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奥数最优化问题(1)

最新五年级奥数最优化问题(1)
最新五年级奥数最优化问题(1)

第7讲最优化问题

一、知识要点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的问题: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的时间最少,效果最佳。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统筹问题。我们还会遇到“费用最省”、“面积最大”、“损耗最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从极端情况去探讨它的最大(小)值,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极值问题。以上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最优化问题”。

二、精讲精练

【例题1】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个,剪一个饼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问煎3个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思路导航】先将两个饼同时放入锅中一起煎,一分钟后两个饼都熟了一面,这时可将一个取出,另一个翻过去,再放入第三个。又煎了一分钟,将两面都熟的那个取出,把第三个翻过去,再将第一个放入煎,再煎一分钟就会全部煎好。所以,煎3个饼至少需要3分钟。

【例题2】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需要1分钟,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要让客人喝上茶,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思路导航】经验表明,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此,洗水壶和烧开水不能同时进行。而洗茶壶、洗茶杯和拿茶叶与烧开水可以同时进行。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这样安排:先洗水壶用1分钟,接着烧开水用15分钟,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水开了就沏茶,共需要16分钟。

【例题3】五(1)班赵明、孙勇、李佳三位同学同时到达学校卫生室,等候校医治病。赵明打针需要5分钟,孙勇包纱布需要3分钟,李佳点眼药水需要1分钟。卫生室只有一位校医,校医如何安排三位同学的治病次序,才能使三位同学留在卫生室的时间总和最短?

【思路导航】校医应该给治疗时间最短的先治病,治疗时间长的最后治疗,才能使三位同学在卫生室的时间总和最短。这样,三位同学留在卫生室的时间分别是:李佳1分钟,赵1+3=4分钟,赵明1+3+5=9分钟。时间总和是1+4+9=14分钟。

【例题4】用1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各种长方形,要求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围成的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是18÷2=9厘米。显然,当长与宽的差越小,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越大。又已知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因此,当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时,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5×4=20平方厘米。

【例题5】用3~6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

【思路导航】解决这个问题应考虑两点:(1)尽可能把大数放在高位;(2)尽可能使两个数的差最小。所以应把6和5这两个数字放在十位,4和3放在个位。根据“两个因数的差越小,积越大”的规律,3应放在6的后面,4应放在5的后面。63×54=3402.

最优化问题

1.烤面包时,第一面需要2分钟,第二面只要烤1分钟,即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丽用来烤面包的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吃3片面包,至少要烤多少分钟?

2.用一只平底锅烙大饼,锅里只能同时放两个。烙熟大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现在要烙3个大饼,最少要用几分钟?

3.小华用平底锅烙饼,这只锅同时能放4个大饼,烙一个要用4分钟(每面各需要2

分钟)。可小华烙6个大饼只用了6分钟,他是怎样烙的?

4.小虎早晨要完成这样几件事:烧一壶开水需要10分钟,把开水灌进热水瓶需要2分钟,取奶需要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4分钟。他完成这几件事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5.小强给客人沏茶,烧开水需要1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买茶叶要8分钟,放茶叶泡茶要1分钟。为了让客人早点喝上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可以了?

6.在早晨起床后的1小时内,小欣要完成以下事情:叠被3分钟,洗脸刷牙8分钟,读外语30分钟,吃早餐10分钟,收碗擦桌5分钟,收听广播30分钟。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7.甲、乙、丙三人分别拿着2个、3个、1个热水瓶同时到达开水供应点打热水。热水龙头只有一个,怎样安排他们打水的次序,可以使他们打热水所花的总时间最少?

8.甲、乙、丙三人到商场批发部洽谈业务,甲、乙、丙三人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0分钟、16分钟和8分钟。怎样安排,使3人所花的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

9.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托把需要3分钟,乙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洗衣服需要10分钟,丁用桶注水需要1分钟。怎样安排四人用水的次序,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

10.用长26厘米的铁丝围成各种长方形,要求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1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分米,它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1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并且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是多少厘米?

13.用1~4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

14.用5~8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

15.用3~8这六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三位数,使这两个三位数的乘积最大。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等健康及亚健康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及促进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填空题

