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微专题讲义:微专题47 电场中图像问题

高中物理微专题讲义:微专题47  电场中图像问题
高中物理微专题讲义:微专题47  电场中图像问题

微专题47 电场中图像问题

【核心考点提示】

1.v-t图象:根据v-t图象的速度变化、斜率变化(即加速度大小的变化),确定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力的大小变化情况,进而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的高低及电势能的变化.

2.φ-x图象:(1)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φ-x图线的斜率大小,电场强度为零处,φ-x图线存在极值,其切线的斜率为零.(2)在φ-x图象中可以直接判断各点电势的大小,并可根据电势大小关系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3)在φ-x图象中分析电荷移动时电势能的变化,可用W AB=qU AB,进而分析W AB的正负,然后作出判断.

3.E-x图象:(1)反映了电场强度随位移变化的规律.(2)E>0表示场强沿x轴正方向;E <0表示场强沿x轴负方向.(3)图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电势差,“面积”大小表示电势差大小,两点的电势高低根据电场方向判定.

【经典例题选讲】

(2016·江苏徐州高三月考)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从x=-∞向x=+∞运动,其速度v随位置x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x=x1和x=-x1处,图线切线的斜率绝对值相等且最大。则在x轴上()

A.x=x1和x=-x1两处,电场强度相同

B.x=x1和x=-x1两处,电场强度最大

C.x=0处电势最高

D.从x=x1运动到x=+∞过程中,电荷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解析】x=x1和x=-x1两处,图线切线的斜率绝对值相等且最大,故加速度绝对值相等且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电场力的绝对值相等且最大,由F=qE得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A项错误,B正确;一带正电的检验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从x=-∞向x =+∞运动,由图乙可知,检验电荷先减速后加速运动,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由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知,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则x=0处电势最高,从x=x1到x=+∞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小,C正确,D错误。

【答案】BC

(2016·河北保定高三期末)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 轴正方向运动,其电势能E p 随位移x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粒子从x 1处运动到x 2处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B .x 1、x 2处电场强度方向沿x 轴正方向

C .x 1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大于x 2处的电场强度大小

D .x 1处的电势比x 2处的电势低

【解析】由于粒子从x 1运动到x 2,电势能减小,因此电场力做正功,粒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沿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方向沿x 轴负方向,选项A 正确,B 错误;由ΔE p =qE Δx ,即

qE =ΔE p Δx

,由于x 1处的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x 2处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因此x 1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小于x 2处的电场强度大小,选项C 错误;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x 1处的电势比x 2处的电势低,选项D 正确。

【答案】AD

(2018·湖北孝感月考)在光滑水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坐标原点的电势为零,沿x 轴方向的电场强度E 随x 的变化如图所示。在坐标原点处放一质量为m =0.2kg ,电荷量为q =-2.0×10-

6C 的小物块。现给小物块施加一沿x 轴正方向大小为1.0N 的恒力,小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则 ( BC )

A .x =1m 处的电势为2.5V

B .小物块能运动到的最远位置坐标为x =6m

C .小物块能运动到的最远位置电势最低值为φ=-3×106V

D .小物块能运动到的最远位置电势最低值不能确定

[解析] 在E -x 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电势差的大小,即有φ0-φ1=2+3×1052

×1V =2.5×105V ,所以φ1=-2.5×105V ,选项A 错误;分析小物块的受力可以知道小物块先加速后减速,设小物块能运动到的最远位置坐标为x ,由动能定理有W 合=1.0×x

+2+x+2×105

2×x×(-2.0×10

-6)=0,解得x=6m,选项B正确;由E-x图可知,φ

-φx

=2+2+6×105

2×6V=3×10

6V,所以φ

x

=-3×106V,选项C正确,D错误。

(2018·江西高安中学模拟)假设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随x变化情况

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x1范围内各点场强的方向均与x轴平行

B.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正电荷沿x轴从O运动到x1,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负电荷沿x轴从x2移到x3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D.无法比较x2~x3与x4~x5间的场强大小

解析:选C由图像可以知道,在O~x1范围内各点电势不变,是一条等势线,所以电场方向应该与x轴垂直,选项A错误;在x轴上O~x1范围内,各点电势相等,任意两点间电势差为零,电场力做功为零,而且电荷做直线运动,可能做匀速运动,选项B错误;负电荷沿x轴从x2移到x3的过程中电势升高,则电场力对负电荷做正功,电势能减小,选项C正确;在x2~x3范围内相对于x4~x5范围内等差等势面密集,所以前者电场强度大些,选项D 错误。

【巩固习题】

1.(多选)如图8甲,直线MN表示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a、b是线上的两点,将一带负电荷的粒子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粒子从a运动到b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设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场强大小分别为E a、E b,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分别为W a、W b,不计重力,则有()

A.φa>φb B.E a>E b

C.E aW b

【答案】BD

【解析】电场线为直线,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静止释放,那么一定沿着电场力的方向运动,故电场强度的方向向左,b点的电势高,选项A错误;由v-t图象的斜率表示粒子运动的加速度可知粒子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故b点的场强小,E a>E b,选项B 正确,C错误;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选项D正确.

2.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O 点的电势最低

B .x 1和x 3两点的电势相等

C .x 2和-x 2两点的电势相等

D .x 2的电势最高

【解析】在坐标原点O 右侧,沿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先变大后变小,电势一直降低,故O 点电势不是最低;x 1和x 3两点的电势不相等,故A 、B 错误;电场关于坐标原点O 对称分布,则x 2和-x 2两点的电势相等,C 正确

【答案】C

3.【2017·新课标Ⅰ卷】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 的关系如图所示。电场中四个点a 、b 、c 和d 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E a 、E b 、E c 和E d 。点a 到点电荷的距离r a 与点a 的电势?a 已在图中用坐标(r a ,?a )标出,其余类推。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由a 点依次经b 、c 点移动到d 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 ab 、W bc 和W cd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E a :E b =4:1

B .E c :E d =2:1

C .W ab :W bc =3:1

D .W bc :W cd =1:3

【答案】AC

【解析】由题图可知,a 、b 、c 、d 到点电荷的距离分别为1 m 、2 m 、3 m 、6 m ,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2r Q k E =可知,1422==a b b a r r E E ,1422==c d d

c r r E E ,故A 正确,B 错误;电场力做功qU W =,a 与b 、b 与c 、c 与

d 之间的电势差分别为3 V 、1 V 、1 V ,所以31ab bc

W W =,11=cd bc W W ,故C 正确,D 错误。

4. (多选)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点电荷被固定于A 点,以O 点为坐标原点,AO 方向为x

轴正

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一维坐标系,现将一个电荷量很小的带正电的点电荷q从O点由静止释放,在点电荷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点电荷q的动能E k、电势能E p随坐标x变化的图象中(假设O点电势为零,不计q的重力),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根据点电荷周围电场强度分布特点,点电荷q受到沿x轴正方向的电场力作用,点电荷q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动能增大,但动能增大得越来越慢,A错误,B正确;由于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因加速度越来越小,相等距离内电场力做功越来越少,则电势能改变得也越来越慢,C错误,D正确.

