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试题

摄影试题
摄影试题

第8-14章思考与练习

默认分类2010-06-08 18:02:33 阅读15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8-14 章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思考与练习题

1.在风光题材的拍摄中,被称为黄金时段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清晨和黄昏被认为是拍摄风光题材的黄金时段

2.偏振镜有什么作用?偏振镜的什么作用在直射光下更明显?偏振镜在什么角度的光照条件下不

起作用?

答:A.偏振镜的作用:①可以消除水面和其他反光物体的反光;②可以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

B.偏振镜的增加画面色彩饱和度的作用在直射光条件下更加明显。它可以使色彩浓郁的拍摄对象的色彩进一步饱和,这种效果不仅适用于天空和水面,红花、绿叶等任何富含色彩的画面元素

均可受益。

C.使用偏振镜时光线的角度是有讲究的,在绝对逆光和顺光下偏振镜会丧失作用。

这种。当然,。而其镜片本身也会减少镜头的进光量,延长拍摄时的曝光时间。

3.水景拍摄如何拍摄出流动的丝绸效果?

答:水景拍摄的惯用手法是利用长时间曝光将动感的水流描绘成顺滑的白色丝带,曝光时间还受到水流速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曝光时间达到5s甚至更长时才能得到最满意的效果。

此外,水景曝光值的设定要具有一定的过曝倾向,以使水的颜色更加明亮动人。长时间曝光必须使

用三脚架。

4.雪景的曝光法则是什么?

答:为了表现雪面晶莹剔透的气质,需要以雪作为测光基准,使用点测光的方式对雪面测光,并在此基础上增加1.5档至2档的曝光,在还原雪面明亮的白色的同时,注意保留雪面的质感细节。

第九章思考与练习题

1.理想的纪实题材拍摄工具要求有什么特点?

答:理想的纪实题材拍摄工具有以下特点

①相机的小型化:小巧的单反相机往往不会引起被摄者的过分注意。

②操作的人性化:尽量选择操作方便简单、反应迅速的单反相机。

③重量的轻量化:单反相机的重量和体积是不可忽视的,而且两者密不可分,体积小巧的数码

单反往往重量更轻,这种相机对于经常在外奔波的摄影师来说不会成为负担。

2.纪实摄影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答:纪实摄影的显著特点是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使用抓拍或摆拍的方式再现真实的情景。

3.纪实摄影的分类?

答:纪实摄影按照图片内容的多少和信息量的强弱,一般可以分为单幅小品类的纪实作品和叙述类

的纪实作品。

4.纪实摄影有几种实拍技法?

答:纪实摄影一般有抓拍、跟拍和盲拍几种实拍技法。

5.如何克服创作地点的视觉疲劳?

答:纪实题材的拍摄需要更深层次的感知能力,拍摄地点并非决定因素。应该克服自己的浮躁情绪,用相机把身边的感动发掘出来。只要拍摄者的想像力足够丰富,拍摄地点就是无限的。

第十至十三章思考与练习题

1.在体育摄影中运用高速连拍有什么意义?

答:在体育摄影中运用高速连拍有两重意义。一方面,高速连拍获得的一组照片可以连续定格选手的整个运动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影像相比于视频在记录整体运动过程方面的缺憾。另一方面,在激烈的运动中,摄影师拍摄单张照片往往难以保证获得足够精彩的瞬间画面,而运用高速连拍可以获得多张运动过程照片素材,在事后对照片进行编辑整理时更容易挑选出成功的作品。2.体育摄影中,为了保证对焦的准确和人物的清晰,大部分情况下摄影师应选择DSLR的什么对

焦模式?

答:跟踪对焦驱动模式。

3.体育摄影中,如果想把选手运动的速度感在画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摄影师可以采用追随摄影

的拍摄手法。请说说追随摄影技法的要点。

答:追随摄影技法的要点如下:

①选择运动通道两侧的位置进行拍摄。

②把相机贴紧脸部,使头部和相机作为一个整体转动。先在取景框中设定选手的位置,然后按

照选手行进的方向转动相机,在适当时机按下快门。

③不要使用太快的快门速度,否则主体和背景都会被非常清晰地定格下来。根据笔者的经验,多数情况下采用1/90s, 或1/60s都可能成功。快门速度过快,背景被凝固,画面的动感效果不强;

快门速度过慢,主体又容易模糊。

④按下快门时,数码相机不能静止,必须在转动中。

⑤选取的背景中尽量不要有杂乱景物或其他选手,整体画面尽量保持整洁。只有如此,在转动

相机时才容易出现动感的线条。

4.夜晚的灯光既可以产生刺眼的光斑,破坏画面的效果,也可以变为星光,一跃成为画面中的点睛之笔。如何把灯光“星光”化?把灯光“星光”化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答:把灯光“星光”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使用尽可能小的光圈,光圈越小,效果越明显;二是为镜

头安装专用的星光镜。

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

①使用小光圈的方法最为简便,它的优点是星光的效果更自然,缺点是过小的光圈降低了画面

的质量,同时效果不够夸张、美感不足。

②星光镜可以带来夸张的星光效果,但同时也使画面更多了一点人为雕琢的痕迹,丧失了自然

真实性。

5.展场摄影的器材使用原则哪3条?并简述之。

答:分别是灵活、机动和耐久。

灵活:在器材的组合搭配方面要做到灵活,镜头宜选用焦段灵活的变焦镜头,有条件的话最好能配备一支专用外接闪光灯,它会使影友们在各种光线下拍摄时都应付自如。

机动:是指器材的便携性,展会中总是人山人海,只有不被沉重的器材拖累,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此时,独脚架可以发挥其轻便灵活的特点,适宜随身携带。

耐久:是指电池的电量和存储卡的容量,闪光灯是耗电大户,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使

展会的拍摄从头到尾得心应手。

6.如何拍好婚礼现场摄影?

答:婚礼的气氛是热烈而欢快的,捕捉婚礼中新人、亲友的真挚感情和丰富表情,是婚礼摄影师需要把握的拍摄重心。婚礼现场摄影最忌讳呆板的构图和程式化的人物神态,只有捕捉到人物心灵深处的激动和祝福,才能通过影像留下新人的喜悦。因此,婚礼摄影师必须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

注意力,时刻关注新人和他们重要家人的神态变化。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瞬间,可以将相机设定在连拍模式,在弱光环境中适当调高感光度,因为画质并非婚礼摄影的最重要诉求。

7.拍摄焰火基本技术要领有哪些?

答:拍摄焰火基本技术要领有:

1.找好地方,架稳三角架。

2.不要用自动对焦, 用手动挡打到无穷远

3.曝光用手动挡 , 光圈调到 f8, 或 f11

4.快门用, 4”,6”,8” , 或者用B门。

5.最好用快门线曝光。

8.接片的拍摄方法要注意哪几点?

答:接片的拍摄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相机拍摄参数相近,最好设在手动挡。曝光了和焦距最好一致,否则会出现特别亮或是特别

暗的片子和一会清楚一会不清楚、左右景物的深度不等、光比太大无法拼接这种现象。

②适当的重合。每张照片都要有上一张照片的内部,重合的程度最好在1/4到1/3左右,这样

就不会在拼合的时候产生明显的痕迹。

③要有基准水平线。保持每张照片的“基准水平线”在LCD取景器的同一位置,并保持基本水

平。

④横片竖拍。全景照片一般都是横向的,但是,如果拍摄时如果也横向拍摄,会造成片子太细长,让人看着不是很自然,办法是拍摄时竖着拍,用3-5张照片,将最终的图像变成自然的16:9的画面。这样上下画面的“富裕”也比较多,在后期时的剪裁的余地也大,不会出现“细细一小条”的

感觉。

⑤拍摄张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要超过5张(竖拍),3张(横拍),不然在后期的时候可能就

会比较麻烦。多拍的后期一定要剪裁掉。

第十四章思考与练习题

1.Photoshop初学者用哪几步简单的调整就能让照片通透艳丽?

答:通过以下几步调整就能让照片通透艳丽①自动色阶与自动颜色调整;②亮度/对比度调整;③

阴影/高光调整。

2.锐化操作的作用?

答:锐化操作不仅针对那些图像不够清晰、前期拍摄时对焦不实的照片,也针对任何一张追求完美输出效果的数码照片。对于第一种情况,锐化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后期“聚焦”的作用,而对于第二种情况,适当的锐化操作可以提升照片的细节质感。

3.叙述锐化数码照片的三原则。

答:数码时代,锐化是每名摄影师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锐化在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画面效果的同时,也会对照片的图像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图像处理过程中对锐化程度的控制必须特别审慎,在

进行实际操作时要把握以下3条重要原则。

①将锐化安排在图像处理的最后一步。

②一定要保存锐化前的照片文件。

③宁可锐化不足,不可锐化过度。

4.叙述专业锐化的两种方法。

答:①Lab模式锐化

②分层控制锐化法

5.分层控制锐化法与传统的锐化方法有什么不同?

答:传统的锐化方法是对照片进行整体操作,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使照片中不应被锐化的部分也难以幸免。而分层控制锐化法可以针对照片的高光、中间调和暗部分别锐化,并对它们的锐化程度进行

精细的控制。

对于一张影调丰富的照片,摄影师真正需要锐化的往往是照片的中间调和高光部分而不是照片的暗部,因为对暗部的锐化会产生类似噪点的难看颗粒。分层控制锐化法将“色彩范围”功能与“蒙版”功能结合使用,通过不同的图层对照片的中间调和高光部分实现独立的调节,以此完成整体锐

化操作。

6.数码彩色照片转黑白的方法有哪些?

