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转速三相异步电动机输出功率和转矩关系

不同转速三相异步电动机输出功率和转矩关系

不同转速三相异步电动机输出功率和转矩关系

在变极调速时,根据定子绕组的不同改接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不同转速时的输出功率和转矩会有不同的比例关系。最常用的一种改接方法,即2Y/△接法2Y/Y接法也是常用的一种改接方法,即在倍极数时定子绕组为星形.形接法。若在不同改接方法时保持电源电压U1不变,通过每个线圈中的电流/>不变(即保持导体的电流密度不变),则输出功率的变化。可以看出,在2Y/△接法时,异步电机的转速变化一倍,输出功率只变化约15:S,所以,这种接法适用于恒功率的情况下调节转速。由于转矩jlf2二尝,n是转子的角速度,低速时约为高速时的一半,所以在低速时产生的转矩将比高速时大。金属切削机床在一般的情况下,低速时进行粗切削,进刀量大,需要转矩大;高速时进行精切削,进刀量小,需要转矩小,而在不同转速时所需功率接近恒定值,因此适宜于采用2Y/△接法调速。

根据机械负载的要求,我们可以选用恒功率或恒转矩变极调速的异步电机。但是对于一台已经制好的异步电机,我们应当按照它铭牌上规定的连接方法使用,不能随便改变接法,因为制造厂是按照铭牌上规定的工作情况设计制造的。例如,规定是2Y/Y接法的异步电机,如果在多极数时把Y接法改为△接法,则每相绕组的电压将提高几倍,感应电势S1及主磁通4真也就相应地增大,使电机磁路过分饱和,激磁电流急剧增大,而使异步电机损坏。可以看出,在2Y/Y接法时,三相异步电动机在高速时允许的输出功率将比低速时增大一倍。由J二尝可以知道,在两种转速下异步电机的额定转矩接近不变,故为恒转矩调速。起重机、运输带等机械,由于负载转矩是恒定的,所以适宜于采用2Y/Y接法调速。

关于电机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的关系

电机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的关系 功率: 物理意义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说:“功率是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 功率可分为电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IR=(U*U)/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P=W/t(平均功率);P=Fvcosa(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P=W /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单位 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 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1W=1J/s 功率=力*速度 P=F*V---公式-------------------------------------------------1 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推出F=T/R---公式-------------------------------------2 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 =2πR*每分转速(n分)/60 =πR*n分/30---公式-------------------3 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 P=F*V=(T/R)*(πR*n分/30)= (T*π* n分)/30 (单位W) -----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 电动机输出转矩: 使机械元件转动的力矩称为转动力矩,简称转矩。机械元件在转矩作用下都会产生 一定程度的扭转变形,故转矩有时又称为扭矩。 转矩与功率及转速的关系:转矩(T)=9550*功率(P)/转速(n)? 即:T=9550P/n 由此可推导出: 转矩=9550*功率/转速《===》功率=转速*转矩/9550 方程式中: P—功率的单位(kW); n—转速的单位(r/min); T—转矩的单位(N.m); 9550是计算系数。 电机扭矩计算公式 T=9550P/n 是如何计算的呢? 分析: 功率=力*速度即 P=F*V---——--公式【1】 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推出F=T/R------公式【2】 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2πR*每分转速(n分)/60=πR*n分/30------公式【3】 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 P=F*V=T/R*πR*n分/30 =π/30*T*n分 -----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 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 P*1000=π/30*T*n 30000/π*P=T*n 30000/3.1415926*P=T*n 9549.297*P=T*n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有个9550的系数关系。。。 转矩的类型 转矩可分为静态转矩和动态转矩。 ※静态转矩 静态转矩是值不随时间延长而变化或变化很小、很缓慢的转矩,包括静止转矩、恒定转矩、缓变转矩和微脉动转矩。? 静止转矩的值为常数,传动轴不旋转; 恒定转矩的值为常数,但传动轴以匀速旋转,如电机稳定工作时的转矩; 缓变转矩的值随时间延长而缓慢变化,但在短时间内可认为转矩值是不变的; 微脉动转矩的瞬时值有幅度不大的脉动变化。 ※动态转矩 动态转矩是值随时间延长而变化很大的转矩,包括振动转矩、过渡转矩和随机转矩三种。 振动转矩的值是周期性波动的; 过渡转矩是机械从一种工况转换到另一种工况时的转矩变化 过程;随机转矩是一种不确定的、变化无规律的转矩。

