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整理【人教版文言文一词多义】 文言文一词多义

新编整理【人教版文言文一词多义】 文言文一词多义
新编整理【人教版文言文一词多义】 文言文一词多义

【人教版文言文一词多义】文言文一词多义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存在一个词具有两种以上意义的现象。接下来为你整理了人教版文言文一词多义,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文言文一词多义(一)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ng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XX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3、犯过失(人恒过)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号:ho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2、h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3、h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4、h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2、xun,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2、忧患(无冻馁之患)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惠:1、恩惠(大王加惠)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2、尽、到(南极潇湘)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寂:1、平静(视端容寂)2、寂静(寂寥无人)

56.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2、一会儿(立有间)3、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5、知道(见往事耳)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3、将要(公将战)4、搀扶(出郭相扶将)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借:1、借(每假借于人)2、依*(愿借子杀之)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

64.居:1、过了(居十日)2、停留(不可久居)

65.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2、发动(举大计亦死)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

67.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分别(意难决舍)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绝:1、隔绝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69.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2、放晴(连月不开)3、打开(旁开小窗)

70.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苦:1、苦于(苦秦久矣)2、使苦(苦其心志)3、愁(何苦而不平)

72.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2、使快乐(钟鼓乐之)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类: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

75.隶:1、属于(世隶耕)2、跟着(隶而从者)

76.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2、善良(此皆良实)

77.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3、*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78.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

79.令:1、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陈涉世家》)2、让,使。(忿恚尉,令辱之)3、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

80.妙: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

最新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1. 安: ★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养(衣食所安) 2. 卑: ★低下(非天质之卑) ★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 ★影响(被于来世) ★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 ★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 ★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 ★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 ★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 ★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 ★诚心(帝感其诚) ★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 ★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惩罚 13. 驰: ★骑(愿驰千里足) ★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 ★发、起(方其出海门)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产生(计将安出)

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

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 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晋陶渊明独爱菊: 喜欢 安君安与项伯有故: 怎麽 沛公安在: 那里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安定 毅良久稍安 安心 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麽 衣食所安,弗赶加也: 享受 既来之,则安之: 使动 无情郎安在 哪里 按按诛五人: 查究 缇骑按剑而前: 按着 包举一滴可以包函谷 怀着 包住 包举宇内 名词用作状语 像……一样 暴暴霜露: 显露 忠义暴于朝廷: 显露 暴秦之欲无厌: 残暴 被幸被齿发 蒙受 如被冰雪 遭受 本予本非文人花士: 本来,原本 本图宦达: 希望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根本 抑本其成败之迹: 推究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根 鄙言语粗鄙 粗俗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意动,以…为边境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顾不如蜀鄙之僧载: 边远的地方敢竭鄙怀 浅陋 比比去,以手阖门: 及,等到 天涯若比邻: 并列,挨着 纳比笼中 并列,挨着 比权量力: 比较 比吾乡临之死则已后矣: 比较 比得软脚病 近来 宰严限追比 追征 敝侯生摄敝衣冠: 破旧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疲劳,困乏 因人之力而敝之: 使动,损害 毕少选当毕 结束 毕尽于此 全

兵非我也,兵也: 兵器 非兵连祸结: 战争 斯用兵之效也: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 穷兵黩武: 军队 而秦兵又至矣: 军队 草木皆兵: 士兵 病故病且殆: 穷困 病偻: 患病 君之病在肌肤: 疾病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有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 使动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担心,忧虑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困苦不堪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缺点,弊病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疲劳,困乏) 并并受促织恩荫 一并 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连 搏水石相搏: 击,拍 森然欲搏人: 抓,扑 薄日薄西山: 迫近 门衰祚薄: 浅薄 有薄德于古今 浅薄的 厚古薄今: 意动 日以厌薄 轻视 拨曲终收拨当心划 拨子 弹奏弦乐所用的工具转轴拨弦三两声 拨动 弹奏 策振长策而御宇内: 鞭子 蒙故业,因遗策: 策略,计谋 策扶老以流憩: 著着 退而论书策: 竹简 策勋十二转: 书写,记 曾风景旧曾谙:曾经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adv连…都 曾益其所不能: 增 常非常之观: 平常,寻常 常在于险远: 常常,副词 胜地不常 常存 长一技之长: 长处,特点 长歌当哭: 放声 求木之长: 生长 无长无少: 年纪大 朝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具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具答之 3.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a动词:齐备、准备好b副词:通“俱”,全、都) 绝 1.以为妙 ②群响毕绝 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a动词:完全没有b动词:断绝c形容词:陡峭的、无路走的d形容词:独特、独一无二) 君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死后名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a代词:妻子对丈夫的尊称b代词:古代对主人、对上司的尊称c代词:彼此相称,或自指d代词:古代各级据有土地的统治者的通称,后指君主制国家元首) 空 1.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莫等闲,白了少年头(a副词:白白地b动词:消失,消散,没有了) 乐

