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系统(ZysppsVer3.0)使用指导

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系统(ZysppsVer3.0)使用指导
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系统(ZysppsVer3.0)使用指导

地下管线测量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地下管线测量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02-25T12:43:54.7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作者:李鹏飞王凯 [导读] 摘要:地下管线测量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资料,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需求,采用较为合理的方法探明城市建成区内的地下管线现状,获得准确的管线数据及附属设施空间位置与属性信息,编绘各类专业管线图、建立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实现管线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山东省济南市 250104 摘要:地下管线测量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资料,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需求,采用较为合理的方法探明城市建成区内的地下管线现状,获得准确的管线数据及附属设施空间位置与属性信息,编绘各类专业管线图、建立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实现管线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随时了解地下管线的基本状况,可以根据相关地下管线资料制定相应安全的应急预案,可以预防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地下管线;测量方法;质量;控制措施 1 测量方法 1.1 明显管线点位 测量对于明显的管线点位可以直接开井测量各类数据,一般情况下,明显管线点位包括人孔井、检查井、变压箱等,在开井测量后要经过基础的检查测量,测量最终读数要满足相应精度要求,然后通过实地调查进一步核实当前绘图标示中管线位置,借助仪器通过实际调查、记录、测量明显管线点位,最终获取地下管线相关信息。 1.2 隐蔽管线点位测量 隐藏管线点位相较于明显管线点位测量难度较大,在进行测量时要重点关注。对于金属类管线,可以使用感应法、直连法、夹钳法进行测量,在平面范围对金属管线进行定位可以使用极值法进行深度定位,而对于电信管线来说,夹钳法使用最为适宜。对于其中的平面位置可以借助等效中心修正的方式进行定位,通过极值法与等比值法相结合测定深度。对于电力管线来说可以掲开盖板进行辅助测量,若盖板揭开不便,可以通过感应法进行处理。对于非金属类管线,如给水管,可以在查阅相关资料后确定管井位置,然后测量其埋深,采用高频感应法对剖面曲线进行测定,测定完成后再使用探地雷达对其进行核查,在可以开挖区域使用触探联合开挖的方式进行现场验证;对于排水管,可以通过开井调查方式进行测量,先推测两井之间相关数据确定窨井间加点位置,在被测管线范围内确定埋深点,关注相邻平行管线情况,若无法满足相关测量条件,沿线存在干扰,要使用辅助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当探测方法,结合各类压线法灵活运用,规避各类干扰问题。 1.3 地下管线测量编绘 地下管线图的编绘,需要将外业测量数字转化为图形,包括综合管线图、专业管线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在这些管线图中,要合理控制各图比例尺,所有管线图要以城市要求为根本。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使用软件计算、处理相关数据,最终格式、代码要统一,便于分享、上传、处理。使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时,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了解标准、修改、编辑标准,对于图纸中存在矛盾问题可以技术处理。除断面图采用单色绘制,其余地下管线要采用彩色绘制,并使用相应符号标示凊楚各类图例。严格按地形图图示1:500比例尺绘制地下管线图。 2 质量提升方案 2.1 质量管理 管线测量是一个人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工序复杂,“人”是质量管理工作“人、机、料、法、环、测”6个因素中最大的影响因子。管线测量的质量控制需在遵循传统“两检一验”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理念的基础上,落实基于闭环控制理论的过程质量控制,遵守以控制输入优先、风险早预防的原则,把质量监管的关注点从结果控制前移至过程控制、直至输入控制甚至设计控制,把产品检测的目的从判定产品是否合格发展为了解生产过程的变化趋势,加强顶层设计、细化生产流程、统一技术标准、评估参考资料质量、统一技术交底、强化关键工序控制,保障测绘生产过程的稳定,为管线测量成果抽检奠定基础。 2.2 控制测量质量 充分收集测区周边国家或区域统一坐标系下的起算控制点,并检核其稳定性和兼容性。测区较大时,分级布设框架网,埋设稳定的测量标志,个别控制点稀少地区可同级布设附合路线一次,同级控制网或结点网应统一平差。应重视测绘仪器的检定和日常检校,并保留记录。利用RTK进行观测时,应全面测试RTK系统和大地水准面模型的稳定性、可靠性、精度和适用范围。测量管线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时,至少观测两个测回,初始化时间较长、卫星信号干扰或遮挡较严重的区域应增加测回数;按规定进行测前、测后检核,不合格成果重测,完整保存外业观测数据记录和输出成果。 2.3 管线调查质量 参考利用资料时,应充分了解已有管线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探测精度和作业标准,现场踏勘地形变化情况和检测成果质量,分析成果的可靠性、现势性和可利用程度。管线点的设置应保证管线点的投影精度、各方向管线走向中心线位置准确、能反映管线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弯曲特征。管线点测量应加强生产过程检核,实现不超测距长度限差测量、平高点位匹配正确、归心改正到位,边长投影归化改正较大的区域采用解析法测量。管线探查中隐蔽点埋深采用70%法测量的精度要高于直读法,且应考虑管径修正。管线调查应注意线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搞清楚去向,统一特征点、附属物等采集的认识,现有手段无法调查的管线应有相关处理说明。管线数据库点、线、面表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冗余数据,固化管线点、线的唯一性编码,更新编辑时注意图库的一致性。 2.4 控制管线点测量精度 管线点测量使用的仪器可采用全站仪和GPS-RTK组合使用,在建筑物稠密且高楼林立,卫星信号受干扰区域宜使用全站仪测量管线点外顶或内底高和平面位置,全站仪测量时测距应控制在150m以内,管线点测量沿城市公路进行,坡度一般比较平缓,测线的天顶距一般不超过5°。仪器和测杆高量取误差控制在±2mm之内,仪器对中和测杆对中误差也会对管线点测量精度导致误差超限。在空旷地区,建筑物不太稠密的住宅区且卫星信号接收良好的区域,可采用GPS-RTK测量各管线点的三维坐标。管线点测量提高精度的方法建议:(1)对于被房角、树木或电线杆等障碍物遮挡的管线点位,应采取准确有效的测量方法来保证测量精度,如采用偏心测量等。偏心测量时偏心距应控制

