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环保局环境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某市环保局环境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某市环保局环境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环境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一、概述 (1)

1.1建设背景 (1)

1.2建设任务 (1)

二、总体建设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系统框架结构 (2)

三、建设内容 (3)

3.1综合业务平台 (3)

3.1.1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3)

3.1.2 污染源视频监控 (4)

3.1.3 环境质量监控系统 (7)

3.1.4 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 (7)

3.1.5环保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9)

3.1.6 环境应急指挥系统 (10)

3.1.7 大气特殊污染因子监控系统 (11)

3.1.8 放射源监控系统 (12)

3.1.9 危险固废监控管理系统 (13)

3.1.10 环保信息发布展示系统 (14)

3.2应用支撑平台 (15)

3.2.1 异构数据接口软件 (15)

3.2.2统一权限管理 (15)

3.2.3 统一参数管理 (15)

3.2.4 短信服务 (15)

3.3数据管理平台 (16)

3.3.1环保基础空间矢量及影像数据 (16)

3.3.2环境监控基础数据库系统 (16)

3.3.3数据服务 (16)

四、软硬件配置 (16)

4.1硬件平台 (16)

4.1.1服务器双机集群配合数据库备份 (16)

4.1.2服务器、存储硬件平台 (19)

4.1.3安全中心架构 (20)

4.1.4网络中心架构 (20)

4.1.5前端视频数据采集 (21)

4.1.6 DLP大屏幕投影系统安装注意事项 (21)

4.2软件平台 (22)

一、概述

1.1 建设背景

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不断对环境信息的采集、管理、发掘、加工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全面、及时、准确地发掘、掌握和处理各种环境信息,是提高环保事业科学化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而现代信息技术和3G通信网络体系在显著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保护工作的观念和方式。环境信息是当今和未来重要的信息资源,是环境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建设环境信息系统,快速、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对于深化环境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同时,作为环境保护工作三大技术支持系统之一的环境信息系统,目前正越来越发挥出其巨大的功效。

我国大部分省市目前的环境信息化建设水平还停留在对环保数据管理的基础水平之上,缺乏对数据更深层次的处理和挖掘,进而无法更加有成效的利用环保数据进行辅助决策。随着环保业务的不断发展,新的信息需求不断涌现,比如污染源在线监控、环境废气监控、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等,旧有的数据管理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业务需求,为此建立一个集成现有所有环保监控业务的应用平台已经迫在眉睫。

1.2 建设任务

环境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开发,依托通信服务商全方位覆盖的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集成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应用分析以及视频监控、GPS导航测量监控、放射源监控、网络通讯等新技术为一体,实现环保信息发布管理、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监控、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远程视频监控、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及处理、污染物扩散模型分析、B/S模式信息查询和发布、综合执法等功能,形成一个高端集成的环保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促使环境监管工作更加严密、规范,促进执法到位、监督到位,环境监管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切实提高环境保护的科学执法水平,彰显环保部门工作业绩,进一步提升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力促我国环境信息化建设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二、系统框架结构

图1 系统逻辑结构

系统逻辑框架主要包括三大应用平台、一个数据中心和三大保障体系。

三大应用平台:综合业务平台、应用支撑平台、数据管理平台。

综合业务平台覆盖目前环保领域的所有业务,为环保业务需求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综合业务平台可进一步细分为基础业务平台和业务辅助决策平台,前者重点关于环保日常业务,后者侧重于利用业务数据,结合空间地理信息,为领导更好决策提供一定的辅助参考。

应用支撑平台作为整个监控平台的助手,为整个平台的正常运营提供基础的服务,让用户可以更加快捷有效的管理系统。

数据管理平台为整个系统的数据管理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同时也为纯数据的输入输出提供一个通道。

一个数据中心:环保数据中心。

三大保障体系:运行管理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

三、建设内容

3.1综合业务平台

3.1.1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是环境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的重要支撑组成部分之一,以GIS和数据库为开发平台,结合环境地理信息(空间数据)与环境信息(属性数据),面向环境管理与决策的GIS系统。本系统基于主流GIS平台开发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以电子地图作为展示背景,通过C/S展示方式在此基础上来展示环保专题数据;是整个系统的表征平台。通过B/S方式为用户提供在线的业务数据查询功能。

本系统既为用户提供电子地图基本操作,也提供复杂地图查询与定位显示结合功能,并实现典型污染物在大气和水中的扩散模型推演功能;提供各类专题图的制作管理,实现地理数据与环境信息的衔接,并实现环境地理信息平台与数据管理中心的信息交互功能。

3.1.2 污染源视频监控

提供所有污染源企业的在线视频监控功能,所有相关监控设备都提供良好的接口,以适应在GIS平台上展示。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直接调用污染源监控视频和监测结果数据,了解企业的排污情况。对于位于城区的监控点,可依托通信服务商的有线通信网络;对于位于城区外的监控点,可依托GPRS/EDGE/3G网络传输监控数据。

