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实施指南(核算订单成本)

成本实施指南(核算订单成本)
成本实施指南(核算订单成本)

第一章成本管理系统原理1.1 成本总流程图

1.2 成本卷叠方法

是按物料清单所规定的物料之间的层次、需求关系和制造过程,从产品结构的最底层开始,从底层向高层依次累计。在物料清单中,处于不同层次的物料项目的成本都包含两部分:

1、本层发生的成本

2、底层累计的成本

BOM的最底层物料项目是外购件(即原材料或标准件)的产品成本

1)直接材料费=材料费(采购件费)+采购间接费用

2)采购间接费=采购件费*采购间接费用率

3)加工成本=0

上层物料的成本

1)加工成本=发生在该层的作业费用(直接人工费用+间接费用)

直接人工费用=工作中心记录的人工费用率*工艺路线记录的工时

间接费用=工作中心记录的间接费用率*工艺路线记录的工时

2)加工成本+低层各项成本=滚加到本层的物料成本项目

成本的累计和发生与生产制造的过程同步

1.3 成本运算模型

第二章成本管理应用模式2.1成本管理应用

2.1.1应用流程图

2.1.2流程描述

2.1.3关键应用点

在本模式下应用,需要根据产品在物料清单中定物料清单(BOM)

在生产管理系统中根据MRP运算生成生产订单或手工录入生产订单;

材料出库单和产成品入库单必须根据生产订单入库;

每次成本进行成本管理中需要到定义产品属性中刷新出实际的成本对象;

对于客户经常打开关闭订单的情况要注意:

1)首先要求客户不能对已经关闭的订单,随意打开。注意在实施时,权限设置要注意只

能分配给主管人员。

2)打开订单后,进行领料,这时候如果该订单没有在产或完工,计算时就会提示有耗用

无完工产品承担。

订单挪料:

订单001领用材料a,在生产过程过程中直接被订单002挪用了,结果订单002没有领料就做产成品入库了。在成本计算时,就会报错。材料a有耗用无承担。

第三章特殊业务解决方案

3.1 产品报废业务

3.1.1报废后继续生产

生产过程中,企业经常会出现报废情况,并且要求将报废的成本记入后来生产完工的产品成本中去。

3.1.1.1 业务流程:

3.1.1.2 流程描述

这种业务,企业应用系统时,不需要做其他处理,只要在系统中继续按生产订单领料生产即可-超订单领料,生产完工后,系统在成本计算时,自动将报废产品的成本摊入后来完工的产品成本中去;如果报废后的产品可以回收,并要求冲减该订单成本。那么需要在系统中的废品回收表中录入回收金额,冲减订单成本。在完工日报录入完工数量和废品数量,自动获得净产量,计算时按照净产量。

3.1.2报废后不再生产

生产过程中,企业因生产设备和工艺问题,生产出一批订单的所有完工产品全部报废或部

分报废,该单所有产品全部退回。那么当月生产订单关闭。没有产成品入库。

3.1.2.1 业务流程

3.1.2.2 流程描述

可以在成本选项中选择,完全报废进入制造费用。订单全废,该订单成本可作为制造费用在成本中心分摊

3.2 返工返修业务

3.2.1在产返工返修

企业生产过程中,质检后入库环节发现产品一些小的地方不合格,需要返回车间进行返工。

返工发生的成本归集到原始生产订单。但是要单独查询返工部分成本。

3.2.1.1 业务流程

3.2.1.2 流程描述

系统中处理方法:

在质检模块中,【不良品处理单】中选择不良品处理方式为“返工”。

然后在生产订单模块,参照【不良品处理单】,生成【非标生产订单】,

对非标订单进行领料和生产,成本核算时,会自动归集非标订单的成本,并把非标订单将这部分成本合并到原生产订单产品中去;

此种应用必须启用生产订单和质检模块。成本核算到订单。

3.2.2在库产品返工

下达非标生产订单,领用在库产品,或其他材料,生产完工后,办理入库。

3.2.2.1 业务流程

3.2.2.2 流程描述:

车间下达非标生产订单,订单子件为不合格品和需要的零部件。

成本计算对生产订单的核算在871以后,先进行核算标准订单,再核算非标订单。对非标订单计算不再进行“存在循环领用”提示。

对于871前的版本,手工录入出库单价或参考成本即可。

注意,此种业务,一定不要进行对原来的生产订单进行打开操作,然后,在进行领料。

3.3 降级品处理

对于产品检验单的不良品数量,企业需要填制产品不良品处理单,进行不良品处理,确定为降级品的业务。

3.4 改制业务处理

改制业务,发生在一些电气或其他设备行业,产品已经完工入库,在销售前客户要求进行某些零部件的更换。针对此种业务在870以前版本,不好解决。只能对更换的零部件进行其他出库、降低领用产品的成本处理。那么在870版本以后可以采用副产品来变通处理改制业务。871之前存在问题就是成本计算时,副产品也会承担工费。这点不是很容易让客户接受。872以后版本可以选择副产品只承担材料成本。

3.4.1业务流程:

3.4.2流程描述:

建立非标订单,在非标订单子件上把更换掉的零部件作为产出品-副产品处理。

进行出库领料

办理产成品、更换的零部件入库

启用成本中的核算副产品选项,刷新成本对象-取得副产品零部件

副产品分配率为销售价值或其他

手工录入副产品成本。--即更换掉的零部件成本

成本计算

3.5 联副产品业务

3.5.1业务介绍

联产品: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同一种原材料,经过同一个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几种产品,并且这些产品都是企业的主要产品。例如炼油厂从原油中可同时提炼出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这些产品都是炼油厂的主要产品,可称之为联产品

