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纤维支气管镜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纤维支气管镜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纤维支气管镜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7-12-28T16:01:55.40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作者:时信

[导读] 重症肺炎多是受到侵袭力较强的革兰阳性或阴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肺部严重。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天津 301700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管镜的应用在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对其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以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纤维支管镜,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动态顺应性(Cdyn)水平、氧合指数(PaO2/Fi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做功(WOB)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纤维置管镜可提高治疗效果,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纤维支管镜;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重症肺炎多是受到侵袭力较强的革兰阳性或阴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肺部严重,具有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和并发症多的特点,若患者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可危及生命安全[1]。纤维支气管镜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一种新的诊断和治疗方式,在清除呼吸道内含粘液的同时可将抗生素注入病灶部位,发挥抗感染的作用,本次的研究中将分析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5-85岁,平均(70.2±4.5)岁,病程3-8d,平均(5.0±1.5)d。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7-87岁,平均(70.5±5.0)岁,病程3-7d,平均(5.0±1.2)d。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吸氧、祛痰、解痉、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等。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前8h禁食,操作前先以高浓度吸氧,静脉推注西地泮(生产厂家: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1559)15mg,以2%利多卡因(生产厂家: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59049)行表面麻醉,经鼻置入日本奥林巴斯BF-P30纤维支气管镜,在镜下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将深层部位分泌物送检,病灶内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灌洗,并注入约20mL的敏感抗生素,在15min后吸出,注入50mg盐酸氨溴索(生产厂家:云南龙海天然植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422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呼吸功能指标,包括动态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PaO2/FiO2)和呼吸做功(WOB)。使用呼吸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

1.4 评价方法

于治疗1周后评价,其中显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各指标恢复正常范围;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各实验时间各指标恢复>5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各指标恢复<50%。以显效与有效占比之和作为治疗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工具为SPSS19.0,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数据比较使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前提。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中有30例治疗显效,13例治疗有效,2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中治疗治疗显效的为22例,治疗有效的为15例,治疗无效的为8例,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2%,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4.050,P=0.044)。

2.2 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Cdyn、PaO2/FiO2高于对照组(P<0.05),WOB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重症肺炎多在普通肺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病机为严重的感染导致呼吸道及肺部通透性增加,肺泡的氧合功能受损,气道内的粘液性分泌物增加,气道阻力增加,加重了呼吸肌的做功并降低了肺脏的顺应性[2]。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常规治疗主要为吸氧、解痉及全身的抗生素治疗,虽可一定程度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局部病灶无法获得理想的药物浓度,使其治疗效果受到了限制。

本次的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经治疗后的Cdyn、PaO2/FiO2指标高于对照组,WOB指标低于对照组,提示在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可提高治疗效果,并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纤维支气管镜是近年来在临床开始

8心力衰竭(174题)

