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物质环境——土壤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生态学物质环境——土壤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生态学物质环境——土壤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一、土壤的理化性质

(一)土壤的组成:土壤为三相复合系统,即固体(无机物、有机物),液体(土壤水分),气

体(土壤空气)

(二)土壤的类型与特点

二、土壤理化性质的生态作用

1.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地,也是陆生生物生活的基质和栖息地,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

物在内;

2.土壤中的元素对动植物的生长、分布和数量起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特别是土壤微生物

和土壤动物的影响更为明显;

三、土壤的生物学特性

(一)基本概念:是土壤中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活动所产生的一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特性。

(二)土壤生物的组成

(一)土壤微生物的生态作用

1.土壤微生物室重要的分解者或还原者;

2.土壤微生物产生生长激素、维生素和抗菌素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病性;

3.与某些植物的根系共生形成菌根。

(二)土壤动物的生态作用

1.土壤动物是重要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2.土壤动物能改善土壤空隙、通气性及土壤结构;

3.土壤动物能影响土壤肥力和植物的生长。

五、土壤的生态意义

1.土壤位于陆地生态系统的底部,具有营养物传递系统,再循环系统和废物处理系统,

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底或基础。在土壤中进行的两个最重要的生态过程是分解和固氮过程。

2.土壤为陆生植物提供了基质,为陆生动物提供劳务栖息地。土壤是植物萌芽、支撑和

腐烂的地方,又是水和营养物储存场所;是动物和微生物的藏身处和排污处;是污染物质转化的重要基地。因此土壤无论对植物或动物都是重要的生态因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六、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一)土壤的质地和结构

1.组成土壤的各种大小颗粒按直径可分为粗砂、细砂、粉砂和黏粒。这些不同大小颗粒

组合的百分比称为质地。

土壤颗粒排列形式、孔隙度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量称为土壤结构,影响了三相比例。

2.三相:土壤固、液、气三相容积比,反映土壤水、气关系

3.质地:三种质地的肥水气特点

1)砂土:透气强,保水差,保肥差

2)壤土:通气透水保肥,适宜种植

3)黏土:透气差,保水强,保肥强

4.结构:微团粒结构(D<0.25mm)

团粒结构(0.25mm

(二)土壤水分

1.土壤水分能直接被植物根吸收利用;

2.土壤水分有利于矿物质养分的分解、溶解和转化,有利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与合

成,增加了土壤养分,有利于植物吸收;

3.土壤水分过少时,植物受干旱威胁。土壤水分过多,引起有机质的分解,产生H2S及

各种有机酸,对植物有毒害作用,并因根的呼吸作用和吸收作用受阻,使根系腐烂;

4.土壤水分影响了土壤动物的生存与分布。各种土壤动物因缺氧而闷死。

(三)土壤空气

1.土壤空气来自大气。但土壤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与大气有很大的差异,

土壤中氧气浓度一般为10-12%,二氧化碳浓度一般在0.1%左右,这些浓度随季节、昼夜和深度而变化。

2.土壤中的高二氧化碳,一部分以气体扩散和交换的方式不断进入地面空气层,供植物

叶利用,另一部分直接为根部吸收;

3.土壤兽类如鼢鼠、鼹形鼠对土壤中的低氧和高二氧化碳浓度产生了很好的适应性;

4.土壤通气程度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进而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

(四)土壤温度

1.土壤温度的变化:周期性的季节变化——夏季土壤温度随深度而下降,冬季随深度而

增加;日变化——白天土壤温度随深度下降,夜间随深度增加。

2.土壤温度对动物的生长和活动的影响:随着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土壤动物会进行垂

直的迁移。

3.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土壤温度影响种子萌发、根系的呼吸和生长、影响微生

物的活动、矿质元素的溶解度等。

七、土壤的化学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一)土壤酸碱度

用pH值表示。分5级:pH<5为强酸性,pH5.0-6.5为酸性,pH6.5-7.5为中性,pH7.5-

8.5为碱性,pH>8.5为强碱性。

土壤酸碱性对生物的影响:土壤pH影响矿质盐分的溶解度,土壤pH影响微生物活动,土壤pH影响动物区系及其分布。

(二)土壤有机质

1.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土壤有机质可分成腐殖质和非腐殖质。

2.非腐殖质是死亡动植物组织和部分分解的组织。

3.腐殖物质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时,重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多聚体化合物。