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

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五年级奥数数学行程问题知识点及练习

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是小学阶段接触最多、难度比较大的一类应用题,程问题有其基本的解答规律。这一讲所讲的行程问题是比较复杂行程问题,解答这类行程问题时不能生搬硬套关系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基本数量关系式: 速度x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一、专题简析: 我们把研究路程、速度、时间这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主要包括相遇问题、相背问题和追及问题。这一周我们来学习一些常用的、基本的行程问题。 解答行程问题时,要理清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紧扣基本数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来思考,对具体问题要作仔细分析,弄清出发地点、时间和运动结果。 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练习一 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分别从相距900千米的甲、乙两地出发,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0千米。8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例2:王欣和陆亮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亮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欣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陆亮后,立即回头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后再回头向陆亮跑去。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王欣和陆亮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练习二 1、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2、A、B两地相距4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飞去。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例3: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54千米?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一) 讨论有关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叫做行程应用题。 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 路程=速度×时间 如果用字母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那么,上面的数量关系可用字母公式样表示为:s=vt。 行程问题内容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主要有一个物体的运动和两个或几物体的运动两大类。两个或几个物体的运动又可以分为相遇问题、追及问题两类。 这一讲我们学习一个物体运动的问题的一些简单的相遇问题。 例题与方法: 例1.小明上学时坐车,回家时步行,在路上一共用了90分。如果他往返都坐车,全部行程需30分。如果他往返都步行,需多少分 例2.甲、乙两城相距280千米,一辆汽车原定用8小时从甲城开到乙城。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在中途停留30分。如果汽车要按原定时间到达乙城,那么,在行驶后半段路程时,应比原来的时速加快多少 例3.一列火车于下午1时30分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60千米。1小时后,另一列火车以同样的速度从乙站开出,当天下午6时两车相员。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例4.苏步青教授是我国着名的数学家。一次出国访问,他在电车上碰到了一位外国数学家,这位外国数学家出了一道题目让苏步青做,题目是: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100千米。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行10千米。这只狗同甲一道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头朝甲这边走,碰到甲时又往乙那边走,直到两人相遇。这只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苏步青略加思索,就把正确答案告诉了这位外国数学家。小朋友们,你能解答这道题吗 例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辆汽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练习与思考: 1.小王、小李从相距5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王下午2时出发步行,每小时行千米。小李下午3时半骑自行车出发,、经过小时两人相遇。小李骑自行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A、B两地相距6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甲车比乙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五大专题

行程问题---多人相遇问题及练习 板块一多人从两端出发——相遇问题 【例1】有甲、乙、丙3人,甲每分钟走100米,乙每分钟走80米,丙每分钟走75米.现在甲从东村,乙、丙两人从西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甲与乙相遇6分钟后,甲又与丙相遇. 那么,东、西两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例2】(2009年四中入学测试题)在公路上,汽车A、B、C分别以80km/h,70km/h,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若汽车A从甲站开往乙站的同时,汽车B、C 从乙站开往甲站,并且在途中,汽车A在与汽车B相遇后的两小时又与汽车C 相遇,求甲、乙两站相距多少km? 【巩固】甲、乙、丙三人每分分别行60米、50米和40米,甲从B地、乙和丙从A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甲遇到乙后15分又遇到丙.求A,B两地的距离. 【巩固】小王的步行速度是5千米/小时,小张的步行速度是6千米/小时,他们两人从甲地到乙地去.小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0千米/小时,从乙地到甲地去.他们3人同时出发,在小张与小李相遇后30分钟,小王又与小李相遇.问:小李骑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多少时间?

【巩固】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52 千米/时和40 千米/时,它们同时从 A 地出发到 B 地去,出发后 6 时,甲车遇到一辆迎面开来的卡车,1 时后乙车也遇到了这辆卡车。求这辆卡车的速度。 【巩固】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钟走100米,乙每分钟走80米,丙每分钟走75米.甲从东村,乙、丙从西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甲、乙相遇后3分钟又与丙相遇.求东西两村的距离. 【例3】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钟走40米,丙每分钟走60米,甲、乙两人从A、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出发15分钟后,丙从B地出发追赶乙。此后甲、乙在途中相遇,过了7分钟甲又和丙相遇,又过了63分钟丙才追上乙,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米? 【例4】甲乙丙三人沿环形林荫道行走,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乙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已知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1小时后甲、丙二人相遇,又过了10分钟,丙与乙相遇,问甲、丙相遇时丙行了多少千米?

