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地构造与地层区划介绍

中国大地构造与地层区划介绍
中国大地构造与地层区划介绍

中国大地构造与地层区划介绍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中国《地层学杂志》第25卷增刊2001年5月发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肖藜薇撰写的文章《中国大地构造与地层区划》值得一读。现将该文内容介绍如下,供读者阅读和研究。

下面是正文

该文摘要

根据中国大地构造学、地层学、古生物学等学科研究的新进展,从全球构造角度,给出了中国中元古代一新元古代,南华纪-震旦纪、寒武纪一志留纪、泥盆纪一二叠纪.三叠纪一白垩纪早期、白垩纪中期一新近纪的地层区划。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是由冈瓦纳和西伯利亚两个巨型大陆复杂大陆边缘的众多微陆和造山带组合而成的复合大陆。元古代以来,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演化和地层发育依次受阿帕拉契亚一古亚洲洋(或称劳亚洋,古亚洲洋为其东段)、特提斯-古太平洋、印度洋一太平洋三大动力体系的控制。三大动力体系的复合、叠加,使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格局和地层分区发生多次改组和变迁。

近十年来,在前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对中国大地构造进行了新的研究,编制了1∶500万《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附简要说明书——《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任纪舜等,1999)。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全球构造角度,根据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新进展,讨论中国地层分区问题,敬希读者指正。

一、前言

1959年,在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上,黄汲清首次论证了中国地层区划工作的目的、意义和综合地层区划的原则,提出了中国地层区划的初步建议(黄汲清,1962)。1978年王鸿祯发表了“论中国地层分区” 一文,从整个亚洲的构造格局出发,对黄汲清的方案作了补充、修改(王鸿祯,1978)。1982年,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编的《中国地层概论》给出了中国晚前寒武纪一第四纪的地层分区。1996年以来,陆续出版的《中国地层典》亦给出了以纪为单位的地层分区。最近(2001),在扩编的《中国地质学》中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地层分区方案(中国地质学扩编委员会,1999)。这些建议和方案,对中国地层学、古生物学、区域地质学的研究和区域地质填图起了重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黄汲清(1962)认为,造成一个地区地层特征与另一个地区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⑴、大地构造条件;

⑵、古地理条件;

⑶、古气候条件;

⑷、古生物特征。

从而,提出了确定地层区划的五项原则:

⑴、沉积建造的总特征;

⑵、层序特征;

⑶、构造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⑷、古地理条件;

⑸、古生物特征。

强调构造因素的主导作用,并特别指出突变和跃进所引起的沉积转折点、构造转折点、古地理转折点和古生物转折点,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紧抓住这四种因素的主导面就容易解决地层区划的基本问题。

王鸿祯(1978)将沉积类型、沉积模式和沉积组合、生物区系和海陆分布、古地理轮廓和构造格局等作为地层分区的依据。

从上述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大地构造、古地理、古生物区系和沉积类型——活动型和稳定型的划分是进行地层分区的基础。

黄汲清(1962)、王鸿祯(1978)提出的地层分区方案都是震旦纪一三叠纪的综合地层区划。随着资料的积累和调查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这里我们将有可能,也有必要从全球角度,结台大地构造学、地层学、古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论文集编委会,2000;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00),分阶段提出中国的综合地层区划。

二、中国地层区划

鉴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地层在中国均已遭受强烈的构造作用和变质作用,恢原始的构造格架比较困难,地层分区已难以进行。因此,本文关于中国地层分区的讨论将从中元古代开始。

1、中元古代-新元古代

中国中元古代和南华纪一震旦纪前的新元古代地层,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华北型,以华北蓟县剖面为代表,属稳定型沉积,构成中朝和塔里木克拉通的第一套沉积盖层;

华南型,属活动型沉积,如四堡群(桂)、冷家溪群(湘)、双桥山群(赣)、上溪群(皖)、会理群(川)、昆阳群(滇)等,经扬子(或称晋宁)造山旋回成为扬子克拉通的基底。

华北型沉积,在天山(卡瓦布拉克群等)、北山(圆藻山群等)、阿拉善(巴音西别群等)、柴达术(冰沟群等)、祁连山(托赖南山群等)等地亦有分布。但是,由于已受扬子造山作用的改造,并被南华纪一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盖层覆盖,成为中国新元古大陆基底的一部分。过去的地层分区多将其与

华北区分开;而从原岩建造的沉积特征看,它们的岩石性质、沉积序列基本与华北相同,因此,也可能属于一个大区域。

华南型沉积,在东南沿海(龙泉群、云开群等)、海南岛(抱板群)、川西北(碧口群、恰斯群)、秦岭(武当群)、大别山(红安群)、滇西(大勐龙群)、喜马拉雅(聂拉木群)等地区亦有分布。

从地层分布看.似乎可以大致以昆仑-秦岭一线为界,中国北方主要为华北型沉积分布区,称为中国北方大区;而中国南方则为华南型沉积分布区.称为中国南方大区。从更大范围看,中国南方的活动型沉积区位于印度与塔里术和中朝克拉通之间;塔里术和中朝克拉通与西伯利亚克拉通之间则是环西伯利亚里费期活动型沉积区。但是,由于目前对中国及邻区中、新元古代的地层发育及构造演化的详细情况还了解不够,因此本文暂给出地层分区图。

2、南华纪-震旦纪

经过扬子造山旋回,中国主体大部分转化为构造上的稳定区,形成新元古中国大陆——古中国地台。它可能是所谓Rodinia的一部分。这里需要的是,一般认为Rodinia形成于1000Ma左右终结的格林威尔造山旋回(McMenamin et al.,1990;Hoffman.1991),而古中国地台则形成于850Ma左右终结的扬子造山旋回。南华纪一震旦纪时,塔里木与扬子克拉通联结,中国地质学家大致已形成共识。但是,中朝与扬子克拉通之间是否碰撞、联结,尚存在一定的争论,进一步研究十分必要。古中国地台与南海地台(印支-南海地台)和印度克拉通之间为西藏-马来-华南三又裂谷系;古中国地台与西伯利亚地台之间为元古代古亚洲洋。在古中国地台上.沉积了以三峡震旦系为代表的沉积盖层。而在西藏-马来-华南三叉裂谷系,则是厚度巨大的陆源碎屑堆积。如云开群和乐昌峡群(粤)、公养河群下部(滇)、珠穆朗玛群(西藏);部分地段夹有较多的火山岩,如鹰阳关群(桂)和澜沧群(滇)等。在古亚洲洋,靠西伯利亚一侧为主动边缘,是以火山岩为主的活动型沉积区,主体位于俄罗斯和蒙古境内;而靠古中国地台一侧则为被动边缘的陆源碎屑岩系,以阿尔泰的震旦系一寒武系沉积(何国琦等,1994)为代表。

因此,南华纪-震旦纪时,中国可分为西藏-马来-华南(简称西藏-华南)、古中华、元古亚洲洋三个大区。西藏-马来-华南大区位于华南及现今金沙江红河以南的西藏一滇西地区;古中华大区占据中朝、扬子、塔里木、柴达木和天山一北山广大地区,北界暂推定为巴尔喀什一伊犁地块北缘断裂和中朝克拉通北缘断裂,南以金沙江红河等断裂与西藏-马来-华南沉积区分开;古亚洲洋大区,位于古中华沉积区之北,西伯利亚以南,占据天山一蒙古一兴安岭广大地区。其中,每一个大区又以其各部分的沉积持征,各划分为几个小区,如古中华大区可再分为塔里木、天山-北山、昆仑秦岭、中朝、扬子几个区。

3、古生代

鉴于新元古代中国大陆——古中国地台的沉积盖层从南华系-震旦系延续到下寒武统,中寒武世初该大陆才开始大规模裂解,中国大地构造格局才发生重大变化,故中国古生代地层分区在一些地方(如祁连地区)实际上是从中寒武世开始的。由于加里东造山作用的强烈影响,中国古生代地层又可按早古生

代(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和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两个阶段进行区划。

⑴、寒武纪-志留纪

早寒武世末至奥陶纪前完成的的兴凯(萨拉伊尔)造山作用使西伯利亚大陆增生;大致同时代的泛非造山作用使西藏-马来-华南三叉裂谷的冈瓦纳-侧升起,保山-拉萨一带及其以南转化为稳定型沉积区。与此同时,古中国地台则大规模裂解形成中朝、扬子、塔里木三个小克拉通(准地台)和一系列更小的陆块以及昆仑-祁连-秦岭、天山-北山等洋盆,从而使古亚洲洋向古中国地台扩展。这时的中朝、扬子、塔里木等小克拉通,实际上已演变成为广阔古亚洲洋中三个浅海台地。这样,就使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格局、古生物地理和地层分区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主要沉积区有:

