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铭:把实证研究进行到底

陆铭:把实证研究进行到底
陆铭:把实证研究进行到底

作者 : 姜天骄

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与人的,这一点决定了经济学必须与现实有关。理论是帮助我们寻找躲藏在社会之中的种种规律的有力的方法,特别是数理逻辑。但是,离开了实证,理论就容易成为断了线的风筝。

我还想列举一些理由来说明实证研究是重要的。首先,不同的理论之间往往是竞争性的,这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证研究就是帮助我们寻找有关实践的证据的。一个理论正确与否,得到这个理论的假定前提是不是成立,都需要借助于实证来了解。其次,经济学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要告诉我们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怎么的,但是这些变量的关系是不是重要,如果不做实证研究我们根本无法知道。特别重要的是,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每一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它可以告诉政府把钱花在什么地方是最有效率的。所以,计量经济学才特别强调估计要是“无偏”的。当然,如果实证研究得到了与理论模型不同的结论并不一定是理论就错了,可能变量之间的关系有多种方向相反的可能。你可能会说,既然如此,实证就不重要了嘛。不对,当实证的结果与理论不同时,至少它提醒我们可能有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在理论上被发现,这是理论向前进步的通道。这就引出了实证研究的重要性的第三个方面,可能这个原因是最重要的,──它是推动理论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我认为是必要的力量。做理论研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凭自己的理解去构造所谓“新的”理论,认为自己的理论可以解释现象就可以了。我说这是一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往往忘记了问一句,我们为什么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我的看法是,只要当既有的理论无法解释既有的现实的时候才是理论需要向前发展的时候。其实,回想一下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史就知道,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理论进展,比如说凯恩斯理论、货币主义、理性预期、信息经济学,等等,都是在既有的理论不能解释现实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当你听到一种新的

解释性的理论时,建议你先不要管它是不是数学够复杂,是不是引了权威杂志上的文献,你不妨问一问,既有的理论是不是已经不足以解释现实了。而为了了解一种理论到底是不是能够解释现实,以前人们往往借助于简单的观察,而现在就需要求助于基于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了。现在国际上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在应用经济学领域里越来越重视实证,原因无外乎以上三个方面。事实上,很多人都认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已经非常丰富,与理论研究相比,实证研究的成果并不丰富。说得更为刻薄一点,经济学家关于现实到底是怎么样的知道得并不比普通老百姓多多少。我自己前些年的工作也偏重理论,而且说实话,我最终仍然是对理论比较有兴趣,但是可能也正因此,我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做实证的初学者来为实证研究的重要性说几句话也少些“王婆卖瓜”的嫌疑吧。

让我们再来说说计量经济学的“陷阱”。是的,计量经济学充满着各式各样的陷阱,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你可以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外衣得到任何你想得到的结果。对于既做理论又做计量的人来说,更是不愿意看到与自己的理论不同的结论。与理论研究相比,计量经济学论文几乎不可能让读者看到研究工作的全过程。读理论论文时,至少可以自己把数学推导一遍,然后就知道了理论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但是从“理论”上来说,计量经济学论文从概念定义到指标设定,到方法的选取,再到数据的收集,最后到结果的报告,读者看到的被报告的结果只显示了整个研究的1%的过程,而且作为读者是很难重复其过程的,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就是读者往往无法获得研究者掌握的数据,谁知道这些数据不是编造的?是的,这都是实证研究的可能存在的陷阱,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实际上所有的实验科学和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社会科学(比如社会学和政治学)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只不过社会科学的不可重复性更强而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计量经济学的“陷阱”是随意的和巨大的,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体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的陷阱。首先,在数据方面,很多数据

库现在都是公开的(当然,在中国这一点还做得非常不够),这就大大增强了实证研究的可重复性。即使对于那些由研究者自己收集的数据,在论文发表之前,审稿人也有权要求作者提供数据来重复检验。所以,数据的真实性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由杂志的权威性来保证。其实,更为重要的一个制约可能还是来自于研究者自身,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首先应该具备的就是科学求实的态度,他不应该做与这个职业相背的事,即使有些时候也会被发表论文的结果所诱惑,他也需要想想造假是不是有损声誉,从而得不偿失。只要数据的可信性能够有保证,其他的问题,比如指标、方法和结果的报告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就可以被比较容易地发现了。

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在往前走的,这意味着从哲学上来说,所有已经发表的论文都是错的,否则人类的知识就不会再有新的发现了。虽然有人担心自然科学的终结已经来临了,但我想对于社会科学,类似的担心还远远不必。从计量经济学的飞速发展来说,每有重大发展都会对之前的一些实证研究结论构成极大的挑战,即使是一些发表在国际一流杂志上的论文(甚至是近年刚刚被发表的)也仍然会被质疑。事实上,近二十年来计量经济学工具的发展每一次都是因为发现了既有方法的重大缺陷而导致的。但是,计量经济学工具可能存在的缺陷并不是否定实证研究的理由。我喜欢打的一个比方是,人类的天文望远镜所能够看到的距离与宇宙之大相比,实在是不算什么,基于现在所看到的事实所得到的对于宇宙的了解完全可能是错的,难保有一天我们不会借助于望远镜在无穷远处看到一个上帝(也许是几个),是吧?但是,不能因为这种可能存在的错误,我们就停止了对于宇宙的观察,如果没有当初那些基于肉眼的观察得到的“地心说”再到后来的“日心说”,我们可能到现在仍然以为地球是在一个大乌龟的背上呢。