腐殖质是植物营养的重要碳源和氮源。还是异氧微生物的重要养料和能源,能活化土壤微生物。

4.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保水、供水、通气、稳温也有重要作用,从而影

响植物生长。

(三)土壤矿质元素

1.植物生命活动需要9种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

2.7种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和氯

3.除碳、氢、氧以外,植物所需的全部元素均来自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的矿物分解。

4.不同植物需要各种矿质元素的量不同,若浓度比例不合适将限制植物生长发育。

5.土壤的无机元素对动物的生长和动物的数量也有影响。

八、土壤的生物特性

1.土壤中的生物种类繁多;

2.土壤动物的总重量比地球上人的重量大得多;

3.土壤动物、微生物的影响:种子、果实传播,有机物分解,固氮、病害等。

九、生物对土壤因子的适应

植物对于长期生活的土壤会产生一定的适应特征,形成了各种以土壤为主导因素的植物生态类型。

(一)土壤微生物也具有类似的适应对策。

1.依对土壤酸度的反应分为酸性土植物(微生物)、碱性土植物(微生物)、中性土

植物(微生物);

2.依对土壤(钙)盐反应来可分为钙土植物、嫌钙植物、盐土植物

(二)盐碱土对植物的危害:

1.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

2.伤害植物组织;

3.引起细胞中毒;

4.影响植物的正常营养;

5.在高浓度盐类作用下气孔不能关闭。

(三)盐碱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盐碱土对植物生长的危害表现在伤害了植物组织,特别是根系;由于过多盐积累引起植物代谢混乱;能引起植物生理干旱。

1.形态适应:矮小、干硬、叶子不发达、孔下陷,表皮具厚外皮,常具灰白色

绒毛。细胞间隙小,栅栏组织发达。有的具有肉质性叶,有特殊储水细胞。

2.生理适应:根据盐土植物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

性植物和不透盐性植物。

3.聚盐性植物的原生质抗盐性特别强,能忍受高浓度的NaCl溶液。其细胞液浓

度特别高,根部细胞的渗透压一般为40个大气压,甚至可高达70—100个大

气压,所以能够吸收高浓度土壤溶液中的水分,例如盐角草、海莲子等。

4.泌盐植物能把根吸入的多余盐,通过茎、叶表面密布的盐腺排出来,再经风

吹和雨露淋洗掉,属于这类植物的有柽柳、红砂、滨海的各种红树植物等。

5.不透盐性植物的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性非常小,它们几乎不吸收或很少吸收

土壤中的盐类。这类植物细胞的渗透压也很高,是由体内大量的可溶性有机

物,如有机酸、糖类、氨基酸等产生的。高渗透压也提高了根从盐碱土中吸

水能力,所以它们被看成是抗盐植物,蒿属、盐地紫苑、盐地风毛菊、碱地

风毛菊等都属这一类。

(四)抗盐植物

1.这类植物的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性非常小,所以他们虽然生长在盐碱土上,但在

一定盐分浓度的土壤溶液中,几乎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类。如盐地紫

菀、盐地凤毛菊等。

2.某些植物细胞的渗透压也很高,但不是由于体内高浓度的盐类,而是高浓度的可

溶性的有机物。

(五)沙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1.沙生环境:高温、干旱、强风、土壤贫瘠

2.植物的适应:

1)地面植株小、根系发达;

2)页边极端缩小或退化;

3)贮水细胞或脂类物质;

4)细胞具有高渗透压;

5)休眠。

生物对土壤中有机物质能进行分解和转化,加速营养元素的循环,影响着土壤的性质和肥力等,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繁衍。

与气候因素协作,岩石在生物的风化作用下形成土壤,并形成不同的土壤结构,而生物则形成不同的群落演替类型来适应土壤的变化。

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第三章生物与环境 第四节四、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 定义:土壤=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动物、植物的疏松表层, 陆生生物生活的基质, 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须的矿物质元素和水分。 =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 生态系统一些重要过程在土壤中进行(分解、固氮) =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和无机环境部分相互作用的产物 重要性:植物根系和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发生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土壤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 控制环境以获得更多收成时,气候因素不易改变,但能改变土壤因素增加研究土壤因素的重要性。 土壤特征:固体(无机体和有机体) 液体(土壤水分)三相复合系统(考试) 气体(土壤空气) 每个组分都具有自身理化性质,相互间处于相对稳定或变化状态。 液相和气相处于相当均匀的状态,固相不均匀 固相包括:无机部分(一系列大小不同的无机颗粒) 矿质土粒、二氧化硅、硅质粘土、金属氧化物和其他无机成分; 无机元素(矿物质):13种

