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失败的原因剖析及其防范措施

审计失败的原因剖析及其防范措施
审计失败的原因剖析及其防范措施

审计失败的原因剖析及其防范措施

摘要:

审计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成功有效的审计是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强有力的保障。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导致审计失效或失败。随着我国公司治理的深入,近些年以“银广夏”、“郑百文”、“安达信”等恶性违法造假事件接连曝光,被披露的审计失败案例越来越多,对注册会计师的公正信用及行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关注与思考。在此背景下,对审计失败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关键词:审计失败注册会计师原因剖析防范措施

正文:

一、审计失败的涵义及影响

所谓审计失败,审计界一般认为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公认审计准则而发表与所审计的会计报表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审计意见。由于对注册会计师的“社会期望差”的客观存在,社会各界关于这一定义还存在一定争议。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说,如果在审计过程中严格地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行事,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和谨慎,执行了必要的、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即使出具了“存在一般过失”的审计报告,也不应视为审计失败。

审计失败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第一,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表达不当,可能会对报表使用者产生损害,因而涉讼,造成签字审计人员的损失。

第二,影响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和形象。

第三,对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使投资者蒙受损失。

第四,严重时,可能助长会计造假和舞弊行为,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社会风气。

二、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从各种审计失败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审计失败的发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指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等的责任,即审计活动双方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他们的过失、欺诈和舞弊;外因是指我国不完善的市场环境和会计审计制度,主要表现在审计执业环境、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不完善。

(一)审计失败的内因分析

1.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原因

(1)注册会计师自身素质原因。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活动的执行者,其执业态度和行为本身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如果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专业知识能力不足、审计行为不当,审计失败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

(2)会计师事务所的违约、过失和舞弊。会计师事务所出现违约、过失和舞弊的可能性比单个的注册会计师要低一些。但是,从一些审计失败的案例来看,审计人员舞弊不单单只是注册会计师个人,往往是在会计师事务所的默许下发生集体舞弊,这样的舞弊才是最可怕的。例如,在安然审计失败案件中,具体负责签字的一些注册会计师已经提出了怀疑,但是在安达信某些合伙人压力下,最后不了了之,才导致审计失败征兆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

2.被审计单位的原因

(1)被审计单位舞弊。被审计单位舞弊分为非管理舞弊和管理舞弊。非管理舞弊是公司内部的雇员以欺骗性手段不正当地获取组织的钱财或其他财产的行为。这种舞弊使公司利益受到了损害,通常的做法是虚假单据、越权行为、欺骗以及违背员工行为守则等。而管理舞弊则是管理当局蓄谋的舞弊行为,主要的目的是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虚减负债、费用,

通过公布误导性或严重歪曲的财务报告来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注册会计师不仅应对内部控制、内部管理的内容进行评价,还应采取适当的审计程序来发现舞弊,否则就可能发生审计失败。

(2)被审计单位经营失败。审计失败和经营失败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经营失败发生时,审计失败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经营失败往往是诱发审计失败的导火索。平常审计质量的好坏往往隐藏于正常之中,而一旦发生经营失败,则审计执业中的所有问题就可能全部暴露出来。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经营失败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信息披露的充分和适当,否则就可能真正发生审计失败。

(3)审计合谋。审计合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告审计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丧失基本的执业独立性要求,迎合被审计单位财务造假,歪曲提供会计信息的需要而做出的虚假鉴证或虚伪陈述,最终导致有预谋的“审计信息失真”行为。审计合谋的实质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产生了购买的动机和需求,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出于生存的压力和自身经济利益驱动成为审计合谋的供给方,从而与被审计单位合谋制造“审计信息失真”,导致审计失败。

(二)审计失败的外因分析

1.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接连发生了“银广夏”、东方电子、蓝田股份、“亿安科技”等一批上市公司造假丑闻,这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例的发生并非偶然,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真正的市场经济机制还未形成,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还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模拟市场经济的产物,并未形成一种真正的市场需求。而绝大多数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不是自觉自愿,而是为了应付政府部门的要求。

2.审计执业环境

执业环境对于审计执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着审计的过程及审计的质量。

(1)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往往受到政治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影响。

(2)审计市场的集中度偏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事务所体制下,部门利益驱动使得短期内建立起众多的小规模事务所,而由于发展时间短,审计市场中还没有出现一批上规模并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事务所。在审计市场集中度偏低的环境下,由于市场中缺乏具有相当规模并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就不能形成与有做假动机的上市公司的抗衡,供给缺乏层次性,事务所很难抵挡来自竞争的压力,而屈从于上市公司。

(3)低价竞争。我国的审计市场存在着与价格机制相背离的现象。低价竞争现象十分严重。我国各地事务所低价收费的现象较为普遍,审计市场呈现买方市场的特征,作为买方的审计委托人就会在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谈判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而作为卖方的事务所在巨大的压力下极有可能会使独立性受损。总而言之,事务所的过度竞争将有损于事务所提供高品质审计服务的能力,从长期来看将有损于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

3.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特殊性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偏小,起初大多由各地的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组建起来的,规模不仅较小而且又零星地分布于各个地区,力量薄弱,难以占领外地市场,只能借助于地方上的一些有利条件在当地争取一席之地。这使得本来己经存在的地区分割局面变得更加严重,当地事务所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极容易导致恶性竞争,在监督、指导与复核三个方面的失控对审计失败造成巨大影响。

4. 我国民事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虽然随着我国证券监管力度的加强,大量虚报利润、伪造上市资料的公司相继曝光,难

逃其咎的会计师事务所除了被公开谴责、处以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但由于刑事责任处罚的不经常性,行政责任处罚的程度较轻,且很少有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承担赔偿投资者损失的民事责任,或是承担的赔偿责任非常低廉,无法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因此很多事务所为了追求利益而甘愿冒险做违法的事。

三、审计失败的防范措施

(一)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和应有的职业谨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