电机功率和转矩转速关系

三相异步电动机磁极对数: 1对磁极(2个磁极):同步转速3000转,异步速度2880转左右。 2对磁极(4个磁极):同步转速1500转,异步速度1450转左右. 3对磁极(6个磁极):同步转速1000转,异步速度960转左右. 4对磁极(8个磁极):同步转速750转,异步速度730转左右. 对于相同功率,不同极数的电机: 磁极对数越多,转速越低,体积越大,但输出的扭矩大。 磁极对数越少,转速越高,体积越小,但输出的扭矩也小。 电机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的关系 功率: 物理意义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说:“功率是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 公式 功率可分为电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IR=(U*U)/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P=W/t(平均功率);P=Fvcosa(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P=W /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单位

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 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1W=1J/s 功率=力*速度 P=F*V---公式-------------------------------------------------1 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推出F=T/R---公式-------------------------------------2 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 =2πR*每分转速(n分)/60 =πR*n分/30---公式-------------------3 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 P=F*V=(T/R)*(πR*n分/30)= (T*π* n分)/30 (单位 W) -----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 如果已知P的单位为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 P *1000 = (T*π* n分)/30 (单位 W) 30000*P /π=T*n 30000*P /3.1415926 =T*n 9549.297*P=T*n 结论:

电机转速和扭矩(转矩)计算公式

电机转速和扭矩(转矩)公式 含义: 1kg=9.8N 1千克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是9.8牛顿。 含义: 9.8N·m 推力点垂直作用在离磨盘中心1米的位置上的力为9.8N。 转速公式:n=60f/P (n=转速,f=电源频率,P=磁极对数) 扭矩公式:T=9550P/n T是扭矩,单位N·m P是输出功率,单位KW n是电机转速,单位r/min 扭矩公式:T=973P/n T是扭矩,单位Kg·m P是输出功率,单位KW n是电机转速,单位r/min 形象的比喻: 功率与扭矩哪一项最能具体代表车辆性能?有人说:起步靠扭矩,加速靠功率,也有人说:功率大代表极速高,扭矩大代表加速好,其实这些都是片面的错误解释,其实车辆的前进一定是靠发动机所发挥的扭力,所谓的「扭力」在物理学上应称为「扭矩」,因为以讹传讹的结果,大家都说成「扭力」,也就从此流传下来,为导正视听,我们以下皆称为「扭矩」。 扭矩的观念从小学时候的「杠杆原理」就说明过了,定义是「垂直方向的力乘上与旋转中心的距离」,公制单位为牛顿-米(N-m),除以重力加速度9.8m/sec2之后,单位可换算成国人熟悉的公斤-米(kg-m)。英制单位则为磅-呎(lb-ft),在美国的车型录上较为常见,若要转换成公制,只要将lb-ft的数字除以7.22即可。汽车驱动力的计算方式:将扭矩除以车轮半径即可由发动机功率-扭矩输出曲线图可发现,在每一个转速下都有一个相对的扭矩数值,这些数值要如何转换成实际推动汽车的力量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除以一个长度」,便可获得「力」的数据。举例而言,一部1.6升的发动机大约可发挥15.0kg-m的最大扭矩,此时若直接连上185/ 60R14尺寸的轮胎,半径约为41公分,则经由车轮所发挥的推进力量为15/0.41=36.6公斤的力量(事实上公斤并不是力量的单位,而是重量的单位,须乘以重力加速度9.8m/sec2才是力的标准单位「牛顿」)。

电机转速转矩计算公式

针对你的问题有公式可参照分析: 电机功率:P=1.732×U×I×cosφ 电机转矩:T=9549×P/n ; 电机功率转矩=9550*输出功率/输出转速 转矩=9550*输出功率/输出转速 P = T*n/9550 公式推导 电机功率,转矩,转速的关系 功率=力*速度 P=F*V---公式1 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推出 F=T/R ---公式2 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 =2πR*每分转速(n 分)/60 =πR*n分/30---公式3 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 P=F*V=T/R*πR*n分/30 =π/30*T*n分 -----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 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 P*1000=π/30*T*n30000/π*P=T*n 30000/3.1415926*P=T*n 9549.297*P= T * n 电机转速:n=60f/p,p为电机极对数,例如四级电机的p=2; 注:当频率达50Hz时,电机达到额定功率,再增加频率,其功率时不会再增的,会保持额定功率。 电机转矩在50Hz以下时,是与频率成正比变化的;当频率f达到50Hz时,电机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即额定功率;如果频率f在50Hz以后再继续增加,则输