奥数:最优化问题教学文案

第十四讲最优化问题 我国著名大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曾积极推广、普及的“统筹方法”和“优选法“华罗庚曾利用数学知识创造许多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所破到的最优化问题,是通过适当规划安排, 在许多方案中,寻找一个最合理、最节约、最省事的方案。 典型例题 例1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开水切茶,洗开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5分钟,洗 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要用1分钟,拿茶叶要用2分钟。小明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工作要花20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和上茶,按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能切茶了? 先决条件。这1分钟不能省,而洗茶壶、洗开水杯、拿茶叶等切茶的准备工作都可以放在烧开水的15分钟里完成。 解最省时间的安排是:纤细开水壶(用1分钟),按着烧开水(用15分钟),在等待水烧开的时间里,可以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水开了就切茶。这样一共用了16分钟。 例2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0其千米有一个仓库,共有5个仓库,一号仓库存有10 吨货物,二号仓库存有20吨货物,五号仓库存有40吨货物,其余两仓库是空的。现在想把所有的货集中存在同一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输1千米需0.5元运费,那么最少 要花多少运费才行? 分析要做到所花运费最少,必须综合考虑两个因素:(1 )运走的货物尽可能少;(2) 要运货物运输的路程将可能短。如果考虑第一因素,就要将货物集中在五仓库;如果考虑第 二因素,就要将货物集中在四仓库。比较这两种情况,选择运费最少的一种。将货物集中到 五号仓库。 解0.5 X (10 X400+20 X300 )=5000 (元) 例3 A、B两批发部分别有电视机70台与60台,甲乙丙三个商店分别需要电视机30台、40台和50台。从A、B两批发部每运一台电视到三个销售店的运费如表所示。如何调运才能使运费最少? 分析该题中供应量70+60=130台,需求量为30+40+50=120台。供求量不等,供大于求。由表可知,由差价可知,A尽量供应给乙,即A给乙40台。接着A应尽可能多地供应给丙,即A供应给丙70—40=30 (台)。B供应30台给甲,供应50—30=20 (台)给丙。按此调运方案运费最少。 解30X30+70 X40+ (30 X30+50 X20)=5600 (元) 例4甲、乙两位沙漠探险者要到沙漠深处探险,他们每天向沙漠深处走20千米,已知每人最多可以携带一个人24天的事物和水,如果允许将部分事物存放于途中,那么其中1人最远可以深入沙漠多少千米?(要求二人都能安全返回出发点) 分析甲、乙两人同时出发向沙漠腹地进发,若干天后,甲返回出发地,这时甲和乙的 给养都消耗了相同部分,甲将余下的部分平均分成三成,一份补足乙刚才消耗的给养,另一 份存放于甲的返回点,自己携带一份返回,可见甲的给养平均分成了4份,而乙的给养平均 分成2份。 解24^4=6 (天)24-2=12 (天)6+12=18 (天)20X18=360 (天) 例 5 有10 个村,坐落在从县城出发的一条公路(如图,距离单位都是千米),要安装水管,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一)答案

第28 周行程问题(一) 例 1 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 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练习一 1,小玲每分钟行100 米,小平每分钟行80 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 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 米处相遇。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 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75 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二人同时从东村到西村,甲每分钟行120 米,乙每分钟行100米,结果甲比乙早5分钟到达西村。东村到西村的路程是多少 米? 40 例 2 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乙车每小时行千 米,经过 3 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 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

7 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习二 1,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120 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 米。 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 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 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 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 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达乙地? 3,学校运来一批树苗,五(1)班的40 个同学都去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人植 3 棵,全班同学都能植这批树苗的一半还多20 棵。如果这批树苗全部给五(1)班的同学去植,平均每人植多少树? 例 3 甲、乙二人上午8 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中午12时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一)答案

第28周行程问题(一) 例 1 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练习一 1,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二人同时从东村到西村,甲每分钟行120米,乙每分钟行100米,结果甲比乙早5分钟到达西村。东村到西村的路程是多少米?

例 2 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习二 1,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 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达乙地? 3,学校运来一批树苗,五(1)班的40个同学都去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人植3棵,全班同学都能植这批树苗的一半还多20棵。如果这批树苗全部给五(1)班的同学去植,平均每人植多少树?

例3 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中午12时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练习三 1,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每分钟走250米,乙每分钟走90米。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A地,在离B地3.2千米处与乙相遇。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小平和小红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小平家,小平每分钟比小红多走20米。30分钟后小平到家,到家后立即原路返回,在离家350米处遇到小红。小红每分钟走多少米? 3,甲、乙二人上午7时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小时比乙快8千米。上午11时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24千米处与乙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小学四年级奥数 最优化问题

第七周最优化问题 专题简析: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的问题: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的时间最少,效果最佳。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统筹问题。我们还会遇到“费用最省”、“面积最大”、“损耗最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从极端情况去探讨它的最大(小)值,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极值问题。以上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最优化问题”。

例1: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个,剪一个饼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问煎3个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与解答:先将两个饼同时放入锅中一起煎,一分钟后两个饼都熟了一面,这时可将一个取出,另一个翻过去,再放入第三个。又煎了一分钟,将两面都熟的那个取出,把第三个翻过去,再将第一个放入煎,再煎一分钟就会全部煎好。所以,煎3个饼至少需要3分钟。 练习一 1,烤面包时,第一面需要2分钟,第二面只要烤1分钟,即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丽用来烤面包的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吃3片面包,至少要烤多少分钟? 2,用一只平底锅烙大饼,锅里只能同时放两个。烙熟大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现在要烙3个大饼,最少要用几分钟? 3,小华用平底锅烙饼,这只锅同时能放4个大饼,烙一个要用4分钟(每面各需要2分钟)。可小华烙6个大饼只用了6分钟,他是怎样烙的?

