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风俗文化研究》

《舟曲风俗文化研究》
《舟曲风俗文化研究》

舟曲风俗文化研究

一、舟曲概况

舟曲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白龙江上游,东邻武都,西连迭部,南面与文县及四川九寨沟县接壤,北面与宕昌县相连,总面积3010平方公里。

一袭碧波的白龙江,从悬岸夹峙的西倾山奔涌而来,从此,那个藏语名为“龙江”的舟曲,就腾飞在锦绣中华的几何中心。到过这里的人称赞它像小江南,似桃花源,如香巴拉,使人流连忘返。

舟曲至今仍保有着它古老而神奇的意蕴。早在公元前三四千年,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新石器仰韶文化的文物——彩陶三连罐,被甘肃省博物馆收藏为一级文物。山后拱坝河流域出土的丈地均粮碑是甘肃省境内明代土地管理和

改革的重要文物,存放于城郊的二郎山公园。西汉时著名的将军李广曾率兵路过这里。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姜维在武坪、大峪坪养兵蓄锐,这里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国名胜——沓中的所在地。立节乡华年城西晋时是宕昌王国的所在地,一度曾为一位女王执政管理,古城址、烽火台依稀可辨,是甘肃省级文物保护点。宋代时的县令张俊臣修筑了县城的四周城墙,建立了现在舟曲县城的基础。至今,县城西北的坪定乡仍能见到先秦时期的古城墙。舟曲西大门——巴藏乡的民居大多是石头砌成的整齐碉楼,保留着古羌族建筑的遗

风。九十九眼泉、二十四个亮晃晃、达玛姑娘、格萨尔东征的传说家喻户晓,让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

二、舟曲风俗文化

(一)博峪采花节

藏族同胞多喜舞蹈歌唱,常常在春暖花开之时于水草秀美处聚会歌唱,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舟曲众多民俗文化中,采花节是最具地域特色的一个代表。

博峪,地处白水江支流域,东与文县接壤,南毗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九寨沟,为甘南南隅。博峪境内山大沟深,森林茂密,出产丰厚,还是大熊猫的故乡。美丽的自然风光,奇异纯朴的民俗风情构成了此地祥和温馨、天人合一的图画。

农历五月,草木勃发,山花烂漫。初五这天,正是舟曲县博峪乡藏族群众的传统节日——采花节。

据说,很久以前,从外地来了一位心灵手巧、花容月貌名叫兰芝的汉族姑娘,她把纺线织布、绣花缝衣的技术传授给这里的藏族姐妹,后来,兰芝姑娘在五月初五这天去世,藏族姑娘们为了表达哀思,上山采集了无数鲜花,放在她的坟头,从此,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要采集山花,并以此为节,代代相传。

真正的节日活动是在五月初五举行。这天,四邻八村的藏族姑娘盛装出行,她们穿着华丽多彩的手织绣花裙,胸前挂着锃亮的银盘,头上插满鲜花,打扮得比鲜花还美;小伙子们也穿上节日服装,三五成群地向博峪河边的广场拥去。老人们互敬哈达、美酒;小伙姑娘们尽情歌舞,孩子们高兴

地互相追逐嬉戏。整个博峪河畔一片欢腾,一片花香,直至日落西山,有时还要燃起篝火,尽兴尽致到次日早晨。正因为如此热闹,舟曲五月初五的采花节又被称之为白马藏人的端午节。

(二) 黑水沟朝水节

由两郎公路73公里处进黑水沟7公里,属青山绿水的后北山风景区。东南山峰,松林茂密,四季常青;西侧怪石奇峰,从绝壁缝隙中喷涌出奇异的喊瀑-“昂让曲沙”。每年端午,巴藏及洛大一带的藏族群众就到这里举行隆重热烈的“朝水节”。人们用这里的“仙水”梳洗、淋浴,载歌载舞,驱邪祈福。舟曲朝水节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在后北山景区黄家坝黑水沟举行。朝水的水当地人叫“昂让曲沙”,意思是“仙水”,它从峭壁半崖上喷出。朝水时,要举行煨桑、颂经、念玛尼、跳罗罗舞、摆阵等活动。“仙水”声浪的大小随着水的大小而变化,出水越多,声音越大,因此人们把这水又叫“喊瀑”。很可能是石壁内有空洞,气流的振动引起崖壁内气压发生变化,所以水的大小也就发生了变化。

关于“朝水节”也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医司仙子下凡给后北山人们治好了毒疮、肿瘤,并呼唤着春雨,驱走瘟疫。此后,人们丰衣足食,六畜兴旺。但是,山中有一害人的狐精,欲夺医司仙子为妻。一天,医司仙子正在给病鹿治伤,狐精乘其不备,将仙子击昏后背着逃跑,恰遇山中打猎的藏族小伙子,他用宝刀砍死精怪,在搏斗中自己却失去了双目。医司仙子醒来,打开宝扇,扇面上顿时出

