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1. 见教材P402 2. 见教材P402-403 3. 见教材P403-404

第三章 综合指标

1. 见教材P432

2. %86.12270

25

232018=+++=

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

3.

所以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完成。

4. %22.102%

90%

92(%)(%)(%)===

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还差%完成计划。

%85.011100%8%

110%

1=?++==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得出答案)将数值带入公式即可以计算公式,

上的方程,给大家一个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也可以得出答案,鉴于(根据第三章天)。

个月零天(也即是个月零(月)也就是大约)(上年同季(月)产量达标季(月)产量超出计划完成产量

达标期完成月数计划期月数超计划提前完成时间达标期提前完成时间完成计划的时间万吨。根据公式:提前多出万吨,比计划数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方法二:从第四年第三PPT PPT 6868825.8316-32070

-7354-60--3707320181718=+=+=+==+++()天完成任务。个月零

年第四季度为止提前(天),所以截止第五)(根据题意可设方程:万吨完成任务。天达到五年第二季度提前万吨。根据题意,设第万吨达到原计划,还差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一季度方法一:从第四年第二6866891

-91*20)181718(1916707016918171816=++++=+++x x

x

5.

6. 见教材P432 7. 见教材P433

)/(2502500

625000)/(2702500

675000亩千克亩千克乙

甲===

===

∑∑∑∑f xf X x m

m X

在相同的耕地自然条件下,乙村的单产均高于甲村,故乙村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做得好。但由于甲村的平原地所占比重大,山地所占比重小,乙村则相反,由于权数的作用,使得甲村的总平均单产高于乙村。

计划完成数

;所以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标因为,计划完成程度指%105%103=

= 1.94%

%94.101%

103%

105,比去年增长解得:计划完成数==

%.f

x X 9103=?

=∑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10. 见教材P433

11.

%74.94963.09222.09574.03=??=G X 或参照课本P99

12.

%

49.51X %49.105 08.107.105.104.102.1 X 1624632121=-=????=∑??????=G f

f n f f G n

X X X 平均年利率:平均本利率为:

%

50.5 16

2

%84%76%53%4%2X =?+?+?+?+=

=

∑∑f

Xf

)

亩/283.3( 8.25275 25

133

256

2

600

275 组为30027530026002f d m f 1m S 2

f

X e M L 千克中位数所在=+=?-+=-∴==∑?--∑+=??

?

?

?

??Θ

)

亩/(5.942 45.91275 25119)

-(13384)-(133275

d X M 84

1332

11

L 0千克=+=?++

=?+=-?+??

之间—在亩千克之间—在亩千克—众数所在组为325300Q )/(82.31282.12300 450

4

600

34f 3 251193894600

3300250225Q )/(03.24203.17225 1504

6004f 2569103

4600

225)

300275(3311∴=+==?=?-?+=∴=+===?-+=∑∑ΘΘ

ΘQ Q (2)

R=500-150=350(千克/亩)

(3)

(4) 根据以上计算, 千克/亩>千克/亩>千克/亩,即M 0>Me>X ,故资料分布为左偏(即下偏)。 )/(55.52)(2亩千克=∑∑-=f f X X σ)

/(78.4160025068.. 亩千克==-=∑f f X X D A

。乙单位工人生产水平高人件人件乙甲乙

甲∴<===

===∑∑∑∑ 8110018051200

300X X )/(.x

m m X )/(.f xf X Θ

(2) 齐乙单位工人生产水平整,人)件人件乙甲乙乙乙甲甲甲乙甲∴>=?=?=

=?=?=

===

-====

-=∑∑∑∑ V V %3.33%1008.16.0%100x σV %7.44%10050.167.0%100x σV /0.60(0.36100

36

f

f

)x (x σ)/0.67(0.45200

90

f f

)x (x σ2

15. 见教材P435 16. 见教材P404

17.

%86.12270

25

232018=+++=

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

个月零)(提前完成计划时间万吨,则:

万吨多比计划数(万吨)

=为:五年第二季度产量之和从第四年第三季度至第68690

/)1620(3

54603707320181718=-+

-=+++

18. %85.101%

108%

110%%(%)===

计划为上年的实际为上年的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完成

19.

%22.102%

90%

92(%)(%)(%)===

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实际单位成本比计划规定数高% 20. %

105%

103% %%(%) 计划为上年的计划为上年的实际为上年的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

Θ 1.94% %

94.101103%

105%

% 即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计划为上年的解得:==

21. 见教材P405 22. 见教材P405

)/(2502500

625000)/(2702500675000亩千克亩千克乙

===

===∑∑∑∑f xf X x

m m X

在相同的耕地自然条件下,乙村的单产均高于甲村,故乙村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做得好。但由于甲村的平原地所占比重大,山地所占比重小,乙村则相反,由于权数的作用,使得甲村的总平均单产高于乙村。 24.

%.f

x X 9103=?=∑∑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25. 见教材P406

26. %74.94963.09222.09574.03=??=G X

)

亩/283.3( 8.25275 25

133

256

2

600

275 组为30027530026002f d m f 1m S 2

f

X e M L 千克中位数所在=+=?-+=-∴==∑?--∑+=??

?