第十章心力衰竭 单选题(A型题) (D)1.下列哪一种情况最易发生心肌向心性肥大 A、甲亢症 B、严重贫血 C、维生素B1缺乏 D、高血压病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2.左心衰竭病人出现右心衰竭时表现出: A、肺淤血继续存在 B、肺水肿继续存在 C、肺淤血减轻 D、肺淤血加重 E、肺循环和体循环恢复正常 (D)3.急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不可能发生 A、心率加快 B、心腔紧张源扩张 C、交感神经兴奋 $ D、心肌肥大 E、血液重新分配 (C)4.下列哪项最符合心力衰竭的概念 A、心脏每搏输出量降低 B、静脉回心血量超过心输出量 C、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D、心功能障碍引起大小循环充血 E、伴有肺水肿和肝脾肿大、下肢水肿的综合征 (E)5.向心性肥大的主要机制是: A、心缩力增强 B、冠脉血流量增加 C、心率加快 D、心输出量增加 E、收缩期室壁张力增加 (C)6.离心性肥大的主要机制是: A、心脏收缩期阻力过大 B、冠脉血流量增加 C、舒张期室壁张力增加 【 D、心率加快 E、心输出量增加 (E)7.心力衰竭时血液灌流量减少最显著的器官是: A、皮肤 B、肝脏 C、骨骼肌 D、脑 E、肾脏 (A)8.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种变化不可能发生 A、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B、心肌收缩力减弱 C、心室残余血量增多 D、循环时间延长 E、休息时心率加快 (B)9.心力衰竭的变化中下列哪项提法不正确 A、心脏肌源性扩张 B、心输出量低于正常水平 C、血流重分布 D、血压不变或降低 E、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 (D)10.下列哪项指标能够反映左心室的前负荷变化 ) A、中心静脉压 B、平均动脉压 C、心输出量 D、肺动脉楔压 E、Vmax (B)11.心力衰竭时出现夜尿的主要机制是: A、平卧后肾淤血加重 B、平卧后肾血流量增加 C、平卧后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 D、平卧后水肿液吸收入血减少 E、平卧后心肌收缩力加强 (C)12.端坐呼吸的发病机制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A、端坐时回心血量减少 B、端坐时水肿液不易入血 C、端坐时转移至腹腔、下肢的血液减少 D、端坐时胸腔空积变大 E、端坐时肺活量增加 {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血气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82210228.html,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血气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熊娜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血气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加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参数值高于对照组(P2参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097-02 肺炎是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因为各种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近年来,临床上就诊的重症肺炎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而部分患者还同时存在呼吸衰竭的现象。目前,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十分重要[1]。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已经得到了临床上的认可,对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以及后续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5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5.22±3.47)岁,病程1~10天,平均病程(5.26±1.21)天;对照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52~82岁,平均年龄(65.61±3.49)岁,病程1~10天,平均病程(5.31±1.22)天;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解痉、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扩张支气管以及低流量吸氧等。抗感染采用静脉注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602, 2.25g/支)4.5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支氣管扩张采用多索茶碱注射液(黑龙江福和华星,国药准字H20083758,0.2g/支)0.2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肺炎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肺炎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21T16:55:10.843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作者:黄康吕爱莲何峻戴瑶方向[导读]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肺炎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 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肺炎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接受诊治的60例重症肺炎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两组患者3d动脉血气指标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CO2、PaO2、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PaO2/FiO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中要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其效果非常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为肺部的氧合功能,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重症肺炎;严重呼吸衰竭;效果分析 重症肺炎在我国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危重症,该病的显著的特点为发病较急、病情恶化较快、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并且该病的病死率非常的高。如果对患者没有及时的治疗,或者是没有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治疗就会加重患者的病情[1]。会发展成严重呼吸衰竭,或者是以损伤为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对60例重症肺炎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了深入性的分析和研究,将本次研究的全部内容以汇报的形式展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接受治疗的60例重症肺炎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并按照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5-84岁,平均年龄为(68.5±13.5)岁。对照组男22例,女8例,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为(69.5±13.5)岁;在统计学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等个人情况经过比较(P>0.05)可以进行比较。 患者纳入标准:①满足重症肺炎合并严重呼吸衰竭临床诊断标准;②PaO2/FiO2≤200mmHg;③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患者排除标准:①GCS评分≤4分;②COPD患者;③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法,其中包括:机械通气、吸氧、抗感染、化痰、利尿等综合治疗,对患者血压、血糖进行严格的控制。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在患者右侧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或者是右侧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之后建立体外循环,采用静脉血液滤过方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其中有根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肝素透析等。采取Port配方配制置换液,在使用之前要采用稀释的方式输入,血流量每分钟要保持在1 50~200 ml 以上,要是超过滤量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另外,透析的治疗时间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为7-15d、12~22h/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3d动脉血气指标情况,其中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进行检测(美国Nova生物公司),均,在实际检测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情况,可以将其分为三种:显效,有效和无效[1]。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患者的体温也恢复正常,动脉血气指标全部出现好转的迹象,肺部完全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患者的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动脉血气指标有所改善,肺部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以上标准没有达到,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软件 SPSS21 .0,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详细的处理,对计数资料用(%)进行表示,两组之间用X2进行检验,用()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两组之间用t进行检验,以P<0 .05 进行表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3d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CO2、PaO2、PaO2/FiO2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PaO2/FiO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3d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内科学复习题名词解释COPD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预

内科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COPD 2.呼吸衰竭 3.心力衰竭 4.预激综合征 5.缺血性心肌病 6.肝肾综合征 7.扑翼样震颤 8.急性肾炎综合征 9.组织性蛋白尿 10.功能性蛋白尿 1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12.急性白血病治疗完全缓解 13. Graves病 14.异位ACTH综合征 15.Addison病 16.Somogyi现象 17.肾上腺危象 18.风湿性疾病 19.自身免疫性疾病 20.雷诺现象 21.中间综合征 22.迟发性脑病 答案: 1.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气流阻塞进行性发展,但部分有可逆性,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某些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疾病进程中发展为不可逆性气流阻塞,当支气管哮喘与慢性

