABC=∠C=72°,MN是AB的中垂线知AD=BD,∠ABD=∠A=36°,所以∠DBC=36°①正确;②由①和∠ABC=72°,可得∠ABD=36,②错误;③由①知,DA=BD,△BCD的周长=BC+CD+BD=AC+BC=AB+BC,③正确;④由①知∠AMD=90°,而△BCD为锐角三角形,所以④不正确.【详解】由AB=AC,∠A=36°知∠ABC=∠C=72°,

∵MN是AB的中垂线,

∴AD=BD,

∴∠ABD=∠A=36°,

∴∠DBC=36°,

∴①正确,

又∵∠ABC=72°,

∴∠ABD=36°,

∴BD是△ACB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②错误,

由AD=BD,AB=AC知,△BCD的周长=BC+CD+BD=AC+BC=AB+BC,

∴③正确,

∵AM⊥MD,而△BCD为锐角三角形,

∴④错误,

∴正确的为:①③.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及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综合应用,是基础题,要熟练掌握.

二.填空题

13.一次函数y=2x-1经过第____________象限.

一、三、四

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项系数大于0,则函数一定经过一,三象限,常数项-1<0,则一定与y 轴负半轴相交,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一次函数y=2x-1中,k=2>0,b=-1<0,

∴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

故答案为:一、三、四

【点睛】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有四种情况:①当k >0,b >0,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增大;②当k >0,b <0,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增大;③当k <0,b >0时,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减小;④当k <0,b <0时,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减小. 14.已知一辆出租车油箱内剩余油48L,一般行驶一小时耗油8L ,则该车油箱内剩余流量y (L )和行驶时间x (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不写自变量取值范围)

y=48-8x

根据余油量=原有油量-用油量得出.

【详解】依题意有:y=48-8x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已知得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关键.

15. 如果P(m+3,2m+4)在y 轴上,那么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

(0,-2)

【详解】点P(m+3,2m+4)在y 轴上,则横坐标为0,

所以30,3m m +=∴=-

242m ∴+=-,

所以P 的坐标是(0,-2)

答案(0,-2)

16.若a 、b 、c 满足(a-5)2+12b -+2(13)c -=0,则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_.

30

根据给出的条件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判定三角形的形状,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解:∵22(a 5)|b 12|(c 13)0-+-+-=,

∴a-5=0,b-12=0,c-13=0,

∴a=5,b=12,c=13,

∵52+122=132,

∴△ABC 是直角三角形,.

∴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的面积=1512302

??=. 【点睛】本题考查了特殊方程的解法与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

17.如图,一根橡皮筋放置在x 轴上,固定两端A 和B ,其中A 点坐标(0,0),B 点坐标(8,0)

,然后把中点C 向上拉升3cm 到D ,则橡皮筋被拉长了_________cm.

2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D 、BD 的长,则AD+BD-AB 即为橡皮筋拉长的距离.

【详解】Rt △ACD 中,AC=

12AB=4cm ,CD=3cm ; 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43AC CD ++(cm )

; ∴AD+BD-AB=2AD-AB=10-8=2cm ;

故橡皮筋被拉长了2cm .

故答案是: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8.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b =___________,k =__________ .

(1). 3 (2). 32

-

. 由图像知b =3; 把(2,0)代入3y kx =+得,0=2k+3,32

k ∴=- . 三.解答题

19.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5 14,

6 917

,32 38 ,-π ,-0.13 (1)有理数集合{ }

(2)无理数集合{ }

(3)正实数集合{ }

(4)负实数集合{ }

见解析.

首先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之为无理数,除了无限不循环小数以外的数统称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实数是大于0的所有实数,负实数是小于0的所有实数,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1)有理数集合{5,6,3238,-0.13} (214917

,-π}

(3)正实数集合{5,14,6

9

17

3

2

,38}

(4)负实数集合{-π ,-0.13}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分类与意义,熟练掌握实数的分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某段河流的两岸是平行的,数学兴趣小组在老师带领下不用涉水过河就测得的宽度,他们是这样做的:

①在河流的一条岸边B点,选对岸正对的一棵树A;②沿河岸直走20m有一棵树C,继续前行20m到达D 处;③从D处沿河岸垂直的方向行走,当到达A树正好被C树遮挡住的E处停止行走;④测得DE的长为5米.

(1)河的宽度是米.

(2)请你说明他们做法的正确性.

(1)5;(2)见解析.

(1)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DE;

(2)利用“角边角”证明Rt△ABC和Rt△EDC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解答.

【详解】(1)由题意知,DE=AB=5米,即河的宽度是5米,

故答案是:5;

(2)证明:由作法知,BC=DC,∠ABC=∠EDC=90°,

在△ABC和△EDC中,

=90

=

ABC EDC

BC DC

ACB ECD

?∠∠=

?

=

?

?∠∠

?

∴△ABC≌△EDC(ASA),

∴AB=ED,

即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1.计算:

(1)318(2)2??-÷?- ???