有机部分:主要包括有机质 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按容积计: 固体部分:矿物质占38%; 有机质占12%; 空隙(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约占50% 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各占15~35% 土壤具有特定生物区系:例、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土壤微生物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线虫、环虫、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动植物。 25克森林腐植土中霉菌11km 生物有机体的作用: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元素生物循环 影响、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 各组分及其相互关系→ 影响土壤性质和肥力→ 影响生物生长生物生长发育需要土壤不断地供给水分、养料、温度和空气。土壤肥力:土壤及时满足生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19世纪中期,Liebig提出矿质营养理论。 长期施用大量化肥—引起土壤板结; 土壤中的物质转化—依赖于土壤的生物作用 (土壤动物、微生物) 土壤中动物、微生物的活动—取决于营养元素和能源物质,并受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土壤肥力=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的综合反映

杨持_生态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2.什么是环境,生态学环境指什么? 环境则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环境系统。生态学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种的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这主要决定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 8.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Z)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L)。 A前者适用于资源无限的条件下,后者适用于资源有限的条件下。B.种群指数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C 。Z的增长曲线呈“J”型;L的增长曲线呈“S”型。 9.什么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些类型?<附:成因> 种群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定义: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内分布型。 三种类型①均匀型②随机型③成群型 成因:(1)均匀分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另一原因是分泌有毒物质于土壤中以阻止同种植物籽苗的生长(2)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因为只有在环境的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的情况下或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易产生随机分布(3)成群分布是最长见的内分布型a.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b.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c.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10.试比较r-选择和K-选择的主要特征。r-K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项目r—选择k——选择 气候多变,不确定,难以预测稳定,较确定。可预测 死亡具灾变性,无规律。非密度制 约 比较有规律,密度制约 存活幼体存活率低幼体存活率高 数量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远远 低于环境承载力 时间上稳定,通常接近K值 种内种间 关系 多变,通常不紧张经常保持紧张 选择倾向 1 发育快 2增长力高 3提高生育 4体型小 5一次繁殖1发育绶漫2竟争力高3延迟生育4体型大5多次繁殖 寿命短,通常少于一年长,通常大于一年 最终结果高繁殖力高存活力 12.何谓种内与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而将生活于同一环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

生态因子与生物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一、生态因子与生物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A.光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光强的作用:生长发育、形态建构作用——植物黄化现象;光周期现象—生物对光的生态反应与适应——鸟类的迁徙;光质的作用:光合作用影响 B.温度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温度与生物生长发育——植物的春化作用(某些植物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结果)。 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对低温适应——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的表现:贝格曼Begman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减少;阿伦(Allen)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四肢、尾巴、外身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的趋势;休眠。C.水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水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水分不足,使植物萎蔫;使动物滞育或休眠;水分过多,植物根系缺氧、窒息、烂根。 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植物依其对水分需求划分为水生植物、陆生植物两大类型。陆生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形态结构上的适应:以各种不同形态结构,使体内水分平衡。行为上的适应:沙漠动物昼伏夜出;迁徙等。生理上的适应。 D.大气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氧的生态作用;氮的生态作用;CO2的生态作用(对动植物个体潜在的影响);大气污染与植物 E.土壤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空气;土壤的温度 F. 火 3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生态适应:生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从形态、生理生化等方面做出有利于生存的改变。分为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二、种群指数增长模型与逻辑斯蒂模型有何异同,以及其生物学意义。 异同: (一)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世代分离——几何级数增长;世代重叠——指数增长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长 (二)世代离散性增长模型:几何级数增长 世代连续性增长模型:指数增长,逻辑斯谛增长 意义: 指数增长意义: (内禀增长率:种群固有的内在增长能力)dN / dt = r N →dN / N = r dt 逻辑斯谛增长意义: 1、它是许多相互作用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2、是渔业、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3、模型中两个参数K 和r 已经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dN / dt: 瞬时增长数量的变化。N=K/2时,最大增长量(optimal yield)——如果收获量能保持长期稳定又不会使种群的数量下降,那么这样一个收获量就被称为持续产量。 三、R-选择与K-选择的主要特征。R-k选择理论在自然保护中具有什么指导作用? dN/dt= rN(1-N/K) r = (b ? d) + (i ? e) N是种群大小。这个公式说明只有当K=N时才稳定,平衡。