答:入门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①单击菜单栏中的“图像>模式>灰度”命令;②单击菜单栏中的

“图像>调整>去色”命令。

专业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①通道混合器法;②图层即时调整法。

7.弄清直方图和色阶的含义并灵活运用之,对调整照片曝光和颜色具有重要意义。请标出下图中

各箭头指示的含义。

8.上传至网上的图片文件大小一般为多少?如何设定上传至网上的图片分辨率和边长?

答:①上传至网上的图片文件大小一般为200KB。这是大部分网站对单张照片体积大小要求的上限。

②单击菜单栏中的“图像>图像大小”命令,在对话框中首先设定照片的分辨率为72像素/英寸,随后设照片的长边像素数(宽度)为800(大部分摄影网站都对影友上传的照片尺寸进行了设定,长边最大值为800像素),此时照片另一边的像素数会按比例自动调整。设定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9.为什么上传网上的图片都存储为Web所用格式?

答:网上传输的数码照片多是JPEG格式。普通的JPEG格式包含照片的很多额外信息,这对注重网络传输速度的上传照片而言是沉重的负担,因此建议在存储JPEG格式的照片时,使用专用的Web所用格式。必须通过品质控制将照片的体积控制在200KB以内。

0人 | 分享到:

阅读(159)| 评论(0)| 引用(0) |举报

第4-7章思考与练习题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kejibu_d

qiaocong

第4-7章思考与练习题

默认分类2010-06-02 16:46:19 阅读15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四章思考与练习题

1. 精彩照片诞生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答(1)懂得从独特的角度发现平凡景物的美和形式感。

(2)随着摄影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准以及敏锐的观

察和发现能力,即要有好的眼力。所谓眼力,是指一种意识,懂得自己拍

照时要追求什么,能发现别人注意不到的精彩瞬间。

(3)画面要有主题和主体。

(4)要实现画面的简洁,在拍摄角度、方向和构图取舍上都要下功夫。

(5)以情动人,用心感受。

(6)多看多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沿着成功摄影师的“视线”寻找隐藏在身边的精彩,要总结出属

于自己的经验。

(7)在创作时除了灵活地运用摄影技巧之外,更应当加入自己的思想甚

至感情,把想要通过照片传递给他人的信息融入照片中。

(8)要善于营造非凡的画面意境。

(9)要会利用画面元素的对比方法拍摄照片。常使用的方法有色彩的对比(色块的搭配让照片更富有形式感)、动静的对比、虚实的对比、影调的对比等。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题

1. .自然界中的光源按性质和照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哪两种光?说说在这两种光照下拍摄的效果

以及它们与饱和度的关系。

答:(1)可以分为直射光和漫射光。

(2)在直射光和漫射光光照下拍摄的效果:

直射光:在直射光条件下拍摄,产生的影像线条形态效果较为明显,画面的反差也较大。此时进行创作,得到的照片往往具有3 个不同的画面区域,它们分别是高光部分、亮部和暗部(阴影部分)。拍摄时要注意高光部分的细节不要丢失。

漫射光:在漫射光环境中往往没有明显的光源,此时的光线也不具备很强的方向性。漫射光下拍摄的照片中,光影效果相对平淡,被摄物体不会因光线的照射产生迥异的视觉效果,更多的精彩源自其自身的属性。此时诞生的照片,画面的反差较低。因此,曝光控制就变得容易了。

(3)直射光和漫射光与饱和度的关系:

由于强烈的光线会破坏照片的细节和色彩,所以直射光难以表现高饱和度的色彩和丰富的细节。摄影师应当耐心等待直射光线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在合适的光线和色温条件下进行创作。

漫射光对画面色彩的表现能力占有绝对优势,可以使照片呈现更丰富的色彩感觉,画面更趋于

饱和。

2.什么是光的反差(光比)?在直射光和漫射光条件下光比的大小怎样?

答:光的反差又称光比,是指画面中的亮度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光线的照射范围决定的。光比的

大小由画面中亮部和阴影之间的亮度比例决定。

在漫射光条件下,光线的照射范围比较均匀,画面的光比较小。

在直射光条件下,画面中被摄影物体的受光情况各不相同,获得光线直接照射的画面元素和处于阴影中的画面元素之间呈现很大的亮度反差,画面的光比较大。

3. 光线的方向有几种,其效果是怎样的?

答:光线的方向有顺光、斜顺光、侧光、逆光、侧逆光、顶光。

(1)顺光下拍摄的景物能得到明亮清晰的效果,画面中的细节都会得到呈现,但色彩可能不够浓

郁和强烈,反差也比其他光线条件下要小得多。

(2)斜顺光条件下拍摄,照片中会出现物体的阴影,会显著地增强照片的明暗反差和立体效果,

曝光的控制也相对简单。

(3)侧光主要应用于需要表现强烈的明暗反差和物体轮廓造型的拍摄场景,曝光控制有一定难度,应选择点测光功能对画面中的亮部进行测光,以保证主要元素的曝光正确。

(4)逆光时,照片中的拍摄主体和背景会存在极大的明暗反差。逆光时的曝光控制存在难度,需要小心把握。同时要利用遮光罩和角度的选取规避眩光。

(5)侧逆光光线条件产生的效果同时具有逆光和侧光的特点。相比于逆光,侧逆光可以带来更明显的物体立体感和更容易控制的拍摄角度及方式。

(6)顶光在多数时候难以为照片呈现完美的光影效果。当被摄物体造型复杂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存在一定的纵深时,顶光会使它的许多重要元素都置于阴影中。

4.什么是互补色?在创作时互补色能带来什么效果?

答. 把彩虹的色彩围成一圈就形成了色轮,红绿蓝3种颜色处于色轮的三等分位置。当色轮中的两种颜色之间的夹角在150°~180°之间时,称这两种颜色为互补色。红绿、红蓝,都是最典型的互

补色。

当互补色同时出现在一张数码照片的画面中时,强烈的色彩反差会带来明显的色彩对比效果。

能提高照片的颜色感染力,使画面更加清澈和靓丽。

5.什么是相邻色?在创作时互补色有什么样的效果?

把彩虹的色彩围成一圈就形成了色轮,红绿蓝3种颜色处于色轮的三等分位置。在色轮中,彼此相邻的两种颜色叫相邻色。相邻色的搭配在摄影创作中很常见,它带来的视觉感受是和谐而稳定

的。但颜色元素难以给观赏者明显的刺激。

6.什么是暖色系?暖色系颜色的色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在色轮的划分中,将大约位于紫色、黄色以上的部分选取出来,其中包含的颜色色相称为暖色

系。

暖色系颜色的色彩和自然界中太阳、火焰等有类似的表现。暖色系具有明显的视觉倾向,它们

能表现暖意、热情奔放、膨胀、前进的感觉。

7.什么是冷色系?冷色系颜色的色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用冷色系表现的景物中,具有代表性有哪

些?

在色轮的划分中,将大约位于紫色、黄色之下的部分选取出来,其中包含的颜色色相称为

冷色系。

冷色系的视觉感受相比暖色系更加舒适,冷色系元素位于照片画面中时,能给人清新、自然、

舒适、收缩的视觉感受。

用冷色系表现的景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山林、蓝天、水面等。

第六章思考与练习题

1. 经典构图表现手法包括哪几种?

答:黄金分割、简化三分法、视觉中心与中心的强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多种变化。

2.什么是黄金分割?并配图说明之。

答:将正方形底边分成二等分,取中点X,以X为圆心,线段XY为半径作圆,其与底边直线的交点为Z点,这样将正方形延伸为一个比率为8︰5的矩形,(Y’点即为“黄金分割点”)。

A︰B = C︰A = 8︰5=1.6,接近1.618。

3. 叙述三分法构图

答:在画面中首先连接对角线,然后再对每半条对角线三等分。在这些三等分点的位置安排画面主体,往往能够达到主体更加突出、视觉感受更加自然、美感更强烈的画面效果。

另外一种三分法,画面中从上到下按元素一分为三。这种三分的构图分布同样可以使画面和谐

而自然。

4.如果说绘画是加法的艺术,那摄影就是减法的艺术。请谈谈摄影构图中实现减法的手段有那些?答:减法手段除了取景以外,还可以利用镜头的光圈、焦距、拍摄距离、光线特征等技术手段减去或弱化画面中对主体产生影响的干扰元素,从而达到突出主体、引导观赏者视觉的效果。

常用的减法手段有:景深减法、广角夸张减法、阻挡减法。

5.数码摄影的构图过程中,寻找能在画面中产生强烈对比效果的元素,将它们收取进来,并以合适的比例安插在画面中,能有效增强画面的戏剧效果和视觉冲击力。请谈谈有哪几种对比元素可以运

用。

答:在数码摄影的构图过程中,可以运用刚柔对比、明暗对比、远近大小对比、色彩对比、动静对比等对比元素来增强画面的戏剧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6.什么是前景?前景有什么作用?

画面中位于拍摄主体之前的景物称为前景。前景的出现并不是固定和必须的,如果前景可能会影响或破坏画面主体的表现,就必须去除或避开。

前景在照片中可以传递很多信息。通常,前景会与其后的拍摄主体发生某种关联,此时前景的作用是烘托和渲染拍摄主体。有时,前景也起到稳定画面、让画面富有平衡感的作用。前景的运用,在很多时候还会让照片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前景的运用是摄影构图的重要砝码。

7. 什么是背景?背景有什么作用?

背景是照片画面中主体后方的景物。由于经常被浅景深的表现手法虚化,背景在摄影构图中常常被大家忽视。其实,背景在很多时候可以起到烘托、渲染主体的效果。

另外,背景如果能为照片主题服务,还可以交代场景的环境因素,增添照片的视觉内容,丰富

照片的内涵。

8.摄影的角度有哪几种?