出转矩与频率成反比变化,因为它的输出功率就是那么大了,你还要继续增加频率f,那么套入上面的计算式分析,转矩则明显会减小。

转速的情况和频率是一样的,因为电源电压不变,其频率的变化直接反应的结果就是转速的同比变化,频率增,转速也增,它减另一个也减。 关于电压分析起来有点麻烦,你先看这几个公式。 电机的定子电压:U = E + I×R (I为电流, R为电子电阻, E为感应电势); 而:E = k×f×X (k:常数, f: 频率, X:磁通); 对异步电机来说:T=K×I×X (K:常数, I:电流, X:磁通); 则很容易看出频率f的变化,也伴随着E的变化,则定子的电压也应该是变化的,事实上常用的变频器调速方法也就是这样的,频率变化时,变频器输出电压,也就是加在定子两端的电压也是随之变化的,是成正比的,这就是恒V/f比变频方式。这三个式子也可用于前面的分析,可得出相同结果。 当然,如果电源频率不变,电机转矩肯定是正比于电压的,但是一定是在电机达到额定输出转矩前。 电机的“扭矩”,单位是N?m(牛米) 计算公式是T=9549 * P / n 。 P是电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单位是千瓦(KW) 分母是额定转速n 单位是转每分(r/min) P和n可从电机铭牌中直接查到。 电机转速和扭矩(转矩)公式 含义:1kg=9.8N 1千克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是9.8牛顿。 含义:9.8N·m 推力点垂直作用在离磨盘中心1米的位置上的力为9.8N。 转速公式:n=60f/P (n=转速,f=电源频率,P=磁极对数) 扭矩公式:T=9550P/n T是扭矩,单位N·m P是输出功率,单位KW

电机转矩与功率的关系

电机功率与转矩的关系 在一定功率的条件下,转速转速越高,扭矩就越低,反之就越高。 比如同样1.5kw电机,6级输出转矩就比4级高也可用公式M=9550P/n粗算对于交流电机:额定转矩=9550×额定功率/额定转速;对于直流电机比较麻烦因为种类太多。大概是转速与电枢电压成正比,与励磁电压成反比。 转矩与励磁磁通和电枢电流成正比。 在直流调速中调节电枢电压属于恒转矩调速(电机输出转矩基本不变) 调节励磁电压属于恒功率调速(电机输出功率基本不变) 电机的选择 电动机的功率,应根据生产机械所需要的功率来选择,尽量使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选择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如果电动机功率选得过小.就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现象,造成电动机长期过载.使其绝缘因发热而损坏.甚至电动机被烧毁。 ②如果电动机功率选得过大.就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其输出机械功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功率因数和效率都不高,不但对用户和电网不利。而且还会造成电能浪费。 要正确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必须经过以下计算或比较:P=F×V /1000 (P=计算功率KW,F=所需拉力N,工作机线速度m/s) 对于恒定负载连续工作方式,可按下式计算所需电动机的功率:P1(kw):P=P/n1n2 式中n1为生产机械的效率;n2为电动机的效率,即传动效率。按上式求出的功率P1,不一定与产品功率相同。因此.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等于或稍大于计算所得的功率。

此外.最常用的是类比法来选择电动机的功率。所谓类比法。就是与类似生产机械所用电动机的功率进行对比。具体做法是:了解本单位或附近其他单位的类似生产机械使用多大功率的电动机,然后选用相近功率的电动机进行试车。试车的目的是验证所选电动机与生产机械是否匹配。验证的方法是:使电动机带动生产机械运转,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将测得的电流与该电动机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流进行对比。如果电功机的实际工作电流与铭脾上标出的额定电流上下相差不大.则表明所选电动机的功率合适。如果电动机的实际工作电流比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流低70%左右.则表明电动机的功率选得过大,应调换功率较小的电动机。如果测得的电动机工作电流比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流大40%以上.则表明电动机的功率选得过小,应调换功率较大的电动机。 实际上应该是考虑扭矩(转矩)、电机功率和转矩是有计算公式的。即T = 9550P/n 式中:P —功率,kW;n —电机的额定转速,r/min;T —转矩,Nm。电机的输出转矩一定要大于工作机械所需要的转矩,一般需要一个安全系数。 关于功率、转矩、转速之间关系的推导如下: 功率=力*速度 P=F*V---公式1 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推出F=T/R---公式2 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2πR*每分转速(n分)/60=πR*n分/30---公式3 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 P=F*V=T/R*πR*n分/30=π/30*T*n分-----P=功率单位W,T=转矩单位Nm,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