【答案】BD

5.(多选)两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的O、M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5所示,其中A、N两点的电势均为零,ND段中的C点电势最高,不计重力,则()

A.A、N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

B.将一正点电荷静放在x轴负半轴,它将一直做加速运动

C.N、C间场强方向沿x轴正方向

D.将一负点电荷从N点移动到D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解析】φ-x图象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E,题中图线在A、N两点处的斜率都不等于0,则知A、N两点的场强均不为零,选项A错误;根据题中图象,结合矢量的叠加可知,x轴负半轴的电场强度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所以若将一正点电荷放在x轴负半轴,则电场力指向x轴负方向,因此电场力与速度方向相同,导致一直做加速运动,选项B正确;由题图可知,从N到C电势升高,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N、C间电场强度方向沿x 轴负方向,选项C错误;N→D段中,电势先升高后降低,所以场强方向先沿x轴负方向,后沿x轴正方向,将一负点电荷从N点移到D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选项D正确.【答案】BD

6.(2014·上海·19)(多选)静电场在x轴上的场强E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9所示,x轴正向为场强正方向,带正电的点电荷沿x轴运动,则点电荷()

A .在x 2和x 4处电势能相等

B .由x 1运动到x 3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C .由x 1运动到x 4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D .由x 1运动到x 4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由题图可知,将正电荷沿x 轴正向移动,从x 2移动到x 4的过程电场力做功不为零,两点处的电势能不相等,选项A 错误;从x 1运动到x 3的过程电场力沿x 轴负方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选项B 正确;从x 1运动到x 4的过程场强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选项C 正确,D 错误.

【答案】BC

7.(多选)如图甲所示,有一绝缘圆环,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圆环平面与竖直平面重合.一光滑细杆沿垂直圆环平面的轴线穿过圆环,细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 =10 g 的带正电的小球,小球所带电荷量q =5.0×10-

4 C .小球从C 点由静止释放,其沿细杆由C 经B 向A 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小球运动到B 点时,速度图象的切线斜率最大(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O 点右侧杆上,

B 点场强最大,场强大小为E =1.2 V/m

B .由

C 到A 的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 .由C 到A 电势逐渐降低

D .C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CB =0.9 V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小球在B 点的加速度最大,故受力最大,加速度由电场力提供,故B 点的电场强度最大,a =Δv Δt =Eq m

,解得E =1.2 V/m ,选项A 正确;从C 到A ,电场力一直做正功,故电势能一直减小,选项B 错误,C 正确;由C 到B ,电场力做功为W =12

mv 2B -0,C 、B 间电势差为U CB =W q

=0.9 V ,选项D 正确. 【答案】ACD

8.(2014·安徽·17)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 轴,起始点O 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 p 与位移x 的关系如图11所示,下列图象中合

理的是()

【解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其电势能的变化规律是非线性的.由E p—x图象知,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不是均匀变化的,静电力不能为恒力,故选项A错误;带电粒子仅受静电力作用,故电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电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即动能增加得越来越慢,故选项B错误;由于静电力不是恒力,加速度a应该越来越小,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D

9.两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固定在x轴上的O、M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C为ND段电势最低的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1、q2为等量异种电荷

B.N、C两点间场强方向沿x轴负方向

C.N、D两点间的电场强度大小沿x轴正方向先减小后增大

D.将一正点电荷从N点移到D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根据q1左侧和q2右侧电势随距离增大而降低可判断两者均为正电荷,A错.N、C 间的电场方向沿x轴正方向,C点场强为0,B错.根据ND段图线的斜率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可知,场强先减小到零后反向增大,C正确;正电荷从N移到D,由E p=qφ知,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错.

【答案】C

10.(2015·鲁南六校联考)如图所示,无限大均匀带正电薄板竖直放置,其周围空间的电场可认为是匀强电场。光滑绝缘细管垂直于板穿过中间小孔,一个视为质点的带负电小球在细管内运动(细管绝缘且光滑)。以小孔为原点建立x轴,规定x轴正方向为加速度a、速度v的

正方向,如图分别表示x 轴上各点的电势φ,小球的加速度a 、速度v 和动能E k 随x 的变化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在匀强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电势均匀降低,A 项正确;带负电小球受电场力与

场强方向相反,在匀强电场中受电场力不变,故加速度不变,所以在x <0区域内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在x >0区域内加速度为负方向,B 项正确;小球在原点的初速度为v 0,经过任意一段位移x 后的速度为v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v 2-v 20=2ax ,

所以v -x 图象不是直线,C 项错;由动能定理有:Eqx =E k -12mv 20

,故E k -x 图象应为一次函数图象,D 项错。 【答案】AB

11.(2016·浙江湖州高三期末)在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相距为6L 的A 、B 两处分别固定一正电荷,两电荷的位置坐标如图甲所示。图乙是A 、B 连线之间的电势φ与位置x 之间的关系图象,图中x =L 点为图线的最低点,若在x =2L 的C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x =L 处的速度最大

B .小球一定可以到达x =-2L 点处

C .小球将以x =L 点为中心做往复运动

D .固定在A 、B 处的电荷的电荷量之比为Q A ∶Q B =4∶1

【解析】小球在电场中运动时只有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由于x =L 处电势最低,带电小球的电势能最小,所以小球在x =L 处的动能最大,速度最大,选项A 正

确;φ-x 图象的切线的斜率等于场强E ,可知x =L 处场强为零,由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和

电场叠加可得k Q A (4L )2=k Q B (2L )2

,解得Q A ∶Q B =4∶1,选项D 正确;带电小球可以到达电势与x =2L 的C 点相等的另一点(通过计算可解得该点坐标为x =-L 3

),由图乙可知x =-2L 点处电势高于x =2L 的C 点电势,所以小球不可能到达x =-2L 点处,选项B 错误;小

球将以x =56

L 点为中心做往复运动,选项C 错误。 【答案】AD

12.(2016·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如图所示x 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如图所示,场强方向与x 轴平行,规定沿x 轴正方向为正,一负点电荷从坐标原点O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 轴正方向运动,点电荷到达x 2位置速度第一次为零,在x 3位置第二次速度为零,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 点与x 2和O 点与x 3电势差U Ox 2=U Ox 3

B .点电荷从O 点运动到x 2,再运动到x 3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然后保持不变