?

?

??Θ

)

亩/(5.942 45.91275 25119)

-(13384)-(133275

d X M 84

1332

11

L 0千克=+=?++

=?+=-?+??

之间—在亩千克之间—在亩千克—众数所在组为325300Q )/(82.31282.12300 4504

60034f 3 251193894600

3300250225Q )/(03.24203.17225 1504

6004f 25691034600

225)

300275(3311∴=+==?=?-?+=∴=+===?-+=∑∑ΘΘΘQ Q (2)

R=500-150=350(千克/亩)

)亩/41.84(600

25102.14

f

f x x A.D.千克==

∑∑-=

(3)

)

/(55.5225102.2250.1444-4.5642 252)600229(6002738.5d 2

f )f d A -x (f f 2)d A -x (σ)/278(287.525600229A d f )f d A

x (

x )亩/277.96(600166775

f xf x 亩千克亩千克或千克=?=?=?--=

???

??

?

?

??????∑∑-∑∑=

=+?-=+?∑∑-===∑

∑=

“标准差”不要求用组距数列的简捷法计算

(4) 根据以上计算,千克/亩>千克/亩>千克/亩,故资料分布为左偏(即下偏)。

。乙单位工人生产水平高人件人件乙甲乙

甲∴<======∑∑∑∑ 8110018051200300X X )/(.x

m m X )/(.f xf X Θ

(2)

齐乙单位工人生产水平整,人)件人件乙甲乙乙乙甲甲甲乙甲∴>=?=?=

=?=?=

===

-====

-=∑∑∑∑ V V %3.33%1008

.16.0%100x σV %7.44%10050.167.0%100x σV /0.60(0.36100

36

f

f

)x (x σ)/0.67(0.45200

90

f f

)x (x σ2

29. 其分布态势为左偏分布元)

(550)7006003(2

1

)3(210=-??=-=M M X e 30.

(1)

%

49.51X %49.105 08.107.105.104.102.1 X 1624632121=-=????=∑??????=G f

f n f f G n

X X X 平均年利率:平均本利率为:

(2)

%

50.5 16

2

%84%76%53%4%2X =?+?+?+?+=

=∑∑f Xf

第四章 动态数列

1. 见教材P407

2. 见教材P407-408

3. 见教材P408

4. 见教材P409

5. (1) 见教材P409-410

(2) ① 增减速度=发展速度-1(或100%)

② 0

n 1i i a a

n 1i a a =∏

=-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③ 100%1基期发展水平

的绝对值增长=

④ 增减速度

增减量

的绝对值增长=

%1

⑤ 0n 1i i a a n

1

i )a (a -=∑=-- (逐期增减量之和等于累计增减量)

⑥ n x x ∏= (平均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开n 次方) ⑦ 平均增减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或100%) 6. 见教材P410 7. 见教材P410-411 8. (1) 见教材P411 (2)

9.17t 2214.03y 9.17

b 2214.038990b 824053066421 t b t ty t

b N y

c 2

+=∴???==∴???==??????+=+=∑∑∑

a a a a 代入方程组:

9.

型。

(2) ???

??+==+=????????++=++=++=∑∑∑∑∑∑∑∑∑∑∑708c 6010095460b

727260c 914673 t

c t b t y t t c t b t ty t c t b N y 4322322

a a a a a 代入方程:

2

c 10.2t 121.2t 1562.5y 2

.102.1211562.5 ++=∴??

?

??===∴c b a

(3)当t=5,即2004年基建投资额y c =+×5+×25=(万元)

当t=6,即2005年基建投资额y c =+×6+×36=(万元) 10.

指数曲线型。 (2)代入方程组:

t

(1.21)36.3c y 21.13.36 08192.0lg 55982.1lg 10B 0.81925A 7.7991 2t

B t A ty't

B NA y'?=∴???==???====∴???==??????∑+∑=∑∑+=∑b a b B a A 查反对数表得 (3)当t=3时,即该地区2004年底人口数为:

lgy c =lga+tlgb=+3×= ∴y c =(万人)

11. 见教材P412-413 12. (1)

(2)当t=19,即2004年第一季度销售量估计值为: y c =+×19=(千件)

×(第一季度的季节比率)=(千件)

同样方法,得到2004年第二、三、四各季度的销售量估计值依次为:千件、千件、千件。

13.

(1) 2010年达到翻一番的目标,即人均绿化面积为:4平方米×2=8平

方米,根据已知条件,得:

%18.1070718.124/8/101000201020=====n G a a X 即每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2) 若在2008年就达到翻一番目标,则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05.9%100%05.109%1002%1004/8%100/%1008800202008=-=-=-=-=

-n G a a

X 即每年的平均增长数度=%。

(3) 若2001年和2002年的平均发展速度都为110%,那么后8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2820012002201020102002G 200020012000

G a a a

a /a (1.10)(X )2a a a X 1.06483106.48%

??=?======进一步整理得到:

即后8年每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4) 假定2007年的人均绿化面积为人均6.6平方米,以2000年为基期,那么其平均年增长量是:

)

(37143.07

6.2746.6)

(4 )(6.62000200720002007平方米则平均年增长量平方米;平方米==-=-===n a a a a 14. (1)

