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文地理环境-初中地理

亚洲人文地理环境-初中地理

亚洲人文地理环境-初中地理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分别是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

2、文化

1)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2)人类文明发祥地

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其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故又称为“两河流域”)。

形成原因: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

3、经济差异

(1)亚洲地域辽阔,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2)亚洲除日本外,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而经济不发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因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因大量出口石油而成为经济比较富裕的国家。

(3)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是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是第二产业,流通部门和服务业是第三产业。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经济发达,第三产业比重大;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的国家,经济落后,第一产业比重大。

日本自然环境

课题:10.4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自然环境) 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2.运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和多火山地震的原因重点:运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 难点: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 1.学法指导: 阅读课文第77页-79页的内容,总结归纳知识点,并完成学案“自主测评”的相关题目。 2.自主测评: (1)位置、范围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临,西南隔海峡与韩国相望。 领土组成:日本领土 由、、和四大岛及其附近岛屿组成。 (2)地形、港口 地形特点:日本境内多,国土的3/4为,平原,最大的平原是。日本的最高峰是,是一座活火山。 主要港口: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和。 (3)日本有“地震之邦”的称号,试从板块运动学说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 (4)气候类型(结合P6图8.9) 日本主要气候属气侯和气候,气候特征明显。太平洋沿岸夏秋季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是。 3.大胆质疑 1

二.互助学习 1.读图10.42,学会从地图上了解日本的领土组成,联系学过的气候知识,说出日本的气候类型。 2.读图10.44,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三.达标检测 1.就海陆位置而言,日本位于太平洋的() A.西北部 B.东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2.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 3.有关日本疆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陆上国界 C.日本位于亚洲东部 D.日本位置对造船业、海上运输十分有利 4.从“日本地形图”上看,日本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山地和丘陵 B.平原和高原 C.盆地和山地 D.丘陵和平原 5.从“亚洲气候类型图”上看,日本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A.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四.拓展延伸 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中粗黑线代表板块边界,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_。 (2)日本处在______与______两个板块的交界地带, 多______和______。 2

中国人文地理

中国人文地理 〖中国得疆域与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 〖中国得人口与民族〗统一得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得地区分布。 中国得人口增长与分布。中国得人口政策。我国人口迁移得现状与原因。 〖中国得农业与工业〗中国主要农作物得分布。中国得畜牧业与水产业。 中国主要工业基地与工业中心得分布、特点与形成条件。 〖中国得交通、商业与旅游〗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与港口。 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与地区。中国得旅游资源。 〖中国得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得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中国得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得疆域、行政区划 这部分知识具有量大、难度低得特点,需要记忆得内容很多。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直接出现得概率很小。但就是它却就是学习整个中国地理得纲、基础、知识得落脚点。 1、中国得位置: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得东部、太平洋得西岸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得疆域: ⑴ 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还有37万平方千米得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就是世界第三大国。 ⑵ 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N 53 多)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得曾母暗沙(N 4附近)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E 135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E 73附近) 南北跨纬度近N 50,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 60多、约5000千米,就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得国度。 3、疆界与邻国 ⑴ 陆界与邻国: 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参照地图册)。

初中地理-中国地理自然环境、资源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一、我国的疆域 (1)领土四至点 二、我国的行政区划 三、我国的人口

人口最多省:广东省,最少省:澳门 2、人口东多西少 (1)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2)影响人口分布因素 四、我国的民族 2、民族分布 (1)分布特点: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东部和中部;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部分地形、地势和气候 一、我国的地形 1、地形特征及分布 (1)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分布:a、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b、山地、高原和盆地多分布在西部地区。

3、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山区面积广大 (1)优势:利于多种农业模式协调发展;生态旅游开发;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2)劣势:地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较高;生态环境脆弱,多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坡度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二、我国的地势 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三、我国的气候 2、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3、气候的主要特征 (1)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复杂多样 形成原因:背靠欧亚大陆,面向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为界

