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

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
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82807254.html,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作者:张乐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17期 摘要在认知学领域,隐喻被认为是一个概念化过程,它构成了我们的思想和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就是在隐喻式思考和联想中产生的。本文分类阐述了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和隐喻理据,为词汇学习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隐喻文化负载词隐喻理据 隐喻体现着语言中的文化元素,是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形式,更是 一种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人们的日常用语和行为都离不开隐喻,因此文化从很大程度来说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建立形成而成。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隐喻恰巧成为了传达文化信息的一个工具和方式。通过隐喻中的映射,让词汇具有了文化意义。因此,文化负载词与隐喻的联系不言而喻。 1文化负载词的定义 在英语语言中,一个词通常包含多个意思。根据英语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的研究,语义被划分为七类:外延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或社会意义、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除概念意义和主题意义,其余五种统称为联想意义,因为他们都是人们使用语言时的情绪反应,是特定社会中的文化专有项。 因此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将文化负载词认为是在特定语言背景下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包含单词、谚语和习语。文化负载词汇的意义就是文化语义。 2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 当人类祖先创造语言时,他们将自己所熟悉的东西重新赋予其语言符号,而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扩展,很难也不可能为每一个新出现的事物赋予一个新的语言符号。那么人类是如何赋予新事物其语义特征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答案就是隐喻。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被视为是一种联想机制,它遵从人类认知的规律,即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从空间到时间。当了解一种新事物时,人们常会把己知的熟悉的特征转移到未知事物中,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显然,正是人类的共性创造出了隐喻的共有工作机制,不分地域限制。这也就是所谓的隐喻的普遍性。此外,由于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的不同,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也体现了文化专有性。 以“head”为例,这个词的本义指人身体的一个部位,之后在隐喻的作用下,“head”用来指代其他事物的类似部位,并将其意义从具体实物映射到抽象领域。因此“head”一词意义丰富起

谜语中隐喻的构建与解读

谜语中隐喻的构建与解读 谜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在谜语的构建与解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王文斌(2007)的“主体自洽原则”为视角,探解谜语中隐喻的建构与解读。这一原则主要包括三个认知运作机制:连接、冲洗和合流。在解读谜语中的隐喻时,谜语中的隐喻需要更加严格的条件才能合流,即在冲洗过程中,谜面中的每一个方面都要在谜底所包含的输入空间中找到相对应的点。 标签:谜语隐喻主体自洽原则 一、引言 谜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通过谜语,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推理的乐趣,还可以感受到各民族的语言魅力。国内外对于谜语的研究都有相当长的历史,众多学者从民俗学、修辞学、语言学等角度对其进行过考察。近几年,有个别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析中外谜语,如孙兴锐(2009)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解析汉语中的谜语,黎畅、王蕙(2010)以概念合成理论为依据对英语智力谜语进行研究,在学术视角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然而,传统理论多集中于对谜语形式及内容的静态描写,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的研究也尚未深刻地剖析谜语中隐喻的构建及解读。本文以王文斌提出的主体自洽原则及其认知流程模型为视角,探究谜语中隐喻的建构与解读,希望能为谜语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二、谜语的定义及构成 考虑到谜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并非我国独有,所以此处宜采用一个相对宽泛的定义:谜语主要是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这个定义之所以加上“主要”二字,是因为“图画谜”“实物谜”等谜语的存在,这些谜语的表现形式比较特殊,暂时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谜语一般由三部分构成:谜面、谜目和谜底。其中,谜面是谜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谜语的已知部分,提供解谜所需的线索;谜目为猜谜者提供了谜底所属的范围;谜底就是谜语的答案。无论什么种类的谜语,谜面都必须隐匿谜底,这是对谜面的内在规定。这个规定一旦违反,将直接导致谜语的死亡。因此,谜面必须隐匿谜底,是对谜面的最低要求。隐喻为藏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三、隐喻 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只是被当作一种修辞格来看待,而在新兴的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被赋予了新的角色:一种人类的基本认知机制,帮助我们“以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Kövecses,2010:4)。在隐喻中,这两个概念域被称为:始源域与目标域。隐喻是从一个始源域向一个目标域的结构映射。此外,隐喻的基础是人类共同的经验(Lakoff&Johnson,2003:20~21)。所以,