①、古亚洲洋大区

其中,中亚一蒙古广大地区可进一步划为萨彦一额尔古纳、准噶尔一兴安、哈萨克斯坦、吉黑和乌拉尔-南天山-内蒙古等沉积区,属洋壳和过渡壳上的活动型沉积区,含有大量火山岩系;中朝沉积区和塔里木沉积区,属大陆壳上的稳定型沉积区;昆仑-祁连-秦岭(简称昆仑-秦岭)沉积区,过渡壳一洋壳上的活动型沉积区,含大量火山岩。

②、冈瓦纳陆缘大区

其中,扬子沉积区,是大陆壳上的稳定型沉积区;藏北一华南沉积区,即西藏一马来一华南三叉裂谷系,属陆壳一过渡壳上的活动型沉积区,主要为陆源碎屑堆积,部分地段含火山岩系;藏南一保山沉积区,包括喜马拉雅、拉萨、保山等地,属大陆壳上的稳定型沉积区。

与古亚洲洋沉积区相邻接的是西伯利亚(可能还有北美)克拉通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区,而印度一澳大利亚冈瓦纳大陆本部则基本为大陆侵蚀区。

⑵、泥盆纪-二叠纪

加里东造山旋回之后,古亚洲洋继续发展;而昆仑-祁连-秦岭洋盆和西藏-马来-华南三叉裂谷系则封闭,转变为稳定或比较稳定的沉积区域;中朝、扬子、塔里木等陆块又重新会聚,并与印度-澳大利亚冈瓦纳的大陆壳相连接。这时,中国及邻区主要的沉积区有:

①、古亚洲洋大区

包括萨彦一额尔古纳、准噶尔一兴安、乌拉尔一南天山和北山一内蒙古等以火山岩为主的活动型沉积区,以及哈萨克斯坦、吉黑两个镶嵌地块相对稳定的沉积区和蒙古一鄂霍茨克沉积区。

②、冈瓦纳陆缘大区

又分为:

A、中国北方沉积区

属稳定型沉积区,包括塔里木、昆仑一祁连一北秦岭、中朝三个亚区。这是一个统一的沉积区.但是又各具特色。塔里木区各系地层发育齐全;昆仑一祁连-北秦岭区的柴达木,缺失下、中泥盆统;中朝区泥盆系一下石炭统几乎

完全缺失,但是上石炭统一二叠系为发育良好的滨海煤系沉积。

B、中国南方沉积区

包括扬子、昌都-秦岭-滇西一华南(简称昌都一华南)、藏南保山等三个沉积亚区。这是几个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的沉积区,并和北方沉积区一起,构成冈瓦纳大陆结构复杂的北部边缘。扬子区,属稳定型沉积区,大部分地方缺失泥盆系,特别是下、中泥盆统,在一些地方二叠系可直接超覆在下古生界地层之上;藏南保山区,是紧邻印度大陆的稳定陆架沉积区;昌都一秦岭-滇西一华南是活动性稍大的一个沉积区,以浅水碳酸盐岩台地与深水硅泥质凹地沉积交错分布为特征,含放射虫化石,部分地段出现枕状玄武岩甚至地幔超镁铁岩。一些人试图以此为依据,把它们当作深海大洋盆地。我们则认为,虽然阿尼玛卿、勉(县)略(阳)、甘孜-理塘、金沙江、昌宁-孟连、泰国-马来西亚和右江等地带,均已发现晚泥盆世-二叠纪的放射虫化石(B.K.Tan,1994;潘桂棠等,1997)。但是,实际上它们都不是经过充分扩张的大洋盆地,而是冈瓦纳大陆北缘广阔的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陆架海中的深水硅泥质条带。有人把这种结构复杂的海洋称为多岛洋或多岛海(刘本培等,1993;钟大赉等,1993)。然而,这种复杂海洋中的所谓“岛”,基本上不是露出海面的岛屿,而多是位于海平面之下的碳酸盐岩平台;它们并不是在汇聚条件下,而是在伸展环境下形成的。因此,多“岛”洋或多“岛”海的提法可能并不确切。

4、三叠纪-白垩纪早期

在古生代末,准确地说是在晚二叠世龙潭煤系沉积之前,由于古亚洲洋完全封闭,古亚洲大陆形成,特提斯-古太平洋打开,因而中国的构造-古地理和古生物分区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时,昆仑-秦岭一线之北,几乎全部转变为古亚洲大陆沉积区;之南为特提斯沉积区。印支-燕山造山之后,又有滨太平洋沉积区叠加在古亚洲和特提斯沉积区东段。

中国东部强烈的燕山造山作用结束于含热河动物群的火山-沉积岩系沉积之后,松辽、衡阳等裂陷盆地出现之前,距今大约110±5Ma,大致相当于阿普特期(中国地层典编委会,2000)。中国西部喜马拉雅造山作用开始于白垩纪中、晚期的日喀则群复理石沉积时期,时限亦为阿普特期(王成善等,1999)。这就是说,中国东部燕山造山旋回结束之时,正是中国西部喜马拉雅造山旋回开始之日(任纪舜,1987)。自此之后,中国及邻区的构造面貌再次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西部进入强烈的喜马拉雅造山期,而中国东部则进入大规模裂解时期。因此,我们把白垩纪早期也归入这一阶段。

⑴、古亚洲大区

占据昆仑-秦岭以北广大地区。晚二叠世-三叠纪时,可分为华北、西北、北山-内蒙古-吉林(简称北山-吉林)、蒙古-鄂霍次克以及南祁连-布尔汗布达等沉积区。

其中,前二者为大型陆相盆地分布区,如西北的准噶尔和华北的二叠纪-三叠纪盆地。

蒙古-鄂霍次克和北山-内蒙古-吉林沉积区为活动性较大的两个坳陷槽:后者的沉积以林西组为代表,是巨厚的、陆相为主的咸水-半咸水碎屑沉

积,晚二叠世早期一些地方仍有海相沉积;前者海相沉积一直持续到晚侏罗世早期。这两个坳陷槽向东均与古太平洋相通,形成古太平洋西缘的两个三联点。

南祁连-布尔汗布达沉积区为与特提斯洋相通的浅海陆架沉积区。

晚三叠世印支造山之后,北山-内蒙古-吉林裂陷槽封闭,而蒙古-鄂霍次克则继续发展。因此,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沉积了相对稳定的早-中侏罗世煤系地层。这是中国北方又一个重要的成煤、成油气时期(王思恩等,1994)。而中-晚侏罗世则是干旱气候条件下的红色沉积。这套红色沉积总体表现为下细、上粗的沉积特征,说明是在燕山主造山阶段形成的磨拉石,如准噶尔盆地的齐古组、喀拉扎组,鄂尔多斯盆地的安定组、芬芳组,燕辽地区的土城子组等。

⑵、特提斯大区

位于昆仑-秦岭一线之南,包括喜马拉雅、西藏-滇西、甘孜-右江、秦岭、华南五个沉积区。

三叠纪时,喜马拉雅和华南为稳定型浅海碳酸盐岩沉积区;西藏-滇西为浅海碳酸盐岩台地与深海-半深海砂泥质(怒江上游)或硅泥质(雅鲁藏布)沉积岩系交错、相间分布的地区;甘孜-右江为砂泥质浊积岩沉积区。

印支造山之后,海区退缩到金沙江断裂带以南地区。这时,喜马拉雅继续为稳定型沉积区,活动型海相沉积主要分布于班公-怒江带、雅鲁藏布江带;羌塘-昌都、兰坪-思茅盆地为海相到陆相红色含盐沉积,并与华南区的滇中-四川盆地相通。

白垩纪时,海水基本退缩到班公-怒江断裂带之南,昌都、兰坪-思茅以及滇中-四川盆地继续为陆相红色沉积。

⑶、滨古太平洋大区

包括大陆边缘海相沉积区和以陆相为主的中国东部滨陆缘大陆沉积区。前者分布于锡霍特阿林、日本、琉球、台湾(东部)一带,为深水放射虫硅质沉积岩;而后者则是一个从晚三叠世开始叠加在古亚洲和特提斯沉积区上的沉积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在中国东部该沉积区仅限于东北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由于古太平洋封闭,西太平洋古陆与亚洲大陆碰撞,亚洲东缘中生代造山带与中国东部滨太平洋陆源活化带形成,因而沉积区向西扩展到太行山-武陵山一带,主要沉积物为含著名热河动物群的火山-沉积岩系;而在与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联系密切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这套环太平洋火山-沉积岩系和陆相走滑-拉张盆地系统则一直可延伸到北山、阿拉善地区。

