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水灾害研究报告

暴雨洪水灾害研究报告
暴雨洪水灾害研究报告

暴雨洪水灾害研究报告

一、研究的动机

暴雨洪水灾害对城市的经济影响巨大。在全国每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中,暴雨洪水灾害会占很大的比例。除此之外,暴雨洪水灾害也具有灾区范围大、伤亡人数多的特点。所以,我决定研究“暴雨洪水灾害”这一主题。

二、研究的目的

了解暴雨洪水灾害的危害、产生原因、如何预防等

三、研究方法

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我有三点研究方法:①了解各地暴雨洪水的受灾情况;②查看本地区的受灾历史;③了解暴雨洪水的危害。

四、研究内容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极广,除沙漠、戈壁、极端干旱和高原山区外,大约2/3的国土面积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全国600多座城市有90%都存在防洪问题,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洪水的汇集和快速到达下游,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发生在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暴雨洪水和沿海风暴潮灾害。由于东部地区不仅人口密集,而且80%的人口生活在沿江、沿河的平原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经济较为发达,因此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十分巨大。我国暴雨洪水形成的主要特点是:1.暴雨集中,强度极大,从而形成江河洪水峰高量大,全国不同历时的最大点暴雨记录和不同流域面积的最大洪峰流量都与世界各地相应的最大记录十分接近,甚至超过。2.高强度、大面积暴雨洪水集中分布在山地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带,并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和时序规律,夏季集中出现的雨带主要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北部。3.江河洪水年际变化很大,同时又存在重复性和连续性,一个流域重复出现类似的特大洪水和连年发生特大洪水的情况屡见不鲜。4.沿海风暴潮灾害主要由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引起,其中少数登陆台风深入内地与从西南部产生的气旋性涡旋北上,往往在局部地区产生特大暴雨。容易引发洪水,导致村庄、房屋、船只、桥梁、游乐设施等受淹,甚至被冲毁,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可能造成水利工程失事。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

员伤亡。洪水灾害:洪水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给人类正常生活、生产活动带来的损失与祸患。只有正确的认识暴雨才能避免。

五、研究心得

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洪水来了,应按照预定路线转移。如果洪水来得太急,已经来不及进行转移了,应用门板、船等物体漂浮在水面,等待救援。 2.当洪水来得很快,大水已经进屋了,要急速爬上屋顶、墙头或就近的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护人员转移。不能单身游水转移。 3.土墙砌的住房,只能做暂时避难场所,因为经水一泡,它们随时会有坍塌的危险。 4.假如没有大树、院墙,屋顶又一时爬不上去,此刻应抓住固定物不放,并呼救他人搭救脱险。经过研究,我得知因暴雨诱发,所造成的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暴雨洪水还会引发山洪和山体滑坡等灾害。所以,当灾难到来时,要头脑冷静、行动迅速,汛期河道水位上涨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应该避雨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地点;及时对溺水、触电、雷击者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并尽快与医院联系取得救护。在平时,我们应尽力将暴雨洪水的危害消息传递出去,引起政府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我们还应该停止砍伐树木,并通过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预防暴雨洪水。把灾情损失降到最低。

通过了这次研究,我了解到了暴雨灾害对人们的影响。也明白了因暴雨灾害而诱发的泥石流形成主要原因除了暴雨,还有人为的因素——乱砍滥伐、乱垦荒田、水土流失。只有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地球上的环境,善待大自然,大自然才会向我们露出快乐的笑脸。破坏大自然的环境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那么,大自然也会给予我们最严厉的惩罚。

请保护地球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善待自然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的生活在这片大地上吧!

西安铁一中 M1-3班

习思聪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DOC)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2015年12月 目录 0前言 (3)

1基本灾情 (3)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3) 2.1自然地理条件 (3) 2.2水文气象条件 (3) 2.3地形地貌 (4) 2.4地层岩性 (4) 2.5地质构造 (5) 2.6工程地质条件 (5) 2.7水文地质条件 (5) 2.8区域地壳稳定性 (6) 3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 (6) 3.1灾害规模、特征 (6) 3.2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6) 4地质灾害现状危害及发展趋势 (8) 5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 (8) 5.1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 (8) 5.2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 (8) 6今后的防治工作建议 (8) 7应急调查准备和安全问题 (8)

0前言 1基本灾情 2014年9月2日13时19分,位于长江一级支流青干河支流锣鼓洞河左岸的杉树槽发生重大岩体滑坡。初步估算,滑坡体总面积3万m2,估计总方量约80万m3。滑坡地点位于秭归县沙镇溪镇三星店村2组、3组交界处,距离青干河河口约5.15 km。滑坡导致G348国道约200m损毁中断,大岭电站3栋房屋被掩埋,损毁柑橘园约60亩,损毁镇村公路2条450m,16个村(居委会)133个供电台区全部停止供电,紧急转移撤离沙镇溪初级中学师生、当地村民、电站职工家属共计953人,估算直接经济损失3220万元。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2.1自然地理条件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与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县境东起茅坪新集镇凤凰山(新县城所在地),西止磨坪乡凉风台,南起杨林桥镇向王山,北止水田坝乡懒板凳垭。县境东西最大横距离66.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离60.6公里。秭归县版图面积2427平方公里。据2010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秭归县国土实际总面积22.74万公顷。本次调查的杉树槽滑坡位于秭归中部的沙镇西镇流锣鼓洞河左岸。 2.2水文气象条件 滑坡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1 493.2 mm.降雨具时段和频度相对集中的特点,雨季多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58 mm.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低到