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和职业谨慎是防范审计失败的关键因素。要减少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败,从根本上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质量,必须从内外各方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正如前面所述,非审计业务和审计任期是影响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就要从这两方面下手。另外,注册会计师谨慎执业也是防范审计失败的有效途径,注册会计师在承接业务前、审计过程中都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采取每一步审计步骤时、在对审计决策做出判断时,必须考虑到其风险及后果,既不能假设客户管理层是不诚实的,也不能假设是诚实的,应当在制定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中凭借审计证据说话,时刻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和谨慎态度,警惕错误与舞弊发生的可能性。

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对审计报告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包括法律、社会、经济等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只有加强注册会计师在职专业教育,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掌握和运用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法规,才能满足执业的需要,保证执业的质量。注册会计师应将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贯穿于注册会计师的整个执业生涯。

(二)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要全面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事务所首先应将不同业务进行归类管理,在此基础上再把某一具体业务按照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的事项分别进行管理,以便根据业务的性质和特点对具体项目进行纵向跟踪控制从而明确分工和各自的责任,实现质量控制。此外,事务所还应强化逐级复核制度。为了保证、提高审计质量,防止审计失败,降低审计风险和确定相关人员的责任,必须对工作底稿严格执行逐级复核制度。

(三)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是导致审计失败的外部原因之一,因此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避免审计失败的有效方法。

在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一直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一个公平而有效率的董事对抑制虚假会计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董事会的公平与效率主要取决于董事会的结构。因此,在董事会的结构上,应考虑适当增加能真正发挥监督作用的独立董事的比例,适当降低内部董事的比例,使董事会保持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与统一。审计委员会代表股东对管理层履行监督职能,代表的是股东的利益,直接对股东大会负责。审计委员会负有提议聘请和更换外部审计机构、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审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等职责。在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内部人控制”行为和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概率。

因此,独立董事的比例增加,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有助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提升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并有助于形成一个需求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服务的市场。

(四)改进审计收费制度,规范审计市场

审计的收费不规范,市场竞争混乱也是造成审计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要避免审失败就需要在收费制度上做出改进。

会计师事务所能否获得客户及收费的高低,取决于市场竞争结果。因此,事务所与其他

企业一样,需要考虑成本和效益,以实现生存和发展。改变审计的收费方式就是要改变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直接的支付关系,使事务所脱离被动局面,真正客观公正地执行审计业务。解决途径就是要设立审计委员会这一中介机构,通过审计委员会以协议的形式确认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关系。根据协议要求,被审计单位将应支付的审计费用支付给中介机构,然后在被审计单位确定事务所以后,由该机构按标准将审计费用付给事务所,这样一来,在审计市场上,那些欲以低审计费用抢占市场的事务所就不能得手了。

另外,我国事务所规模偏小是导致审计市场竞争混乱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规范审计市场,就不能忽视事务所的规模。我国事务所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通过事务所之间的合并完成的。扩大事务所的规模可以有效抵制超低审计收费,抑制审计恶性竞争,使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不会因审计成本问题而减少审计程序,也不会担心其他事务所会以更低收费“抢”走客户,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审计失败。

(五)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机制

针对我国在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方面的现状,建议采取如下措施,解决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缺陷以及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缺位两个主要的问题。

1.大力推广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

因为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不同,其所承担的法津责任就有所不同,审计风险成本也就有所不同。有限责任公司制仅对其业务行为承担有限责任,采用这种形式不利于提高CPA的风险意识;合伙制则不同,要以其全部财产承担赔偿责任,这种组织形式有助于提高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提高审计质量,但是成本和风险过大,还可能要承担其他合伙人的过失产生损失的连带赔偿责任。因此,建议我国建立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这样就结合了有限制和合伙制的优点,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保证审计质量,避免审计失败。

2.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的合理设计

在设计民事法律惩罚机制的时候,应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协调注册会计师不当行为被发现的概率、发现之后被惩罚的概率以及处罚力度之间的关系;借鉴美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实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替代现有的“谁主张,谁举证责任原则”,即投资者无须负担举证责任,只需证明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存在严重错报或遗漏;审计人员具有举证责任,即应说明已实施了适当的审计程序,原告的所有损失或部分损失是由财务报表以外的原因引起的。这样,既可避免投资者漫长的法律诉讼过程,合理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又使注册会计师更为谨慎地执业,使证券市场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改善审计工作绩效,避免审计失败一方面应坚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评价,保持适当的职业谨慎;另一方面应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规范审计程序并选用恰当的审计方法,从而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及审计行业有效、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毅泓、邢晟,《审计学》,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2]付宏平,《审计失败原因及对策分析》,审计月刊,2009

[3]李爽、吴溪,《审计失败与证券市场监管——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思考》,

《会计研究》刊文,2002年第2期

[4]刘红梅、张玉秀,《审计风险与审计失败》,山西统计出版社, 2003年12月

安达信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安达信审计失败案例 如果说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第一道闸门,那么,独立审计就是防范重大会计差错和舞弊的最后一道防线。独立审计存在的理由是为了满足公司的高管人员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有效利用会计信息的共同需要。高管人员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潜在的利益冲突,高管人员有提供低质量甚至是不实会计信息的动机,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又缺乏足够的资源和专业知识验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真伪,因此需要由独立的第三方即注册会计师对高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并对财务报表发表专业意见,以缓解信息劣势对利益相关者的潜在负面影响。但是,当高管人员提供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漏报(包括由于财务舞弊引起的错报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在鉴证过程中未能发现这些错报漏报,仍对财务报表的整体公允性发表无保留审计意见时,审计失败就出现了。 重大审计失败的常见原因包括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失效或高管人员逾越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通同舞弊、缺乏独立性、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和职业怀疑。尽管世界通信公司存在前所未有的财务舞弊,其财务报表严重歪曲失实,但安达信会计公司至少从1999年起一直为世界通信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就目前已经披露的资料看,安达信对世界通信的财务舞弊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过失审计责任。安达信对世界通信的审计,将是一项可载入史册的典型的重大审计失败案例。 安达信对世界通信的审计失败,主要归于以下四个方面: 安达信缺乏形式上的独立性 根据世界通信2002年4月22日提供的“征集投票权声明”(Proxy Statement),安达信2001年共向世界通信收取了1680万美元的服务费用,其中审计收费440万美元、税务咨询760万美元、非财务报表审计(主要是外包的内部财务审计)160万美元、其他咨询服务320万美元。自1989年起,安达信一直担任世界通信的审计师,直到安然丑闻发生后,世界通信才在2002年5月14日辞退安达信,改聘毕马威。安达信在过去10多年既为世界通信提供审计服务,也向其提供咨询服务。尽管至今尚没有充分的权威证据证明同时提供审计和咨询服务可能损害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但2002年7月30日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代理记账和内部审计等9项咨询服务所作出的禁止性规定以及对税务咨询所作出的限制性规定,至少说明社会公众和立法部门对兼做审计和咨询可能损害独立性的担忧。此外,世界通信历来是安达信密西西比杰克逊(世界通信总部所在地)分所最有价值的单一客户,这一事实不禁让人对安达信的独立性存有疑虑。杰克逊分所的设立,目的是为了“伺候”和保住世界通信这一给安达信带来不菲审计和咨询收入的客户。这种情况下,杰克逊分所的安达信合伙人难免会对世界通信不规范的会计处理予以“迁就”。对世界通信的主审合伙人而言,丢失这样一个大客户,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安达信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和职业怀疑 安达信向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和司法部门提供的1999至2001年审计工作底稿表明,安达信在这三年里一直将世界通信评估为具有最高等级审计风险的客户。在编制1999至2001年度审计计划时,安达信对世界通信审计风险的评估如表1所示。

