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地震自救手册安全常识

2021地震自救手册安全常识
2021地震自救手册安全常识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地震自救手册安全常识

2021地震自救手册安全常识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l如何提前做好地震前的防震自救准备?

收到地震预警或者发现有地震预兆之后,首先应该做的事情是准备好避灾紧急生活备用品。比如:

A.1-2天使用的饮用水和易于存放、方便食用的食品,注意水和食品应按保质期的要求定期更换。如果有婴儿的话需要准备好奶粉。

B.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蜡烛、打火机、口哨、锤子等一些生存工具。

C.一些简便可以防寒的衣服、内衣裤、毛巾、手纸、手套等简易生活用品。

D.准备一些治疗感冒病、肠胃病以及外伤包扎的药品和一些急救医药品。

E.别忘了随身携带现金、银行卡、身份证和贵重物品。

将这些东西提前准备好,装到包里放到一伸手随时可发拿走的地方,以备地震发生时紧急避难所用。

l地震突然发生时,应该如何紧急避险自救?

如果突然发生地震,应该要紧急避险,这对是否能幸免遇难非常重要。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紧急避险的原则是:

1、就近躲避

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办法。当然,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一层,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也是可行的。

为什么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呢?这是因为:

—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跑到楼外,反倒会因楼道中的拥挤践踏造成伤亡。

——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可能性最大。

——地震时房屋剧烈摇晃,造成门窗变形,很可能打不开门窗而失去求生的时间。

——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立和跑动都十分困难。

除了“伏而待定”这一原则外,地震时还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短暂的时间内首先要设法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能脱险,才可能去抢救亲人或别的心爱的东西。

2、因地制宜,选择安全合适的避震地点

l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1、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2、内墙墙根、墙角;

3、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l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1、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随身携带的物品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如果你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首先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3、如果你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尽量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l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比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比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