例2: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需要1分钟,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要让客人喝上茶,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经验表明,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此,洗水壶和烧开水不能同时进行。而洗茶壶、洗茶杯和拿茶叶与烧开水可以同时进行。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这样安排:先洗水壶用1分钟,接着烧开水用15分钟,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水开了就沏茶,共需要16分钟。 练习二 1,小虎早晨要完成这样几件事:烧一壶开水需要10分钟,把开水灌进热水瓶需要2分钟,取奶需要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4分钟。他完成这几件事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2,小强给客人沏茶,烧开水需要1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买茶叶要8分钟,放茶叶泡茶要1分钟。为了让客人早点喝上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可以了? 3,在早晨起床后的1小时内,小欣要完成以下事情:叠被3分钟,洗脸刷牙8分钟,读外语30分钟,吃早餐10分钟,收碗擦桌5分钟,收听广播30分钟。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1.某商场一二层有一个自动扶梯。 1)一共有60级台阶,电梯的速度是2级/秒.若小明在扶梯上匀速的每秒走1级,那么多久能到达地面 2)一共60级台阶,电梯每秒向上走2级,若小明逆着扶梯走,走了1分钟才走下扶梯,求小明的速度是多少 3)在乘电动扶梯的同时小明继续向上走需12秒到达楼上,如果小明站着不动乘电动扶梯向上走需15秒到达楼上,那么电动扶梯不动时,小明徒步沿扶梯上楼等多少秒 2.在地铁车站中,从站台到地面架设有向上的自动扶梯,小强从下到上,如果每秒向上迈两级台阶,那么50秒后到达站台:如果每秒向上迈三级台阶,那么走过40秒到达站台。自动扶梯有多少级台阶 3.从A地到B地的公交站,每10分钟发一趟公交车,每辆公交车的速度是600米/分。 1)小明在某车站5点10分看见一辆公交经过,那么他看到下一辆公交经过会是几点 2)在A地B地之间,相同方向行驶的两车之间的距离是客少 3) 小明在途中跑步,速度是200米/分,那么,他每隔客久会迎面通到- -辆公交车 4.某人以匀速行走在一条公路上,公路的前后两端每隔相同的时间发一辆公共汽车,他发现每隔15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追上他,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迎面驶来擦身而过,问公共汽车每隔多少分钟发车一辆 小刚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离家上学,走了2分钟后,他发现这样走下去就要迟到8分钟;于是改为每分钟60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提早5分钟到校.问小刚家到学校的路程()米. 答案:如果在准时到达的时间内,用每分钟50米的速度将会少行50×8=400米;如果前2分钟也按每小时60米的速度行走,将会多行(60-50)×2+60×5=320米,两次相差320+400=720米;速度差为:60-50=10米;那么原来准时到达的时间为:720÷10=72(分钟);小刚从家到学校要走:50×(72+8)=4000(米);据此解答.

五年级奥数—火车行程问题

五年级奥数训练——火车行程问题 姓名: 例1甲火车长210米,每秒行18米;乙火车长140米,每秒行13米。乙火车在前,两火车在双轨车道上行驶。甲火车从后面追上到完全超过乙火车要用多少秒? 练习一 一列快车长150米,每秒行22米;一列慢车长100米,每秒行14米。快车从后面追上慢车到超过慢车,共需几秒钟? 例2 一列火车长180米,每秒钟行25米。全车通过一条120米的山洞,需要多长时间? 练习二 一列火车长360米,每秒行18米。全车通过一座长90米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例3 有两列火车,一车长130米,每秒行23米;另一列火车长250米,每秒行15米。现在两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离开需要几秒钟?

有两列火车,一列长260米,每秒行18米;另一列长216米,每秒行30米。现两列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相离需要几秒钟? 例4一列火车通过2400米的大桥需要3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从路边的一根电线杆旁边通过,只用了1分钟。求这列火车的速度。 练习四 一列火车从小明身旁通过用了15秒,用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0米的桥用了20秒。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例5甲列车每秒行20米,乙列车每秒行14米,若两列车齐头并进,则甲车行40秒超过乙车;若两列车齐尾并进,则甲车行30秒超过乙车。甲列车和乙列车各长多少米? 练习五 列快车长200米,每秒行22米;一列慢车长160米,每秒行17米。两列车齐头并进,快车超过慢车要多少秒?若齐尾并进,快车超过慢车要多少秒?

