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理论》大纲暂定

《公共选择理论》大纲暂定
《公共选择理论》大纲暂定

《公共选择理论》大纲(暂定)

第Ⅰ部分理论分析基础

1.导论(第一章)

1.1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1.1.1公共选择的含义(私人选择、政治决策抑或集体决策)

1.1.2公共选择理论与立宪经济学

1.1.3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情况

1.1.3.1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背景

1.1.3.2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

1.1.3.3公共选择理论的思想渊源

1.1.3.3.1芝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奈特对于经济秩序结构的强调

1.1.3.3.2公共财政的瑞典学派:维克塞尔与公共选择理论的三要素

1.1.3.3.3意大利经济学家

1.1.3.3.4霍布斯等人的国家理论、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等

1.2我们为何要研究和学习公共选择理论?

1.2.1 理论意义

1.2.1.1经济学的局限性(公共选择理论)

1.2.1.2财政理论的局限(实证运行与规范建议)与财政理论的完善

1.2.2 实践意义

1.2.2.1改善政治决策的程序来形成合理的决策(格瓦特尼)

1.2.2.2公共选择与中国的公共决策程序改革

1.3我们如何来学习和研究公共选择理论?

1.3.1分析思路:政治立宪视角的公共选择分析

1.3.2学习要点:

1.4作业与思考

2.规范的立宪分析(第十四章)

2.1基本问题:政治决策机制的设计

2.2分析框架:立宪经济学框架

2.2.1政治立宪的目标是什么?

2.2.2公共决策机制的边界如何?

2.2.3政治权力结构如何安排?

2.2.4集体投票的规则如何设计?

2.2.5如何设计相关的财政约束条款?

2.3分析方法:制度选择的方式

2.3.1公共选择的实证基础

2.3.2 无知的面纱

2.4几点说明:政治立宪的性质与缘由

2.4.1政治立宪的理论研究传统

2.4.1.1现代研究:布坎南及其合作者的系列研究

2.4.1.2早期贡献:洛克的政治学理论、斯密的经济学著作、英美法的实践

2.4.2政治立宪分析的性质:实证还是规范?

2.4.3政治立宪的基本原因:政治立宪的缘由

2.4.

3.1 哲学基础:对公共决策者的不信任(经济人与道德自律问题)

2.4.

3.2 立宪收益:知识与信息的提供、冲突解决、收益创造与结果评价

2.4.4立宪的局限性与可能性

2.4.4.1局限性:规则的选择与执行

2.4.4.2可能性:历史的实践及理论逻辑

2.5作业与思考

3.规范准则与目标(第二、三、四章)

3.1基本问题:政治立宪的目标

3.2效率标准

3.2.1已有分析:含义及其条件

3.2.2条件:数学推导及加入公共产品与混合产品后的最优条件分析

3.2.3扩展:其它效率标准

3.3公平

3.3.1已有分析: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

3.3.2重新界定:形式、手段与理念

3.4社会福利与公共利益

3.4.1整体主义观点

3.4.2帕累托效率观点

3.4.3社会福利函数

3.4.4虚无主义观点

3.4.5理想社会状态类型

3.5作业与思考

第Ⅱ部分权力结构安排

4.选择公共选择(第十五章、第五章与第十三章)

4.1基本问题:公共决策机制的范围及其规模

4.2公共选择和私人选择(第五章)

4.2.1公共选择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方式)及其性质

4.2.2私人选择的基本情况

4.2.3公共选择和私人选择的比较

4.3公共决策机制的范围

4.3.1是否需要政府:在无政府主义和利维坦之间

4.3.2政府活动的边界范围?

4.3.2.1福利经济学的分析: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4.3.2.1公共选择理论修正:制度比较与政府失灵与边界调整

4.3.2.1.1财产的所有制问题

4.3.2.1.2垄断、政府管制与寻租问题(第十三章)

4.3.2.1.3私人偏好的管制问题

4.3.2.3需要讨论的问题

4.3.2.3制度比较的基础是什么?

4.3.2.3政府失灵是否必然要反对政府干预?

4.4公共部门的合理规模

4.4.1瓦格纳法则与公共部门规模的限制问题

4.4.2公共选择观点(布坎南):公共支出规模的“非合理”增长

4.4.2.1公共支出规模过大

4.4.2.2“非合理增长”的原因:

4.4.2.1.1官僚扩大支出的激励

4.4.2.1.2民主决策机制的局限

4.4.2.1.3公共决策中的财政幻觉

4.4.2.3税收与支出的数量限制

4.4.3公共财政观点(马斯格雷夫):公共支出的“合理”增长

4.4.3.1公共支出合理规模的评价

4.4.3.1.1不能看其大小而要看合理水平

4.4.3.1.2合理规模的确定:公共产品的支出与收入分配支出

4.4.3.2公共支出“非合理”增长原因的问题

4.4.3.2.1立法部门对官僚的控制以及官僚本身的克制

4.4.3.2.2民主投票机制与公共支出规模

4.4.3.2.3财政幻觉的两面性

4.4.3.3改革应该侧重于结构调整而不是总量的限制

4.5作业与思考

5.政治权力结构的安排(第十六、十章)