5、白垩纪中期-新近纪

在这一时期,中国以至东亚最重要的构造事件是印度与亚洲大陆的碰撞和亚洲东缘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的形成。

⑴、滨太平洋大区

占据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地区。

大陆边缘为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包括南海、东海等沉积盆地,但是南海同时还受到特提斯构造域的影响,因而实际上两大沉积区的复合带。

大陆之上为中国东部裂陷盆地带,包括松辽、渤海湾、苏北-南黄海、江汉、以及华南的盆地系统。其中,松辽盆地主要发育于白垩纪,渤海湾裂谷盆地主要发育于古近纪和新近纪;华南的白垩纪-古近纪裂陷盆地,在古近纪后即萎缩、隆起。

⑵、特提斯大区

包括喜马拉雅、冈底斯、藏北-川滇桂三个主要沉积带。

喜马拉雅古近纪时尚为海水占据,新近纪晚期-第四纪南侧为西瓦里克前陆盆地;冈底斯为陆缘火山岩带;藏北-川滇桂古近纪大多为红色碎屑盆地沉积,兰坪-思茅尚有残留海相沉积,并形成盐类矿床,新近纪为含煤沉积。

⑶、古亚洲大区

占据大兴安岭-太行山之西、昆仑、秦岭之北广大地区,包括准噶尔、吐鲁番、哈密、塔里木、柴达木等盆地。

新近纪晚期,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由于青藏高原的大幅度隆起,昆仑、秦岭、祁连、天山等古山脉复活,因而在复活山脉的山前和山间沉积了较厚的磨拉石沉积。因此,严格说来,到第四纪时,除了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以外,该区大部分已转化为特提斯沉积区的一部分。

三、从全球看中国地层分区

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是一个在显生宙形成的大陆,是一个由冈瓦纳和西伯利亚两个巨型大陆复杂大陆边缘的众多微陆和造山带组合而成的复合大陆。

现今之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地质历史上的中国位于南(冈瓦纳)、北(西伯利亚及后来之劳亚)两个巨型大陆的交接过渡地带,属于二者之间的转换构造域。

在显生宙期间,中国的地质演化依次受到阿帕拉契亚-古亚洲洋(或称劳亚洋,古亚洲洋是其东段)、特提斯-古太平洋、印度洋-太平洋三大全球动力体系之制约,形成劳亚(古亚洲是其东段)、特提斯、环太平洋三大构造域。三大全球动力体系和三大构造域的叠加、复合,使中国及邻区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一个地质区域。

在地质历史上,中国之所以经历多次构造格局的大改组和动力体系的大转换,盖缘于中国在全球构造中这一特定的位置(任纪舜,1999)。紧紧把握中国大地构造的全球构造位置,是正确理解中国大地构造和进行中国地层分区的一把钥匙。掌握这把钥匙,中国的许多地质问题就迎刃而解,否则就会遇到困难,甚至造成混乱。

1、南华纪-震旦纪构造格局

南华纪-震旦纪时,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格局是:

①、西伯利亚大陆:占据今贝加尔湖以北广大地区;

②、元古代古亚洲洋:其残片分布于今鄂毕-蒙古湖区一带;

③、新元古中国大陆:即古中国地台;

④、西藏-马来-华南三叉裂谷系;

⑤、冈瓦纳大陆(印度-澳大利亚冈瓦纳)。

因此,从全球规模看,中国新元古大陆应与印度-澳大利亚冈瓦纳视为一体,属于该大陆复杂边缘。它们均有华南系-下寒武统冰碛岩、白云岩和磷矿层(张华玲等,1995)。

2、寒武纪-志留纪构造格局

寒武纪-志留纪时,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格局是:

①、西伯利亚大陆:占据今贝加尔湖以北广大地区;

②、古亚洲洋:已向南扩展,占据天山-兴安、昆仑-祁连-秦岭广大地区;这时,中朝、塔里木、扬子小克拉通(准地台)已沦为古亚洲洋中的碳酸盐岩台地,奥陶纪后或志留纪后升起;

③、西藏-马来-华南三叉裂谷系:占据华南和金沙江-红河以南地区;

④、冈瓦纳大陆(印度-澳大利亚冈瓦纳):已扩展到拉萨-保山一带。

从全球规模看,古亚洲洋主洋——蒙古-兴安洋以南的中国广大地区均属于冈瓦纳及其复杂边缘部分。这一点与当时的古生物-古地理区系也完全一致:寒武纪时,准噶尔-兴安及其以北为西伯利亚生物大区,塔里木、中朝及其以南广大地区属于亚澳生物大区;奥陶纪时,准噶尔-兴安及其以北为西伯利亚生物大区,中国其它广大地区属于亚澳生物大区;志留纪时,亦然,准噶尔-兴安及其以北属于一个大区,其它地方属于另一个大区(王鸿祯、刘本培,1980;中国地质科学院,1982;王鸿祯,1985;殷鸿福等,1988;Mckerrow et al.,1990;周志毅等,1995;汪啸风等,1999;陈孝红等,1999)。

3、泥盆纪-早二叠世构造格局

泥盆纪-早二叠世时,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格局是:

①、西伯利亚大陆及其复杂大陆边缘;

②、古亚洲洋:占据天山-兴安地区;

③、冈瓦纳大陆及其复杂大陆边缘:包括中朝、扬子、塔里木、华南及西藏-滇西等广大地区。

因此,这一时期中国大部分地区仍属于冈瓦南复杂大陆边缘的一部分。这一点与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的古生物、古地理分区也完全一致。准噶尔-兴安及其以北属于北方大区,植物群属于安加拉区;中国其它地方属于另一个大区,植物区属于华夏区;而藏南、滇西则属于冈瓦纳区(王鸿祯,1985;殷鸿福等,1988;Mckerrow et al.,1990;周志毅等,1995;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00)。

4、晚二叠世-白垩纪早期构造格局

在古亚洲洋封闭以后,特提斯-古太平洋打开,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特提

斯之北,属于古亚洲大陆南部复杂大陆边缘。当时,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格局是:

①、古亚洲大陆:占据昆仑-秦岭一线以北广大地区;

②、北特提斯:占据雅鲁藏布江以北地区,属于古亚洲大陆南部边缘;

③、南特提斯:占据雅鲁藏布江以南地区,属于冈瓦纳大陆北部边缘;

④、冈瓦纳大陆:印度-澳大利亚冈瓦纳。

由于古亚洲洋海域已经消失,冈瓦纳与西伯利亚大陆壳已彼此连接,因而在天山-祁连-内蒙古一带出现安加拉植物群与华夏植物群的混生带,在龙木错-澜沧江一线出现冈瓦纳植物群与华夏植物群的混生带(Li Xing-xue,1986)。在昆仑-秦岭一线以北为陆相盆地沉积区,只在其南部边缘(如南祁连-布尔汗布达等地)有三叠纪海侵;在昆仑-秦岭一线以南为以海相为主的沉积区,阿尼玛卿-下扬子带出现特提斯与北方生物群的混生带(杨遵仪等,196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00)。

川青滇藏地区是全球特提斯发育最好的地段,因此在这里可以看到特提斯沉积记录的全貌。中、晚三叠世以来,由于古太平洋动力体系作用日益加强,因而中国东部出现滨古太平洋沉积区,并且随着该动力体系对中国东部作用的不断加强和向西推进,中国东部原来的近东西向构造带和沉积区被环太平洋北东、北北东向构造叠加改造,中国东部遂被滨古太平洋沉积区占据(任纪舜等,1990、1999)。

5、白垩纪中期-新近纪构造格局

在燕山造山之后,除了西藏南部、新疆西南部和台湾等地以外,中国已完全转为大陆地区。中国西部主要是特提斯封闭,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喜马拉雅造山带、帕米尔、青藏高原以及昆仑-祁连-秦岭、天山等复活山脉之形成;而中国东部则主要是伸展、拉张,大陆裂解,因而形成中国东部裂陷盆地系统和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这种构造格局与前述之地层分区完全一致。