煤矿突水灾害的防治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7019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煤矿突水灾害的防治详细 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煤矿突水灾害的防治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众所周知,“水、火、瓦斯、粉尘、顶板”灾害是煤矿生产的五大灾害。其中水害历来是制约煤炭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随着对地下岩层的开拓与延伸,地下含水层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对水的诱发及强化作用,造成井下开采环境恶化, 常常遇到突然发生的来势凶猛的透水现象,致使设备被淹没、人员伤亡。因此,如何根据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辨识水害、采取预防措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引发水害的水源和原因 在暴雨、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窖水这四种引发煤矿的水源中,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造

成的频率最高,危害也最为严重。地下岩溶水尤为严重。 由于水源不同,造成水害的水源压力也有差异。在我国北方地区,多为突发性底板岩溶水突水;南方和西南地区,作用于煤层顶底板的突水压力较小,矿井突水多为缓发式突水。 煤矿水害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地质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地质因素包括:老窖、老空积水、含水层和断层导水等。其中老空积水是指生产矿井的老采空区、老巷道等积水,这种水存在于采掘工作面周围,既可以形成大面积的积水区,也可以以零星形态分布,这种水体的水量虽然不是很大,但因流动快而具有很大的突发性,尤其是矿区开采多年,而且下山开采,上部的煤层大都已采空,容易形成老积水。 人为因素主要指一些煤矿,超层越界开采,防水

高考地理小专题——暴雨洪涝(有答案)

高考地理小专题——暴雨洪涝 典型例题一:(2013·全国高考真题)(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所使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参考答案: 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典型例题二:(2017·河北高二月考)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答三点即可) 典型例题三:(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 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参考答案: 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典型例题四:(2016·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防治地面洪水地下突水涌水的安全措施

防治地面洪水、地下突水、涌水的安全措施第一章地面防治水 一、地表水防治设计依据 1、防洪标准及防洪坝墙设计要求 (1)为使工业场地生产区不受山洪的威胁,在井口及工业广场东侧 高地设计梯形断面的截洪(水)沟,使山洪水流入工业广场两侧的自然冲沟中,确保工业广场的安全。 (2)场地内设计排水明沟、盖板沟。地面雨水流经水沟就近排入附 近小溪沟。矿井工业场地扩建时,将对原有排水沟进行修缮和改造,采用分散的排水方式,可减小水沟的断面,且使水沟的沟底纵坡保 持5‰~10‰,确保雨水快速汇入附近小溪沟。 (3)由于矿区冲沟发育,雨季时冲沟水可能直接进入采空区,使矿 井充水,造成淹井事故,应注意地表冲沟采动裂隙的治理。

(4)对地表透水和积水区域采取防堵、防漏措施,定期清理水沟, 保持流水畅通。 2、开采塌陷、裂隙对地表水系和降雨渗漏的影响 在采空区影响范围内将诱发地裂缝、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灾害,大气降水将渗入井下,形成水患。因此除留保安煤柱外,在矿井后 期生产中,对采煤可能引起的裂缝应及时用土石进行填平夯实,应 对地质环境变化加以监测和防护工作。设计中要对地表沉陷影响的 重建筑设留保安煤柱,对地表沉陷形成的塌陷坑,要尽量整平,回 填造地,易产生滑坡的地方应提前修筑挡土墙,打抗滑桩或削坡减 载等,另外,平时应经常有巡视人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地表水防治 1、煤矿必须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漏情况、疏 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等情况,熟悉当地水库、水电站大坝、江河

大堤、河道、河道中障碍物等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 2、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在山区还必须避开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井口及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标高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时,必须修筑堤坝、沟渠或采取其它防排水措施。 3、煤矿井口附近或塌陷区内外的地表水体可能溃入井下时,必须采取措施,并遵守下列规定: (1)严禁开采煤层露头的防隔水煤(岩)柱。 (2)地表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排泄积水。修筑沟渠时,应避开露头、裂隙和导水岩层。特别低洼地点不能修筑沟渠排水时,应填平压实;如果低洼地带范围太大无法填平时,应用水泵或建排洪站排水,防止低洼地带积水渗入井下。

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方法

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方法 (2011-03-23 17:54:39) 转载▼ 王宇 1确定位置 对照地形地质图或其它带地理底板的图件,询问、对照确定所处位置。应用简便的GPS测定灾点的地理坐标和高程、方向。 应用地质罗盘确定坡面产状。 2了解灾情及发灾过程 认真听取当地干部的汇报,收集汇报材料,记录灾害损失情况、近期天气情况、灾害发生时间及过程、目前地质体的活动情况、灾害救援情况。 向当地灾民询问灾害损失、灾害发生时间及过程、灾害表现形式、有关成灾地质作用的表象、河流动态和降雨情况等。 现场调查核实灾害损失情况。通过灾害现场的观察,统计记录现场人员及财产损失的数量、毁坏程度,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第四条的标准确定灾害程度分级(表1)。 表1地质灾害灾度分级标准