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重叠存在或难以鉴别时,也可列入COPD范畴。 2.由于呼吸系统或其他系统疾病致使动脉血氧分压降低PaO2<60mmHg (7.98kPa)和(或)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PaCO2>50mmHg(6.65kPa)。 3.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4.是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即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体,或心室冲动提前激动心房的一部分或全体,而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其解剖学基础是除了特殊传导组织外,还有由普通工作心肌组成的房室旁路连结在心房和心室之间。 5.为心肌的血供长期不足,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以致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其临床特点是心脏逐渐扩大,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其病理基础是心肌纤维化(或硬化)。 6.是指失代偿肝硬化出现大量腹水时,由于有效血容量不足及肾内血液重新分布等因素,引起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但肾无重要病理改变。 7.患者两臂平伸,肘关节固定,手掌向背侧伸展,手指分开时,可见手向外侧偏斜,掌指关节、腕关节、甚至肘与肩关节急促而不规则地扑击样抖动,常见于肝性脑病患者。 8.以突起的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为表现,其中血尿为必备。 9.因组织遭受破坏后而释出胞质中各种酶及蛋白质,在肾小球滤液中浓度超过

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效果和措施观察

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效果和措施观察 发表时间:2018-11-15T17:22:06.4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李富兰[导读] 促进患儿肺功能的恢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患儿不良时间发生率,提高家长对我院工作满意度,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效果和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的组别对照组,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的组别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后的PaO2水平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新生儿,PaCO2、HR、RR水平及PH值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新生儿肺部功能恢复及治疗总时间均显著长于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新生儿(P<0.05);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治病,促进患儿肺功能的恢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患儿不良时间发生率。【关键词】精细化护理;新生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效果和措施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404-01 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期常见急危重症,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进行优质高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效果[1],此次研究我院对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效果展开探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新生儿作为分析对象,此次研究已活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20例,日龄5~27(14.39±3.38)d;观察组男患儿24例,女患儿19例,日龄6~28(14.86±3.51)d。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新生儿常规护理[2],病房环境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吸氧护理等。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呼吸道护理:新生儿呼吸道尚未发育完全,体位不当极易引起舌根后坠发生后梗阻,保持新生儿适宜、舒适的体位,预防舌后坠;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定时进行翻身、拍背及体位引流,痰多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②心理护理:及时安抚家属恐惧、焦虑、急躁等负面情绪,向家长说明新生儿情况,耐心解答新生儿的问题,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家长是配合与支持。③喂养及口腔护理: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根据新生儿日龄、体重及病情计算其所需奶量;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患儿自觉有饱感即可停止喂食,注意控制奶量,积极预防溢奶、吐奶引起呼吸道阻塞;同时要加强新生儿口腔护理,不能自主进食者通过鼻饲方式进食。④抗感染护理:遵医嘱对新生儿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控制好患儿输液量及输液速度,观察患儿大小便情况,并对患儿出入量进行详细记录,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⑥出院指导:加强出院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患儿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嘱家长定期带患儿到院复查,对异常情况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指标、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 1.4数据处理 IBM SPSS Statistics 19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以95%为可信区间。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护理干预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PaO2水平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新生儿,PaCO2、HR、RR水平及PH值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护理干预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注:P<0.05。 2.3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成功治疗66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成功治疗66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对成功治疗的66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方法回顾66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情况,观察患者病情,对患者症状进行分析,总结治疗方法。结果66例患者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症状缓解,胸闷气促明显缓解,血气分析结果好转,临床体征基本正常,所有患者治疗后无病情恶化情况。结论对患者进行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少插管,降低临床病死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双水平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是指罹患肺实质的急性炎症,因为机体自身抵抗力下降和(或)其他脏器功能受损累及于肺脏,使肺脏抵御外邪的作用减弱,从而被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慌、呼吸困难和发绀加重,甚至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1-3]的一种疾病。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只单单表现在肺实质,不会顺着血液发展到其他脏器,只有一小部分患者的肺炎产生的炎性介质进入血液循环而播散到身体其他脏器或系统,从而出现重症肺炎,也因此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导致高病死率。所以,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除了常看到的呼吸系统症状外,还有呼吸衰竭和其他脏器受累而表现的危重情况。因此,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常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临床医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案,才能使患者的病情脱离危险,达到治愈的结果。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是目前最常用的无创通气技术,通过口/鼻面罩进行正压通气,其特点是在人机同步的情况下,呼吸机能迅速、灵敏感受患者的通气需求,并按设定参数给患者提供呼吸支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源性肺水肿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4-6]。现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接收的并成功治愈的66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治疗方法,归纳治疗经验,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重症肺炎患者66例,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64~89岁,平均年龄(78±8)岁,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检查,确诊为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其中呼吸衰竭Ⅰ型34例(51.5%),Ⅱ型32例(48.5%),在这些患者中,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27 例,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39例。患者均有基础病变,包括COPD、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 1. 2 抢救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加强痰液引流,给予抗感染治疗,辅以强心、利尿、保护胃黏膜、营养支持的同时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氧浓度设为30%~60%,呼吸机频率为12~14次/min,吸气压力自8 cm H2O