现了小伙子与精怪搏斗的情景。她飞进岩洞,扇起扇子,一会儿小伙子徐徐飘入洞内,仙子伏身舔润小伙子的眼睛,小伙子眼睛渐渐复明了。于是他们相爱了,并有了孩子。王母娘娘知道此事后,驾云亲临后北山黄家路坝,放雷击毙孩子,封实崖洞,这天,恰是五月初五。此后,每逢这天,人们都来洞下,举行煨桑、祝酒鸣枪,唱歌跳舞,对歌以纪念仙子。不知过了多少年,也是五月初五,石岩内突然发出一阵金器撞击声,被封住的洞口裂开一个碗口大的小洞,飞泻出一股清流,洞口长出一棵柏树。自此,人们每年端阳节都来此饮水、沐浴,驱邪纳福,疗治百病。人们视这股水为“曲沙”(仙水),即仙子的化身,视柏树是小伙子的化身。

(三)正月十九迎婆婆

“正月十九迎婆婆”是舟曲县元宵活动的高潮,在全县汉族村寨广泛流传,是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民俗宗教活动,又称“圣母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史前文化气息,是舟曲县各族群众最隆重也是最后一个年节活动。

舟曲县每个汉族村寨都供奉“婆婆”,各村的“婆婆”不尽相同,有的供奉“太乙元君九天圣母子孙娘娘”,有的供奉“三霄圣母”,有的供奉“百子娘娘”,有的供奉“送子观音”,当地人统称“婆婆”,据说都是掌管婚育大权的女神,是“女娲娘娘”的化身,慈悲为怀,能帮助人们人丁兴旺,万事遂心。

据传,舟曲迎“婆婆”活动始于隋朝时期。当时经过三国至南北朝300多年的战乱,北方地区人丁稀少,万户萧瑟。隋文帝杨坚统一北方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并

复兴宗教教化安民。当地官民在举行元宵庙会时祭请当地苯教善神“婆婆”“出巡散福”,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九“迎婆婆”的定例。

舟曲县“迎婆婆”活动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开始准备。大家把木雕的“婆婆轿”精心装扮,挂上香包、绣品、工艺品、彩灯,缀上彩花、明镜,给“婆婆”雕像戴上凤冠,穿上蟒袍、霞披、绣花鞋。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大家到“婆婆庙”进香,观赏香客敬献的各种工艺品。没有子孙的妇女则求儿求女求孙,发心许愿,并摘取“婆婆”的饰品,在愿望实现后偿还。不许愿的妇女则细细欣赏各种手工艺品,学习“女红”技艺,并摘取自己中意的饰品拿回家学,来年加倍偿还。舟曲县大部分汉族村寨每年正月十九在本村和邻村举行“迎婆婆”活动,但舟曲县城附近的十多个村的“婆婆”都于正月十九到县城“聚会”,一起“出巡散福”,规模十分浩大,数万人赏灯迎福,热闹非凡。正月十九夜幕降临,舟曲县城内外16位“婆婆”从四面八方汇聚城东驼铃山集会,整个县城尽收眼底,万家灯火灿若繁星,千家万户燃放烟花遥拜“圣母”。晚上9点,出巡礼炮鸣响,16位“婆婆”按约定俗成的次序依次下山进城。每位“婆婆”都有鼓乐开道,牌灯、彩旗前导,金瓜、斧钺、朝天镫、乾坤圈巡护,道士、高僧诵经,华盖、芭蕉扇随行,数百人前呼后拥。“婆婆”轿周身数十盏灯笼、彩灯流光溢彩,“婆婆”好像海市蜃楼腾云驾雾徐徐而来。16位“婆婆”和浩浩荡荡的护送队伍在松棚灯廊下缓缓行进,两边人家设香案具供品焚香化马叩拜接迎,并燃放烟花爆竹,给抬辇护卫者敬

酒递茶。信男善女争先恐后从“婆婆”轿底下钻过,以“接福祛病”,消灾免祸。新婚未育的青年争相“请轿”(抬轿),请“圣母”早赐贵子。数万人观灯接福,争睹“婆婆”芳容,随“婆婆”游走,万头攒动,人山灯海,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极其壮观。16位“婆婆”列队穿过主街道,分道各自回宫,沿途转村歇庙,群众一路接送,通宵达旦才送回神庙。

“正月十九迎婆婆”活动结束后,舟曲县群众的年节才算结束,即“年尽月满”,一元复始,大家才意犹未尽的投入新的一年工作,期盼下一年狂欢。

舟曲县“正月十九迎婆婆”活动源远流长,规模浩大,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多,议程严格,经久不衰,集民俗、宗教、旅游、文化、娱乐为一体,在舟曲人民生活中有重要的影响。舟曲县文化馆多年来采集、整理了大量的“正月十九迎婆婆”活动音像、文字资料和实物,并大力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已经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