调查分析确定地质作用类型。通过现场地质作用途径和痕迹、堆积体土石成分、结构的观测、堆积体规模的测量,确定地质作用的类型、规模等级,掌握具体形态数据,譬如:滑坡体的长、宽、厚度、体积,确定成灾地质作用的类型。 3调查地质灾害成因 地质环境条件 调查内容:①地形地貌,崩塌陡崖地形地质特征,滑坡山体的地形地质特征,泥石流的流域地形地质特征;②岩体工程地质特征;③土体工程地质特征;④地质构造;⑤水文地质条件等;⑥地震活动情况。选择及规划调查路线。符合地质规律,安全,有利于全面观测。 勤于观测记录、拍照和素描。

主要针对地质环境中导致灾害发生的脆弱性问题进行观测,确定地质灾害形成的不良地质环境因素。譬如高陡的斜坡、松散的岩土、暴雨活动情况、强烈的地表水流侵蚀等。 注意量力而行,确保人员安全。 人类活动的影响 调查内容:通过观测和访问,调查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造,以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譬如土地开垦、耕种,建筑、道路、水利工程建设的切坡和填土、对地表径流的改变、增加坡体荷重,采矿活动,弃渣不合理堆放,地下水开采或疏排等。 认真调查分析这些活动与成灾地质作用的关系,包括空间位置、时间上的关联,确定这些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地质灾害活动痕迹调查 调查内容:①崩积体的分布范围、高程、形态、规模、物质组成、分选情况、块度、架空情况和密实度,崩塌方式、崩塌块体的运动路线和运动距离;②滑体形态及规模,后缘滑坡壁的位置、产状、高度及其壁面上擦痕特征;滑坡两侧界线的位置与性状;滑动的方向、滑距等;③泥石流残留在沟道中的各种痕迹和堆积物特征,推断其活动过程、泥石流性质和规模等。 分析整个地质作用过程。 引发因素确认

洪水灾害科普知识——洪涝

洪水灾害科普知识——洪涝 可分为:暴雨洪水(含山洪)、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演坝洪水等多种类型。主要的是暴雨洪水。 垮坝洪水包括:水库垮坝和堤防决口所形成的二类洪水。这两类既与气象因素有关,又与人为因素有关。 ⑴水库垮坝洪水的突发特点是:洪峰高、历时短、流速大,往往造成下游毁灭性灾害,特别是人员伤亡。 ⑵堤防决口是:由于洪水超过堤防设计标准,堤防质量有问题,或者因人为设障壅高水位而造成漫或溃决洪水。人为扒堤决口造成 的洪水也有发生。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⑴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 尽可能地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⑵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⑶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⑷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 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1、洪水到来之前,要关掉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以防因电线浸 水而漏电失火、伤人。时间允许的话,赶紧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在 阁楼。如时间紧急,可把贵重物品放在较高处,如桌子、柜子或架 子上,以免被水浸湿。 2、在洪水到来之前,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首先要堵塞门的 缝隙,旧地毯、旧毛毯都是理想的塞缝隙的材料,还要在门槛外堆 放沙袋,以阻止洪水涌入。为防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 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沙袋可以自制,以长30公分,周长15公分最好,也可以用塑料袋塞满沙子、泥或碎石,放入 沙袋。如预料洪水会涨得很高,那么底层窗台外也要堆上沙袋。 3、如果洪水不断上涨,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退,应在楼上贮备一 些食物及必要的生活用品,如饮水、炊具、衣物等,还要携带火柴 或打火机,必要时用来生火。 4、如果洪水迅速猛涨,你可能不得不躲到屋顶或爬到树上。此 时你要收集一切可用来发求救信号的物品,如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沾油破布(用以焚烧)等。及时发求救信号,以争取被 营救。用一些绳子或被单,使身体与烟囱相连,以免从屋顶滑下。 5、不到迫不得已不可乘木筏逃生。乘木筏是有危险的,尤其是 对于水性不好的人,一遇上汹涌洪水,很容易翻船。此外,爬上木 筏之前一定要试验其浮力,并带上食物及船桨以及发信号的工具。 6、当你在开阔地带驾车遇到洪水时,你应把车迎着洪水开过去,并闭紧车窗。如你处在峡谷或山地,要迅速驶向高地。 7、当发洪水或在山地,想涉水越过溪流是很危险的。假如非过 河不可,尽可能找桥,从桥上通过。假如无桥,非涉水不可,不要 选择最狭窄地方通过。要找宽广的地方,溪面宽的地方通常都是最 浅的地方。在瀑布或岩石上不可紧张,在未涉水前,先选好一个好 的着脚点,用根竹竿或木棍先试探一下前面的路,在起步前先扶稳 竹竿,并要逆水流方向前进。