重症肺炎合并多脏器衰竭1例_李秀兰

76内蒙古中医药 重症肺炎合并多脏器衰竭1例 李秀兰* 吴巴特尔* 常晓英* 牛少强* 陈 娟** 关键词:重症肺炎;多脏器衰竭;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681.5+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6)01-0076-01 1 病历摘要 何某,男,49岁,病历号:122325,主因“发热、胸憋、烦躁、四肢厥冷14小时”来我院就诊,门诊查体温38℃,胸片考虑肺部感染,右侧肋膈角模糊。血钾2.87mmol/L,血常规:白细胞1.4×109/ L,NE% 68.5%,红细胞2.14×1012/L,血红蛋白 83g/L,血小板 62×109/L;C反应蛋白219mg/L。于 2011年6月1日入院,入院时患者发热烦躁,咳痰胶粘不易咳出,胸憋气促,胸部胀痛,头晕乏力,无力站立,汗出肢冷,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腹痛腹泻黄软便5次,量中等,小便少,舌淡,苔白腻,脉细数。查体:体温37.6℃,呼吸 46次/分,心率 124次/分, 血压 70/30mmHg。桶状胸,呼吸浅快,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及广泛哮鸣音,右肺叩诊呈浊音。腹部无压痛,肠鸣音5次/h。立即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吸氧,多巴胺升压,并补液扩容治疗、15分钟后血压升至90/50mmHg,血氧饱和度波动在82%-87%,同时急查各项化验,查动脉血气分析:酸碱度7.35, 二氧化碳分压33.6 mmHg,氧分压42.1mmHg, 血氧饱和度72%.心肌酶: 乳酸脱氢酶257U/L,a-羟丁酸脱氢酶-224U/L,肌酸激酶同工酶31 U/L,血清肌钙蛋白T:阳性。肝肾功: 谷草转氨酶 146U/L,谷丙转氨酶98U/L,直接胆红素 13.5umol/L,白蛋白 25.2g/L,谷氨酰转肽酶 66U/L,胆碱酯酶 1285 U/L,尿素氮13.28mmol/L,肌酐 143umol/L,尿酸 458umol/ L。血钾3.33mmol/L。胸部CT示:双肺大部实变,胸腔积液。明确诊断为:1、重症肺炎 2、多脏器功能衰竭 Ⅰ型呼吸衰竭 、心肌损伤 、肾功能衰竭 、肝功能损伤、应激性胃溃疡。中医诊断:厥脱 — 热毒内迫 气阴两脱 。治疗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万古霉素抗感染,甲强龙抗炎平喘,氨溴索二羟丙茶碱化痰、止咳平喘等治疗,8小时后体温持续升高达39.2℃,血氧饱和度65%`74%,心率138~140次/分,呼吸32~44次/分,血压110/80mmHg,患者高热烦躁口干口渴,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证属湿热充斥三焦,热盛伤阴,治则清热利湿兼顾气阴,方用甘露消毒丹与白虎加参汤和方,生石膏90g先煎,知母15g,沙参10g,太子参30g,藿香15g,白豆蔻15g,砂仁15g,后下、茵陈15g,滑石10g,石菖蒲15g,芦根15g,黄芩10g,瓜蒌10g,薄荷10g后下,日1付。患者住院1周,反复发热38.5~40℃,呼吸浅促症状加重,渐进出现循衣摸床、搓空理线,喉中痰鸣,2014年6月8日,痰培养结果回报: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并出现假丝酵母菌感染,复查动脉血气分析﹙大流量吸氧状态﹚:酸碱度7.46, 二氧化碳分压61.2 mmHg,氧分压42.1mmHg, 氧饱和度91%。胸部CT示:与前片比较双肺实变影无变化,胸腔积液增加,腹腔内肝脾外缘可见积液。进一步增加诊断Ⅱ型呼吸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依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为莫西沙星、哌拉西林舒巴坦、氟康唑注射液控制感染,其他解痉平喘药继续应用。2014年6月12日,患者意识障碍加重,不认识家人、喜笑无常、举止猥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辨证:痰火扰心,治则:降火逐痰,方用礞石滚痰丸,金礞石3g先煎,黄芩15g,酒大黄15g,沉香2g后下,日1付,鼻饲加灌肠。1天后患者精神好转,神志渐清,气促好转。2014年6月15日患者神志正常,对答切题,发热尽退,呼吸困难消失,查动脉血气分析:酸碱度7.49, 二氧化碳分压38.9 mmHg,氧分压89.9mmHg, 氧饱和度SO295.9%。胸部CT示:双肺炎症明显吸收,胸腔积液明显减少,腹腔内积液消失。停无创呼吸机及心电监护,抗生素降级为左氧氟沙星。2014年6月18日复查痰涂片、痰培养均阴性,心肌酶、肝肾功能检查各值正常,血常规血红蛋白 85g/L如前,白细胞血小板均已正常,6月20日,患者病情平稳好转出院。 2 讨论 大约80%~90%严重肺部感染的患者常诱发呼吸衰竭,且患者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抑制及呼吸肌疲劳、无力咳嗽等[1],此患者发病时间短,起病急而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患者入院后前8天采用了中西医综合治疗,患者休克及时被纠正,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并出现假丝酵母菌感染,复查胸CT感染加重,依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并三联合用,患者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出现感染中毒性脑病,于6月12日,更改中医治疗思路,患者体质虽然进一步下降,但湿热痰浊的邪实证候更加明确,抓住患者神识异常、发热、痰胶着难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特点,急则治其标,直接降火逐痰,采用礞石滚痰丸方。