电机功率和转速的关系

电机功率与转速的关系 电机功率与转速的关系:P=T×n/9550其中P就是额定功率(KW) 、n就是额定转速(分/转) 、T就是额定转矩(N、m)您没给速度,假设就是3000rpm,那么电机T=9550XP/n=9550X11/3000=35N、m,35X减速比847=29645N、m输出扭矩。 三角带传动速比如何计算?传动装置:电机轴转速 n1=960转/分,减速机入轴转速n2 =514转/分,电机用皮带轮 d1=150mm ,求减速机皮带轮d2 =? 带轮速比i=? i=n1÷n2= 960÷514=1、87 根据d1/d2=n2/n1 d2=d1×n1÷n2 =150×960÷514=280㎜ 答:减速机皮带轮直径为:280毫米; 带轮速比为: 1、87。1、减速机用在什么设备上,以便确定安全系数SF(SF=减速机额定功率处以电机功率),安装形式(直交轴,平行轴,输出空心轴键,输出空心轴锁紧盘等)等 2、提供电机功率,级数(就是4P、6P还就是8P电机) 3、减速机周围的环境温度(决定减速机的热功率的校核) 4、减速机输出轴的径向力与轴向力的校核。需提供轴向力与径向力 减速机扭矩计算公式: 速比=电机输出转数÷减速机输出转数("速比"也称"传动比")

1、知道电机功率与速比及使用系数,求减速机扭矩如下公式: 减速机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速比×使用系数 2、知道扭矩与减速机输出转数及使用系数,求减速机所需配电机功率如下公式: 电机功率=扭矩÷9550×电机功率输入转数÷速比÷使用系数 摆线针轮减速机原理:摆线针轮减速机就是一种应用行星式传动原理,采用摆线针齿啮合的新颖传动装置。摆线针轮减速机全部传动装置可分为三部分:输入部分、减速部分、输出部分。在输入轴上装有一个错位180°的双偏心套,在偏心套上装有两个称为转臂的滚柱轴承,形成H机构、两个摆线轮的中心孔即为偏心套上转臂轴承的滚道,并由摆线轮与针齿轮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相啮合,以组成齿差为一齿的内啮合减速机构,(为了减小摩擦,在速比小的减速机中,针齿上带有针齿套)。当输入轴带着偏心套转动一周时,由于摆线轮上齿廓曲线的特点及其受针齿轮上针齿限制之故,摆线轮的运动成为既有公转又有自转的平面运动,在输入轴正转周时,偏心套亦转动一周,摆线轮于相反方向转过一个齿从而得到减速,再借助W输出机构,将摆线轮的低速自转运动通过销轴,传递给输出轴,从而获得较低的输出转速。

功率、转矩、转速之间关系的推导

今天无意间想到了一个很基础的问题,平时我们都是用功率来描述电子器件所具有的带负载能力;但是对于电机系统来说,出力的主要部分是轴,那么就出现扭力相关概念。从电机的驱动电路设计角度来说,我们更关注的是功率。因此就要解决一下功率与转矩,和转速之间关系,正是出于这个目的,简单的推导了下三者之间的关系。 推导思路如下: 1)目标量:功率,转矩 2)中间量: 输入量:电源 电机电子部分:功率(即电压,电流) 电机输出部分:转速 3)关系表:电压,电流的作用,影响了电机转速的变化; 电机的转速的变化,影响了轴带负载转动的能力; 轴带负载转动的变化,影响了转矩的变化。 具体的推导关系如下: 1)功率=力*速度 即:P=F*V 公式1 2)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即:T=F*R 通过上式,可以推出 F=T/R 公式2 3)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2πR*每分转速(n分)/60=πR*n分/30 公式3 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 P=F*V=T/R * πR*n分/30 =π/30*T*n分 P=功率单位W,T=转矩单位Nm,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 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 P*1000=π/30*T*n 30000/π*P=T*n 30000/3.1415926*P=T*n 9549.297*P=T*n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有个9550的系数的关系。。。 因为有能量转换效率问题实际的额定转矩值应该是实际测量出来为准,基本