龙王港“6.22”洪水调查分析评价

龙王港“6.22”洪水调查分析评价 摘要:本文通过对长沙市龙王港流域“6.22”洪水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暴雨洪水成因和特性,最后提出合理性建议,为该流域防洪减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龙王港;暴雨洪水;调查分析 1自然概况 1.1自然地理 龙王港,又名溁湾港,麓桥河,为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望城西南部山区南角岭,由西向东流经五丰、雷锋、黄金、天顶、望月至长沙市溁湾镇溁银桥注入湘江。龙王港全长28.9km,流域面积176km2,河流平均坡降1.32‰。流域范围内,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地貌可大致分丘陵、岗地及湖区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上游、中游地段,湖区平原地带主要分布在龙王港下游。 1.2站网及水文站基本情况 2016年,长沙市水文局在龙王港下游新建了梅溪湖水文站,2017年1月1日投入试运行。梅溪湖水文站为防汛专用站,位于龙王港下游右岸岳麓区梅溪湖街道近湖八路,控制流域面积154km2,测站距河口距离为10.3km。流域内共有雨量站3个。龙王港流域水系示意图及水文站点位置图见图1.1。 图1.1 龙王港流域水系示意图及水文站点位置图 2.洪水调查情况 因暴雨致使龙王港流域下游于2017年发生了“6.22”特大洪水,所以本次选择的调查范围为龙王港入湘江口至梅溪湖水文站,共计10.3km,从下游想上游选定了9个断面勘测了大断面,调查了沿龙王港可靠洪痕数据。(9个断面分别为:龙王港入江口、西湖文化园大桥、胸科医院、望麓桥、南园路口、高新大桥、黄荆大桥、东方红大桥、梅溪湖站)。 3.暴雨分析 3.1暴雨成因 6月22日形成的梅雨锋雨带在湖南摆动,湖南处于副高边缘不稳定能量和强水汽输送带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与此同时,北方冷涡维持时间较长,冷涡后部不断有冷空气向南扩散,冷暖空气频繁交汇于湖南上空。6月22日-7月1日,龙王港流域出现了一次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的强降雨过程。 3.2降雨情况 6月22日8时至7月2日8时,龙王港流域平均降雨量391.3毫米,最大降雨雷锋镇站400.0毫米。本次连续性强降雨包含两次强降雨过程,其中6月23日8时~6月25日14时强降雨过程,全流域累积平均降雨158.0毫米,最大降雨白箬站163.5毫米;6月29日11时~7月2日2时为本次强降雨过程最强时段,全流域累积平均降雨量209.5毫米,最大降雨雷锋镇站224.5毫米。 3.3暴雨重现期 暴雨中心白箬站最大1小时降雨55毫米(7月1日9:00~7月1日10:00),最大6小时降雨93.5毫米(7月1日7:00~7月1日13:00),最大24小时降雨166毫米(6月30日13:00~7月1日13:00)。因白箬站有长系列资料,通过频率计算,可得各时段不同频率的雨量值。经对比分析此次降雨,暴

滑坡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言 (1) 第一节任务由来 (1) 第二节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情况 (1) 第三节勘查目的与任务 (1) 第四节勘查工作评述 (2) 第二章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7) 第一节自然条件 (7) 一、勘查区地理位置与交通及区域经济状况 (7) 二、气象与水文概况 (9) 第二节地质环境条件 (9) 一、地形地貌 (9) 二、地层及岩性 (9) 三、地质构造与地震 (11) 四、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13) 五、不良地质现象 (14) 六、人类工程活动 (14) 第三章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别 (14) 第一节滑坡地形地貌 (14) 第二节滑坡空间形态及其类型与规模 (15) 一、Ⅰ号滑坡上段 (15) 二、Ⅰ号滑坡下段 (16) 三、Ⅱ号滑坡 (17) 第三节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17) 一、Ⅰ号滑坡上段 (17) 二、Ⅰ号滑坡下段 (18) 三、Ⅱ号滑坡 (19) 第四节滑坡水文地质 (19) 一、滑坡区含水层的含、富水性及隔水层的性质 (19) 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动态变化特征 (24) 三、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与性质 (26) 第五节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 一、滑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 二、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 (27) 三、滑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32) 四、滑坡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32)

第一节滑坡变形宏观分析 (34) 一、Ⅰ号滑坡上段 (34) 二、Ⅰ号滑坡下段和Ⅱ号滑坡 (34) 第二节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 (35) 一、计算的工况条件 (35) 二、计算参数 (35) 三、计算方法及公式的选择 (36) 第三节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56) 第四节滑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57) 第五章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58) 第一节发展变形趋势 (58) 第二节危害性预测 (58) 第六章综合分析与建议 (59) 第一节综合分析 (59) 第二节建议 (59) 一、防治工程设计参数(表17) (59) 二、防治工程措施 (61) 三、下步勘查工作建议 (61) 结语 (62)

