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发表时间:2019-07-05T16:25:07.493Z 来源:《成功》2018年第12期作者:李燕青[导读] 学困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或思想品德等非智力因素相对较差的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困生。根据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因此,如何转化学困生是学校、班级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六小学内蒙古巴彦淖尔 014400

【摘要】学困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或思想品德等非智力因素相对较差的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困生。根据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因此,如何转化学困生是学校、班级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学困生;教学策略;转化;关爱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缺点,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其对学习的掌握程度也不同。转化学困生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一项带有普遍性、长期性的工作,也是一项耐心细致而艰巨的工作。同时,衡量一种教育的成功与否,不但看数量而且看质量。成功的教育要有成功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者必须面向全体,在看到优等生的同时,把目光更多的投向占大多数的中、低等生,必须转变以往教育中对这些学生固有的观念。

如何采取一种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的问题。这里我想就我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谈谈如何赏识学困生,转化学困生。

一、鼓励学困生积极发言

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生探求新知欲望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教学中,让优生“包场”,将差生冷落一旁的现象时有发生,久而久之,差生势必注意力分散,身在课堂心系窗外,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心中有差生,优先提问差生。首先,提问要注意层次性、坡度,让差生也能跟上教师的提问而进行积极思考。同时,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精心设置。其次,要优先让差生应答、板演,做到差生思考后能回答的问题,决不能优生代劳,让差生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者,应鼓励差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答对了及时肯定,并调动全班给予鼓掌,使他们在掌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也可利用提问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及时把握教学,因利势导,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赏识学困生优点,增强学生自信

学困生虽然有许多缺点,但他们同样希望得到同学的尊重,老师的表扬。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他们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教师要及时肯定、表扬。当他们与其它同学做了同样的好事,取得同样的进步,教师应小题大做,及时表扬,借此增强自尊心,确立自信心,强化正确行为,并促其将这种优势或进步迁移到其它方面。对学困生提要求要经过慎重、周密考虑,循序渐进地一步一步提出,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能产生成功后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达到满足,从而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去实现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此不断深化,将逐步形成变学困为先进的内驱力,甚至形成今后做人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意志。

三、取长补短,鼓励学困生参加各种活动

由于学困生成绩差,有的教师就把限制、甚至禁止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作为惩罚手段。殊不知这不但违反教育规律,亦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因为学生在这种自卑、压抑的心境中,只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我们不但不应作为惩罚手段,而应鼓励差生积极参加各种兴趣活动,让他们的兴趣特长在活动中得以发挥,从而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实现自我肯定,增强自信心,扬起前进的风帆。即使没有特长,也可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和感染,教师也可趁此契机,加强引导,对其转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公平对待,重点教育

教师切忌,因优生作业规范、整洁先批,而差生作业马虎、潦草、错漏百出,故而压至最后,甚至不予批改。我认为差生作业应优先批改、细批细改,同时设计弹性作业,让差生做专项性、模仿性作业,量宜少不宜多;安排弹性时间,尽可能做到差生作业当面批改,随到随批,优先批改;弹性评价,正确的,及时肯定予以鼓励,错处也切勿怒斥,打大错号,应打问号,激其思考,以免使其丧失自信心,一蹶不振。所以,对差生要优先辅导,多吃“偏锅饭”。

五、家、校联合教育学困生

首先,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困生的家庭情况,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开设家庭教育课程,提高家长素质,使其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学生。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一个健康和谐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识别能力和免疫能力。

六、善于关心学困生,给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在学校和生活中,教师要用真诚的爱心感化差生的心,做到心里相容、相互理解、信任,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更多的爱,优先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生活上问寒问暖,学习上耐心辅导。也可以调动集体的力量,优差结成对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消除师生间情感障碍,达到心里相容,学困生那紧闭的心扉才能向教师敞开。教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困生身上,才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共振,行动上的回报。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辅导和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十分重要。学困生转化任重而道远,对学困生的关心和教育要渗透进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只要我们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一定会做好转化工作。学困生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才能全面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赵国防.有效上课[J].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31):63-6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