数值大体一致,会有细微减小。 用到的一些概念定义: 画一个圆,圆心是O,圆上有3点A,B,C。现在一个蚂蚁用30秒沿着圆,从A爬到C(途经B),那么,线速度=弧ABC的长度÷30秒,国际单位为m/s。角速度=角AOC的度数÷30秒,国际单位为度/s

电机功率转速扭矩的关系

个人收集整理-ZQ 功率地概念是单位时间所做地功 在一定功率地条件下,转速转速越高,扭矩就越低,反之就越高. 比如同样电机,级输出转矩就比级高 也可用公式粗算 对于交流电机:额定转矩*额定功率额定转速; 对于直流电机比较麻烦因为种类太多. 大概是转速与电枢电压成正比,与励磁电压成反比. 转矩与励磁磁通和电枢电流成正比. 在直流调速中调节电枢电压属于恒转矩调速(电机输出转矩基本不变) 调节励磁电压属于恒功率调速(电机输出功率基本不变) 不知道我说明白没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怎么会不明白?楼地对,*,输出转矩,功率,转速,电机地负载有恒功率和横扭矩之分,恒扭矩,不变,则和是正比关系.负载是恒功率,则和基本是反比关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转矩*输出功率输出转速 功率(瓦)转速(弧度秒)转矩(牛顿.米) 其实这没有什么可讨论地,本来就有公式单位是· 转矩*输出功率输出转速 功率一定,转速快,扭矩就小,一般需要较大扭矩时,除需要功率大地电机外,还要另加减速器. 可以这样理解,在功率不变,转速越高,输出力矩越小. 我们可以这样来计算:假如你已知设备地扭拒和电机地额定速度和输出轴地速度和驱动设备系(这个可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来定义,国内大部分在以上)和电机地功率因数(即有功与总功地比,在电机绕组中可理解为槽满率,一般在)我们来计算其电机功率 >(*)*(*()*)即可得出此时您要选中地电机地功率 举个例子:被驱动设备所需扭矩为:500N.M,工作6小时/天,均匀负载即可选被驱动设备系数1,减速机要求法兰安装,输出转速则比值:(这里选用地是四级电机)故:P1N>=P1*=(500*1450)*1/(9550*763*0.85)=0.117(KW)故我们一般选速比是左右足够应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输出转矩,功率,转速,电机地负载有恒功率和横扭矩之分,恒扭矩,不变,则和是正比关系.负载是恒功率,则和基本是反比关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 / 1

额定功率额定转速和额定转矩惯量和力矩

额定功率额定转速和额定转矩惯量和力矩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额定功率、额定转速和额定转矩惯量和力矩 额定功率P、额定转速N和额定转矩T: 转矩T可以从功率P和转速N算得: 公式说明,同一功率下,转矩和转速成反比,即使用减速箱放大输出转矩时,同时会减少转速。 从力的做功角度,得推导过程如下: 其中: F为电机输出合力,单位为N(牛); r为力臂,单位为m(米); N为电机转速,单位为RPM(转/分)。 我们知道,转矩T的定义是力(F)乘以力臂(r),即: 故,把上式代入可得: 其中: P为电机额定功率,单位为W; T为电机额定转矩,单位为N·m; N为电机额定转速,单位为RPM。 惯量和力矩的关系: 电机有小惯量、中惯量和大惯量之分,同一功率下,电机转动惯量J越大,则电机的输出转矩越大,但速度越低。故,小惯量电机有响应速度快的优点,当然,这前提是其所拖负载的惯量不能太大。 惯量的单位为Kgm2,其定义如下,从能量角度: 由于式中质量和半径对于特定对象,是不变的,所以把它们提取出来,便成为了惯量J:

从做功的角度分析,电机输出转矩做功W为: 理想下,电机转矩做功全部转化为功能,得: 故得: 即: 其中: T为转矩,单位为N·m; J为总惯量,单位为Kgm2; β为角加速度,单位为rad/s2; 从式中可得到,惯量和加速度有直接关系,在特定应用场合,如果负载惯量恒定且已知,则可从要求的加速要求算出电机的输出转矩,作为电机选型的参数之一。 总结 关于电机的额定功率、额定转矩、额定转速、转动惯量,如果为一电机安装减速箱,则电机的安额定功率不变,额定转矩增大、额定转速减少、转动惯量增大。所以,为一系统选择电机,需要知道系统的负载惯量、要求的最大转速、要求的最大加/减速时间、系统电压等要求、从而算出一系列的电机参数,再进行电机选型,从而既能满足系统要求又不构成浪费。

电机功率与转速的关系

电机选型时转速,转距及功率的相互关系?? 功率=额定转矩*2*PI*额定速度/60 T = 9.55*P/N,T 输出转矩,P功率,N转速,电机的负载有恒功率和横扭矩之分,恒扭矩,T不变,则P和N是正比关系。负载是恒功率,则T和N基本是反比关系。 M=9550P/n M 牛。米,p 是千瓦,n是每分的转速 功率(瓦)=转速(弧度/秒)x转矩(牛顿.米) 我们可以这样来计算:假如你已知设备的扭拒T2和电机的额定速度n1和输出轴的速度n2和驱动设备系f1(这个f1可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来定义,国内大部分在1.5以上)和电机的功率因数m(即有功与总功的比,在电机绕组中可理解为槽满率,一般在0.85)我们来计算其电机功率P1N P1N>=(T2*n1)*f1/(9550*(n1/n2)*m)即可得出此时您要选中的电机的功率 举个例子:被驱动设备所需扭矩为:500N.M,工作6小时/天,均匀负载即可选被驱动设备系数f1=1,减速机要求法兰安装,输出转速n2=1.9r/min 则比值:n1/n2=1450/1.9=763(这里选用的是四级电机)故:P1N>=P1*f1=(500*1450)*1/(9550*763*0.85)=0.117(KW)故我们一般选0.15KW速比是763左右足够应付 频率的单位是Hz 功率的单位是w或者kw 电机转速与工作电源输入频率成正比的关系:n =60 f(1-s)/p,(式中n、f、s、p分别表示转速、输入频率、电机转差率、电机磁极对数) 普通电机的转差率一般在0.96左右,你所提的转速只能通过调速(一般采用变频方式,改变供电频率f、电动机的极对数p及转差率s均可达到改变转速的目的) 纠正下转差率s的概念,上面为对转差率的笔误,SORRY 切割磁力线是产生转子感应电流和电磁转矩的必要条件。 转子必须与旋转磁场保持一定的速度差,才可能切割磁力线。 旋转磁场的转速用n1表示,称为同步转速;转子的实际转速用n表示,转差Δn=n1-n。 转差率: 转差率是异步电动机的一个基本变量,在分析异步电动机运行时有着重要的地

电机功率转速扭矩的关系

电机功率、转速、扭矩的关系 功率的概念是单位时间所做的功 在一定功率的条件下,转速转速越高,扭矩就越低,反之就越高。 比如同样1.5kw电机,6级输出转矩就比4级高 也可用公式M=9550P/n粗算 对于交流电机:额定转矩=9550*额定功率/额定转速; 对于直流电机比较麻烦因为种类太多。 大概是转速与电枢电压成正比,与励磁电压成反比。 转矩与励磁磁通和电枢电流成正比。 在直流调速中调节电枢电压属于恒转矩调速(电机输出转矩基本不变) 调节励磁电压属于恒功率调速(电机输出功率基本不变) 不知道我说明白没有。 怎么会不明白?16楼的对,T = 9.55*P/N,T 输出转矩,P功率,N转速,电机的负载有恒功率和横扭矩之分,恒扭矩,T不变,则P和N是正比关系。负载是恒功率,则T和N基本是反比关系。 转矩=9550*输出功率/输出转速 功率(瓦)=转速(弧度/秒)x转矩(牛顿.米) 其实这没有什么可讨论的,本来就有公式P=Tn/9.75 T单位是kg·cm 转矩=9550*输出功率/输出转速 功率一定,转速快,扭矩就小,一般需要较大扭矩时,除需要功率大的电机外,还要另加减速器。 可以这样理解,在功率P不变,转速越高,输出力矩越小. 我们可以这样来计算:假如你已知设备的扭拒T2和电机的额定速度n1和输出轴的速度n2和驱动设备系f1(这个f1可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来定义,国内大部分在1.5以上)和电机的功率因数m(即有功与总功的比,在电机绕组中可理解为槽满率,一般在0.85)我们来计算其电机功率P1N P1N>=(T2*n1)*f1/(9550*(n1/n2)*m)即可得出此时您要选中的电机的功率 举个例子:被驱动设备所需扭矩为:500N.M,工作6小时/天,均匀负载即可选被驱动设备系数f1=1,减速机要求法兰安装,输出转速n2=1.9r/min则比值:n1/n2=1450/1.9 =763(这里选用的是四级电机)故:P1N>=P1*f1=(500*1450)*1/(9550*763*0.85)=0.117(KW)故我们一般选0.15KW速比是763左右足够应付 T = 9.55*P/N,T 输出转矩,P功率,N转速,电机的负载有恒功率和横扭矩之分,恒扭矩,T不变,则P和N是正比关系。负载是恒功率,则T和N基本是反比关系。