视觉诗40-Love多模态意义的构建

视觉诗40-Love多模态意义的构建 摘要:视觉诗有一般诗歌所没有的视觉效果,传统的单模态分析方法不能照顾这一特点,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可视诗研究提供了一套同时分析视、听和文字互相兼容的系统研究体系。本文在此基础上,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对Roger McGough的可视诗40-Love进行模态分解、单模态意义构建、多模态意义整合的尝试性研究。 关键词:多模态化;模态分解;单模态意义构建;多模态意义整合;视觉诗 1 引言 董崇选指出真正以“形”取胜的诗可以统称为“视觉诗”( visual poetry) 。它自诞生以来一直都是诗坛争议最多的一种诗歌形式,有人批评它不够严肃。针对于此,张旭红认为一种诗歌形式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诗人的创作技巧,更在于读者的解读技能。传统的分析模式局限于单一的言语信息,忽视构成可视诗歌这一特殊文学形式的其他符号系统的分析,因而无法充分地诠释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而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视觉诗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同时分析视、听和文字互相兼容的系统研究体系。但目前国内外在该项研究中都刚刚起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视、多媒体、海报、视觉广告功能文体分析及口语的研究上,其中张旭红采用该理论对视觉诗歌Me up at does 作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针对于此,本文以40-Love为例,并借鉴张先生研究模式尝试对其进行多模态的文体分析。 2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述 模态(modality)是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朱永生2007)。多模态(multimodal)是指除了文本之外,还带有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_社会符号观与概念隐喻观的连接与互补_张德禄

2013年5月 第36卷第3期 外国语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May2013 Vol.36No.3 文章编号:1004-5139(2013)03-0020-09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 ———社会符号观与概念隐喻观的连接与互补 张德禄1,郭恩华2 (1.同济大学,上海200092;2.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语言学领域主要有两个研究视角: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学视角和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视角。两个研究视角之间的连接与互补可以从语言学基础层面、语言哲学层面、语境层面、主体理论构建层面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和实例分析表明这两个研究视角在理论范式上可相互连接,在话语分析实践中可相互补充。两者的结合可以有力地促进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隐喻;概念隐喻 The Dual Perspectives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onnec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Social Semiotics and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ZHANG Delu1,GUO Enhua2 (1.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2.Yantai University,Yantai264005,China) Abstract?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MDA)in linguistics can be approached mainly from two perspectives:the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 based on SFL and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perspective based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The connec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hese two perspectives can be probed into in terms of the levels of their respective linguistic foundations,philosophical foundation,contextual level and theoretical formulation.Through case study and investigation,it is shown that the two perspectives share common grounds in their theoretical paradigms and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MDA.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perspectives can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MDA. Key words?social semiotics;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multimodal metaphor;conceptual metaphor 1.引言 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研究多种符号资源在同一语篇中如何协同来实现意义。一方面,每个模态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表意潜势,因此,任何模态间的完全“翻译(translation)”都是不可能的[19:27;11:13],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意义丢失。另一方面,不同模态在本质上有许多共同点:一方面,它们都是实现意义的社会符号系统;另一方面,各种符号话语都能表达人的思维结构和认知体验。这两点分别为多模态研究提供了社会基础和认知基础,使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研究:(1)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学视角;(2)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视角。 社会符号学理论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研究某一特定文化中符号实践如何在各种语境中产生语篇意义。概念隐喻在多模态语篇中称为“多模态隐喻”(multimodal metaphor),该理论重点研究不同的隐喻如何体现于各种符号实践,作用于人的认知语境,影响人们的认知识解。这两种

芰荷芙蕖的隐喻意义

“芰荷”“芙蓉”的隐喻意义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是屈原《离骚》(节选)中的 两句。其中的“芰荷”“芙蓉”是什么东西,“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当中包含着什么深刻的意义,这是学习《离骚》(节选)时必须弄清的一个问题。 芰,古书上指菱,一种水生植物。荷,也叫莲,一种水生植物。芙蓉, 即莲或荷。“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如果光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莲和菱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上衣,把荷莲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下衣。如果可以这样来理解的话,屈原的这身装扮很容易把我们带回到远古的茹毛饮血、衣叶披麻的蛮荒时代。 然而,诗人描写自己的这身奇怪的装束,却有着更为深刻的隐喻意义。 其一,“芰荷”“芙蓉”暗指诗人心中的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体现了屈原对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菱实的清香可口,荷花的鲜艳入目,都能把人们引导到美好的境界中去。屈原积极投身楚国的政治改革,就是为了实现心目中的使楚国国富民强的美好理想。但由于保守派的嫉妒“众女疾余之娥眉”和中伤“谣诼谓余以善淫”,他的政治理想成了泡影。楚王还听信谗言,罢了屈原的官,将他流放到偏远的蛮荒之地,“謇朝催谇而夕替”。然而,屈原对其政治理想的追求并不因为自己人生的不如意而有所改变。相反,他要借对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这种“奇服”的描写,来间接表明自己决不放弃政治理想的坚定信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则把这一种心声直接表露出来了。