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已经经过了从拍脑袋想问题到构建数理模型的阶段,接下来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一定会看到实证研究的进步。如果说理论模型的构建能够显示出一个经济学家是不是聪明的话,那么,实证研究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显示出一个经济学家是否有坚韧的毅力。实际上,实证研究之难是只有做过了才知道的,从收集数据到录入,到处理,然后尝试各种模型,再检验,一不小心就可能因为找错了指标或者方法,使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从头做起。在中国做实证研究,特别是做中国问题的实证研究,更是难上加难。很多政府部门掌握的数据是不公开的,好象那里面有天大的秘密,实际上,政府往往不知道,如果不去分析那些数据,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那些秘密到底是什么。有时候,费了半天力气,得到了一些结论,讲给别人听,还可能面对让人哭笑不得的反应。一种是“啊,我们知道”,言下之意是,我们做的实证研究都是完全多余的,真不知道在有实证研究之前,人们是怎么知道结果的,又怎么知道他们的知识是正确的。第二种反应是──如果你得到了与人们通常的认识不同的观点──“哦,现实不是这样的”,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了解现实的,根据一些比例?一些时间趋势?还是其他什么?第三种反应是,“你们用的数据都是我们提供的,那里面水份很多的”,言下之意是这些做实证的人都是傻子,实际上,他们不知道,数据不准多半不是经济学家的错,而且,只要数据不是疯子给的,就一定包含着一些有用的信息,一个实证经济学家的基本功夫就是去处理那些乱糟糟的数据,如果它们不是垃圾的话。

所以,我在有可能的场合总是尽力和来自政府部门的人讲,你们现在实施的政策都是有政策而无评估,很多看上去挺象那么回事的结论都是错的:用数据的比例说明问题,实际上就是单变量的回归,可能忽略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用两个变量的共同的时间趋势来说明问题,就可能存在伪回归问题,因为它们之间可能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大家都在上升或者下降而已;用对一部分人的政策效果来说明问题,可能忽视了谁成为政策实施的对象是“内生的”,换

句话说,那些政策实施对象可能是自己选择成为政策的实施对象的;……所有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偏误,从而导致政策的低效率,甚至错误。我坚信,只要不断地向政府部门的人去说,总会有人信我们的,至少我们的学生成长起来以后,目前这样的轻视政策评估的现象总会改变的。

讲实证研究的重要性,还有一些更为实际的理由,那就是,实证研究在国际上比较容易得到认同,容易得到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容易发表。这样说有些俗气和功利,但也是事实。好的,我们换种说法,我相信,中国国内的经济学研究走向国际,将从实证研究开始。首先,随着国际上对中国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强,人们一定会要求经济学家(特别是来自中国本土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的一些现实问题给出解释和回答,而这些解释和回答没有与数据结合起来是很难说服人的。第二,凭借对于中国的数据的了解,以及对掌握数据或数据收集渠道的部门更为熟悉,实证研究者更可能获得国际的资助、交流与合作。第三,可能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虽然都感觉到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有着一些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征,但这些特征究竟是什么,更进一步地来说,究竟中国与西方国家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都仍然是有待回答的问题。我自己也一直在试图思考这些问题,但是,思考这些问题的第一步是要去看在既有的理论中,是不是任何一种都不能解释中国的现实。实际上,在很多时候,你都会发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区别在理论层面上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大。

说了半天实证研究的重要性,我很怕留下一种误解,是不是会让人觉得理论不重要。不是这样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区别只不过是方法而已,决定实证研究者做什么和怎么做的仍然是经济学的理论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这不仅使得理论经济学家区别于数学家,也使计量经济学家区别于统计学家。

复旦大学微观经济学1998真题及答案

复旦大学1998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20%) 1.短期成本 2.经济租 3.双垄断(Duopoly ) 4.边际效应 5.吉芬商品 二、简述题(24%) 1.简述正常商品与吉芬商品的价格效应变化。 2.试述卡特尔的组织性质及其主要任务。 3.请比较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与垄断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 三、分析题(20%) 1.下列变化时对录像机的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 ①VCD 播放机价格下降 ②录像带出租店普及居民住宅区 ③VCD 播放机价格上升,但VCD 影碟价格下降 ④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2.“因为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可以任意提价,故企业应尽快扩大自己的规模成为垄断者”,此命题对否? 四、计算题(16%) 已知总成本函数 60 9030423++-=Q Q Q TC 问自哪一点起TC 及TVC 遵循报酬递减规律并作图说明。 五、论述题(20%) 试述机会成本在厂商投资决策中的作用及把握。   答案部分 复旦大学1998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20%) 1.短期成本 (short -run cost ):指在短期内厂商为生产既定的产量水平对其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最小成本。假设企业仅使用劳动L 和资本K 两种生产要素,在短期内,假定资本投入量不变,则厂商可以根据产量来确定可变要素劳动的数量。这样在劳动工资和w 资本价格一定的情况下,短期总成本为: r -?+?=K r Q L w Q STC )()(式中,为可变成本部分,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所)(Q L w ?付出的总成本。为固定成本部分,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K r 素所支付的总成本。两部分之和构成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是短期成本中两个重要概念。平均不变成本AFC 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AVC 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平均