副产品:是指企业在生产主要产品的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一些非主要产品。副产品不是企业的主要产品,但它们却有一定的价值和用途。如在高炉过程中,在生产生铁这种主要产品时,可以回收煤气;炼油厂在提炼原油过程中,还会生产一些渣油、石油焦等。

主要行业需求:化工、副食、印刷

3.5.2业务流程

说明:

可以通过物料清单中设置联副产品。也可以在生产订单中直接设定。

联副产品成本料工费的成本项目明细构成比例与主产品相同。

第四章成本控制与分析

有效的成本控制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让企业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公司的成本构架、盈利情况和决策的正确方向,成为企业内部决策的关键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从而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在成本实施较为成功、或成本基础较好的客户,在实施中都会提到成本控制与分析的需求。在我们实际成本模式下主要通过U8成本管理中的计划成本与成本分析来解决。

4.1 计划成本

U8计划成本主要是以实际成本为基础,为企业成本分析、控制提供的一种辅助应用,因为这些企业在核算时还是以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只是希望借助计划成本来对企业的实际成本进行辅助分析和控制。

计划成本与标准成本并不完全一样,标准成本是相对独立的一种成本管理体系,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料、工、费差异需要进行财务处理,而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并不需要进行财务处理,只是用于内部的管理和分析。

虽然在系统中“计划”成本下各菜单命名上,附上了所谓“标准成本”的字眼,如:标准成本版本、生成单位标准成本等等,但这与真正意义上的U8标准成本管理体系还是有本质区别,因此在字眼理解上不妨将“标准”理解为“计划”二字。

4.1.1业务流程图

4.1.2流程描述

计划成本版本:890之后,增加了对计划成本版本的管理,因为不同的版本其所制定的时间、内外部经济环境、主要目的等可能都不一样,因此不同版本所适用的管理目的也往往有所不同。比如:年初根据全年预算制定的计划成本版本主要用于对本年度实际执行情况的一个基本控制和考核;平时所修正、动态更新的版本可能主要用于经营的报价等;一个时期的实际成本可以跟不同版本的计划成本进行对比,其分析的意义也往往不同 单位计划成本计算的核心逻辑可以通俗的理解为:计划耗量*计划单价,材料的计划耗量

来源于BOM中的消耗定额,半成品的计划耗量来源于【单位产品领用耗量】中的定额;

人工、制造费用耗量通常指的是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计划人工工时、加工工时;

计划单价:对于材料来讲,可通过材料存货档案的计划价、参考成本、最新成本等自动取得;对于人工和制造费用,其单价本质就是每小时多少钱,也就是我们所讲的计划费率,其核心逻辑是:费用预算/计划工时=费用预算/产量预算*工时耗量(定额);

"费用计划单价"中的服务计划价格,除计算计划成本外,如果在辅助成本中心内部分配率定义时选择了按"实际耗量"分配,则计算实际成本时会调用本处的服务计划单价;

单位计划成本:单位计划成本跟该产品的实际产量无关,只是根据以上设置系统自动卷积出来的单位产量的计划成本;

计划成本:指的是当月某产品实际产量下的计划成本,其核心逻辑是产品的当月产量*单位计划成本;计划成本的计算结果主要用于预测与分析,或作为用户考核的指标。

4.1.3注意事项

成本选项中选择"核算工序产品成本"时,"人工耗量、制造耗量"可以成批或逐项进行"取数",取对应物料工艺路线工序中资源的工时合计数。

查询【标准成本】时,要在【完工日报表】里录入数据,否则查询条件界面,不能过滤出时间。

4.2 成本分析

根据计划成本和历史期间的实际成本数据,来分析目的期间的成本中心成本数据或目标产品的成本数据,监控成本的高低变化情况,以达到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考核、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系统提供目前在成本管理系统中提供"批次产品成本追踪分析、成本中心内部利润分析、产品成本差异分析、成本项目构成分析、材料消耗差异、成本控制报告"六种分析方法,根据历史成本和计划成本资料,自动进行成本的分析。以下主要介绍后四种方法。