第二部分河流、自然灾害 一、以外流河为主 1、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为外流河,西北为内流河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水能资源:上游流经第一、第二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世界最大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2)水运开发: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河段四季通航,享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三、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初中地理 亚洲 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提纲 第六章亚洲 左图代表的大洲是亚洲。一、读图填空: 1 北冰洋2太平洋 3 印度洋 4 乌拉尔山(洲界)5喜马拉雅山 6苏伊士运河(洲界) 7 里海湖泊9 贝加尔湖 10 马来群岛13 阿拉伯半岛 二、根据亚洲知识填空: ①半球位置:大部分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②亚洲地形特点:以高原、山地为主, 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③亚洲河流分布特点: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④世界最高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湖:里海。世界最深、蓄水最多的湖:贝加尔湖 ⑤亚洲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⑥亚洲东部和南部是季风气候区,该气候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三、连线: ①西亚沙特阿拉伯②南亚恒河三角洲③北亚东西伯利亚④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A终年炎热干燥B地势低,多河湖C气候严寒D终年高温多雨 四、右图代表的大洲是北美洲。 读右图填空 1、纬度位置:北美洲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三 个热量带。 2、地势特点:东西高,中部低。 3、密西西比河流向: 支流自东西向中部流, 干流自北向南流。

第七章日本和东南亚 左图代表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的国山是富士山。 填空:5太平洋,7濑户内海,8首都东京 1、日本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岛国。 2、日本领土组成:由2本州岛等四大岛及附近小岛组成。 3、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狭小,多分布在沿海。 4、主要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 原因:该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地壳活跃的有利影响:形成了很多温泉。 5、日本的经济特点: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对外依赖严重,矿产资源贫乏,大量进口原料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6、日本工业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沿海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进口工业原料,出口工业产品。沿海平原集中,城市和人口集中, 7、日本文化特点: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民族构成特点: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8、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人文:科技发达 不利条件——地域狭小,市场小,矿产资源贫乏。 左图代表的地区是东南亚 东南亚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6缅甸、老挝、越南。 1、组成:包括1中南半岛和2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2、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州、4太平洋与5印度洋之间 的“十字路口”位置,3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 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3、气候:中南半岛大部分是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 4、湿热的气候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热带农产品: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 5、盛产热带经济作物和盛产水稻的原因是:该地气候湿热,耕地较少,人口稠密,有悠久的种植历史。 6、主要国家:6缅甸8泰国9印度尼西亚10马来西亚11菲律宾 7、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8、中南半岛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 9、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 10、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 的地区。 11、东南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缅甸仰光(大金塔)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赵荣)

人文地理 根据人文地理的研究任务可以大概了解考试重点 关键词:形式、基本特征、起源及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2011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在地理环境影响下它们的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对人文地理现象的描述。 (二)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1.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2.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3.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4.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5. 俄国流派:十月革命之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经济地理学内部形成了两大学派:地理学派和经济学派。前者以巴朗斯基、萨乌什金等人为代表后者以费根、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围绕的五大专题(对每一个认为地理想象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文化各特征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文化区:是指各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商的分布 文化区有哪些类型(P23)☆2008 ①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 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②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 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③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 的区域自我意识。 举例说明如何确定形式文化区(例如确定一个民族的总的界限): 1.首先要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某一种或几种文化现象,然后通过调查研究,把所要研究的 现象落实到一定比例尺的地图上。例如,我们选择某种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先需要根据语言学家的成果,确定能反映该语言的典型词汇的语音,然后进行调查。 2.一般情况下,经过调查,把有关数据表现在适当比例尺的图上,就能发现该语言分布现 象的特征。大体上,在该语言分布的相对中心区域,典型词汇的语言表现不仅典型,而且掌握这种典型词汇语音的人的比例高而且集中,从这个中心区向四周扩展,举例越远,其典型性就越弱。到一定距离后,就会与其他语言相遇,开始出现操其他语言的人。操不同语言的人共同生活交往,语言就出现相互混杂的现象。 3.对一个民族来说,民族往往是根据语言、宗教、风俗、心理等因素来划分。这些因素划 分出个因素的文化区并非一定都彼此吻合,这样在确定该民族的总的界限时就会有取舍。

