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第一季度医疗质量分析总结

科室第一季度医疗质量分析总结
科室第一季度医疗质量分析总结

2018年xx科第一季度全面质量分析总结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管理科室达到根本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考核科室运行情况的重要内容。现将2018年第一季度xx科医疗质量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构建,监督及保障科室医疗及护理质量

2018年肾内科根据科室人员变动情况,重新修订医疗质量与安全医小组成员,明确各质量控制小组职责,定期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学习18条核心制度,并进行针对性的考核。小组定期对科室医疗、护理、院感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并制定改进方案,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改进有成效。

二、加强培训,提升医务人员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

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始终把医务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科室采取定期不定期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能力。

1、出入院人数及人均住院费用分析:

2018年第一季度我科出入院人数、人均费用情况看,我科一季度出院396例患者,较去年同期出院增加。收治患者例数增呈长趋势。我科收住院的尿毒症

患者居多,合并症较多,病情复杂者多,患者人数逐年增加,病区患者管理尤为重要,加强病区患者病情变化监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证医疗安全。

2、平均住院日分析

2018年第一季度我科平均住院天数7天,完成医院规定目标值(<10天)。我科在保证医疗安全前提下,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最适宜的诊疗方案,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加快周转,第一季度平均住院天数指标控制达标,但2、3月份共有3例住院超过30天患者,应继续加强平均住院日监管。

3、合理用药

数据分析:1月药占比达标,2月超出3.2个百分点,3月超出2.02个百分点,国家基药使用比例偏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合格

1)存在问题:

药占比超标

个别医师特殊用药,病程记录中无相应的用药目的分析,存在不合理用药。

2)原因分析

个别医师对抗菌药物使用掌握不到位,导致抗药物使用时间过长。且病程记录书写不认真,无用药分析。

出院带药剂量过大。腹膜透析液使用量大。

3)整改措施: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的管理及监督,加强预防用药、治疗、联合用药的规范和管理,严格评估患者病情,使用疗程及使用剂量方面严格评估把控。

在医院监管下,科室加大对抗菌药使用监管,严格按医院的规定执行。不仅对症用药,还注重药物的合理应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必要时加强与药剂科医师进行沟通,规范医师用药指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

将抗菌药物使用合理化与医师绩效挂钩,严格监控,并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师给予处罚。

规范病程书写,尤其病程记录内容,对特殊药用,特殊病情需要延长用药时间等患者病情进行详细分析,记录用药指证及目的。

规范出院带药,不超剂量开药,严格执行医院规定。

4.病床使用率及临床路径分析

1)病床使用率:我科开放床位26张,一季度病床使用率均达到83%以上,2月份病床使用率达到135.11%

2)临床路径管理:从上图及表格可反映2018年一季度临床路径管理入径率达标,完成率需进一步提高,继续加强临床路径管理。

四、病历书写质量

病历书写质量是医疗质量及水平的重要体现,严格把控病历质量,对提升医疗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我科每月均对病历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及时整改,不断提升我科病历书写质量。

一季度科室病历自查及主管部门督查存在以下问题:

1.病程记录年、月、日出现错误。

2.运行病历书写不及时;

3.病历内患者年龄前后不符时有发生。

4.病程记录、三级查房内容过于简单,空泛、缺乏应有的指导性内容,成为病历书写质量提高的难点

5.医疗告知空白或书填写不完整,告知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6.治疗用药和诊断不相符合情况时有发生,诊疗计划和医嘱用药两回事;中途用药变化病程记录无解释及说明。

7.病程记录有复制粘贴

以上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自查及督导检查发现时已逐份整改、纠正,

原因分析

1.病历书写质量不高。其原因如下:

①主管医师忙于应对患者,无暇顾及病历书写,且疏于对下级医师指导,要求不严,病历书写质量下滑在所难免。

②下级医师在查房过程中对上级医师的指导和意见没有认真记录,在病程记录中不能如实反映,显得病历书写细节空洞,缺乏真实性。

③下级医师对患者的日常检查不到位,只是听取患者的口述,不能将各项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紧密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病情,使病历书写过程中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真实记录,而是以粘贴复制,形成雷同的病程记录及病历,只是病历的复制,而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病历书写。

2.病历及时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自查发现个别意思病历告知书签字不及时完成,这需要科室质控小组督促检查,以提高病历及时性。

3.对以前纠正的错误,仍然存在,还没有彻底根治。①漏字、错字、叠字、比以前有所减少,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②病历粘贴错误十分普遍,如年龄、性别、病程记录时间等;③医疗告知书填写不完整,告知内容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急、危重患者,需要加强和患者及家属的交流和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信任,配合我们的治疗,消除医患矛盾。

4.加强病历书写环节质量控制,才能使病历书写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的最有

效办法,科室质控小组严把质量关,病历质量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才有保证,医疗水平得以体现。

五、医疗安全:

2018年一季度我无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科室管理情况良好。1-3月共发生3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2起为患者不慎跌倒,1起行动不便患者无家属陪护。3起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均积极上报。

六、医院感染管理

1、医院感染病例

一季度医院感染病例1例,该例患者为下呼吸道感染,结合患者病情及病史,多考虑患者因外感风寒引起。医院感染患者及时上报感控科,并及时给予相应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2、多重耐药:

2018年一季度检测出4例多重耐药患者,2例大肠埃希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例多重耐药患者均及时采取隔离及治疗措施,严格按照多重耐药管理实施,措施落实到位。

3、手卫生依从性

我科第一季度手卫生依从性合格率76%,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强。

整改措施:

1)加强科室手卫生规范培训力度,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每位医务人员必须

掌握洗手指征。

2)加大手卫生监督力度,发现未按手卫生规范操作医务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效果评价:

通过培训及加大监督力度,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意识,强化无菌操作意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4、其他问题:

1)消毒液浓度不达标

2)个别医务人员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意识不强,存在医疗垃圾混装在生活垃

圾内。

3)个别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淡薄

整改措施:

1、定期监测消毒液浓度;

2、科室要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进行医疗废物分类培训,医疗废物分类应清楚,处置规范,包装袋应黄黑分明,存放、登记、签字要规范。

3、加强培训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的知识

七、护理方面:

一季度各项护理工作基本达到护理质量标准,但也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现总结分析如下:

1、病房管理:个别病人物品放置过多、过乱,床头柜摆放不整洁。

2、基础护理:个别病人入院后健康教育不全面、卫生指导不到位;“三查八对”未达到质量标准,巡回病房不及时。

3、消毒隔离:一次性用品分类不及时,处理不规范。

4、整体护理:对病情、用药、健康知识了解不全面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发现后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使责任护士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主观上有正确的认识。人人

参与病房管理,督促病人及家属将物品整理好,取得病人的配合,为病人创造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对新入院的病人护理员在病人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卫生宣教,督促患者搞好个人卫生,护士长要监督检查;技术操作要反掌握要领,力求精益求精,一针见血。治疗班要时刻检查治疗用品的供应是否符合质量要求,下班前要把每项工作再检查一次,避免遗漏;护理文书的书写主要是要加强责任心,每执行一项医嘱及时签名、记录,下班前再核对一次;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要保持连续性,反复强化,护士长要及时评价,持续改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