对审计失败原因及对策的分析

一、审计失败及其影响 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由该定义不难看出,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审计失败的结果是注册会计师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 审计失败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社会经济利益分配失公和失效,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和无序,最终损害了市场经济的有序性。具体影响如下: (一)对注册会计师的影响。首先,在审计活动中,注册会计师如果没有严格遵守执业准则而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或出具了错误的审计报告,就会给审计报告的使用者造成损失。其次,经常性的审计失败会使注册会计师面临执业风险,甚至陷入职业信任危机之中。 (二)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审计也是一种产品,同样存在竞争市场,所以事务所的声誉跟企业的声誉一样,对事务所的存在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对投资者的影响。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就会对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有高度的依赖性,一旦发生审计失败,投资者做决策所依据的信息就失去了真实性和可靠性,虚假信息会误导投资者并影响到其决策行为。 二、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关于审计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从注册会计师方面、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以及社会环境方面三个角度,深入剖析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现状提出若干建议。 (一)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方面的原因 (1)注册会计师未执行恰当的审计程序。美国证券交易法第10A(a)条规定,每次审计都必须执行旨在发现那些对会计报表数据有直接和实质性影响的非法行为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序。但是,审计人员没有按照该规定来执行适当的审计程序。 (2)注册会计师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当注册会计师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未能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职业谨慎时,注册会计师存在过失。 (3)注册会计师未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评估风险。在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自身的不足首先表现为对客户所处的行业状况、法律和监管环境掌握不够,对客户的经营目标和战略及经济环境认识不足,以及对客户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不能提高警觉。 (二)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原因 (1)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一般而言,股权结构的分散可能出现内部管理人员控制公司的局面,产生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而股权的过于集中将产生大股东

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 审计失败,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又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由于审计失败,使得投资人和债权人信任了错误的审计信息,造成决策失误;也由于审计失败,致使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声誉丧失,严重的可能会造成生存危机。审计失败有外部原因和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原因,因此,应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事务所聘用制度,健全审计收费制度等方面加强管理。 [关键词] 审计失败;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 造成审计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注册会计师外部执业环境的原因,也有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分析 会计报表表述不实。会计报表表述不实主要有两种:错误和舞弊。从我国证监会的处罚公告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审计失败都

存在上市公司蓄意财务舞弊。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大多不高,为了达到上市的要求,以及上市后为了能够配股、增发新股,财务舞弊成了达到目的的捷径。另外,政府过多的干预行为,如证券市场准入审批制、调动政府资源进行“救市”等,使得虚假会计信息得以长期存在。国家会计学院诚信教育课题组作了一次问卷调查,从回答的问卷统计中,形成假账的主要因素排位是:“政府当官的要政绩”为第一因素,占48%:“企业当头的要业绩”为第二因素,占36%:“会计人员要饭碗”为第三因素,占%:“注册会计师要钞票”排在第四位,占%.该问卷调查表明形成假账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会计人员 和注册会计师方面,而是在于政府和企业的领导方面。 会计师事务所聘用制度的不完善。注册会计师只要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和谨慎,并通过实施适当且必要的审计程序,是可以将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误、舞弊行为检查出来的。可是为什么还会发生这么多的审计失败,应

审计学(审计失败案例)5

普华永道对萨蒂扬审计失败的分析 一、萨蒂扬公司简介 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性咨询与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它提供一系列的专业技术,旨在帮助客户重新策划与重新创造其业务,而软件外包就是企业为了专注核心竞争力业务和降低软件项目成本,将软件项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发包给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完成的软件需求活动。萨蒂扬的理念与产品导致了巨大的技术变革,满足了最严格的国际质量标准。位于美国、英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加拿大、匈牙利、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中国、日本与澳大利亚的萨蒂扬开发中心为全球541家公司提供服务,其中158 家为财富全球500 强与财富美国500 强企业。萨蒂扬在六大洲55 个国家设有办事处。 二、萨蒂扬巨额财务造假丑闻事件 2009年1月7日,印度软件外包服务业的领军企业、行业排名第四的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拉拉贾突然宣布辞职。在长达5页的辞职信中,他承认曾在“几年”间操纵公司账户,大幅夸大公司的利润,虚报资产。他在辞职信中表示,他操纵公司账户,夸大了过去几年的公司利润和债权规模,少报了公司负债,事情最终发展到无法收场的地步。拉贾在向董事会提交的信中承认,最初公司的实际营运利润与账面上显示的数据差距并不大。但随着公