4.2.1产品成本差异分析

产品成本差异的分析提供用户比较各产品各月份的实际单位成本同计划单位成本的差异,或者

各产品不同月份之间的单位成本差异的功能。分析的结果以差异额和差异率的方式表示。

4.2.2产品成本趋势分析

以图形及数据两种展示方式对产品各个期间的单位成本进行纵向统计,并与参考成本、标准成本等相对比。

4.2.3成本项目构成分析

成本项目构成分析采用图形的方式对各产品的成本项目构成比例进行分析,但只对系统已计算成本的期间或期间段进行分析。

4.2.4材料消耗差异分析

材料消耗差异分析计算分析某种材料的本月实际消耗总数量与计划消耗总数量之间的差异。

4.2.5成本控制报告

该功能提供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

4.2.6成本检查工具中的成本分析

在成本检查工具中(UFCSP协同平台网站上可下

载),不仅仅提供了成本数据的检查与核对,还提供了

一个强大、灵活的一个成本分析平台。成本的分析比

较基准包括,参考成本、计划成本、历史成本、历史

平均成本、本月平均成本等多种基准数据,同时还支

持跨年度成本数据的对比分析。

成本实施指南

核算成本都有哪几种方法

核算成本都有哪几种方法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4、分类法

SAP CO成本对象控制:按生产订单控制(MTO)实战指南Guide

SAP CO成本对象控制:按生产订单控制实战指南Guide (详见第三部分) 目录 1.SAP SPRO IMG配置 (4) 1.1.定义MRP类型(主生产计划) (4) 1.2.定义MRP控制者和为工厂分配MRP控制者 (5) 1.3.维护物料主数据MRP信息 (6) 1.4.定义能力类别 (7) 1.5.定义能力计划员 (8) 1.6.定义公式参数标准值:工序 (8) 1.7.设置公式定义:工序 (10) 1.8.定义参数标准值:工作中心 (11) 1.9.定义标准值码:工作中心 (12) 1.10.定义控制码:工艺路线 (14) 1.11.定义工作中心前提配置 (15) 1.11.1.创建作业类型(活动类型) (15) 1.11.2.创建COPC专用的成本中心KS01 (16) 1.11.3.维护成本中心和作业类型计划(计划数量)KP26 (17) 1.11.4.维护成本中心和作业类型计划(价格)KP06 (18) 1.11.5.计算计划价格KSPI (19) 1.12.定义工作中心CR01 (21) 1.12.1.基本数据 (21) 1.12.2.缺省值设置 (22) 1.12.3.成本核算信息 (23) 1.13.定义工艺路线 (23) 1.13.1.定义物料类型分配 (23) 1.13.2.定义工艺路线CA01 (25) 2.系统操作准备 (28) 2.1.定义COPC物料类型: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 (28) 2.1.1.定义原材料COPC类型ROH2 (28) 2.1.2.定义半成品COPC类型HAL2 (28) 2.1.3.定义产成品COPC类型FERT2 (29) 2.2.为物料类型分配编号范围 (29) 2.3.创建原材料物料 (30) 2.4.创建半成品物料 (30) 2.5.创建产成品物料 (31) 2.6.输入物料类型ROH2的初始数量和价值 (31) 2.6.1.创建原材料ROH2标准采购订单 (31) 2.6.2.原材料ROH2标准采购订单收货入库 (32) 2.6.3.原材料ROH2标准采购订单收货入库结果查询(数量) (33) 2.6.4.原材料ROH2标准采购订单收货入库结果查询(价格) (34)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各种成本核算方法的适用围范是什么? 答:(一)成本核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 (二)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适应各种类型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1.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种方法。由于品种法不需要按批计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骤来计算半成品成本,因而这种成本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等。或者虽属于多步骤生产,但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业,如小水泥、制砖等。品种法一般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2.分批法。分批法也称定单法。是以产品的批次或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和小批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床、船舶、精密仪器和专用设备等。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般把一个生产周期(即从投产到完工的整个时期)作为成本计算期定期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在未完工时没有产成品,完工后又没有在产品,产成品和在产品不会同时并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产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3.分步法。分步法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适用于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机械、纺织、造纸等。分步法由于生产的数量大,在某一时间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产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产品完工后再计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计算成本,并且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成本核算的几种主要方法

成本核算的几种主要方法 因产品生产类型的不同特点和企业不同的管理要求,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即产品的品种、批别、生产步骤。而成本对象的不同,形成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此外,如果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为了简化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可将产品的品种规格归并分类,按类别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费用,然后再按品种规格或生产批别、生产步骤分配费用、计算成本。这种用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的方法,成为分类法。分类法不是单独应用的成本计算方法,需与某一种或某两种基本方法结合应用,以便简化基本方法的核算工作,所以属于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以下面表格简单列示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使用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及使用的类型。 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 适用的类型 品种法 大量大批生产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工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发电、采煤 分批法 小批单件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精密仪器、专用设备 分步法

大量大批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冶金、纺织、造纸 分类法 综合性生产 分步、不分计算成本的生产 家电、服装 http: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 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成本核算及控制订单法及分步法