第三季度销售值=24÷4×115%=(万元) 第四季度销售值=24÷4×95%=(万元)

(3)第三季度比第一季度销售值的变动比率为:

%。

实际下降17.2%

83.973573

.42626

.4%8.914%3.1175∴==÷ (4) )20(2216y 2t 2003万元时,当年=?+==

即经季节性调整后的2003年第一季度的估计值=20÷4×90%=(万元) 15. 见教材P416

第五章 统计指数

1. (1)

%04.11315

.13

.1q q %76.1118.66.7p p

%83.9520.115.1q q %67.10682.192.1p p

%77.12346.452.5q q %91.1102.244.2p p %1040.52

.5q q %33.13330.040.0p p 0101010101010101====================水产品个体销售量指数水产品个体物价鲜蛋个体销售量指数鲜蛋个体物价猪肉个体销售量指数猪肉个体物价蔬菜个体销售量指数蔬菜个体物价 (2)

%

60.115292.21614.24k %28.112614.246368

.27k 0001q 1

011p ==∑∑===∑∑=

p q p q q p q p

(3) )(0228.3614.246368.2704

.13.1)8.66.7()(138.015.1)80.192.1()(3248.152.5)2.244.2()(52.02.5)30.040.0()(1

1

1101101101101元=-=-=?-=?-=?-=?-=?-=?-=?-=?-∑∑q

p q p q p p q p p q p p q p p

2.

)(02.5098.699750k 1

%15.107%

160.108120

%670.106330%270.107300120

330300 k 1k 11111

1

11

1

1

1

01

1p

万元=-=-=+

+++=

=

?=

∑∑∑∑∑∑p q p q p

q p q p q

p p p q

3.

)

(8.66019488.2608q

kp %

92.13319488.2608700848400700%140848%110400%174q kp k 000

000q 万元=-=-==++?+?+?==∑∑∑∑q p q p

4. 列计算表如下:

万元

万元万元%%指数体系:(万元)产量指数(万元)(万元)

总产值由于价格变化而增加的7235107 %6.10990.10497.114 35

7157501

%

90.104715750

1

107

715822%97.114715

82272750822%6.109750

822

001100110

01

100111

011+=?==-=-===-=-===-==

∑∑∑∑∑∑∑∑∑∑q p q p K q p q p K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5. 列表计算如下: )(7.125 2000 2400 250 5)(3.000 3000 2600 000 6)

(55.314 2000 2100 629 41

1011110

000元元元===

======∑∑∑

∑∑∑f

f Q Q f f Q Q f

f Q Q n

元元指数体系:元-结构变动影响指数:元-固定构成指数:元198.15487.6685.75 108.56%119.41%129.63% )

(15.198%

56.10855.314 27

.125 2 )

(6.487%

41.1197.125 23

.000 3 )

(75.685%63.12955.314 23.000 30n 0n n 1n 10101+=?========-==Q Q Q Q Q Q Q Q Q Q Q Q

6.

%

56.111 %5%6.112%7%3.128%8%108%3%2.105 %3%98%10%7.109%16%4.116%48%63.109k %63.109 %14%1.108%13%3.102%48%08.117%25%100%

100%2%100%98%100%08.117 %7%103%5%6.98%21%2.140%38%7.122 %

4%7.101%17%7.96%2%100%6%1.106kw p =?+?+?+?+?+?+?+?==?+?+?+?==?+?==?+?+?+?+?+?+?+?==∑总指数食品类物价指数粮食类指数副食品指数 7. (1)参见教材P209-210的计算方法

(2)

%

24.10365

.067,368000

,380%

6.98000,10%

5.102000,40%

4.105000,30%

4.108000,50%

38.102000,30%

35.101000,10%

36.99000,15%

23.101000,35%

23.104000,20%

11.105000,50%

41.101000,90000

,10000,40000,30000,50000,30000,10000,15000,35000,20000,50000,90k 1k 1

111p ==

++++++++++++++++++++=

∑=

q p q p 总指数

8. 产量总指数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

第四章 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元) (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7%-2%=5% 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实际 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104.35%( (1-4%)/(1-8%)*100%=96%/92%*100%=104.35%结果表明:超额完成4.35%( 104.35%-100%)) 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中位数为774.3(元)众数为755.9(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1500-720)/(1770-720)=0.74286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700)*0.74286=74.286 加下限700+74.286=774.286 求众数: D1=1050-480=570 D2=1050-600=450 求比例:d1/(d1+d2)=570/(570+450)=0.55882 分割众数组的组距:0.55882*(800-700)=55.882 加下限:700+55.882=755.882 5.1996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64.43(件/人) (55*300+65*200+75*140+85*60)/(300+200+140+60) 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为733.33(元) 众数为711.11(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50-20)/(65-20)=0.6667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600)*0.6667=66.67 加下限:600+66.67=666.67 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去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 多少?1.94% (上年实际完成1.03/1.05=0.981 本年实际计划比上年增长 (1-0.981)/0.981=0.019/0.981=1.937%)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试分析:(1)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高? (2)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整齐? % 3.33V %7.44V /8 .1x /5.1x ====乙甲乙甲人)(件人)(件9.在 计算平均数里,从每个标志变量中减去75个单位,然后将每个差数 缩小10倍,利用这个变形后的标志变量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其中各个变量的权数扩大7倍,结果这个平均数等于0.4个单位。试计算这个平均标志变量的实际平均数,并说明理由。79 10.某地区1998~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表:(单位:亿元)