1、车长180米,每秒行18米;B火车每秒行15米。两火车同方向行驶,A 火车从追上B火车到超过它共用了100秒钟,求B火车长多少米? 2、火车通过200米的大桥需要80秒,同样的速度通过144米长的隧道需要72秒。求火车的速度和车长。 3、一列火车长210米,以每秒40米的速度过一座桥,从上桥到离开桥共用20秒。桥长多少米? 4、级384个同学排成两路纵队去郊游,每两个同学相隔0.5米,队伍以每分钟61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207米的大桥,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5、叔沿铁路边散步,他每分钟走50米,迎面驶来一列长280米的列车,他与列车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共用了半分钟,求这列火车的速度。

四年级奥数 最优化问题

第7讲最优化问题一、知识要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的问题: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的时间最少,效果最佳。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统筹问题。 二、精讲精练 【例题1】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个,剪一个饼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问煎3个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思路导航】先将两个饼同时放入锅中一起煎,一分钟后两个饼都熟了一面,这时可将一个取出,另一个翻过去,再放入第三个。又煎了一分钟,将两面都熟的那个取出,把第三个翻过去,再将第一个放入煎,再煎一分钟就会全部煎好。煎3个饼至少需要3分钟。 练习1: 1.烤面包时,第一面需要2分钟,第二面只要烤1分钟,即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丽用来烤面包的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吃3片面包,至少要烤多少分钟? 2.用一只平底锅烙大饼,锅里只能同时放两个。烙熟大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现在要烙3个大饼,最少要用几分钟? 3.小华用平底锅烙饼,这只锅同时能放4个大饼,烙一个要用4分钟(每面各需要2分钟)。可小华烙6个大饼只用了6分钟,他是怎样烙的? 【例题2】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需要1分钟,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要让客人喝上茶,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思路导航】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这样安排:先洗水壶用1分钟,接着烧开水用15分钟,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水开了就沏茶,共需要16分钟。 1/ 4

练习2: 1.小虎早晨要完成这样几件事:烧一壶开水需要10分钟,把开水灌进热水瓶需要2分钟,取奶需要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4分钟。他完成这几件事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2.小强给客人沏茶,烧开水需要1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买茶叶要8分钟,放茶叶泡茶要1分钟。为了让客人早点喝上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可以了? 3.在早晨起床后的1小时内,小欣要完成以下事情:叠被3分钟,洗脸刷牙8分钟,读外语30分钟,吃早餐10分钟,收碗擦桌5分钟,收听广播30分钟。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例题3】五(1)班赵明、孙勇、李佳三位同学同时到达学校卫生室,等候校医治病。赵明打针需要5分钟,孙勇包纱布需要3分钟,李佳点眼药水需要1分钟。卫生室只有一位校医,校医如何安排三位同学的治病次序,才能使三位同学留在卫生室的时间总和最短? 【思路导航】校医应该给治疗时间最短的先治病,治疗时间长的最后治疗,才能使三位同学在卫生室的时间总和最短。这样,三位同学留在卫生室的时间分别是:李佳1分钟,赵1+3=4分钟,赵明1+3+5=9分钟。时间总和是1+4+9=14分钟。 练习3: 1.甲、乙、丙三人分别拿着2个、3个、1个热水瓶同时到达开水供应点打热水。热水龙头只有一个,怎样安排他们打水的次序,可以使他们打热水所花的总时间最少? 2.甲、乙、丙三人到商场批发部洽谈业务,甲、乙、丙三人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0分钟、16分钟和8分钟。怎样安排,使3人所花的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 2/ 4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第二十四讲行程问题---相遇问题 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7.3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2千米,乙每小时走4.3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练习 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6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3、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快车10小时可以到达乙地,慢车15小时可以到达甲地。已知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20千米,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遇? 例2 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6千米。两车在距中点42.9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练习1.甲、乙两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汽车每小时行52.6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55.4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6.8千米处相遇。求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62.5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70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30千米。求A、B两城之间的距离? 3.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甲乙两人都骑自行车从A城同时出发,甲比乙每小时慢4千米,乙到B城当即折返,于距B城12千米处与甲相遇,那么甲的速度是多少?

例3 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习 1、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 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达乙地? 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甲车再开3小时到达B地。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20千米,则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作业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城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6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城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3、.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先行51千米后客车才出发,结果两车正好在甲乙两地中点相遇,这时客车行了多少千米? 4、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4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到达B城需3小时,乙车到达A城需6小时,问:两车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

