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概括文章主旨

记叙文阅读-概括文章主旨
记叙文阅读-概括文章主旨

记叙文阅读-概括文章主旨

记叙文阅读-概括文章主旨示例一

他这个30岁的县长一上任,爸爸的好友县保险局局长昊明就派人送来新车,还说请县长试用。

唉,吴伯伯一向为人清正,为什么也搞起这一套呢?他琢磨着,推着这辆新自行车,来到吴局长简朴的小住房。推开门,吴局长神秘地问道:“新县长同志, 有何贵干?”“我……把车送还给你,吴伯伯,你这是搞什么名堂?”

吴伯伯脸上掠过一丝欣慰的笑容:“好,好,等会儿再送去。”他疑惑不解。

“是这样,有人托我给你爸买车,我没理会。你爸爸登记了两年才买了这辆车。我嘛,出了个歪点子,派人送去试试你,我们才好安全退休。你要不把车送过来,我们老头就放心不下了,哈哈……”吴局长边说边走到床边,开怀朗笑,就势高枕而卧。

他恍然大悟,也发出爽朗的笑声……

△文中有三处写吴局长的“清正”,请摘出有关语句。

△本文通过记叙新县长还车的经过,赞扬了老干部清正和__________________ 的崇高品质,也表现了新干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自觉性。

示例二

科学的颂歌

爱因斯坦

看到你们这支以应用科学作为自己专业的青年人的兴旺队伍,我感到十分高兴。

我可以唱一首赞美诗,反复颂扬科学已达到的辉煌成就和你们将要进一步做出的巨大进展。我们的确是生活在应用时代和应用科学的家乡。

但是我不想这样谈。我倒是想起了那个娶了个不太漂亮的妻子的青年人,当人家问他是否感到幸福,他用了这样的话回答:“如果我要说话,我就不得不扯

谎。”

我也正是这样想。试想,一个很不开化的印第安人的经验是否不如一般文明人的幸福丰富呢?我想并不是。文明国家的儿童都那么喜欢扮“印第安人”玩,意味是深长的。

这样了不起的应用科学,既然节约了劳动力,又使生活变得更加舒服,却为什么给我们那么少的幸福呢?坦率地回答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合理地去使用它。

在战争中,它被用来相互残杀;在和平时,它使生活促迫而不安定。它不是把我们从耗费精力的劳动中大大地解放出来,却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绝大部分情况下总是在厌倦地完成他们冗长单调的工作,还必须经常为那一点可怜的口粮而担心。

你们会认为,我这老头子是在唱不吉利的调子,但我却只是想做点善意的忠告。

为了使你们的工作增进人类的幸福,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

本身及其命运,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关心组织劳动和产品分配这个重大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才能保证我们智慧的产物会促进人类幸福,而

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式中时,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一点!

△这篇演讲稿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第3段中那位青年的话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引用这个青年的话的目的是什

么?

【实践训练】

(一)找死的年轻人

周涛

从前有个年轻人,他很忧郁,总觉得自己生活得很不幸。他从来没有愉快过,

更没有笑过,总是皱着眉头,阴沉着脸,头发长得很长他也不剪,懒得做任何事。

他曾经跟一位画师学过画画,他很聪明,只学了三个月,就掌握了不少的技

巧。第四个月上他离开了画师,说:“这玩艺没什么可学的!”

他又跟一个商人学习做生意。他仍然很聪明,只学了半年,就碰上一次好运气,他发了财,赚了不少的钱。到了第七个月上,他离开了商人,说:“这玩艺儿也没什么可学的!”

第三次他遇到了一个哲学家,他跟哲学家学了一年。他觉得悟透了人生的道

理,那就是一切都没意思,一切努力最终都会被死神一笔勾销。他认识到死是伟大的,只有死才是永恒,除此之外,一切都是短暂的。

于是他离开了哲学家,准备寻找一个他最满意的地方,然后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走啊,走啊,走了很多地方,都觉得不是理想的自杀地。后来,他到了昆仑山下的一个林子里。

“很好。”他心想,这个地方是最适合的位置,位于昆仑山下就算到了极地,空气干燥,流沙移动也避免尸体腐化,说不定能成为木乃伊保存后世,何况这里人烟稀少,他死后可以清静地远离尘世喧嚣。他想好了,准备就在这地方安息长眠,明天就上吊。

第二天,他来到一棵五百年的核桃树下,正准备死,碰到一位白须垂胸的老

人,老人正吃力地搬一辆陷进水渠里的毛驴车轮子。看见他站在树下,便对他说:“年轻人!你站在那里干什么,为什么不来帮我一下?”