防治井下突水、涌水的安全措施(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防治井下突水、涌水的安全措施 (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防治井下突水、涌水的安全措施(最新版) 1、煤矿必须根据矿井的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急预案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处置方案必须制定发生不可预见性水害事故时,人员安全撤离的具体措施,每年都要对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并进行一次救灾演练。 2、煤矿管理人员和调度室人员必须熟悉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3、煤矿必须设置安全出口,规定避水灾路线,并设置贴有反光膜的清晰路标,并且要让全体职工都能熟悉,以备一旦突水,能够安全撤离,避免意外伤亡事故。 4、井下泵房应积极推广无人值守和远程监控集控系统,加强排水系统检测与维修,时刻保持水仓容量不小于50%安全水位和排水

系统运转正常。受水威胁严重矿井要实现井下泵房无人值守和地面远程监控。推广使用地面操控的潜水泵排水系统。 5、现场发现水情的人员,要立即向矿井调度室报告有关突水地点及水情,并通知周围有关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或升井。 6、矿井调度室接到水情报告后,必须立即启动本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根据来水方向、地点、水量等因素,确定人员安全撤离的路径,通知井下受水患影响地点的人员,马上撤离到安全位置或升井。同时向值班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并将水患情况通报周边所有矿井。 7、当发生突水时,矿井要立即作好关闭防水闸门的准备,在确认人员全部撤离后,方可关闭防水闸门。 8、根据水患的影响程度,矿井及时调整井下通风系统,避免风流紊乱、有害气体超限。 9、煤矿应当将防范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处理计划》。落实防范暴雨洪水所需的物资、设备和资金。建立专业抢险救灾队伍,或与专业抢险救灾队伍签订协议。

防暴雨及洪涝灾害安全知识(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防暴雨及洪涝灾害安全知识(通 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防暴雨及洪涝灾害安全知识(通用版) 近段时间是暴雨、雷电等强对流天气高发季节,出现暴雨时往往降雨强度较大,降雨较为集中,容易造成积水、洪涝等现象,可能导致水浸、交通中断等事件的发生,严重时也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暴雨过程常常还伴有雷暴,因此防止雷电袭击往往也是暴雨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暴雨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山泥倾泻等地质灾害。连续2天以上的暴雨过程造成水浸、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连续2-3天的暴雨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累计雨量可达400-500毫米,往往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并出现次生的地质灾害,如山泥倾泻、山体滑坡等。 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建忠介绍,中央气象台针对暴雨,发布预警。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其严重程度,由低到高递增。 1、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灾提示: 切断有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疏散低洼地区易浸物资,避免财产受损; 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切断电源。 2、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灾提示:

龙王港“6.22”洪水调查分析评价

龙王港“6.22”洪水调查分析评价 发表时间:2018-10-23T16:08:25.9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作者:沈夏霓梁文胜[导读] 本文通过对长沙市龙王港流域“6.22”洪水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暴雨洪水成因和特性,最后提出合理性建议,为该流域防洪减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沈夏霓梁文胜长沙城区水文水资源局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本文通过对长沙市龙王港流域“6.22”洪水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暴雨洪水成因和特性,最后提出合理性建议,为该流域防洪减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龙王港;暴雨洪水;调查分析 1自然概况 1.1自然地理 龙王港,又名溁湾港,麓桥河,为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望城西南部山区南角岭,由西向东流经五丰、雷锋、黄金、天顶、望月至长沙市溁湾镇溁银桥注入湘江。龙王港全长28.9km,流域面积176km2,河流平均坡降1.32‰。流域范围内,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地貌可大致分丘陵、岗地及湖区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上游、中游地段,湖区平原地带主要分布在龙王港下游。 1.2站网及水文站基本情况 2016年,长沙市水文局在龙王港下游新建了梅溪湖水文站,2017年1月1日投入试运行。梅溪湖水文站为防汛专用站,位于龙王港下游右岸岳麓区梅溪湖街道近湖八路,控制流域面积154km2,测站距河口距离为10.3km。流域内共有雨量站3个。龙王港流域水系示意图及水文站点位置图见图1.1。图1.1 龙王港流域水系示意图及水文站点位置图 2.洪水调查情况 因暴雨致使龙王港流域下游于2017年发生了“6.22”特大洪水,所以本次选择的调查范围为龙王港入湘江口至梅溪湖水文站,共计10.3km,从下游想上游选定了9个断面勘测了大断面,调查了沿龙王港可靠洪痕数据。(9个断面分别为:龙王港入江口、西湖文化园大桥、胸科医院、望麓桥、南园路口、高新大桥、黄荆大桥、东方红大桥、梅溪湖站)。 3.暴雨分析 3.1暴雨成因

地质灾害报告的写法

地质灾害报告的写法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浅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写法 一、概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和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我国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而其中大多数都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规范和约束人类工程活动,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21条明确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同时鉴于重大工程项目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极易诱发地质灾害。某些省规定对处于地质灾害非易发区内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也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