答:一般摄影的角度分为3种,即仰视、平视和俯视。

9. 请你谈谈视向空间构图。

答:视向空间构图指当拍摄对象为运动的物体、有生命力的人或动物时,在拍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或生命体的视线方向预留一部分画面空间,让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偏向视向方向或运动方向的另一侧。预留视向空间的构图方法是为了赋予画面良好的延伸感与和谐的平衡感。

10. 构图的方式有那些种?

答:构图的方式有水平线构图、垂直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曲线构图、汇聚线构图、分割线构图、三角形构图、框景式构图、L形构图、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等。

第七章思考与练习题

1.数码单反拍摄人像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画质细腻,无胶片颗粒感,人物边缘细节清晰,便于抠图等后期制作。

(2)即拍即看,可以更好地和模特交流,调动模特的情绪。

(3)在使用闪灯或一些复杂拍摄手法时,可以即拍即看,根据情况调整拍摄方法。

(4)拍摄数量不受限制,成本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忽略。

2. 在半身人像的取景构图方面,有以下要点:

(1)头部和身体最好不在一条直线上,微小的角度变化也会让画面生动许多。

(2)双臂应各有各的姿态,不要成为两条死板的平行线或只是简单地垂放着。

(3)为了使身形挺拔而不僵硬,尽量让模特把重心放在一条腿上。

(4)背景元素和人物和谐统一,表现青春的主题时可以选择绿色、自然的背景,表现忧郁等其他

情绪时则可以选择一些暗色的背景元素。

3.户外拍摄高调人像照片如何拍摄?

答:想在户外拍摄高调人像照片,需要合适的拍摄环境和恰当的光线。为使照片背景明亮自然,需要首先找到明亮的背景,随后调整数码单反相机的曝光,在对人物皮肤正常曝光的基础上增加一档。数码单反相机的宽容度有限,对高光细节的记录能力不够强,所以拍摄时一定要有精准的曝光

控制,并仔细查看拍摄结果。

4.人像摄影时,面部表情的如何把握?

要想捕捉被拍摄者多彩的表情,从而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拍摄前的交流必不可少,摄影者应在话语间注意感受被拍摄者的性格特点。在之后的拍摄中,要注意调动被拍摄者的情绪,这里的调动不是对被拍摄者进行简单的摆布,而是为她提供施展的舞台,体味她细微的表情、动作,发现不经意间的美丽。这时,可以尽可能多地释放快门,当被拍摄者对镜头不再害羞时,使用连拍功能。

多彩的表情转瞬即逝,而连拍功能可以增加拍摄成功的几率。

5. 提高人像摄影技艺的关键

答:(1)严肃创作前提下进行大量拍摄

(2)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群

(3)从成功作品中找寻灵感

(4)安排好自己的器材和装备

(5)点滴细节不能马虎,如天气、地点选择、模特化妆等。

第1-3章思考与练习题

默认分类2010-06-02 16:44:45 阅读16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题

1. 数码单反相机与小型数码相机进行对比,有什么优缺点?

答:a.数码单反相机的优点:

(1)图像感应器面积大,画质好。APS-C尺寸图像感应器的面积约为小型数码相机的13倍,全

画幅图像感应器的面积约为小型数码相机的35倍。面积增大不仅虚化效果好,而且图像感应器内的单一像素所接收到的光量也成比例增加,所以成像噪点也得到减少。另外,所能够再现的从白色到黑色的层次范围区间(动态范围)变得更加宽广。

(2)镜头可以进行更换,可以使用从超广角镜头到超远摄镜头的多种镜头。

(3)不会错失快门时机,整个动作过程的时滞较短。数码单反相机是通过光学取景器来观察实

际图像,所以完全不会产生电子方面的时间差。

(4)对焦速度快,具有不会错失瞬间快门机会的高性能。

(5)拍摄间隔较短,能够在一定时间周期内拍摄更多的照片。

b.数码单反相机的缺点:

(1) 体积庞大,不方便携带

(2)相机的制造难度很大,工艺苛刻,价格高

(3)镜头1.虽然种类多,但同样体积庞大

(4)和旁轴相比快门操作瞬间有片刻的黑幕

2.光圈数值用用什么来表示?光圈的数值大小与进光量有什

么关系?常用的光圈的数值有哪些?

答:(1)光圈数值用 F 值表示(有时采用小写的 f )。

(2)光圈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也越大;光圈的数值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也越小。

(3)常用的光圈的数值有:F2.8,F4 ,F5.6,F8,F11,F16,F22。

3.什么是感光元件?常用的感光元件有哪几种?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1)感光元件就是将光转化为电荷信号的介质。

(2)常用的感光元件有2种; CCD和CMOS。

(3)CCD和CMOS的优缺点:

CCD成像质量较高,工艺简单。CCD感光元件采用单一的通道,因此光效率比较低,而且传送电荷信号需要电压的支持,因此耗电量大,但是单一的通道有利于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减少电

荷放大时产生的噪声。

CMOS的每个像素点都实现了一个放大器的功能,直接传输已经经过转换的信号,就会使用更低的电压,功耗也更低。不过,每个像素本身的放大器功能会增加画面的噪点。CMOS像素数的提升与传感器尺寸的增加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更容易生成像素高、幅面大的感光元件产品。

4.常见的画幅有哪几种并作简单叙述。

答:常见的画幅有全画幅、APS-C 画幅、4/3画幅。

(1)全画幅指DSLR感光元件的实际尺寸和传统的135相机底片基本相同,为24×36mm。使用全画幅DSLR,镜头焦距转换率达到了1:1,不必再乘以特定的转换系数,不必再担心超广角镜

头在广角端的焦距损失。

感光元件就是将光转化为电荷信号的介质。

(2)APS-C 画幅是指DSLR感光元件的实际尺寸和传统APS胶卷中C尺寸基本相同,为22.5 x 15.0 mm或23.6 x15.8mm。感光元件CCD或CMOS使用APS一C画幅需要1.5(1.6)倍的放大

倍率。

(3)4/3画幅的画面比例为4:3,与全画幅、APS-C画幅DSLR的画面比例是3:2的不同。4/3系统具有小型化、轻量化、实用化、高速化的特点。

5. 什么是数码相机的噪点?噪点产生的原因有几种?

答: A.数码相机的噪点也被称作噪声、噪音,主要是指感光元件将光线作为接收信号后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图像上的粗糙的细节,也指在相机的工作过程中由于电子干扰而产生的种种影响图片质量

的因素。

B.噪点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高感光度产生噪点。在暗光条件下拍摄时,由于要保证安全的快门速度,使用比较高的感光度不可避免,而由于曝光时间的限制,画面的细节损失会随着感光度的不断增大而变得越来越严

重。

(2)长时间曝光产生噪点。夜景拍摄时需要较慢的快门速度,此时CCD无法处理较慢的快门速度所带来的巨大工作量,导致很多像素失去控制,最终造成了画面细节的损失。

(3)模糊过滤产生噪点。为了强化图像的反差、增强景物边缘的清晰度而进行的锐化操作往往

会造成图像噪点。

(4)使用JPEG格式对图像压缩产生噪点。

6. 有几种常见的图片格式用于存储数码影像,其工作原理有何不同?

答:数码单反用于存储数码影像的图片格式常用的有3种,分别是JPEG、TIFF和RAW。这3

种图片格式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

(1)JPEG 图像格式的文件扩展名为JPG,是目前网络中和计算机上最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作为一种通过图像压缩方式存储照片的格式,它可以用很小的空间存储高质量的数码影像,同时这种格式具有超强的兼容性,几乎所有的软件都可以辨别它。

(2)TIFF 标签图像文件格式,它是真正意义上的非失真的压缩格式,文件扩展名为TIF。这种格式最多只能做到2 - 3倍的压缩比,所以能够保持原有图像的颜色及层次。TIFF格式会占用很

大的存储空间,主要用于商业用途及出版行业。

(3)RAW 图像格式的文件扩展名为RAW或NEF。RAW是一种数据文件,其存储的数据是没有经过DSLR处理的、最原始的照片数据,需要经过专用软件处理后才能使用。后期可对照片的对比度、色温值、曝光补偿、清晰度、眩晕度、阴影、高光、镜头暗角等进行调节。RAW格式为

照片的后期处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二章思考与练习题

1.什么是曝光补偿?

答:曝光补偿是对曝光控制的修正操作。在测光完成后,摄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拍摄场景的实际情况,对相机的测光结果进行正负两档、间隔最小1/3档的曝光调节。

2.什么是闪光补偿?

答:当拍摄环境光线不足时,使用闪光灯为近距离的拍摄对象补光。无论是使用内置闪光灯还是外接闪光灯,都可以对闪光输出量进行调节。典型的实例是近距离拍摄人像,DSLR经常输出超过需要的闪光量,导致人物过曝,此时使用闪光补偿适当降低闪光量,能营造出更自然柔和的拍摄效果。

3.什么是包围曝光?

答:包围曝光就是在合适的测光基础上进行包围曝光拍摄。通过设置包围曝光功能后,相机将进行连续3张、曝光量略有差异的拍摄,曝光量差异的多少由用户设定。

4.程序曝光模式(P)和全自动模式(AUTO)有什么不同?

答:这两种模式相机都会安排好光圈、快门进行自动拍摄。程序曝光模式和全自动模式的区别在于拍摄者可以对感光度、曝光补偿、白平衡等参数进行设置。

5.什么是光圈优先自动曝光(A)模式?为什么此模式是摄影师最常采用的拍摄模式?

答:选择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可以自主选择光圈值,相机会根据选定的光圈值设置合适的快门速度。此模式是摄影师最常采用的拍摄模式,因为光圈可以控制画面的景深。

6. 什么是快门优先自动曝光(S或T)模式?此模式多用于什么摄影中?

答:选择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模式,可以在相机功能允许的范围内随意设定快门速度,相机会自动选择合适的光圈以获得正确曝光。此模式多用于体育摄影以及对快门速度有要求的暗光摄影中。

7. 单反相机的驱动模式一般有哪几项?