此乐何极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a形容词:快乐b作动词用c使用用法,“感到……快乐”、“以……为快乐”) 疠 呼嘘毒疠 ②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a名词:瘟疫、疫气b名词:恶疮) 临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渐近临之 ③把酒临风(a动词:面对、面临b介词:靠近、从高处往下看) 虏 ①壮志饥餐胡虏肉 ②虏太子申以归(a动词:俘获b名词:俘虏) 旅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a动词:外出(的)、在外作客(的)b作名词用:指外出旅行的人) 履 ①直堕其履圯下

②父曰:“履我!” 因长跪履之 良业为取履 下取履(a名词:鞋子b动词:替……穿鞋) 妙 ①众妙毕绝 ②以为妙绝(a形容词:奇妙b名词:妙处) 名 ①不能名其一处也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③命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④此“双龙”之名所由起(a名词:名字、名称b动词:说出c动词:命名d名词:名声) 命 ①其命使各有所主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a名词:命令、指示b名词:命运c动词:派遣) 能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归纳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归 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文言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陈太丘与友期行》 (1)尊君在不(“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4)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止”通“只”,只、仅)二、古今异义 三、一词多义 顾: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看到) 知: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动词,知道) 其: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指他);仁在其中矣(这、那;指的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这里指狼); 止:一狼得骨止(停止);止增笑耳(同“只”,只、仅) 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 意:意暇甚(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以攻以后也(打算) 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狼不敢前(上前) 之:学而时习之.(代词,学到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又数刀

毙之(代词,它,指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复投之(代词,它,指狼) 以:投以骨(“以骨投之”,把);以刀劈狼首(用) 四、词类活用 (1)友人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 (2)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3)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4)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5)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感悟),(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爱好)(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趣)(7)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8)恐前后受其敌(名词用为动词,攻击,胁迫) (9)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犬一样) (10)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1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从柴草堆中打洞) (12)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五、文言句式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省略句、判断句)(2)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所似何”)(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句,省略主语)(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其不善者而改之”前省略了“择”) (5)投以骨(倒装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词语总汇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词语总汇 A 安(1)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怎么) 安能辨我是雌雄《木兰诗》 (2)衣食所安(养、养身) (3)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全、安稳) (4)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哪里) B卑(1)非天质之卑(低下)《送东阳马生序》 (2)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师表》备(1)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楼记》(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口技》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有奇字素无备者《活板》(准备) 被(1)将军身披坚执锐《涉世家》(同“披”)(2)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覆盖)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 比(1)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靠近,挨着) (2)比至,车六七百乘,骑千余《涉世家》(等到) (3)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比较、比起) 鄙(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边境) (2)肉食者鄙《刿论战》(鄙陋、鄙俗) (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鄙野、目光短浅)毕(1)毕力平险(尽、用尽、竭尽)《愚公移山》(2)群响毕绝《口技》(全部)

(3)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完成、完毕) 兵(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 (2)上使外将兵(军队) 病(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人琴俱亡》(疾病、重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困苦不堪) (3)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辱) 薄(1)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轻视) (2)薄暮冥冥《楼记》(迫近) (3)薄如钱唇《活板》(薄的,厚度小) C 才(1)此印着才毕《活板》(刚刚) (2)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只,仅仅) (3)才美不外见《马说》(能力、才能)长(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 (2)北市买长鞭(与“短”相对) (3)但愿人长久(长久,健康) (4)死者长已矣(永远) (5)木兰无长兄(排行最大) (6)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头领) 策(1)策之不以其道《马说》(驱使) (2)执策而临之《马说》(鞭子,马鞭) (3)策勋十二传《木兰诗》(记录) 诚(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实在,的确) (2)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诚心)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项燕《涉世家》(果真)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现将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多义词整理如下。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度:1、duó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 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初中文言虚实词解释一词多义 文档