人文地理试题

人文地理学问答题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中国地理》题库

《中国地理》题库 第一篇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章国土概况 一、填空 1.中国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在世界各国居第位,仅次于和。 2.中国陆地边界约万千米。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南至,长万千米。中国岛屿海岸总长万千米。 3.中国大陆及沿海岛屿的领海,是以连结各基点之间的作为基线,由此基线起算,其外侧海里的水域是中国的领海。 二、选择 1.中国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是 (1)中国地理环境。(2)中国自然地理环境。(3)中国区域地理环境。 2.中国自然地理的研究内容是 (1 ) 研究中国全国及不同等级区域的自然地理过程、结构和区域分异规律。 (2)研究中国全国及不同等级区域的各自然地理要素性质、自然资源特点和人类开发利用的方向。 3.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1 ) 是中国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的总和。 (2 ) 是中国各自然地理要素中有别于其他国家的表现之总和。 (3)是中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自然地理过程、结构的显著征象或重要因素,又是中国自然地理过程、结构的综合反映。 三、解释 1.自然地理过程 2.自然地理结构 3.区域分异 四、问答 1.中国地理位置和疆域对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的形成有何作用? 2.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的表现如何? 第二章地貌 一、填空

1.中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2.第一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第二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第三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3.世界的最高峰是,第二高峰是。 4.中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它们是:北列、,中列、,南列。 5.中国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 6.中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它们是:西列、、、、,中列、、、 ,东列。 7.中国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等。 8.横断山脉是由一系列平行岭谷相间的高山深谷组成,从东向西依次有:邛崃山、 河,大雪山、江,沙鲁里山、江,宁静山、江,怒山、 江,高黎贡山。 9.台湾岛上山地占全岛面积的2/3,自西向东有五列北北东向平行山脉,它们依次是:、、、和。中国东部的最高峰就位于台湾岛上。 10.中国的四大高原中,分布在第一级阶梯的有,分布在第二级阶梯的有、和。 11.中国的四大盆地中,分布在第一级阶梯的是,分布在第二级阶梯的是、和。其中,是海拔最低的盆地。 12.中国最大的平原是,其次是和,它们都分布在第级阶梯上。 13.中国的丘陵中,胶辽丘陵包括和,东南丘陵包括、和。 14.中国最大的火山群分布在,第二大火山群称为火山群,它们都分布于向与向构造带的交汇地区。 15.中国的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是处于板块与 板块碰撞带,和板块与板块俯冲带附近。 16.新构造运动主要是指到晚喜马拉雅运动中的地壳运动。17.中国境内的地台主要有三处,即、和 地台。地台区的地壳运动比较和缓,反映在地貌上是以、和平原为主。18.地槽在现代地貌中表现为和。 二、选择 1.中国最长的山脉是 (1)喜马拉雅山脉(2)昆仑山脉(3)天山山脉(4)秦岭山脉 2.中国红层地形的红色岩系形成的环境是 (1)温带湿润环境(2)高温多雨环境(3)高温干旱环境 3.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峰是