成本核算与控制--订单法与分步法 一、定单法 (一)定单法的意义 定单法,又称分批法,是以产品订单为成本对象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 制造费用,并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企业。根据调查,在澳大利亚家具制作、机器与计算机制造、电器生产、印刷等行业的企业中使用订单法的企业分别为63%、65%、58%、73%。订单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1)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订单。订单是成本计算的行话,有时确实指一份订单,但 有时也指一项合同、一个产品批次等等。 (2)成本计算与生产任务通知单的签发和结束紧密配合,因此,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它与产品 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但与会计期间并不一致。 (3)会计期间末没有在制品存货,因而不存在本期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未完工产品之间分配问题。(二)案例 【案例1】北京天法机械加工公司铣磨车间生产若干种零部件,2003年3月2日又新承接了两架机车专 用连接器,编号为2W47,3月8日完成。生产期间直接材料领料3次,金额(元)分别为660、506、238;参与的职工4名,为连接器耗用的工时(小时)分别为5、8、4、10,工资额(元)分别为45、60、21、54。制造费用按预定分摊率和实际直接人工工时进行分配,铣磨车间预计的制造费用总额320,000元,正 常产能下直接人工工时为40,000小时。根据这个案例,我们说明如何使用订单法计算产品的总本和单位成本。 (三)计算过程 在订单法下成本计算是从签发生产任务通知单开始(签发生产任务通知单的依据是销售订单)。会计人 员使用一张预先设计的“成本计算单”(图表14-6),紧紧跟随着产品生产的进度归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和制造费用,并计算出总成本单位成本。一个成本对象(产品、批次或订单)一张成本计算单。 1.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单(图表10-8)包括4个主要部分: (1)基本情况,包括产品订单编号、生产部门、开工和完工日期、完工数量等等。 这部分在表头的下方,具有编码的功效。 (2)用来归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这部分在整个表的中间。 (3)用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这部分在表的左下方。 (4)用来记录产成品的发运情况。 2.直接材料成本的归集 将直接材料归集到成本计算单中需要借助于领料单。不言而喻,在某种产品消耗材 料之前,必须先到仓库领取材料,因此,只要我们将各种不同产品、批次或订单区分清楚,便可以在领料 这个环节计算特定产品、批次或订单所耗费的直接材料成本。换句话说,将特定产品、批次或订单的领料 单汇总起来就是该产品、批次或订单的直接材料成本。领料单的格式如图表14-6,它包括三项基本内容:(1)基本情况,包括领料单编号、订单编号、部门和领料日期。这部分在表头的下 方,具有编码的功效,以保证记录的真实合法。 (2)领取材料记录,包括材料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 (3)负责人签字。 这样,按特定产品、批次或订单依次将领料单记录在成本计算单的直接材料部分。本案例共3张领料单,为简化起见,这里仅详细介绍1张,即图表14-6。这张领料单编号为14873,材料价值共计660元, 请对照图表14-6 和14-8两张图表,便可发现,领料单与成本计算单之间的勾稽关系。 领料单编号 14873 日期 2003年3月2日 订单编号 2B47 部门铣磨车间 1页

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流程 基本方法

第一部分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和一般流程是什么 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1.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2.其中材料成本的计算尤为重要,一般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能确定产品成本归属的直接计入产品,不能明确划分成本归属的,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确定分配标准。 一般流程:1、根据生产方式确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常用的方法为: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实际运用中,这三种可以相互结合。如果公司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如ERP等数据管理软件,而且运行良好(虽然绝大部分公司的ERP徒具形式,或仅仅勉强达到数据统计功能,但也对成本核算的细节起到一定帮助)。2、基本资料收集:2.1《BOM表》,即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及材料用量标准。这是实际生产成本分配标准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2.2车间材料领、用、存明细表,这个不用说了,主要材料的统计,重要性不问可知。关键是要根据确定的成本核算方法设定统计表的项目格式。或按订单统计,或按产品品种统计,或根据生产步骤统计,或三者结合。2.3仓库材料进、出、存明细表,这个是为了检验车间领、用存明细表的正确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仓库成品进、销、存明细表,这个是成本报表的重要采用数据《生产成本表》、《销售成本表》。2.4员工工资明细表,人工成本原始资料。关键是要分部门统计,如果有计件工资更好。2.5制造费用明细表,按部分统计,这个要在原始单据在最初入帐时都要按部门记帐。这个是分步法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一。3、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3.1成本报表主表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产品销售成本表》,这个做起来不复杂,关键是之前的资料统计要细致,才能计算的相对精确。3.2成本分析的一般分析方式主要是盈亏分析和保本点分析。3.3深入的分析是品 究的人,应该明白我所讲的全面性问题和重要性问题了。希望更多对成本有研究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成本核算岗工作流程 (一)生产部门日常费用报销 审核原始凭证完整、合法、金额正确、原始凭证与支出证明单是否一致——→审核并更正原始凭证按规范粘贴和折叠——→审核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审核部门费用支出进度(如超计划额度,可拒绝报销)——→编制记账凭证 借:制造费用——车间部门——相关明细科目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涉及现金的凭证传出纳岗,不涉及现金的凭证传主管岗复核。 注: (1)非工资性费用支出须取得税务局监制的发票或收据,填写规范,大小写一致,无涂改痕迹,增值税票须严格遵守填写规范。 (2)保证凭证及附件左上角整齐,附件长宽折叠以记账凭证大小为度,不能带有订书钉。 (3)费用审核要点有:计划额度内费用须经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财务负责人审批;计划外费用须有总经理批示的报告;市内交通费(出租车费)、通讯费须经总经办登记;招聘费用须有人力资源部部长审核;差旅费须附审批后的行程安排表,招待费须附经审批的招待费用明细表。 (4)准确使用明细科目。 (5)支取现金的凭证编制完毕,若遇出纳无现金时,应暂时保存记账凭证,待出纳取回现金时通知领款。 (6)报销人有前期欠款时,报销费用一律先冲抵欠款,由管理费用岗开具还款收据。

成本核算流程及分录明细

成本核算流程及分录 STEP1 成本核算资料的收集 每月3日前,收集以下资料: 1、《生产报表》,由生产统计人员报送财务部。《生产报表》包括: ?《生产订单安排明细表》 ?《完工产品入库明细表》 ?《工时分配明细表》 2、综合管理部提供各类别人员的工资总额和供餐费用。主要分为: ?管理人员工资总额(综合管理部、财务部、市场部、技术部、保安人员)记入管理费用 ?生产部主管(含)以上人员及生产辅助人员工资总额记入制造费用 ?生产部主管以下人员工资总额记入生产成本 ?食堂人员工资和供餐费用记入福利费 3、材料出库单和产成品发货单 ?材料出库单填写要求是: 钢材、外协件、外购件等组成产品的有形部分的材料领用必须填写订单号和项目名称 其他材料,如机物料、气体等可以不用填写订单号和项目名称 材料单价按加权平均法计算 ?产成品发货单要求填写订单编号、项目名称、发货数量和客户名称。 STEP2 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根据以上收集的资料,进行相关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具体如下: 1、直接人工—以生产部主管以下人员工资总额按工时分配到各项目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XXA订单—直接人工 生产成本—XXB订单—直接人工 贷:应付职工薪酬(记入生产成本的部分,工资+社保+福利,不含公积金) 2、制造费用—按工时分配到各项目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XXA订单—制造费用(各明细科目)