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移动事件。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备自然演化和人为诱发的双重性,它既是自然灾害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属于人为灾害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安居的重要因素,同时又具有自然、社会和资源的三重属性,所以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显得迫切而需要。 二、地质灾害危险评估的基本问题 要写报告,首先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 主要有六种,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虽地质灾害可以有几十种,但国土资源部贯彻的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主要包括六大灾种,有的是地质灾害,但不属于国土资源部管辖的职能范畴。比如,地震、水土流失等。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 1、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 2、调查分析工程建设区或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现状。 3、简要分析评估对象在建设或运营过程中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范围、方式、强度与持续时间。

吴桂桥煤矿突水机理与水害防治

Geographical Science Research 地理科学研究, 2014, 3, 64-67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550009.html,/journal/gser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550009.html,/10.12677/gser.2014.34008 The Mechanism of Water Burst and Prevention of Flood in Wuguiqiao Coalmine Jun Gu Henan Zhumadian Wuguiqiao Coalmine Co., Ltd., Zhumadian Email: 110279337@https://www.360docs.net/doc/d91550009.html, Received: Sep. 25th, 2014; revised: Oct. 20th, 2014; accepted: Nov. 3rd,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55000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hydrogeologic conditions are complicated in Wuguiqiao Coalmine. The prevention of flood is difficult and the safety situation is severe. The water burst is mainly through hidden passways and collapsed columns and fractures. The measures of flood prevention are consolidation of coal base and pumping of karst water and construction of floodgate. Keywords Mine Water, Mechanism of Water Burst, Prevention of Flood 吴桂桥煤矿突水机理与水害防治 古君 驻马店吴桂桥煤矿有限公司,驻马店 Email: 110279337@https://www.360docs.net/doc/d91550009.html, 收稿日期:2014年9月25日;修回日期:2014年10月20日;录用日期:2014年11月3日 摘要 吴桂桥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防治水难度大,安全形势严峻。突水主要通过隐伏通道突水、陷落柱导水和构造导水。水害防治措施为煤层底板加固、灰岩水疏干降压和防水闸门构筑。

洪涝灾害情况汇报(初报)

关于洪涝灾害情况汇报(初报) 2020年X月X日08时~X月X日08时,受高空槽和低空急流共同影响,我县出现了持续性的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大部过程累积雨量100-250毫米,局部300-400毫米;累积雨量250毫米以上的乡镇有XXX镇、XXX镇、XX 镇。经融安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批准,决定自X月X日21时起启动融安县防洪Ⅳ级应急响应XX县气象局提升XX 县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为(暴雨)Ⅲ级应急响应。 一、受灾和损失情况(累计经济损失XXX万元) (一)受灾人口情况:受灾人口XXX人,转移人口XX 人,其中分散安置XX人,需紧急救助人口XX人,无人员伤亡; (二)房屋受灾情况:农房倒塌X户X间,严重损坏X 户X间,一般损坏XX户XX间。预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XX 万元。 (三)农作物受灾情况:农作物受灾面积XX公顷,成灾面积XX公顷,绝收面积XX公顷,(包含金桔、水稻、玉米、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预计经济损失XX万元。 (四)基础设施受灾情况:

1、交通受灾:XX镇主要干道X条,XX处塌方受损XXX 立方米,道路塌方预计经济损失XX万元;桥梁损毁1处,预计经济损失XXX万元。合计XXX万元。 2、电力受灾:XX镇X处、XX镇X处塌方,需要处理。供电抢修车辆受阻,有约XX个台区变压器故障停电,现已恢复通车。 3、通信受灾:XX、XX通讯中段。 二、工作措施 灾情发生后,XX县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应急管理、自然规划、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深入到受灾乡镇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组织受灾群众开展自救,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受灾情况仍在进一步核查中。

地质灾害情况调查报告2

六枝特区新兴煤矿 矿区范围地质灾害情况 调查报告 二〇一八年五月

报告会审意见

矿区范围地质灾害情况调查报告 一、矿井概况与矿区范围 1、矿井概况 六枝特区新兴煤矿位于贵州省六枝特区堕却乡及新窑乡境内,行政区划属贵州省六枝特区管辖。矿区距六枝特区县城约10km,煤矿有简易公路与贵(阳)烟(嘴山)公路相接,交通较为方便。 六枝特区新兴煤矿属于整合、扩界、扩能矿井,由原新河煤矿和新发煤矿整合为现在的新兴煤矿。 原新河煤矿建于1994年,2001年10月取得采矿许可证,设计生产规模3万吨/年。 2005年,该矿办理有关延续采矿证的有关手续,煤炭生产许可证核准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该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主要开采3、7号煤层,回采工艺方式采用炮采。 原新发煤矿建于1999年,采用斜井开拓方式,2000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1万吨/年,每年仅产出原煤3-5千吨,2001年11月取得采矿许可证,设计生产规模6万吨/年,几年来虽生产一直未间断,但由于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瓦斯、顶、底板管理困难等原因,导致产量不高,一直未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回采工作面仅布置在3号煤层,回采工艺方式采用炮采。煤矿整合后,进行新系统的布置及开拓,主斜井、副斜井及风井均为斜井,现已形成+1250运输大巷、C3和