2018年4月1日撰写于重庆

2019年6月19日修改于重庆

葛肖虹老师主讲的中国区域大地构造课件

不同专业人士不懂《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为何物?为此需要做一些科普,分以下三部分介绍,以求扩大视野,起到普及地球科学的作用,不知能否凑效?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是研究我国境内岩石圈组成、结构和演化的学科。它是对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理论概括,研究我国不同地区和全国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特征及其在地质历史上的演变。不仅因涉及到矿产资源和灾害地质分布与预测的战略性决策,是国土资源调查和国民经济宏观规划的基础内容之一;而且由于我国在全球构造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多源区的复合陆块群、中国大陆长期处在蒙古-鄂霍茨克、特提斯和环太平洋等全球三个巨型构造动力学体系的复合交接部位、新生代崛起的青藏高原以及世界最高和最年青的喜马拉雅山脉、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的大规模超高压变质带等都是世界罕见的地质形迹,对它们的深入研究将会对全球固体地球科学理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本学科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统一到为探寻地球演化趋向所必须的宽阔基础领域中,对于高等院校地质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和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矿产预测与国民经济宏观规划的地质工作者,这是一门集各类基础地质学科大成的宏观、综合性学科,是为培养综合性研究人才必不可少的课程。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的前身《中国地质学》始见于1920-1926年李四光、葛利普(A.W.Grabau)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以及

1934-1935年李四光在英国伦敦各大学的讲学。作为高等院校地质专业高年级课程《中国地质学》1955-1958年在北京地质学院由王鸿祯、张文佑、边兆祥、马杏垣教授开始讲授;长春地质学院由喻德渊教授讲授。1960年始北京地质学院以马杏垣教授为首的区域地质教研室为全院地质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中国区域地质》课程,并于1963年出版了《中国区域地质》教材。按照地质矿产部教材编审委员会1982年审定的《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学大纲,1985年出版了杨森楠、杨巍然主编的高等学校教材《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1992年出版了马文璞编著的普通高等教育地质矿产类规划教材《区域构造解析——方法理论和中国板块构造》,本教材《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是在综合上述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地球科学是人类在利用矿产资源、避让自然灾害和适应生存环境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早在公元前7,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就知道用陶土焙烧器皿。以后经青铜时期进入文明社会再到工业化时代,所用资源也从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扩大到煤和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采。人类繁衍,人口密度增大并扩散到全球各地,使对地震、洪泛、火山喷发及山体滑坡等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和预测成为现实课题。二十世纪后半叶全球工业化的普及和加速发展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更大需求、废弃物排放和污染急遽增加,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持人和自然界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地球科学第三方 面的任务。

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学复习

《大地构造学》课程复习提纲 一沉积大地构造 1. 2. = 3. - 4. 。 1、地貌上通常为准平原或广阔的陆棚或浅海 2、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微弱34 5. 6. 组合特征。 1. 1 1( 2 3 岩浆喷溢

4 5 2 1: 2 代表古准平原的风化壳 3 4 3 1 2 3 4 2.试举例说明将今论古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以河流作用为例) a) b 其适用范围为比较的对象的物理化学条件相同或相似 3.试述单旋回说、多旋回说和地洼说对地壳演化规律的认识(P14、P18、P30) 1 1 2 3 2 1 回、岩浆旋回和变质旋回。 2 互相转化。 3 1 2 3——动“定”转化递进律 4.试述沉积大地构造理论对固体地球科学的主要贡献 1 2 的结果。

3 5 (1) 萍乡式建造(含煤建造): (2) 建德式建造(火山建造): 中期(激烈期)( (3) 南雄式建造(红岩建造): (4) 丹霞式建造(红岩):形成于地洼发展中晚期(余动期) 物逐渐变细。 (5) (余动期) 二喷发大地构造 1. 板块与大陆板块的汇聚边界。 2. 块体。 两者 ——缝合 3. 断层。 也称离散边界 4. 弧盆发育齐全。 5. (大陆地壳)由于在其下的大洋地壳的相对软弱,而在地球 表面进行漂移的过程 6.

,充填裂谷,产生新的海底,并逐渐向洋中脊或裂谷两侧扩张的过程 7. ,达到岩石圈之下再转为横向流动,随着温度下降,又转向地球内部的运动过程。 8. 100千米的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 ,一般深度在60400 9. 边界地带,呈弧形排列,弧一般凸向大洋,但也有例外。 (陆侧)与大陆之间的深海盆地,一般是由弧后扩张形成的。 1.试述大陆漂移说、地幔对流说、海底扩张说、板块说的关系(P63) 性理论。 2. 核心模型: : 3.试述Wilson旋回及其与地槽演化的关系 Wilson 成的基本认识 1)裂形成大陆裂谷以陆相碎屑沉积为主(相当于地槽说的陆源碎屑建造) 2)- 3) 4)(大陆边缘为复理石建造) 5) 6)成褶 4 1 2

区域大地构造学题库

区域大地构造学复习资料—资源2班 一名词解释 1 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岩石圈的组成、结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成因、运动、动力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构造地质学分支学科 2 区域地质学:是大地构造学的基础,主要任务是应用大地构造理论,研究区域地质的基本特征,揭示其岩石圈形成、发育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各类地质矿产的成矿规律和分布特征。 3 构造旋回:地槽从开始活动下陷接受沉积到最后褶皱上升成为褶皱山系的整个构造发展过程。 4 构造序列:是指按各次构造事件发生的时间或相对的先后关系排列而成的构造演化顺序 5 岩石圈:是指软流圈之上的部分物质均为,具有较强的刚性。 6低速高导层:指地壳中地震波速低、电导率高的部分,其深度与过去的所谓康氏面相当。 7地槽:是地层厚度巨大、岩层强烈褶皱、呈狭长带状分布的山脉,它曾经是地壳强烈活动区。 8地台:是地层厚度较小、岩层褶皱平缓、甚至近乎水平、地势平缓的广大地区,它是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 9复理石建造:复理石是一种有规律的复杂互层的巨厚沉积,通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石在剖面上呈韵律性交互出现。 10磨拉石建造:建造物质组成以砾岩、长石砂岩、复矿砂岩等粗碎屑岩占绝对优势,此外尚夹有粉砂岩、粘土岩。

11构造回返:地槽从前期下陷活动转变为后期强烈褶皱上升的构造状况变化 12构造层:一次构造旋回时间内受地壳运动的作用(包括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而形成的一套综合地质体。 13板块三联点:如果有三个板块相交,分割三个板块的边界交会于一点。 14被动大陆边缘:又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或稳定大陆边缘,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是伸展作用体制下大陆岩石圈减薄和大幅度沉陷形成的活动微弱的大陆边缘 15活动大陆边缘:又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或活动大陆边缘,是洋陆汇聚、大洋板块向毗邻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减形成的强烈活动的大陆边缘 16蛇绿岩套:是一套基性—超基性岩和深海含放射虫的硅质岩的共生组合体,代表了洋壳的典型剖面。 17双变质带:两个板块相撞,在俯冲一侧的上面和仰冲一侧的下面,由于海沟热流温度较低,带着冷岩石俯冲,再加上下冲的压力很大,常常形成以蓝闪石片岩为代表的蓝片岩带(其中杂有大量玄武岩和蛇纹质岩石),称为高压低温变质带。在仰冲板块的一侧(相当岛弧或大陆边缘的火山岩带),其下俯冲带因摩擦熔化消失,导致岩浆的形成、侵入或喷出,并常在侵入岩的接触带上形成低压高温变质带。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意义 研究对象: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过程的综合学科。 研究内容:①区域或全球尺度的地壳与岩石圈构造变形特征及圈层相互作用,如:大洋-大陆相互作用、地球内部圈层相互作用、造山带与盆地的形成过程等;②构造变形与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的相互关系;③地壳与岩石圈的形成与演化过程;④地球表面海-陆的形成与演变方式及过程;⑤地球深部作用过程及其机制。 研究方法: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需要综合利用地质学其他学科以及地球物理探测、地球化学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成果。 研究意义:大地构造学研究可以为认识和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背景和形成机制提供宏观的上成因解释。 二、固体地球构造的主要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固体构造几何学与构造运动学的研究。 固体地球的构造几何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成分及结构。方法有:①研究暴露在地表的中、下层地壳乃至地幔顶部剖面,通过地质、地物、地化综合研究,揭示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物理性质、岩石矿物及元素的物化行为、温压条件、地热增温率、有关元素及矿物成分的聚散规律;②研究火山喷发携带到地表的深源包裹体,揭示深部物质与构造特征;③人工超深钻探直接取样(目前为止涉及最深深度12km);④地震探测:分为天然地震探测和人工地震探测,利用地震波的折射与反射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特征。 固体地球构造运动学:主要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学与现今固体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学可以利用古地理学(岩相、生物、构造)、古气候分区、地球物理学与古地磁学进行研究;现今固体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可以利用空间对地的观测与分析技术。 三、大地构造学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可以为认识和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背景和形成机制提供宏观的上成因解释; 实际应用意义:①大型成矿集中区(矿集区)等成矿构造背景、资源规划;②大规模破坏性地震产生于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与稳定性评价;③绝大对数大型、灾难性地震都发生在活动板块边缘带(区)上,或与板块相互作用有关的次级活动构造单元边界区域。 第二章固体地球主要构造特征 一、地球表面基本面貌:海陆分布、高程分布及其意义 海陆分布特征:陆地面积占29.22%;海水覆盖面积70.78%; 高程分布特征:陆地主要分布在海平面以上数百米高程范围,大洋的主体分布在海平面以下5km的高程上;