答:单反相机的驱动模式一般有3项,分别是单张拍摄、连拍(可能还会细分为连拍与高速连拍)和自拍。使用单张拍摄模式能够应付一般性题材的拍摄,而拍摄纪实、体育等题材时,连拍模式就可

以派上大用场了。

8. .单反相机对焦模式有几种?

答:单反相机一般都提供3种对焦模式,虽然各个厂家的叫法不尽相

同,但实质上都是单次对焦、跟踪对焦和一种智能化识别的手动对

焦模式。

单次对焦模式:适合拍摄静物或运动特征不明显的题材如人像等。

跟踪对焦模式:适合拍摄焦距不断变化的运动主体。

手动对焦模式:在一些特殊光线条件或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自动对焦系统并不适用或难以

正常工作,此时可以进行手动对焦。

9. 画质细节包含哪些参数?说说各项参数的意义。

答:画质细节指照片的饱和度、反差、锐度、色调等各项参数。

(1)饱和度指图像颜色的彩度,每一种颜色都有一种被认为是规范的标准颜色,饱和度就是描述颜色与标准颜色之间的相邻程度的数值。通俗地讲,饱和度越高,颜色也就越鲜艳。

(2)反差指图像中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反差越大,画面中相邻的两个元素或两种颜色的差

异越大,反之则越接近。

适当调高反差可以使画面更通透,色彩更分明,过度调节则会导致画面元素过渡不自然,甚至

色调分离

(3)锐度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清晰度”,它是反映图像平面清晰程度和图像边缘锐利程度的指标。锐度越高,照片的细节对比度就越高,看起来越清楚。锐度不是越高越好,锐度过高,照片

会变得失真且刺眼。

(4)色调,主要是指彩色摄影中画面色彩的基调,是由色彩的明暗和色别所组成。在画面上起着主要作用,或在量上占有相当比重的色彩称为主色调。

第三章思考与练习题

1.数码单反相机的快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数码单反相机的快门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相机的曝光时间。快门开启的时间长,相机的进光量就多,曝光量也多;快门开启的时间短则相机的进光量就少,曝光量也就少。

2.快门速度的数字大小与曝光时间长短有什么关系?

答:快门速度用数字表示,数字越大,曝光时间越长,而当快门速度低于1s时,数字越大,曝光

时间越短。

3. 数码单反相机常见的快门速度范围有哪些?在相同条件下相邻两档快门速度曝光量相差多少?

答:数码单反相机常见的快门速度范围为30s至1/8000s,由慢到快分别表示为30s、15s、8s、4s、2s、1s、1/2s、1/4s、1/8s、1/15s、1/30s、1/60s、1/120s、1/250s、1/500s、1/1000s、1/2000s、1/4000s、1/8000s等。相邻两档快门速度大致相差一倍,因此,在相同条件下使用相邻两档快门分别拍摄,

相机的进光量和曝光量也相差一倍。

4. 快门速度要根据哪些因素做出决定?请详细叙述之。

答:拍摄运动物体时,快门速度要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拍摄距离、拍摄对象的移动方向3

个因素作出决定。

拍摄距离越近,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运动越剧烈,越需要高速快门拍摄;

拍摄距离越远,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运动越不明显,对高速快门的依赖越轻。除了拍拍摄对象的运动方向也是决定快门速度的重要因素。当摄影师从取景框中观察到拍摄对

象不同的移动方向时,快门速度对它们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5. 什么是安全快门?对于不同画幅的数码相机和镜头,安全快门怎样计算?

答:安全快门指的是能基本保证你拍照时不会因为手抖而导致照片发虚所用的最慢的快门速度。

对于全画幅相机,安全快门=1/镜头的焦距,即安全快门是镜头焦距的倒数,比如说你用200mm

的焦段拍摄,你的安全快门就是1/200秒。

对于APS-C画幅相机,由于视角变小,镜头焦距相当于乘上了1.5倍,所以你的安全快门再用

1/200秒可能就不行了,而应该是1/300秒。

如果你所用的镜头有防抖功能,比如是VR镜头,这个安全快门的速度可以降低1~2级。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要练好基本功,这样就有可能使用更慢的安全快门,如果功夫过硬,在广角端用几分之一秒、长焦端几十分之一秒的速度都可以拍出清晰的片子。

6. 光圈大小与曝光量、画面的景深和画质的关系。

答:(1)光圈大小与曝光量的关系:快门速度相同的条件下,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感光元件接受的光亮越多;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感光元件接受的光亮越少。

(2)光圈大小与画面的景深的关系:大光圈相比小光圈而言,往往能产生浅景深的画面效

果。

(3)光圈大小与画质的关系:由于数码单反镜头中的镜片由凹、凸透镜组成,根据镜头的光学特性,当使用镜头的最大和最小光圈时,照片的成像质量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一般说来,镜头最大光圈的成像质量往往不甚理想,而稍小一档的光圈在成像质量上就会提高很多。

7. 什么是景深?叙述景深三要素及其与景深的关系。

答:当镜头聚焦于拍摄对象时,被摄体与其前后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叫作景深。

镜头的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的大小是景深三要素。

景深三要素及其与景深的关系

(1)镜头的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2)拍摄距离:DSLR与拍摄对象距离越近,景深越浅;拍摄对象距离越远,景深越大。(3)光圈的大小:光圈越大,光圈数值越小,景深越浅;光圈越小,光圈数值越大,景深越大。

8. 什么是感光度?常见的感光度数值有哪些?

答:感光度是控制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感光敏锐度的量化参数。感光度的英文表示为ISO,常见的感光度数值有50, 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6400等,数值以倍数递进。实际上,两档感光度之间还可以有半档或1/3档感光度的设定,如ISO80, IS0125等。

9.快门速度与感光度的关系

答:在光圈相同、拍摄场景相同的情况下,快门速度(曝光时间) 与感光度成反比。与此相对应的是,ISO感光度的设置越低,正确曝光所需要的快门速度越慢。

10. 感光度与照片画质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提高感光度可以提高数码单反相机的快门速度,带来清晰的照片。但随着感光度的提升,照片的成像质量会逐步下降。高感光度下成像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噪点上。随着感光度的提升,照片不仅噪点增多,同时画面的细节锐度、色彩饱和度、色彩偏差、画面层次和画面反差,都会受到严重

的影响。

在暗光条件下手持拍摄,应首先保证画面的清晰,其次考虑高感光度带来的画质损失。

11.曝光值EV的量是如何规定的?

答:曝光值= 光圈+ 快门,规定当感光度为100时,光圈F1配合1s的快门速度的EV值等于0,以此为起点,当光圈和快门速度同时增加一级时,EV值也相应地增加1。同一曝光值可以由多组

不同的光圈和快门组合实现。

12. 数码单反的测光方式有哪几种,并逐一加以介绍。

答:数码单反的测光方式有三种:点测光(局部测光)、评价测光(矩阵测光、平均测光)、中央重点

测光。

点测光--只对拍摄者指定的、覆盖画面中很小一部分的特定区域进行测光。

评价测光--测光着重于焦点对应的区域,同时对其他区域进行大体平均的测光。这种模式最为

常用,能满足大部分拍摄情况的需要。

中央重点测光--测光着重于中央区域,再对整个画面取平均值。这种模式在拍摄合影或主体位

于画面中央主要位置的照片时十分适用。

《摄影摄像技术》结业考试试卷A(完整资料).doc

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学校结业考试 《摄影摄像技术 》试题A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 ) A.保持主体在画面中心 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 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 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 2、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 ) A.特写 B.近景 C.全景 D.中景 3、下面不属于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 ) A.寻像器 B.话筒 C.摄像机机身 D.镜头 4、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主体在画面中心 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 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 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 5、摄像机在光源色温大约5800K 的情况下,自然光所处的环境是:( ) A.日出日落前一小时 B.日出日落前两小时 C.上午与下午 D.中午 6、在实践中,摄像机的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的画面,为了有别于摄影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 ) A.捕捉动感 B.精心构图 C.准确曝光 D.精确对焦 7、_____是电视画面构成可视形象的基本元素,是处理画面造型、构图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反映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选项为:( ) A.光线 C.影调 B.色彩 D.线条 8、_____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在有情节的场景中,常被用作 叙事性的描写。选项为:( ) A.近景 C.全景 B.中景 D.远景 9、三角形机位布局时,在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处于两个被摄人物之间,靠近关系线向外拍摄。这种方案是:( ) A.外反拍三角形布局 B.内反拍三角形布局 C.平行三角形布局 D.大三角形布局 10、电视画面是从一定数量的画幅,以__的连续运动中体现出来的。选项为:( ) A.每秒25 帧 B.每秒30 帧 C.每秒35 帧 D.每秒40 帧 11、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的是:( ) A.拉镜头 B.移镜头 C.综合运动 D.固定画面 12、____是指画面主体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选项为:( ) A.陪体 B.前景 C.背景 D.环境 13、下列拍摄方法中,能同时引起被摄主体背景、角度和视点变化的是:( ) A.变焦推 B.跟移 C.变焦拉 D.跟摇 14、____中环境范围由小变大。选项为:( ) A.推镜头 C.摇镜头 B.拉镜头 D.跟镜头 15、日出、日落时的色温一般为___之间。选项为:( ) A.5000~6000K B.2800~3500K C.6800~7500K D.6000~7000K