电子逸出功的测定讲义

金属钨的电子逸出功的测定 【实验目的】 1.了解有关热电子发射的基本规律;2.学会用理查孙(Richardson)直线法测定钨的逸出功。 3.了解光测高温计的原理和学习高温计的使用;4.进一步学习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仪器】 WF-2逸出功测定仪、电压表、电流表等 【实验原理】 在高真空(1.33×10- 4P a 以下)的电子管中,一个由被测金属丝做成的阴极K ,通过电流F I 加热,并在另一 个阳极加正电压时,在连接这两个电极的外电路中将有电流A I 通过,如图2-1所示,这种现象称为热电子发射。 通过对热电子发射规律的研究,可以测定阴极材料逸出功,以选择合适的材料。 方法是:在相同加热温度下测量不同阴极材料二极管的饱和电流,然后相互比较,加以选择。 1.电子的逸出功 根据固体物理学中金属电子理论,金属传导电子的能量分布遵从费米—狄拉克(Fermi--Dirac)分布。即 F 31 1 223d 4()==(2m)(e +1) d E E KT N f E E E h π-- (2-1) 式中F E 为费米能级,h 为普朗克常数,m 为电子质量。 在图2-2中左侧画的是不同温度下能量分布函数与能量的关系,右侧画的是金属的表面势垒(横坐标X 是距离金属表面的距离)。在绝对零度时,电子按能量的分布函数如图2-2曲线(1)所示,是抛物线的形式,但是这个抛物线在F E 处被陡然切断,也就是所有电子的能量都不超过 F E ,当然不可能有任何电子发射。曲线(2)表示较低温度 时的情况,此时高于F E 的电子数量很少,因此在较低温度下是观察不到电子发射的。之所以形成这种形状的曲线,是由于随着温度的升高,只是能量在F E 附近的电子才能改变它的状态(因为温度较低时,热能不足以使能量较低的电子激发到F E 以上的空态),所以电子按能量的分布在截断处由陡变缓,并向高能量处伸出一个尾巴,当温度进一步上升时,这种效应将变得更加显著,曲线(3)即为此种情况。曲线(3)表示温度已经高到一定程度,此时已经有相当的数量的电子的能量高于b E (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这时就有相当大 的热发射电流(实际上,逸出金属的电子只是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电子的一部分)。 在通常温度下,由于金属表面存在一个厚约10 10 -m 左右的电子层——正电荷形成的偶电层,它的电场阻碍 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也就是说金属表面与外界(真空)之间存在一个势垒b E ,因此,电子要从金属中逸出,至少必须具有b E 的动能。从图2-2可见,在绝对零度时,电子逸出金属至少要从外界得到的能量为 : 0== b F E E E e ?-。 图2-1 图2-2 d E

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系统Zyspps Ver3.0-使用说明

目录 一、功能简介 (3) 1.强大的物探数据录入功能 (3) 2.全面的数据查错功能 (3) 3.快速的管线成图功能 (3) 4.方便的图形、数据维护功能 (3) 5.灵活的自定义设置功能 (3) 二、系统安装与卸载 (4) 1.系统安装 (4) 2.系统启动 (4) 3.系统卸载 (4) 三、系统设置 (5) 1.系统设置页 (5) 2.一般设置页 (6) 3.界面设置页 (12) 4.查错设置页 (13) 5.成图设置页 (14) 四、数据录入 (20) 1.系统主界面 (20) 2.新建测区数据库 (21) 3.打开测区数据库 (21) 4.新建管种 (22) 5.打开管种录入窗口 (23) 6.图库联动图形点线录入方式 (27) 7.点坐标数据录入和修改 (29) 五、数据查错 (29) 六、管线成图 (30) 1.补充点库坐标数据 (31) 2.生成管线图 (31) 七、管线分幅 (37) 八、管线标注 (38) 1.编排图上点号 (38) 2.专业管线标注 (40) 3.综合管线标注 (40) 4.综合管线扯旗 (41) 5.插入排水流向 (41) 6.沟渠边线绘制 (42) 九、管线编辑 (42)