C .点电荷从O 点运动到x 2,再运动到x 3的过程中,速度先均匀减小再均匀增大,然后减小再增大

D .点电荷在x 2、x 3位置的电势能最小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电荷由O 点到x 2和由O 点到x 3都有-qU =0-12mv 20

,可知U O x 2=U O x 3,A 项正确;由图可知,x 轴正方向上各点场强沿着x 轴正方向,场强大小是非线性变化,x 轴负方向各点场强方向沿着x 轴负方向,为匀强电场,点电荷从坐标原点出发,其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后减小,而后再增大后减小,又再增大后减小,然后保持不变,在x 轴左侧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C 项错误;电荷运动过程中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动能最小则电势能就最大,即点电荷在x 2、x 3位置电势能最大,D 项错误。

【答案】A

13.(2016·鲁南六校联考)在光滑水平面内有一沿x 轴的静电场,其电势φ随坐标x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带负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从O 点以初速度v 0沿x 轴正向移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带电小球在0~x 1段做匀加速运动,在x 2~x 3段做反方向匀加速运动

B .带电小球从x 1到x 3的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增大

C .若该带电小球能运动到x 4处,则初速度应满足v 0>

2qφ0m D .若v 0=3qφ0m ,带电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1qφ0m 【解析】因φ-x 图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由φ-x 图线可知,0~x 1过程中电势升高,电场强度沿x 轴负方向,带负电的小球在0~x 1段做匀加速运动,在x 1~x 3段电场强度方向沿x 轴正方向,带电小球到达x 2处时,电场力做功为0,小球速度沿x 轴正方向,大小为v 0,小球将继续向右做匀减速运动,A 错误;从x 1到x 3的过程中电势逐渐降低,带负电

小球电势能一直在增大,B 正确;若该小球能运动到x 4处,则必能运动到x 3处,要满足12

mv 20>qφ0,即初速度满足v 0>2qφ0m

,C 正确;带电小球在运动到x 1处时速度最大,由动能定理知W =qφ0=12mv 2max -12mv 20

,将v 0的取值代入可得,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1qφ0m ,D 正确。

【答案】BCD

14.[多选](2018·山东第一次大联考)如图甲所示,两个点电荷Q 1、Q 2固定在x 轴上,其中Q 1位于原点O ,a 、b 是它们连线延长线上的两点。现有一带正电的粒子q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 轴从a 点开始经b 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设粒子经过a 、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a 、v b ,其速度随坐标x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b 点的场强一定为零

B .Q 2带负电且电荷量小于Q 1

C .a 点的电势比b 点的电势高

D .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电势能小

解析:选AC 速度时间图像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3L 处图线的切线水平,加速度为0,b 点的场强一定为零,根据从a 点开始经b 点向远处运动先加速后减速知,Q 1带负电,Q 2带正电,A 正确,B 错误;a 点的动能比b 点的动能小,a 点的电势能比b 点的电势能大,且运动电荷为正电荷,所以a 点的电势比b 点的电势高,C 正确,D 错误。

15.(2018·洛阳模拟)空间有一沿x 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 随x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此空间只受电场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x 1处释放一带负电的粒子,它将沿x 轴在-x 1与x 1之间做往返运动

B .带负电的粒子以一定的速度由-x 1处沿x 轴正方向运动到x 1处,它在x 1处的速度等于在-x 1处的速度

C .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速度由-x 1处沿x 轴正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 .带正电的粒子在x 1处的电势能比在x 2处的电势能小、与在x 3处的电势能相等 解析:选AB 电场沿x 轴对称分布,在-x 1处释放一带负电的粒子,它将沿x 轴在-x 1与x 1之间做往返运动,选项A 正确。带负电的粒子以一定的速度由-x 1处沿x 轴正方向运动到x 1处,它在x 1处的速度等于在-x 1处的速度,选项B 正确。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速度由-x 1处沿x 轴正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它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 错误。从x 1处到x 3处,电场强度方向沿x 轴正方向,带正电的粒子从x 1处到x 3处,电场力一直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所以带正电的粒子在x 1处的电势能比x 2处的电势能大、比x 3处的电势能大,选项D 错误。

16.(2018·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绝缘粗糙的水平面上相距为6L 的A 、B 两处分别固定电荷量不等的正电荷,两电荷的位置坐标如图(甲)所示,已知A 处电荷的电量为+Q 。图(乙)是A 、B 连线之间的电势φ与位置x 之间的关系图象,图中x =L 点对应图线的

最低点, x =-2L 处的纵坐标φ=2φ0;x =2L 处的纵坐标φ=6φ07

,若在x =-2L 处的C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随即向右运动(假设此带电物块不影响原电场分布)。求:

(1)固定在B 处的电荷的电量Q B ;

(2)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多大,才能使小物块恰好到达x =2L 处;

(3)若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kQq 12mgL 2

,小物块运动到何处时速度最大。 答案:(1)Q /4 (2)2qφ07mgL

(3)x 为零时

[解析] (1)由图(乙)得x =L 点为图线的最低点,切线斜率为零,即合场强为0

所以k Q A r 2A =k Q B r 2B

代入得:Q B =Q A /4=Q /4

(2)物块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到达x =2L 处速度v 1≥0

从x =-2L 到x =2L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qU 1-μmgS 1=12mv 21

-0 即:q (2φ0-67φ0)-μmg ·4L =12

mv 21-0 计算得:μ=2qφ07mgL

(3)小物块运动速度最大时,电场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为零,设该位置离A 点的距离为L A