其二,“芰荷”“芙蓉”暗指洁身自好的操守,“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 以为裳”体现了屈原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愿望。莲荷具 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品质,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了屈原心目中的偶 像。尽管当时的社会世风糜烂,“固时俗之工巧兮,俯规矩而改错;背绳墨 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屈原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宁溘死以流亡 兮,余不忍为此态”,他要像莲荷那样“出污泥而不染”。这种内心的追求 与“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外表装扮相为照应,把一个从里到 外、彻头彻尾的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 面前。 其三,“芰荷”“芙蓉”暗指特立不群的个性,“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 以为裳”体现了屈原标新立异、不与恶势力妥协的鲜明个性。菱实的棱角 分明,荷莲的梗直不弯,“芰荷”“芙蓉”的这些特点,正好与屈原的个性 相符,于是它们很自然地走进诗人的生活圈,与屈原成了形影不离的伴侣。在他看来,“方”与“圜”是不能“周”的,“异道”又岂能“相安”?楚 王也好,靳尚、子兰之流也好,“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之信芳”,你们 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内心是确实美好的就行了。这样,诗人通过对 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奇服”的描写,把自己特立不 群的个性充分展示了出来。

0608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

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3 谌莉文 (宁波大学理论语言学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211) 摘 要: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委婉语是一种概念化的隐喻,其内在意义的构建和根本动因无法用传统的语义学理论来解释。本研究认为,Lakoff 与Johnson 创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可以为探讨委婉语隐喻的认知理据提供可资借鉴的视角。委婉语隐喻的认知基础是在我们的概念系统中的源域和目标域概念之间的相似性联想。其认知理据表现为源域中的概念与目标域相应概念的语义相似性减弱,通过突显源域概念扬升语义,由心理可及性较强的源域概念映射到心理可及性较弱的目标域概念,实则突显后者。从认知的角度进行理据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把握委婉语隐喻的意义构建,把语言研究从封闭的语言结构引向动态、开放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概念隐喻;委婉语;认知理据 Abstract :As conceptualized metaphors ,euphemisms demand cognitive explanation rather than traditional semantics theory ,in terms of their inter 2nal semantic construction or their fundamental https://www.360docs.net/doc/d82807254.html,koff and Johnson ’s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euphemism motivation.The resemblance between the source domain and the target domain in the conceptual system serves the ground of this cognitive procedure.When this resemblance is weak ,the semantic concept in the salient source domain gets heightened ,then it is mapped from psychologically highly accessible source domain to lowly accessible target domain ,thus activates the target domain and makes its concept salient.This study can help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emantic construction of euphemisms and may steer relevant study to a dynamic and open field. K ey Words :conceptual metaphor ;euphemism ;cognitive motivation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6)08-0017-04 1.引言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中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各个民族、不同时代都采用的表达手段。尽管各自所使用的形式不同,但在表达方式上都趋于类似的原则,如礼貌、合作和自我保护原则(束定芳,1995),意在达到一种避讳、掩盖、动听的效果。以往大多数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修辞结构(陈原,1983;陈望道,1936/2001)和传统语义学研究(亚伦,1984;江希,1983;李国南,1989)和语用学探讨(束定芳,1989等),虽然许多研究者试图从心理知觉的角度解释委婉语的构造机制,但没有令人信服的理论做依托,对委婉语机制的解释进展不大。(邵军航樊葳葳,2004) 自从Lakoff 与Johnson 创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以下简称CMT )以来,不少学者重新对日常语言的种种表象进行反思,探究隐藏在语言形式背后的认知与思维过程。委婉语是一种充分利用人类的联想功能,在日常语言中突出显性语言从而掩盖隐性语言的思维过程,概念隐喻理论的阐述重点在于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传统化隐喻,包括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由于结构隐喻指的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部分映射,因此我们“在通过源域来理解目标域时,必然会突出某个方面,而掩盖另外的方面” (文旭叶狂,2003)。我们认为,从认知的视角来看,委婉语也可以看作概念化隐喻,委婉语中同样也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过 程,可以用Lakoff 和Johnson 的概念隐喻理论来考察委婉语这一古老而颇具神秘魅力的语言现象。本文欲以CMT 为理论框架,通过介绍该理论的主要内容,逐步分析委婉语的意义构建,从而揭示语言符号背后的内在动因,即认知理据(cognitive motivation )。 2.概念隐喻与委婉语 委婉语因其极尽美化之能事使得它常常被用来装点日常语言,往往有调节气氛、减少摩擦、缓解冲突之功效。李国南(2001)曾利用符号、思维和所指构成两个三角形,说明符号与所指之间的曲折形成达到委婉的目的。问题是:构成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的动因是什么?如何把握委婉语隐喻中的意义构建?所谓“曲折”是如何在话语中体现功能的?不同符号之间是如何真正实现关联的?它的构建规则与构建动因是什么?在我们看来,委婉语是人类的精妙思维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无法用传统的语义学理论来对之进行分析和解释。Lakoff 与Johnson 在Metaphors We L ive By (1980)中首次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的核心是把自然语言看作是人类思维的现实,它涉及的是人类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这似乎为委婉语的内在构建和产生动因从认知的角度找到了突破口。 概念隐喻观是与传统的隐喻观迥然有别的一种隐喻认知观,该理论运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mapping )以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as )来解释隐喻现象,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 3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2005年度科研计划项目:英汉委婉语的认知机制对比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谌莉文(1969-),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认知语言学收稿日期:2006-03-20(修改稿)   2006年第8期总第209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6,№8 Serial №209

