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发展之路

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发展之路
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发展之路

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发展之路

****县地处川中丘陵地带,是中国革命老区、农业大县,2015年****县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畜禽养殖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县畜禽养殖业正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畜禽养殖粪污造成的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县从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控制养殖规模,推进健康养殖模式,增加粪污治理投入,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合理处理和利用畜禽粪污,增强监管能力等方面入手,探求畜牧生产中如何搞好环境保护,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畜牧发展之路。

一、****县畜禽养殖业现状

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按照*******的发展思路,狠抓以生猪、生态鹅、生态兔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发展。2015年我县生猪存栏51.9万头,生猪出栏73.9万头,能繁母猪4.8万头。现有年存栏5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大户3272户,其中存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79户,1000头以上养殖大户14户,10000头以上2户。

我县畜牧业主要有大型畜禽养殖企业、规模型养殖场、小型家庭农场,农户散养等几种形式。畜禽养殖业发展仍然是适

度规模养殖与农户分散养殖并存的状态。从2008年至2010年我县以“小潼河流域畜禽养殖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拉开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序幕,先后通过整合环保专项资金对5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进行了综合整治,帮助其修建污染治理设施,整治后养殖废弃物都通过种养结合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有效缓解了畜禽养殖废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全县各流域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满足功能用水需求。

二、畜禽养殖发展的环境之困

(一)畜禽养殖业引发的环境问题

1.养殖粪便污染。据测定,一个百头猪场年产粪尿200吨,如果是水冲式清粪法,所产生的污水量更大。少数养殖场选址不合理(临近水源)或者养殖场的粪便没有进行有效处理,随意堆放,随着雨水的冲刷直排入河,导致大量的氮、磷流失,引发空气、土壤和水体污染。

2.养殖废水污染。高浓度畜禽养殖废水排入农田后,可使土壤因营养过剩而使植物生长旺盛发生倒伏;使土壤中氧供应不足而抑制生物活动。此外,长期大量使用养殖污水灌溉农田可堵塞土壤毛细管而使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易造成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养殖废水排入水体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体变色、发臭,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葫芦等外来物种大量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3.大气污染。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同时

堆积在外界环境中的畜禽粪便在高温下很容易发酵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中主要成分有氨氮、硫化氢、粪臭素、甲烷等,这些有害气体不仅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由于养殖场大都建在居民区或者公路沿线,从养殖场长期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引发环境投诉。

4.传播病菌。患病或隐性带病的畜禽会排出各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卵。据化验分析,畜禽场排放的每毫升污水中含有33万个大肠杆菌和66万个肠球菌,每升污水中蛔虫卵和毛线虫卵分别高达200个和100个。沉淀池每升污水中蛔虫卵和毛首线虫分别高达199.3个和106个,如不进行有效处理会造成大量蚊蝇孳生,加剧了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据统计,畜禽因环境卫生恶劣引起的畜禽疫病致死率占总死亡率的50%以上。

(二)造成养殖业环境污染的原因

1、产业导向存在偏差。为推进全民创业,政府鼓励家庭式养殖业的发展,这也确实为解决就业,帮助村民增收作出了贡献。然而,由于没有相应的规划,这种小规模、家庭化的畜禽养殖场遍布农村的各个角落,圈舍建设不规范,此类养殖场不属于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且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也达不到环保要求,畜禽粪便没有得到有效处理,承包消纳粪污的土地也不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多余粪污成为周边水体污染隐患,有

的甚至直接排入河道或湖泊,形成现阶段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难点、重点。

2.养殖场选址布局不合理。养殖户为了节约建设和运输成本等诸多因素,大多建在自家庭院,毗邻村社公路、河流或湖泊。因而造成卫生防护距离达不到要求,且人畜混居在疫病的防控方面很难做到尽善尽美,恶臭和养殖粪便、废水都容易引起环境问题和邻里纠纷。

3.责任意识不强,环保投入不够。养殖户的环保意识淡薄,重养殖、轻环保,缺乏必要的畜禽粪便及污水处理设施,畜禽粪便长期随意堆放在圈舍周围,污水随意流淌,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大型养殖场建设有成套的畜禽粪污治理设施,但是投入产出单一,运行维护费用受牲畜售卖价格影响较大,资金投入缺乏保障。中等规模的养殖场存在污染治理能力和污染负荷不匹配情况,对污染物处理存在季节性调节困难。小型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简陋或者无治理设施,环境管控能力较低。