卫生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

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有一定的关系,下述错误的叙述是_____ A.参数数目不同 B.t分布中的自由度趋于无穷大时,曲线逼近标准正态分布 C.为单峰分布 D.对称轴位置在0 E.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相同 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 A.标准误逐渐加大 B.标准差逐渐加大 C.标准差逐渐减小 D.标准误逐渐减小 E.标准差趋近于0 抽样误差是指。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参数与统计量之间由于抽样而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没有个体差异就不会有抽样误差 B.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误来表示 C.好的抽样设计方法,可避免抽样误差的产生 D.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来自统计报表、医疗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等 E.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及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别 t分布与正态分布存在如下哪一种关系。 A.二者均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B.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1.96 C.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都分布一致 D.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 E.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 抽样研究中,适当增加观察单位数,可() A.减小Ⅰ型错误 B.减小Ⅱ型错误 C.减小抽样误差 D.提高检验效能 E.以上均正确

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之比为。 A.率 B.构成比 C.频率 D.相对比 E.频数 构成比用来反映。 A.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 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 E.上述A与C都对 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 A.IQ得分 B.心率 C.住院天数 D.性别 E.胸围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______. A.麻疹易感人群 B.麻疹患者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 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 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 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 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 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 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 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E.以上都不对 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资料的分布特征() A.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任意分布

(完整版)简便运算的练习题和答案汇总

运算定律练习题 (1)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38×25×4 42×125×8 25×17×4 (25×125)×(8×4) 49×4×5 38×125×8×3 (125×25)×4 5 ×289×2 (125×12)×8 125×(12×4) (2)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变化练习 125×64 125×88 44×25 125×24 25×28 (3)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357+288+143 158+395+105 167+289+33 129+235+171+165

378+527+73 169+78+22 58+39+42+61 138+293+62+107 (4)乘法分配律:(a+b)×c=a×c+b×c 正用练习 (80+4)×25 (20+4)×25 (125+17)×8 25×(40+4)15×(20+3) (5)乘法分配律正用的变化练习: 36×3 25×41 39×101 125×88 201×24 (6)乘法分配律反用的练习: 34×72+34×28 35×37+65×37 85×82+85×18

25×97+25×3 76×25+25×24 (7)乘法分配律反用的变化练习: 38×29+38 75×299+75 64×199+64 35×68+68+68×64 ☆思考题:(8)其他的一些简便运算。 800÷25 6000÷125 3600÷8÷5 58×101-58 74×99 【思路导航】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325÷25 =(325×4)÷(25×4) =1300÷100 =13 【练一练1】(1)450÷25(2)525÷25 (3)3500÷125

国际税收计算题1

国际税收 五、计算题 1 ?某一纳税年度,甲国居民来自甲国所得为80000美元,来自乙国的所得为20000美元。甲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即所得8000美元以下(含)的税率为零;所得8000 —20000美元的税率为10%所得20000—50000美元的税率为20% 所得50000—80000美元的税率为30%所得80000美元以上的税率为40%乙国实行20%的比例税率。 要求:用全额免税法计算该居民在该纳税年度的纳税总额。 1. ( 1)甲国应征所得税额=8000X 0%+ (20000-8000 )X 10%+(50000-20000 ) X 20%+(80000-50000 )X 30% =16200 (美元) (2)乙国已征所得税额=20000X 20%=4000(美元) (3)该居民纳税总额=16200+4000=20200 (美元) 2 ?某一纳税年度,甲国居民来自甲国所得为80000美元,来自乙国的所得为20000美元。乙国实行20%的比 要求:用累进免税法计算该居民在该纳税年度的纳税总额。 2 . ( 1)甲国应征所得税额=[8000 X 0%+( 20000-8000 )X 10%+(50000-20000 )X 20%+ (80000-50000 )X 30%+(100000-80000 )X 40% X [80000 -( 80000+20000)] =19360 (美元) 或(方法二)=(100000-80000 )X 40%+ (80000-50000 )X 30%+ (50000-20000 )X 20% =20000 X 40%+3000(X 30%+30000X 20% =8000+9000+6000 =23000 (美元) (2)乙国已征所得税额=20000X 20%=4000(美元) (3)该居民纳税总额=19360+4000=23360 (美元) 或(方法二)=23000+4000=27000 (美元) 3 ?某一纳税年度,甲国居民来自甲国所得为80000美元,来自乙国的所得为20000美元。甲国实行五级全额累 进税率,即所得8000美元以下(含)的税率为零;所得8000 —20000美元的税率为10% 所得20000—50000美元的税率为20%所得50000—80000美元的税率为30%所得80000美元以上的税率为40%乙国实行20% 的比例税率。 要求:用全额免税法计算该居民在该纳税年度的纳税总额。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及计算分析