司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上升,缺口也越来越大。他担心,如果公司被发现表现不佳,则可能会引发其它企业发起收购,进而导致这一缺口曝光,因此便想方设法隐瞒事实。其中,他用他和其它公司支持者所持股票作抵押。在过去两年里为萨蒂扬总共筹集了2.5亿美元贷款,以确保萨蒂扬能够继续运营。但随该公司财富的缩水,这种欺骗手法越来越难以隐瞒。拉贾在信中说,在截至9月30日的财季中,萨蒂扬的实际销售额为4.34亿美元,但公司公布的数据是5.55亿美元。萨蒂扬公布的利润是1.36亿美元,但实际利润只有1,250万美元。该公司还公布可用现金为11亿美元,但实际只有6,600万美元,恐怕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起。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巴维形容该事件为“令人恐怖的大地震”。萨蒂扬财务欺诈案,也由此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最大的公司丑闻。该案的主角萨蒂扬是印度第四大IT及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商,审计师则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作为一家享有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对萨蒂扬连续六年的审计中,居然没有发现总额超过10亿美元的造假,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还是同马林加·拉贾的合谋欺诈? 三、萨蒂扬审计失败案件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经济背景方面的原因 1.次贷危机蔓延 2008年融海啸席卷整个欧美,印度外包业也被迅速殃及。据估计,印度IT产业40%的年盈利来自于全球金融服务商,其外包产品

最新审计失败综述

审计失败综述

审计失败成因及其防范措施 ——一个综述 摘要: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审计失败对概念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整理了审计失败的研究文献,分析了导致审计失败的外部与内部成因。同时对如何防范审计失败,在事务所内部层次和制度环境层次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 审计失败成因防范措施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概念的界定 (一)审计工作过程的失败 美国审计学者A A Arens和J K Loebbecke(1990)在他们的著名审计著作《当代审计学》中把审计失败(audit failure)定义为:“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公认审计标准而形成或提出的错误的审计意见。”秦荣生(1999)认为,审计失败是指企业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师发表错误的审计意见。 范文红(2005)则认为,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未能遵循公认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任务而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通常表现为在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发表了无保留审计意见。 马兰、王延明(2003),吴芳(2004),刘明辉(2006)认为,审计失败是审计师执业中未能遵守审计准则,在企业财务报表存在重人错报或漏报的情况下,出具了无保留意见。 (二)审计工作结果的失败

我国审计失败研究专家郑朝晖(2001)认为:“审计失败,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发生错误而签发了不适当审计意见。审计失败典型表现为在企业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发表了无保留意见.” 林钟高、叶德刚、刘先兵(2002)把审计失败定义为“所谓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发表与所审计的会计报表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审计意见。” 我国台湾东吴大学会计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林柄沧会计师(2003)认为“所谓审计失败,一般是指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财务报表有虚假不实情况,却仍表示干净的意见。” 邓敏(2003)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研究》中将审计失败定义为:审计失败是由于客户会计资料中存在重要的错误或舞弊,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审计时存在过失或欺诈行为,从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受到了审计意见使用者的指控,给注册会计师本人及其事务所造成经济和信誉上的损失的情况。 陈志强(2006)在综合分析审计失败现有观点后,认为不应该把重点落在是否遵循了审计准则,而应落在是否达到审计目标发表适当审计意见。 我们知道,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活动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意见。而所谓的失败,主要是指工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与“成功”相对。这样一来,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概念的界定主要要看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预期目标如何。预期目标不同,则会导致衡量审计失败的标准不同,上述概念中有的将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标准界定为“审计工作的结果”,有的将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标准界定为“审计工作的过程”。但毫无疑问,审计失败的后果主要通过审计报告

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其规避措施

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 毕业论文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其规避的措施 学院:商学院 专业:会计学 学生姓名:田宁郴 学号:0911083108 指导教师:马玉申 2012 年 6 月

摘要 从近几年曝光的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大案来看,会计事务所违规现象日益严重,在西方“深口袋”理论引导下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质量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和广大投资者广泛的关注。本文欲综合审计的各个观念,从信息不对称关联方、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内部控制等角度对我国目前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及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规避法律责任的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审计,审计风险,关联方交易,审计独立性

Abstract With the successive exp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 financial fraud case in recent years, some accounting firm violations frequently occur in CPA audit quality of theoretical guided by theory of the West "deep pockets", practical an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majority of investors. This idea of combining both internal audit and external audit from information asymmetry, related parties, the independence of registered accountant and internal control perspective on current CPA legal liability in China and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audit risk, Concludes with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for evasion of CPA legal liability. Keywords:The Audit ,Audit risk,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 The independence of audit

内地审计失败案例分析10例

[案例01] 银广夏审计失败案 --案例主题:道德风险\专业判断\职业谨慎 一、案情简介 银广夏股份公司以“倒推”的方法,根据“成本”计算出“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并据此安排每个月的进料和出货单以及每月、每季度财务数据,同时采取虚开增值税发票(实际交纳税金)、伪造销售合同、采购合同、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手法: (1) 1999年虚增利润1.7亿元; (2)2000年虚增利润5.2 亿元。 其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并出具无保留意见,被移交司法机关侦察,2003年9月16日银川中级法院作出判决: 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分别判处注册会计师刘某某、徐某某有期徒刑2年6个月、2年3个月,并各处罚金3万元。 二、法院审理 (一)公诉人起诉 1.明知YGX及天津GX的财务报告可能虚假,却未实施有效询证、认证及核查程序; 1)指派的审计人员在对天津GX进行审计时,严重违反审计规定,委托天津GX董博等人代替审计人员向银行、海关等单位进行询证,致使董博得以伪造询证结果; 2)两位会计师在不辨真伪、不履行三级复核有关要求的情况下,仍先后为银广夏出具了1999年度、2000年度“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致使银广夏虚假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造成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损失。 2.具备了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中介机构人员 2)主观要件:属于主观故意 3)客体要件:中介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 提供虚假证明 (二)会计师答辩 1.起诉书认定的注册会计师明知财务报表“可能虚假”就存在主观推定; 2.检察机关随意不能以“可能“为理由办案,否则严重当事人合法民权益; 3 .现有审计技术手段难以发现公司系统化造假; 4.会计师行为不具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主观故意要件 1)没有明知行为 2)没有串通舞弊 3)没有证据证明“明知” (三)法院的判决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 三、失败原因

安达信审计失败案例(企业审计)