则:k Q A q L 2A -k Q B q 6L -L A 2-μmg =0

计算得出L A =3L ,即小物块运动到x =0时速度最大

高中物理-简谐运动的图像和公式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简谐运动的图像和公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振动图象的物理意义。 2.通过利用图象得到的信息,例如判断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大小与方向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理解简谐运动的表达式,进一步使学生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两种方法:公式法和图象法。 4.通过实验法得到简谐运动的图象,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简谐运动图象的物理意义和特点;运用简谐运动的图象解决有关位移、周期、频率、加速度、回复力等问题。 难点:用实验法描绘出简谐运动的图象;运用简谐运动的图象求解实际问题。 设计思想 在高考中对本节的考查重点在于由振动图像获得振动的信息,并能理解振动方程,学生学习过程中重点在于理解振动图像的物理意义,并能很好得寻找出图像中包含的信息。这些重点知识,重要方法的学习,本课采用了学习自主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处理图像的能力。 教学资源《简谐运动的图像和公式》多媒体课件、、 实验器材:沙漏,悬挂支架,可拖动的长板,单摆 教学设计 【课堂引入】 质点做直线运动时,x-t图象能形象地说明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物体做简 谐运动时,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又是什么样的呢? 问题1:思考能否也用x-t图象来形象的描述简谐运动,还是你有其他的想法,并说明如 何获得你想要的图像? (学生分析、讨论:可以仍然作x-t图像,但此处的x与以往的位移不同,是指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可以用拍照的方式,记下很多时刻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再用测量、描点的方式得到图像。) 老师引导: 老师小结:这位同学提的方案非常好,我们就以他的想法来画简谐运动的x-t图像,不过课堂上实验条件有限,下面我们就用最简便的装置来描绘x-t图像。 实验仪器介绍、分析:如图所示,沙摆装置,漏斗相对于绳子的长度是比较小的,并且摆动时角度较小,所以它的摆动近似可以看成是简谐运动,当它摆动时在沙漏的下方有一块可以拖动的薄板,薄板匀速拖动时接收漏下的沙子,就可以在板上留下一张图。下面我们就进行实验。 【课堂学习】 学习活动一:探究描述简谐运动的图像 实验演示:让砂摆振动,同时沿着与振动垂直的方向匀速拉 动摆下的长木板(即平板匀速抽动,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砂子在长木板上形成一条曲线。现以板拖动的 反方向为横轴,以垂直于拖动方向为纵轴,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 像。 问题1:如图这样建立了坐标那么图线的横、纵坐标分别表 示什么物理量? (学生答案: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质点在不同时刻相对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2)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2) 静力学力和运动 共点力的平衡 n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若各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则称为 共点力,如图1所示。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作用线前、后滑移而不改变其力 学效应。当刚体受共点力作用时,可把这些力沿各自的作用 线滑移,使都交于一点,于是刚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 状态的条件是:合力为零。 (1) 用分量式表示: (2) [例1]半径为R的刚性球固定在水 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圆环状均匀 弹性细绳圈,原长为,绳 圈的弹性系数为k。将圈从球的正上方 轻放到球上,并用手扶着绳圈使其保持 水平,最后停留在平衡位置。考虑重力, 不计摩擦。①设平衡时绳圈长 ,求k值。②若 ,求绳圈的平衡位置。

分析:设平衡时绳圈位于球面上相应于θ角的纬线上。在绳圈上任取一小元段, 长为,质量为,今将这元段作为隔离体,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由图示(a)和(b)表示。 元段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球面的支力N方向沿半径R 指向球外;两端张力,张力的合力为 位于绳圈平面内,指向绳圈中心。这三个力都在经 线所在平面内,如图示(c)所示。将它们沿经线的切向和法向分 解,则切向力决定绳圈沿球面的运动。 解:(1)由力图(c)知:合张力沿经线切向分力为: 重力沿径线切向分力为: (2-2) 当绳圈在球面上平衡时,即切向合力为零。 (2-3) 由以上三式得 (2-4) 式中

由题设:。把这些数据代入(2-4)式得。于是。 (2)若时,C=2,而。此时(2-4)式变成 tgθ=2sinθ-1, 即 sinθ+cosθ=sin2θ, 平方后得。 在的范围内,上式无解,即此时在球面上不存在平衡位置。这时由于k值太小,绳圈在重力作用下,套过球体落在桌面上。 [例2]四个相同的球静止在光滑的球形碗内,它们的中心同在一水平面内,今以另一相同的球放以四球之上。若碗的半径大于球的半径k倍时,则四球将互相分离。试求k值。 分析:设每个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 ,下面四个球的相互作用力为N,如图示(a)所示。 又设球形碗的半径为R,O' 为球形碗的球心,过下面四球的 球心联成的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 AB作铅直剖面。如图3(b)所示。 当系统平衡时,每个球所受的合 力为零。由于所有的接触都是光 滑的,所以作用在每一个球上的 力必通过该球球心。 上面的一个球在平衡时,其 重力与下面四个球对它的支力相平衡。由于分布是对称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N, 大小相等以表示,方向均与铅垂线成角。

高中物理电场图像专题

场强图像 1.如图所示,两个带电荷量分别为2q和-q的点电 荷固定在x轴上,相距为2L。下列图象中,两个点电荷连线上场强大小E与x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 2.一带正电粒子在正点电荷的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轴,起始点 O为坐标原点,则下列关于电场强度E、粒子动能E k、粒子电势能E p、粒子加速度a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可能的是( ) 3如图所示x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如图所示,场强方 向与x轴平行,规定沿x轴正方向为正,一负点电荷从坐标原点O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点电荷到达x2位置速度第一次为零,在x3位置第二次速度为零,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与x2和O点与x3电势差U Ox2=U Ox3 B.点电荷从O点运动到x2,再运动到x3的过程中, 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然后保持不变 C.点电荷从O点运动到x2,再运动到x3的过程中,速度先均匀减小再均匀增大,然后减小再增大D.点电荷在x2、x3位置的电势能最小 4.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MN、PQ的板长和板间距离相等,板间存在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电场方向与两板垂直,在t=0时刻,一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沿板间中线垂直电场方向射入电场,粒子射入电场时的速度为v0,t=T时刻粒子刚好沿MN 板右边缘射出电场。则( ) A.该粒子射出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一定是沿垂直电场方向的 B.在t= T 2 时刻,该粒子的速度大小为2v0 C.若该粒子在 T 2 时刻以速度v0进入电场,则粒子会打在板上 D.若该粒子的入射速度变为2v0,则该粒子仍在t=T 时刻射出电场 5.在x轴上关于原点对称的a、b两点处固定两个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如图所示的E-x图象描绘了x轴上部分区域的电场强度(以x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正方向)。对于该电场中x轴上关于原点对称的c、d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两点场强相同,c点电势更高 B.两点场强相同,d点电势更高 C.两点场强不同,两点电势相 等,均比O点电势高 D.两点场强不同,两点电势相等,均比O点电势低 6.(多选)静电场在x轴上的 场强E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 示,x轴正方向为场强正方向, 带正电的点电荷沿x轴运动, 则点电荷( )

高中物理-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练习

高中物理-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1所示的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图1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t1时刻物体1的速度大于物体2的速度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3的平均速度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2、4开始反向运动 解析:运动图象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A错;x-t图象中,t1时刻物体1的斜率大于物体2,故B对;v-t图象,0至t3时间内由速度——时间图象所围的面积可知v4>v3,C对;t2时刻物体2开始反向,t4时刻物体4的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开始反向,D错. 答案:BC 2.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图2 B.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 s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 m D.在t=4 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 解析: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并非为物体运动的轨迹.由图象可知,在0~4 s内物体沿正方向前进80 m,非匀速;4 s~8 s内物体沿与原来相反的