监控说明

视频监控以软件为核心,实现基于有线网络的点对点、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远程实时现场监视、远程遥控摄像机以及录像、报警等功能。视频监控系统支持多人同时监控(或多监控中心)、跨区域分级监控,可以实现超大规模监控,系统还拥有高质量的视频图像、强大的用户管理功能、良好的兼容性、

方便的可扩展性等众多优点。

图2 无线视频监控示意图

◆远程控制

提供监测的污染源设备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线连接到GIS地理信息系统中,并能取得相应的监测数据,系统自动将获取的数据存入属性数据库中。

系统适应已有的仪器的通讯规约,根据已有通讯规约进行远程控制与设置,如校时、立即检测、自动采样频率、标定、调整参数等。远程控制与设置不低于通讯规约内所包含的功能集。

◆连接方式和连接设定

视频监控通信光纤连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点对点形式拓扑(Point to Point; P2P),从中心局到每个用户都用一根光纤;另外一种是使用点对多点形式拓扑方式(Point to Multi-Point; P2MP)的无源光网(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用户可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把光纤连接到服务器端,由于点对点的光纤连接在有N个用户的情况下占用2N+1要根光纤,所要的光纤数较多。

◆在线视频

系统同时兼具C/S和B/S两种架构在监控中心可以实现对任意一路摄像机拍摄图像显示与控制;监控中心可以1/4/9/12/16画面或单画面及轮流切换的方式显示摄像机图像。

图3 无线视频与软件系统集成示意图

图4 视频监控分频显示

数据管理

用户通过选择GIS地图上的相应污染源,然后再通过点击调用视频监控窗口,能方便直接的查看污染源现场情况,并能调用实时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

根据监控中心存储空间的大小、图像采集的尺寸、质量和频率,可记录长

达几小时到几个月的录像数据。

3.1.3 环境质量监控系统

环境质量监控系统以现有河道水质自动监测站为基础,结合大气特殊污染因子监控站和环境噪声监测管理系统,实时监控主要河道断面水质情况、空气质量和噪声达标状况,发布水、空气、噪声质量日报。监测数据通过通信服务商GPRS网络进行回传。建立环境质量数据库,收集、整理、存储有关自动监测与常规监测环境质量数据,实现按权限与上级环保部门、兄弟部门共享信息资源。利用即时通讯平台,向相关人员手机发送超标警报和其他警报。

3.1.4 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

系统主要完成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的基本功能,全天候在线监控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包括污染源自动监控及污染源报警,主要实现污染源远程监测、现场数据采集、自动判断是否超标、超标报警等功能。回传通道采用通信服务商GPRS网络。

3.1.5 环保单兵系统

当应急突发事件需要派出抢险队伍时,可由每支队伍或每个单兵携带安装有环保单兵系统的智能手机,监控中心可随时跟踪应急队伍、单兵的位置信息。持有单兵手机的人员可利用输入测报指标值、拍照、拍摄视频、录制现场声音等方式,将现场信息进行回传,回传信息直接在电子地图上突出显示。同时接收后防指挥中心的指令,确保前后方及时、有效地沟通。

为进一步降低通信资费,可采取短信/彩信包月、环保行业用户加入集团虚拟网络、风险污染源/污染物扩散区小区短信、采购通信服务商定制手机等方式,

充分享受通信服务商在通信通道、通信资费、专业化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优越性。

执法PDA软件系统界面

移动视频采集单兵系统

3.1.6 环保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环保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环保业务的网络在线办公和环境监察的在线管理功能。

1)环保业务网络在线办公:主要实现结合现有排污申报软件,将统计信息整合到升级平台,实现申报数据共享和在GIS地图上数据展示。

2)环境监察在线管理:主要将现场监察电子笔录、投诉监察电子笔录、放

射源监察电子笔录等通过互联网进行监察数据录入,实现现场办公。

3.1.7 环境应急指挥系统

1)应急突发事件管理:基础GIS信息、重点污染源、危险物品登记管理、人员、车辆、物资、设备调度管理、呼叫中心、知识库、模型库、事故三维场景、应急预案库、事故分析评价。通过CDMA/GPRS/EDGE/3G通信网络,将前方信息及时传输回指挥中心,并将指挥中心指令及时下达至应急现场;

2)数据中心支持数据库:危险化学品数据库、社会信息库、案例库、专家库、模型库;

3)专题图管理:专题图类型、专题图输出参数配置;

4)系统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用户管理。

3.1.8 大气特殊污染因子监控系统

大气特殊污染因子监控系统主要包括:

1)点位管理:点位信息、设备信息;

2)大气监控:在线监测、监测采样、监控报警;

3)数据管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数据存储;

4)权限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用户操作、系统帮助。

3.1.9 放射源监控系统

系统将首先对辖区所有放射源做普查,并进行放射源登记工作,建立放射源一源一档数据库,同时建立放射源分布专题图和涉源企业专题图。

系统主要包括放射源一源一档管理、涉源企业管理、专题图管理和系统管理等模块。

3.1.10 危险固废监控管理系统

通过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对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监控,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及时掌握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固体废物重点产生单位、生活垃圾场的分布情况等。通过软件分析系统,结合环境预警预测体系,为固体废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