摄影专业重点试题

判断: 1. 《自然主义》一书的作者就是夫瑞斯。 ( 错 ) 2. 遮光罩就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外边的一个附件。 ( 对 ) 3. 阴天的色温比晴天的色温低。 ( 错 ) 4. Y代表黄色光。 ( 对 ) 5. C M Y就是光的三原色。 ( 错 ) 6. R G B等量混合可以产生白光。 ( 对 ) 7. 白光就是由七个单色光组成。 ( 对 ) 8. 色从光来,色随光变。 ( 对 ) 9. 红外线不可以摄影。 ( 错 ) 10.物距就就是拍摄距离。 ( 错 ) 11.轮廓光能够勾勒出物体形状。 ( 对 ) 12.顺光最能表现立体感。 ( 错 ) 13.前侧光立体感最差。 ( 错 ) 14.摄影用光、就是指对人造光的运用。 ( 错 ) 15.阴天摄影提高反差最好使用低感光度胶卷。 ( 对 ) 16.太阳光的色温不变。 ( 错 ) 17.1/125秒比1/60秒曝光速度快。 ( 对 ) 18.G代表红色光。 ( 错 ) 19.阴天的色温比晴天的色温高。 ( 对 ) 20.不同地域色温都就是一样的。 ( 错 ) 21.阴影下的色温比阳光下的低。 ( 错 ) 22.灯光片的色温比日光片的高。 ( 错 ) 23.广角镜头能使主体在画面上的成像比例大。 ( 错 ) 24.荧光灯的色温比闪光灯的色温高。 ( 错 ) 25.阴天摄影提高反差最好使用高感光度胶卷。 ( 错 ) 26.不同地域色温都就是不一样的。 ( 对 ) 27.阴影下的色温比阳光下的高。 ( 对 ) 28.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 ( 对 ) 29.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 对 ) 30.快门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光圈的大小。 ( 错 ) 31.冬天在北方摄影,最好使用自动相机。 ( 错 ) 32.逆光摄影时不要加遮光罩。 ( 错 ) 33.太阳光的色温就是变化的。 ( 对 ) 34.1/125秒比1/60秒曝光速度慢。 ( 错 ) 35.机械快门比电子快门的耐寒度较高。 ( 对 ) 36.拍摄特写最好用广角镜头。 ( 错 ) 37.灯光片的色温比日光片的低。 ( 对 ) 38.照相机镜头可以用手帕去擦。 ( 错 ) 39.反射式测光表也称亮度测光表。 ( 对 ) 40.小孔成像就是倒像。 ( 对 ) 41.望远镜头能使主体在画面上的成像比例大。 ( 对 ) 42.低感光度胶片灰雾度小。 ( 对 )

摄影试卷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 —20 年第二学期 《摄影技术基础》试卷(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适用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使用。 2.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共16空,每题1分,共16分) 1.现代相机的镜头都是由 多片 透镜组成。透镜通常采用高质量的光学玻璃制成,有 凸 和凹透镜两类。 2.镜头的焦距长短决定被摄景物在胶片上 所成像的 大小,即镜头的焦距长,所成的像大;镜头的 焦距短 ,所成的像小。 3.胶片感光度和 暴光量EV 的关系是:感光度越高,需要的暴光量EV 越多 。 4光源色温是指用 绝对温标K 来表征的光源对应的光的 光谱 成分。 5.在拍摄实践中,对于定焦镜头而言,欲取最小景深的方法是使用 大光圈 ;对于变焦距镜头,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 长焦距镜头 。 6.正性感光材料经 冲洗 加工后,所得到的影像其 明暗关系 都与被摄景物相一致。 7.在彩色摄影中,基调除了包括 高调 、中间调和低调这些基调以外,还根据画面中的颜色的 冷暖属性 分为:暖调、冷调等。 8.自然风景摄影用光大多选在 日出或日落两个 时段 。这些时段自然景色瑰丽,且 光线角度低,光强变化大 。 装 订 线 1 级 : 姓 名 : 学 号 :

得分评卷人 二、名词概念解释(共5道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标准镜头 答:镜头焦距接近像面画幅对角线长度的摄影镜头,即视场角在45度到50度之间的摄影镜头。用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形象逼真、无变形,基本上和用肉眼看到事物一样。 2.胶片感光度 答:用来表征胶片受光照射后,光化学反应快慢或敏感程度的技术指标。通常以国家标准ISO表示,如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比照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测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3. 动态范围 答:动态范围是数码相机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它具体指数码相机能够拍摄的景物明暗的范围。动态范围大,即拍摄的景物明暗的范围就大。 4.闪光连(联)动 答:闪光连动装置是照相机上使闪光灯和快门连动同步的装置,老式照相机没有这种装置,现代相机这种闪光连(联)动装置,是用线路(或感应的方式)把照相机与闪光灯连接起来,当按动快门钮后照相机插座内的接触点,即刻把线路接通(发出触发脉冲),在开启快门的同时,引起(或触发)闪光。 5.景深 答:景深是指在摄影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方,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最前景物和最后景物在光轴线上所测定的距离范围。通俗一些讲,在聚焦完成后,能形成清晰的像的最前景物和最后景物的距离范围,便叫做景深。 得分评卷人 三、选择题(包含多项共10道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 135照相机标准镜头的焦距约为: ( A ) A.40mm-60mm B.60mm-135mm C.38mm—24mm D.24mm-16mm 2. 判断照相曝光是否合适的依据是考查胶片的状况,它包括:( B C D ) A.照度 B.密度 C.反差 D.层次 3. 数码照相机拍摄前的主要设置有:( A B C D )

(完整word版)艺考摄影专业测试题2017年模拟测试

武昌工学院2017年艺术类摄影专业招生考试题 答卷前仔细阅读本提示:使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保持书写规范,认真阅题,务必将答案与姓名写在指定位置,不可在卷面乱写乱画,否则试卷按废卷处理。总分值为150分(含6分卷面),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30分) 1、光圈的大小用光圈系数表示,()的光孔最大,通过的光线最多 A f4 B f8 C f11 Df2 2、相机的标准镜头通常是指() A 50mm镜头 B 原配镜头 C 焦距等于或略大约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D 45—75mm之间的镜头 3、光线传播的()定律是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属法线两端,且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A 折射定律 B 漫射定律 C 透射定律 D 反射定律 4、双凸透镜、平凸透镜、凹凸透镜统称为() A 凸透镜 B 三棱镜 C 凹透镜 D UV镜 5、属于德国的光学器材品牌是() A 佳能 B 三星 C 柯达 D 蔡司 6、ISO 、ASA、DIN、GB为()的四种标注方法 A 感光性B宽容度 C 光亮度D感光度 7、使用反光率为18%的标准()是亮度订光常用的、科学而严肃的订光方法。 A 白板 B 黑板 C 灰板 D 色板 8、具有较大像场的摄影镜头为() A 折反射镜头 B 超长焦镜头 C 标准镜头 D 广角镜头 9、使用高速快门拍摄的特点( ) A 可以产生动感 B 可以虚化背景 C 可以增大景深 D 可以凝固动体. 10、拍摄剪影要按()曝光为基准。

A 主体 B 前景 C 背景 D 平均 11、下面的颜色能给人以宁静的感觉的是()。 A 红色 B 紫色 C 橙色 D 蓝色 12、在拍摄一个画面时,如果相机的测光表提示应该使用F8、1/125s拍摄刚好曝光合适,则在光圈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哪一个快门速度拍摄会使画面曝光欠一档()。 A 1/500s B 1/250s C 1/60s D 1/30s 13、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 A 华赛 B 普利策奖 C 荷赛 D 奥斯卡奖 14、影响画面边缘上影像质量的像差是() A 球差 B 纵向色差 C 球面像差 D 畸变 15、相机的标准镜头指的是() A 50mm镜头 B 原装镜头C焦距等于或略大于底片对角线的镜头D大光圈镜头 16、二战时期()拍摄了著名的人像摄影作品《丘吉尔》 A优素福·卡什 B 阿诺德·纽曼C罗伯特·弗兰克D布列松 17、形成物体亮度的基本因素:()、反射率。 A 镜头接纳光线的能力 B 闪光灯的功率 C 吸收率 D 照度 18、在135相机系列镜头中,焦距在85-300毫米之间的,为() A 折反射镜头 B 超长焦镜头 C 长焦镜头 D 超广角镜头 19、在相机的测光模式中,测光面积最小,测量精度最高的是() A 平均测光 B 3D矩阵测光 C 中央重点测光 D 点测光 20、要想取得小景深的照片应选用() A 大光圈 B 小光圈 C 广角镜头 D 长焦镜头 21、希望工程中“大眼睛”照片的作者是() A 吴印咸 B 郎静山 C 王文澜 D 解海龙 22、如F/2的光圈直径为50MM,则F/8的光束直径为( )

《摄影摄像技术》结业考试试卷A

** 1分, 1A.C.2、A.特写 3A.寻像器 4A.C.5A.C.6A.捕捉动感7、_____是电视画面构成可视形象的基本元素,是处理画面造型、构图及烘托气氛、表达 情感、反映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选项为:() A.光线 C.影调 B.色彩 D.线条 8、_____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在有情节的场景中,常被用作叙事性的描写。选项为:() A.近景 C.全景 B.中景 D.远景 9、三角形机位布局时,在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处于两个被摄人物之间,靠近关系线向外拍摄。这种方案是:() A.外反拍三角形布局 B.内反拍三角形布局 C.平行三角形布局 D.大三角形布局 10、电视画面是从一定数量的画幅,以__的连续运动中体现出来的。选项为:() A.每秒25帧B.每秒30帧C.每秒35帧D.每秒40帧 11、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的是:() A.拉镜头B.移镜头C.综合运动D.固定画面 12、____是指画面主体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选项为:() A.陪体 B.前景 C.背景 D.环境 13、下列拍摄方法中,能同时引起被摄主体背景、角度和视点变化的是:() A.变焦推B.跟移C.变焦拉D.跟摇 14、____中环境范围由小变大。选项为:() A.推镜头 C.摇镜头 B.拉镜头 D.跟镜头 15、日出、日落时的色温一般为___之间。选项为:() A.5000~6000KB.2800~3500KC.6800~7500KD.6000~7000K 16、为克服“越轴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提高拍摄高度B.改变色温 C.插入中性镜头D.改变光圈快门 17、就电视场面调度和舞台调度相比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舞台调度的空间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 B.舞台调度在观赏时,具有较大的强制性 C.电视场面调度的视点固定、视距不变 D.电视场面调度具有复杂性、多变性 18、电视摄像师在拍摄时应寓艺术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如在拍摄夕阳时,为了获得落日