年轻人觉得老人的要求是合理的,就跑过去帮他搬车子,他想,搬完车子再死也不迟。等到搬完车子,天已经快黑了,老人一定要感谢他,留他吃饭。他推辞不掉,心想,吃完饭再死也不迟。

就这样,老人不断地请他帮忙。植林带,不然流沙就会埋掉房屋啦;修水渠, 不然庄稼就会干枯啦;种葡萄,不然夏天院子里就没有地方乘凉啦……一件事又一件事,年轻人没有理由推辞,只好干下去,一天天推迟死期。

秋天的时候,老人对年轻人说:“你不是一直要死吗?对不起,为我的事耽误了你这么久。现在,你可以去死了。”

年轻人看着这块美丽的田园,林带,葡萄架,堆满粮食的包仓,长满了绿草的水渠两岸,还有新盖的房子,盛开的花圃……这一切,全都和自己的汗水有关系,让他舍不得了。

他决定不死了,和老人好好活下去。

他又画开画了,画得非常好,而且他会做生意,卖画赚了不少钱。最后他开始总结和思考这里的人生意义,准备写一部哲学著作,题目就叫《福乐智慧》。

据说,这个年轻人现在还活在世上。

1填空:首段,从情节结构上看,它是全文的 _________________ ,它所起的作用是:

—2?第2—4段写聪明的年轻人学画,学做生意,学哲学,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然而他却想死。其原因是什么?作者写这些内容的意图是什么?

3?你读了这篇小小说明白了什么道理?

4 ?末句“据说,这个年轻人现在还活在世上。”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用它结尾妙在何处?

(二)落花

白辛

早晨的空气,清清淡淡的,极像轻跳过林间深谷的_______ 清流。我漫步到那棵树下,一个孩子正摇着竹帚在清扫_______ 落花。仰头望望,那是棵类似凤凰,但不叫凤凰的树木,叶片儿老得没有_______ 新意,却还缀着____ 橙黄的繁华。这季节,该是村头萧索的时候,那繁荣的劲儿,反让人有几分畸形的感觉。

“这树叫什么?”我问那个孩子,他颊上的红晕给我健康和明朗的感觉。

“我不知道,”他摇摇头说,“我们叫他钱树。”

“为什么?”我说,“为什么你们叫它钱树?”

“你看!”他捧着一把花辫给我,“像不像一毛钱?”

我看那些花瓣,虽是凋落了的,却似乎还存在着生命,薄薄的、粉粉的、嫩嫩的,每一个形状真像个角币,浅黄的、鹅黄的、橙黄的色彩敷着它们,弄得明丽异常,一点儿也不使人有凋零的悲哀。

①事实上,成长固然是种喜悦,成熟的凋萎却也未尝不是壮烈。②我们往往太过于重视表面的荣华而忽略了实质的意义,以至于有分享繁华绚烂的高雅,却未必

有能为它们的成熟凋萎付予一份较为踏实的感情。③无怪自古以来,落花给人的,多是不尽的哀伤。④仔细思量起来,它们未尝不是懂得生命真谛的一群,当生命属于它们的时候,无拘无束,尽情的迸放;当生命宣告不再属于它们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离去,洒脱、豪放至极,比我们虽然拥有生命之名而无生命之实的人,不知高明几许?过去,当我还不愿意深思的那段日子,一片落叶,一朵落花,常使我兴起无限凄伤,看它们无声的萎落,我几疑那失落的年华。而后,我知道为每件事付予一个确切而肯定的意义,心里才不致那么脆弱激动得可怜了。

把玩着一捧“钱树”的落花,我忽然想起我们乡下最流行用绿豆壳装的枕头。我睡过的,那松松脆脆,酥酥软软的感觉,着实受用。那年,我离开家乡到台北求学,母亲怕城里人笑我“土”,帮我缝制了一个标致的木棉枕头。好则好矣,却害我一枕上便想家,想那装着绿豆壳的“土”枕头,连忙写信回家去要一个。那次到日本旅行,第一次知道菊花可以泡茶,觉得甚是高雅,买了不少。现在,我想用“钱树”的落瓣缝制枕头,芳香虽然已尽,让它干涩的余味飘满小室,躺着看诗,看散文,够了,再慢慢品尝几上的半杯菊花茶,神交今士古人,想

来也够“风味”的一件事吧?

“每天你把落花扫在一块儿,送给我,好吗?”我跟那孩子说。

他睁大眼睛:“你要干嘛?”