安达信审计失败案例(企业审计) 【案例简介】 重大审计失败的常见原因包括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失效或高管人员逾越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通同舞弊、缺乏独立性、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和职业怀疑。尽管世界通信公司存在前所未有的财务舞弊,其财务报表严重歪曲失实,但安达信会计公司至少从1999年起一直为世界通信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就目前已经披露的资料看,安达信对世界通信的财务舞弊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过失审计责任。安达信对世界通信的审计,将是一项可载入史册的典型的重大审计失败案例。 【案例分析】 安达信对世界通信的审计失败,主要归于以下四个方面: 安达信缺乏形式上的独立性 根据世界通信2002年4月22日提供的“征集投票权声明”(Proxy Statement),安达信2001年共向世界通信收取了1680万美元的服务费用,其中审计收费440万美元、税务咨询760万美元、非财务报表审计(主要是外包的内部财务审计)160万美元、其他咨询服务320万美元。自1989年起,安达信一直担任世界通信的审计师,直到安然丑闻发生后,世界通信才在2002年5月14日辞退安达信,改聘毕马威。安达信在过去10多年既为世界通信提供审计服务,也向其提供咨询服务。尽管至今尚没有充分的权威证据证明同时提供审计和咨询服务可能损害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但2002年7月30日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代理记账和内部审计等9项咨询服务所作出的禁止性规定以及对税务咨询所作出的限制性规定,至少说明社会公众和立法部门对兼做审计和咨询可能损害独立性的担忧。此外,世界通信历来是安达信密西西比杰克逊(世界通信总部所在地)分所最有价值的单一客户,这一事实不禁让人对安达信的独立性存有疑虑。杰克逊分所的设立,目的是为了“伺候”和保住世界通信这一给安达信带来不菲审计和咨询收入的客户。这种情况下,杰克逊分所的安达信合伙人难免会对世界通信不规范的会计处理予以“迁就”。对世界通信的主审合伙人而言,丢失这样一个大客户,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安达信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和职业怀疑 安达信向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和司法部门提供的1999至2001年审计工作底稿表明,安达信在这三年里一直将世界通信评估为具有最高等级审计风险的客户。在编制1999至2001年度审计计划时,安达信对世界通信审计风险的评估如表1所示。 从下表可以看出,安达信的审计计划已经认识到世界通信的会计及财务报告具有重大的审计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源于世界通信制定了过于激进的收入和盈利目标。换言之,安达信已经意识到世界通信具有报表粉饰或财务舞弊的动机。尽管如此,面对如此高风险的审计客户,安达信却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和职业怀疑。 根据美国公认审计准则(GAAS)的规定,应有的职业审慎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合理的职业怀疑(2002年11月AICPA颁布的第99号准则《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则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怀疑一切的心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坚持诚实和正直的立场,勤勉地搜集和客观地评价审计证据。合理的职业怀疑还意味着,注册会计师不得因为信任被审计单

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精编版】

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 造成审计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注册会计师外部执业环境的原因,也有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分析 (一)会计报表表述不实。会计报表表述不实主要有两种:错误和舞弊。从我国证监会的处罚公告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审计失败都存在上市公司蓄意财务舞弊。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大多不高,为了达到上市的要求,以及上市后为了能够配股、增发新股,财务舞弊成了达到目的的捷径。另外,政府过多的干预行为,如证券市场准入审批制、调动政府资源进行“”等,使得虚假会计信息得以长期存在。国家会计学院诚信教育课题组作了一次问卷调查,从回答的问卷统计中,形成假账的主要因素排位是:“政府当官的要政绩”为第一因素,占48%:“企业当头的要业绩”为第二因素,占36%:“会计人员要饭碗”为第三因素,占9.33%:“注册会计师要钞票”排在第四位,占6.67%.该问卷调查表明形成假账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方面,而是在于政府和企业的领导方面。

(二)会计师事务所聘用制度的不完善。注册会计师只要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和谨慎,并通过实施适当且必要的审计程序,是可以将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误、舞弊行为检查出来的。可是为什么还会发生这么多的审计失败,应该说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制度不无很大的关系。由于我国公司内部治理失效,“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真正掌握聘任权利的是公司管理层。这就造成注册会计师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既要对管理层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客观公正的鉴证,又要提供“令管理层满意”的审计报告。稍不小心,注册会计师将面临被解聘的风险。而且目前我国审计市场的特点是:事务所数量多、规模小,市场集中程度低,只要能够拉到业务,拼命压价,恶性竞争。在这种恶劣的市场环境下,为了生存和发展,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与上市公司“合作”,出具不实的审计报告,导致审计失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造假是那么简单明显,而注册会计师没有看出来的原因。 (三)审计收费制度不健全。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标准,由各地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物价管理部门制定,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优质服务和劣质服务所取得的收入是一样的,但由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实,事务所要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成本会很高,而且事务所还将面临丧失现有客户和

审计失败的原因及防范

摘要: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从1980年恢复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注册会计师行业在社会公众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高,然而在经过一段相对平和的法律环境后,因各种原因而被卷入法律诉讼纠纷的案件越来越多,随着一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丑闻的败露,一部分违规操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也受到了应有惩罚,这些接连不断的审计失败的案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使被誉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陷入舆论谴责的漩涡中,整个会计师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审计失败话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审计失败,原因,预防,措施 一、审计失败的概念及其本质 审计失败是指由于客户会计资料存在重要的错误、舞弊,注册会计师在对其进行审计时存在过失或欺诈行为,从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受到审计意见使用者的指控,给注册会计师本人及所在的事务所造成经济和信誉上的损失的情况。 审计失败的本质有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审计失败的结果是错误的审计意见,而这一结果是因为审计人员未能正确遵循审计准则的具体要求而造成的。这就与审计风险划清了界限:如果审计人员正确地遵守了审计准则,但仍然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这种情况就属于审计风险的范畴。可见,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的重要界限在于审计人员是否在审计过程中正确遵守了审计准则。 其次,审计失败的产生并不取决于企事业单位是否发生了经营失