C7煤层运输巷及采煤工作面、+1200运输东、西运输大巷,井底车场、永久避灾硐室。 整合后的新兴煤矿,于2014年自行停产至今,目前矿井处于启动阶段,仍处在隐患排查整改治理之中。 2、矿区范围 新兴煤矿为30万t/a生产矿井,本矿井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为1.3902km2。 表1 六枝特区新兴煤矿矿区拐点坐标 二、气象 本区属山地温暖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矿区地处山区,气候受地形、高程控制,高山与谷地气候差异大,垂直分带明显,六枝气象局1994~2003年气象:年平均气温12.7℃。日最高气温31.9℃(2002年5月1日),最低-12.6℃(99年元月12日)。年平均降水量1148.0毫米,最大1665.3毫米(1969年),最小884.8毫米(1966年)。每年5~9月份为暴雨、大雨季节,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70~75%,其余月份为绵绵细雨。年蒸发量1000~14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日照时数1090~1500小时,无霜期254天。

东庞矿特大突水灾害治理

★专题论坛———煤矿水害防治★ 东庞矿特大突水灾害治理 郑存良 (邢台矿业集团公司,河北省邢台市,054201) 摘 要 东庞矿4112奥灰陷落柱特大突水灾害治理,通过物探、钻探等综合勘探,查清隐伏含水、导水构造形态后,采取地面打钻、注浆封堵过水巷道等措施,提前复产1年时间,减少了灾害损失。 关键词 奥灰陷落柱 特大突水 水害治理 东庞矿 1 导言 2003年4月12日,河北金牛能源东庞矿在2903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发生了2#煤层奥灰陷落柱特大突水灾害。虽经全力组织抢险救灾,但因突水量远远超过矿井最大排水能力,5天后矿井被淹。其后全力以赴投入注浆堵水工程。8月16日开始矿井试排水,9月29日,一水平(-300m)开始恢复生产, 11月11日即恢复一水平(-300m)采掘工作面生产。11月24日追排水至-480m,12月5日恢复了二水平井底水泵。12月27日,通过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全面恢复生产的安全评价。到2004年8月31日,测定二水平涌水量为120m3/h,生产煤炭101万t,赢利112亿元。 111 突水工作面概况 东庞矿1983年建成投产,核定能力为240万t;采用立井、暗斜井多水平开拓,目前开采-300m和-480m水平。主采2#煤,配采浅部9#煤。精查地质报告预计开采2#煤时,矿井正常涌水量为63214 m3/h,最大不超过正常涌水量的1倍。矿井水的主要来源为2#煤顶板砂岩含水层水,约占矿井涌水量的77%。历年矿井涌水量不超过210m3/h。矿井排水能力一水平(-300m)为2900m3/h,二水平(-480m)为2000m3/h。矿井地质条件类型为Ⅱ类,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 2903工作面位于二水平南翼,设计走向长1370m,斜长175m,倾角13°,煤厚413m,地质储量140万t;煤层埋深580m,煤层赋存稳定,单斜构造,结构简单,属高级储量区,勘探精度满足设计要求。附近东17钻孔未见地质异常,相邻的2901工作面在开采时揭露断层落差118m,涌水为顶板砂岩滴淋水,涌水量10m3/h。在2903工作面掘进揭露时,巷顶局部有淋滴水,水量5m3/h,经化验为顶板砂岩水。 112 突水淹井过程及分析 4月12日8时47分,当2903工作面下巷掘进至750m处时,迎头突然出现来压片帮和涌水,此后突水量剧增,4个多小时后二水平泵房被淹,此时突水量约12000m3/h。15时在突水点西侧距离2500m 处的奥灰地表水文孔观测水位下降15150m;19时最大峰值突水量为74000m3/h。17日18时54分,矿井被淹没,测算此时突水量为7000m3/h。 二水平被淹后,为力保一水平不被淹没,曾采取措施将清水泵改造为污水泵,使最大排水能力提高到4200m3/h。组织施工了地面排水工程,并紧急租赁、安装2台500m3/h潜水泵。 突水后,来自科研、高校、地勘和有突水危险矿区的防治水专家,参加了整个抢险救灾指挥决策的技术咨询,防治水专家经过广泛讨论与分析后认为:到本次水灾前,在太行山东麓峰峰、邯郸、邢台、井陉矿区等范围内,2#煤均从未发生过陷落柱奥灰水突水灾害。由于突水后地面奥灰水文孔的水位速降,降幅达29m。根据水量巨大、出水迅猛的特点和水质化验,确定突水源为煤系地层基底奥灰强岩溶水。突水前未见突水征兆。在距突水点90m的东17钻孔,终孔层位为9号煤底板,未揭露奥灰且封孔良 5 东庞矿特大突水灾害治理