初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180个词及意思汇编(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表38259

初中文言文专题知识大全 第一节一词多义归纳 初中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七年级上册) 词义项例句(标明出处) 期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 丘与有期》) 时时常 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期限 度已失期(《陈涉世 家》) 时候 余忆童稚时(《童 趣》) 希望 期在必醉(《五柳先生 传》) 故旧的 知识 温故而知新(《论 语》) 富 富裕 宋有富人(《智子疑 邻》) 旧(原 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多 家富良马(《塞翁失 马》) 所以 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亡 丢失 暮而果大亡其财(《智 子疑邻》) 故逐之《曹刿论战》 逃跑 马无故亡而入胡(《塞 翁失马》) 故君子有不战《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 故余虽愚《送东阳马 生序》 通 “无 ”,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 公移山》) 故意广故数言欲亡《陈涉灭亡秦灭韩亡魏(《唐雎不

世家》辱使命》) 原因公问其故《曹刿论 战》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此独以跛之故(塞翁 失马》) 殆 有害 思而不学则殆(《论 语》) 行奉行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 行之者乎《论语》 大概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隆中对》) 行走三人行(《论语》) 即 就是 即公大兄无奕女(《咏 雪》) 罔迷惑 而无 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论 语》) 立刻 即书诗四句(《伤仲 永》) 无 罔不因势象形(《核 舟记》) 去 离开 “太丘舍去”“委而 去之”《陈太丘与有期》 知 了解 人不知而不愠(《论 语》)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知道 温故而知新(《论 语》) 距离 日中去人近《两小儿辩 日》 明白 知之为知之(《论 语》)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 通 “智 ”,聪 是知也(《论语》)若像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 雪》)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北辰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 C—文言文一词多义 T 授课类型T 汇总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专题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几项是() A.便舍船(舍弃)屋舍俨然(房子) B.寻向所至(寻找)寻病终(不久) C.处处志之(标记)寻其所志(做标记)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的,代指村人)得其船(他的,代指渔人) [答案]AB 2.下列句中“为”字解释成“雕刻”的选项是() A.为宫室、器皿、人物 B.中轩敞者为舱

C.中俄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答案】AD 3.下列各组多义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几项是() A.明有奇巧人越王叔远(奇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头) B.明有奇巧人越王叔远(有)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 C.能以径寸之木(用在句中无实意)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带刺,代指“核舟”) D.其两膝相比者(他的)其人视端容寂(那) 【答案】AB 4.下列各句中“而”字表示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A.中俄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启窗而观 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D.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答案】C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编一(按音序排列) 1.安: 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养(衣食所安) 2.卑: ①低下(非天质之卑) 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

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 ①影响(被于来世) ②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 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 ①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②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 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 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④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共六套)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共六套)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共六套)晓泓婕伊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编一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归纳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归纳 (按音序排列)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安逸。例:死于安乐 备1、、详尽。(前人之述备矣)2、具备。(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 被:同“披”,穿(皆被绮绣) 鄙: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毕:都(群响毕绝《口技》) 薄: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策:1、鞭子。(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人教版文言文一词多义

人教版文言文一词多义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 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 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 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 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 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 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 度若飞) 25.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终极修订版