方向运动至原点.在t=4 s时,图线上该点处切线的斜率为零,故此时速度为零.由以上分析知A错,B、C、D均正确. 答案:BCD 3.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 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3所示,取 g=10 m/s2.则()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图3 B.小球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的大小为3 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 m 解析:结合题给v-t图,可以确定是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的.由题图知0~0.5 s过程为下落过程,最大速度为5 m/s,A正确;0.5 s~0.8 s过程为反弹过程,初速度大小为3 m/s,B正确;由v-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为位移可得反弹 的最大高度为h=1 2(0.8-0.5)×3 m=0.45 m,C正确,D错. 答案:ABC 4.一质点自x轴原点出发, 沿x轴正方向以加速度a加速,经过t0 时间速度变为v0,接着以-a加速度运动, 当速度变为-v0 2时,加速度又变为a,直 至速度为v0 4时,加速度再变为-a,直到图4 速度变为-v0 8…,其v-t图象如图4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一直沿x轴正方向运动 B.质点将在x轴上一直运动,永远不会停止 C.质点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大于v0t0 D.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0t0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7.1简谐振动

7.1简谐振动 一、简谐运动的定义 1、平衡位置:物体受合力为0的位置 2、回复力F :物体受到的合力,由于其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所以叫回复力 3、简谐运动:回复力大小与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 F k x =- 二、简谐运动的性质 F kx =- ''mx kx =- 取试探解(解微分方程的一种重要方法) cos()x A t ω?=+ 代回微分方程得: 2m x kx ω-=- 解得: 22T π ω== 对位移函数对时间求导,可得速度和加速度的函数 cos()x A t ω?=+ sin()v A t ωω?=-+ 2cos()a A t ωω?=-+ 由以上三个方程还可推导出: 222()v x A ω += 2a x ω=- 三、简谐运动的几何表述 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一条直径 上的投影所做的运动即为简谐运动。 因此ω叫做振动的角频率或圆频率, ωt +φ为t 时刻质点位置对应的圆心角,也叫 做相位,φ为初始时刻质点位置对应的圆心 角,也叫做初相位。

四、常见的简谐运动 1、弹簧振子 (1)水平弹簧振子 (2)竖直弹簧振子 2、单摆(摆角很小) sin F mg mg θθ=-≈- x l θ≈ 因此: F k x =- 其中: mg k l = 周期为:222T π ω=== 例1、北京和南京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 1=9.801m/s 2和g 2=9.795m/s 2,把在北京走时准确的摆钟拿到南京,它是快了还是慢了?一昼夜差多少秒?怎样调整? 例2、三根长度均为l=2.00m 、质量均匀的直杆,构成一正三角彤框架 ABC .C 点悬挂在一光滑水平转轴上,整个框架可绕转轴转动.杆AB 是一导轨,一电动玩具松鼠可在导轨运动,如图所示.现观察到松鼠正在导轨上运动,而框架却静止不动,试论证松鼠的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高一物理运动图像专题练习附答案

直线运动期中考试复习(图像) 班级 姓名 选择题(1、10单选,2-9双选) 1、在下面的图像中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有 A .甲、乙 B .乙、丁 C .甲、丁 D .丙、丁 2、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在沿同一条直线上运动,规定统一的正方向,建立统一的X 坐标轴,分别画出四个物体的位移图像或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与乙的初位置一定不同,丙与丁的初位置可能相同 B .在t 1时刻,甲与乙相遇,丙与丁相遇 C .甲与丙的运动方向相同 D .若丙与丁的初位置相同,则在t 1时刻丙在丁的前面 3、图为P 、Q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t 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t1前,P 在Q 的前面 B. 0~t1,Q 的路程比P 的大 C. 0~t1,P 、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 D. 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4、 a 和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和b 所示. 在t1时刻: X t 乙 t 甲 V t 丁t 丙

A .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B. 它们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 D. b的速度比a的速度大 5、物体从原点出发,沿水平直线运动,取向右 的方向为运动的正方向,其V—t图象如图所示, 则物体在最初的4S内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向右 C、前2S内物体在原点的左边,后2S内在原点的右边 D、t=2s时刻,物体与原点的距离最远 6、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 A. 2s末物体返回出发点 B. 4s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C. 3s末与5s末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8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7、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 t=1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 t=5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2 C. 第3s内物体的位移为1.5 m D. 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小 8、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 球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则

高中物理v-t,s-t图像专题

S-t图像 1.图像描述的是: 不表示物体的实际运动轨迹。 2.图像是倾斜的直线表示: 3.图像与时间轴平行是表示: 4.图像的斜率的大小表示: 图像的斜率正负表示: 5.两图像交点表示: 6.图像与时间轴交点表示: 7.图像与时间轴交点表示: 8.图像与纵轴的交点表示: 9.从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出物体在某时刻的和某段时间内的并能计算出该段时间内物体的,可以看出物体从什么时刻开始运动和开始运动的。 1.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 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 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 为零 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 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 总位移大小为4 m 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E.甲在第三秒末速度为0 F.乙在第三秒末速度为0 G.甲在3s内位移为负值H.乙在3s内位移为负值 V-t图像 1.图像描述的是: 不表示物体的实际运动轨迹。 2.图像是倾斜的直线表示: 3.图像与时间轴平行是表示: 4.图像的斜率大小表示: 图像的斜率正负表示: 5.两图像交点表示: 6.图像与时间轴交点表示: 7.图像与时间轴交点表示: 8.图像与纵轴的交点表示: 9.从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出物体在某时刻的和某段时间内的 并能计算出该段时间内物体的,可以看出物体从什么时刻开始运动和开始运动的。 2.右图是甲、乙两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 s-t图像,则() A.甲、乙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 甲比乙晚出发t1时间 D. 乙比甲的运动要快些 E.甲乙在t1后相遇 F.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3.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 -精品-

高一物理运动图像问题专题讲解

运动图像问题专题 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时间图象(s-t 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v-t 图象) 一、 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象 s-t 图象表示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象是一条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 ,即v = ,如右图所示。 二、 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 1. 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 ⑴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与 。 ⑵从图象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求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 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 ⑵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 ⑶可以根据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 ⑷还可以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 即a = , 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反之则越小 三、区分s-t 图象、v t -图象 ⑴如右图为v t -图象, A 描述的是 运动;B 描述的是 运动;C 描述的是 运动。 图中A 、B 的斜率为 (“正”或“负”),表示物体作 运动;C 的斜率为 (“正”或“负”),表示C 作 运动。A 的加速度 (“大于”、“等于”或“小于”)B 的加速度。 图线与横轴t 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 。 ⑵如右图为s-t 图象, A 描述的是 运动;B 描述的是 运动;C 描述的是 运动。 图中A 、B 的斜率为 (“正”或“负”),表示物体向 运动;C 的斜率为 (“正” 1 v s S S

⑶如图所示,是A、B两运动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分析 A图象与S轴交点表示:,A、B两图象与t轴交点表示:,A、B两图象交点P表示:,A、B两物体分别作什么运动。、。 四、图象与图象的比较: 图象图象 示加速度 1. 下图中表示三个物体运动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不同. C. 运动速率不同,3秒内经过路程不同,但起点位置相同. D. 均无共同点.