人文地理1

1.民族共同体:是一定地域内形成的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综合体。 2. 城市化:是指人向城市地域聚集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量增多,每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 3.区域共同体:是指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人类同所有其他的生命和非生命的环境因子或组成的系统一体 4.生态旅游: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5.领土: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全部疆域,属于空间的范畴。 6.人口结构:指在人口整体中,具有不同自然地,社会经济的,地域特征的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 7.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类型,是非农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及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8.环境资源: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并能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空间及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 9.休闲: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时间,满足饮食,睡眠等生理活动必要时间,家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10.休闲活动:是指人们在休闲时间里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11.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在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间内旅游地所承受的旅游者人数 12.知识经济:以知识为主的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科学为主的知识生产,分配和消费为极重要因素的经济 13.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14.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属于某一文化系统的人在空间上的分布 15.国家:指占有一定领土,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并拥有一定的国民而组成社会实体,是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 16.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次那个城过程,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17.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源密集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原料的工业部门;劳动是指:技术装备程度低,用人多,产品成本中劳动消耗比重达的工业部门 18.资本密集型工业:指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投资较多技术装备程度较高,用人较少的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物资消耗较少 19.知识密集型工业:指需要投入大量知识和智力,需要众多科学家和专家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开发和生产高精产品的工业部门 20.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个地区人口中不同年龄的人口比例关系 21.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主要形式,是人们为了定居的母的,离开自己原来居住地而长期移居他乡 22.什么是行为文化?举例 是人类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文化产物,它包括人际关 系和规范好了的社会制度(如社会经 济制度、婚姻制度、家庭制度和政治 制度等) 23.国际组织:指跨越国界的一种多国 机构,是国家空间政治行为的一种表 现 24.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 识的理论概括,是对人地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25.就业人口:指劳动适龄人口中从事 一定的社会劳动或经营活动,并取得 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人口 26.精神文化:是指人类的文化心态极 其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包括人们的 价值观在观念指导下的行为规范 27.人口素质:是人口总体具有的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28.人文景观:是人类文化综合体作用 于地标的地域文化的综合体现,如: 聚落,建筑,服饰,人物等 一、如何实现落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科 学规划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 展,开发规模和速度应当合理,经济 增长要符合区域未来的发展目标 2.突出区域开发的生态保护与建设 3.研究开发区的时空类型 4.研究区域共同体建立的条件及总体 规模 5.尊重地区自然规律和人地关系的区 域演变历史 二人地关系中的人和地分别指的是 什么? 人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 定的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 活动的人,即社会的人 地是指:在空间上存在的地域差异的 地理环境 三、当前认为地理学研究的任务是什 么? 1.揭示人地关系的总规律 2.改造现今充满对抗的社会与国际关 系 3.利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 究成果为国家建设服务 4.研究西方认为地理学 四、人地关系指什么? 指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 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传统研究内容, 要求我们在人地关系中认识人地关 系,探讨如何适应和改造地理环境, 科学地协调人地关系 八、村落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 1.人口、建筑密度低 2.基础设施落后 3.服务职能水平低 4.人口构成以农业 人口为主 九、城市化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1.向心型与离心型城市化 2.自动型与 力型城市化 3.景观型与职能型城市 化4.实现型与渐进型城市化 十、文化区的主要类型 1.