计算分析题解答参考 1.1.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计算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产量/计划产量=733/(198/0.9+315/1.05+220/1.1) =101.81% 平均单位产量成本 X=∑xf/∑f=(15*198+10*315+8*220)/733 =10.75(元/件) 1.2.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企业产品98年、99年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该企业98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x=∑xf/∑f=(25*1500+28*1020+32*980)/3500 =27.83(元/件) 该企业99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x=∑xf /∑(m/x)=101060/(24500/25+28560/28+48000/32) =28.87(元/件) 年某月甲、乙两市场三种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1.3.1999 解:三种商品在甲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xf/∑f=(105*700+120*900+137*1100)/2700 =123.04(元/件) 三种商品在乙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m/∑(m/x)=317900/(126000/105+96000/120+95900/137) =117.74(元/件) 2.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22件,标准差为 3.5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

试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中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X 甲=22件 σ甲=3.5件 ∴V 甲=σ甲/ X 甲=3.5/22=15.91% 列表计算乙组的数据资料如下: ∵x 乙=∑xf/∑f=(11*10+14*20+17*30+20*40)/100 =17(件) σ乙= √[∑(x-x)2 f]/∑f =√900/100 =3(件) ∴V 乙=σ乙/ x 乙=3/17=17.65% 由于V 甲<V 乙,故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2.2.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的资料如下: 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确定哪一个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更有推广价值? 解:∵x 甲=998斤 σ甲=162.7斤 ∴V 甲=σ甲/ x 甲=162.7/998=16.30% 列表计算乙品种的数据资料如下:

卫生统计学部分题库

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46,P>0.05,说明两变量之间______. A.有相关关系 B.无任何关系 C.无直线相关关系 D.无因果关系 E.有伴随关系 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 A.直线相关分析 B.秩相关分析 C.直线回归分析 D.方差分析 E.病例对照研究 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应使用校正公式而未使用时,会导致。 A.χ2增大,P值减小 B.χ2减小,P值也减小 C.χ2增大,P值也增大 D.χ2减小,P值增大 E.视数据不同而异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比较两个率有无差别的无效假设为。 A.μ1=μ2 B.π1=π2 C.μ1≠μ2 D.π1≠π2 E.b=c 四格表χ2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 A.n>40且T>5 B.n<40且T>5 C.n>40且1<T<5 D.n<40且1<T<5 E.n>40且T<1 两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效的t检验公式中,位于分母位置上的是。 A.两样本均数之差 B.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方差 C.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标准误 D.两样本均数方差之差

E.两样本均数标准误之差 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 A.t值不变 B.t值变小 C.t值变大 D.t值变小或变大 E.不能判断 在假设检验中,P值和α的关系为。 A.P值越大,α值就越大 B.P值越大,α值就越小 C.P值和α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D.P值和α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E.P值的大小与α值的大小无关 t分布与正态分布存在如下哪一种关系。 A.二者均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B.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1.96 C.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都分布一致 D.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 E.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 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 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 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 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 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从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均数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下列哪一样本得到的估计精度高。 A.均数大的样本 B.均数小的样本 C.标准差小的样本 D.标准误小的样本 E.标准误大的样 以一定概率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宜采用。 A.抽样误差估计 B.点估计 C.参考值范围估计 D.区间估计

国际税收计算题答案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甲国采取免税法时,该公司来自于乙国的所得免税。 该公司向甲国缴税=70×40%=28(万美元) 甲国采取扣除法时,该公司在乙国缴税=30×30%=9(万元) 该公司向甲国缴税=(100-9)×40%=36.4(万元) 甲国采取抵免法时,该公司在乙国缴税=30×30%=9(万元) 该公司向甲国缴税=100×40%-9=31(万元) 2.来源于子公司的所得=(28+7)/(1-30%)=50(万美元) 母公司间接承担的子公司所得税额=30×(28+7)/70=15(万美元) 母公司承担的境外税额=15+7=22(万美元) 抵免限额=50×40%=20(万美元),小于22万美元,因而实际可抵免税额为20万美元。 A公司应纳甲国所得税=(200+50)×40%-20=80(万美元) 3.⑴利息所得的抵免限额=100×30%=30(万美元),大于已纳税额20万美元,因而实际允许抵免的税额为20万美元。 财产租赁所得的抵免限额=200×30%=60(万美元),小于已纳税额80万美元,因而实际允许抵免的税额为60万美元。 A公司应向甲国缴纳的所得税额=(500+300)×30%—20—60=160(万美元) ⑵综合抵免限额=300×30%=90(万美元)