电动机转矩_功率_转速和负载之间的关系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电源电压一定时,电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也就是被转化成机械转矩的大小是由负载来决定的,当电机处于空载或轻载时,电机输出的转矩很小,因此消耗的电能也就很小,只需要维持自身的损耗能够正常转动就可以了,所以此时电机输出的功率很小,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机定子绕组中流过的电流也就很小,定子形成的旋转磁场场强相对就很弱,因此相对来说感应到转子绕组时其内部流过的电流也就小一些;当电机负载加大,需要电机输出的机械转矩也就随之加大,电机就需要增加电能的消耗才能满足,所以定子绕组内就要流过较大电流,同时感应到转子绕组上电流也要随之加大,电机才能变得“有劲”。由于一般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都是闭合的,转子电流一般也不便于检测,所以只能通过定子电流表观察,要是绕线式电机就可以从转子引出线的滑环和碳刷的打火情况能够比较直观地看到了,当然要是碳刷和滑环接触的特别好还是不太明显的,接触不是太好时电流小打火不明显,一旦电流加大打火是很明显的。不知道能否解释清你的问题。 电机用一个恒定功率和恒定转矩的问题,恒定功率时,转矩会变,当恒定转矩时,功率会变.电机的相关手册或厂家样本上都有解释 电动机输出转矩 转矩(英文为torque ) 使机械元件转动的力矩称为转动力矩,简称转矩。机械元件在转矩作用下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变形,故转矩有时又称为扭矩。转矩是各种工作机械传动轴的基本载荷形式,与动力机械的工作能力、能源消耗、效率、运转寿命及安全性能等因素紧密联系,转矩的测量对传动轴载荷的确定与控制、传动系统工作零件的强度设计以及原动机容量的选择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转矩与功率的关系T=9549P/n 电机的额定转矩表示额定条件下电机轴端输出转矩。转矩等于力与力臂或力偶臂的乘积,在国际单位制(SI)中,转矩的计量单位为牛顿?米(N?m),工程技术中也曾用过公斤力?米等作为转矩的计量单位。电机轴端输出转矩等于转子输出的机械功率除以转子的机械角速度。直流电动机堵转转矩计算公式TK=9.55KeIK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公式为: S R2 M=C U12 公式 [2 ] R22+(S X20)2 C:为常数同电机本身的特性有关; U1 :输入电压; R2 :转子电阻; X20 :转子漏感抗; S:转差率 可以知道M∝U12 转矩与电源电压的平方成正比,设正常输入电压时负载转矩为M2 ,电压下降使电磁转矩M下降很多;由于M2不变,所以M小于M2平衡关系受到破坏,导致电动机转速的下降,转差率S上升;它又引起转子电压平衡方程式的变化,使转子电流I2上升。也就是定子电流I1随之增加(由变压器关系可以知道);同时I2增加也是电动机轴上送出的转矩M又回升,直到与M2相等为止。这时电动机转速又趋于新的稳定值。 转矩的类型

电机功率与转速的关系 (1)