高一物理运动图像问题 专题复习

高一物理运动图象问题专题复习 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时间图象(s t -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v t -图象) 一 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象 s t -图象表示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象是一条 倾斜的直线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 直线的斜率 ,即2121 tan s s v t t α-==-,如左下图①所示。 注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二 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 1. 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左下图②。 ⑴ 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与 时间轴平行的一条直线 。 ⑵ 从图象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求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s vt =.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右上图③) ⑴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 倾斜的直线 。 ⑵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 ⑶ 可以根据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02 t v v s t +=。 ⑷ 还可以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其加速度a 的大小等于直线的斜率,即2121tan v v a t t α-== -, 直线线的斜率 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反之则越小。注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三、区分s t -图象、v t -图象 ⑴ 如右图为v t -图象,A 描述的是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运

动;B 描述的是 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运动;C 描述的是 匀减速直线 运动(速度减为零之后又反向加速)。 图中A 、B 的斜率为 正 (“正”或“负”),表示物体作 匀加速 运动;C 的斜率为 负 (“正”或“负”),表示C 作 匀减速 运动。A 的加速度 大于(“大于”、“等于”或“小于”)B 的加速度。 注意:图线与横轴t 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 位移 。 时间轴以上的位移为 正 ,时间轴以下的位移为 负 。 ⑵ 如左下图为s t -图象,A 描述的是 在原点出发的向正方向的匀速直线 运动;B 描述的是 在原点正方向为1s 开始的向正方向的匀速直线 运动;C 描述的是 在原点正方向为2s 开始的向负方向的匀速直线 运动。 图中A 、B 的斜率为 正 (“正”或“负”),表示物体向 正方向 运动;C 的斜率为 负 (“正”或“负”),表示C 向 负方向 运动。A 的速度 大于 (“大于”、“等于”或“小于”) B 的速度。 ⑶ 如右上图所示,是A 、B 两运动物体的s —t 图象,由图象分析: A 图象与s 轴交点表示: 初始时刻在原点正方向8m 处 ,A 、 B ;两图象与t 轴交点表示: 此时刻在原点 ,A 、B 两图象交点P 表示: 此时刻两者相遇,距原点位移相等 ,A 、B 两物体分别作什么运动。A 在1s 末开始朝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距原点8m 处朝负反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即A 、B 相向运动,在2s 末相遇。 四 s t - 图象与v t -图象的比较:

新版高一物理竞赛讲义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力学部分 目录 :力学中的三种力 【知识要点】 (一)重力 重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一般来说,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静止在地球表面的物体,其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充当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但向心力极小。 (二)弹力 1.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又发生非永久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或发生非永久性形变的物体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间),两物体间的弹力的方向和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平行,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2.弹力的方向确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能计算,只能根据平衡法或动力学方法求得.但弹簧弹力的大小可用.f=kx(k 为弹簧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拉伸或压缩量)来计算. 在高考中,弹簧弹力的计算往往是一根弹簧,而竞赛中经常扩展到弹簧组.例如:当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若干个弹簧串联使用时.等效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倒数为:,即弹簧变软;反之.若

以上弹簧并联使用时,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k 1+…k n ,即弹簧变硬.(k=k 1+…k n 适用于所有并联弹簧的原长相等;弹簧原长不相等时,应具体考虑) 长为 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则剪去一半后,剩余 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k (三)摩擦力 1.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且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公式f=μN 计算。 3.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变化的,无特定计算式,一般根据物体运动性质和受力情况分析求解。其大小范围在0<f≤f m 之间,式中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其值为f m =μs N ,这里μs 为最大静摩擦因数,一般情况下μs 略大于μ,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可以认为μs =μ。 4.摩擦角 将摩擦力f 和接触面对物体的正压力N 合成一个力F ,合力F 称为全反力。在滑动摩擦情况下定义tgφ=μ=f/N ,则角φ为滑动摩擦角;在静摩擦力达到临界状态时,定义tgφ0=μs =f m /N ,则称φ0为静摩擦角。由于静摩擦力f 0属于范围0<f≤f m ,故接触面作用于物体的全反力同接触面法线 的夹角≤φ0,这就是判断物体不发生滑动的条件。换句话说,只要全反力的作用线落在(0,φ0)范围时,无穷大的力也不能推动木块,这种现象称为自锁。 本节主要内容是力学中常见三种力的性质。在竞赛中以弹力和摩擦力尤为重要,且易出错。弹力和摩擦力都是被动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不确定的,总是随物体运动性质变化而变化。弹力中特别注意轻绳、轻杆及胡克弹力特点;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关于摩擦角的概念,及由摩擦角表述的物体平衡条件在竞赛中应用很多,充分利用摩擦角及几何知识的关系是处理有摩擦力存在平衡问题的一种典型方法。 【典型例题】 【例题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静止在滑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上,用一个与水平方 向成θ角度的力F 拉着小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θ角为多大时力F 最小? 【例题2】如图所示,有四块相同的滑块叠放起来置于水平桌面上,通过细绳和定滑轮相互联接起来.如果所有的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μ,每一滑块的质量均为 m ,不计滑轮的摩擦.那么要拉动最上面一块滑块至少需要多大的水平拉力?如果有n 块这样的滑块叠放起 来,那么要拉动最上面的滑块,至少需多大的拉力? 【例题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的小物块P 静止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 上,用平行于斜面底边的力F=5N 推小物块,使小物块恰好在斜面上匀速运动,试求小物块与斜面间的滑 动摩擦因数(g 取10m/s 2 )。 【练习】 1、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 、B 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 是作用在物块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 和B 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 A 、 B 间的滑动 θ F P θ F A B F C N F f m f 0 α φ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图像专题