在乙国的已纳税额=20+80=100(万美元),大于抵免限额,因而实际允许抵免的税额为90万美元。 A公司应向甲国缴纳的所得税额=(500+300)×30%—90=150(万美元) 4.⑴乙国税法规定应征预提所得税=500×30%=150(万英镑) 乙国按限制税率征收预提所得税=500×10%=50(万英镑) 二者之间的差额100万英镑在甲国视同已征税额予以抵免。 A公司在甲国允许抵免的预提税额=50+100=150(万英镑) ⑵乙国按固定税率征收预提所得税=500×20%=100(万英镑) A公司在甲国允许抵免的预提税额为100万英镑。 5.该跨国集团公司通过母子公司之间的转让定价将利润从高税国甲国转移到了低税国乙国,从而降低了跨国集团公司的总税负。 转让定价调整前: A公司向甲国缴纳公司所得税=(15-12-3)×35%=0(美元) B公司向乙国缴纳公司所得税=(30-15)×18%=2.7(万美元) 跨国集团公司总税负=0+2.7=2.7(万美元) 甲国可以根据组成市场标准对该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行为进行调整。 转让定价调整后: 该批零件的组成市场价格=(12+3)÷(1-25%)=20(万美元)A公司向甲国缴纳公司所得税=(20-12-3)×35%=5.25(万美元)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1、某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如下: 单位:(件) 试计算7、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并简要说明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变化的原因。 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37360 13320 == = ∑∑f Xf X (件) 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44360 15840 == = ∑∑ f Xf X (件) 根据计算结果得知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多7件。其原因是不同组日产量水平的工人所占比重发生变化所致。7月份工人日产量在40件以上的工人只占全部工人数的40%,而8月份这部分工人所占比重则为66.67%。

2、某纺织厂生产某种棉布,经测定两年中各级产品的产量资料如下: 解: 2009年棉布的平均等级= 250 10 3 40 2 200 1? + ? + ? =1.24(级) 2010年棉布的平均等级= 300 6 3 24 2 270 1? + ? + ? =1.12(级) 可见该厂棉布产品质量2010年比2009年有所提高,其平均等级由1.24级上升为1.12级。质量提高的原因是棉布一级品由80%上升为90%,同时二级品和三级品分别由16%及4%下降为8%及2%。

试比较和分析哪个企业的单位成本高,为什么? 解: 甲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0×10%+1.1×20%+1.2×70%=1.16(元) 乙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2×30%+1.1×30%+1.0×40%=1.09(元) 可见甲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较高,其原因是甲企业生产的3批产品中,单位成本较高(1.2元)的产品数量占70%,而乙企业只占30%。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题库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 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方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 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 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 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 【答案】E ?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 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E 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 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 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 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 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 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 【答案】D 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一部分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 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答案】C 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计算题例题答案

1. Mg(OH)2 的溶解度为 1.3×10-4 mol·L -1 ,如果在 10 ml 0.10 mol·L -1 MgCl 2 溶液中加入 10 ml 0.10 mol·L -1 NH 3·H 2O ,若要不使 Mg(OH)2沉淀析出 ,则需要加入固体 (NH 4)2SO 4多少克?( K b ? (NH 3) =1.8×10-5 ,(NH 4)2SO 4 的式量为 132 )。 解:因为是等体积混合 ,所以混合后的浓度各自减半 : [Mg 2+ ]=0.050(mol ·L -1) [NH 3·H 2O]=0.050(mol ·L -1) Mg(OH)2的溶度积为 1.3×10-4×(2×1.3×10-4)2 = 8.8×10-12 若Mg(OH)2沉淀不析出 ,则[OH - ]≤050 .0108.812 -?=1.3×10-5(mol ·L -1) 而 ] []][[34NH OH NH -+ =K b Θ NH 3 =1.8×10-5 ][4 +NH =5 510 3.105 .0108.1--???=0.069(mol ·L -1) 需要(NH 4)2SO 4量为 0.5×0.069×132× 1000 20 =0.091 (g) 2、将 Ag 放在含有 AgBr 沉淀的 0.500 mol·L -1 KBr 溶液中,Zn 片放在0.100 mol·L -1 的ZnSO 4 溶液中,组成原电池。 (1) 写出该原电池符号; (2) 写出正、负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 (3) 计算该原电池的电动势 。 (E ?( Zn 2+/ Zn) =-0.763 v ,E ?( Ag + / Ag) =0.799 v ,Ksp ?(AgBr) =5.0×10-13 ) 解:⑴ Zn │ ZnSO 4 (0.100 mol ·L - 1) ║ KBr (0.500 mol ·L - 1) ,AgBr │ Ag ⑵ 2 AgBr + Zn = 2 Ag + 2 Br - + Zn 2+ ⑶ ? ( Ag + / Ag) =?Θ( Ag + / Ag) + 0.0592 lg [Ag + ] =0.799 + 0.0592 lg (500 .0100.513 -?)=0.0898 (v) ? ( Zn 2 + / Zn) =? Θ( Zn 2+ / Zn) + 2 0591.0lg [Zn 2+ ] =-0.763 + 20591 .0lg 0.100 =-0.793 (v) E = ? ( Ag + / Ag) - ? ( Zn 2 + / Zn) =0.0898 + 0.793 =0.883 (v) 1、已知电对 H 3AsO 4 + 2 H + + 2 e - = H 3AsO 3 + H 2O E ?=+0.559 v ; 电对 I 3- + 2 e - = 3 I - ,E ?=+0.536 v 。 (1)计算下列反应的 K ?: H 3AsO 3 + I 3- + H 2O = H 3AsO 4 + 3 I - + 2 H + (2)如果溶液的 pH =7,上述反应朝什么方向进行? (3)如果溶液中的 c (H +)= 6 mol ?L -1,反应朝什么方向进行?