电机选型时转速,转距及功率的相互关系 功率=额定转矩*2*PI*额定速度/60 T = 9.55*P/N,T 输出转矩,P功率,N转速,电机的负载有恒功率和横扭矩之分,恒扭矩,T不变,则P和N是正比关系。负载是恒功率,则T和N基本是反比关系。 M=9550P/n M 牛。米,p 是千瓦,n是每分的转速 功率(瓦)=转速(弧度/秒)x转矩(牛顿.米) 我们可以这样来计算:假如你已知设备的扭拒T2和电机的额定速度n1和输出轴的速度n2和驱动设备系f1(这个f1可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来定义,国内大部分在1.5以上)和电机的功率因数m(即有功与总功的比,在电机绕组中可理解为槽满率,一般在0.85)我们来计算其电机功率P1N P1N>=(T2*n1)*f1/(9550*(n1/n2)*m)即可得出此时您要选中的电机的功率 举个例子:被驱动设备所需扭矩为:500N.M,工作6小时/天,均匀负载即可选被驱动设备系数f1=1,减速机要求法兰安装,输出转速n2=1.9r/min则比值:n1/n2=1450/1.9=763(这里选用的是四级电机)故:P1N>=P1*f1=(500*1450)*1/(9550*763*0.85)=0.117(KW)故我们一般选0.15KW速比是763左右足够应付频率的单位是Hz 功率的单位是w或者kw 电机转速与工作电源输入频率成正比的关系:n =60 f(1-s)/p,(式中n、f、s、p分别表示转速、输入频率、电机转差率、电机磁极对数) 普通电机的转差率一般在0.96左右,你所提的转速只能通过调速(一般采用变频方式,改变供电频率f、电动机的极对数p及转差率s均可达到改变转速的目的) 纠正下转差率s的概念,上面为对转差率的笔误,SORRY 切割磁力线是产生转子感应电流和电磁转矩的必要条件。

电机功率和转速的关系

电机功率和转速的关系 电机功率和转速的关系:P=T×n/9550其中P是额定功率(KW) 、n是额定转速(分/转) 、T是额定转矩(N.m)你没给速度,假设是3000rpm,那么电机T=9550XP/n=9550X11/3000=35N.m,35X减速比847=29645N.m输出扭矩。 三角带传动速比如何计算?传动装置:电机轴转速n1=960转/分,减速机入轴转速n2 =514转/分,电机用皮带轮d1=150mm ,求减速机皮带轮d2 =? 带轮速比i=? i=n1÷n2= 960÷514=1.87 根据d1/d2=n2/n1d2=d1×n1÷n2 =150×960÷514=280㎜ 答:减速机皮带轮直径为:280毫米; 带轮速比为: 1.87。1.减速机用在什么设备上,以便确定安全系数SF(SF=减速机额定功率处以电机功率),安装形式(直交轴,平行轴,输出空心轴键,输出空心轴锁紧盘等)等 2.提供电机功率,级数(是4P、6P还是8P电机) 3.减速机周围的环境温度(决定减速机的热功率的校核) 4.减速机输出轴的径向力和轴向力的校核。需提供轴向力和径向力 减速机扭矩计算公式: 速比=电机输出转数÷减速机输出转数("速比"也称"传动比") 1.知道电机功率和速比及使用系数,求减速机扭矩如下公式:

减速机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速比×使用系数 2.知道扭矩和减速机输出转数及使用系数,求减速机所需配电机功率如下公式: 电机功率=扭矩÷9550×电机功率输入转数÷速比÷使用系数 摆线针轮减速机原理:摆线针轮减速机是一种应用行星式传动原理,采用摆线针齿啮合的新颖传动装置。摆线针轮减速机全部传动装置可分为三部分:输入部分、减速部分、输出部分。在输入轴上装有一个错位180°的双偏心套,在偏心套上装有两个称为转臂的滚柱轴承,形成H机构、两个摆线轮的中心孔即为偏心套上转臂轴承的滚道,并由摆线轮与针齿轮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相啮合,以组成齿差为一齿的内啮合减速机构,(为了减小摩擦,在速比小的减速机中,针齿上带有针齿套)。当输入轴带着偏心套转动一周时,由于摆线轮上齿廓曲线的特点及其受针齿轮上针齿限制之故,摆线轮的运动成为既有公转又有自转的平面运动,在输入轴正转周时,偏心套亦转动一周,摆线轮于相反方向转过一个齿从而得到减速,再借助W输出机构,将摆线轮的低速自转运动通过销轴,传递给输出轴,从而获得较低的输出转速。 摆线针轮减速机特点与型号 1.摆线针轮减速机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