4.消纳粪污土地不够。养殖规模越大的畜禽养殖场要求匹配消纳粪污的土地面积越大,但大多数畜禽养殖场属于家庭农场式,劳动力有限,不能承包足够面积的土地用于消化利用畜禽粪便。

三、畜禽养殖业绿色发展思路

(一)加强引导和监管

1.加强行业规划和引导。一是加强畜禽养殖业的规划布局,新建养殖场必须经畜牧主观部门的统一评估审批,选址即要利于养殖业发展又要综合考虑人居、水体及环评等综合因素。二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优化畜产品区域布局,防控市场风险。三是引导养殖业主发展循环农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投入产出比。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一是要从源头上抓好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管控,严把选址关、环评关、治理设施建设验收关。二是要做好畜禽养殖业的日常环境巡查工作,严防养殖业环境违法行为。三是严格执法,对于群众反映的环境违法线索要一查到底,对于有环境违法事实的企业要依法惩处,绝不姑息退让。

(二)开拓思路、谋求发展

1.转变思路,明确责任。养殖业主首先要明确自身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要从被动治污转换为主动减排、提能增效。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思路主动配备并完善污染治理基础设施,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收集采集率,增添再利用措施,力争在减排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

2.分类指导、循环利用。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畜禽养殖企业,我县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要求和不同的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模式摸索出几条适合不同类型的污染防治之路。

大型养殖企业的深处理多产出之路。大型养殖场养殖规模

大,养殖废弃物产生也量大,如果仅仅采用种养结合这样简单粗放治理模式很容易造成土地不能完全消纳粪污污染物外排影响周围环境或者土地过度消纳粪污形成土壤污染等问题。实际上这类企业圈舍建设标准,已实行雨污分流和干湿分离,经济实力较强,有一定的环保投入能力,对于大量的养殖粪污有能力进行深处理。我县境内的大型养殖企业华亨泰丰农牧有限公司即属于这类企业。****县******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PIC生猪养殖为龙头,集优质家禽养殖、名贵花卉栽培、精品果蔬于一体的大型循环经济现代化发展企业。该公司2010年至2011投资399万元兴建沼气发电工程,实现日处理粪污9t,年产沼气14.6万cm3,发电26.28万度,年产沼渣肥1183吨,沼液肥4730吨,共实现经济效益80.76万元。探索出了“猪—沼—果—草—猪”良性循环模式,实现污物污水“零排放”。该公司于2012年投资176.92万元兴建日处理鲜猪粪2吨的有机肥加工厂1座,日均运行费用55.1元,年运行费用2.01万元,年有机肥销售额3.65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

图一:*******有机肥厂车间

规模化养殖场的稳治理低投入之路。以生猪养殖为例,这类养殖场以家庭养殖为主,规模普遍在500头左右,养殖场依庭院而建,毗邻住户,恶臭、粪水容易引起邻里纠纷;经济基础较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环保投入因市场行情起伏而不稳定。这类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该类企业适宜选择能够稳定发挥效益,运行费用投入较低的简易治污设施。以我县的****生猪养殖场为例,该养殖场养殖生猪550头,猪粪采用堆肥发酵制有机肥,废水采用“干湿分离+沼气池+沼液池+农田施用”农牧结合进行治污。该养殖场修建了粪便堆置间,进行了简单的雨污分流,建设有沼气池3口,沼液田间池4口,配备了沼液提升泵。粪污处理施用过程中再投入较少,运行维护费用低,不

存在因经济不运行维护治污设施的情况,环境风险较低。

图二:堆肥棚

图三:田间池

小型家庭农场的自循环之路。近几年由于政策提倡我县以养殖业为主的家庭农场经济如雨后春笋的发展起来。这类养殖业体量较小,仍以庭院养殖为主,圈舍建设不规范,部分散养,大多进行种养结合。虽然养殖量小产生污染物相对较少但如不规范管理长此以往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于这类没有能力修建大规模污染治理设施的小型农场要倡导科学的养殖方式,实行干清粪,规范圈舍建设,完善雨污分流,建设适度规模的沼气池降低污染物浓度,利用承包流转土地积极发展种养结合,配套果园菜园等消纳养殖粪污,实现种养殖业的循环产出,即解决污染问题,又培养新的增长点。

畜禽养殖业和其他产业一样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只有在

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极探索,坚持走绿色、环保、生态的路子,以粪污处理设施为突破,以生态养殖发展为目标,积极引导畜禽养殖向循环型环保型方向发展,切实解决好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把畜禽养殖业打造成一流“绿色”产业,畜禽养殖业才可能更加科学可持续性的发展,这也是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方针的必然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