生产成本—XXB订单—制造费用(各明细科目) 贷:制造费用(各明细科目) 3、直接材料—按材料出库单领用金额归集到各项目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XXA订单—直接材料 生产成本—XXB订单—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 STEP3生产成本的结转 成本的结转是指将生产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根据不同情况分为一次结转法和分次结转法。 一般在本订单项下的所有产品完工后,一次性结转成本;但有时存在跨月生产和分批发货销售情况,则采用分次结转法。具体如下: 1、一次结转法—没有跨月生产或跨月生产没有销售 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XXA订单 贷:生产成本--XXA订单-直接材料 --XXA订单-直接人工 --XXA订单-制造费用(各明细科目) 2、分次结转法—跨月生产且分批发货销售 会计分录(发生销售当月)— 借:库存商品—XXA订单(销售数量) 贷:生产成本--XXA订单-直接材料(对应销售数量部分) --XXA订单-直接人工(对应销售数量部分) --XXA订单-制造费用(对应销售数量部分) 会计分录(全部完工当月)— 借:库存商品—XXA订单(未结转数量) 贷:生产成本--XXA订单-直接材料(对应未结转数量部分) --XXA订单-直接人工(对应未发货数量部分) --XXA订单-制造费用(对应未结转数量部分)在采用分次结转法时,结转的生产成本的依据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测算,或根据生产管理人员估计的实际投料和加工程度进行测算。

成本核算方法有几种

成本核算方法有几种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自,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结算生产订单的要求

结算生产订单的要求 结算参数必须维护使您能够结算的生产订单。这些结算参数包括结算文本,结 算结构层次,在某些情况下,还包括起始结构及PA结算结构。 如果您要为生产订单在产品结构至财务会计核算及利润中心核算,那么也必须 在产品成本控制的客户化设置中定义记帐规则。 结算文本 结算文本通过订单类型1而被定义。以下内容在结算文本的客户化设置中被定 义: ·订单可被结转至哪个结算接收方(例如物料或生产订单)? ·分配规则的最大数量 ·结算部分是否被计算为一个百分比还是使用权数。(参见 生产订单的结算规则)。 ·是否结算差异(参见订单相关生产中的差异结算)。在结算文本中保存以下缺省值。

·结算结构 ·PA 结算结构 ·帐户分配缺省 ·原始结构 结算结构 结算结构决定哪一项成本结转至结算接收方。它通过结算分摊将成本要素分 组并把每个结算分摊分配给结算成本要素。 在定义结算结构时记住以下内容: ·每个借记成本要素必须包括在结算结构中。 ·每个借记成本要素仅被分配至一个结算成本要素。在版本 2.2中,您可以在结算结构1中设置OCE标识(利用原始成本要素结算)。 如果设置了此标识,已结算的实际成本就不写入依据结算成本要素的接受方, 而写入发送方的借记成本要素。 举例 对于一项其成本分配到销售订单项目的订单,就产生了原材料、内部作 业及一般费用等项成本。这些成本被分配给一个成本要素组。

-如果OCE标记已被设置,则结算之后您在销售订单项目内看到原 材料、内部作业及一般费用等单独的借方成本要 素。 -如果OCE标记未被设置,则结算之后您在销售订单项目内的一个 成本要素之下看到这个生产订单的这些成本。 如果您要将订单成本结算入库存,MM的物料科目设置就决定主要成 本要素(例如库存改变895000),在该成本要素之下贷项被写入订 单。结算结构将各借项成本要素合并起来,以便结算。 另一方面,如果您要将订单成本结算入一个销售订单或者一个项目的 话,您就必需指定结算的成本要素,正是在这个成本要素之下数据被 写入结算结构。 PA结算结构 PA结算结构确定哪些成本被结算到获利能力分析。它根

SAP-成本之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

BOM(物料清单),以确保按订单或 信息流(总账) 应付账款、原材料增加/减少 费用预提,材料转入报废仓,不涉及材料/原材料减少冲预提 原材料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增加 制造费用增加,原材料减少 /来料不良仓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减少,原材料增加 /换货)原材料减少,应付账款减少/从来料不良仓调拨到换货仓 应付工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增加 制造费用转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增加 半成品、库存商品增加,生产成本的三个明细科 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库存商品减 与总账主营业务成本勾稽(成本倒扎表) 系统可提供)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辅料于总账原材料科目一致;半成品仓半成品于总账半成品一致;成品仓成 1、时机选择在月末,所有工单必须完工、成品入库, 2、静态盘点:所有在线物料分 3、点数员先填写盘点副卡,核数员核实无误后填写正式盘点卡(一式三联:盘点 4、盘点卡领用时登记,收卡的时候保证所有发出的卡收齐,领用份数=使用份数+作废 1、采购入库、发料等所有业务必须有规范的操作,保证有单据支持; 2、按照生 3、定期盘点; 4、呆滞存货的检查(连续3个月、半年、1年没有领用