(2)327|36|(3)-+---

(1)12

;(2)3 (1)直接利用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

(2)直接利用立方根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详解】解:(1)原式=12-

×18×(﹣8) =12

; (2)原式=﹣3+6﹣3+3

=3.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乘除运算、立方根以及绝对值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立方根以及绝对值的性质.

22.已知一次函数y =-2x +4,完成下列问题:

(1)在所给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此函数的图象;

(2)根据图象回答:当x 时,y > 2.

(1)见解析;(2)<1.

(1)根据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进行解答.(2)由图像可得.

【详解】解:(1)列表:

x 0 2

y 4 0

描点,连线(如图)

(也可写成过点(0,4)和(2,0)画线)

(2)由图像可得,当y>2时,x<1

【点睛】本题考查了运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熟练掌握描点法是本题解题关键. 23.△ABC三顶点A(﹣5,0)、B(﹣2,4)、C(﹣1,﹣2),△A'B'C'与△ABC关于y轴对称.(1)直接写出A'、B'、C'的坐标;

(2)画出△A'B'C';

(3)求△ABC的面积.

(1)A'(﹣5,0)、B'(﹣2,4)、C'(﹣1,﹣2);(2)见解析;(3)11. (1)根据三个顶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可得答案;

(2)分别作出点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3)利用割补法求解可得.

【详解】解:(1)∵A(﹣5,0)、B(﹣2,4)、C(﹣1,﹣2),

∴A'(﹣5,0)、B'(﹣2,4)、C'(﹣1,﹣2);

(2)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

(3)△ABC的面积为4×6﹣1

2

×1×6﹣

1

2

×2×4﹣

1

2

×3×4

=24﹣3﹣4﹣6

=1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并据此得出变换后的对称点.

24.如图(1)是超市的儿童玩具购物车,图(2)为其侧面简化示意图,测得支架AC=24cm,CB=18cm,两轮中心的距离AB=30cm,求点C到AB的距离.(结果保留整数)

点C 到AB 的距离约为14cm .

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判断三角形ABC 的形状,从而再利用三角形ABC 的面积反求点C 到AB 的距离即可.

【详解】解:过点C 作CE ⊥AB 于点E,则CE 的长即点C 到AB 的距离.

△ABC 中,∵24AC =,CB 18=,30AB =,

∴2222AC CB 2418900+=+=,2230900AB ==,

∴ 222AC CB AB +=,

∴△ABC 为直角三角形,即∠ACB=90°.…… ∵1122

ABC S AC BC CE AB ?=?=?, ∴AC BC CE AB ?=?,即241830CE ?=?,

∴CE=14.4≈14 .

答:点C 到AB 的距离约为14cm .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通过三角形面积反求对应的边长.

25.某洗衣机在洗涤衣服时,经历了进水、清洗、排水、脱水四个连续过程,其中进水、清洗、排水时洗衣

机中的水量y(升)与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折线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洗衣机的进水时间是______分钟,清洗时洗衣机中的水量是_______升.

(2)进水时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

(3)已知洗衣机的排水速度是每分钟18升,如果排水时间为2分钟,排水结束时洗衣机中剩下的水量是____________升.

(1)4,40;(2)y=10x;(3)4.

(1)根据函数图象可以得到洗衣机的进水时间和清洗时洗衣机中的水量;

(2)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得到进水时y与x之间的关系式;

(3)根据题意,可以得到排水结束时洗衣机中的水量.

【详解】(1)由图象可得,洗衣机的进水时间是4分钟,清洗时洗衣机中的水量是40升,

故答案为:4,40;

(2)设进水时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y=kx,

4k=40,得k=10,

即进水时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y=10x,

故答案:y=10x;

(3)排水结束时洗衣机中剩下的水量是:40-18×2=40-36=4(升),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6.某游泳馆推出了两种收费方式.

方式一:顾客先购买会员卡,每张会员卡200元,仅限本人一年内使用,凭卡游泳,每次游泳再付费30元.方式二:顾客不购买会员卡,每次游泳付费40元.

设小亮在一年内来此游泳馆的次数为x次,选择方式一的总费用为y1(元),选择方式二的总费用为y2(元).(1)请分别写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若小亮一年内来此游泳馆的次数为15次,选择哪种方式比较划算?

(3)若小亮计划拿出1400元用于在此游泳馆游泳,采用哪种付费方式更划算?

(1)方式一费用为y 1=30x +200,方式二的

费用为y 2=40x ;(2)方式二划算;(3)采用方式一更划算. (1)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

(2)将x=15分别带入(1)中求得的解析式中,再比较得到的y 值,取小即可;

(3)将y=1400带入(1)中求得的解析式中,再比较得到的x 值,取大即可.

【详解】(1)当游泳次数为x 时,方式一费用为:y 1=30x+200,

方式二的费用为:y 2=40x ;

(2)若小亮来此游泳馆的次数为25次,方式一的费用为:3015?+200=650(元) 方式二的费用为:4015600?=(元)

650650>,故方式二划算.

(3)当11400y =时,得x=40(次)

当21400y =时,得x=35(次)

故采用方式一更划算.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