暴雨洪水灾害论文

暴雨洪水灾害研究报告 厦门外国语学校初一二班陈双全48号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1年以来最大降雨,气象部门发布橙色暴雨预警。这次强降雨的平均降水量达到170mm;最大降雨点房山区河北镇达460mm。据统计,北京市“7?21”暴雨灾害死亡人数达78人。其中67名已确认身份死者中:溺水50人,触电7人,房屋倒塌3人,泥石流2人,创伤性休克2人,高空坠物2人,雷击1人,缺氧死亡1人。这次强降雨中,北京受灾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约190万人,其中房山区占约80万人;经济损失近百亿。这场7.21特大暴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造成了78位生命的离开,这场暴雨淹没了北京,也给其它城市敲响了警钟。城市在面对暴雨的时候,显得如此的脆弱。 这则报道令我感触至深,北京身为首都,中国文化、政治心脏,为什么如此脆弱?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北京的管理者,又是怎样管理和建设首都的?虽然天灾难防,但雨水不畅受堵,北京大街小巷成“江河”,难道也埋怨老天爷吗?也埋怨雨水吗?其他地区又该如何预防以及做好灾后补救措施呢? 什么是暴雨洪水? 暴雨引起的江河水量迅速增加并伴随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是洪水的一种。在中低纬度地带,洪水的发生多由暴雨引起。中国河流的主要洪水大都是暴雨洪水。 暴雨洪水灾害有哪些? 容易引发洪水,导致村庄、房屋、船只、桥梁、游乐设施等受淹,甚至被冲毁,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可能造成水利工程失事。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引起交通堵塞。 暴雨洪水按暴雨的成因分不同类型 雷暴雨洪水台风暴雨洪水锋面暴雨洪水 地区该如何预防以及做好灾后补救措施呢? (1)在城区外居住的居民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和受河道出槽洪水顶冲的地方建房,不要人为侵占洞道自然行洪断面。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山体变化。对应急情况下的撤离方向和地点做到心中有数,把贵重物品集中放置妥当。如果降雨较大,要查看房屋四周有无积水,排水是否畅通,防止山洪冲击房屋或浸泡地基,还要根据情况安排人守夜。 (2)居民、学校等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制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学校等人群密集区要及时作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3)在山区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须特别注意暴雨期间的防汛工作暴雨期间的防汛工作暴雨期间的防汛工作暴雨期间的防汛工作。 暴雨洪水发生后: (1)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引起政府重视,争取控制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进展分析》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进展分析》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城镇化背景下,极端气候水文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都有所增加,洪涝灾害经济财产损失呈显著上升趋势,成为影响国家中长期发展的重大风险之一[1-3]。近几年,极端气象事件增多,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频发,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城镇化地区暴雨洪涝防治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因此,洪涝灾害研究成为热点。采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才可能对变化环境下暴雨洪涝灾害的防治做出明智的决策,及时、有效、持续加大洪涝灾害的综合治理力度[4]。梳理国内外典型洪涝灾害事件,了解国内外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把握未来主要发展趋势,可为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5]。 1国内外典型洪涝灾害 根据1970-xx年全球洪水灾害频次统计,全球范围内洪涝灾害发生的频次有增长的趋势[6]。《天气、气候和与水相关的极端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图集》显示1970-xx年间暴雨和洪水引发的灾害占自然灾害总数的79%,造成的死亡占55%,经济损失达到86%[7]。xx年8月欧洲大洪水,捷克全国约有22万人紧急避难,水灾经济损失约达30亿欧元。奥地利经济损失达25~30亿欧元。德国约34万人受灾,水灾经济损失达到92亿欧元[8]。xx年卡特里娜飓风引发的洪灾造成了840亿美元经济损失以及1836人死亡,路易斯安娜州的新奥尔良市是重灾之首,飓风引发的风暴潮使新奥尔良市的防洪堤多处溃决,导致80%的城区被淹没,城市生命线系统全面瘫

痪,危化品泄漏导致水源污染,疾病蔓延,继而社会动乱[9]。xx 年7-9月,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降雨量骤然增多,是往年的1.2~1.8倍。洪灾造成泰国900万人受灾,708人死亡。曼谷60%~70%的街道被淹没,交通全面中断。巨灾严重影响了泰国的经济增长,xx 年泰国全年gdp增长率仅为0.1%[10]。xx年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登陆,“海燕”造成6057人死亡,失踪近1800人,近千万人口受灾,其中,因灾被迫转移的灾民数量超过440万。受损房屋64.8万间,造成基础设施和农作物经济损失约2.75亿美元[11]。我国地处东亚大陆,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暴雨洪涝灾害突出,大约2/3的国土面积受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洪涝灾害的影响[12]。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与降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夏季多,冬季少。根据《xx年中国水旱灾害公报》[13],我国自xx年以来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总体呈上升趋势[14]。xx年、xx年与xx 年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分别达3745.43亿元、2675.32亿元与3155.74亿元[15]。xx年7月16-18日,重庆市主城区最大24h降雨达267mm,大暴雨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200khm2,成灾面积117khm2,倒塌房屋3万间,受灾人口643万,因灾死亡56人,直接经济损失31亿元。xx年7月18-19日,济南市区最大1h降雨量151mm,市区道路损坏1.4万m2,近1万m2的地下商城在不到20min 内积水1.5m,全市33.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7人,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xx年广州“5.7”特大暴雨期间,全市平均降雨107.7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