的材料)及对策;5、采购量合理性的判定(当月采购的量/实际耗用,一般超过2就需查明原因) **暂估进项税处理技巧 原材料购进确认的应付可能包含进项税,而进项税票什么时候收到并扫描与确认的月份可能大多不一致。现在介绍一种简单的处理办法。 1、采购入库 Cr:原材料10000 Cr: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 1700 分供应商核算 Dr:应付账款11700 2、收到发票并扫描当月 Cr: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 Dr: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1700 分供应商核算 3、技巧:无论发票是在应付确认的前月收到、当月收到还是之后收到,两笔分录可以照做,如果暂估进项在借方,证明应付已确认,而税票未收到或未扫描,暂估进项在贷方,证明发票已经扫描,但是应付还未确认(材料采购一般不会出现,有些运输费发票和零星采购没有入库存账的,发票一般都扫描较早,而财务收到付款资料较晚)。对于当月收到当月扫描的也分开分录做,不直接做进项税科目,因为这样处理,可以减少对账。 成本会计涉及账表及功能: 1、料件领用明细表:新规成品、改修成品、改制成品领用的直接材料、半成品、成品,用于核算当月领用的成本,借方: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贷方: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 2、费用性领料明细表:非直接材料,费用性领料:辅料、厂内用品、消耗品等,借方:制造费用,贷方:原材料 3、直接人工分配表:将当月生产线直接人员的工资分配到每一个工单,按照工作中心汇总工时,汇总工时作为分摊制费的标准之一。借方: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贷方:应付工资。 4、制造费用分摊表: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将当月的制费经过多次分配计入工作中心或者产品(ERP 系统只要计入到工作中心,系统自动分摊到产品)。 5、完工入库明细表:当月完工入库成品/半成品的数量,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费成本)借方:库存商品/半成品,贷方: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6、产品销售成本明细表:统计当月销售产品的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借方:主营业务成本,贷方:库存商品。 7、在制工单成本明细表:统计工单月初在制的料工费,本月投入的料工费,本月产出的料工费及月末结存的料工费,核对工单在制的料工费与总账是否相符。 8、完工产品成本分析表:按照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假设当月全部销售(按当月的销售单价)计算产品的毛利。 9、产品销售损益明细表:按照当月销售产品的成本,计算当月各类产品的销售毛利。 10、进耗存报表/产销存报表:分开材料和成品统计,核对总账与明细账存货类别是否相符。 问:有家公司是按客户订单生产的,没有自己产品,而每个客户的产品又分很多种,每个月的产品也不同,那这样的话,那个库存帐我不知道该怎么设了,基本上是没库存的,偶尔都是发了货未开发票挂在帐上的,一般都是做什么出什么,如果我按每个名称设置明细帐的话.工作就很大,而且好象也没什么必要一样,都是当月进当月出. 请问象这样的话应该怎么处理较好.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本月入库发货未开发票就做入库存帐,如果当月入库当月开发票出库的话,就不入库存帐,这样可以吗?.谢谢

机械加工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机械加工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近日浏览网上有关机械加工成本核算的帖子,颇有感触,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企业生产组织的一般流程: 机加行业最理想的生产方式是订单化生产。 1、销售部门接到客户的订单或合同,按本企业规范化的订单格式重新整理、填制成企业订单,项目主要包括订单号、客户名称、客户编号、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最迟交工日期等。 2、销售部将填好的企业订单提交到生产部,由生产部组织排产并下达用料计划,提交供应部同时下达生产车间。 3、供应部接到企业订单和用料计划后,立即组织下料; 4、同时,车间开始调配人员,按订单领料、组织生产、掌握生产进度。 生产成本核算的关键控制点: 1、财务、统计人员必须自始至终地跟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认真负责地做好每项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成本核算的真实、准确。

2、只有实现erp管理,才能做到实时监控生产管理的动态,奖罚分明,落实责任,提高管理水平。 3、财务设立专职人员,搜集、记录采购价格信息,建立价格信息库,以便有理有据地考核采购价格,促使采购部门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购到质优价廉的材料、备件。 4、各种产品的下料环节,最好放在采购(供应)部门,建立一个专门的小组,对各种加工件进行下料,生产车间每日凭领料单向供应部门下料组领取当天生产所需的坯料。领料单上,要有领料人和保管员双方签字确认。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车间用边角余料调节成本。 5、供应部门下料后的边角余料,在财务部视同好料在账,每月月末盘点完毕,经确定数量无误后,在财务的监督下,由供应部门联系买家按废钢处理,所得款项上交财务。人资部门负责劳动定额的人员,要给下料组规定各种产品的边角余料比例,节约奖励,浪费扣款。 6、车间每日由统计员填制完工产品入库单、废品单、废料单(车、削下来的废料)、动力电消耗单等。废品、废料月底经盘点后,交供应部门统一处理。人资

五种成本核算方法

五种成本核算方法 ?浏览:56730 ?| ?更新:2012-08-2115:32 ?| ?标签:核算 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其基本任务是正确、及时地核算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借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方法/步骤 1.1 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 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 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 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2.2 分类法 (1)定义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 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 ,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