能量环境——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能量环境 地球上温度分布 一、地表大气温度的分布和变化 二、土壤温度的变化 三、水体温度的变化

生物对温度的适应 常温动物与变温动物。外温动物和内温动物。 在一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内(热中性区),内温动物消耗的能量是在基础代谢率的水平上。当环境温度离这个区越来越远时,内温动物维持恒定的体温消耗的能量越来越多。 一、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一)温度对生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1.参与生命活动的各种酶都有其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即三基点温度。 2.外温的季节性变化引起植物和变温动物生长加速和减弱的交替,形成年轮; 3.外温影响动物的生长规模。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的生长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二)温度对生物的发育有重要影响 1.春化作用——某些植物需要经过一个低温春华阶段,才能开花结果,完成生命周期,此 称为春化作用。 2.有效积温法则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有效积温法则的意义: 1)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

2)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 3)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历程; 4)制定农业气候区域,合理安排作物; 5)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三)温度对生物分布有影响 1.高温限制生物的分布: 原因:主要是破坏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光合呼吸平衡。 2.低温限制生物的分布: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更为明显。 原因:对植物和变温动物来说,决定其水平分布北界和垂直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就 是低温。其次是植物因得不到必要的低温刺激而不能完成发育阶段。 3.温度对恒温动物分布的直接限制相对较小。 (四)温度对生物行为有影响 1.变温动物的行为直接与温度相关联 变温动物日出时的取暖行为; 变温动物繁殖行为直接与温度相关。 2.某些恒温动物的行为直接与温度相关联 1)鸟兽随环境温度变化具迁飞或迁徙行为; 2)沙漠动物白天昼伏或穴居躲避高温,晚上出来活动觅食的行为; 3)环境温度对恒温动物的繁殖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 (五)温度对生物生理结构与反应有影响 1.低温的生态作用 2.高温的生态作用

生态学试题与答案(最后)

生态学单选 1.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D) A.理论生态学 B.草原生态学 C.环境生态学 D.理论生态学与应用于生态学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B) A.特种结构、时空结构 B.特种结构环境结构 C.特种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 D.营养结构、生物结构 3.种群波动的密度调节主要为(A) A.种间调节、食物调节 B.种内调节、食物调节 C.种间调节、种内调节 D.环境调节、食物调节 4.群落演替换主要原因是:(B) A.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B.外因演替、内因演替 C.外因演替、原生演替 D.内因演替、次生演替 5.就植物来说,其生态型包括(A) A.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B.养分生态型、温度生态型 C.植物生态型、生物生态型、微生物生态型 D.环境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6.从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生物化学循环可分为:(D) A.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 B.生物小循环、沉积型循环 C.气象型循环、地质大循环 D.沉积型循环、气象型循环 7.根据污染的环境,可分为的类型是:(D) A.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 B.大气污染、水域污染、重金属污染 C.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D.大气污染、水域污染、土壤污染 8.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B) A.生物小循环和气相型循环 B.微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C.气相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D.气相型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9.下列关于生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是种以上的分类 B.是生理生态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C.长期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 D.郑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区分 10.生物各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阶段内,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值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称为某生物或某发育阶段的(A) A.活动积温 B.有效积温 C.积温 D.热量 11.在全日照下生长,但也能忍受适度的荫蔽,这种植物称为(C) A.阴性植物 B.阳性植物 C.耐阴植物 D.中日照植物 12.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B) A.生态因子 B.生存因子 C.资源因子 D.气候因子 13.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演替可分为(A) A.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B.发生演替、内因发生演替和外因生态演替 C.快速演替、长期演替和世纪演替 D.自养性演替和异养型演替 14.生物生态适应对策中,r-对策者(C) A.生活期长 B.个体大 C.通常占据临时性生境 D.生殖耗费少 15.生物种所具有的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能力称为(B) A.遗传力 B.繁殖力 C.配合力 D.增长力 16.种群在实际条件下,出生率随种群大小、组成和生存条件不同而变化,称为(B) A.生理出生率 B.生态出生率 C.最大出生率 D.绝对出生率 17.人工栽培生物种群在空间分布多属于(C)