1.保存注记位置 (42) 2.读取注记位置 (43) 3.属性查询与修改 (43) 4.插入管线点 (45) 5.移动管线点 (46) 6.删除管线段 (47) 7.删除管线点 (47) 8.属性复制 (48) 9.图库联动图形属性编辑 (49) 十、管线统计与查询 (51) 1.管线信息实时查询 (51) 2.管线点号查找 (51) 3.管线点数量统计 (52) 4.管线点数量统计 (53) 5.图元扩展属性查询 (53)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方法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方法 文章来自赣州宇辉仪器设备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d914892381.html, 中心议题: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方法 解决方案: 地下管线探查 地下管线测量 利用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1、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简介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已应用多年。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人们为了寻找战争遗留的地雷和其他未爆炸物而试图将物探技术应用于实际,但当时只有一些常规物探方法,由于分辨率低、抗干扰能力差,效果不大。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者们采用新型磁敏元件、新型滤波技术、天线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使这类仪器的信噪比、精度和分辨率大大提高,且更加轻便和易于操作,实现了高精度、高分辨率。又由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使得探测数据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形成了一项适用技术。 1.1、地下管线探查 地下管线探查是指应用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对地下管线进行定位、定走向、定埋深。它的原理是:地下管线的存在会改变天然的或人为产生的地球物理场的分布,即产生异常。研究这些异常的形态、分布、形状可获得地下管线位置的有关资料。常用的地下管线探测方法有两种: (1)充电法。对地下管线施加直流电,在地面上观察电磁场的异常,以确定地下管线所在的位置,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仪器轻便、方法简单、定位精度高,在地下管线密集的区域有较好的分辨率,但使用条件必须有可供充电的出露点,在地层电阻串低时效果差。 (2)电磁感应法。是观察地下管线在一次电磁场作用下,利用发射线圈产生的电磁场对金属管线感应所产生的二次电磁场的变化规律以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不需出露点,在地下管线比较少的情况下效果好。

为克服这些缺点,国外已研制出具有仪器输出阻抗与被测管线阻抗自动区分信号的探测仪,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被测管线的电磁信号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可见,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理论、仪器装备、电算解释应属物探理论及技术范畴,但又不同于常规的工程物探;应用领域应属于工程测量,又与常规的工程测量不一样,它是运用物探的原理对地下隐蔽体进行准确测量的技术。 1.2、地下管线测量 地下管线测量是指对管线点的地面标志进行平面位置和高程连测;计算管线点的坐标和高程、测定地下管线有关的地面附属设施和测量地下管线的带状地形图,编制成果表。 地下管线测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控制测量,已有地下管线测量,地下管线定线与竣工测量,测量成果的检查验收。控制测量应在城市的等级控制网基础上布设,其方法为现有的成熟的测量方法均可采用。如电磁波导线,静态、快速静态和动态GPS测量。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量可采用GPS测量、导线串联法或极坐标法等。 1.3、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是地下管线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是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探明查清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基本特征和属性,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计算机能处理的介质上,实现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实用、信息规范、运行稳定,信息现势性好,技术先进。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 (1)地形图库管理功能; (2)管线数据输入与编辑功能; (3)管线数据检查功能; (4)管线信息查询、统计功能; (5)管线信息分析功能;

地下供排水管线探查及水表查找

地下供排水管线探查及水表查找 一、地下供排水管线探查 1、地下供排水管道探测方法 对地下供排水管道的探测,根据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地球物理条件,采用不同的物探方法进行探测。对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管线采用电磁法探测,对非金属管道采用电磁波法及高精度磁法进行探测。 电磁法:是利用天然电磁场或人工电磁场源对管线进行激发,在地下管线中产生电流,管线周围形成电磁场,然后采用仪器测量其分布特征,确定管线的空间位置。该方法为本次工程的首选方法,即采用英国雷迪和日本富极探进口系列地下管线探测仪,根据管线的敷设状况,选择使用被动源的工频法、甚低频法,主动源的直接法、夹钳法、电偶极感应法、磁偶极感应法等。 电磁波法:即地质雷达探查方法,是通过安置在地表的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宽频短脉冲电磁波,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传播过程中遇到与周围介质电性不同的管线界面时产生反射并被接收天线记录下来,显示在屏幕上形成一道雷达记录。当天线沿测线方向逐点移动探查时,各道记录按测点顺序排列在一起,形成一张探查雷达图像,通过分析雷达剖面图像中各反射波强度、波形特征及到达时间,可推断地下管线的分布状况。该方法探查精度高,不受管线材质限制。该方法主要用于对非金属管线的探测,另外还用于解决复杂地段的管线探测和对疑难点进行确认。 此外,个别地方还可采用机械探测方法以验证其它方法的精度和准确性。 2、地下管线探测原则则 地下管线探测应遵循如下原则: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优先选用轻便、有效、快捷、成本低的方法;复杂条件下宜采用多种探测方式方法。 3、定位、定深方法 3.1平面定位方法 平面定位方法技术包括对地下管线的搜索和精确测定地下管线在地面投影位置。在地下管线未知区域,首先可采用扫描搜索的方法确定管线位置,然后做进一步的追踪探查,精确测定管线的平面位置。