形式、职能、乡土文化区 十一、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旅游者和旅游资源 十三、国家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1.拥有一个能够行使主权、通知领土 和组织国民政府,政府代表国家主权, 对内进行管辖,对外保卫领土,实行 外交活动 2.国家必须有公认的国界所规定的领 土 3.领土上必须猪油定居的国民 4.国家必须有主权 十四、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特征? 1.具有使用价值 2.多用途性和可替代 性3.空间分布的差异性4.有限性5. 动态性6.自然、经济双重属性7.不可 缺少性 十五、资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是什么? 是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人类队各种 资源去求的快速增长,而世界可供给 的资源熟料,时空分布等的有限性构 成了供给的有限性 十七、划分城市与乡村的重要依据是 什么? 城市标准:1.行政地位2.人口数量和 人口密度3.非农业人口的比例4.服务 设施 乡村标准? 十九、按照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归类, 人文地理学分为 1.区域人文地理学 2.部门人文地理学 3.理论人文地理学 二十、从人地系统的角度看,地理环 境的属性包括哪些特性? 1.数量上的有限性 2.地域上的差异性 3.制约性和可变性 4.有限的稳定性 5. 层次性和复杂性6.整体性 二十一、农业经济活动的主要特点是 什么? 1.强烈的地域性 2.明显的阶段性 二十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1.可持续反战鼓励经济增长 2.可持续 发展要保护自然为基础 3.可持续发 展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 活质量为目的 二十三、人文地理学的特点主要有哪 些? 地域性,社会性,综合性,复杂性 二十四、工业经济活动的主要特点是 什么? 1.无明显的季节性 2.专业化与协作化 3.技术性强,精密度高 4.分布集中 二十五、城市化的动力包括? 1.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的核心动力 2.工业化是城市形成,发展的核心动 力 3.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未来现代化 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十六、从文化角度理解,文化包括 什么? 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 简述 67.简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主要观点 及其错误?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对人 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 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环境决定论的人地观,虽然是对“天 命论”“神创论”的反叛,具有一定 的进步意义,但是夸大了环境的决定 力量,无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看,在 一定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下,地理环境 确实决定了人类的某些活动 68.简述科技进步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学术科技对政治影响,主要表现在以 下方面 1.改变国际冲突或地区冲突的形式和 强度2.提高经济效率,增强综合国力 3.推动各种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 4.扩 大发达与不发达地带的裂痕 5.制约 各国,尤其是技术落后的国家的主权 6.改变决策这的论事日程 7.改变国际 关系格局 69.简述创建科技工业园得布局条件 1.以地理位置非常临近的一所以上的 名牌大学或科技研究院所依托 2.有一片具备必要基础设置的园区场 地 3.有一批科技创业人才 4.有一批产品高技术和附加值为特征 的高新技术企业 5.管理机构必须高效,精干和廉政 70.简述协调论的主要观点及进步意 义? 主要观点:1.人对地有依赖性2.人地 协调同人之间的的协调是互为条件 的,人类间的合作是协调人类行动, 解决仁弟矛盾的必要条件 3.协调是 一种动态协调,衡量人地关系是否协 调,不仅要看人地协调的程度,而且 要看它能否实现持续发展 意义:协调的观点与可持续发展所追 求的目标相一致,可持续发展作为一 种基本概念,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和 不同的领域,虽有不同的理解,但他 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方式,有其丰富的 内涵,它既不单指经济,社会的发展, 也不单指生态持续发展,而是指自然 -经济-社会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 社会发展是目标 71.简述人口增长对地里环境的作用 一、适度人口增长将促进人口与社会 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2.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包括各种优秀 人才 3.适度的人口增长对提高经济和社会 发展至关重要 二、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产生消 极影响 1.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紧张 2.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力,导致生 态环境破坏 3.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 压力,抵消经济发展成就 4.人口过多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 消极影响 72.简述国际冲突的地理环境特征 1.国际冲突数量多,分布广 2.民族自治,民族独立等要求导致冲 突占了相当的数量 3.资源便捷,领土,水道等问题造成 的冲突越来越多 4.内战的多边化,国际化 5.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引起的冲突相 对越来越多 6.大国的介入使冲突更加复杂化 7.冲突的主要是局部的,小规模的和 低强度的 8.高科技在国际干预性的局部战争中 的地位越来越起主导作用, 9.联合国在处理国际冲突性中的作用 越来越重要 73. 74.我国城市化出现的心问题 1.城镇化速度虚高,特别“徒弟城镇 化”的速度太快 2.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水平及就业岗 位增加不能适应如此急速的城镇化 3.给资源,环境基础带来了巨大的压 力乃至破坏 4.冒进式城镇化危害严重 75.城市地域形态的演变阶段 1.漫溢式扩展阶段 2.蔓生扩展阶段 3. 飞地扩展阶段4.极轴扩展阶段 76.城市形态的演变方式:平面变化 和立体变化 77.城市化得演变规律:均衡和不均 衡 78.城市地域结构构成:1.商业用地 2.工业仓储用地 3.政府机关用地 4.住 宅用地5.休憩用地及绿化带6.交通用 地和其他公用事业用地7.农业用地 和水面 79.城市地域结构的类型? 1.中心-外围结构 2.中心城市-边缘城市结构 3.网络化结构 80.城市地域结构的扩展 1.圈层扩展规律 2.点-轴-面扩展规律