多模态隐喻维度下的翻译硕士_MTI_课程设置与解析_白婧婷

2013年第6期(总第19期)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No.6,2013Total No.19 多模态隐喻维度下的 翻译硕士(MTI )课程设置与解析 白婧婷,张长颉,马恒芬 (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300) [摘 要]翻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隐喻化的活动,伴随隐喻研究发展的多模态性,翻译本身也呈现出 多模态发展趋势,尤其是本地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催生下的翻译硕士(MTI )学科的设立与发展,对于译者在翻译产业链条中多模态能力的要求可见一斑。文章通过引入多模态隐喻研究的概念,提出多模态性对于译者多元能力培养的重要指示意义,通过进一步解析国内外部分院校构建翻译硕士(MTI )专业的特点和成绩,逐步呈现并发掘多模态化理念对于各类高校进行MTI 学科建设在目标定位与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航标性与创新性,力争培养具有高校品牌专业特色的高层次翻译人才。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翻译;翻译硕士;翻译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3)06-0195-05[收稿日期]2013-09-06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第二语言多模态隐喻实证研究”(TJWY12-064) [作者简介]白婧婷,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张长颉,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商务英语;马恒芬,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语言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自亚里士多德时代起,有关语言的产生、发展及后期演变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修辞学、语言学、哲学等层出不穷的学科纷纷延续着语言发掘的魅力(李毅、石磊,2010)。同时,语言也伴随着不同语言学流派的研究被语言学家们重新诠释和完善着。20世纪上半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对于语言的定义开始了现代语言学研究时代,而索绪尔的伟大之处更在于他通过对语言系统的阐释提供了一个新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即“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事物构成的,在任何既定情境里,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是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伴随计算机语言、网络语言等多种非文本新生语言的出现,索绪尔的诠释从一定意义上预示了:语言本身正在既定情境中融入更多的其他因素提升为多元有机体,并呈现出多模态的发展趋势。同时,语言本身的隐喻性也决定了,对于隐喻学的研究也由原来单模态的以文学和修辞学为基础的传统隐喻修辞观,转向以认知语言学为导向的思维性多模态化的认知观。在这种转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有Lakeoff &Johnson ,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中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将隐喻研究从语言层面转向了揭示思维规律的层面;而传媒研究学者Charles Forceville 在其《广告中的图片隐喻》中从视觉层面探讨了广告中的图片隐喻,使得隐喻研究从此突破了文字隐喻的限制,跨学科多触角地将隐喻理论应用到理解和体验视觉形象上,通过多种渠道和模态进行信息互动,并开始了多模态隐喻研究的新篇章(冯德正,2011)。 隐喻研究发展的多模态性,也决定了单一的本体对于客体的认知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在认知速度与广度上的要求,社会对于语言类人才,尤其是翻译人才的需要也由单模态性走向多模态化的发展趋势。翻译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本地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催生下的翻译硕士(MTI )学科建设的根源就在于翻译本身的性质。正如George Lakoff 等人认为的那样“隐喻是人类认知的产物,是人类利用某一特定领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领域的认知活动” ,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做的工作就是一种跨域映射活动。译者阅读的是原语文本,通过隐喻化活动产生译入语文本。译者要在做隐喻化的过程中产出译本,并使其具有解释性和创新性(张蓊荟,2006)。由此可见,翻译是一种隐喻化的活动,其多模态化培养趋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芦晶晶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芦晶晶 发表时间:2020-03-26T17:08:56.290Z 来源:《知识-力量》2020年1月1期作者:芦晶晶 [导读] 多模态隐喻的理论自产生以来便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在语言教学中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逐渐衍生出一套基于多模态隐喻的教学体系。本文将多模态隐 (郑州财经学院,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多模态隐喻的理论自产生以来便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在语言教学中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逐渐衍生出一套基于多模态隐喻的教学体系。本文将多模态隐喻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通过阐述其定义、研究现状及意义和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来印证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隐喻经过近30年的研究,它的思维性和概念性本质已经得到了语言学家的认同,而语言文字只是人类众多交际符号中的一种,所以,近年来,以欧美学者为首的一些语言学家已经把隐喻的研究拓展到多种模态,即产生了多模态隐喻。而在大学英语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发展中,多模态手段被用于教学也越来越盛行,本文将多模态隐喻置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分析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及产生的意义与效果。