教作文有方法“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教作文有方法: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三四年级的学生写作文,往往说不具体,写不具体。他们总是用一些概括性的语言来写作,而没有深入到具体的语言环境当中。在平常的教学中,学生的作文里往往存在有话可说,表达起来却三言两语的现象。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文从字顺,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其中:“内容具体”是诸项要求的重心,也是目前学生习作中最薄弱的方面,因此也理所当然是习作教学指导的重点。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呢? 一、教学生观察的方法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师在指导四年级描写场所的作文时,先指导学生去实地观察,然后写文,结果不出所料,写不具体。于是,他就观察的内容提问题,学生回答,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画图。如:你观察的是什么地方?周围的景色如何?这个地方整体是什么样的?能分成几部分?哪部分映像最深?其中的实物是颜色还是样子或是装饰吸引了你?那颜色、样子、装饰是怎样的?……在此过程中学生恍然大悟,体会到,如果说不清,就画不出,而这说清楚就是说具体。接下来,他引领学生分析、找出范文中的

每句话是在回答什么问题,每一段又是在回答什么问题,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文章都是由一个一个答语组成的,问题提得越细,文章写得越具体。他又安排学生互问互答互画练习描写树、建筑……结果学生作文进步很快。 作文其实反映的是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疑问才思考。教师给出正确思考的方式和内容,加之学生的感悟天性,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所以,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还是要从观察入手。只有多观察,才能积累写作素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东西可写了,学生自然就有话可说。日常生活中,要仔细观察生活,写出事物的特征。人的知识百分之九十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只有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在貌似相同的众多事物中发现这个事物有别于它事物的不同之处,即把握住此事物的典型特征,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显出自己的特色。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最实际的手段就是让学生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哪怕是一两个简单的句子,只要是你的观察所得,就是好的体验。不仅学生写,我们也要写。语文的学习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是我的第一点感受。 二、放飞想象 想象与见闻紧密地结合起来,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显得生动感人。小学生的想象力惊人的丰富,所以他们的想象作文

最新复旦大学微观经济学真题及答案

复旦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数量经济学专业 考试科目:微观经济学 一、(每题10分,共50分) 1.一个处于边际报酬递减的企业,分成等规模的两个小企业,问利润总量会有什么变 化?请说明理由。 2.有人提出“市场上衬衫的品牌太多了,对消费者不利,应该减少品牌数。”也有人 反对这种提法,请分别说明这两种观点的理由。 3.证明效用函数的正单调变换不改变边际替代率。 4.如果一个厂商处于亏损状态,那么它就应该停产,请问这种说法对么?说明理由。 5.需求函数为40/Q P =,成本函数为2C Q =,问这个厂商的最优产量。 (以下每题20分,共100分) 二、假设有汽车和其他两种商品,政府准备提高税收收入,有两种备选方案,1、征收 收入税,2、对汽车消费征收数量税(即消费每辆汽车征收一定量的税)。请说明哪 种方案对消费者较有利。 三、有两个生产函数0.250.751Q AL K =,25.075.02K AL Q =,L 的价格为1,K 的价格 为k P ,问: (1)当k P 为何值时,厂商认为两种生产函数是没有区别的。 (2)若K 的价格大于 k P ,则厂商应采取那种生产函数。 四、一个垄断者在一个工厂中生产产品而在两个市场上销售,他的成本曲线和两个市场的需 求曲线方程分别为: 21212()10()TC Q Q Q Q =+++,11320.4Q P =-,22180.1Q P =-。如果实行差别定价,则他在每个市场上的价格、销售量和获得的总利润为多少。 五、一个市场上有A ,B 两个厂商,他们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11220Q P P =-+ 22120Q P P =-+ 假设边际成本为0, (1)若两厂商同时定价,问均衡价格、产量、利润分别是多少? (2)若A 厂商先定价,此时均衡价格、产量、利润又分别是多少? (3)先定价,后定价,同时定价,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六、请说明不同市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及趋向一般均衡的过程。 参考答案 复旦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数量经济学专业 考试科目:微观经济学

如何教育学生用事实论据写好议论文

如何教育学生用事实论据写好议论文 摘要:高中生作文,多以议论文为主。但在作文中,学生常常不知如何用好事实论据来写好议论文,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了阐述。 关键词:事实论据叙议结合议论文 有道是,事实胜于雄辩,事实论据在议论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常碰到学生写议论文时不会或不能恰当地运用事实论据的情况。下面试举一些案例来进行分析。尽管是抛砖引玉之举,但却能让教师同仁引导学生避免进入这些误区。 误区一:列举事例太多,排列无序。如一篇题为“恒心与毅力”的习作,列举的正面例子有:世界发明家爱迪生、瓦特,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马克思,司马迁、歌德,陈景澜等,可谓古今中外,面面俱到。岂不知这样一来,反而使文章内容像流水账的杂乱。对上面列举的事实论据,可裁剪为: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读了大量惊人的书籍,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Is∞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就开始周游,