败。企事业管理当局是经营失败的第一责任人,当企事业经营出现失败时,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是否遵守审计准则和职业规范是判断审计失败的唯一标准。因此,企事业发生经营失败时,审计失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最后,审计失败还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实际是合法公允的,但由于审计人员执业行为的瑕疵导致其发表了否认会计报表公允性的审计意见。当然,在实践中由于被审计单位对于不利事件的敏感性,这种情况较容易被觉察并得以及时纠正。 二、审计失败的危害 审计失败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第一,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表达不当,可能会对报表使用者产生损害,因而涉讼,造成签字审计人员的损失。比如,美国六大事务所中的一家,因签字多家小型储贷银行发生失误。方兴未艾的诉讼危机,使得审计人员承办财务签字的风险大增,注册会计师的签字品质普遍受到怀疑,各方面均要求注册会计师更加严格执行审计工作。 第二,影响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和形象。 第三,对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使投资者蒙受损失。 第四,严重时,可能助长会计造假和舞弊行为,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社会风气。 三、审计失败的案例 下面以审计失败案例“郑百文”为例做出分析与解释

案例透过我国上市公司重大审计失败案例分析审计失败成因

从银广夏透视审计目标 郁晓兰 07财务管理 一、案例概述 (2) 1、引子 (2) 3、“神话”的创造 (2) 二、案例分析 (3) 1 从注册会计师内部分析审计失败的成因: (3) (1)、对客户的经营业务及其状况了解不够 (3) (2)、没有重点分析会计舞弊的根源 (3) (3)、缺乏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和专业判断能力 (3) (4)、审计程序不当 (3) 2、从注册会计师外部分析审计失败的成因 (4) (1)、审计市场过度竞争 (4) (2)、中国文化中强调人际关系 (4) (3)、惩罚力度不够 (4) 3、减少审计失败的对策 (4) (1).对于注册会计师自身而言 (4) (2)、对于注册会计师外部而言 (4) 三、透视审计目标 5 四、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

从银广夏事件透视审计目标 一、案例概述 1、引子 银广夏业绩的奇迹性转折,是从1998年发端的。这一年,银广夏传出了来自天津的“好消息”。 1994年6月17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以“银广夏A”的名字在深圳交易所上市。银广夏A被称作第一家来自宁夏的上市公司。 上市以后,围绕着陈川的银广夏高层队伍亦渐次成形。现任银广夏总裁的李有强来自天津。他生于1941年,曾任天津市工艺美术厂厂长,早在1985年就与陈川一起合作创业,1994年银广夏进入天津后,长期负责天津业务。而身兼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董秘等多职的丁功民则常驻深圳。 1994年上市之时,国内软磁盘行业竞争已如火如荼,转眼间,每生产一张软磁盘就要亏损2美分。对以软磁盘为主业的银广夏来说,转型迫在眉睫。 银广夏最知名的项目是在银川西南永宁县西沙窝(现称征沙渠)治沙种草。治沙种草,为银广夏带来了异常良好的形像,但并没有带来什么效益。银广夏声称前后投资过6亿元,是一个夸大的数字。据《财经》了解,实际投资约9000万元。据说这一项目近期可持平,但要贡献巨额利润,为时尚早。 银广夏业绩的奇迹性转折,是从1998年发端的。这一年,银广夏传出了来自天津的“好消息”。 2、天津广夏“独撑大局” 1999年,银广夏利润的75%来自于天津广夏;到了2000年,这个比例更大 银广夏1994年在天津成立了控股子公司天津保洁制品有限公司。保洁公司曾经在1996年通过德国西·伊利斯公司(C.ILLES&CO.)进口了一套泵式牙膏生产设备,这是可查的银广夏与西·伊利斯公司最早的往来;此后,银广夏又从西·伊利斯公司处订购了一套由德国伍德公司(Krupp Uhde)生产的500立升×3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这是传奇的起点。 1998年,天津广夏接到了来自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第一张订单。其时,保洁公司已于1997年12月31日更名为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津广夏)。 银广夏当年10月19日发布的公告称,天津广夏与德国诚信公司签订出口供货协议,天津广夏将每年向这家德国公司提供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所生产的蛋黄卵磷脂50吨,及桂皮精油、桂皮含油树脂和生姜精油、生姜含油树脂产品80吨,金额超过5000万马克。 几个月之后,1999年6月19日,在郑州召开的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研讨会上,当时的银广夏董事局主席陈川这样讲述这单合同的暴利内涵: “……德国诚信公司于1999年6月12日一次订货总价达5610万马克。6月26日,一艘载着天津广夏第一批农产品萃取产品的货轮起锚离港,远航德国。这第一批产品出口,竟获利7000多万元!” 1999年,银广夏利润总额1.58亿元,其中76%即来自于天津广夏(据张吉生一次内部讲话)。 3、“神话”的创造 随后,银广夏公告,将再从德国进口两条800立升萃取生产线,后又将计划升级为两条1500立升×3和一条3500立升×3的生产线。计划中的生产能力是天津广夏现有生产能力的13倍之多!一时间,市场为其展现的暴利前景而沸腾。

审计失败的成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审计失败的成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审计失败的发生,轻者会使投资者经济利益受损,重者会影响整体经济市场的运行效率及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当然,会计行业的发展也会因为审计失败的发生而不得不放慢脚步。另一方面,审计失败的发生也影响着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的声誉,这不仅会导致事务所业务量的减少,严重的话甚至导致事务所的倒闭和解体。 一、审计失败的成因 (一)内部原因 1.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丧失独立性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的前提,离开独立性,审计质量几乎是不可期望的。对事务所而言,非审计业务则是影响独立性的重要原因,大部分事务所在为同一客户提供审计业务的同时也提供非审计业务,而且非审计业务的收入高出审计业务收入,这就使审

计人员主观上对被审单位相当信赖、放松警惕,使独立性受到影响。另外,随着审计任期的延长,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不断增多,关系自然越来越密切,从而可能为了避免审计意见对被审计单位产生不利影响而放弃应坚持的原则。 2.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时间短等方面的因素,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承担审计业务的业务负责人的执业水平不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或行业经验,不能胜任审计项目的负责工作;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普遍专业能力较低,专业经验不丰富。许多审计人员或对交易事项缺乏应有的专业怀疑,或收集的审计证据明显不足,或运用不当的审计程序,或过分信赖管理当局,或对客户舞弊的研究与重视不够。 3.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严密 (1)大型事务所对下属分所的管理不力。目前很多知名的事务所在本国甚至跨国建立了很多自己的分所,相当一部分客户是冲着主管事务所的招牌去的,然而,由于时间及审计成本等方面的因素,上级事务所对下属分所的管理仅停留在表面,这使分所的审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得到保证,进而导致审计失败。