摄影专业单独考试试题选择题

摄影专业单独考试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导读:本文摄影专业单独考试试题及答案:选择题,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摄影专业单独考试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1. 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兼用滤色镜( A B C )。 A. UV镜、 B.天光镜、 C.偏振镜、 D.红镜 2. 光圈优先式曝光模式是(C ) A. MC、 B. TV、 C. Av、 D.S 3. 想要取得前后都更加清晰的大景深照片应选用( B C )。 A.大光圈、 B.小光圈、 C.广角镜头、 D.长焦镜头 4. 想要取得相对小景深的照片应选用( A D ) A.大光圈、 B.小光圈、 C.广角镜头、 D.长焦镜头 5. 镜头的物距调节环上有两种制式距离标志,它们分别是( A B )。 A. FT、 B. M、 C. FM、 D. AF 6. 镜头的光圈系数用( A )标志。 A. 1:2、 B. F=28~70mm、 C. FM、 D. MACRO 7. 135全画幅相机的广角镜头焦距是( C D )。 A.50mm、 B.105mm、 C.28mm、 D.35mm 8. 引起影像景深大小变化的因素是( A B C )。 A. 拍摄距离的变化、 B.镜头焦距的变化、 C.光圈孔径的变化

9. 用全画幅135相机,拍摄标准人像最好选用( C )镜头。 A.50mm、 B.28mm、 C.105~135mm 10. 在同样的条件下,先用F/2,1/15S后用F/16,4S拍摄同一景物,其结果是( B )。 A.密度一样、 B.密度不一样 11. 人眼看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均是由三原色组成的,三原色是( C )。 A.红黄蓝、 B.黄品青、 C.红绿蓝、 D.红橙黄 12. 小孔成像形成的是( B )。 A.正像、 B.倒像、 C.负像 13. 液晶显示屏是( A )。 A.LCD、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1275800.html,D、 C. COMS、 D. MC 14. 红色光的波长是( D )。 A.380nm、 B.480nm、 C.560nm、 D.780nm 15. 达盖尔摄影术是( A )。 A.银版法、 B.湿版法、 C.干版法、 D.沥青法 16. 现存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风景》是( B )拍摄的? A.达盖尔、 B.尼埃普斯、 C.亚当斯、 D.布列松 17. 《窗外风景》是于( C )年拍摄的? A.1800年、 B. 1820年、 C. 1826年、 D.1839年 18. “决定瞬间”是由著名摄影家( A )提出的。 A.布列松、 B.亚当斯、 C.卡帕、 D.吴印咸

摄影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 1.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的。 2.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 3. 黑白相纸按用途可分(印相纸),(放大纸)。 4. 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是(基调)。 5. 纬度小光源强度(大)。 6. 海拔高光源强度(大)。 7. 景物的反射与吸收成(反比)。 8.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9. 电子闪光灯发光的四大特性:发光强度特大,发光时间(极短)、发光色温与日光相同、发光性质为冷光。 10. 大口径镜头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拍摄,便于摄取较小的景深,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11. 相机的聚焦装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胶片上(清晰地结像)。 12. 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和、定焦镜头、(变焦)镜头。 13. 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不同的摄距、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 14. 遮光罩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前边的一个附件。 15. 摄影镜头的视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焦距)的长短和(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16. 焦距(越长),视角(越小)。 17. 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18. 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19. 民用数字相机既可以(照相)又可以(摄像)。 20. 数字相机是用各种类型的(存储卡)存储影像的。 21. 家用数字相机可以用(液晶)显示屏取景。 22. 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23. 快门速度先决模式用(S Tv)来表示。 24. 光圈大,景深(小)。 25. 光圈小,景深(大)。 26. 自拍器主要用途是(自拍),或防止相机震动。 27. 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级)光圈。 28. 数字相机是不使用(胶卷)的相机。 29. 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两部分组成。 30. 马米亚RB67相机是(120)相机。 31. MACRO表示(微距)镜头。 32.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33. 摄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4. 透镜分为(平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三种。 35. 焦距短,视角(大)。 36. 焦距长,视角(小)。 37. 光圈大,通光量(多)。 38. 相机内侧光系统,通过镜头的主要有(TTL)(TTL-OTF)通过取镜器的有(TTF)。 39. 用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拍摄会使色彩偏(红),偏(黄)产生(暖调)效果。 40. 正透镜是中间(厚)周边(薄)的透镜,起到使光线(汇聚)的作用。 41. (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2015高级摄影师资格考试试题

2009高级摄影师资格考试试题 1.虽然摄影时光线千变万化,但从光源的性质上看,只有____光和______光两种。 2.在光质方面,小和远的点光源往往会产生明显的______光效果;大和近的面光则较易产生______光效果。 3.灯光型彩色胶片用于日光下,影像会偏____色;日光型彩色胶片用于钨丝灯下,影像会偏____色。 4.黑白感光胶片拍摄五颜六色的被摄对象,是以______色调来记录的。 5.过强的背景光易使镜头产生______,同时影响影像的清晰度。 6.光在摄影上有两个作用:一是使感光胶片有了_____的可能;二是使被摄物体有了____. 7.广告摄影是以______为主要目的。 8.目前,摄影的测光方法,一是______测光;二是______测光。 9.在各类胶片中,______片保存性最好,______片保存性最差。 10.光圈大小对景深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所用的光圈愈大,景深愈_____;光圈愈小,景深愈_____.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工钨丝灯光源的特点是() A.色温低 B.寿命长 C.耗电少 D.便于观察布光效果 2.滤光片可分为() A.黑白滤光片 B.彩色滤光片 C.黑白彩色通用滤光片 D.特殊效果滤光片 3.光质的软硬是与()有关。

A.光源的强弱 B.光源与被摄体距离 C.测光方式 D.感光胶片的大小 4.感光度高的胶片的性能特点有() A.反差小 B.颗粒大 C.灰雾大 D.解像力低 5.照明亮度不足会产生的后果() A.颗粒变粗 B.反差降低 C.色彩偏差 D.影象失真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解像力- 2.灰雾度- 3.光度- 4.镜头涵盖力- 5.光比- 四、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并说明理由。判断2分,说明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1.在光圈、镜头焦距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摄距越大,景深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2.用日光型彩色胶片拍朝霞和日出,为获得彩色光平衡,可加黄滤色片。() 3.为了加大景深,可选用长焦镜头和大光圈。() 4.日光型彩色胶片适用于白天的早晨至傍晚的任何时间。() 5.使用彩色负片拍摄蓝天白云时,为突出蓝天白云效果,应选用黄滤色片提高反差。()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闪光灯光源的特点。

摄影技术考试题目

《摄影技术》课程期末考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第一部分理论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 1.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创始人为法国的。 2.照相机是能使感光胶片通过摄影镜头把景物逐张拍摄下来的工具。它是由、、三大部分组成。 3.按镜头的焦距与胶片画幅对角线长度的比值,镜头可分为:、、。 4.公安部门规定,居民身份证照片要求片幅为 mm;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规定新版护照的照片的规格为33mm×48mm,着白色服装的照片背景颜色必须用色;拍摄驾驶证相片,要求背景为色。 5.在室外自然光拍摄证件照最理想的光线条件是。 6.标准灰板的反光率为。闪光灯闪光指数一般表示方法为。夜景人物纪念照所用闪光灯指数(GN)为24,如果人物离相机距离为4米,拍摄时应选用的光圈为。 7.光圈的大小是由一系列的系数来表示的,f/后面的数字越小,表示光圈越,进光量越。 8.光圈除了能够控制光线的多少外,它的大小直接影响景深的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9.数字摄影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 10.供制作网页图像而拍摄的照片,拍摄分辨率不宜超过。 11.景别是指在画面上被“框”起的被摄景物或人物的大小范围。景别分五种分别是、、、、。 12.室内灯光摄影曝光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二是 ;三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7分)

1.快门的主要作用是:() A.控制曝光量 B.景物成像 C.控制景深 D.景物取景 2.下列焦距镜头,哪一个视角大() A.f=24mm B.f=45mm C.f=80mm D.f=135mm 3.下面光圈f值系列中,哪一个通光量最大() A.f/5.6 B.f/2.8 C.f/2 D.f/11 4.当用1/60秒,f/8光圈曝光正确时,如用f/4光圈,曝光时间为() A.1/30秒 B.1/60秒 C.1/125秒 D.1/250秒 5.同一距离,同一光圈下拍摄,下列镜头哪一个景深大:() A.f=28mm B.f=50mm C.f=100mm D.f=200mm 6.f/2光圈的通光量是f/16光圈通光量的倍数是:() A.6 B.12 C.32 D.64 7.标准灰板的反光率是:() A.18% B.25% C.50% D.75% 8.被摄对象处在哪一种环境下,需要增加曝光量:() A.海边 B.沙滩 C.空旷草地 D.森林中 9.拍摄人像的调焦应以哪个部位为准:() A.头部 B.鼻子 C.瞳孔 D.嘴巴 10.用闪光灯作为主光源拍摄时,当闪光不同步时,会造成:() A. 曝光过度 B. 曝光不足 C.画幅不全 D. 画幅变形 11.闪光灯闪光指数一般表示方法为:() A. W.S B. GB C.GN D. CN 12.国外摄影书籍中所称伦布朗光,其实就是:() A. 顺光 B. 侧光 C.前侧光 D. 逆光 13.哪种天气色温最高:() A. 阳光 B. 晴天 C.阴天 D. 雨天 14.如果要拍得人像显得高大些,应选用角度是:() A. 俯拍 B. 斜拍 C.仰拍 D. 平拍 三、判断题(每小题0.5分,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摄影摄像专业基础理论考试真题集锦