国际税收计算题1

国际税收 五、计算题 1.某一纳税年度,甲国居民来自甲国所得为80000美元,来自乙国的所得为20000美元。甲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即所得8000美元以下(含)的税率为零;所得8000—20000美元的税率为10%;所得20000—50000美元的税率为20%;所得50000—80000美元的税率为30%;所得80000美元以上的税率为40%。乙国实行20%的比例税率。 要求:用全额免税法计算该居民在该纳税年度的纳税总额。 1.(1)甲国应征所得税额=8000×0%+(20000-8000)×10%+(50000-20000) ×20%+(80000-50000)×30% =16200(美元) (2)乙国已征所得税额=20000×20%=4000(美元) (3)该居民纳税总额=16200+4000=20200(美元) 2.某一纳税年度,甲国居民来自甲国所得为80000美元,来自乙国的所得为20000美元。乙国实行20%的比例税率。甲国实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即: 级数应纳税所得额级距税率 1 所得8000美元以下(含)的部分 0 2 所得8000—20000美元的部分 10% 3 所得20000—50000美元的部分 20% 4 所得50000—80000美元的部分 30% 5 所得80000美元以上的部分 40% 要求:用累进免税法计算该居民在该纳税年度的纳税总额。 2.(1)甲国应征所得税额=[8000×0%+(20000-8000)×10%+(50000-20000)× 20%+(80000-50000)×30%+(100000-80000)×40% ×[80000÷(80000+20000)] =19360(美元) 或(方法二)=(100000-80000)×40%+(80000-50000)×30%+ (50000-20000)×20% =20000×40%+30000×30%+30000×20% =8000+9000+6000 =23000(美元) (2)乙国已征所得税额=20000×20%=4000(美元) (3)该居民纳税总额=19360+4000=23360(美元) 或(方法二)=23000+4000=27000(美元) 3.某一纳税年度,甲国居民来自甲国所得为80000美元,来自乙国的所得为20000美元。甲国实行五级全额累进税率,即所得8000美元以下(含)的税率为零;所得8000—20000美元的税率为10%;所得20000—50000美元的税率为20%;所得50000—80000美元的税率为30%;所得80000美元以上的税率为40%。乙国实行20%的比例税率。 要求:用全额免税法计算该居民在该纳税年度的纳税总额。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的,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6.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7. 8.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设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A.全部工业企业 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8.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9.统计工作的成果是(C)。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10.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卫生统计学试题6含答案

统计试题题库 1. 下列那个是对标化后总死亡率的正确描述? A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E.以上都不对 2. 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D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 3. 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是: D A.总例数大于40 B.理论数大于5 C.实际数均大于l 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 E.总例数小于40 4. 总体应该是由: D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任意个体组成 5.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 E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6. 抽样误差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7. 抽签的方法属于下列那种抽样: D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分级抽样

8. 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下列那类资料: B 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 9. 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D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试验 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E.以上都不对 10. 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B A.两样本均数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样本均数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 11. 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A.Sx B.S C.X D.CV

计算方法练习题与答案

练习题与答案 练习题一 练习题二 练习题三 练习题四 练习题五 练习题六 练习题七 练习题八 练习题答案 练习题一 一、是非题 1.*x=–1 2.0326作为x的近似值一定具有6位有效数字,且其误差限 ≤ 4 10 2 1 - ? 。() 2.对两个不同数的近似数,误差越小,有效数位越多。( ) 3.一个近似数的有效数位愈多,其相对误差限愈小。( ) 4.用 2 1 2 x - 近似表示cos x产生舍入误差。( )

5. 3.14和 3.142作为π的近似值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 ) 二、填空题 1. 为了使计算 ()()2334912111y x x x =+ -+ ---的乘除法次数尽量少,应将该 表达式改写为 ; 2. * x =–0.003457是x 舍入得到的近似值,它有 位有效数字,误差限 为 ,相对误差限为 ; 3. 误差的来源是 ; 4. 截断误差为 ; 5. 设计算法应遵循的原则是 。 三、选择题 1.* x =–0.026900作为x 的近似值,它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 。 (A) 7; (B) 3; (C) 不能确定 (D) 5. 2.舍入误差是( )产生的误差。 (A) 只取有限位数 (B) 模型准确值与用数值方法求得的准确值 (C) 观察与测量 (D) 数学模型准确值与实际值 3.用 1+x 近似表示e x 所产生的误差是( )误差。 (A). 模型 (B). 观测 (C). 截断 (D). 舍入 4.用s *=21 g t 2表示自由落体运动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式 (g 为重力加速度),s t 是在 时间t 内的实际距离,则s t - s *是( )误差。 (A). 舍入 (B). 观测 (C). 模型 (D). 截断 5.1.41300作为2的近似值,有( )位有效数字。 (A) 3; (B) 4; (C) 5; (D) 6。 四、计算题

