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金融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一门经济科学,内容有货币、信用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货币供求、金融宏观调控、金融改革与发展。该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学生顺利进入专业课的基础。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讨论、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提高自学能力,能独立阅读教材和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在理解内容和加深学习下写出条理清晰的阅读笔记和小结,能用所学知识帮助理解现实金融问题。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内容在40学时内实施完成,通过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的介绍,掌握基本的金融理论和金融运行机构,了解国内外最新发生的一些与金融较为密切的事件,通过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几个方面的学习,从总体上了解、理解货币、信用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

(二)课后常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实际,供学生思考。

四、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共计40学时。为考试课程。考试分平时阶段测验、讨论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方式用口试和笔试。比例为20%、20%、60%。评定学期成绩结合平时得出综合成绩为该门课成绩。

第二部分讲授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要求:

主要考核学生对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等知识点的了解认知程度,对金融学重要性的认识。

二、讲授内容:

(一)货币与经济的关系

三、本章参考书目:

《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四、思考题:

如何认识货币?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作用、货币层次的划分

(二)了解货币制度的演进,初步掌握有关货币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学习整个金融学打下基础。

二、讲授内容:

(一)货币的起源与形态变迁

(二)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三)货币的计量

(四)货币制度

三、本章参考书目:

《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四、思考题:

(一)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二)货币的职能有那些?

(三)货币制度的发展是怎样的?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一、目的要求:

(一)理解信用和信用经济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发展多种信用形式的必要性与意义

(三)掌握主要信用工具,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二、讲授内容: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二)信用形式

(三)信用工具

三、本章参考书目:

《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四、思考题:

(一)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二)如何认识信用工具?

(三)信用在当代的作用怎样?

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利息及利率的概念、利率的分类、影响利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理

(二)理解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二、讲授内容:

(一)利息的本质与利息率

(二)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

(三)利率杠杆与应用

(四)西方利率理论

三、本章参考书目:

《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四、思考题:

(一)决定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二)如何理解西方利率理论?

第五章金融市场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功能、类型及其运行

(二)掌握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基本内容。

二、讲授内容:

(一)金融市场概述

(二)货币市场

(三)资本市场

(四)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

三、本章参考书目:

《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四、思考题:

(一)如何正确认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二)了解当前的金融衍生工具。

第六章金融机构体系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资金融通与金融机构的关系,理解金融机构的多样性

(二)了解国外金融机构体系的组成、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的组成及各种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

二、讲授内容:

(一)资金融通与金融机构

(二)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三)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及改革

三、本章参考书目:

《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四、思考题:

(一)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与西方国家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如何变革的?

(三)金融机构在资金融通中起到什么作用?

第七章商业银行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商业银行历史及其发展趋势

(二)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及职能

(三)理解商业银行是特殊企业,掌握它的经营原则和主要业务。

二、讲授内容:

(一)商业银行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形式

(三)商业银行的业务

(四)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三、本章参考书目:

《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四、思考题:

(一)商业银行的职能有哪些?

(二)如何正确认识商业银行的业务?

第八章中央银行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

(二)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三)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主要业务,认识中央银行在金融机构和整个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讲授内容: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三、本章参考书目:

《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四、思考题:

(一)如何应用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

(二)中央银行的监督作用应该加强还是应该削弱,为什么?

第九章货币供求理论

一、目的要求:

(一)理解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的含义、机制、实现条件

(二)了解各种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和货币供给机制的基本原理。

二、讲授内容:

(一)货币需求理论

(二)货币供给理论

(三)货币均衡

三、本章参考书目:

《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四、思考题:

(一)如何实现货币的供求平衡?

(二)如何衡量货币均衡?

(三)怎样认识货币需求理论?

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和类型

(二)掌握通货膨胀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对经济及社会的影响

(三)了解通货紧缩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其影响

(四)了解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二、讲授内容:

(一)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

(三)通货紧缩及其影响

(四)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治理

三、本章参考书目:

《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四、思考题:

(一)如何运用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二)通货紧缩的原因是什么?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货币政策在经济政策中的地位

(二)货币政策目标及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手段,达到准确掌握货币政策及实现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

二、讲授内容:

(一)货币政策目标

(二)货币政策工具

(三)货币政策传导及效应

三、本章参考书目:

《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四、思考题: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有哪些?

(二)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第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金融在社会资金积累中的作用、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了解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发展中国家和全球金融的影响

(三)了解金融创新的原因、方式和内容,金融风险的特点和防范与化解风险的要求。

二、讲授内容:

(一)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三、本章参考书目:

《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四、思考题:

(一)怎样认识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二)怎样认识金融创新?

(三)如何应对金融风险?

制定人:况云武审核人:批准人:制定时间:2005年8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