四年级奥数-最优化问题

第7讲最优化问题 一、知识要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的问题: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的时间最少,效果最佳。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统筹问题。 二、精讲精练 【例题1】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个,剪一个饼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问煎3个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思路导航】先将两个饼同时放入锅中一起煎,一分钟后两个饼都熟了一面,这时可将一个取出,另一个翻过去,再放入第三个。又煎了一分钟,将两面都熟的那个取出,把第三个翻过去,再将第一个放入煎,再煎一分钟就会全部煎好。煎3个饼至少需要3分钟。 练习1: 1.烤面包时,第一面需要2分钟,第二面只要烤1分钟,即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丽用来烤面包的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吃3片面包,至少要烤多少分钟? 2.用一只平底锅烙大饼,锅里只能同时放两个。烙熟大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现在要烙3个大饼,最少要用几分钟? 3.小华用平底锅烙饼,这只锅同时能放4个大饼,烙一个要用4分钟(每面各需要2分钟)。可小华烙6个大饼只用了6分钟,他是怎样烙的? 【例题2】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需要1分钟,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要让客人喝上茶,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思路导航】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这样安排:先洗水壶用1分钟,接着烧开水用15分钟,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水开了就沏茶,共需要16分钟。 练习2: 1.小虎早晨要完成这样几件事:烧一壶开水需要10分钟,把开水灌进热水瓶需要2分钟,取奶需要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4分钟。他完成这几件事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2.小强给客人沏茶,烧开水需要1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买茶叶要8分钟,放茶叶泡茶要1分钟。为了让客人早点喝上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可以了?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行程问题专题训练 一行程问题之基本公式运用 1 、甲和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地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快车每小时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经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和慢车还相距7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中午12时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4、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的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每小时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5、甲乙两车早上8时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到10时两车相距112.5千米。两车继续行驶到下午1时,两车相距还是112.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二行程问题之追击问题 6、中巴车每小时行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84千米,两车同时从相距60千米的两地同方向开出,且中巴车在前。求几小时后小轿车追上中巴车? 7、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要行360千米,开始按计划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行驶。途中因汽车出故障修车2小时。因为要按时到达乙地,修好车后必须每小时多行30千米。问汽车是在离甲地多远处修车的? 8、甲汽车,乙跑步,二人同时从一点出发沿着长四千米的环形公路方向进行晨练。出发后十分钟,甲便从乙身后追上了乙,已知两人速度和是每分钟行700米,求甲乙两人的度各是多少? 9、甲乙丙三人都从A地到B地,早晨六点钟,甲乙两人一起从A地出发,甲每小时走5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丙上午八时才从A地出发,傍晚六点,甲丙同时到达B,问丙什么时候追上乙? 10、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100米、90米、75米。甲在公路上A 处,乙丙同时在公路上B处,三人同时出发,甲乙相遇3分钟后,甲丙又相遇了。求AB之间的距离。 行程问题之列方程法 11、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20千米。到乙地后又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返回甲地,往返一次共用7.5小时。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 12、一个通讯员骑自行车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把信件送到某地,每小时走15千米可早到0.4小时,如果每小时走12千米就要迟到0.25小时,他去某地的路程有多远? 13、东西两地相距5400米,甲乙从东地,丙从西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55米,乙每分钟60千米,丙每分钟行70千米。多少分钟后乙正好走到甲丙两人之间的中点处?

奥数讲义_3._最优化问题

最优化问题 [知识要点]结合实际,联系生活。通过列举、计算、对比等手段,选择最佳方法。有些问题,从部分思考,再全面解决问题,得到最佳对策。 [例题解析] 例1 甲地有59吨货物要运到乙地。大货车的载重量是7吨,小货车的载重量是4吨,大货车运一次耗油14升,小货车运一次耗油9升。运完这批货物至少耗油多少升? 解:14÷7=2(升/吨) 9÷4=2.25(升/吨) 2<2.25 尽可能用大货车。 59÷7=8(辆)……3(吨) 选8辆大货车和一辆小货车。 14×8+9=121(升) 答:运完这批货物至少耗油121升. 。 例2 街道旁有ABCDE 五栋居民楼(见下图B 点为中点),现在要建立一个邮筒,为使五栋楼的居民到邮筒的距离之和最短,邮筒应建立在何处? 解:(原则是少向多靠、两边向中间靠。)所以可参考BC 两点。 B 点:AB +B C +(BC +CD)+(BC +C D +DE) C 点:(AB +BC)+BC +C D +(CD +DE) B 点- C 点=BC 答:选C 点。 例3 服装厂的工人每天可以生产4件上衣或7条裤子。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现有66名工人生产,每天最多能生产多少套服装? 66÷(1+7 4)=42(人) 4×42=168(套) 答:每天最多能生产168套服装.

例4 桌子放了60根火柴,甲乙二人轮流取。每人每次取1—3根,取到最后一根者获胜。甲有必胜的策略吗? 解:60÷(1+3)=15 让乙先取。乙取1个,甲取3个;乙取2个,甲取2两个;乙取3个,甲取1个。这样可以确保甲胜。 例5在黑板上写下数2、3、4……2010,甲先擦去其中一个数,如此轮流下去,若最后剩下两个数互质时,甲胜;若剩下两个数不互质,乙胜;那么甲有必胜的策略吗? 解:把相邻两数分成一组,如: 2,(3、4),(5、6),(7、8),(9、10)……2008),(2009、2010)甲先取走2,以后和乙拿同一括号的数即可确保胜利。 例6小明用一个平锅烙饼,每面需要一分钟,每次可以放2个,小明烙完3个饼最少需要几分钟?烙5个,8个呢? 解:一次2分钟,3个饼3分钟。 5个5分钟,8个8分钟。 [课堂练习] 1、有47位小朋友,老师要给每人发1支红笔和1支蓝笔,商店中每种笔都是5支一包或者3支一包,不能打开包零售。5支一包红笔61元,蓝笔70元。3支一包红笔40元,蓝笔47元。老师买所需要的笔,最少多少元? 解:47÷5=9(包)……2(支) 蓝色 5支装9包 3支装1包 红色 5支装7包 3支装4包 合计 70×9+47+71×7+40×4=1264(元) 答:最少1264元。 2、妈妈让小明给客人沏茶。洗烧水壶用1分钟,烧开水要15分钟,洗茶壶要用1分钟,洗茶杯要用1分钟,泡茶要用2分钟。那么客人喝上茶至少要多少分钟? 解:能同时做的同时做