需掌握的文言实词(共136个,按拼音排序)【安】 1.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 2.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 4.君谓计将安出?怎么 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怎么 6.多歧路,今安在?哪里 7.子曰“汝安知鱼乐”哪里 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安逸 9.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 10.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卑】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被】 1.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2.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本】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本来 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 3.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本来 4.庄子曰:“请循其本”根源 【比】 1.曹操比与袁绍相比 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相比 3.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4.比至陈等到 【鄙】 1.先帝不以臣卑鄙见识短浅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 【毕】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全、都 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全、都 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完毕 4.吾与汝毕力平险用尽 【别】 1.士别三日分别 2.与世无别区别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告别 4.驱之别院另外 【兵】 1.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器 2.上使外将兵士兵 【病】 未果,寻病终. 得病 【策】 1.执策而临之鞭子 2.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3.策勋十二转记录 【曾】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加强否定语气 2.曾不吝情去留加强否定语气 3.计其长曾不盈寸加强否定语气 4.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尝】(书中该词都解释为曾经) 1.未尝识书具曾经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曾经 【长】 1.惟长堤一痕与“短”相对 2.舟首尾长八分有奇长度 3.北山愚公长息曰长久 4.而或长烟一空大片 5.幼有所长成长 6.以君为长者敦厚 7.宋无长木多余的 【朝】 1.朝服衣冠早晨 2.山间之朝暮也早晨 3.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4.皆朝于齐朝拜 【诚】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确实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3.帝感其诚诚心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如果 【出】 1.卷石底以出露出 2.奋袖出臂露出 3.水落而石出者露出 4.不复出焉出去 5.皆出酒食拿出 6.君谓计将安出产生 7.不敢出一言以复发出 8.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使出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 10.方出神脱离 【初】 1.初极狭起初 2.初,权谓吕蒙曰当初 3.每至晴初霜旦刚 4.令初下刚刚 【辞】 1.未尝稍降辞色言辞 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脱 3.旦辞爷娘去告辞 【从】 便舍船,从口入自 问所从来自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跟从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跟从 战则请从跟从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跟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听从 从民欲也顺从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向 当余之从师也跟...学习 择其善者而从之学习 从流漂荡顺、随 鲦鱼出游从容不急迫 溯洄从之追寻 【达】 1.达于汉阴到达 2.乡书何处达传达 3.不求闻达于诸侯显达 4.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1

8上人教版文言文,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大全

通假字 桃花源记 要:通“邀”,邀请如:“便要还家” 爱莲说 可爱者甚蕃(蕃通繁,繁盛众多.) 核舟记 诎右臂支船(诎——“屈”,弯曲。) 左手椅一衡木(衡——“横”,横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拣”挑选) 约八分有奇(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通“父”,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大道之行 〔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 三峡 ①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这里指中断) ② 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 湖心亭看雪 余挐一小舟(“挐”通“桡”,撑(船)) 一词多义 桃花源记 出:(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分享。 寻:(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1)便舍(shě)船:丢下。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1)中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标记或者是标记的符号。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名词) 之:(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另有说法为代之误入的渔人。 为:(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把······当作。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读wèi,介词,对、向。 遂:(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集录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集录 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养——(衣食所安) 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 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①影响——(被于来世) ②同“披”,穿——(皆被绮绣) ③被子——(唯见布被覆尸) ④盖,覆盖——(流血被面) 5.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①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②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④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④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②称赞——(先帝称之日能) 11.诚:①诚心——(帝感其诚) 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②惩罚 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 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 ②拿出——(皆出酒食) 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④产生——(计将安出) 15.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昊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词多义 公输 ①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 ) 夫子何命焉为?( ) 必为有窃疾矣( )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以牒为械当作。( ) ②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 胡不见我于王( ) 于是见公输盘( ) ③类:不知可谓知类 ( ) 为与此同类( ) ④子:子墨子闻之( ) 愿借子杀之( ) ⑤说公输盘不说( ) 请说之( ) ⑥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 ⑦之:为楚造云梯之械 ( ) 子墨子闻之( ) 宋何罪之有( )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 )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 ⑧起:起于鲁( ) 子墨子起,再拜( ) ⑨以:将以攻宋( )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 以牒为械( ) ⑩而: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公输盘诎,而曰( )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 孟子二章 【之】亲戚畔之: 七里之城: 寡助之至: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征于色: 生于忧患: 【而】而后作: 而死于安乐也: 【拂】行拂乱其所为: 拂士: 【以】以天下之所顺:所以动心忍性: 【发】发于畎亩:发于声: 鱼我所欲也 ①为:今为()宫室之美而为( )之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向为身死而不受( ) ②得: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③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是亦不可以已平( ) ⑷之:呼尔而与之()为宫室之美() ⑸而:呼尔而与之 (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⑹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 曹刿论战 【故】原公问其故故逐之 【从】民弗从战则请从 【其】其乡人曰吾视其辙乱 【以】何以战必以信 【请】曹刿请见战则请从 【之】小大之狱公与之乘 【安】衣食所安安求其能千里也) 【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愚公移山 (1)其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 帝感其诚:其妻献疑: (2)之以君之力:虽我之死: 告之于帝:跳往助之: (3)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4)焉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 (5)而面山而居: 何苦而不平: 而山不加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