以此阐述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多模态隐喻定义 隐喻的研究可谓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相关研究,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学者对其他相关学科(如修辞学、语言学、哲学等)进行了跨学科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Lakoff&Johnson隐喻理论的提出,隐喻研究开始备受学者的关注。他们将隐喻的定义从单纯的一种修辞手段提升到了概念层面,他们认为隐喻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隐喻不仅属于语言,而且属于思想、行为和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以信息技术为主,其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多媒体信息化时代,文字在多维数字化信息时代的优势慢慢被削弱,而图像、声音、构图等其他多种媒介符号开始更多地参与到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过程。因此,多模态的优势逐渐凸显,作为多模态化交际手段之一的多模态隐喻开始受到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要了解多模态隐喻,首先要了解模态的定义。Forceville认为,模态是指“利用具体的感知过程进行阐释的符号系统”,这个定义将模态与人的五个感官联系起来,因此,他将模态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模态。为了便于研究,Forceville将模态细分为:(1)图像符号;(2)书面符号;(3)口头符号;(4)手势;(5)声音;(6)音乐;(7)气味;(8)味道;(9)接触。基于此,Forceville将隐喻分为两类:单模态和多模态。两种隐喻的差别在于用于表征隐喻意义的源域和目标域所使用的模态数量不同,前者仅使用一种,而后者则有多种模态方式,主要有图像、音乐、声音及语言等。例如,在英语中用文字来表达 “Argument is war”,那么这个隐喻就是一种单模态隐喻。但是如果同时加入了图片、视频、手势等其他模态来表达同一信息,该隐喻则属于多模态隐喻。 三、多模态隐喻的研究现状和意义 多模态隐喻的研究是兴起于欧美国家,以Forceville为首,国外的研究比起国内的研究来说相对于丰富。多模态隐喻教学研究属于多模态化话语分析中的研究内容。国外学者对其研究主要是是将其置于具体语料中,如广告、电影、卡通等。认知观与修辞观是隐喻理论中的两种主流观点。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实质上是一种语言的变异形式,它与日常生活中语言的字面意义是相脱离的,是通过运用某类事物,体验与理解另外一类事物。 “隐喻的本质是由具体事物概念表达构成的始源域向由抽象事物概念表达构成的目标域投射的结果。” 而传统修辞观则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与手段,这一修辞方式能够使语言表达的意义更加丰富。在当前的多模态隐喻研究中,以认知观为主体的隐喻理论是隐喻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通过听觉、视觉、味觉等感知渠道,与周围的生存与生活环境进行不断的信息交流与交换,从而促进了各种交际模态的形成。 国内关于多模态的研究相对来说少一些,并且以介绍性的研究偏多,实证性的研究偏少。张德禄(2009),深入地分析了多模态隐喻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关系之后,杨信彰(2009),对此类研究所需要的技术及工具进行了有关介绍。王立非(2008)探讨了某种具体类型的语篇中的多模态。对于在教学中应用多模态隐喻的研究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利用多模态隐喻进行教学,首先,可以进一步发展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印证隐喻广泛的解释面和强大的解释力,丰富语言隐喻理论。其次,研究多模态教学隐喻可以使教师更好的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而将研究的结果反馈到新的教学实践中,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再次,运用多模态隐喻教学能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轻松更愉快地学习,在学习中愿学、乐学、勤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者和策划者的教学理念,适用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要求。 四、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黑板粉笔为主要的教学工具。学生被动地听与记,缺乏主动参与性与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进行多模态隐喻教学,大大提高了大学英语课堂的效率和作用。它使得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活跃。在教学的过程中,呈现了动态、互动、直观的特点,使得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所掌握,留下深刻的印象。 4.1教师运用多模态教学的实例分析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课堂中,基本上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教学为辅。把课本的知识以PPT、实物或教具等形式呈现给学生,调动学生共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例如,在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外教社)第四册第一单元Text A的教学中,教师在运用传统英语教学方式解释“Now worn by the excessive demands of mankind, nature is unable to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needed” (在人类的过分需求下,大自然所需的生态平衡已不能维持) 时,除了需要讲授该句的具体内容以及语言知识点之外,为了使学生对Ecological balance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便可适当使用一些生态被破坏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以加深学生对生态平衡的直观印象,从而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点的理解。 又如在新大学英语(武汉大学教育出版社)的第六单元A篇阅读Leisure Activities一课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只能机械地讲述给学生听“leisure activities”是什么意思,学生或许从老师的讲述中能机械地记住单词的意思,却完全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如果此时运用多模态隐喻