中国人文地理

中国人文地理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中国的人口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 〖中国的交通、商业和旅游〗 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 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 中国的旅游资源。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 1、中国的位置: 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区域定位】

中国的区域位置判读选取的8条经纬线:(见下表) 经纬线穿过的主要地形区记忆方法 纬线北回归线云南、广东、广西、台湾北回归线东西穿,云南两广 和台湾 30 °N冈底斯山脉、横断山脉、四川盆地、 杭州湾 冈底斯山横断山,四川盆地 杭州湾 40°N塔里木盆地、祁连山北侧、河套平原 南侧、渤海湾 塔里木、祁连山,河套南侧 渤海湾 经线80°E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西 部 天山山脉塔里木、青藏高原 穿西部 90°E阿尔泰山、吐鲁番盆地、孟加拉湾阿尔泰山、吐鲁番,可可西 里孟加拉湾 100°E河西走廊、祁连山、横断山脉、泰国 湾 河西走廊祁连山,横断山脉 泰国湾 110°E阴山、陕北、关中、陕南、巫山,雷 州半岛和海南 北起阴山贯三秦,南越巫山 过海南

2、中国的海域 临海:和大陆直接相临的海域。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这里应注意我国台湾岛的东部与太平洋直接相临。(广阔的太平洋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及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领海: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伸,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领海的范围是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国家对领海行使主权。 内海:如果边缘海或海峡完全属于我国领海,则为我国内海。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专属经济区: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中延伸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具有勘探、开发、使用、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的权利。其它国家仍然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其他符合国际法的用途(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等)。 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渤海海峡 半岛:我国的半岛自北向南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岛屿:我国是世界上岛屿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90%的岛屿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四大群岛。浙江省是我国岛屿分布最多的省。 [注意]关注“海岛争端” 在东海、黄海地区,我国与朝鲜、韩国、日本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我国的钓鱼岛则仍被日本占据着。 南海地区的形势更为复杂。目前,在南海地区,各国的专属经济区相互重叠交叉,我国的海洋权益受损最严重。 目前,日本不但在东海钓鱼岛问题上态度蛮横,而且其海上自卫队走出国门,南下与东盟国家在马六甲海峡开展联合巡逻和联合军演,插手南海地区事务。 近年来,印度的军事战略有所调整,以“控制印度洋”为中心,同时开始执行“向东看”政策。印度加紧建设远洋海军,并已经“东进”南海海域,与越南等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颇令周边感到不安。 第二节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过快。每年国家所产生的新增财富很大一部分为新增人口所抵消。国家、社会、家庭面临沉重的负担,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 ②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大约占1/3,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还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我们又要防止城

初中地理试卷分类汇编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100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选择题 1.观察下面亚洲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于亚洲所跨温度带叙述正确的是() A. 跨热、温、寒三带 B. 跨热、溫二带 C. 跨寒、温二带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亚洲水系呈辐射状流动,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 中部高,四周低 B. 四周高,中部低 C. 北高南低 D. 西高东低 【答案】(1)A (2)A 【解析】【分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个热量带,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 (1)由图中亚洲所处的纬度位置可知,有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亚洲,说明亚洲是一个地跨寒、温、热三个带的大洲,故选A。 (2)亚洲水系呈辐射状流动,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这种地势导致亚洲河流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故选A。 故答案为:(1)A;(2)A; 【点评】(1)考查亚洲的温度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是温蒂,极圈以上是寒带,因此亚洲都有。 (2)考查河流与地势的关系,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亚洲河流是从中间流向四周,所以亚洲中间高四周低。 2.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气候复杂多样,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 B. 死海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C. 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 D.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答案】 C 【解析】【解答】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死海是世界