5.1基本问题:政治权力结构的安排问题

5.2权力主体的选择

5.2.1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

5.2.1.1两种权力结构的现实实践

5.2.1.2支持间接民主制的论点:理性的无知、运行成本、政治稳定性

5.2.1.3支持直接民主制的论点:成本问题、理性无知问题与稳定性、偏好表

达问题

5.2.1.4权力结构的选择问题:事情大小与表决的层次

5.2.2代表制与权威制

5.2.2.1君主制与民主制

5.2.2.2权威制的优点:行动迅速

5.2.2.3权威制的不足:权威的问题、代理人的问题以及继承人的问题

5.2.2.2选择问题:区分权力绝对的专制与权力受限的权威

5.3 权力的关系与分配

5.3.1权力分立与权力集中

5.3.1.1三大权力的关系问题

5.3.1.2权力分立的不足与集中的优点

5.3.1.3权力集中的问题与分立的优点

5.3.1.4权力分立还是集中的问题

5.3.2财政联邦制问题

5.3.2.1财政权力的集中与下放问题

5.3.2.2联邦制与集权制的比较

5.3.2.3现代联邦财政分权理论

5.4政治权力的轮换

5.4.1代表制下的权力轮换

5.4.2权威制下的权力轮换

5.5作业与思考:集体下棋与民主制度

第Ⅲ部分集体投票规则

6.简单多数规则(第六章)

6.1基本问题:简单多数规则的运行效果如何?

6.2简单多数规则与中位数定理:决策的有效性

6.2.1民主决策的个体基础

6.2.2中位数投票定理:效率与公平

6.3多数暴政与歧视

6.3.1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偏好歧视

6.3.2公共产品供给中的税收歧视

6.3.3私人产品的供给

6.3.4直接的现金转移与再分配国家

6.4帕累托低效

6.4.1数字例子与最优条件

6.4.2原因:少数个体偏好的忽视

6.4.3原因:偏好强度的忽视

6.4.4选票交易及其问题

6.5投票循环悖论

6.5.1投票循环悖论(双峰偏好、多元议案与多维议案)

6.5.2多元议案的问题(非决定性与议程控制)

6.5.3循环的概率

6.5.4循环的条件与控制

6.6作业与思考

7.暴政与一致同意规则(第七章、第十七章的第五、六节)

7.0基本问题:一致同意规则的运行效果与规则的选择

7.1一致同意规则的含义及意义

7.1.1规则的含义

7.1.2规则的意义:限制暴政与公平

7.1.2现实实践:作为一致同意规则变种的海盗制度

7.2一致规则的问题

7.2.1从暴政到贪婪(战略性行为)

7.2.2决策的低效(决策成本)

7.3决策规则的立宪选择

7.3.1受限多数规则

7.3.2雷——泰勒定理

7.4林达尔机制及机制设计理论

7.4.1林达尔机制:含义及比较

7.4.2机制设计:信息显示问题

7.5 作业与思考

8.循环与其它简单多数规则(第八、九章)

8.1最多票数规则

8.1.1最多票数规则:单一投票居首位的规则

8.1.2最多票数的局限:激进方案与候选人、效率、权威性

8.1.3改进形式:二次选举

8.2黑尔机制

8.2.1机制的含义

8.2.2机制的运行

8.2.3机制的评价:对最多票数的改进及问题

8.3库姆斯机制

8.3.1机制的含义:无遗漏的投票居首位的机制

8.3.2机制的运行

8.3.3机制的评价:与黑尔机制的比较(相似与不同)

8.4波尔达计票

8.4.1机制的含义

8.4.2机制的运行

8.4.3机制的评价(平均效率、孔多塞效率与战略投票)

8.5赞成投票

8.5.1机制的含义

8.5.2机制的运行

8.5.3机制的评价(有效性与不确定性)

8.6点投票

8.6.1机制的含义:点分配方法

8.6.2机制的运行

8.6.3机制的评价(有效性与不确定性)

8.7否决投票

8.7.1含义

8.7.2给定方案下的投票决策

8.7.3方案的选择

8.7.4规则的性质分析

8.8随机抓阄

8.9过程比较

8.10作业与思考

9.公理化决策规则(第十八章)

9.1阿罗不可能定理

9.1.1公理化条件

9.1.2定理的正式表述

9.1.3定理的数学证明

9.1.4定理的规范含义

9.1.5若干可能性定理

9.2战略免疫的决策规则

9.2.1战略免疫与非操纵性

9.2.2不可能定理及其证明

9.3梅定理与多数规则

9.3.1基本公理条件

9.3.2梅定理及其证明

9.4公正的决策程序

9.5作业与思考

10.最优决策规则:真理判断类型(第十七章)

10.1孔多塞陪审团定理与简单多数

10.1.1前提假设

10.1.2最大似然估计

10.1.3数学证明及规范含义

10.2能力异质与加权多数规则

10.2.1假设条件

10.2.2规则及其证明

10.3错误差异与受限多数规则

10.3.1假设条件

10.3.2规则及其证明

10.4多元议案与多数规则的扩展

10.4.1假设条件

10.4.2规则及其证明

10.5最优决策规则的规范含义

10.5.1特定情形的特定规则

10.5.2不同情形的不同规则

10.5.3投票人数的安排问题

10.6作业与思考

11.代议制下代表的选举(第十一章)

11.1美国的总统选举与议会选举

11.2代表选举问题

11.2.1问题:选区划分、代表名额、选举方式

11.2.2目标:复制与党派抑制

11.3单一选区比例代表制

11.3.1选举方式

11.3.2优势及问题

11.4单一代表制

11.4.1选举方式

11.4.2优势及问题

11.5政党列单制

11.5.1选举方式

11.5.2优势及问题

11.6复数选区候选人投票

11.6.1选举方式

11.6.2优势及问题

11.7作业与思考

第Ⅳ部分财政制度与程序

12.财政约束的实体性限制(第十九章)

12.1 民主约束的局限性

12.2收入的获取(征税权问题)

12.3支出的方式

12.4普适性原则

12.5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12.6债务筹资问题

问题与思考(《预算法》修订)

13.财政约束的程序性限制(第十八章第六节)

13.1预算透明度

13.2专项资金

13.3预算修正权

13.4问题与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