国际税收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税收题目 一、术语解释 1.国际税收 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或财产进行重叠交叉课税,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2.财政降格 由于存在国际税收竞争,各国的资本所得税税率下降到一个不合理的低水平,造成国家的财政实力大幅度下降的现象和趋势。 二、填空 1.个人所得税制按照课征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以及(混合所得税制)。 2.按照课税对象的不同,税收课大致分为:商品课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 3.销售税有多种课征模式,在产制、批发、零售三个环节中选择某一环节课税的,称为(单一环节销售税)。 4.根据商品在国际上的流通方式不同,可将关税分为:(进口关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三、判断题 1.欧盟的“自有财源”从本质上看,是强加在成员国政府上的税收收入。× 2.一国对跨国纳税人课征的税收属于属于国际税收的范畴。×

3.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境和关境不是一致的。× 4.销售税是仅以销售商品为课征对象的一个税种。× 5.预提税是按预提方式对支付的所得课征的一个独立税种。× 6.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趋势在商品课税领域的体现是:关税和增值税的协调是商品课税国际协调的核心内容。× 7.没有区域性国际税收协调就没有区域国际经济的一体化。√ 8.一国为吸引外资而实施较低的税率也是恶性税收竞争的一种形式。× 四、选择题 1.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C )。 A.涉外税收 B.对外国居民征税 C.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 D.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 2.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大规模降税浪潮实质上是( D )。 A.税负过重的必然结果 B.美国减税政策的国际延伸 C.促进国际贸易的客观需要 D.税收国际竞争的具体体现 3.1991年,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5过就加强税收征管方面合作问题签订了( C )。 A.《同期税务稽查协议范本》 B.《税收管理互助多变条约》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学习资料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

第四章 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元) (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 7%-2%=5% 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实际 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104.35%( (1-4%)/(1-8%)*100%=96%/92%*100%=104.35%结果表明:超额完成4.35%(104.35%-100%)) 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中位数为774.3(元)众数为755.9(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1500-720)/(1770-720)=0.74286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700)*0.74286=74.286 加下限700+74.286=774.286 求众数: D1=1050-480=570 D2=1050-600=450 求比例:d1/(d1+d2)=570/(570+450)=0.55882 分割众数组的组距:0.55882*(800-700)=55.882 加下限:700+55.882=755.882 5.1996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 下: 率。64.43(件/人)

(55*300+65*200+75*140+85*60)/(300+200+140+60) 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为733.33(元) 众数为711.11(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50-20)/(65-20)=0.6667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600)*0.6667=66.67 加下限:600+66.67=666.67 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 103%,比去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 多少?1.94% (上年实际完成1.03/1.05=0.981 本年实际计划比上年增长 (1-0.981)/0.981=0.019/0.981=1.937%)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卫生统计学题库

《卫生统计学》考试题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三章正态分布 第四章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 第五章方差分析 第六章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七章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及其应用 第八章χ2检验 第九章秩和检验 第十章回归与相关 第十一章常用统计图表 第十二章实验设计 第十三章调查设计

第十四章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第十五章寿命表 第十六章随访资料的生存分析 附录: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参数(parameter) 2. 统计量(statistic) 3. 总体 (population) 4. 样本(sample) 5. 同质(homogeneity) 6. 变异 (variation) 7. 概率 (probability) 8. 抽样误差 (sampling error) 二、单选题 1.在实际工作中,同质是指: A.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 B.研究对象的有关情况一样 C.被研究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 D.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很小 E.以上都对 2. 变异是指: A.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B.同质基础上,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C.各观察单位某测定值差异较大 D.各观察单位有关情况不同 E.以上都对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 B.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4. 统计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A.从总体中随意抽取一部分 B.有意识地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依照研究者的要求选取有意义的一部分 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以上都不是 5.按随机方法抽取的样本特点是:

增值税计算题习题(附详细答案)

【例2—4·计算题】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05 年4 月的有关经营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 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34万元通过认证。上月末留抵税款3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正确答案』 (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 (2)当期应纳税额=100×17%-(34-8)-3=17-26-3=-12(万元) (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4)按规定,如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12(万元) (5)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26-12=14(万元) 【例2-5·计算题】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05 年6 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400 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68万元通过认证。上期末留抵税款5 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 万元,收款117 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 万元。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解析】 (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 (2)当期应纳税额=100×17%-(68-8)-5=17-60-5=-48(万元) (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4)按规定,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26(万元) (5)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该企业当期免抵税额=26-26=0(万元) (6)6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22(48-26)万元。 (2)如果出口企业有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免、抵、退”办法如下: 【例2-6·计算题】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05年8 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额34 万元通过认证。当月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100 万元。上期末留抵税款6 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 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 万元。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正确答案』 (1)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税率)=100×(17%-13%)=4(万元) (2)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200×(17%-13%)-4=8-4=4(万元)(3)当期应纳税额=100×17%-(34-4)-6=17-30-6=-19(万元) (4)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材料出口货的退税税率=100×13%=13(万元) (5)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13=13(万元) (6)按规定,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即该企业应退税=13(万元) (7)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该企业免抵税额=13-13=0(万元) (8)8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6 万元(19-13)。 【例题·计算题】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5%。2009 年1 月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外购原材料、燃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支付价款850 万元、增值税额144.5万元, 材料、燃料已验收入库; (2)外购动力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支付价款150 万元、增值税额25.5万元,其中20% 用于企业基建工程; (3)以外购原材料80 万元委托某公司加工货物,支付加工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 万元、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