S-T,V-T图像练习 1.(单选)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B.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s C.物体运动的总位移为80 m D.在t =4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最大 2(多选).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A.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反方向运动 D.在第1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同一位置的位移图像,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则在t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 A.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C.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 D.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 4.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质点做曲线运动 B .A 质点2s 时的速度为20m/s C .B 质点前4s 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 D .前4s 内B 的位移比A 要大 5.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在0t =到1t t =时间内,它们的x t -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 、甲、乙两汽车都做减速运动 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 、甲、乙两汽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6.物体A 、B 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 >v B 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 C .在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 D .5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 7.如图是一物体的s ﹣t 图象,则该物体在6s 内的位移是( ) A .0 B .2m C .4m D .12m 8.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 .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 .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10m/s D .5~6s 内,物体所加速度为正值 9(多选).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 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第 篇 运动学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第2篇 运动学 【知识梳理】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运动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遵从矢量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我们一般把质点对地或对地面上静止物体的运动称为绝对运动,质点对运动参考照系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而运动参照系对地的运动称为牵连运动。以速度为例,这三种速度分别称为绝对速度、相对速度、牵连速度,则 v 绝对 = v 相对 + v 牵连 或 v 甲对乙 = v 甲对丙 + v 丙对乙 位移、加速度之间也存在类似关系。 三、物系相关速度 正确分析物体(质点)的运动,除可以用运动的合成知识外,还可充分利用物系相关速度之间的关系简捷求解。以下三个结论在实际解题中十分有用。 1.刚性杆、绳上各点在同一时刻具有相同的沿杆、绳的分速度(速度投影定理)。 2.接触物系在接触面法线方向的分速度相同,切向分速度在无相对滑动时亦相同。 3.线状交叉物系交叉点的速度,是相交物系双方运动速度沿双方切向分解后,在对方切向运动分速度的矢量和。 四、抛体运动: 1.平抛运动。 2.斜抛运动。 五、圆周运动: 1.匀速圆周运动。 2.变速圆周运动: 线速度的大小在不断改变的圆周运动叫变速圆周运动,它的角速度方向不变,大小在不断改变,它的加速度为a = a n + a τ,其中a n 为法向加速度,大小为2 n v a r =,方向指向圆心;a τ为切向加速度,大小为0lim t v a t τ?→?=?,方向指向切线方向。 六、一般的曲线运动 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为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做圆 周运动的一部分。在分析质点经过曲线上某位置的运动时,可 以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来处理。对于一般的曲线运动,向心加速度为2n v a ρ =,ρ为点所在曲线处的曲率半径。 七、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 1.刚体 所谓刚体指在外力作用下,大小、形状等都保持不变的物体或组成物体的所有质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刚体的基本运动包括刚体的平动和刚体绕定轴的转动。刚体的任

高中物理运动图象经典习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15?上海模拟)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2s,它们运动的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A.t=2s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一定为40m B.t=4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D.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 2.(2015?江苏校级模拟)物体A、B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v 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3.(2015?莲湖区校级模拟)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S=6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制动,此后两车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当t=4s时两车相遇B.当t=4s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 C.两车有两次相遇D.两车有三次相遇 4.(2015?湖南一模)某跳伞运动训练研究所,让一名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跳下,研究人员利用运动员随身携带的仪器记录下了他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数据,定性画出了运动员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对运动员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5s末都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B.0~10s末做自由落体运动,15s末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C.10s末打开降落伞,以后做匀减速运动至15s末

D.10s末~15s末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的大小在逐渐减小 5.(2015?遂宁模拟)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 B.在t=5s时追尾 C.在t=3s时追尾 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 6.(2015?东湖区校级模拟)﹣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3m处,开始沿x轴正方向运动.当t=7s时,质点在轴上的位置坐标为() A.x=3.5m B.x=6.5m C.x=9m D.x=11.5m 7.(2015?醴陵市模拟)在空气阻力大小恒定的条件下,小球从空中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碰撞时间极短)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以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m/s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小球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0m B.小球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C.小球弹起到最大高度的时刻t2=0.80s D.空气阻力与重力的比值为1:5 8.(2015?淄博一模)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50m处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静力学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第1篇 静力学 【知识梳理】 一、力和力矩 1.力与力系 (1)力:物体间的的相互作用 (2)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①共点力系 ②平行力系 ③力偶 2.重力和重心 (1)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物体各部分所受引力的合力) (2)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在地面附近重心与质心重合) 3.力矩 (1)力的作用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2)力臂: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力矩 ①大小:力矩=力×力臂,M =FL ②方向:右手螺旋法则确定。 右手握住转动轴,四指指向转动方向,母指指向就是力矩的方向。 ③矢量表达形式:M r F =? (矢量的叉乘),||||||sin M r F θ=? 。 4.力偶矩 (1)力偶: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共线的力。 (2)力偶臂:两力作用线间的距离。 (3)力偶矩:力和力偶臂的乘积。 二、物体平衡条件 1.共点力系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 合外力为零。 (1)直角坐标下的分量表示 ΣF ix = 0,ΣF iy = 0,ΣF iz = 0 (2)矢量表示 各个力矢量首尾相接必形成封闭折线。 (3)三力平衡特性 ①三力必共面、共点;②三个力矢量构成封闭三角形。 2.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3.一般物体的平衡条件: (1)合外力为零。 (2)合力矩为零。 4.摩擦角及其应用 (1)摩擦力 ①滑动摩擦力:f k = μk N(μk-动摩擦因数) ②静摩擦力:f s ≤μs N(μs-静摩擦因数) ③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摩擦角:正压力与正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之间夹角。 ①滑动摩擦角:tanθk=μ ②最大静摩擦角:tanθsm=μ ③静摩擦角:θs≤θsm (3)自锁现象 三、平衡的种类 1.稳定平衡: 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有一个力或力矩使之回到平衡位置,这样的平衡叫稳定平衡。2.不稳定平衡: 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有一个力或力矩使它的偏离继续增大,这样的平衡叫不稳定平衡。 3.随遇平衡: 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它所受的力或力矩不发生变化,它能在新的位置上再次平衡,这样的平衡叫随遇平衡。 【例题选讲】 1.如图所示,两相同的光滑球分别用等长绳子悬于同一点,此两球同时又支撑着一个等重、等大的光滑球而处于平衡状态,求图中α(悬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与β(球心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的关系。 面圆柱体不致分开,则圆弧曲面的半径R最大是多少?(所有摩擦均不计) R