审计风险应对策略

(2008 年第24 期) 摘要:文章对审计风险的概念、构成进行了全面阐述, 指出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是导致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审计风险经营失败审计失败 审计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与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审 计失败案件,引发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广泛关注。新世纪伊始,世界范围内很多知名企业迫于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发生了一系列财务丑闻,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及成因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 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一般来讲,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是导致审计风险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审计风险与审计活动相伴相生,有审计活动实施,就会 产生相应的审计风险。由于现代审计是随着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而产生的,故从理论本质上讲,审计应该起着协调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的作用,其目标是促进两者利益均衡最大化。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可以有效地说明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经济责任,降低会计报表使用人进行决策所面临的信息失真风险,所以现实中,注册会计师往

往就被期望作为信息风险减少者和保险人的双重身份出现。 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被雇佣来对财务报表的客观、公允表达 进行确认,以减少财务报表隐含的错误和减少信息不对称 性。另一方面,委托人和代理人通过审计费用的支付,将风险转嫁给审计人员,如果审计人员失职而没有察觉人为舞弊, 法院会判决审计人员提供赔偿,从而实现了风险分担。投资 者或债权人因为投资或贷款遭受损失,往往会找会计师充当 替罪羊,这就是“深口袋”现象———因为社会日益赞同受害的一方向有能力提供赔偿的一方提起诉讼,而不论错在哪一 方。可以说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越来越大,会计师执业法 律责任的口袋也越来越深。 (一)由经营失败导致的审计风险 经营失败是指企业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的变化,企业可 能无力归还借款或无法达到投资者期望收益的情况。反映经 营风险的极端情况就是经营失败,如公司破产倒闭。经营风 险其实跟审计风险一样,这意味着企业一旦从事经营活动, 就总有失败的可能性存在。问题是企业经营失败时,往往也 会连累注册会计师,而且社会公众又不能很好的理解经营失 败与审计失败之间的差别。1982年潘斯奎尔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经营失败与毕马威巨额赔款的案件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实际上,企业出现经营失败时,审计失败可能存在,也可 能不存在。有些时候,出现了经营失败,但审计并未失败,理论

审计风险和审计失败的原因

审计风险环节 1.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没有真正建立起一套法人治理结构,管理当局既是经营者又是委托人,这大大增大了企业与注册会计师合谋的概率。因此,要减少审计失败的情形,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 2.深入了解委托单位,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首先,应树立只与正直客户打交道的原则。客户如果对其顾客、职工、政府部门或其他方面没有正直的品格,则出现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就大。即使扩大审计测试的规模,审计人员也难以使总体审计风险的水平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程度内。因此审计人员在接受委托之前应当采取措施,一旦发现委托单位缺乏正直品格就应尽量拒绝接受。 3.构建有效的法律制度体系 修改有关法律、法规,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会计师事务所聘任机制。加强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管理力度,完善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制度,制定严格的制度规范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此外,还应当制定完善的上市公司奖惩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惩罚力度,使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行为严格受到法律的约束,这样就直接降低了审计风险的发生。 4.严格执行审计准则和执业标准 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和职业标准所规定的程序执行审计业务,这是减少审计风险最重要的措施。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态度和敬业精神,严密规划审计过程,保持审计证据的充分适当性,使审计结论建立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此外,还要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立健全执业质量控制制度,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自觉接受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5.在防范风险的同时要保证审计效率 审计主体在基本的规范要求下,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这是审计工作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在审计方法这一环节,审计效率与审计风险的矛盾十分突出,但面对现在复杂而大量的审计工作,客观上是对审计效率的一种挑战。从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两方面来看,对审计效率有共同的要求。既要做到提高审计效率,又应当尽量避免或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失败的原因 (1)被审计单位的舞弊 审计失败案例表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造假是审计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此外,我国对企业管理当局、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及相关责任者处罚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为一些企业猖狂造假留下了空间,使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更大,导致审计失败 (2)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 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与管理咨询服务合二为一,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利益冲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就不可避免的受到怀疑。作为审计人员还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性, 审计人员为被审单位提供的各种服务起码会留下了“自己审自己”的嫌疑, 而对自己实施有效的监督是任何人都难真正办到的, 即使审计人员对公众的质疑能从专业的角度辩解, 但社会公众至少会认为其形式上缺乏独立性。可见,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不容小觑。 (3)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过失 欺诈是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行为具有不良动机和目的是欺诈的重要特征,也是注册会计师欺诈与注册会计师过失的主要区别。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欺诈