物理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量实验数据处理

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电子的发射规律,掌握逸出功的测量方法。 2.了解费米—狄拉克量子统计规律,并掌握数据分析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电子逸出功及热电子发射规律 热金属内部有大量自由运动电子,其能量分布遵循费米-狄拉克量子统计分布规律,当电子能量高于逸出功时,将有部分电子从金属表面逃逸形成热电子发射电流。电子逸出功是指金属内部的电子为摆脱周围正离子对它的束缚而逸出金属表面所需的能量。逸出功为0a f W W W =- ,其中为a W 位能势垒,f W 为费米能量。 由费米—狄拉克统计分布律,在温度0T ≠,速度在~v dv 之间的电子数目为: 2()/1 2()1 f W W kT m dn dv h e -=+ (1) 其中h 为普朗克常数,k 为波尔兹曼常数。选择适当坐标系,则只需考虑x 方向上的情形,利用积分运算 22 /2/21/2 2( ) y z mv kT mv kT y z kT e dv e dv m π∞ ∞ ---∞ -∞ ==?? (2) 可将(1)式简化为 22//23 4f x W kT mv kT x m kT dn e e dv h π-=? (3) 而速度为x v 的电子到达金属表面的电流可表示为 x dI eSv dn = (4) 其中S 为材料的有效发射面积。只有x v ≥将(3) 代入(4~∞范围积分,得总发射电流 kT e s e AST I /2?-= (5) 其中234/A emk h π=,(5)式称为里查逊第二公式。 (二)数据测量与处理 里查逊直线法: 将(5)式两边同除以T 2后取对数,得 ()32lg lg 5.03910s I AS T T ? =-? (6)

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系统系统设置

物探作业之前,通过学习《规程》和《设计书》,物探人员配合内业人员首先了解以下内容: 管线种类及代码 探查内容,以及各项应填写的内容,如:“特征”“附属物”栏的填写内容 提交的数据格式及内容 内业人员根据以上情况,在主菜单栏中点击"设置\系统设置"打开设置对话框来设置各项内容。具体各项设置内容如下 (一)系统设置页 此页所有设置保存在安装目录下的....\Support\文件中: 系统路径:用于指定系统设置文件的存放路径。 用户路径:用于指定用户输入输出数据文件的路径。 图库联动:标记此选项表示打开图形到数据库的联动,通过相关命令对图形的选择和修改将关联到对数据库的选择与修改。 库图联动:标记此选项表示打开数据库到图形的联动,对数据库的修改更新将关联当前打开图形的修改更新。需要购买本软件或咨询软件更多交流信息请联系pc-software#(#改成@) 压缩数据库:当选择“打开前压缩”时表示在打开物探库前对数据库存进行压缩处理,当选择“关闭后压缩”时表示在关闭物探库后对数据库存进行压缩处理。 物探库数据格式:当选择“双联向格式”时表示录入的物探库为双联向格式的数据,当选择“单联向格式”时表示录入的物探库为单联向格式的数据。 数据库录入方式:当选择“物探库分离点线”时表示以物探库为过渡方式分离点线,录入的原始数据保存在物探库,在作进一步的数据处理之前(如数据查错、管线成图等),必需先通过“数据导出”功能将其导出为点文件和线文件,与图形相关保存在点或线表中的有关属性(如点号点位、符号角度等的更新数据)将丢失。 当选择“直接分离点线”时表示录入时物探数据直接分离到点文件和线文件中,无须再次导出,与图形相关保存在点或线表中的有关属性不会丢失。 数据库存盘方式:请选择“自动存盘”方式。 管线代码录入格式化:当选择“全部大写”时则表示无论大小写输入法是否打开,对管线代码的输入将自动格式化为大写方式,当选择“大小写混合”时则表示对管线代码的输入不作自动大小写格式转换。 数据表命名方式:当选择“按大类命名”时表示数据中物探数据库、点库、线库数据表的命名将按管线大类命名,当选择“按小类命名”时表示数据中物探数据库、点库、线库数据表的命名将按管线小类命名。 (二)一般设置页 此页所有设置保存在安装目录下的....\Support\文件中:

地下管线基础知识

地下管线基础知识 城市地下管线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不同种类地下管线埋设特征也不同,作为地下管线探测工作者,有必要学习地下管线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同种类管线的结构特征和埋设规律,采用与管线相应的探测技术方法,以达到有的放矢,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地下管线探测任务。 1. 地下管线的分类、内容及技术术语 1.1 地下管线的分类、内容 (1)给水管道:可按给水的用途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 (2)排水管道:可按排泄水的性质分为污水、雨水和雨污合流及工业废水等管道。 (3)燃气管道:可按其所传输的燃气的性质分为煤气、液化气和天然气管道;按燃气管道的压力P 大小分为低压、中压和高压管道,其他类依据是: 低压P < 5kPa; 中压P >5kPa, <; 咼压P >,益。 (4)工业管道:可按其传输的材料性质分为氢、氧、乙炔、石油、排渣等管道; 按管内压力大小分为无压(或自流) 、低压、中压和咼压,其分类依据是:

无压P =0 ; 低压P > 0, <; 中压P >, < i0MPa 高压P > 10MPa。 (5)热力管道:可按其所传输的材料分为热水和蒸汽管道; (6)电力电缆:可按其功能分为供电(输电和配电)、路灯、电车等电缆;按电压的高低可分为低压、高压和超高压电缆,其分类依据是: 低压V < 1kV; , 中压V > 1kV, < 110kV; 6kv、10kv 高压V > 110kV。110kv, 220kv (7)通讯电缆:可按其功能分为电话电缆、有线电视和其他专用电信电缆等。根 据权属单位分主要有:中国电信、网通(WT)、移动(YD)、联通(LT)、电视(DS)、军 用(JY)、铁通(TT)、公安专网、银行专网、校园网络等。 技术术语 (1)压力管线:指管道内流体介质由外部施加力使其流动的工程管线。 (2)重力自流管线:指管道内流动着的介质由重力作用沿其设置的方向流动的工程管线。

地下管线普查技术方案

长春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 长春市市政公用局 二〇一〇年三月

目录 1 总则 (1) 1.1 一般规定 (1) 1.2 地下管线的普查对象 (3) 1.3 精度要求 (4) 1.4 地下管线普查的工作内容及基本程序 (4) 2 地下管线探查前的技术准备 (6) 2.1 一般规定 (6) 2.2 现况调绘图的编制要求 (6) 2.3 现场踏勘的内容 (7) 2.4 方法试验 (7) 2.5 探测仪一致性检验 (8) 2.6 编制技术设计书的基本内容 (9) 2.7 项目作业计划书内容 (10) 2.8 技术设计书和作业计划书进行审批 (10) 3 地下管线探查 (11) 3.1 一般规定 (11) 3.2 实地调查 (13) 3.3 仪器探查 (19) 3.4 管线探查草图的绘制 (20) 3.5 探查工作质量评定 (22) 4 地下管线测量 (24)

4.2 图根控制测量 (25) 4.3 地下管线联测 (25) 4.4 地下管线定线和竣工测量 (26) 4.5 地下管线测量的质量评定 (27) 5 地下管线图的编制 (29) 5.1 一般规定 (29) 5.2 地下管线图的编绘 (31) 5.3 地下管线成果表的编制 (32) 5.4 地下管线图编绘检测 (33) 6 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监理 (34) 6.1 一般规定 (34) 6.2 监理的主要职责 (34) 6.3 监理的工作程序 (34) 7 地下管线普查的质量检测 (37) 7.1 一般规定 (37) 7.2 质量检测的主要职责 (37) 7.3 检测的工作程序 (37) 8 测区成果资料的验收和归档 (39) 8.1 一般规定 (39) 8.2 验收 (39) 8.3 档案资料进馆 (42) 9 长春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44)

地下管线探测作业指导书

地下管线探测作业指导书1.地下管线普查基本技术要求 1.1地下管线点探查精度 。 地下管线调查应在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所标示各类地下管线位置的基础上,通过对所出露的地下管线及附属设施按下表的调查项目要求详细核查地下管线及其附属物的各属性,做好记录和量测。

L尺在地 L尺长轴 ,不能 1)管线规格用钢卷尺下井量测。电缆管块或管组的计量单位用mm表示。 2)圆形断面量测其内径;排水管沟量测矩形断面内壁的宽和高;电缆沟道量测沟道断面内壁的宽和高;电缆管块或电缆管组量测其外包尺寸的宽和高;地下综合管廊(沟)量测矩形断面内壁的宽和高;直埋电缆的管线规格用条数表示; 3)量测结果应与地下管线现状调绘图进行对照,当两者不一致时,应以实地量测内容为准; 4)同一规格的地下管线其管线规格记录应统一。 5)地下管道和以管块、管组形式埋设的电力、电信电缆应查明管道或管块、套管的材质。材

质的记录应采用中文全称。 6)埋设于地下管沟或管组、管块中的电力或电信电缆,宜查明电缆的根数或管组、管块孔数。 2.3应当查明的建(构)筑物和管线点 明显管线点和新建管线点应按下表所示内容查明管线上的建(构)筑物和管线点。 地下管线探查查明与测注的项目 2.4实地调查中对特殊情况的处理

1)压力井、沉井、电力、电信、电话、倒虹吸等大井(1m×1m以上)应实测井的范围,其管线点应设在管线进、出井的实际位置; 2)在管线的变坡或变径处,如果坡度和直径是渐变的,则应在变化的起点和终点分别设置管线点。管线点间距小于75米,当管线长度超过75米无特征点时,在其直线段上增设直线点,以控制管线走向。 3.不同专业地下管线探查 A B C D 3.1 1 2 3 4 5 6 7 3.2 1)探查的主要方法 地下管线探查物探方法主要包括被动源法和主动源法,被动源法包括工频法、甚低频法等;主动源法包括直接法、感应法、夹钳法等。我们一般采用的是主动源法。 ①工频法 利用载流输电电缆中所载有的50~60Hz交变电流所产生的工频信号或金属管线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场进行管线探测。 ②甚低频法

管线测量方案

资质等级:测绘乙 级 证书编号: 1005010 管线测量技术方案(具体方案要根据项目情况编辑)