最新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阐述你对生态圈各圈层关系的认识 生态圈由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大气圈是动植物最直接的生命系统,没有大气圈提供氧气和CO2,无法进行氧循环和碳循环;水循环通过大气圈运动而实现的,大气环流还调节了气候,使之较适合生物生存。水圈中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水循环保证地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岩石圈的表层即土壤层,是一个特殊的生命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初级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3.你认为环境生态学与经典生态学有何不同?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第二章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①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形成;②土壤结构、养分代谢和分解过程;③系统中水分的分布、循环和平衡;④景观结构与性质;⑤系统中物种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5.请举例说明“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和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有效积温法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某一特定的生物类别各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8.环境因子生态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而生态因子更侧重于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 (二)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①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②主导因子及特点;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环境因子作用的阶段性;⑤环境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三)环境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浅谈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浅谈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生态因子是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界环境要素。如光照,温度,水分,食物和其他相关生物等。生态因子与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是相当复杂的。生态因子对生物有着很大的生态作用。 一、光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光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重要的生态因子,包括光强,光质和光照强度。光因子的变化对生物有着深刻的影响。 光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影响很大。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绿素必须在一定光强条件下才能形成,许多其他器官的形成也有赖于一定的光强。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就会出现"黄化现象"。在植物完成光周期诱导和花芽开始分化的基础上,光照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形成的有机物越多,有利于花的发育。光强还有利于果实的成熟,对果实的品质也有良好作用。不同植物对光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根据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生态类型可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耐阴植物)。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效率与光强成正比,达到一定强度后实现饱和,再增加光强,光合效率也不会提高,这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作用的消耗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阳性植物对光要求比较迫切,只有在足够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其光饱和点、光补偿点都较高。阴性植物对光的需求远较阳性植物低,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较低。中性植物对光照具有较广的适应能力,对光的需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但最适在完全的光照下生长。 光照强度与很多动物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动物适应于在白天的强光下活动,如灵长类、有蹄类和蝴蝶等,称为昼行性动物;另一些动物则适应于在夜晚或早晨黄昏的弱光下活动,如蝙蝠、家鼠和蛾类等,称为夜行性动物或晨昏性动物;还有一些动物既能适应于弱光也能适应于强光,白天黑夜都能活动,如田鼠等。昼行性动物(夜行性动物)只有当光照强度上升到一定水平(下降到一定水平)时,才开始一天的活动,因此这些动物将随着每天日出日落时间的季节性变化而改变其开始活动的时间。 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利用光谱中所有波长的光,只是可见光区可见光中红、橙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成分,其次是蓝、紫光,绿光很少被吸收,因此又称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附件1: 课外作业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A、A、 B、A 二、填空题 1、环境、可持续发展; 2、人类活动、生态环境; 3、退化原因、恢复与重建 三. 简答题 1、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1分);(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1分);(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1分);(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1分)。总之,运用生态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使环境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分)。 2、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环境生态学主要的学科任务是: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2分)。进入21世纪后,其学科内容和任务不断丰富,环境科学将更为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1分);(3)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4)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1分);(6)生态系统管理;(7)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1分)。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C、B、A、A、C、A、A、 D、B、B、D、B、B、A、C、A、D、A、B、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 ; 3、B、C、D; 4、B、C、D 三、名词解释题 1、最小值定律:最低量定律是德国化学家利比希(Liebing)提出的,他在研究谷物产量时发现,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影响,如微量元素等,后来人们把这种为利比希最小值定律。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 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 多样性,排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 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 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 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 现象(不用背) 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 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 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 差异以及反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 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 态效应,也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 引进廊道 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试题资料 一、名词解释 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 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围,称作生态幅。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围,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 生态元的生态位。 稳态:生物系统通过在的调节机制使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不能独立生活。 偏利共生:亦称共栖,与互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一同属于“正相互作用”。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以一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 受损生态系统: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即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或出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并出现逆向演替。 二、填空题 1.种群的基本特征是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2.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增长通常呈指数式增长,又叫非密度制约性增长。 3.顶极概念的中心点就是群落的相对稳定性。 4.年龄锥体的三种类型分别为迅速增长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种群。 5.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 次。 6.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 第一章 1.阐述你对生态圈各圈层关系的认识 生态圈由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大气圈是动植物最直接的生命系统,没有大气圈提供氧气和CO2,无法进行氧循环和碳循环;水循环通过大气圈运动而实现的,大气环流还调节了气候,使之较适合生物生存。水圈中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水循环保证地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岩石圈的表层即土壤层,是一个特殊的生命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初级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3.你认为环境生态学与经典生态学有何不同?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第二章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①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形成;②土壤结构、养分代谢和分解过程;③系统中水分的分布、循环和平衡;④景观结构与性质;⑤系统中物种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5.请举例说明“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和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有效积温法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某一特定的生物类别各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8.环境因子生态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而生态因子更侧重于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 (二)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①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②主导因子及特点;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环境因子作用的阶段性;⑤环境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一、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适应 1、温度因子与生物生长 2、温度因子与生物发育 温度与生物发育有着重要联系。如某些植物一定要经过一个低温“春化”阶段,才能开花结果,如果过不了这关就不能完成生命周期。 温度与生物发育有一个普遍规律——有效积温。 有效积温是从变温动物开始研究总结出来的规律。 K=N(T-T0) 主要应用于植物和变温动物。 温度是一个变化较大的生态因子,因此生物要适应温度的变化,必须自行改变。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环境,那么就必须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1、变温的生物适应 1.1生物的地理分布 决定某种生物地理分布区的因子,绝不仅仅是温度因子的作用,但是温度因子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温度制约着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经过长时间的优胜劣汰,能够生存在某一区域的生物就是能适应该环境的具有该区域气候特点的生物。 年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是影响分布的重要指标。因此一般介绍一个地域的气候状况,就会测试这几个指标。例如哈尔滨(年平均气温3.5℃、1月平均气温约-22℃、7月的平均气温约21℃),三亚(年均气温23.8℃,月最高气温25℃-36℃,月最低气温在10℃以上),从这个指标我们大概能推断他们各自处于哪个地域。 人们就是通过这三个指标来划分植被的气候类型。如热带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季风林、稀树草原、红树林。亚热带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气候下形成,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植被类型:夏绿阔叶林(一年有4-6个月的温暖生长季节,3-4个月的冬季)影响生物分布的指标很重要,但是极端温度是限制生物分布的重要条件。如椰子、橡胶、可可、罂粟只能分布在热带,这是受到低温的限制;而苹果和某些品种的梨不能在热带地区栽培,这是受到高温的限制。动物也不例外,大象不会分布到寒冷的地方,因为它受到低温的限制,并且皮肤上没有长毛,没有御寒能力;而北极熊也不会分布到热带去,因为它受到高温的限制,北极熊长有很多毛,有保暖作用,并且汗腺也不发达,如果贸然把北极熊移到热带生活,必然会导致它无法散热而热死。 规律:一般来说,温暖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寒冷的地区生物种类较少。 1.2气候节律 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节律性的变化,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如大多数植物在春天到来时开始发芽,随着温度上升,开花,枝叶茂盛,秋天结果,冬天落叶休眠。动物也不例外,由于不同季节食物条件的变化以及对热能、水分等的适应,导致动物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呈周期性变化,如活动与休眠、定居与迁移、繁殖期与性腺静止期。 2 极端温度的生物适应 2.1休眠休眠是生物潜伏、蛰(zhe)伏或不活动状态,是地域不理环境的一种