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演算研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张海迪身残志坚,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自学,终于成为一个很令人尊重的学者。关于马克思、司马迁、歌德、陈景润、张海迪等人的排列,先可以不同的类别为序,再以贡献大小为序,方式变化虽多,组合却井然不乱;事实论据,要突出典型性和代表性,要紧扣论点进行灵活裁剪,或以时代先后为序,即从古至今;或以地域为序,即从中国到外国或从外国到中国;或以贡献的大小或知名度的大小为序;或以不同的类别为序。 误区二:在叙述事例时详略不当。如一篇题为“贵在知错就改”的议论习作,举的例子是廉颇负荆请罪的历史故事。选材倒很恰当,但在叙述时没有对故事进行概括,只是原原本本的照搬,仅故事内容的叙述就占了一半以上的篇幅,看似细致,实则喧宾夺主,冲淡了主题。可对上述事例这样叙述: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居功自傲,处处刁难蔺相如,至使将相不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人教版新课标 一篇写景的文章,它以景物描写为主要对象,如云雾雷电、雪雨风霜、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草树木等。景物描写是运用生动的语言把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状态、特征从形态、色彩、声音、光影等方面,真实、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再现于读者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要写好这类文章,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就要学会观察,平时积累素材。在具体的习作中,如果打算写某一处的景物,绝不能凭想象,应该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我们应向学生渗透一些常见的观察顺序: (一)、选好角度,定点观察。定点观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把观察到的景物,限制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准目标,不变位置依据一定的顺序,然后再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法,定点定位直接对准画面,最适宜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风俗人情的描写,就好像是摄影拍照的特写镜头一样焦点醒目。运用定点观察之后的定点描写,可以把景物描写得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实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巴金有这样的描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它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么美丽的南国的树。”作者立足在船头,随着船身渐渐逼近的时候,目光集中在大榕树的长势上,定点对大榕树形态的具体观察,看清了这一株奇特的大榕树的真面目,枝干“不可计数”,足见十分茂密;“枝上又生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卧在水面上一般。”观察了大榕树的整体形象;观察了大榕树与众不同的神态美,“那么

复旦大学微观经济学2001(B)答案

复旦大学 200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报考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考试科目:微观经济学 B 卷:报考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必做 一、解释下列概念(15%,每小题3%) 1.规模报酬递减 2.边际技术替代率 3.替代效应 4.机会成本 5.纳什均衡 二、(15%,每小题3%)指出下列因素会对啤酒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产生什么影响(上升,下降,不变,不定),并简要说明理由。 1.医生说喝喝酒有益健康。 2.降低酒类税率。 3.葡萄丰收,果子酒售价下降。 4.啤酒花(制造啤酒的原料)价格上涨。 5.通货膨胀引起居民实际收入下降,而生产啤酒的工人工资上升。 三、(20%,每小题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政府征收固定资产占用税会对厂商的短期均衡产生什么影响?试说明理由。 2.一个亏损的垄断厂商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收入不同的两类人对其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不同,于是决定实行差别定价(价格歧视),结果产生经济利润,试用图解法作出解释。 3.完全竞争厂商在亏损情况下在短期还在经营,试对这一情况作出解释。 4.十年前食糖价格为4元/公斤,平均每个城市家庭每月消费1.5公斤,现在食糖价格为2.4元/公斤,而每个城市家庭每月消费0.5公斤。这是否违背需求规律?为什么? 5.版税制是让作者按书的价格一定百分比提成,试说明在这种制度下作者为什么总是希望图书的发行量比出版商所希望的要多? 四、(15%)设成本不变的完全竞争行业中,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是 ,市场需求为,其中为厂商的产出,为市场q q q LC 7505023+-=P Q 42000-=q P 价格。 1.试求出该产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2.长期均衡时该产业有多少厂商? 3.如果政府征收产品价格20%的营业税,达到新的长期均衡时,该产业中有多少厂商? 五、(20%)一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需求函数为3002002 ++=Q Q C , P Q 5.0250-=1.求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与利润。 2.如果以边际成本定价,这时候的价格、产量各是多少? 3.与完全竞争厂商相比,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从消费者那里剥夺了多少消费者剩余?造成了多少无谓损失? 4.如果以收支相抵定价,这个价格是多少?

现实·理论·证据——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复旦大学陆铭)

现实·理论·证据 ──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 陆铭* 今天这个题目,如果由一个研究比我做得更好的人来讲可能更有好处。但是现在来讲这样题目的人太少了,所以我愿意来把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也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的讲座。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现实·理论·证据》,这三个词摆放的位置基本上概括了今天晚上所有要讲的东西。如果你们听完之后明白了我为什么这样摆放三个词的位置,我想你们就听明白我所讲的意思了。我这样安排今天要说的内容:首先简单讲一下关于如何做研究;然后具体讲写论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穿插一些例子。 一、如何做研究 选题(topic) 做研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选题。我们首先要区分选题和问题的差异。经常会有学生来问我怎样做一个研究,我就问他想要研究什么问题?同学就会列出一些关键词,比如教育、农业等等。这些关键词严格说来不是你要研究的问题。关键词只是你研究的话题(topic),距离你研究的具体问题(question)还非常远。走完了topic到question的距离,你才迈出了研究的第一步,可以真正地开始一项研究了。选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你对什么感兴趣。如果对一个问题不感兴趣,你很难做出出色的研究。曾有一个硕士生跟我说,“陆老师,您有很多想法,随便给我一个我来做。”我对他说,我没有办法帮你,在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之前,你是做不好的。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某些问题感兴趣。有的时候你会有这样的体验,看到一篇文章时有激动的感觉,有时则不会,这就是兴趣的差别。一个人的兴趣与他的积累、阅读和个人经历都有关系。 来的路上王永钦老师跟我讲了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大爱才能有大智慧。”怎么理解这句话?你在做一项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去论证自己的研究是重要的。怎么去论证研究的问题的重要性?就是这个问题的研究能改进人类社会、能为人类带来福利。接着问下去,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那就要看我们能不能超越个人的喜乐、得失去关注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这就是兴趣的来源。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应该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好的研究的起点是好的问题,这是成功的一大半。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人和做学问是一致的。如果你不去关注对社会大众重要的问题,你十有八九做不成出色的学问;如果每天都想着争名夺利,就做不成出色的研究,因为你关注的 *此文根据2006年11月13日陆铭在复旦大学的演讲整理而成。感谢陈钊、王永钦、寇宗来、张晏、章元、封进、樊潇彦的讨论。感谢徐轶青、薛萌等根据录音进行文字稿的整理。