金礞石味咸软坚,归肺肝经,《本草纲目》云[2]: "治积痰惊痫,咳嗽喘急",《本草备要》云: "能平肝下气,为治惊利痰之圣药",本方利用其下气坠痰,平肝定惊作用为君药,辅以之大黄、黄芩、沉香泻火通便降逆,此方价格极廉,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本例病例总结抓住整体辨证最重要,本患者大实有羸状,入院时头晕、乏力、汗出、肢冷均为邪气太强正不胜邪所致,入院后邪气仍盛,正气日衰,渐出痰蒙清窍症状,中医正是抓住这个靶点,切入此病机,大胆应用礞石滚痰丸取得了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潘侃达,等.纤支镜灌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60例重症肺部感染 [J].中外医学研究, 2010,2(8):23-24. [2]洪广祥,等.论下法与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J].中医药通报,2008,2(7):11-12.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肺病3科 北京(102400) **中国核工业北京401医院内1科 北京(102413) 2015年12月20日收稿 https://www.360docs.net/doc/d82210228.html,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诊治疗效果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诊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18-01-16T13:42:18.55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作者:王永华 [导读] 给予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急诊治疗,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隆回县人民医院湖南邵阳 422200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给予患者实施急诊治疗,探析治疗效果。方法:本组探究共计选取58例患者,疾病类型是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选取时间段:2013年8月开始,2017年7月停止。58例患者分组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且分别命名为研究组(29例;急诊治疗)和对照组(29例;基础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PaO2、PaCO2、HR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给予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急诊治疗,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急诊治疗;治疗效果 哮喘作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受到了临床重视,发病部位是气道,属于慢性炎症[1],病情较为危重,尤其是重症哮喘患者,致病原因是呼吸道炎症,多种炎症细胞参与发病机制且需要给予患者实施及时针对性治疗,胸闷、呼吸急促及咳嗽等属于本病患者临床表现,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可导致呼吸衰竭并发,除了基础治疗外,还需要给予患者急诊治疗,通过给予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可促使患者生命安全获得有效保障,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本组选取58例患者且深入分析了给予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急诊治疗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随机选取5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入组,选取时间2013年8月开始,2017年7月停止,分组办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均知情同意。研究组29例患者年龄范围是43岁至65岁、中位年龄为52.4岁,男、女患者分别为19例、10例,病程在1年至8年不等;对照组29例患者年龄范围是44岁至66岁、中位年龄为52.8岁,男、女患者分别为20例、9例,病程在2年至9年不等。