多模态话语分析

“蓝·创未来”广告是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上大众汽车倾力打造的一幅环保广告,当时从车展现场到北京大街小巷的候车亭里都贴满了这幅广告。选择该广告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原因有三:第一,这则广告尽管构图非常简单,却具备了语言、图形和颜色三个模态;第二,这幅广告的独特之处在于,颜色模态居于主导地位,而非语言或图像模态;第三,这幅广告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从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①的出台,从“十二·五”规划到2011年9月6日胡锦涛主席在首届亚太经合组织林业部长级会议上发表的题为《加强区域合作实现绿色增长》的致辞,都反映了我国政府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绿色经济的强大决心和战略部署。而我国汽车业也进入了开发新能源、打造新能源汽车的历史阶段。所以这则广告非常契合目前中国大力倡导绿色经济的国家战略,是很有代表性的现代环保广告,内容洗练,留给人们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空间。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范安德博士向记者介绍大众汽车品牌“Think Blue (蓝·创未来)”的理念 一、多模态和多元识读概念的产生以及目前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现状的调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公共交流的很多方面,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语言符号以及其他传统习惯中被人们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音乐、颜色等,越来越多地处于突出、甚至是一种优势和中心的地位(韦琴红,2009)。作为单一模态的语言为主导的交流时代已经发展到了多模态交流的时代。然而,丰富多彩的符号资源是如何参与意义构建(meaning making)的、符号系统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人们如何解读充满多元符号系统的文本或其他载体,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于20世纪90年代催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基于此,多元识读能力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多元识读能力(multiliteracy),也称多模态识读能力,是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于2000年提出的概念,指具有能阅读所能接触到的各种媒体和模态的信息,并能循此产生相应的材料,如阅读互联网或互动的多媒体。Spiliotopoulos对多元识读有更宽广的视野,认为它指人们能从多种信息传递和信息网络理解各种模态的语篇,能发展批评性思维的技能,能与他人合作并帮助他们发展跨文化意识。根据现有材料,多元识读能力是多层次的,其中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参与者不仅能识读语篇信息,能解释符号和图像,利用多媒体和其他技术工具,如互联网,实现意义构建、学习和与他人互动(胡壮麟,2007;韦琴红,2009)。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概念和理论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国内外只有少数专家、学者从事该领域的研究。目前,人们多元识读的意识还几乎没有建立起来。然而,对于担当未来社会文化传播主力军的大学生而言,进行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为此,笔者选取了“2010北京国际车展”的大众汽车“蓝·创未来”环保广告为研究个案,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调查了北京部分高校不同年级的近200名本科生,尤其是英语专业本科生,了解其多元识读意识和能力。根据调查和访谈结果,笔者对大学生对该则广告解读的情况进行了总结: 1.大约92%的学生都能解读出蓝色代表海洋、天空,象征着清洁、环保的未来。这也说明颜色在这则广告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只有大约2%的学生,提及了广告把文字和颜色结合了起来,能够想到“Think”表示行动,广告要求大家用环保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然后行动,还世界一片蓝天。 3.大约3%的学生认为这则广告中的蓝色代表自由,目的是激起人们自由弛骋的想象,这是对广告的错误解读。 4.还有大约3%的学生提出,这则广告信息量太少,如果教师不提示是大众汽车的广告,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孙启耀杨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及其普遍性,进而对非语言现象---图片中的概念隐喻作了分析解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很多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得以发挥。这也证明了人类思维的确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意义不仅以语言的方式传递,而且在非语言现象—图片中也有概念隐喻意义传递的现象。 关键词:概念隐喻;图片;传递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有关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转喻进行再研究的文章俯拾即是。如果说前些年隐喻类文章大多围绕隐喻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而在最近两三年,隐喻研究趋向于研究隐喻和其他理论等结合。