摄影摄像专业基础理论考试真题集锦 一、填空: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的。 2.黑白相纸按用途可分(印相纸),(放大纸)。 3.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是(基调)。 4.纬度小光源强度(大)。 5.海拔高光源强度(大)。 6.景物的反射与吸收成(反比)。 7.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8.电子闪光灯发光的四大特性:发光强度特大,发光时间(极短)、发光色温与日光 相同、发光性质为冷光。 9.大口径镜头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拍摄,便于摄取较小的景深,便于 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10.相机的聚焦装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胶片上(清晰地结像)。 11.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和、定焦镜头、(变焦)镜头。 12.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不同的摄距、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 13.遮光罩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前边的一个附件。 14.摄影镜头的视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焦距)的长短和(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15.焦距(越长),视角(越小)。 16.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17.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 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18.民用数字相机既可以(照相)又可以(摄像)。 19.家用数字相机可以用(液晶)显示屏取景。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1275800.html,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21.快门速度先决模式用(S Tv)来表示。 22.光圈大,景深(小)。 23.光圈小,景深(大)。 24.自拍器主要用途是(自拍),或防止相机震动。 25.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级)光圈。 26.数字相机是不使用(胶卷)的相机。 27.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两部分组成。 28.马米亚RB67相机是(120)相机。 29.MACRO表示(微距)镜头。 30.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31.摄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2.透镜分为(平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三种。 33.焦距短,视角(大)。 34.焦距长,视角(小)。 35.光圈大,通光量(多)。 36.相机内侧光系统,通过镜头的主要有(TTL)(TTL-OTF)通过取镜器的有(TTF)。 37.用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拍摄会使色彩偏(红),偏(黄)产生(暖调)效果。

(完整版)摄影试卷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 —20 年第二学期 《摄影技术基础》试卷(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适用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使用。 2.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 一、填空题(共16空,每题1分,共16分) 1.现代相机的镜头都是由 多片 透镜组成。透镜通常采用高质量的光学玻璃制成,有 凸 和凹透镜两类。 2.镜头的焦距长短决定被摄景物在胶片上 所成像的 大小,即镜头的焦距长,所成的像大;镜头的 焦距短 ,所成的像小。 3.胶片感光度和 暴光量EV 的关系是:感光度越高,需要的暴光量EV 越多 。 4光源色温是指用 绝对温标K 来表征的光源对应的光的 光谱 成分。 5.在拍摄实践中,对于定焦镜头而言,欲取最小景深的方法是使用 大光圈 ;对于变焦距镜头,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 长焦距镜头 。 6.正性感光材料经 冲洗 加工后,所得到的影像其 明暗关系 都与被摄景物相一致。 7.在彩色摄影中,基调除了包括 高调 、中间调和低调这些基调以外,还根据画面中的颜色的 冷暖属性 分为:暖调、冷调等。 8.自然风景摄影用光大多选在 日出或日落两个 时段 。这些时段自然景色瑰丽,且 光线角度低,光强变化大 。

二、名词概念解释(共5道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标准镜头 答:镜头焦距接近像面画幅对角线长度的摄影镜头,即视场角在45度到50度之间的摄影镜头。用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形象逼真、无变形,基本上和用肉眼看到事物一样。 2.胶片感光度 答:用来表征胶片受光照射后,光化学反应快慢或敏感程度的技术指标。通常以国家标准ISO表示,如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比照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测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3. 动态范围 答:动态范围是数码相机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它具体指数码相机能够拍摄的景物明暗的范围。动态范围大,即拍摄的景物明暗的范围就大。 4.闪光连(联)动 答:闪光连动装置是照相机上使闪光灯和快门连动同步的装置,老式照相机没有这种装置,现代相机这种闪光连(联)动装置,是用线路(或感应的方式)把照相机与闪光灯连接起来,当按动快门钮后照相机插座内的接触点,即刻把线路接通(发出触发脉冲),在开启快门的同时,引起(或触发)闪光。 5.景深 答:景深是指在摄影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方,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最前景物和最后景物在光轴线上所测定的距离范围。通俗一些讲,在聚焦完成后,能形成 三、选择题(包含多项共10道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 135照相机标准镜头的焦距约为: ( A ) A.40mm-60mm B.60mm-135mm C.38mm—24mm D.24mm-16mm 2. 判断照相曝光是否合适的依据是考查胶片的状况,它包括:( B C D ) A.照度 B.密度 C.反差 D.层次

摄影专业“图片分析”考题

摄影专业“图片分析”考题 摄影作品分析(一) 请各位考生根据张峰拍摄的作品《寄托》(作品由监考老师发放),从主题思想、艺术内涵、摄影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完成一篇摄影作品分析文章,题目可自拟。 分析要求: 一、主题突出、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二、摄影技术语言准确,构图、用光方式与色彩运用分析得当。 三、语言通顺、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 摄影作品分析(二) 作品题目:热闹总是别人的 考生根据所附作品按主题思想、瞬间表现、画面构图、光线与黑白灰运用、以及思想内涵等方面,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分析文章(作品为监考教师发放的一张彩色照片)。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工整。可自定题目。 摄影作品分析(三) 请各位考生根据摄影作品《伤疤》(作品由监考老师发放),从主题思想、艺术内涵、摄影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完成一篇摄影作品分析文章,题目可自拟。 图片说明:2009年10月13日阿富汗坎大哈,7岁的阿图拉因胸口中弹在医院接受治疗,他的前方是一张巨大的X光片。几天前,驻伊美军在追捕塔利班武装分子的过程中,对塔利班的车辆开枪射击,没想到正在附近放羊的阿图拉不幸中弹受伤。 分析要求: 一、主题突出、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二、摄影技术语言准确,构图、用光方式与色彩运用分析得当。 三、语言通顺、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 摄影作品分析(四) 请各位考生根据摄影作品《触景生情》(作品由监考老师发放),从主题思想、艺术内涵、摄影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完成一篇摄影作品分析文章,题目可自拟。 图片说明:在摄影图片展览的现场,一位清洁工人正驻足欣赏一幅获奖摄影作品。 分析要求: 一、主题突出、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二、摄影技术语言准确,构图、用光方式与色彩运用分析得当。 三、语言通顺、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 摄影作品分析(五) 分析电视散文《贵阳》 1、你认为片子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列举片中的两三个细节,谈谈你的看法。 3、本片通过一个人的经历来说贵阳,请结合你的人生经历谈自己的感受。

摄影师资格证考试

一、摄影师资格证介绍 摄影师是使用照相机、感光片、光源和造型技艺在室内外拍摄人像、风景、产品及生产或生活图像信息的人员。摄影师负责运用摄影器材和造型手段,将电影场面艺术地记录于胶片,完成体现导演创作设计的银幕造型任务。在摄制组中,一般由摄影、照明人员组成摄影小组,摄影师作为摄影创作和技术处理的负责人,领导摄影小组工作。某些摄制组设总摄影师,摄影师则在其领导下,作为执行摄影,负责具体创作和技术工作。按照片种的不同,分为故事片摄影师、科教片摄影师、新闻纪录片摄影师、美术片摄影师等。此外,还有从事特技摄影、特殊摄影(如显微摄影、水下摄影、空中摄影等)、字幕摄影等专业摄影师。 摄影师资格证书考试,经过摄影师培训后,考取摄影师资格证书,摄影师资格证分为:初级摄影师资格证、中级摄影师资格证及高级摄影师资格证,摄影师证书属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摄影师证书全国通用。 二、摄影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1、助理摄影师三级(高级技能) 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或大学专本科在读学生可报考; 2、摄影师二级(技师) 大学毕业满4年,或取得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满5年的,可以报考; 3、高级摄影师(高级技师) 大专以上学历,或取得技师证书,年纪需28岁以上; 三、摄影师资格证报名资料

1、一寸彩色照片3张,或提供电子版照片; 2、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或学生证)复印件各1份,或提供电子版资料; 3、填写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申报表一份或电子版填好后网上传送; 4、一级、二级另需开具相关工作证明原件1份(要求有单位公章); 5、一级二级学员考试后,另需提交3000字以上的论文一篇,格式按统一标准,并用A4纸打印。 四、摄影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摄影师资格证报名时间 原则上固定在每个月第三周周末或每个月第四周周末安排考试,摄影师报考时间一般为:摄影师考试时间前15天截止报名;特殊情况的视报名人数另灵活安排考试时间。 五、摄影师资格证考试,摄影师试题 分为理论《摄影师理论知识》考试和《摄影师实操知识》专业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专业能力考核采用闭卷模拟笔试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二级和一级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六、摄影师资格证证书成绩查询 摄影师考试合格后,一般约为45天到2个月左右取得摄影师证书。摄影师成绩查询统一网站为湖北省职业资格工作网及国家职业资格 工作网统一查询。证书全国通用。

摄影专业单独考试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

摄影专业单独考试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 导读:本文摄影专业单独考试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摄影专业单独考试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传统135相机是指: 答:使用135胶卷的小型相机。 2. 数码相机: 答:不是使用胶卷,通过CCDCMOS光电传感器进行光电转换而记录影像的相机。 3. DC: 答:数码相机的标志。 4. DV: 答:数字摄像机的标志。 5. ISO: 答:国际标准感光度制式标志。 6. CCD: 答:数码相机的电荷耦合器件,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为数码相机的感光装置。 7. LCD: 答:液晶显示器。