对比分析2组患者入组时各项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29例;基础治疗):充分了解患者具体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基础治疗,具体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细胞膜稳定剂治疗、氨茶碱治疗等,给予患者提供对症支持治疗,具体包括平喘祛痰抗感染治疗、解痉治疗等,确保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确保患者体内酸碱平衡。 研究组(29例;急诊治疗):急诊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具体方法同上,另外,还需要给予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协助患者合理调节体位并将通气设备各项数据(工作模式、吸气起始压力)设定为S/T、6mmH2O,随后,逐步合理增加吸气起始压力,将吸气压力调整为12~18mmH2O,调节标准为依据患者实际感受及患者自觉舒适度,将呼吸频率、呼吸机氧浓度、每天接受通气时间分别合理控制在14~16次/min、35~45%、6h,给予病情严重患者实施全天通气处理并观察患者通气期间的身体体征变化情况,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异常情况。 1.3统计学办法 利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经t检验、表示方法是(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经X2检验、表示方法是(率),存在统计学意义评定标准:P<0.05。 2 结果 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明显更佳,组间差异明显(P<0.05),组间数据:临床总有效率、PaO2、PaCO2、HR。 3 讨论 哮喘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剧烈咳嗽、肺部哮鸣音及呼吸困难是临床主要症状[2],属于慢性气道炎症疾病,重症哮喘患者病情凶险,可出现烦躁不安及呼吸窘迫等临床症状,可并发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近年来,临床上对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可以攻克治疗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难点、重点问题,临床目的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3]。临床分析发现,哮喘疾病的诱病原因是各种因子、细胞等发生了炎性反应。近年来,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发病率逐年递增,预后不良,可导致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不良影响。 目前,临床上主要利用机械通气治疗、药物治疗、氧疗等治疗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病情[4],常用药物是抗生素、β2受体激动剂及皮质类素等。临床分析发现,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获得理想临床疗效,可促使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获得有效缓解,可促使患者病情进展、变化获得有效控制[5],可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据相关性文献报道,临床上在治疗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时需要及时给予静滴糖皮质激素[6],临床目的是促使炎症发展获得有效抑制,促使患者良好控制气道阻塞并良好控制气道高反应。临床分析得出,利用抗生素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可促使患者体内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可促使患者血液粘稠度获得有效降低,可促使患者呼吸困难、哮鸣音及剧烈咳嗽等症状获得明显缓解。临床实践证实,及时给予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急诊治疗)可极大程度降低患者死亡率,可明显改善患者组织供氧情况并促使患者病情转良,因此,治疗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时,若患者出现气道痉挛症状或者生命危险时,需要为患者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以提升救治成功率。另外,机械通气治疗作为有效抢救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手段,需要全程贯通,临床医务人员需要充分掌握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适应症并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有效沟通,全面评估患者肺部病情进展、肺外情况,促使患者各个脏器功能获得有效恢复,促使护患关系和谐并促使患者及其家属获得良好心理疏导,促使患者机体内环境稳定并促使患者依从性良好,进而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