能量环境——风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能量环境——风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一、风的特性 1.风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太阳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层中压力 分布不均,从而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成风。 2.风具有方向和速度,形成风能。——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无污染而且储藏量巨大的能 源。 3.风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1)日变化:主要由于温度的周期性日变化造成,如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等。 2)年变化:一年之内风的周期性变化。 3)年际变化:年与年之间的变化,与天文、大气运动、地理和人类活动等有关。 4.风具有随位置变化的特性 1)风切变:在垂直于风向的平面内风速随高度变化; 2)风随地形变化:向风面风大;背风面风小 二、风的生态作用 1.风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强风常能降低植物的生长高度,还能使树木形成畸形。 2.风影响生物的体表形态特征 1)植物:形成树皮厚、叶小而坚硬,以减少水分的蒸腾;形成强大的根系增加植物的 抗风力。 2)动物:形成致密的外皮,羽毛比较短,紧贴体表,有利于挡风。 3.风是许多树种的花粉和种子的主要传播者,俗称“风媒” 4.风是许多动物物种传播及运输工具,许多无脊椎动物在休眠期被大风带到别的地方,条 件合适时就生长繁殖。 5.风影响了能飞行动物类群的地理分布,强风地区动物分布较为稀少。 6.风传播化学信息,有利于动物间的信息交流。 7.风影响动物的行为活动:取食行为、迁移行为、分布行为和飞行行为 8.风具有破坏作用——使植物产生机械损伤等(植株风折、植物风倒、植株风拔、农田毁 坏、房屋倒塌、农作物减产) 三、防风林:防风林是为防止风害,促进生态平衡而栽种的成片树林。 1.防风林的原理:由于森林地多空隙,大量叶、枝和树干具有很大的摩擦面,当风穿过森 林时,能把风分散成小股气流,并改变成不同的方向,相互碰撞,力量相互抵消,而大大降低风速。 2.防风林的类型: 紧密林带、疏透林带和通风林带 其中通风林带的防风效果最好。