北京中建华海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china construction huahai surveying&mapping technology co.,ltd 2015年4月14日 目录 一、主要技术依据 (1) 二、平面坐标系和高程基准 (1) 三、工作范围及内容 (1) 四、管线测量 (2) 五、人员及设备 (2) 六、质量保证措施 (2) 七、安全生产管理 (3) 八、提交的成果资料 (3) 管线测量技术方案 一、主要技术依据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DB11/T316-2005《北京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20257.1-2007)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1:500 业主要求及相关文件。 二、平面坐标系和高程基准 、平面坐标系采用北京地方坐标系;1 、高程系采用北京地方高程基准。2 三、工作范围及内容 已有资料的收集,地下管线探测与调查,地下管线测量。: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地下管线施测前,应收集测区范围内已有的控制测量资料,地下管线现况调绘资数字化地形图等。料和1:500 地下管线的探查以实地调查为主要手段进行工作,内容包括探明地下管线的 平面位置、高程、走向、规格等。 地下管线测量采用全野外数字化采集的方法进行,采集所探测地下管线点数 据及修测地形图,由全站仪观测、内存记录一次性完成。 将调查、测量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并在管线数据库的 基础上输出各种管线图和成果表。 作业过程中,按制定的质量保证措施,以作业组自检、作业组互检和部门专 检的“三级检查”制度进行该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并撰写质量检查报告,对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四、管线测量 探1:500地下管线点测量是在管线点探查作业完成后,由探查工序提供一份 页3共页1第北京中建华海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管线测量技术方案 查草图,图上标注有探查点号、管线走向、位置及连接关系等,作为开展管线测量的依据。 地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连测,应使用全站仪或测距经纬仪,以导线串测法或 极坐标法进行。在采用导线串测法时,其精度和技术要求按《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级导线精度要求执行;当采用极坐标法时,测距边不得大于技术规程》中III

地下管线图测绘

地下管线图测绘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潘正风 一.地下管线探测 地下管线的分类和内容有: 电力管道:包括输配电电缆、动力电缆、照明电缆等管道。 电信管道:包括光缆管线、电视管线、市话管线、长话管线、军用通讯管线等管道。 给水管道:包括工业和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输配水管道。 燃气管道:包括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的输配管道。 下水管道:包括雨水、污水、工业废水等管道或渠道。 工业管道:又称特种管道,包括:热力、工业用气体、液体燃料、化工原料、排灰排渣等管道。 地下管线探测的概念包括地下管线探查和地下管线测量,前者主要针对缺少完整资料档案的已有的管线,后者主要针对新建的管线。 1.地下管线探查的任务和内容 城市地下管线探查的任务是:查明各种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高程、埋深、走向、结构材料、规格、埋设年代、权属单位等,通过地下管线测量,绘制成地下管线平面图和断面图,并采集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所需要的一切数据。 2.地下管线探测的方法 地下管线探查是在现场查明地下管线的敷设状况及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和埋深,并在地面设置管线点标志。地下管线探查方法包括:明显管线点的实地调查、隐蔽管线点的物探调查和开挖调查。 3.地下管线探测的精度要求 地下管线点平面位置及深度探测的精度规定有:(1)隐蔽管线点的水平位置和埋深探查精度,(2)探测管线点的坐标和高程精度。 按照《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2003年)对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的精度要求如下。 类别 平面位置限差 埋深限差 探查精度测量精度测绘精度±0.10h ±5cm 图上±0.5mm ±0.15h ±3cm 二.地下管线测量 地下管线测量工作包括新建地下管线的施工测量(规划放线)、新埋设管线的竣工测量和已有管线探查测量。其成果为:地下管线正确的施工定位、测绘地下管线图(平面图和断面图)及采集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所需要的信息。其地理空间位置必须采用本城市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设计书

XX 市地下管线探测 技术设计 xxxxxxxxxx 二〇一五年四月 XX市地下管线探测 技术设计 编写单位:xxxxxxxx 编写者: 审批单位: 审批者: xxxxxxxxxxxx 二〇一五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1.1 测区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 作业范围及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技术准备...............................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作业流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二章技术及精度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 技术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 技术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 精度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 调查区坐标系统及起算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2.5 成图规格...............................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三章地下管线探查...........................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 资料收集...............................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 仪器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 探测工作的展开.........................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 金属与非金属管线的探测................. 错误!未指定书签。 3.5 管线点编号及标注....................... 错误!未指定书签。 3.6 探测技术............................... 错误!未指定书签。 3.7 主要疑难管种与疑难地段的探测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四章地下管线测量...........................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 一级GPS控制测量......................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 高程控制测量..........................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 图根控制测量..........................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 管线点测量............................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五章 1:500带状地形图修补测................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 基本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 地形测量...............................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六章内业资料整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 建立管线点属性数据库..................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 绘制管线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 编制成果表............................ 错误!未指定书签。