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策略

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策略 发表时间:2019-06-21T14:52:18.860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2月作者:樊莉莎 [导读] 探究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策略。 四川省人民医院樊莉莎 摘要: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50例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析总结护理措施及体会。结果:所有患者治疗72h后的呼吸衰竭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心率和PaO2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aCO2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策略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尤为重要,能有效缓解患者呼吸衰竭症状,推动患者病情康复。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护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老年肺炎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中占比较重,该疾病无明显症状,且病情发展快,极易并发呼吸衰竭症状[1]。临床上对于老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一般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不但对患者身体机制产生极大影响,而且并发症较多,而无创机械通气无需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普遍被医生和患者接受。本次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做如下汇总。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50例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5~84岁,均数(74.25±6.50)岁;合并高血压有20例,合并糖尿病有14例,合并冠心病有16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咳痰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患者未见其他重大脏器疾病,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均属于正常状态。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其常规的抗感染、止咳、化痰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机对患者进行治疗,戴好面罩并连接患者呼吸道,设定呼气压力为4~8cmH2O,吸入压力为8~20cmH2O,吸入氧浓度40~60%,根据患者实际治疗情况对通气压力及氧流量进行调整,以保证患者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若患者出现窒息、意识障碍、呼吸频率急促的状况时,则应立即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2]。 1.2.2护理方法 开始治疗的4~8h需有专门的护理人员在病床旁边进行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及呼吸机的参数,保证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顺利进行。指导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保持头颈及肩部在同一水平上,头略向后仰,拉伸气管,以保持护理畅通,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治疗初期呼气压力及吸入压力应偏小,随着治疗的深入逐渐加压,并根据血气指标使压力稳定在适当的范围。在治疗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气道变化,保证呼吸道通畅,随时协助患者排痰,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整个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呼吸、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及血压变化情况,观察呼吸机湿化瓶水量及仪器各种参数变化情况,并且要注意患者有无口鼻喉干燥、肠胃胀气及误吸现象,若有以上症状应及时进行干预处理。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治疗方法缺乏足够的认知,患者治疗前或治疗中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做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3]。 1.3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PaO2及PaCO2的变化情况做好记录并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系统进行处理分析,设定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72h后的呼吸衰竭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心率和PaO2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aCO2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详见表1。 3讨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近些年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治疗疾病的种类与人群也在逐渐扩大,由于老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抵抗力减弱,与年轻患者相比往往不能有效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因此,为了保障老年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在治疗的同时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尤为重要。在护理过程中,首先要重视护理前的准备工作,给予患者有效的人机连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

重症肺炎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重症肺炎的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一、重症肺炎的高危因素 年龄、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者;Ⅱ度以上营养不良者;严重佝偻病者;免疫功能缺陷者)[3] 二、重症肺炎病原学的特点 (一)耐药菌株增加; (二)不典型菌感染增加; (三)二重感染菌种增加; (四)混合感染增加。 三、重症肺炎并发症原因: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细菌、毒素、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作用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进而发生全身微循环障碍。 四,全身并发症 (一)SIRS 1.概念: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是指机体在遭受各种感染性炎症(infection)或非感染性炎症打击后所产生的失控的全身炎症(inflammation)反应。是由炎症介质增多引发的介质病。重症肺炎的SIRS是由于感染所导致的全身炎症(inflammation)反应。 2.临床表现:在原发病症状基础上,可概括为:二个加快,二个异常,与二高一低一过度。二个加快:即呼吸频率与心率加快;二个异常:体温与外周白细胞总数或分类异常(WBC>12.0×109/L或<4.0×109/L,或杆状核细胞>0.10);二高:机体呈高代谢状态:高耗氧量,通气量增加(PaCO2<32mmHg),高血糖,蛋白质分解增加,呈负氮平衡;②高动力循环状态:高心输出量和低外周阻力;一低一过度:一低:脏器低灌注,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急性神志改变如兴奋、烦躁不安或嗜睡,少尿、高乳酸血症;一过度:血中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如TNF-a、IL-1、IL-6、IL-8的含量及内源性NO浓度与C反应蛋白的测定数值明显高于正常。 3.处理原则 病因治疗、拮抗炎症介质、对症处理为主,目的:阻止SIRS的继续发展。 (1)加强监护 监测项目中以血压及尿量最重要;可反映是否到达休克期及可能出现了MODS。 (2)抗感染:一般主张联合2种以上抗生素通过静脉应用。 (3)抑制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效果分析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效果分析 目的对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效果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抢救治疗的21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资料,进行收集与回顾性的抢救效果研究。结果患者经过急诊医生的抢救治疗后,救治的成功率较高(96.33%),死亡率较低。结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进行急诊抢救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不断提高救治技术,以此来有效的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死亡率。 标签:急诊;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抢救;效果 本次研究中,根据在我院急诊科接受了救治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临床抢救的效果。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重症哮喘且伴有着呼吸衰竭情况的患者218例的临床救治资料,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其中男165例,女53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29.6±2.4)岁。所有患者经过急诊科医生的诊断,可知患者均符合临床重症哮喘的症状诊断标准,并且患者还伴有着呼吸衰竭的症状。对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对比性研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首先,对所有患者的血压情况、心电图波动情况,以及血氧饱和度等身体体征情况,进行详细的监测;之后在其静脉处,建立静脉通道,进行了常规的补液处理,剂量约为2000 ml左右,以此保证患者的身体电解质的平衡;在患者的鼻腔位置处,设置鼻导管,给予患者氧气输注,氧气的浓度需要控制在35%左右;给予患者万托林(批准文号:H20110457;生产企业:Glaxo Wellcome Operations)注射液雾化吸入处理,使用的剂量为1 ml,再用生理盐水对万托林溶液,进行稀释,达到约为2.5 ml的混合液体,每天三次进行约为10分钟的吸入;同时给予患者甲泼尼龙(批准文号:00H021331;生产企业: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治疗,使用剂量为40 mg;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0352602;生产企业:江苏汉晨药业有限公司),进行雾化吸入。每天吸入2次,时间控制在20分钟,剂量约为10 ml.两种雾化吸入需要间隔开来进行,以此发挥消炎平喘的作用;患者还需要使用氨茶碱、琥珀酸氢考、地塞米松、强的松药物,进行治疗;酌情使用β2 激动剂,以及皮质类激素;急救后,对所有患者的血液ph值,进行测定,如果小于7.25,予以碳酸氢钠药物治疗。