环境生态学试题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9

《环境生态学》考试2009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A卷分,共20分)一、术语解释<每题4 1、环境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 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b5E2RGbCAP 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 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3环境中的各 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或相互促进,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p1EanqFDPw 4、生态位 主要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5、生态系统 所谓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有自我调节功能的自然整体。DXDiTa9E3d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2分) 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和利用;<2分) 生态系统退化的机理及其修复;<2分) 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2分)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2分) 2、简述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性 ①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5分) 光强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干物质积累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光还促进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RTCrpUDGiT 植物中的叶绿体必须在一定的光强下才能形成。黑暗条件下会产生黄化现象。 ②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5分) 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随光强的上升而提高,但达到一定值后,光强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提高,这个点称为光饱和点。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此时的光强称为补偿点。5PCzVD7HxA

生态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普通生态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 答:地球的生命起源于35亿年前,那时地球的表面为还原性大气;缺少氧气,没有臭氧层。这些条件对今天的生物非常有害,但却正是原始生命得以形成的环境。 约在30亿年之前开始形成光合自氧生物,蓝绿藻为主,逐渐改变了大气成分,氧化大气出现;氧化大气的形成为绿色植物的登陆创造了条件。大气圈中保证生物呼吸的氧气和稳定的CO2含量,以及保护地表生命的臭氧层,都是生物长期作用的结果。 并且生物不断适应地球环境,而进化形成现今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自7亿年有动植物以来,累计生物总质量是地球总质量的1000倍;生物转移的物质总质量要比其自身的质量大许多倍。因此可以认为适于生物生存的地球环境是生物与地球协同进化的结果,而这种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 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答: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无机和有机环境。生态学研究的对象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直到生物圈,经典研究个体及以上层次。生态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的环境非常复杂,从无机环境(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生物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到人与人类社会,以及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3、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 答:进入20世纪60年代,生态学快速发展。生态学已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1)全球性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控制和解决推动生态学发展。(2)应用生态学的迅速发展。污染生态学,经济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环境生态学。(3)全民生态意识提高。生态学举世瞩目。 生态学的发展特点有:(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等相结合。(2)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野外自记电子仪器、同位素示踪、稳定性同位素、“3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态建模,系统论引入生态学。(3)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对象转移到人类活动,交叉科学如化学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如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 1、名词解释 环境(environment)——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群)体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每种生物对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一个生态学上的最低点和一个生态学上的最高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就称为生态幅。 2、地球环境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地球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3、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 答:(1)综合作用: 如气候的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渔业高密度养殖增氧;(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地形因子一般为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如鱼类的回游;(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4、种的生态幅及其制约因子有那些主要规律? 答:(1)对同一生态因子,不同生物的耐受范围是很不相同的,每个种的的生态幅主要决定于种的遗传特性。(2)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而对另一因子的适应范围很窄,生态幅常常为后一生态因子所限制。(3)同一生物不同阶段耐受性不同,生物繁殖阶段常常是一个临界期。(4)内稳态扩大了生物的生态幅与适应范围,但并不能完全摆脱环境的限制。(5)驯化可导致物种耐性限度的改变,适宜生存范围的上下限会发生移动,并形成新的最适点。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2) 1、名词解释 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当处的光强度为光补偿点 光周期(photoperiod)——一天之内,相对于黑夜而言,白天的时间长短。 Bergman 规律((Bergmann’s rule)——高纬度的恒温动物比低纬度的相似种类个体要大。 冷害(chilling injury)——指喜温生物在零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 2、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答:有效积温法则指变温动物和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每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有: (1)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年总积温/一个世代所需积温 (2)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 (3)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 (4)可根据有效积温制定农业气候区划 (5)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3、试述光的生态作用. 答:太阳光是地球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来源,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须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光。太阳辐射的强度、质量及其周期性变化对生物产生深刻的影象。(1)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的作用;(2)不同光质对生物有不同作用。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只是可见光区,红外光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紫外光主要有杀菌作用,昆虫对紫外光有趋光反应。(3)生物的光周期的适应。植物可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光周期的变化对大多动物尤其是鸟类的迁徙和生殖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光周期对昆虫的滞育起主要作用。 4、为什么生物的活动和繁殖受光周期控制? 答:外界环境因子很多,如温度、湿度、气压、降水等,为什么动物偏偏选择光(光照周期)这个信号作为启动复杂的繁殖生理机制的“触发器”。这是因为日照长短的变化是地球上最具有稳定性和