客户订单生产流程

客户订单生产发货流程

面向订单生产 在面向订单生产的方式中,产品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而生产用的物料尚未订购。在此环境中销售量通常较小,而客户则必须等待进货和生产所需的时间。全部交货提前期包括物料采购时间和生产时间。 最终产品在收到客户订单后才能确定。接到订单后,才开始组织采购和生产。 特点 1. 产品种类比较多。由于是按单生产,且客户订单的细节要求往 面向订单生产业务过程回顾 往各不相同,就导致了面向订单生产的企业的产品种类比较多。 2. 需求波动比较大。这种波动包括需求时间和数量上的波动。有的产品,客户可能只下一次订单,后面就再也没有订单了;而有的产品生命周期远远大于设计的生命周期。另外,需求的数量受市场的影响也很不稳定,波动很大。 3. 单个订单对产品的需求数量相对比较小,即“需求少量多样”。 4. 需求变更频繁。产品的生产提前期(Lead Time)相对比较长。因此正所谓的“夜长梦多”,在这个期间内客户变更需求的机会就比较大。这种变更包括:增加或取消订单,交期的提前或延后,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产品结构或包装方式的变更,甚至原来要A产品,现在改要B产品等。 5. 紧急订单(Rush order)多,插单多;较长的生产提前期往往超出客户的期望。客户通过各种方式(如联系公司高层)提升订单的优先级,以获得期望交期。 6. 产品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生产中多会用到长采购提前期的关键物料和复杂的生产工艺。 管理难点

正是由于生产模式以上的特点,决定了在面向订单生产的企业管理中会有许多的管理难点。以下简要列出一些计划、采购、工程和财务成本部门的管理难点。 生产及计划管理 ◇物料/能力计划 面向订单生产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计划做得好,既可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又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保持库存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计划做得不好则会造成库存很高,但生产线还是断线,客户交货达不成。由于MTO企业的产品一般比较复杂,加工工艺繁琐,因此手工进行物料和能力计划的难度会非常大。特别是对于共用物料的数量计算和共用设备或产线产能的分配往往是计划人员最头痛的事情。另外,由于计划不完备导致的频繁的缺料断线,大大吞噬了企业的生产效能和利润。还有就是各加工部门步调不一,使得最后的装配部门经常是“前松后紧”:前半周或前半月没有活干,后半周或后半月加班加点还是干不完。 ◇任务单变更/改制 由于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经常会导致生产任务单要做变更或改制的处理,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经常见到的情况是:仓库的料已经发到产线了,需求取消了;或者是A已经加工到半成品了,客户又不要A而要B了等等。另外这种变更和改制的处理同样增加了生产计划和执行的难度。 ◇车间管理 MTO企业的产品加工工艺一般比较复杂,因此车间的管理难度也较大。在进行派工的时候要兼顾考虑订单的紧急程度,物料是否齐备,设备负荷是否合理,模具状况是否良好,技能人员是否到位等等。同时,要做大量的手工的工序汇报,甚至要计算工人的计时计件工资。 ◇物料替代 在安排生产时,对共用料需要考虑物料的替代关系,以合理利用现有库存。有的物料替代是临时性的;而有的物料替代关系是一直有效的。对于隶属于单个客户订单的专用物料,

订单式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之我见

订单式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之我见 现时在中国加入WTO的国际大环境影响下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的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造企业正步入微利时代。如何才能炼好内功、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成了众多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成本核算正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在此本人仅就按订单生产的工业企业应如何有效的进行成本核算结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一种介于分批法与标准成本法之间的核算方法供大家参照。 一、核算方法的选择最好的成本核算方法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的核算体系而不能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架里面。理论上企业按订单生产须使用分批法但分批法的弊端是事后反映型不能满足成本的事前控制而若采用标准成本法只要订单中品种、格式繁多工作量将会很大同时成本考核时难以分清责任。鉴于此本人建议采用标准成本法与分步法相结合来进行成本核算扬长补短正好解决了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相互脱节的矛盾使企业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强化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二、核算思路及步骤1、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标准是针对订单中的明细产品而制订的它分为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消耗标准又分原料消耗标准、辅料消耗标准、直接燃动力标准、直接人工标准和制造费用标准消耗标准制定的依据为工艺技术规程、生产操作规程、计划值指标和历史消耗资料。而价格标准分为物料价格标准、半成品价格标准、能源价格标准和人工价格标准制定的依据为成本补偿主要包括对技术成本和人力资源的补偿和环境成本的补偿等。 在这我重点说一下成本补偿。首先中国正跨入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和人才等智力资源的占有情况将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其次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目标的影响下企业应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目标的平衡发展。所以现代成本概念中应包含技术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环境成本等。而传统的成本内涵中并不包括成本补偿这一概念使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成本补偿不足的问题造成企业利润虚增国民收入超额分配从而扰乱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核算步骤及分析首先企业按以标准成本制定的产品成本价加上合理的利润及不可预见费并参照市场行情组合成产品报价单去争取订单。其次接到订单后以标准成本为依据制定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并且严格按计划来执行注意一点就是成本计算对象按订单编号设置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也按定单编号统计这样不同配制造成的成本差异反映的就会很清楚。最后对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直接核对及时更正差错并研讨解决成本核算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分清责任按成本控制办法规定进行考核。 按订单来安排采购材料并组织生产可以很好的解决成本管理中材料丢失浪费现象但这种核算方法也对企业中各项数据的真实、及时、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个人认为在进行该成本核算时加强以下几项控制非常重要一是按订单编号设立限额领料单仓库严格按单发货车间如出现材料丢失、毁损等原因增补材料时须按程序上报审批写明原因并分清责任后凭增补的领料单方能到仓库领料二是按订单编号制定工艺流程单工艺流程单中要按工序、时间注明标准成本以及实际成本超出合理偏差也应及时按程序上报审批写明原因分清责任以备考核三是技术、仓库、车间等各部门间以及部门各工序间要建立及时严谨的数据传递制度和顺畅的沟通体系可考虑建立产品产量跟踪报表每日上报这是成本分步核算准确或合理的关键所在四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政策提高人才的稳定性激发