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病例讨论

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病例讨论护士长陈丽:今天我们进行护理病例讨论是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肺炎系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该病是儿科常见疾病中能威胁生命的疾病之一。其分类方法有四种,各肺炎可单独存在,也可两种同时存在。1.病理分类可分为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等。2.病因分类感染性肺炎(病毒、细菌、支衣原体、真菌、原虫性肺炎)非感染性肺炎如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等。3.病理分类急性肺炎(病程在1个月以内)、迁延性肺炎(病程为1-3个月)、慢性肺炎(病程在3个月以上)。4.病情分类轻症肺炎(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严重受累外、其他系统也受累,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临床上若病因明确,则按病因分类,否则按病理分类。今天我们就“11床李锐博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我们来学习一下该病的相关内容。 下面有请责任护士沈梦婷介绍病情。 沈梦婷:11床李锐博男10/12 以“间断发热4天”为主诉于9月1号10PM 入院。患儿五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不祥,伴咳嗽、无抽搐、喘息、恶心、呕吐,在院外治疗,症状未好转后来我院就诊。发病后,患儿精神食欲差,大便呈糊状,日均2-3次,小便正常。入院检查T37.7 HR138次/分R38次/分精神差,哭声嘶哑、双侧眼睑浮肿、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心脏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稍膨胀。患儿于9月2日10:40AM出现烦躁不安、双手舞动、口唇紫绀、呼吸困难伴哭无声、颜面苍白、尿量减少,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HR186次/分R66次/分肝右肋下3cm可扪及、质硬中度。即行吸痰,吸出少许白色粘液痰,吸氧1升/分,予强心.利尿.镇静处理,并完善相关辅检,上

纤维支气管镜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100

纤维支气管镜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的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管镜的应用在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对其 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以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 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纤维支管镜,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呼 吸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 疗后的动态顺应性(Cdyn)水平、氧合指数(PaO2/FiO2)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呼吸做功(WOB)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 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纤维置管镜可提高治疗效果,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纤维支管镜;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重症肺炎多是受到侵袭力较强的革兰阳性或阴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肺部严重, 具有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和并发症多的特点,若患者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可 危及生命安全[1]。纤维支气管镜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一种新的诊断和治疗方式, 在清除呼吸道内含粘液的同时可将抗生素注入病灶部位,发挥抗感染的作用,本 次的研究中将分析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患者应用纤维支气 管镜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 55-85岁,平均(70.2±4.5)岁,病程3-8d,平均(5.0±1.5)d。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7-87岁,平均(70.5±5.0)岁,病程3-7d,平均(5.0±1.2)d。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吸氧、祛痰、解痉、抗感染、纠正 酸碱平衡等。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前8h禁食,操作前先 以高浓度吸氧,静脉推注西地泮(生产厂家: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1559)15mg,以2%利多卡因(生产厂家:济川药业集团有 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9049)行表面麻醉,经鼻置入日本奥林巴斯BF-P30纤维支气管镜,在镜下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将深层部位分泌物送检,病灶 内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灌洗,并注入约20mL的敏感抗生素,在15min后吸出, 注入50mg盐酸氨溴索(生产厂家:云南龙海天然植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422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呼吸功能指标,包括动态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PaO2/FiO2)和呼吸做功(WOB)。使用呼吸功能检测仪 检测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 1.4 评价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