生态学物质环境——水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生态学——物质环境(水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物质环境:指地球上水、大气、土壤等生态因子构成的有机体的生存环境。 主要物质环境成分:水、大气、土壤、风 物质环境的特点: 1)物质环境的组成成分如水、大气、土壤等构成了有机体生活的空间或栖息地。 2)物质环境的组成成分又为生物体的组成需要提供了常量元素(如C、O、S、Fe、K、Na 等)和微量元素(如铬、钴、氟、铝、硒、锌、碘等)。 3)陆地上水量等物质元素的多少,影响到陆生生物的生长和分布。 4)水环境中的水量等物质元素的多少,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分布。 水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水分布于海洋、陆地以及大气之中,形成各种水体,共同组成水圈。 水的存在形式有固态(冰、雪、霜),液态(雾、露、云、雨)、气态(蒸汽) 水的分布形式有咸水(海洋水、咸水湖)和淡水(冰川、永久雪盖、地下水、地表水、大气水、生物水) 陆地上水的分布: 1)降雨量分布 i.纬度:纬度增加,降水量减少 ii.经度:由东向西减少 iii.海拔:海拔增加降水量增加 iv.地形:迎风坡多,背风坡少 v.季节:夏季多,冬季少 2)大气湿度 i.相对湿度收到环境温度的调节:温度增加,相对湿度降低;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增 加; ii.相对湿度随地理位置变化:热带雨林带80-100%,荒漠地带低于20%。 水的特性 1)水分子具有极性——能吸附到带电的离子上,这使得水能和其他生物成分结合,也使水 成为最好的溶剂。 2)水具有高热容量——水能吸收大量的热,而自身升温很少。 3)水具有特殊的密度变化——4℃时水密度最大。 4)水具有相变——固态-液态-气态 水体环境的特点:弱光;缺氧;密度大;粘性高;温度变化平缓;能溶解各种无机盐类 水陆环境的差异:密度、浮力与粘滞性不同;温度不同;含氧量不同;湿度不同。 水因子的生态作用: 1)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2)水是生物体所有代谢活动的介质; 3)水为生物创造稳定的温度环境; 4)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和数量分布有影响; 5)水对动植物的形态结构、行为等有影响; 6)水体的易受污染性能危害生物与人体的健康; 7)生物起源于水环境。 水分获得途径: 1)植物——根部吸收,叶面吸收; 2)动物——食物,体表吸收,代谢水,饮用水。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

环境生态学导论 第一章绪论 P28思考题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P16) 答: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5、举例说明你所熟悉的某个环境问题,并从生态学的视野阐述其危害作用过程、基本特征及你所思考的解决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生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解决对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考虑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维持平衡 4、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①光强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光照强度与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质量的增加关系密切;光还能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②光照强度和水生植物光的穿透性限制着植物在海洋中的分布,只有在海洋表层的透光带上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才能大于呼吸量。 ③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 (二)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①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在日光的全光谱照射下进行的,同时,不同光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等影响是不同的。 可见光对动植物生殖、体色变化、迁移、毛羽更换、生长及发育等都有影响。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三)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①植物分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②日照长短和变化是许多动物进行迁移、生殖、换毛等生命活动最可靠的信号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