(完整版)高中物理图像法解题方法专题指导

高中物理图像法解题方法专题指导 一、方法简介 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像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像、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高中物理学习中涉及大量的图像问题,运用图像解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在运用图像解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分析有关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抓住图像的斜率、截距、交点、面积、临界点等几个要点,常常就可以方便、简明、快捷地解题. 二、典型应用 1.把握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 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s-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在U-I图像中斜率表示电学元件的电阻,不同的物理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不同. 2.抓住截距的隐含条件 图像中图线与纵、横轴的截距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常常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例1、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根据得出 的一组数据作出U-I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得出电池的 电动势E=______ V,内电阻r=_______ Ω. 3.挖掘交点的潜在含意 一般物理图像的交点都有潜在的物理含意,解题中往 往又是一个重要的条件,需要我们多加关注.如: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例2、A、B两汽车站相距60 km,从A站每隔10 min向B站开出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为60 km/h.(1)如果在A站第一辆汽车开出时,B站也有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开往A 站,问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能遇到几辆从A站开出的汽车?(2)如果B站汽车与A站另一辆汽车同时开出,要使B站汽车在途中遇到从A站开出的车数最多,那么B站汽车至少应在A 站第一辆车开出多长时间后出发(即应与A站第几辆车同时开出)?最多在途中能遇到几辆车?(3)如果B站汽车与A站汽车不同时开出,那么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又最多能遇到几辆车? 例3、如图是额定电压为100伏的灯泡由实验得到的伏安特 曲线,则此灯泡的额定功率为多大?若将规格是“100 v、100 W”的定值电阻与此灯泡串联接在100 v的电压上,设定值电 阻的阻值不随温度而变化,则此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多大? 4.明确面积的物理意义 利用图像的面积所代表的物理意义解题,往往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常和斜率的物理意义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原子物理

原 子 物 理 自1897年发现电子并确认电子是原子的组成粒子以后,物理学的中心问题就是探索原子内部的奥秘,经过众多科学家的努力,逐步弄清了原子结构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建立了描述分子、原子等微观系统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量子力学。本章简单介绍一些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知识。 §1.1 原子 1.1.1、原子的核式结构 1897年,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分析研究发现了电子,由此认识到原子也应该具有内部结构,而不是不可分的。1909年,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以α粒子轰击重金属箔,即α粒子的散射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发生偏转,并且有极少数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几乎达到180°。 1911年,卢瑟福为解释上述实验结果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这个学说的内容是: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软核旋转,根据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可估计出原子核的大小应在10-14nm 以下。 1、1. 2、氢原子的玻尔理论 1、核式结论模型的局限性 通过实验建立起来的卢瑟福原子模型无疑是正确的,但它与经典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电子与核运动会产生与轨道旋转频率相同的电磁辐射,运动不停,辐射不止,原子能量单调减少,轨道半径缩短,旋转频率加快。由此可得两点结论: ①电子最终将落入核内,这表明原子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 ②电子落入核内辐射频率连续变化的电磁波。原子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显然与事实不符,实验所得原子光谱又为波长不连续分布的离散光谱。如此尖锐的矛盾,揭示着原子的运动不服从经典理论所表述的规律。 为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离经叛道的离散性,玻尔于1913年以氢原子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他的原子理论,虽然这是一个过渡性的理论,但为建立近代量子理论迈出了意义重大的一步。 2、玻尔理论的内容: 一、原子只能处于一条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二、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 2)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 1)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γh =E 2-E 1 三、氢原子中电子轨道量子优化条件:氢原子中,电子运动轨道的圆半径r 和运动初速率v 需满足下述关系: π2h n rmv =,n=1、2…… 其中m 为电子质量,h 为普朗克常量,这一条件表明,电子绕核的轨道半径是不连

高三物理高考物理题型归纳汇编图像问题

图像问题 一、物理规律在图象中的直接体现类型。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涉及到图象,如速度时间图象,振动图象,波动图象,分子间作用力图象,伏安特性曲线图象,电压时间图象,电流时间图象等,这些图象在高考中均有所体现。这种方式考查图象知识是高考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1](07北京)电阻R 1、R 2交流电源按照图1所示方式连接,R 1=10Ω,R 2=20Ω。合上开关后S 后,通过电阻R 2的正弦交变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则 A 、通过R 1的电流的有效值是1.2A B 、R 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V C 、通过R 2的电流的有效值是 D 、R 2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 [解析]:本题考查交流电有效值知识,并利用图象直接给出了所需信息。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电流最大值为 ,则有效值为0.6A ,R 1两端电压为6V ,R 2两端电压为12V ,所以本题选B 。 【变式训练1】(96上海)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 y (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下图中的( ) 二、利用图象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间接求出其他物理量类型。 这种类型一是要知道所求物理量与图象所反映物理量的关系,二是还要能从图象中读出所反映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例2]质点所受的力F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 =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3所示的t 1、t 2、t 3和t 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 A .t 1 B .t 2 C .t 3 D .t 4 [解析]:该题可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理解,可以从力与加速度和速度关系的角度去认识,也可以从动量与动能关系的角度去认识。 ①从力与加速度和速度的角度分析看,在该题F -t 图象中,从0-t 2过程,F 的大小虽然有变化,但方向与v 的方向始终一致,即a 与v 的方向也始终一致,因此在该过程中v 一直在增大,并在t 2时刻达到最大,故动能也最大。 ②从动能与动量的角度分析看,解题关键在于能找到E K 与P 的关系,同时对图象熟悉。在该题的F —t 图中,斜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为冲量I =F· t ,再由动量定理可知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由图可知在t 2时刻动量最大,由动量和动能关系式(2mE k =p 2 ) t t t t

高一物理运动图像专题练习附答案)

直线运动期中考试复习(图像) 班级 姓名 选择题(1、10单选,2-9双选) 1、在下面的图像中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有 A .甲、乙 B .乙、丁 C .甲、丁 D .丙、丁 2、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在沿同一条直线上运动,规定统一的正方向,建立统一的X 坐标轴,分别画出四个物体的位移图像或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与乙的初位置一定不同,丙与丁的初位置可能相同 B .在t 1时刻,甲与乙相遇,丙与丁相遇 C .甲与丙的运动方向相同 D .若丙与丁的初位置相同,则在t 1时刻丙在丁的前面 3、图为P 、Q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t 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t1前,P 在Q 的前面 B. 0~t1,Q 的路程比P 的大 C. 0~t1,P 、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4、 a 和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和b 所示. 在t1时刻: A .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B. 它们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a 的速度比b 的速度大 D. b 的速度比a 的速度大 5、物体从原点出发,沿水平直线运动,取向右的方向为运动的正方向,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在最初的4S 内 A 、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向右 C 、前2S 内物体在原点的左边,后2S 内在原点的右边 D 、t=2s 时刻,物体与原点的距离最远

v v O v 6、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 A. 2s 末物体返回出发点 B. 4s 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C. 3s 末与5s 末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8s 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7、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 t=1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B. t=5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 2 C. 第3s 内物体的位移为1.5 m D. 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小 8、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则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高度为3 m C.两个过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都为10 m/s 2 D.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9、 t =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80 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20 km C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10、如图1所示为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 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下列关于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 说法正确的是 A . ,a 随时间减小 B . ,a 随时间增大 C . ,a 随时间减小 D . ,a 随时间减小 2 0v v v +>2 0v v v +>2 0v v v +<20v v 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