“晒干它们。”

“晒干它们干嘛?”他将来可以学经济,他说,“又不是萝卜干,吃得。”

“我要装枕头,懂吗?”

他的头又摇了起来,“这也能装枕头吗?”

“嗯,”我解释说,“世上最好的。”

他的眼睛一直闪动着,我知道,他已经答应了我的请求。捡几片落瓣夹在书里,我一直叮咛自己:明天早晨散步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带只小小的篮子。

1填入第1段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二项是()

A. —丝一地一树一片 B .一弯一地一点一树

C. 一弯一地一丝一树 D .一条,一片一丝一段

2.“生命原就是这样,有些在成长,有些在凋萎。”这一句是从第7段中抽出来的,还原后应放在 _处(填序号)。

3.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这“钱树花枕头”是“世上最好的”?

4.第7段中,作者说“为它们的成熟凋萎付予一份较为踏实的感情”,这“踏实的感情”指的是_____________ o

5.作者在文中写“绿豆壳枕头”的用意是什么?

(三)羡慕

安小宝

孩子往往羡慕大人,大人往往羡慕孩子。

普通人往往羡慕名人,名人往往羡慕普通人。

打记事起,人们就开始羡慕他人,也开始不停地变换着羡慕的对象。羡慕的感觉都是相似的,羡慕的对象各有不同。

许多人喜欢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感叹人生苦短,无缘富贵,却对自身拥有的一

切视而不见。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能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幸运,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则是最大的幸运。无论你是谁,一定有许多相识的或不相识的人在由衷地羡慕着你。

上帝是不公平的,于是便有了穷与(」、善与(2)、美与(31、成功与(41、幸福与(5)_。

上帝又是公平的,它给了你金钱,往往就要夺走你的真诚与善良;它给了你成熟,往往就要夺走你的年轻和纯真;它给了你美貌,往往就要夺走你的智慧和能力;它给了你成功,往往就要夺走你的健康和幸福;______ ,。

羡慕别人所得到的,不如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哪怕是疼痛,是肤浅,是追悔,是无奈,是无声无息,是普通平凡。当你暮年回首时,这一切的一切将成为永不复来的青春证明和生命印记,美好而生动。永远不要在一味羡慕他人的沼泽中失去自己,永远不要在羡慕他人时轻视自己。因为你羡慕的人也许正在羡慕你,明天的你也许要羡慕今天的你……

1.联系语境,给第5段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 _(2)_ (3) ____ ⑷⑸ _____ ______________

2.模仿第6段的句式,在该段空格处补写一个句式相同但内容不重复、与上文文意相连贯的句子。

3.选文开头列举了种种羡慕的现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4.选文的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5.你是否同意本文的观点?为什么?

(四)没有辫子的无轨电车

电车作为城市里的交通工具,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了。它与汽车相比,虽然有清洁卫生、平稳舒适等优点,但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老式的有轨电车必须沿着钢轨行驶,妨碍其他车辆。而且这种电车开起来有“丁零当啷”的响声,噪音很大。后来的无轨电车虽然克服了铺设钢轨带来的麻烦,可它又得拖着两条辫子,沿着架空电线在城市里穿来穿去。离开了辫子,它就寸步难行。遇到前面堵车,它只能傻等着,没有别的办法。

如今,一种新型的电车开进了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市的街头。这种车从外形来看和普通的公共汽车没什么两样。它是依靠轮胎在城市的道路上行驶的,这一点和无轨电车也相同。但它却不像无轨电车那样拖着两条长辫子。你可能感到奇怪;电车要靠电力来驱动,这种电车既没有钢轨,又没有辫子,它所需要的电能从哪儿来呢?原来,是埋在地下的磁力平台给它提供了电力。

科学家们巧妙地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通过磁力平台把电力转换成磁力,在车上再将磁力转换成电力,驱动电车向前行驶。实际上,这种新型电车不是没有轨道,只是我们看不见罢了。这条被称作“磁力平台”的轨道沿着电车行驶的路线埋在地下,宽60厘米,深30厘米,两侧各有一条电缆槽。每隔一定距离,设有一个与磁力平台相连的盒式传感器。当电车驶过时,传感器立即向磁力平台发出信号,接通电源,为电车提供动力。电车过去后,传感器又会立即通知平台切断电源。别的车辆或者行人经过时,传感器则完全无动于衷。

磁力平台还铺设了通信电缆,帮助电车驾驶员和调度中心随时保持联系,了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