大地构造学讲解

吉林大学 读书报告 大地构造学与区域大地构造学理论及关系 2016年 6 月

大地构造学(Tectonics或Geotectonics)是研究岩石圈组成、结构、运动(包括变形和变位)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一般说来,大地构造学应该是一门研究整个地球的组成、结构、运动和演化的学科,但是受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的局限,要实现这个目标,还要经过很漫长的道路,目前正在努力之中。目前,大地构造学是以地质学方法为主来进行研究的,因此还不能真正研究整个岩石圈,更不用说整个地球,实际上重点研究的是大陆地壳表层几千米之内区域的组成、结构、运动和历史演化。近年来,随着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方法的引入,大地构造学正在逐渐扩展其研究的深度、广度与时间尺度。 研究地壳形成演化基本动力的大地构造学分支统称为地球动力学(Geodynamics),由于地球动力学是各种学说的立论基础,因而成为当今地质学中最热门的话题。地球动力总的来讲可归结为五大系统:重力、膨胀收缩与脉动、地幔分异与对流、地球自转与星际作用等,它们又可细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学派或假说,而且新的学说仍在不断涌现。 由于历史的局限,不同学者观察分析手段的不同,分析问题方法的不同,先后提出了以不同地球动力作为自己立论基础的大地构造假说,如地槽地台学、地质力学、板块构造学、地幔柱构造学等,其中在地学领域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槽地台假说(槽台说)和板块构造假说。槽台说是在长期的大陆地质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假说,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地学界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因此被称为经典大地构造理论,深刻影响了地质学的各个领域;板块构造学是在海洋地质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假说,它把地幔对流作为动力来源,主要研究板块间的分裂、漂移、俯冲、碰撞等过程,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大地构造学理论。值得一提的是,地幔柱构造学是针对板块构造说在大陆构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创导者认为地幔柱构造学是不同于板块构造学的一种新的全球构造学说,它既能解决大陆构造的问题也能解决大洋构造的问题。 就大地构造学的理论体系而言,国内外常见的有四种类型,分别以区域大地构造学、构造模式、构造解析方法和构造演化历史为主线(万天丰,2004): ⑴以区域大地构造学为主线,区域大地构造学是大地构造学的基础,大地构造学的确也是在区域大地构造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早年的大地构造学几乎都附属在区域大地构造学之中,例如,北京地质学院区域地质教研室(1963)出版的《中国区域地质》和杨森楠、杨巍然(1985)编写的《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科书实际上都是以区域大地构造学为基础来讨论大地构造学的;程裕淇院士(1994)主编的《中国区域地质概论》更是在系统总结中国区域大地构造资料的基础上,阐明对于中国大地构造的认识;最近,车自成等(2002)编著的《中国及其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也是以地块的区划研究作为主线的。以区域大地构造为主线的体系,对于了解各地区的特征比较有利,但是对于中国大陆宏观的总体特征,就可能稍嫌薄弱。 ⑵以构造模式为主线,李四光先生创导的地质力学,在讨论中国大地构造时,就是以构造模式为主线,他称之为“构造体系”,即按构造线的组合特征和地质体所受作用力的类型不同,来建立构造模式,如山字型、多字型、旋卷构造、棋盘格式构造、入字型构造等。20世纪30年代,李四光(1926、1947、1962)就提出了上述构造体系,是世界上第一批从构造变

区域地质构造试题

“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试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5个) 非火山外弧,前陆盆地,优地槽,岩石圈,古地磁,蛇绿岩套,毕尼奥夫带,软流圈,莫霍面,海底磁异常,海沟,被动大陆边缘,地震波,大洋中脊,拗拉槽 二、填空题 1.地球圈层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俯冲带的地质活动特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6个方面 3.转换断层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陆-大陆碰撞造山带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几个部分 5.地槽的发展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阶段 6.地壳按结构不同分为____,____和____三大类型 7.大陆漂移学说的地质证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等方面 8.二战后海洋地质研究取得主要进展包括____,____和____等三个方面 9.大陆型大地构造单元按板块边界环境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 10.蛇绿岩套自下而上分为____,____,____,____等4层 11.威尔逊旋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6期 12.岛弧-海沟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6个组成 单元 13.地球岩石圈划分为七大板块,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4.岛弧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现代地槽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叙述题(任选3个) 1.简述全球现代洋中脊系统的分布特征。 2.简述被动大陆边缘的地质特征。 3.简述地台组成的特点和类型。 4.简述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5.简述二战后海洋地质研究的主要进展。 6.简述按板块边界环境划分的大地构造类型。

大地构造读书报告

峨眉山玄武岩研究综述 要点:峨眉山玄武岩的分布、时代、岩相,地裂运动与地幔柱? 峨眉山玄武岩由赵亚曾于1929年命名,特指覆盖于四川西南峨眉山区含Neoschwagerina 蜓化石茅口组之上的玄武岩[1-3]。现作为一个岩石单位广泛使用[3],指分布于云、贵、川三省、出露面积约2·5×105km2的晚二叠世大陆溢流玄武岩[4-5],称广义峨眉山玄武岩(本文简称峨眉山玄武岩)。峨眉山玄武岩是目前我国境内唯一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大火成岩省。 一、峨眉山玄武岩系的时空分布 二、 本区二益纪玄武岩系分布十分广泛.已知分布范围在东经97“30‘一108030’,北纬2lO20’一33。,在金沙江一哀牢山断裂(F3)以西多零星分布,F,以东多呈面型分布.在l分区内还有两处(南盘江地区和川东北地区)隐伏的玄武岩.全区已知的露头面积为37,38平方公里,估计当时的玄武岩覆盖面积超过40万平方公里,火山喷发物的体积约28万立方公里.除少数零星外,玄武岩系平均厚度为705米.主要沿断裂带分布,如Fl:断裂带两侧33个厚度点平均,为880米,F,断裂带11个厚度点平均130。米.二叠纪玄武岩系的喷发时代,从本区西南绿春、景洪、孟连等地的早二叠世栖霞期向北东方向,时代越来越新.在F,两侧为茅口期,到了古板块内部以晚二叠世龙潭期为主.长兴组的火山岩仅见于景谷东侧通达河的局部地段. 三、峨眉山玄武岩各构造岩石分区的地质特征 I分区即大陆裂谷系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玄武岩浆的喷溢活动受攀西裂谷系,司的控制,其活动时代从下二叠世晚期到上二叠世晚期,龙潭期是火山活动的高峰期.熔岩覆盖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西厚东薄,平均厚度是村o米.1区是以陆相为主,为间歇性的,裂隙式多中心的喷发型,可属冰岛型.本分区玄武岩系从下而上,分三个大旋迥.下部为碱性玄武岩,以杏仁状和斑状熔岩为主,夹少量同性质的火山碎屑岩.见于东川大坪子,厚325米.上部为流纹英安质火山熔岩和碎屑岩,见于建水核桃园,厚为242米.应着重指出,在三省交界的数万平方公里宣威组煤层中,已发现多层由流纹质火山灰蚀变而成的夹歼.这可表明二委纪晚期确有相当规模的酸性火山活动.中部为典型的大陆拉斑玄武岩.它可与非洲卡鲁玄武岩、印度德干高原玄武岩、西伯利亚的暗色岩系和哥伦比亚河玄武岩相对比,不但在规模,而且在岩石组合上.中部旋迥的底部多为火山角砾岩(或集块岩),向上为玄武熔岩,而中、上部可见到较多的沉积夹层(沉凝灰岩、湖沼相的粘土岩和砂页岩等),厚度不大,一般为数厘米至数米,在四川境内,中部旋迥的顶部或上部层位还见有铁质粘土岩、赤铁矿层和直接以矿浆形式出现的玄武磁铁岩.本分区普遍缺乏安山岩,而呈现出与华力西晚期发育的攀西裂谷带有成因联系的双模式火山岩特征 II分区即弧后边缘海的双海拉斑玄武岩系【1].它处于扬子准地台与三江地槽褶皱系之间的构造过渡带.典型的蛇绿岩或深海沉积在本区不多见.笔者利用了川地区调队近年在巴塘、理塘、木里等地零星出露的下部古生代地层资料和二叠纪海下喷发的低钾高镁为大洋拉斑玄武岩的发现(据扬朗先,‘1983;刘宝田,1982),认为本区应是早二盈世开裂,晚三盈世或更晚闭合的弧后海盆,推测的扩张脊在马