城市地下管线测量基本知识

城市地下管线测量基本知识 2.1城市地下管线的分类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埋设在城市规划道路下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等各种管道、电力、电信电缆以及地下管线综合管沟(廊)等。从管线传输或排放物质的性质来分,城市地下管线可分为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信、电力、工业和综合管沟(廊)八大类管线,每一大类管线还可根据传输或排放物质的差异或其功能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小类,如给水管线可分为生活水、循环水、消防水、绿化水和中水等;燃气管线可分为煤气、天然气、液化气和煤层气等;排水管线可分为雨水、污水和合流等;热力管线可分为热水、蒸汽和温泉等;电力管线可分为供电、照明、电车、信号、广告和直流专用线路等;电信管线可分为市话、长途、广播、有线电视、宽带、监控和专用等;工业管线可分为氢气、氧气、乙炔、石油、航油、排渣和垃圾等;综合管沟(廊)管线可分为综合管廊和综合管沟等。 2.2地下管线测量 地下管线测量工作分为地下管线的探查和地下管线的测量两部分。 ①地下管线的探查 地下管线的探查主要针对明显的线点(主要有接线箱、变压器、消防栓、入孔井、窨井等附属设施)进行。作业时将所有窨井逐一打开,一一测量管径、走向、管道位置、深度等直接数据,并对走向判断不清的管线进行查证。 ②地下管线的测绘 地下管线的测量可依据第一步地下管线的探查所绘制的草图进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建立地下管线测量控制网,为管线点联测和管线图测绘提供基础。 (2)进行管线点联测,确定管线点的坐标与高程。 (3)内业进行管线图的绘制。 2.3地下管线测量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对于已有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应充分利用原有控制点进行施测各管线特征点如果没有控制点或密度不够时,则应建立精度适宜,密度合理,点位不易被施工破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可采用全站仪布设光电测距导线或全球定位系统

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系统(Zyspps Ver2.0)数据录入[精品文档]

一、数据录入 在开始录入物探数据之前,请先对用户设置文件[...\Support\Userset.ini]中段[点库-物探库字段对应设置]和段[线库-物探库字段对应设置]中的内容进行字段对应设置,程度将根据此对应关系把物探数据分离成点、线数据,如果当前点、线字段没有对应物探库字段,请填写空值,仅保留等号前的部份。 注意: 当在系统支持文件[...\Support\Support.mdb]中表“管线字段”增加删除记录或改变字段名称,用户设置文件[...\Support\Userset.ini]中段[点库-物探库字段对应设置]和段[线库-物探库字段对应设置]中的内容将会丢失,此时必须重新设置这两个段中的内容。 (一)打开AutoCAD2006进入数据处理系统主界面如下

(二)新建测区数据库 在操作工具菜单栏中点击“文件”,打开“文件”下拉菜单如下图,点击“新建测区数据库”,即可新建一个内容为空的mdb数据库。需要购买本软件或咨询软件更多交流信息请联系pc-software#https://www.360docs.net/doc/d914892381.html,(#改成@) (三)打开测区数据库 在操作工具菜单栏中点击“文件”,打开“文件”下拉菜单如下图,点击“打开测区数据库”,即可打开一个现有的mdb数据库。

(四)新建管种 如果已经打开或新建测区数据库,在操作工具菜单栏中点击“文件”,打开“文件”下拉菜单如下图,点击“新建管种”

将打开如下对话框: 在下拉框中选定要新建的管类代码,点击“确定”。 (五)打开管种录入窗口 如果已经打开或新建测区数据库,在管种工具栏中数据录入窗口内双击管类代码,即可打开对应管类数据录入界面:

地下管线保护措施与应急措施

第十三节、地下管线保护措施及应急措施 一、工程概况 根据本工程红线范围的探测报告书以及管线布置图,了解到场地红线范围内有一条给水管道,给水管线点13个。管线保护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 二、地下管线保护目标 本司在施工前将经过调查和探测,再进行土方开挖等施工操作,施工操作过程中做好管线保护的准备以及相关保护措施,协助相关单位做好保护工作。 三、现状地下管线情况

管线位置四、地下管线保护管理机构图

五、管线损坏原因 1、施工引起的直接损坏施工造成地下管线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下管线位置不明。在施工前没有经过调查和探测,而是盲目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由于在施工前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调查需要一定的费用和时间。大多数施工单位都不会也不思做此项工作。这是造成地下管线损坏的常见原因之一,而且造成的事故大多数都比较严重。 (2)施工时土体挤压导致一些临近区域内年代早、管材强度弱、接头不牢固的管线发生损坏。 (3)基坑开挖、边坡失稳或流沙现象引起较大的土体变形,当变形量超过管线的变形极限时,就会发生管线损坏。 (4)施工中可能产生土体不均匀沉降或地面隆起,当不均匀沉降或隆起值较大时会导致附近管线断裂或接头错位。 (5)施工机械、车辆、材料和土体等荷载过大会将下面的强度不高的管线压坏。 (6)施工开挖后,裸露的管线在冬季由于气温骤降,管子易冻裂。 (7)开挖裸露的管线在雨季受到洪水的冲击或附近的土体流失从而使管线发生损坏。 (8)施工时没有按要求进行施工。导致裸露的管线受到大的坚硬物体的剧烈碰撞而断裂、松动等。 六、地下管线的改移和保护 1、管线改移前首先对管线实施保护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安 全 员 管线保 护 员 施工员 施工班组