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作业—案例分析题 2013年5月

审计失败的案例:麦科特欺诈上市审计失败案 背景资料: 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的前身是1993年2月成立的麦科特集团机电开发总公司,这是一家联营公司,四家出资者为麦科特集团公司、中国对外贸易开发总公司、新标志和光学仪器工业公司。1994年更名为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1996年,中国对外贸易开发总公司将其持有的30%股权转让给麦科特集团。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占有麦科特()光学机电75%的股份。 按照《公司法》及中国证监会公司改制上市的有关规定:非公司制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上市,需要达到以下条件:股份公司发起人至少为五家,连续三年盈利,资产要以历史成本计算,不能通过资产评估增加,否则就要按新设公司看待,需成立三年后才能申请上市。 造假事实: 不拥有厂房、土地和大多数设备的产权的麦科特()光机电公司,几乎不可能拥有巨额资产,也达不到上市条件。实际上,麦科特上市时1.1亿左右的净资产规模,是一个从目标倒推而来的数字。 造假手段一: 将麦科特()光学机电在1993年11月8日至1998年12月18日期间已进口的机器设备由原进口报关价格13450120港元提高到108086735.69港元,价格虚增94636615.69港元,由市海关出具了容虚假的《中华人民国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减免税进口货物解除监管证明》,从而确定上述进口机器设备产权归属麦科特()光学机电所有。 造假手段二: 采用倒制会计凭证等办法编造麦科特()光学机电虚假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使麦科特()光学机电从1996年到1998年底的会计报表累计虚增净利润84588058.32元人民币,1999年度麦科特()光学机电继续采用虚增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方法虚增了1999年度净利润40274410.92元人民币。因此,麦科特()光学机电1996年至1999年度累计虚增净利润达124862469.24元人民币,其控股母公司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根据麦科特()光学机电每年虚增的净利润增大本身的长期投资额和投资收益,从而使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截至1999年12月31日累计虚增了净利润113076143.10元人民币。 造假手段三: 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采用以“以表代账”的方法虚增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截至1998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累计虚增了总资产240083190.55元人民币,虚增了负债总额126735866.11元人民币,虚增了净资产113347324.44元人民币。1999年度公司继续虚假增加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后,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1996年至1999年12月31日止累计虚增净资产123329920.49元人民币,虚增了应付股东利润22000000元人民币,与之对应虚增的资产主要是长期股权投资金额119309808.31元人民币。 造假手段四: 经上述会计处理后,麦科特()光学机电和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的虚假会计报表进行合并后的麦科特光电股份1996年至1999年末虚增了净资产118623122.72元人民币,虚增了应付股东利润23100000元人民币。1997年度~

论蓝田股份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及启示_殷越

经济与法论蓝田股份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殷越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应用科技学院 海南儋州 571737 一、案情回顾 (一)蓝田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田股份,于1992年10月由沈阳市新北制药厂、沈阳莲花大酒店、沈阳市新北副食商场三家企业共同发起、通过定向募集的方式成立。借助了政府及农业部的行政杠杆,有“中国农业第一股”之称的蓝田随着其自身股价的攀升及规模的扩大,不断进行发展创新,成为一个以传统农业及食品加工为主线,经营范围涵盖医药制品、农副水产品、房屋开发、餐饮住宿、烟草专卖、卫生保健用品及进出口业务等的典型综合性经营企业。以“老牌绩优股”著称的蓝田,创造了中国市场经营的业绩神话。 (二)公司财务造假分析 然而,神话终究不可能成为现实。通过相关资料研究,不难发现,蓝田股份的肥皂泡沫与银广夏竟如出一辙,他们都利用了披着华丽外衣的财务报表,用一个个谎言来诉说自身经营业绩的传奇。2010年10月26日,刘姝威在《金融内参》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文章,蓝田痴人说梦的鱼塘奇迹也沿袭了银广夏的悲剧而彻底破灭,引起了资本市场的轩然大波。具体分析其财务造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会计造假,虚增资产 其一,固定资产造假。资料显示,其规模增长速度过快,且严重超过业务的扩张速度。报表显示,在1998-2000年间,蓝田固定资产净值增长率分别达到356.65%、274.85%及54.57%。截至2000年底,其固定资产账面数额已高达21.69亿,占总资产数值的76.4%。此外,企业在建工程的工期不断拖延,各项支出明显超出预算,并与固定资产的项目分类发生混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限也过长,减少了每期累计折旧额的计提。 其二,捏造虚假的资产结构。根据2000年的公司财务资料显示,蓝田的流动比率为0.77,而企业需维持的平均水平为2,这表明短期内拥有可变现能力的流动资产并不能够应付并偿还短期内到期的流动负债;企业速动比率为0.35,而一般企业的平均水平为1,这表明流动资产减除存货后的余额远远低于短期流动负债的数额。此外,流动资产、存货、固定资产等占总资产的比例也不尽合理。 其三,蓝田股份公司在申请股票发行申报的材料中,对涉及的有关批复、批文及土地证进行了伪造,导致企业的无形资产虚增高达1100万元。 其四,在公司上市之前,于1995年12月间,蓝田伪造了三个银行存款账户的对账单,对银行存款进行了虚假记录,导致银行存款的账面价值虚增2770万。 2、财务造假,虚增利润 其一,虚增收入。蓝田在其经营期间成功塑造了“金鸭子 “ 野莲汁、野藕汁” 及“无氧鱼 “的神话。报表显示的农副水产品12.7亿元的收入具有明显造假嫌疑。仅凭正常喂养的鸭子,一年产蛋量竟高达300多只,每只鸭蛋平均净利高达0.4元;广告打得响,却不见周边消费的饮料年收入高达2个亿;每亩水面的鱼产值高达2、3万元。这些造假无疑是漏洞百出,纯属天方夜谈。 其二,虚减成本费用。报表中,公司2000年对于野藕汁、野莲汁饮料在央视的宣传广告费用而发生的巨额支出不见踪迹。现金流量表中,观察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这一栏可以看出,蓝田于2000年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为2256万元,假设公司有13000个职工,则人均月收入仅为144.5元;且公司于2001年上半年平均支付给每位职工的工资额仅为185元。外界不禁惊叹,一向业绩如此优异的蓝田公司职工收入竟如此之低,这显然不合逻辑。 3、其他造假事实 其一,蓝田股份隐瞒了其缩减1600万股本的事实,对其并未进行披露。其二,会计资料显示,公司的应收帐款非常之少。报表中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8.4亿元,但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却仅为857万元。根据财务管理的有关知识,如果一个企业多采用“钱货两清”的方式进行结算,在应收账款的数额减少的同时,也会导致业务的下降,收入的锐减,而这显然不符合蓝田的情况。其三,公司与关联方的关系较为混乱,与关联方有关的其他应付款科目数额巨大。资料显示,作为中国蓝田总公司的分公司,蓝田股份对其总公司等关联方的巨额资金形成了占用。其四,企业通过银行大量融资,然而报表显示每年均有大量净现金流入,二者方向背离,与逻辑不符。 二、案例分析--对蓝田审计的失败 (一)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蓝田股份财务造假被外界披露后,监管部门发现蓝田历年 的会计账目十分混乱,舞弊及重大错报现象严重。沈阳华伦会2013年7月下 总第293期 dio:10.3969/j.issn.1004-8146.2013.7.157 2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