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质特征

摘要:依据地层建造类型、生物区系特征、各块体构造及边界构造特征、构造活动演化特点,采用板块构造学术观点,对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划分。划分为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四个一级构造单元。华北地块、华北北部陆缘增生带、哈萨克斯坦东南陆缘增生带、塔里木东部陆缘增生带、西伯利亚东南陆缘增生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并进一步划分了火山型和非火山型被动陆缘等九个三级构造单元。对各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及边界构造特征进行了论述,对几个重要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内蒙古 大地构造单元 建造类型 生物特征 构造演化 内蒙古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有不少学者进行全国地质构造单元划分时对内蒙古地质构造单元做过初步划分,如(黄汲清,任纪舜,姜春发等.1977.)进行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的研究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准地台和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及额尔古纳地槽褶皱系两个大的构造单元;(李春昱.1981.)对中国板块构造轮廓研究和划分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两大板块;《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1)划分为华北地台、内蒙古中部地槽、兴安地槽、天山地槽。后来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又有不同的认识和划分,(邵积东.1998)划分为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潘桂棠,肖庆辉,陆松年,邓晋福等.2009)将内蒙古也划为塔里木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任纪舜,王作勋,陈炳蔚等.1993)在《中国大陆构造研究新进展》中,曾经提出古亚洲洋中可能存在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哈萨克斯坦―准葛尔古陆块。通过对1:20万区调资料,特别是近年完成的1:5万和1:25万区调成果资料以及地球物理资料的详细研究,认为北山北带的地层建造、古生物区系特征明显不同于北山南带,应分属两个不同的构造块体,提出北山北带属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的新认识。并对关键性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根据1:20万区调资料和近年完成的1:5万区调、1:25万区调最新成果以及一些新的科研成果资料,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1)、《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6)。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并采用板块构造学术观点,依据地层建造类型、生物群系特征、不同块体的构造及其边界构造(蛇绿岩带)特征,将内蒙古中新元古代―古生代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和塔里木板块四个一级构造单元。并根据构造活动性质的不同,进一步划分为华北地块、华

大地构造学基础及中国区域构造概要

大地构造学基础及中国区域构造概要 1、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壳和岩石圈中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演化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2、岩石圈(构造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刚性顶盖,厚50-150km。 3、软流圈:岩石圈底部到700km深度左右,容易蠕动变形而能缓慢流动的区域。是产生岩石圈运动的主要场所,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4、中间圈:软流圈以下的上地幔和下地幔。 5、大地构造学说 国际上:经典大地构造假说:隆起说;收缩说;深层分异说;膨胀说;地槽-地台学说;板块构造说;地体构造。 中国:地质力学(李四光院士1965,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主要构造体系》);断块构造说(张文佑1950,1:400万中国及邻国边境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多旋回说(黄汲清1950,1:3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地洼说(陈国达院士1960,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波浪状镶嵌构造说(张伯声院士1970,1:10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地壳的波浪桩镶嵌构造》)6、板块构造-新全球构造理论 国外:魏格纳大陆漂移;霍姆斯地幔对流-热对流理论;赫斯大洋中脊;狄茨、瓦因、马修斯洋底扩张;柯克斯地磁年表;威尔逊转换断层和威尔逊旋回;勒皮雄岩石圈板块划分。 中国:尹赞勋引入,研究先驱李春昱、郭令智、常承发、王鸿祯、朱夏。 7、地槽-地台说 地槽概念是美国的霍尔研究阿巴拉契亚山与中部平原时发现(1859)、丹纳定义。定义:地壳上具有强烈活动的狭窄长条状地带,早期强烈差异下降接受巨厚沉积,后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与地台相对立,时间上一般指古生代以来曾经有过强烈活动的地带。

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学练习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根据火山岩、蛇绿岩发育程度及构造活动性的大小,地槽的类型可分为冒地槽 和优地槽两类。 2.大洋活动带包括大洋裂谷活动带和大洋边缘活动带,大陆活动带 包括大陆裂谷活动带和大陆边缘活动带 3.中国的现代岩石圈厚度变化总趋势:东部岩石圈薄50-100km ,西部岩石圈厚 130-200km ,中部岩石圈厚度处于过渡。 4.在时间上,地槽一般是指古生代以来地壳上曾有过强烈活动的狭窄长条形地 带。 5. 地台内部的二级构造单元主要包括地轴、台隆、台拗 和台褶带四种类型。 6、地槽内部二级构造单元主要包括优质向斜、冒地向斜、地背斜 -褶皱带 和边缘拗陷四种类型。 7. 按动力学条件不同,板块边界类型可分为离散型边界、聚敛型边界和 剪切型边界三类。 8.完整的大陆裂谷的演化过程一般可分为穹窿型起、断裂下陷 和陆间裂谷三个阶段。 9. 地槽的发展过程程一般可分为下降阶段、上升阶段和褶皱系发展 期三个阶段。 10. 地台沉积盖层发育时期的大地构造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地台内部、 地台和活化阶段三个阶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1.华北地台的基底是吕梁运动后最终固结的,中晚元古代为沉积盖层发育 时期。 12.按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中国的地台有华北、扬子、 塔里木、南海和喜马拉雅辗掩构造 13.按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中国的地槽褶皱区包括北部地槽褶皱、西 南地槽褶皱和环太平洋地槽褶皱。

14. 中国东部最重要的三条NNE向深断裂带是剡庐断裂、大兴安岭- 太行山-武陵山断裂和台湾纵谷。 15.典型的地槽型沉积建造有硬矽岩建造、复理石、磨拉 石、硅质火山岩;典型的地台型沉积建造有石英砂岩、碳酸盐岩、含煤- 铝土-铁质岩、红色碎屑岩。 16.随地壳演化,地台的范围因褶皱带的形成而下降,地台的数量则上升。 17.大陆裂谷常见的火山岩组合有超基性岩和碳酸盐岩。 18.据大陆壳速度结构,正常情况下上地壳Vp为 5.7-6.3km/SVp为 6.4-6.7KM/S 19.中国的三大深断裂体系分别是古亚洲断裂体系、特提斯-喜马拉雅和环太平 洋。 20.高压低温变质带的特征矿物为兰闪石,高温低压变质带的特征矿物为 红柱石、矽线石、蓝晶石的特征矿物为柯石英。 21.富集地幔指大离子元素富集的地幔。 22. 增生型板块边界主要有拉张型板块和洋脊洋隆。 23.汇聚型板块边界可分为碰撞和挤压…俯冲两类。 24.中国的深断裂体系可分为古亚洲断裂体系、特提斯—喜马拉雅断裂体系和 环太平洋断裂体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5. 岛弧-海沟系大陆边缘由大陆架海沟岛弧组成。 二、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历史分析法中沉积建造分析是重要内容。O 2、中国岩石圈速度结构具明显的不均匀性。 O 3、壳内低速层是指地壳内存在的地震波速度低于正常梯度的高导低速层。 O 4、在化学组成或结构上,大陆型地壳的与大洋型地壳相似。 X 5、大洋盆地的地壳化学结构与大陆区相似X 6、磨拉石建造以海相沉积为主。X 7、复理石建造以陆相沉积为主。 X 8、陆相火山岩建造常出现在地台活化阶段。O 9、红色碎屑岩建造常出现在地台活化阶段。 O 10、红柱石、十字石是高压低温变质带的典型矿物。 X 11、华南地区主要为加里东地槽褶皱系的组成部分。 O