奥数,最优化问题知识分享

奥数,最优化问题

最优化问题 例题1 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只,煎一只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问煎3只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思路导航】先将两只饼同时放入锅中一起煎,一分钟后两只都熟了一面,这是可将一只取出,另一只翻过去,再放入第三只,又煎了一分钟,将两面都煎好的那只取出,把第三只翻过去,再将第一只放入煎,再煎一分钟就会全部都好了。所以,煎3只至少需要3分钟。 (1)烤面包时,第一面要烤2分钟,第二面只要烤1分钟,即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丽用烤面包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吃3片面包,最少需要烤几分钟? (2)用一只平底锅烙大饼,锅里只能同时放两只,烙熟大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现在要烙3只大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3)小华用平底锅烙大饼,这只锅同时能放4只大饼,烙一个要4分钟(每面各需要2分钟)可小华烙6个饼只用了6分钟,他是怎样做的?

例题2 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需要1分钟,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拿茶叶需要2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后就能沏茶了? 【思路导航】经验表明,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水壶不洗,不能烧水,因此,洗水壶和烧开水不能同时进行,而洗水壶、洗茶杯和拿茶叶盒烧开水可以同时进行。 从上分析,可以这样安排:先洗水壶用1分钟,接着烧开水15分钟,在烧开水的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水开了就沏茶,这样只要16分钟。 练习: (1)小虎早晨要完成这样几件事:烧一壶开水需要10分钟,把开水灌进热水瓶需要2分钟,取奶需要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4分钟,为了尽快完成这些事,怎样安排才能使所用的时间最少?最少需要几分钟?

【数学思维】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数学思维】行程问题之概论 行程问题破题密钥: 核心公式:路程=速度X时间 常用方法:列方程、解方程 解题关键:除了一部分应用固定公式的题型,行程问题都要求大家按照方程的方法来解答,而不是构造一些看些巧妙的绚丽方法。这是因为行程问题变化比较多,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但唯一不变的是两个维度的关系:(1)每一段行程单元都有S=vt;(2)不同行程单元之间,S之间、v之间、t之间都有关系。只要把握住这两个维度的关系,方程(组)是很容易列出来的。 行程问题模块主要有基础行程问题、相对速度问题和典型行程模型三大块。 基础行程问题:双人运动型、变速运动型、提前出发型、迟到早到型、火车运动型、比例计算型、间歇运动型、图示解析型等。 相对速度问题:相遇追及型、环形运动型、流水行船型、扶梯上下型、队伍行进型、往返相遇型等。典型行程模型:不变速沿途数车、不间歇多次相遇、无动力顺水漂流等模型。 相遇问题 【例1】两列对开的火车途中相遇,甲车上的乘客从看到乙车到乙车从旁边开过去,共用6秒钟.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全长多少米? 【练习1】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又知列车的前方有一辆与它行驶方向相同的货车,货车车身长320米,速度为每秒17米,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离开需多少秒? 【例2】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600千米,上午8点客车以平均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以平均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使两车在全程的中点相遇,货车必须在上午几点出发? 【练习1】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快慢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3小时后两车在距中点12千米处相遇,快车每小时比慢车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五年级奥数题:行程问题汇编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行程应用题是专门讲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知道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能求出第三个量。 例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 56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8 千米。两车在距中点 32 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导航】 两车在距中点 32 千米处相遇,由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相遇时,甲车应行了全程的一半多 32 千米,乙车行了全程的一半少 32 千米,因此,两车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共多行了 32 × 2= 64 (千米)。两车同时出发,又相遇了,两车所行的时同是一样的,为什么甲车会比乙车多行 64 千米?因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 56-48 = 8 (千米)。 64 ÷8 =8 所以两车各行了 8 小时,求东、西的路程只要用( 56 + 48 )× 8 即可。 32× 2 ÷(56-48 )= 8 (小时) ( 56 + 48 ) ×8 = 832 (千米) 答:东、西两地相距 832 千米。 【疯狂操练】 1、小玲每分行 100 米,小平每分行 80 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相向而行,并在离 中点 120 米处相遇,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解:小玲速度比小平速度快,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也就是说他们相遇的时候小玲比小平多走了120×2=240米,那么他们相遇时间为240÷(100-80)=12分钟,总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100 + 80)×12 = 2160(米) 答:学校到少年宫有2160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 40 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 65 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 75 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因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 75 千米,所以75千米就是两车所行的路程差。路程差÷速度差=时间,所以两车所行时间为:75÷(65-40)=3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两车速度和×时间+两车之间的距离=(65+40)×3+75=105×3+75=380千米即:两车所行时间是:75÷(65-40)=3(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65+40)×3+75 =105×3+75 =39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380千米. 3 .小轿车每小时行 60 千米,比客车每小时多行 5 千米,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在距中点 20 千米处相遇,求A、 B 两地的路程。 解:两车在距中点 20 千米处相遇,说明小轿车比客车多行20×2=40千米,而小轿车每小时比客车多行5千米,所以两车所行时间为两车所行路程差÷两车速度差,即:40÷5=8小时,所以A、 B 两地的路程为(60+60-5)×8=115×8=920千米。