上陆地的最低点;里海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又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南部濒临印度洋,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 故答案为:C 【分析】亚洲的世界之最: (1)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湖面。 (2)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3)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3.朝韩两国最高领导人于 2018 年 9 月 19 日在平壤签署《9月平壤共同宣言》,宣布半岛战争状态结束,并提出实现和平、共同繁荣的具体方案。 读下图“东亚地区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朝鲜、韩国() ①位于东半球的朝鲜半岛 ②以平原地形为主 ③朝鲜是我国陆上邻国 ④韩国与我国海岸相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朝鲜族是两国的主体民族。“巴基”是传统的朝鲜族男式“裤子”,其裤裆、裤腿肥大。朝鲜族男子爱穿“巴基”的原因() A. 便于攀爬采摘香蕉等水果 B. 在棉花种植中便于挽起裤腿 C. 便于骑马射箭驰骋草原 D. 便于在火炕上盘腿而坐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①朝鲜和韩国位于东半球的朝鲜半岛②以山地地形为主③朝鲜是

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完整版

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对 经济的影响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 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为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公里,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72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被称为“千岛之国”。 气候: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海洋性特征,所处位置受到季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也降雨充沛。 地形:多山,山地成脊状,把国土面积分为成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因为日本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剧烈,国内多火山,所以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其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水文:以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集中且降水量多,流量少,冬季则小。 二、自然资源 日本自然资源匮乏,除煤炭,天然气,硫磺等极少量矿产资源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都要进口,但是日本森林和渔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占日本陆地面积的69%,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自给率仅为20%左右,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北海道和日本海是世界着名的大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三、自然地理环境对日本工农业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但由于日本山地多,平原面积小,不利于发展农业,所以采用了围海造路,建造梯田等方式来扩大耕地面积,频繁地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2.对工业的影响:最突出的特点是临海性,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和濑户内海地区,尤其是“三湾一海”地区,即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少,山地多,资源极度匮乏,但是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日本的工业原料必须从国外进口,为了缩短距离,节约成本,形成了日本的工业多数沿海分布的局面,也使日本的运输方式是海运,其着名港口有神户,横滨,千叶,名古屋,大阪,北九州。 四、地理环境对进出口结构的影响 日本的经济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它把自己置身于国际贸易大环境下,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这导致了日本必须开放国内市场。 日本是农产品进口大国,从原料到食品均有较大需求,主要进口粮食,肉类,乳制品,水果及蔬菜,动植物油,糖,茶叶,松香,茸毛等。除此之外还有原油,天然气,服装,半导体等电子零件,医药品等等。同时日本也是出口大国,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金属及制品是主要的出口产品。所以正是因为日本资源的匮乏,促使日本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据日本内阁府统计,日本的经济活动和就业中心正在开始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推移,到2004年为止,第三产业占日本总GDP的80%。 五、地理环境对日本对外贸易地区结构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本国资源和土地匮乏,必须加强对外的贸易联系,积极开展对外的贸易交流,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美国,中国,韩国是日本前三大贸易伙伴,出口额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日本进口排名靠前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进口额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 六、结语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试题(附答案)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选择题 1.(广安)下列关于亚洲气候描述错误的是() A.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 季风气候显著 C. 海洋性气候强 D. 夏季风的强弱导致水旱灾害频繁 【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受夏季风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当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它从南向北推进的速度很快,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相反则出现北旱南涝的局面。 2.亚洲气候具有的特点是() A. 季风性气候分布广 B. 气候复杂多样 C. 大陆性气候显著 D. 海洋性气候广布 【答案】 B 【解析】【分析】亚洲南北跨纬度广,所跨热量带多,东西跨距长,海陆差异大,加上地形上高低错落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亚洲气候问题,亚洲由于跨经纬度都很广,东西南北差异大,内部沿海差异大因此气候复杂多样。 3.日本位于亚洲按地理方位划分的6个地区中的() A. 东亚 B. 东南亚 C. 北亚 D. 南亚【答案】 A 【解析】【分析】解: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亚洲划分为东亚、东南亚、