二、秦岭及邻区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和区域地质概况

二、秦岭及邻区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和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现今的地壳结构构造和地表地质面貌是地质历史过程长期复杂演化的综合结果,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构造体制的演变,是多元多源地球动力学作用的产物,既主要受控于全球统一动力背景及其派生的区域动力作用,也不能排除可能是区域局部特殊动力作用所致,具有十分丰富的地质信息。因此,在区域地质研究中首先要充分重视研究区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不仅避免“坐井观天”之弊,而且又能获取区域地质共性和差异性信息,为客观研究认识区域地质特征和形成演化奠定基础。 (一)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在现今的全球板块构造格局中,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它东邻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及其俯冲带,南接印度板块及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造山带(图2-1),恰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汇的特殊区域,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制约着中国大陆中新生代以来的板块运动和板内构造作用,并控制着中国大陆南、北有别,东、西差异显著的地质结构和构造面貌(图2-2)。 图2-1 全球板块构造格局中的中国大陆 (引自金性春,1984) 1.离散边界; 2.转换断层; 3.俯冲边界; 4.碰撞边界 从地质历史角度分析,显生宙期间,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依次受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和印度洋-太平洋三大动力学体系控制。在其作用和影响下,形成了以海西造山为主旋回的古亚洲构造域;以燕山造山为特征的环(滨)太平洋构造域和以喜马拉雅造山为标志的特提斯构造域

(任纪舜等,2000,图2-3),经历不同时期的构造过程(表2-1),与其相应,形成中国西部以东西向构造为主,中国中东部在东西向构造基础上,叠加北北东向-近南北向构造的复杂叠置的构造格局,铸成现今的地壳结构和地表地质面貌。在全球构造格局中,中国大陆显生宙构造突出显示古亚洲构造域的小陆块群的复杂聚合、增生形成统一古大陆,并在此基础上,环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叠加改造的强烈活动性。在全球古陆块和造山带分布图上,中国大陆内的小型古陆块的发育表现得尤为显著(图 2-4),表明中国大陆地壳结构有别于世界其他大陆的独特性。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6522016 课程名称: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 课程英文名称:Geotectonic of China 学分:2.5学分 编写人:葛肖虹教授、周建波教授 一课程目的与要求: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是为本科地质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属综合性宏观地质课程。 1.启发学生运用地质科学各基础学科和《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去分析中国区域地质实 例。 2.以建立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发展轮廓为主线,介绍各主要构造单元的基本特征与大地构造 演化史。 3.中国地质学实践性很强,要加强实线教学环节,通过地质图件综合分析,编制平、剖面 图,编写实习综合报告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 4.要注意结合中国区域地质研究的最新成就丰富教学内容。 二课程简介: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课程全面讲述中国大陆及邻近海域区域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地质构造发展历史。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构造地质、地层古生物、岩石、地球演化、大地构造等地球科学基本理论以后,通过对中国及邻近海域区域地质的学习,不仅能够了解掌握中国大陆及邻海的基础区域大地构造特征,还可以加深对地球科学各基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宏观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为毕业论文编写服务,也为今后继续从事地球科学基础研究或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课程安排 绪论――2学时 一、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学科性质、内容、方法 二、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研究历史 第一章中国区域大地构造概况――4学时 第一节中国现代地貌及深部地球物理场 第二节中国的大地构造背景——中国在全球构造中的位置 第三节中国及邻近海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第四节中国大地构造发展阶段 第二章华北地台(中朝板块)――5学时 第一节概述与大地构造演化特征 第二节太古宙-早元古宙基底演化阶段的构造轮廓; 第三节长城纪-三叠纪克拉通演化阶段的构造特征; 第四节中-新生代活动构造演化阶段(西太平洋构造带影响时期)的构造 特征;

大地构造分区

地质勘查工作中区域地质资料的解读 初稿 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对区域地质资料的解读,是建立区域成矿背景及研究成矿条件的重要资料之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又是决定着同一成矿带不同勘查区块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类型。通过对区域地质资料的解读,初步了解一个勘查区块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成矿地质背景、已知矿床赋存地质条件及矿体的找矿标志(层位、构造、蚀变等)。通过对区域及勘查区块周边地质条件的解读,类比勘查区块的成矿地质条件,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根据成矿地质理论确立找矿地质工作思路,选择合理的工作手段,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法和程序。 一、区域地质资料的解读 解读区域地质资料,往往是主要从事矿区地质工作者所忽略的或不愿深入的领域,摘录、转抄或粘贴前人资料成为编写设计、报告的主要手段。因此,造成设计、报告编写中对成矿背景认识陷入人云亦云、不求甚解的局面。 解读区域地质资料,在任何一个地区,必须运用的地质资料为:其一为区域地质志和岩石地层划分两本书;其二为不同比例尺的各种地质图件。 如何解读区域地质资料的思路应由面到点分层次解读,根据区域地质志、岩石地层划分和小比例尺地质图资料,确定勘查区块所处大地构造位置,所属地层区、构造单元及成矿带。 1、大地构造位置的解读

陕西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案,反映出不同学者所重视的主所在,目前划分比较详细的主要有传统的槽台观点和现在兴盛的板块构造观点。 (1)槽台构造说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中国槽台说有黄汲清为创始人,现在的传人以任纪舜、姜春发等为代表。 槽台说将大地构造单元分为两大类,即地壳构造主要由地台和地槽。地台反映相对稳定的构造单元,具有不规则的形状,有古老的地壳存在,构造作用强度相对较弱,变质作用较浅,岩浆岩不发育等地质特征;地槽反映相对不稳定的构造单元,具有长条形的形状,有巨厚的地层沉积,构造作用强度相对较强,变质作用较浅,岩浆岩不发育等地质特征; 槽台说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有成熟的划分方案,有系统的构造单元术语和命名系统列(表1)。 表1 槽台说构造单元命名术语表 1989年出版的陕西省区域地质志根据槽台学说观点对陕西省境内地质单元进行详细划分(图1),将陕西境内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出三个一级构造单元:中朝准地台、秦岭褶皱系及扬子准地台;十二个二级构造单元划分和二十一个三级构造单元(表3)。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第9讲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 赵剑波 第九讲 早白垩世中期‐古新世(四川期,135‐52Ma)的构造演化 ---四川构造体系形成,东部盆岭构造发育,主应力方向的顺时针转变,班公错-怒江碰撞带形成,全球板块普遍北移 〇、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四川期的概念,知道西川构造体系概念和特征,知道四川期正逆断层和盆岭发育状况,知道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顺时针转动及其证据,知道四川期的岩浆活动情况,知道班公错‐怒江碰撞带形成与演化过程。 2)过程与方法:知道将构造、岩浆、沉积特征与时代相结合,并能说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构造、岩浆及沉积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大陆是不断离散、拼合的结果;知道中国大陆的形成与发展是全球构造运动的一部分。 2.重难点 1)重点:四川期,四川构造体系,班公错‐怒江碰撞带。 2)难点:东部盆岭构造,班公错‐怒江碰撞带。 3.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提问与讨论 3)学术论文查找与汇报 前言 四川运动最早由谭锡畴、李春昱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研究四川西部的西康地质时提出来的。中国大陆的多数地区白垩系与古近系是整合接触,没有构造事件发生。四川期构造作用的高潮发生在古新世末期或早始新世末期,而四川期本身可从早白垩世中期开始,延续到古新世末期。 中国大陆四川期的沉积,除了塔里木西南和藏南地区还有残留海分布外,在大部分地区都以山麓、河湖相的红色碎屑岩系以及火山岩系为主要