8. 像素: 答:构成数字影像的基本单位。 9. 测光表: 答:测量曝光值的仪器。 10. 顺光: 答:又称平面光或正面光,被摄主体前面与相机镜头拍摄方向相同的光线。 11. 散射光: 答:又称漫射光,光源光线方向不明显的光。如阴天或阴影下的光线等。 12. 快门: 答:控制进入照相机焦平面光线时间长短的装置。 13. 景深: 答:当聚焦在某景物时,此处最清晰,该景物前后的清晰范围称景深范围,简称景深。 14. 标准镜头: 答:镜头焦距等于或略大于底片或芯片对角线的长度的镜头。 15. 短焦距镜头: 答:镜头焦距小于底片或芯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16. 长焦距镜头: 答:镜头焦距大于底片或芯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17. B门:

答:用于长时间的曝光,按下快门按钮,快门开启;松开后,快门关闭。 18. T门: 答:用于长时间曝光,按下快门按钮,快门开启,松开后快门不关闭;再按一次快门关闭。 19. 自拍器: 答:又称快门延时装置。可用于自拍或慢速摄影。 20. 取景器: 答:照相机上选取景物范围的设备,并兼有其他功能。 21. 物距: 答;被摄体到镜头前节点的距离。 22. 人造光:自然光 答:人工制造的光源。天然形成的光源。 23. 光色的三补色: 答:黄、品、青。 24. 光色的三原色: 答:红、绿、蓝。 25. 显影: 答:用显影剂药品使感光材料曝光后的潜影变成可见影像的过程。 26. 定影: 答:显影后把没有感光的卤化银去掉,把感光的卤化银固定下来,使影像稳下来的过程称定影。

摄影基础试题

xx 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摄影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7233 本试卷分 A、B卷,使用2005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10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 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一个镜头的最大通光孔径是25mm,焦距为50mm时,它的最大光圈值为() A.25 B. 50D.2 2.在同样的拍摄条件下,广角镜头的景深要比使用长焦镜头时得到的景深() A.小 B.大 C.相等 D.不一定

3.鱼眼镜头的畸变属于() A.枕形畸变 B.桶形畸变 C.矩形畸变 D.彗形畸变 4.日光型胶卷的平衡色温要比灯光型胶卷的平衡色温() A.高 B.低 C.一样 D.不一定 5.一般来说,彩色负片的曝光宽容度要比彩色反转片的曝光宽容度() A.大 B.小 C.相同 D.不可比 6.当一个焦距为14-85mm的镜头接在焦距转换系数为2的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上时,它的实际焦距为() A.28-170mm B.28-85mm C.14-170mm D.7-170mm

7.数码相机图像传感器前的光学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是() A.消除xx B.消除xx C.消除xx D.消除杂光 8.在拍摄一个运动物体时,使用下列哪一个快门速度会获得最大的动感效果()秒秒秒D.都一样 9.当一台CD—ROM刻录机的刻录速度为4×时,表示它每秒钟能够刻录的数据量为() A.600KB B.150KB C.600M BD.不一定 10.当我们近距离拍摄时,下列取景方式中,最容易产生视差的为() A.单镜头反光取景 B.双镜头反光取景 C.LCD取景 D.以上都不是 11.下列关于反射式镜头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反射式镜头通常只有一档光圈 B.不能使用快门优先式曝光

中高级摄影师资格证考试题库

填空 1.1839年8月19日法国人雅克.曼岱.达尔盖向世界公布了摄影术。. 2.与电视新闻相比,新闻摄影具有瞬间永久性。 3.35毫米传统相机拍摄所用的底片为24*36mm。 4.新闻摄影的基本功能是一种图文结合的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 5.相机的快门按其所在位置不同可分为镜间快门和焦平快门。 6.镜头焦距的长度不仅影响所摄影像的大小,还影响镜有感光力的强弱和镜头视角的大小,并决定景深的大小。 7.用数字相机在光线较暗的新闻现场拍摄照片要保证较高的快门速度,除可以开大光圈外还可以把ISO调高。 8.彩色胶片包装盒上标有chrome的是彩色反转片。 9.我们通常以镜头的通光口径与焦距相比,其比值的大小即表示镜头的感光力的强弱。 10.从景深的近界限至镜间的距离称作超焦距。 11.新闻摄影应遵循新闻规则,新闻价值是衡量摄影新闻的最好手段。 12.新闻摄影不仅应具有新闻气氛而且还要能比较集中地体现新闻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具有较大的新闻包容量。 13.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发现了感光材料,拍摄了世界上的第一张照片。 14.光圈缩得越小,通过的光线越少,这时f系数的比值越大。 15.复式镜头的焦距一般说是焦点到光圈之间的距离。 16.尼康D70S单反相机拍摄程序盘上标有A表示光圈优先快门自动。 17.景深的大小主要受光圈,镜头,焦距和摄距的影响。 18.照相机上的快门与光圈是用来控制感光材料受光时间长短和光线强度大小的装置。 19.摄距相同,焦距不同,镜头越长,所拍摄的影像越大。 判断 1.一个EV值只有一种光圈与快门的组合。[多种] 2.光圈的f数值越大,镜头的进光量越多。[少] 3.视角最大的镜头是超广角镜头。[鱼眼镜头] 4.Nikon D70S是旁轴取景相机。[同轴] 5.摄影中,利用超焦距是获取最小景深的方法。[最大] 6.Nikon D70S 相机是120型单反相机。[小型数字] 7.35mm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把光圈定在f11时,光圈立即缩小到了指定光孔大小。 8.数字相机白平衡调白炽灯模式,在中午前后日光下拍摄照片,影响色调偏黄。[蓝] 9.景深的大小主要受光圈的影响和其它因素无关。[主要受光圈,镜头,焦距和摄距的影响] 10.Nikon D70S型相机为五点眼控自动调焦相机。[五点十字调焦] 11.照相机镜头上标有XX mm,是指镜头的口径。[焦距] 12.彩色反转片,应用C—41工艺冲洗。[E—6] 13.光圈f2.8比f11少两倍进光量。[多] 14.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取景时存在时差。[不存在] 15.镜头焦距相同,摄距相同,光圈越大,景深越大。[小] 16.数字相机将白平衡调至白炽灯模式应用影室闪光灯暴光,所得影像偏黄。[蓝] 17.ISO100比ISO400感光度高2倍。[低] 18.日光型彩色胶片的色温是3400度。[5600]

2019年武昌工学院摄影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2019年武昌工学院摄影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摄影理论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小孔成像形成的像,其原理是墨子在一书中提出的。 2、时期,摄影术跟随国的炮舰传入中国。 3、照相机机身上的P档表示,M档表示。 4、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中,色明度最高,色明度最低。 5、镜头容易产生桶形畸变,镜头容易产生枕形畸变。 6、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镜头焦距长,景深;镜头焦距短,景深。 7、f/4光圈所接纳的光量是f/5.6的倍,f/8光圈所接纳的光量是f/ 的4倍。 8、在光质方面,小和远的点光源往往会产生光效果;大和近的面光源则易产生光效果。 9、纪实摄影的两大基本要素为性和性。 10、拍摄流水采用快门可以凝结流动的水,但如果要获得流水虚幻迷茫的效果应采用快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尼埃普斯的日光蚀刻法又被称为()。 A.光绘成像 B.阳光摄影术 C.卡罗式摄影术 D.纸基照片 2、安装在镜头上主要起减少紫外线和保护镜头的作用的滤镜是()。 A.UV镜 B.中心影像镜 C.散射镜 D.灰色滤镜 3、对摄影师艾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描述不正确的是()。 A.被誉为“美国现代摄影之父” B.编辑出版了摄影刊物《摄影作品》 C.《统舱》被称为“第一张现代摄影作品” D.早期追求印象派摄影的画意风格 4、现代主义摄影是()的一个组成部分。 A.精细摄影 B.纪实摄影 C.现代摄影 D.直接摄影 5、对色光三原色混合说法正确的是()。

A.绿光+蓝光=红光 B.红光+绿光=蓝光 C.红光+蓝光=紫光 D.色光三原色的混合是加法混合 6、在白炽灯应使用()的色温拍摄白色物体不易发生偏色。 A.8000K B.5500K C.3200K D.1000K 7、对“f64小组”美学追求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小光圈 B.画面高度清晰 C.层次影调细腻 D.柔焦 8、为了加大景深,镜头可选用以下哪一项()。 A.长焦距镜头 B.短焦距镜头 C.自动对焦镜头 D.全景镜头 9、中国第一部摄影美学专著是()。 A.《半农谈影》 B.《静山集锦》 C.《大风歌》 D.《摄影之器记》 10、用彩色负片拍摄蓝天白云时,为获得加深蓝天,突出白云效果,应采用()。 A.天光镜 B.去雾滤光镜 C.偏振滤光镜 D.中灰密度镜 三、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0分) 1、景深 2、滤光镜 3、色温 4、决定性瞬间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现代摄影的“负正影像系统”是由谁其创立的?这一系统与“银版摄影法”有何异同? 2、什么是眩光?在实际拍摄中,如何消除眩光? 3、根据镜头焦距的不同,镜头主要分为哪三种?这三种镜头各有什么成像特点? 4、照相机取景器的功能是什么?其取景系统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第二部分图片鉴赏写作 五、实操题(每图10分,共40分) 以三个圆形(可同等大小,也可自由规定大小)为基本元素进行自由组合,画出四种不同的构图样式。 六、图片分析题(共50分) 请对图片进行分析,指出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优化意见。 七、图片欣赏与写作(共60分) 请欣赏并分析尤素福·卡什的摄影名作《英国首相丘吉尔》,不少于2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