浅谈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

浅谈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 据调查,目前初中语文教师普遍偏重于记叙文的写作指导,高中语文教师较重视议论文的写作指导。 此外,选择八下作为简单议论文写作指导的起始点是有科学依据的。在七上到八上这一年半的时间里,许多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到了八下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初露端倪,最明显的表现为,绝大多数学生喜欢怀疑,对人对事开始有强烈的较自我的想法,部分学生经常有相当精辟独到的看法,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普遍已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能力准备也很充分了。因此,这个年龄阶段是学习写议论文的成熟期。 就议论文写作教学而言,有效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语文新课标,设计有价值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内容,以议论文写作教学在计划时间内的目标达成度为取向,遵循议论文写作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较轻的负担,取得尽可能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定的写作教学目标。我以为,初中议论文有效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应该让绝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写出规范的简单议论文,少数学生能写出论据新颖的议论文。 我结合课程标准的十个目标和中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将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达标目标具体定为“观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说理具体、实在,论证的思路清晰,语言表达规范。”优秀目标是在符合达标目标的基础上能做到“论据新颖、说理透彻”。 我反思以往十几年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实践的得与失,在八下一学期的写作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议论文有效写作教学策略。 1、推荐议论文佳作演讲 由于议论文相对记叙文来说比较枯燥,大部分学生的议论文阅读积累较少,他们对写议论文有一定的畏惧情绪,如果教师一下子要学生学写议论文,即使是简单的议论文,他们也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给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设置了一个合适的起点。即从学生现有的水平出发,为他们选择一个较为容易的切入口,这就是说话。根据河大版教材的编排和我一贯来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进初中三个学期来已进行过多次口语交际训练,每节语文课安排一名学生轮流上台作课前三分钟演讲,

高中生如何写好议论文(一)

高中生如何写好议论文(一)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②开篇如《改造我们的学习》③文章中间如《拿来主义》《论积贮疏》④结尾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引论、本论、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有总分总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四种。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喻证法、对比论证、引证法等。 二、如何做到到开门见山提论点 不少议论文往往因"事"生"议"。在表现形式上,文章开头总是援引事例,而后展开议论。像《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是十分罕见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旗帜鲜明,立论醒目。下面三段文字就具有这样的特色: (1)学习要打好基础。“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说的打基础的重要性。司马迁如果不在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史记》吗?达?芬奇小时候如果不在"画蛋"上狠下功夫,后来能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吗?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古往今来,无数有成就的学者、专家,都用自己的经历,雄辩地作了证明!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牺牲。这种牺牲,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普天下的人民,因而崇高而伟大!这种牺牲,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国家的公利,因而可与日月争辉!牺牲的是名利、地位乃至生命,但赢得的却是国家的兴旺、人民的敬仰。

研究生如何读文献与写论文(精华版)

如何看国外文献的方法总结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 篇paper, 7 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 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 并且从discuss 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 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谈谈议论文阅读教学为议论文写作教学提供支持的策略

通过学习“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课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议论文阅读教学为议论文写作教学提供支持的策略。 谈谈议论文阅读教学为议论文写作教学提供支持的策略 青县流河中学王会来议论文的阅读教学目的无非是两个,一是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从而提高分析、判断、明辨是非的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把自己的观点、想法、思想、认识等充分、准确、合理、科学、巧妙地表达出来,使读者信服。 老师们教学生学习议论文, 难。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更难。那么,通过朱教授的讲座,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大力改进的冲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总结,结合过去自己的教学经验,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能不能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呢,使议论文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支撑、相互服务、相互借鉴,从而同时降低两个教学环节的难度?经过总结与论证,结合近些年自己教学的实践经验,我得到一些结论,现归纳如下: 一、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时,教会学生为文本论点补充论据。如:吴晗《谈骨气》一文中,用于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观点的事例(事实论据)有三个:⑴文天祥拒不降元(表现他“富贵不能淫”);⑵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表现他“贫贱不能移”);⑶闻一多横眉冷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拍案而起(表现他“威武不能屈”),那么,我们能不能再找出有力的论据加以论证呢?能不能用其他的论据来替换文章中的论据呢?当然,这样设计导学案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与说明文教学一样,引导学生学习之前做好一切学习准备,布置