包装行业成本核算流程-分批法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流程 本企业是以销售订单来组织生产,即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按批次来接受并组织生产。应采用订单法(即分批法)进行生产成本核算。以产品订单为成本对象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订单,成本计算与生产通知单的签发和住址紧密配合,因此,产品成本核算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 成本核算是从销售部签发生产任务通知单开始(签发生产任务通知单的依据是销售订单)。会计人员应制作“成本核算单”与生产单号一一对应,紧紧跟随产品生产的进度归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并计算出此批产品的总成本。一个成本对象(产品、批次或订单)一张成本计算单。本公司为多步骤连续型生产企业,各个生产步骤按顺序依次进行,每批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间要保持一做,外协单号与生产单号保持一致,并形成相互监管机制,层层把控。下个步骤对上个步骤形成监管,核对准确产品数量,以上个环节的出库数作为本环节的入库数。最终,产成品入库数量与销售部的业务订单核对,是否完成生产任务,如未完成即通过成本核算单追溯各个生产环节,扣除正常报损率的情况下,进行生产通报,并由相应的生产车间来承担损失。 成本计算: 一.原材料成本的归集 原材料分为直接材料和辅助材料。 直接材料:直接材料由采购部按照生产订单按批次采购,由采购部提供调纸单,按天上报会计,做为成本核算凭证。

辅助材料:打包纸、编织袋、垫板、胶、手提绳、尼龙草、胶带、纸箱等,一般是外协加工时直接配料,由仓管按月核算提供领料单和外协单位成品的入库数量,作为成本核算凭证。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单位成本。因为辅助材料用量大,单价低,易损耗,年末,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出全年的单位成本,再与每月的单位成本相比对,出入不大时下一年直接按此单位成本执行,核算每批生产单的辅助材料。每年年末要核对一次,如出现生产环节变动或是材料单价的重大波动时,要及时调整材料成本,保证成本核算的及时和准确性。 二、生产加工成本归集 (1)印刷 原材料随订单直接调入印刷厂,印刷费用由采购按天对应生产单报送成本会计,仓管需将印刷厂的出库单及时交于会计,作为成本核算凭证。 (2)覆膜 核对接受印刷品的准确数量,作为本加工环节的入库数,通过生产部签发的外协单(一式份,生产部一份,采购部一份,承包车间二份,一份留底,一份反馈给财务)作为费用结算单据,生产完成后,在外协单上标明出库数量,加工工艺和加工费用,交由生产部门,由生产经理核对后签字再反馈给财务,作为成本核算凭证和月末承包费用对账凭证。 (3)对裱 对裱车间未承包,分为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

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

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自,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

SAP生产订单结算原理

SAP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有三种,按期间计算产品成本,按生产订单计算产品成本,按销售订单(sales order)计算成本。其中,按生产订单计算成本最为常见,很多公司采用,我们也以此为例说明SAP产品计算的流程。 一、SAP产品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不同点: 1.传统成本计算的方法是月底一次性计算,是一种事后成本计算。但SAP提供在生产 订单创建时就可计算出目标成本。公司日常业务操作,比如发料,报工(confirmation)等,发生的成本都会同步计入生产订单中,实时性较好,SAP对这成本的同步更新称作Simultaneous Costing。可以认为,SAP的成本计算具有事前计划、事中统计,事后分析的功能。 2.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发料时,将物料从原材料(Raw Material, RM)科目转到在产品 (Work in Process, WIP),收料时再结转到半成品或产成品科目。SAP不同,SAP把生产成本的科目视作损益科目,发料时先计入损益,月底再结算。如果生产订单没有全部完工收货,或技术上做完成处理,成本的余额作为WIP,否则表示生产订单完成,没有WIP, 余额全部结转到差异。。公式如下:WIP = GR of MO – Collected costs of MO 注:GR of MO: 生产订单收货(goods receipts of manufacturing order) 二、成本计算流程 1.产品成本计划( Product cost planning) 通过成本计划,计算物料的标准成本,以此作为物料价格和存货计价的依据。 2. 日常操作以及日常操作与成本计算的集成 1)生产订单发料(Goods issue to production order ) 生产订单发料在FI模块中会产生如下凭证: DR:生产成本-物料消耗科目(P&L) CR: 存货( 如RM) 物料消耗科目因为属于损益科目,因此在CO模块中属于初级成本要素(Primary cost element),发料的会计凭证有控制凭证(就是CO模块的凭证),如下所示: DR: 生产成本- 物料消耗科目(生产订单是成本分配对象true cost assignment object) 注意这一规律,如果数据从FI传递到CO,则在CO中只存在单边凭证(one-sided entry). CO 凭证用KSB5查看。 2) 报工(Activity Confirm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