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的填写规定

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的填写规定 1.管线点号:由“作业代码(2)(见表3)”+“顺序号(7)”组成,如SS1,为本探查小组测区内上水1号点,探查小组编号为A-Z;在程序读入时根据本表填写的测区号和小组号自动添加,形成“测区号(2)+作业代码(2)+小组号(1)+顺序号(7,井框点则为6位数字+1位大写字母组成)”作为现场点号,形成如01SSA0000001,井边形成如01SSA000001A。 2.外顶(内底)埋深:单位为m,管线点的外顶、内底(排水及管沟)埋深。 3.探测中心埋深:单位为m,仪器探测时得到管线深度,必填栏。 4.修正后埋深:单位为m,按表6填写修正后的埋深,也可用程序自动进行内业处理(?)。5.连接点号:管线连接方向点号,小组内可直接填写连接管线点号,如SS1;与本小组外部接边时应填写完整,01SSA0000001。 6.连接埋深:连接点的埋深,主要用于排水管线连接点的外顶或内底(排水及管沟)埋深,其他管线可不填写此栏。 7.特征:管线点的特征用代码表示(见表11)如:GD、CD、SG、ZJD、FZD、ZZD、JH、WG、GZD、QSD、ZXD、JBD、JGD、P、CSK、3T、4T…….。 8.附属物:管线点的附属物(见表10)BJ、BC、XFM、FMJ、PNF、SB、PQF、XFS………。 9.材质:指本管线段材质(见表8),如:PVC、PE、ZT、SN、G、T、ZH、SM、FH、CU、GX、BL等。注:管道类填写管材;管块类填写填管芯的材质;直埋电缆、通讯填写线材质。10.护管材质:记录管线保护部分的材质。主要指管埋、管块类的保护部分的主体最外层的材质,或指套管中外层管线材质,见表8。 11.管径/宽:单位为mm,指本管线段最大截面宽度(圆形:管径,矩形:宽)。 12.高:单位为mm,指管段最大截面高度(例如矩形:高),圆形可不填,程序自动生成。 13.压力等级:指管线段的压力等级,具体见表9。如:燃气(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电力(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工业(无压、低压、中压、高压)、压力未知。 14.压力值:需调查管线的具体压力值,如电力单位为千伏,燃气单位为千帕,工业单位为千帕。 15.流向 根(孔)数:管块、管埋填写总孔数;直埋、管沟的填写根数;排水管线填流向,1表示起点到终点,0便是终点到起点。 16.激发方式:以代码表示,1-直接连接;2-夹钳;3-感应(直立线圈);4-感应(压线); 5-其它。 17.定位:以代码表示,1-电磁感应法;2-地质雷达法;3-弹性波法;4-高密度电阻率法;5-轨迹探测法;6-钎深;7-开挖;8-据调绘资料。 18.定深:以代码表示,1-直读;2-百分比;3-特征点;4-地质雷达;5-弹性波法;6-井中磁梯度法;7-高密度电阻率法;8-轨迹探测法;9-钎深;10-开挖;11-实地测量; 12-据调绘资料;13-内插。

市政地下管线测量内容及方法概述

市政地下管线测量内容及方法概述 你好,我们领导看了,觉得是综合概述,没有说服力,不切合实际,也没有太多的专业性。 请在文中标注出具体哪里需要修改。因为根据您确定的题目已经完成写作,文章结构已经确定。具体的工作流程,测量方法文章中均有一定篇幅,您可以在文中标出在哪一点展开叙述,我尽可能补充完善。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市政地下管线建设步伐也随之加快,难度随之增大。市政地下管线纵横交错,设计布局复杂多变。地下管线如同城市的血管组织,担负着传递能量和信息,排放废物和废液的重要工作。一个城市地下管线的复杂程度间接反映了城市的功能化建设程度。而由于我国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不够完善和规范,很多城市和地区的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不清,没有完整和精准的管线布局系统,就非常容易出现施工建设破坏地下管线的事故。从而引起的停水停电情况,甚至是人员伤亡都会给政府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尽量防止和避免发生事故,市政地下管线的测量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下管线测量;地下管线探测;地下管线测量方法 1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地下管线布局规模越来越庞大,其所具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我国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和管理长期以来缺少一套严禁完善的制度和规划,市政地下管线测量工作的难度很大,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历史原因造成的城市地下管线档案资料不完全、不统一。管网分布不清,一些年代久远的旧厂房地下管网的铺设甚至没有建设图纸资料。 (2)地下管线资料时效性差。许多城市的地下管线现有的建设资料,都没有较强的时效性,很久没有更新。这给城市建设规划和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也提高了地下管线测量的工作难度。 (3)地下管线布局铺设混乱。由于地下管线功能复杂,根据其功能性的不同,所属权单位不同,造成的管理的难度较大。由于不同单位的建设经济资金和管理方法的差异,很多单位的地下管线建设布局缺乏设计性,造成管线铺设混乱、管理混乱的情况。 (4)地下管线建设部门协调问题。地下管线建设过程环节中的设计、施工、测绘部门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