有价值的任务,查阅相关资料,同时课堂上还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教师还要选择好评价的形式和方法。 二、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时,教会学生从文本论据中提炼出新的观点。如:《不求甚解》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不求甚解》,在阅读时应重点训练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引导学生从中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能够提炼归纳出作者的观点,明白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对于作者的见解,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理解。另外学完本课后,一定要把自己领悟到的读书方法,也就是新的观点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去,要求学生多积累一些有关的格言警句,最好能用资料卡片的形式完成。 三、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时,教会学生本文的论证方法及论证过程。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一篇议论文中,有可能只集中运用一两种论证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例如罗迦·费·因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里,作者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而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里,则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第二段引用《大学》里的“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属于引用论证;第十一段举中国学生念功课好而做工作却手

复旦微观经济学教师手册*04 剩余与市场效率

第4章剩余与市场效率 一.本章要点 概念(注:*表示中级水平的微观经济学概念,在原教材中没有讲述,但将在补充内容中加以介绍) 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总剩余帕累托效率哈伯格三角形税收的无谓损失*收入的等价变化与补偿变化*配给制价格管制 原理 1.1价格下降使消费者剩余增加。增加的消费者剩余,一部分来自原来消费商品的总价减少,;另一部分来自消费更多商品获得的剩余。 2.1价格上升使生产者剩余增加。增加的生产者剩余,一部分来自原来生产商品的总价增加,另一部分来自生产更多商品获得的剩余。 *2.2当商品的价格变化后,必须给消费者多少货币才能使他的境况与价格变化之前一样好,这种变化称为收入的补偿变化;在商品价格变化以前,必须从消费者那里取走多少货币,才能使他的境况与价格变化之后一样好,这种变化称作收入的等价变化。 3.1 由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构成的总剩余是一个度量全社会福利水平的可行指标。竞争市场的均衡结果使社会总剩余最大。 3.2 如果没有什么办法能在不使其他人福利受损的前提下改善某些人的福利,那么我们就称这种状况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完全竞争市场是帕累托有效率的。 *3.3 完全竞争市场是实现帕累托有效率的充分条件,但并不是必要条件。(目前所涉及的市场仍然只是完全竞争市场,当读者了解了更多市场状态之后,将发现,帕累托有效率并不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状态。因此,也常常被用作最低的效率标准。) 4.1 税收的效率损失源自征税使产量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如果需求或供给弹性越小,那么税收的净损失相对较小,反之,税收的净损失则较大。 4.2 为了体现公平目标的价格管制在损失效率的同时,也可能使一部分消费者承担更高的成本。 二.新增习题 1.厂商的大规模广告会使消费者剩余()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2. 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3. 一般来说,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大,根据经济理论对其征税造成的无谓损失较大,那么为什么国家要对奢侈品征重税? 4.若需求函数为 00 2 2 0000 00 (()/) 22 ,0 =- =--=-+ =- > ?Q Q a bP a b a Q b dQ P Q aP p b Q a bP a b ,,0 > a b,求:当价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 新课改之后的文本将3、4册放在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完成,其议论文的写作任务自然也就在这一个学期完成了。可是,高一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并没有充分的形成,这是一;第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学生认识水平的哲学知识在这个学期的政治教材里面也还没有体现。 所以,无论是学生头脑这个硬件还是让头脑开动的知识这个软件都还没有具备。在此情况下,要让学生写好议论文,老师的指导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那么,怎么指导先天不足后天也有缺陷的学生写好议论文呢?我认为,学生要写好议论 文,需具备三个元素: 其一、准备元素:在学生刚进高中的时候,就应该为这一天做好前期准备。那么具体要 做哪些准备呢? 第一、材料准备:即为写作议论文做好大量的知识储备。因为,大量的储备是写好议论 文的前提。这样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也才能引经据典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第二、心理准备:即释解学生写作议论文的畏难情绪。学生自打跨进学校的校门,一直写作的文体就只有记叙文,可是现在要完全抛开以前熟悉的擅长的表达方式和思路,完全换另一种思路和表达,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这样的心理畏难和拒绝会大大影响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其二、理论元素:议论文是实用价值非常之大的一种应用文体,所以,撰写它掌握一些科学的方式方法非常必要。根据我的指导经验,我认为,一个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点。 第一、议论文常识介绍:给初学写作议论文者介绍议论文的常识,一定以不吓到学生为前提,以试用为原则,以通俗易懂为方式。 我在操作的过程中,首先向学生介绍拟题的方法,主要方法有三种,一是论点式,即题目就是论点;二是比喻式,即论点隐含在比喻之中;三是论题式,在题目中隐含议论的话题。 其次给学生介绍论点提出的十大技巧:

关于如何做研究的几点心得

关于如何做研究的几点心得 摘要: 如何做研究,相信每个搞学术的人都能给出自己的答案。本文作者旨在围绕自己关于如何做研究的几点心得,强调我们首先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立足文本,然后从中努力发现新问题,学会善于挖掘新材料 正文: 关于如何做研究,是每个搞学术的人都会碰到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做研究和写文章的实践中给出自己的答案。有时候,学会借鉴别人的研究方法和心得体会,未尝不是一个捷径,这也是本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所在。 一、研读经典著作,夯实研究基础 1.文本研究:研究的立足点 文本研究,是做研究的一个立足点。而做研究的一个重要路径,也是以历史研究、文本解读为基础再延伸其当代价值。由此可见,文本研究的重要性。所以,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用历史审视的目光去定位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及其当代价值,从而达到以史为鉴的效果。 那么,如何做好经典著作的文本研究呢?为此,我们要首先考察该篇经典著作的写作背景,然后重点把握其包含的主要思想,以及这篇文章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创作的,是否具有哪些当代价值等问题。一般说来,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文本解读,我们就对该篇经典著作有了大概的了解。 2.立足文本,做现实性的研究。 现实性研究,是指研究具有现实指向性,具有时代感。立足文本,做现实性的研究,就是要求我们要把文本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王进芬老师说过:“研究的理论是文本的,但研究的指向是现实的”。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核心是探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发掘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最终的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所以不论是做研究还是写论文,都要立足文本,结合当前实际,做现实性的科学研究。 二、发现新问题,确定研究视域 1.问题意识:研究的生长点 问题的可持续性和创新性 问题的可持续性,意思是指,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应当是现实性的问题,是不会轻易过时的问题。对于要研究的问题,是当前可以研究的,甚至几年以后,几十年以后仍然是可以再进行进一步研究的。 对此,我们要培养问题意识,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新问题。这里包括几种问题:其一,别人从未研究或较少研究而又有一定价值、一定意义的问题;其二,用先前理论或文献解释不了的某种事实和种种问题;其三,他人研究成果中不甚完善的地方;等等。 研究问题,服务实践 认识来源于实践,所以研究问题,也不能脱离于实践。我们研究现实的问题,应当服务于现实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不只是认识世界,更是改造世界”。所以,做研究,解决现实问题,更是为了改造现实世界。 2.确定课题:研究的视域问题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谈文色变。这是小学生写作文时普遍存在的畏惧心里。原因是小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更不愿意去多写周围事物的缘故。很多值得一写的事物,往往是小学生平时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物。由于他们不去注意,也有的则认为是极平常的小事,不值得一写。因而他们的头脑中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所以一碰到作文时,有的面临题目,无从下笔;有的学生则马虎应付,三言两语;有的干脆拿《小学生作文选》中的文章乱抄一通,造成文不对题;还有的怕被老师发觉是抄袭来的作品,则把他人的文章改头换尾,断章断句,随意舍去,使得一篇本来是通顺的文章成了有头无尾或脱节、重复、矛盾重重。往往使老师批改时大费心思,大费精力。 如何使小学生提高作文的兴趣呢?关键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要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习作,更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学生于生活中,对事物的感受、思维、评价;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大量的习作素材,提高写作的兴趣,就有待老师平时的多方面引导。 在感受事物中指导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的作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谓作文,简单地说,不外是立意、选材、构思、起草等几方面。因为小学生谈的东西不多,加上平时对周围的事物少于观察存忆,头脑单纯。所以对辅导刚刚起步学习作文的小学生,指导作文时,教师可以不必把“中心思想”“选材”“组材”等抽象的名词点明,如不然,会使小学生感到作文神秘莫测,高不可攀。教师指导时应根据小学生的心里,让小学生在感受事物立意,在形象思维中选材,再在评价选材的基础上列出写作提纲,然后根据提纲作文。 如何把辅导小学生作文立意呢?这也是教师指导的关键。在教学命题作文《快乐的星期天》写作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回想一下,星期天自己亲身干了那些事,或看到、听到那些事,并从这诸多的事中选一件自己觉得印象最深、或受教育、启示最大的事例口述出来。这样,学生因不是“谈文”所以不“色变”。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讲与朋友一起钓鱼;有的讲到公园游玩,看到什么什么的;有的讲在家看电视,忘了完成作业而被父母责骂等等。我从中选取两三件较有代表性的事,指导学生如何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何选材,如何编写提纲,并板书出示本次的作文题目,让学生按所议提纲作文写下来。学生作文写出来的文章,中心明确、选材得当、行文通顺、有条理。学生也不再是“谈文色变”了,而是越来越对作文感兴趣了。 在形象思维中指导学生作文时如何选材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口头述说的见闻,虽然有一定意义,但所讲的材料不一定尽善尽美,教师更应作有机的引导,引导方法不但要具体实际,还不要损伤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方法不一。如用“合零为整”的指导方法。何为“合零为整”呢?这要结合教师平时经常的辅导,指导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事物零碎地积累起来,全过程也好,一个章节或片段也好,多积累,在指导作文时,指导学生对号入座。如要求写一个人,我先运用课材中的文章为例,然后结合小学生平时习作中写爸爸、妈妈、哥哥弟妹等内容,对照课本,加以具体指导。这样,学生作文就不再是空洞无物了。再者是当学生写文章有了明确的立意,且又有了亲身感受的素材,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如何整理、选择,分清主次,哪些内容应该略写而写了太多多余的话,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对作文的重点材料,或要认真的回忆,或应展开联想,插叙。并通过自思、自说、自评的方法,在自我反馈自我权衡中作好把握。 在评价选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列写作文提纲 学生作文时,提纲列得好与坏,当与不当,是作文优劣的决定因素。因为作文有了恰当的材料,不等于言之成章。还必须理清记叙顺序、指导学生时,要按不同学生各人所选材料的实际。如学生的口头表述合乎章法,则可令其按原文章列提纲作文,如果对学生的章法中有该删、该补、该调整写作顺序的地方,教师应针对问题的所在进行具体的指导、修改后再作文。作文列提纲是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综合训练,有了“有物、有序、有理”的写作提纲,也就不难写出各乎章法的文章了。 总之,小学生起步“谈文色变”的畏惧心里是教师的过急、过高要求或脱离实际的指导分不开的。如能在潜移默化中指导立意,引导选材,教导立纲,然后才让小学生作文,教为顺理成章,符合小学生习作的特点,既能消除小学生“谈文色变”的畏惧心理,又能收到较好的作文效果。 提起作文,大多数中学生大伤脑筋,总觉得写作文时无话可写,却又非写不可,只好硬着头皮胡乱写几句应付老师。不少老师对此毫无办法,不知从何入手去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结果形成了学生不愿写作文、