北亚、南亚、中亚、西亚。日本位于东亚。故答案为:A。 【点评】日本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太平洋岛国,西、北隔东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东濒太平洋。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本州岛是日本最大的一个岛屿,位于日本列岛的中部,是世界上第七大岛。 4.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依据是() ①跨纬度最广②面积最大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④东西距离最长⑤绝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答案】 C 【解析】【解答】亚洲在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故答案为:C。 【分析】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5.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 欧洲西部 B. 中亚 C. 中东地区 D. 东南亚【答案】 D 【解析】【分析】解: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各国华人最多的国家;新加坡华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约占76%,故本题选D。 【点评】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特点是人口稠密,多华人聚居,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东南亚各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区有90多个民族,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东南亚也是世界上外籍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这些华人、华侨大部分是祖籍广东省和福建省,这是由于地缘上的优势,加上广东省和福建省人的胆识和拼博精神。 6.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日本地理环境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日本地理环境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摘要: 日本的地理环境, 自然面貌对铸造日本民族性格有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日本的地理环境特点并讨论了日本的地理环境特点对日本人的思想性格的影响 。尊重自然, 尊重现实的特点, 形成了日本人对现实容忍的思维方式, 他们能面对各样的思想采取融和的立场,对社会规则采取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态度。岛国狭小的地理位置又使得日本人在语言行为上更小心谨慎,注重细节和礼节,同时这种四面环海的包围状态构成了日本独特的家本位的思想及集团感。而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有限在一定程度也限制了日本的发展,使得日本人在思想性格上形成了既自卑又自强的心态。这一切都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日本地理环境日本人的思想性格 日本作为“东方的西方”,日本民族是个极有特点的民族。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类学者本尼狄克特指出:“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物这与日本的地理环境 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就日本的地理环境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加以论述。 自然环境的多变与日本人的宽容忍耐,谨慎的性格 (语言,行为,遵规守纪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日本列岛四面环海, 境内青山层峦叠翠, 众多的湖、溪、河、川点缀其中, 岛上的动植物种类繁多, 四季景观美不胜收, 但是列岛的气象变化多端, 台风季节, 狂风暴雨无情袭击列岛; 寒冬季节, 日本是世界上降雪最大最多的地区之一, 富士山顶的皑皑白雪终年不化。加上火山、海啸、地震亦频仍发生……埃德温。赖肖尔说: “台风已使日本人习惯忍受自然灾害, 并能泰然处之。这种听天由命的思想甚至可以称之`’‘为台风心理状态, 但是, 其他自然灾害也助长了这种宿命论观点。因为大部分日本山脉是由火山形成的, 而且至今仍有许多活火山, 故有时还有火山爆发之灾。……由于江户( 东京旧名) 周期性地发生强烈地震, 人们普遍认为, 每隔六十年就要有一次大地震。总之, 日本人有一种承认自然可怕威力的宿命论思想, 但与此同时, 也锻炼出了在这种灾难以后重新开始奋发图强的巨大能力。” 1 生长在这样环境的日本人感觉灵敏, 性格即“宽容”又“忍 它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卧薪尝胆!包括这种勤奋,它不也是对艰苦的一种忍耐么?!日本人的忍,他是有某种目的为前提的忍!他们可以为了某个目标忍耐很久,做很多准备工作,然后当时机来临的时候,达到最终目的。日本大街上,很安静,电车里很安静!其实日本人不喜欢那么张扬,他们不说不代表他们不想~~他们其实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不会跟所有人都说出来~~也不会很张扬的表现出来~他们可能不会告诉你他们想去埃及旅行,他们只会在坐电车的时候开始算旅行的话要多少钱,然后下车的时候去车站那份找兼职的报纸,之后打工赚够去旅行的钱,等旅行回来之后告诉你他们去了埃及~日本人很沉默,特别是工作的时候,他们会先安静的想好,然后才有条例的去做~~他们不爱面子,只看实质!总是说日本经济大萧条~~也并非如此,只不过萧条的时候他们跟全世界说他们萧条的很惨!等他们经济恢复的时候,他们开始沉默了~~进入冥想状态,一声不出~~他们觉得,现在恢复了,我们在努力努力可能经济会更好!就业率更高,社会保障会更完善,不用跟世界说我们现在好了,忍一忍,忍一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