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老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1)

我最好的老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1)
我最好的老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1)

统编版《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读记“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3.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4.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难点: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如自由读、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领悟文章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读、思、划、议等方法,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生字)

课型:略读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背诵李商隐赞颂老师的古诗《无题》

2、同学们,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自由谈看法。(认真负责,知识面广,严格要求,关心学生……)

3、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特殊的老师,看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谈论印象中老师的形象,然后为理解怀特森老师的与众不同打下伏笔。根据课题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浓厚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为深入了解课文的写作意图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提出读书要求:

(1)自由读文,认识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

(2)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拿起手中的笔,随时勾画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记录下自己的疑惑。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词语: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侃侃而谈

3、你对哪个词语有所理解?齐读两遍这些词语。学生读词语。

4、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提醒学生,语言要简练。

【设计意图:扫除字词障碍,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一并解决了一些疑问,从而完成了初读目标。】

三、再读课文,走近“最好的老师”

1、默读1-4自然段,思考:

1、怀特森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用——从文中画出。

2、画出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在旁边做批注。

3、用一两个词语形容怀特森老师。

2、学生在书上划出来,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交流、汇报等形式来解决课文重点。达成目标二,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

生汇报并出示:

(1)一次测验,我们按照课堂笔记回答的每一道题,都被画上了红叉叉,我们都得了零分;

(2)老师讲课的信息都是错误的,我们做的课堂笔记也是错误的信息;(3)课堂上传看的猫猬兽头盖骨也只是普通的猫的颅骨;(4)希望我们多去发现问题,大胆提出来;(5)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

请同学们再次齐读以上句子,读出气愤、读出喜爱、读出敬

佩!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在学习中,充分利用情感这一平台,读找体会重点词句,用感情朗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验与想象,在情境中感悟。达成目标一。】

四、细读课文,走进“最好的老师”

1、默读5-8自然段,思考:怀特森先生是不是最还好的老师?用-----划出依据。

2、课堂交流。

学生可能的回答会有:(1)使我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2)使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如何去接近真理”教师适时引导,出示:

“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板书)

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有两个“不要迷信”)说说你看法。

我们要尊重书本,但不要迷信书本;我们要尊重权威,但不要盲目崇拜权威。(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句子“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感悟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的重要。)

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科学精神的认识。达成目标二,即理解本文所蕴含的科学精神。】

3、辩论赛要求:必须拿出证据,依据要有说服力。

怀特森先生是不是一个好老师?

正方:是反方:不是

四、回顾旧知

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

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师小结:学需要怀疑,需要“冒险”,需要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拥有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

五、总结收获,学习写法

同学们,对这样一位教学方法独特的老师,你喜欢吗?

看得出来,你们都很喜欢怀特森老师,那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吗?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办法让我们和他一样喜欢上了怀特森先生?

(指名交流。作者通过一堂关于“猫猬兽”课的事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师小结:作者这是在用事实说话,并把自己在这件事中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详细的记录了下来,所以才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

的写法。达成目标四。】

六、小练笔:

体会“一事一议”的写作方法。

用一个事例告诉大家一个道理。

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配套练习册。

八、板书设计:

21*我最好的老师

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设计意图:本板书设计注重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融会了以

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的教学思想。从题目入手,不仅较好地反映出了课文重点内容,而且分层次地、十分清楚地揭示出了课文的思想感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