特征。反映了当时干旱炎热的大陆沉积环境。对于中国大陆西北的大多数地区来说,四川期构造作用相当不明显,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之间均表现为连续沉积,地层之间几乎都是整合接触。 补充: 谭锡畴:河北吴桥人,1892‐1952,我国第一批地质学家之一。他参与进行的第一件工作,是对北京西山进行全面的地形地质测量。完成了《北京西山地质志》。这部专著的最重要部分是1:10万北京西山地质图,这是中国人自己测制的第一幅详细地质图件。1929年秋,谭锡畴和李春昱一起去西南,对四川、西康作大规模的区域地质调查。此次考察,行程上万里,历时2年多,作1:20万路线地质图30余幅。他们是最早进入这一地区的中国地质学家,是我国最早穿过大巴山并对其地质构造进行研究的地质学家。1931年,北平研究院成立地质研究所,谭锡畴兼任该所研究员。1938年他到云南以后,一边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一边应地方政府之请,主持宣威煤矿的勘探和开采工作;1939—1940年,又兼任云南易门铁矿局局长。谭锡畴从事教学,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学生也从不放松。 李春昱,河南汲县人。1904年5月8日~1988年8月6日。 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学家。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7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发表“四川运动及其在中国之分布”一文,提出“四川运动”的重要概念,揭示了中、新生代之交的地壳运动。70年代初,他发表了“试谈板块构造”与“再谈板块构造”两篇评介文章,积极引进板块构造新观点。他首次在中国发现混杂堆积,首次用板块演说系统解释了秦岭、祁连山的构造发展史,多次指出塔里木-中朝地块以北古生代板块缝合带的存在及其对地质矿产勘查的重要意义。 古近纪:国际地层委员会(ICS)已将原来的第三系分为古近系(Paleogene)和新近系(Neogene),古近系的含义和原来的下第三系相同,包括了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古近系的顶、底界线已经确定,顶界年龄为23.03 Ma,底界年龄为(65.5±0.3)Ma。 一、板内构造变形与应力场 1、四川构造体系 四川期的构造变形以形成轴向WNW的宽缓褶皱、WNW向逆掩断层、NNE向正断层、NE或NW向的走滑断层为主要特征。它们在四川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了四川构造体系。四川期轴向WNW向的宽缓褶皱分布十分广泛,这种宽缓、波状起伏的地层样式在盆地内部方向十分稳定,但在盆地边缘,地层都朝盆地中央倾斜,四川盆地南部此类褶皱最为明显。综合其它地区的褶皱轴向资料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四川期的褶皱是西南强烈、东北微弱。 2.构造应力值差异 据万天丰等人测定,四川期的构造应力作用强度是目前已经测到数据中最大的,平均是107.4Mpa,同时表现为西南部较强,东北部较弱。在阿里‐雅鲁藏布江带可达183.5Mpa,秦岭大别带为145 Mpa,东北地区一般

中国现今大地构造格局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缘、印度板块和太平洋(菲律宾)板块交汇位置(图1), 地表起伏巨大,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是地球上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区内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中珠穆朗玛峰全球海拔最高,同时全球海拔最低点也十分靠近中国大陆(陆上海拔最低贝加尔湖,海底海拔最低马里亚纳海沟)。中国大陆同时又受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影响,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最近如2008年8.0级四川大地震和2010年7.2级玉树地震)。中国大陆板块内部构造变形复杂,使之成为世界著名的板内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另外,西北太平洋板块在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深俯冲作用,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沟-弧-盆(trend-arc-basin)体系,是研究火山活动、板块俯冲、中深源地震等极好的地区。因此,了解和认识现今中国大地构造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1. 中国及临区主要的构造单元(Zhao et al.,2011)。说明:彩 色指示地形的起伏变化,白线指示板块边界,灰色线指示大断裂以及区内主要的构造板块边界,黑色三角指示主要的火山。相类似的图如

下图(Huang and Zhao,2006) 常用术语: 临区板块:Pacific Plate 太平洋板块 Philippine Sea Plate 菲律宾板块 Indian Plate 印度板块 Kazak Shield 哈萨克地盾 West Siberia Plain 西西伯利亚平原 Sino-Korean Craton 中朝板 North China Craton(NCC) 华北克拉通 Yangtze (para-)Platform(Block) 扬子(准)地台(板块) Cathaysia Block 华夏板块(注:对于华夏板块的认识目前比较有争议,这里暂且以“华夏板块”称呼) 临区海洋: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 Sea of Okhotsk 鄂霍次克海 Japan Sea 日本海 Bohai Bay 渤海湾 Yellow Sea 黄海 East China Sea 东海 South China Sea 南海 平原盆地:North China (rift)Basin(HBB) 华北(裂谷)盆地(平原)

区域大地构造期末复习资料

区域大地构造:以岩石圈和地壳上大型构造为研究对象(如造山带、地台、褶皱带、大陆裂谷、岛弧、边缘海、洋中脊等),是研究广大区域内岩石圈和地壳上大型构造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地台: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以后没有遭受褶皱变形的地区。 地槽:地表强烈下降并逐渐被沉积物所充填的拗陷(也称地向斜),是地壳上最活动的构造带。正地槽:出现在地台的边缘,呈线状延伸,具有比较强的活动性;准地槽:出现在地台内部,活动性较弱,发育不甚完全。优地槽:远离克拉通,以强烈的火山活动为特色,特别是以发育基性熔岩和蛇绿岩为特点。在造山运动中地槽内有岩浆活动,岩石也受到变质。冒地槽:靠近克拉通出现,没有或几乎没有火山活动。 地台结构:显著呈双层结构,下构造层呈基底岩系,由经过褶皱和变质的前寒武系组成;上构造层为盖层,由显生宙岩系组成,以沉积较薄、构造变形微弱和岩石未变质为特点。两构造层之间为角度不整合。结晶基底:地台的双层结构中的下构造层有巨厚的、强烈褶皱的变质岩和岩浆岩组成的复杂岩系,称为基底;岩石受到中、深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比较普遍的基底为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只受到浅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不发育。主动大陆边缘:是指汇聚型大陆边缘或聚敛型大陆边缘,环太平洋沿岸的大陆边缘属于这类构造环境。 俯冲型造山带:通过板块间的俯冲作用形成的板块汇聚的产物,分为西太平洋型(岛弧型,即有弧后盆地发育)和安弟斯型(无弧后盆地发育)两类。 陆内造山带:发育在大陆内部、远离同时代板块边界的构造活动带。它发育在前期已稳定的克拉通盖层基础之上,有明显的构造变形和强烈的岩浆活动,但是缺乏蛇绿岩套及其他指示洋盆存在的深水沉积,区域变质作用微弱。中国中生代的燕山造山带和新生代的天山造山带都是陆内造山的典型实例。 走滑盆地:当走滑断层旋向与斜列或弯曲向相同时,形成局部拉张作用可产生的盆地。 前陆盆地:介于克拉通与造山带前缘的,在冲断负荷作用下克拉通地壳因挠曲作用形成的沉积盆地。周缘前陆盆地:位于陆—陆碰撞造山带的前陆与腹陆,可分别称为前陆盆地、腹陆盆地。前陆盆地代表为喜马拉雅造山带南侧印度的恒河盆地、北阿尔卑斯盆地。弧后前陆盆地:位于大洋岩石圈俯冲形成的岩浆弧之后的挠曲盆地,如安弟斯地区、北美晚中生代—新生代落基山盆地。前陆盆地的一般特征(1)前陆盆地以克拉通边缘为基底。(2)盆地内沉积表现为向造山带前缘加厚的楔形棱柱体。(3)下伏前陆变形带或以前陆冲断带与造山带相邻。(4)向造山带不但沉积变厚,也变形加强;而向克拉通一侧沉积厚度小、变形弱,常出现前陆隆起。(5)盆地内以碎屑沉积为主,物源主要是造山带,部分来自克拉通。特征沉积组合为河流—三角洲相和浅海相,深海沉积少。(6)沉积速率大。有利于油气富集。反转构造:构造低地转变为构造高地,指的是控盆地断裂性质的转变而使盆地发生变化。由正断层活动转变为逆断层活动称为正反转,由逆冲层活动转变为正断层活动则称为负反转。转换断层:由洋中脊向两侧海底扩张所引起的一种特殊断层,是岩石圈板块的守恒型边界,岩石圈板块沿转换断层相对运动,但板块体积恒定不变。 磨拉石建造形成:在地槽发展后期阶段(造山后阶段)形成,由于地槽的褶皱隆起,使山脉受到剧烈剥蚀,形成的补偿性拗陷,因而在山前和山间的坳陷中形成了快速堆积。 混杂岩形成:混杂堆积是俯冲板块上被仰冲板块刮下来的沉积物,多是浊流沉积和远海沉积及部分蛇绿岩套,也可混入陆壳物质,主要由岩崩、滑动、滑塌、碎屑流和重力流等沉积方式形成,是汇聚板块边界特殊地质体,主要形成于俯冲和碰撞两种构造背景之下。另外还有由构造作用形成的混杂岩称为构造混杂岩,通常基质和岩块经历强烈的剪切变形作用 蛇绿岩:蛇绿岩套——包括超基性岩、辉长岩、岩墙群、枕状岩流和硅质岩等一整套规则层序的复杂岩石组合。是贴附于大陆边缘或岛弧上的洋壳碎片。形成于洋中脊﹑弧后盆地﹑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