范文芳(2007;朱永生(2006 )等在语法隐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廖美珍(2007 )研究了语篇隐喻,刘乃实(2007 )把隐喻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蓝纯(2003)对空间隐喻进行了研究,汪少华分别对伦理概念(2007)和时间概念(2006)中的隐喻分析研究;张祝祥(2007 )对颜色隐喻加以论述,陈家旭(2007 )分析了情感隐喻。以上对隐喻的研究属于语言层面,而对非语言层面的概念隐喻意义的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发现一些非语言现象诸如艺术、广告、宣传画中隐喻的研究还未见有论述,本文拟从概念隐喻入手,对图片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意义进行初步的探析。 2.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是两个相似物体之间的比喻。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形成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但渗透于语言中,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人们的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即为概念隐喻或隐喻概念(1980:3)。概念隐喻涉及两个基本要素:源域和目标域。人们倾向于用比较具体的概念(源域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思想或概念(即目标域),从而形成隐喻理解。然而,以往有关概念隐喻的讨论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基础的。人们对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意义的的传递与理解是否与语言中隐喻的理解是一致的?本文试图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_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林书武 提要:本文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跟非比喻性语言的区别为主线,综合考察了国外隐喻研究。文中着重介绍国外学者对隐喻两项(即两部分结构)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并叙述隐喻的认知功能,说明Lako ff的隐喻研究及其创新。 关键词:隐喻、认知 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可以有多种写法。E.Steinhart和 E.F.Kittay撰写的概述,扼要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隐喻理论、隐喻研究方法、隐喻的解释,但不涉及文学隐喻研究(见Asher主编,1994:v ol.5)。Kirsten Malmkj?r(1991)在为其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隐喻”一条中,概述了隐喻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建构论”与“非建构论”,又介绍了“比较说”与“取代说”两种理论,以及从语义、语用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概况。Andrew Orto ny (1993)为《隐喻与思维》一书写了一篇“导言”,对该书所收的论文作了概括的介绍,可以看作是对隐喻研究的一种综述,其中提出隐喻研究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大范畴。F.R.Ankersmit et al(1993)在为所编《隐喻与知识》一书撰写的“导言”中,提出关于“认知的真”(cog nitiv e truth)是评价历来各家理论价值的主轴;也就是说,认为隐喻是某一领域中真的始源,真的传送者,还是把隐喻当作一般看待,换言之,是承认有隐喻真还是否认有隐喻真,这是区分各家理论的重要标志。而M.C.Beardsley在为《哲学百科全书》(主编Paul,1967)撰写的“隐喻”一条中,着重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隐喻理论,包括“感情论”、“象义论”等等。我国有青年学者束定芳 (1996)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对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我们在这里提出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以隐喻属于形象语言[比喻性语言]还是属于普通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把隐喻看作普通语言现象来研究,就是把认知概念引进隐喻研究,这个问题成为认知语言学和当今语言学研究主流派的分水岭。正如Mark Turner(1991)指出的:“有一种研究把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分开;它假定意义与句法分离,句法自主自足;假定语言系统与其他认知系统是自立自主的;假定语言意义(语义)和超语言意义(语用意义)分开,字面语言与比喻性语言分开。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经验研究,结果都摒弃了上述种种看法”。顺便说一下,本综述不包括文学隐喻研究。 1.背景材料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见《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 11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1期(总第109期)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