四年级奥数之最优化问题

最优化问题 1 .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个,剪一个饼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问煎3个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2 .烤面包时,第一面需要2分钟,第二面只要烤1分钟,即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丽用来烤面包的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吃3片面包,至少要烤多少分钟? 3 .用一只平底锅烙大饼,锅里只能同时放两个。烙熟大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现在要烙3个大饼,最少要用几分钟?

4 .小华用平底锅烙饼,这只锅同时能放4个大饼,烙一个要用4分钟(每面各需要2分钟)。可小华烙6个大饼只用了6分钟,他是怎样烙的? 5 .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需要1分钟,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要让客人喝上茶,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6 .小虎早晨要完成这样几件事:烧一壶开水需要10分钟,

把开水灌进热水瓶需要2分钟,取奶需要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4分钟。他完成这几件事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7 .小强给客人沏茶,烧开水需要1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买茶叶要8分钟,放茶叶泡茶要1分钟。为了让客人早点喝上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可以了? 8 .在早晨起床后的1小时内,小欣要完成以下事情:叠被3分钟,洗脸刷牙8分钟,读外语30分钟,吃早餐10分钟,收碗擦桌5分钟,收听广播30分钟。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9 .五(1)班赵明、孙勇、李佳三位同学同时到达学校卫生室,等候校医治病。赵明打针需要5分钟,孙勇包纱布需要3分钟,李佳点眼药水需要1分钟。卫生室只有一位校医,校医如何安排三位同学的治病次序,才能使三位同学留在卫生室的时间总和最短? 10 .甲、乙、丙三人分别拿着2个、3个、1个热水瓶同时到达开水供应点打热水。热水龙头只有一个,怎样安排他们打水的次序,可以使他们打热水所花的总时间最少?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1.某商场一二层有一个自动扶梯。 1)一共有60级台阶,电梯的速度是2级/秒.若小明在扶梯上匀速的每秒走1 级,那么多久能到达地面 2)一共60级台阶,电梯每秒向上走2级,若小明逆着扶梯走,走了1分钟才走下扶梯,求小明的速度是多少 3)在乘电动扶梯的同时小明继续向上走需12秒到达楼上,如果小明站着不动 乘电动扶梯向上走需15秒到达楼上,那么电动扶梯不动时,小明徒步沿扶梯上楼等多少秒 2.在地铁车站中,从站台到地面架设有向上的自动扶梯,小强从下到上,如果每秒向上迈两级台阶,那么50秒后到达站台:如果每秒向上迈三级台阶,那么走过40秒到达站台。自动扶梯有多少级台阶 3.从A地到B地的公交站,每10分钟发一趟公交车,每辆公交车的速度是600米/分。 1)小明在某车站5点10分看见一辆公交经过,那么他看到下一辆公交经过会是几点 2)在A地B地之间,相同方向行驶的两车之间的距离是客少 3) 小明在途中跑步,速度是200米/分,那么,他每隔客久会迎面通到- -辆公交车 4.某人以匀速行走在一条公路上,公路的前后两端每隔相同的时间发一辆公共汽车,他发现每隔15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追上他,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迎面驶来擦身而过,问公共汽车每隔多少分钟发车一辆 小刚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离家上学,走了2分钟后,他发现这样走下去就要迟到8分钟;于是改为每分钟60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提早5分钟到校.问小刚家到学校的路程()米. 答案:如果在准时到达的时间内,用每分钟50米的速度将会少行50×8=400米;如果前2分钟也按每小时60米的速度行走,将会多行(60-50) ×2+60×5=320米,两次相差320+400=720米;速度差为:60-50=10米;那么原来准时到达的时间为:720÷10=72(分钟);小刚从家到学校要走:50× (72+8)=4000(米);据此解答.解:(60-50)×2+60×5=320(米),(50×8+320)÷(60-50),=720÷10,=72(分钟);50×(72+8)=4000(米);答:小刚家到学校的路程4000米.故答案为:4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