复旦大学微观经济学1997真题及答案

复旦大学1997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12%) 1.生产规模 2.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 3.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 4.替代产品 5.需求价格弹性 二、分析计算(30%) 1.已知生产函数为: 232 2 - = Q- 5.0K .0 L KL 其中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令式中K=10,求: ①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Pu)函数和边际产量(MPPl)函数 ②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 ③求厂商上述条件下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极大值 2.请画出消费品的边际替代率(MRS)具有下述特征时的无差异曲线图,并解释每一图形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 ①MRS递减 ②MRS递增 ③MRS为固定不边的常数 三、简述题(30%) 1.何谓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一规律存在的基本原因为何? 2.试述规模报酬递增含义及其存在的原因。 3.试对比分析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四、论述题(20%) 试述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特点。    答案部分 复旦大学1997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12%) 1.生产规模:指单位时间内一定量生产要素投入所能获取的最大产出量,通常以年产量来表示。当只有一种生产要素为可变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为固定投入因素时,生产规模由固定投入因素的规模所决定。 2.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指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可以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在生产理论中,通常是以全部的生产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的变化。相应的,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1)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例如,当全部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都增加100%时,产量的增加大于100%。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2)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例如,当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都增加100%时,产量也增加100%。(3)规

怎样写议论文教学设计

怎样写议论文教学设计 How to write argumentative thesis teaching d esign

怎样写议论文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言运用是指人们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表达特定意义,并产生相应交际效果的活动,这种活动具体表现为交际双方进行交际的动态过程,即表达和理解等活动。本教案根据语言运用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思路分析] 先了解什么是议论文 有什么论证方法 然后还要注意积累论据 [解题过程] 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一个事物或道理,加以论证说服或者提出一种见解的文章。 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不管文中是对一个事物或一个道理进行论证说明,还是对别人的观点进行批评反驳,都要达到说服读者,令读者信服的目的。如果从思维类型上说,议论的主要任务,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议论文与我们前面讲过的记叙文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记叙文表现中心或者主题的时候,要用具体可感的、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材料来表现,要在读者的头脑里形成画面、场景、形状、声音等等。议论文在表现作为文章中心的论点时,则基本上不用

具体可感的材料,也无须在读者头脑里形成画面、场景、形状、声音等,而是需要用有力的事实、深刻的道理对论点加以证明,以使读者能够信服。 从思维方法上来说,记叙文的写作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议论文的写作则主要是用逻辑思维的方法。 有的同学对议论文不怎么重视,认为议论文没有记叙文重要,这是不正确的。议论文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报纸电台的社论、评论,工作中的讲话、报告,司法领域中的起诉书、答辩状,以及在个人书信中表达自己的见解等等,都需要议论文。另外,学习议论文对个人修养也是大有帮助的,它可以培养人的思维敏捷,分析透彻,说理有理有据,也可以培养人说话清晰深刻,富有条理。 所以,对于议论文的学习,我们也是应该予以足够重视的。 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议论文是由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四个要素组成的。这四个要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议论的任务,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 学写议论文,主要应该掌握四方面的问题:第一,要选择有意义的论题;第二,要有明确的论点;第三,要有充分的论据;第四,要进行强有力的论证。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1.要选择有意义的论题

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经验谈

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经验谈灌云县实验中学张伟来源:灌云教科网发布时间:2013-03-08 17:24:41 查看次数:439 跋涉在教科研的路上 ——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经验谈 灌云县实验中学张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张主任要我在这里谈一谈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经验,我感到诚惶诚恐,我仅仅是跋涉在教科研路上的一名行者,说到经验,只能是个人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与各位交流,有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一、我的教学经历 本人从1990年8月参加工作到现在,整整工作了二十三年。一路走来,面对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早已心生厌倦。记得在2003年的暑假,我在准备自学考试的复习之余,翻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通过认真阅读,仔细揣摩,我感悟很深,我想起了在某次新课程培训中一位专家说的话,如果你把教书当成一种机械劳动,那你仅是一名专业的“教书匠”,如果你把教书当成一项事业,不断钻研,你将变成一位“学者型”的教师。 从那以后,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阅读教育理论,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加涅的《教学设计的原理》、班巴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单中惠、朱镜人主编的《外国教育经典解读》、方明主编的《陶行知教育名篇》等,撰写读书心得,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同时也留意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做法,及时记录在笔记本上。几年下来,记了好几本,随着想法的增多,我就尝试搞课题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准备,在2004年9月,我申报了课题《利用多元智力理论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实验研究》,在2005年1月通过市专家组评审,批准为江苏省第六期中小学研究课题市级立项课题,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精心设计实施方案,在教学中认真实践,按预定计划,完成了课题设定的各项工作,并且积极撰写论文,其中省级期刊发表论文一篇,省级获奖论文5篇,在2008年12月通过了市专家组鉴定,顺利结题。 经过又一番精心的准备,本人于2009年5月申报了课题《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