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今年夏天,我州某地区遭受罕见的水灾,“水灾无情人有情”,州里某单位给该地区某中学捐献一批饮用水和蔬菜共320件,其中饮用水比蔬菜多80件。

(1)求饮用水和蔬菜各有多少件。

(2)现计划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货车共8辆,一次性将这批饮用水和蔬菜全部运往受灾地区某中学。已知每辆甲型货车最多可装饮用水40件和蔬菜10件,每辆乙型货车最多可装饮用水和蔬菜各20件,则该单位安排甲、乙两种货车时有几种方案?请你帮忙设计出来。

(3)在(2)的条件下,如果甲型货车每辆需付运费400元,乙型货车每辆需付运费360元。该单位应选择哪种方案可使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元?

【答案】(1)解:设蔬菜有x件,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蔬菜有件、饮用水有件

(2)解:设安排甲种货车a辆,根据题意得

解得:

∵a为正整数

∴或或

∴有三种方案:①甲种货车2辆,乙种货车6辆;

②甲种货车3辆,乙种货车5辆;

③甲种货车4辆,乙种货车4辆

(3)解:方案①:(元)

方案②:(元)

方案③:(元)

∴选择方案①可使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元

【解析】【分析】(1)设蔬菜有x件,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求解;(2)设安排甲种货车a辆,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由a为正整数,得出a为2或3或4,即可求出有三种方案;

(3)分别求出三种方案的运费,即可求解.

2.有两个大小完全一样长方形OABC和EFGH重合着放在一起,边OA、EF在数轴上,O 为数轴原点(如图1),长方形OABC的边长OA的长为6个坐标单位.

(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__.

(2)将长方形EFGH沿数轴所在直线水平移动.

①若移动后的长方形EFGH与长方形OABC重叠部分的面积恰好等于长方形OABC面积的一半时,则移动后点F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________.

②若长方形EFGH向左水平移动后,D为线段AF的中点,求当长方形EFGH移动距离x为何值时,D、E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时互为相反数?

【答案】(1)6

(2)①3或9

②如图所示:

据题意得出D所表示的数为,点E表示数为:,

当D、E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时互为相反数时:

解得:,

当移动x为4的时候D、E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时互为相反数.

【解析】【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得:

A表示数为的长,

故答案为:6.

( 2 )①当向左边移动的时候,刚好移到矩形长一半的时候,此时重叠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此时为9,当向右边边移动的时候,刚好移到矩形长一半的时候,此时重叠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此时为3;

故答案为:3或9.

【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看出结果;(2)①分为两种情况,分别向左或向右平移;②根据题意得出D所表示的数为,当D、E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时互为相反数时点E表

示数为:,则,解出答案即可.

3.先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解答问题⑴、⑵,解方程:。

解:①当3x≥0时,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3x=1,它的解是;

②当3x≤0时,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3x=1,它的解是。

(1)请你根据以上理解,解方程:;

(2)探究:当b为何值时,方程,①无解;②只有一个解;③有两个解。

【答案】(1)解:当x?3≥0时,

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为2(x?3)+5=13,

方程的解是x=7;

②当x?3<0时,

原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为2(3?x)+5=13,

方程的解是x=?1

(2)解:∵|x?2|≥0,

∴当b+1<0,即b<?1时,方程无解;

当b+1=0,即b=?1时,方程只有一个解;

当b+1>0,即b>?1时,方程有两个解

【解析】【分析】(1)当x?3≥0时,得出方程为2(x?3)+5=13,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当x?3<0时,得出方程为2(3?x)+5=13,求出方程的解即可;(2)根据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得出|x?2|≥0,分别求出b+1<0,b+1=0,b+1>0的值,即可求出答案.

4.已知有理数,定义一种新运算:⊙ =(a+1).如:⊙ =(2+1)

(1)计算(-3)⊙的值;

(2)若⊙(-4)=6,求的值.

【答案】(1)解:∵⊙ =(a+1),

∴(-3)⊙ = ,

= ,

= ,

= ;

(2)解:∵⊙(-4)=6,

∴,

即,

解得 .

【解析】【分析】(1)根据⊙ =(a+1),直接代入计算即可;(2)根据新定义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

5.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2,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写出点P对应的数;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10?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A点B和点P(点P在原点)同时向右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2、1、1个长度单位/分,问:多少分钟后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1)解:∵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2,

∴AB=6,

∵点P到点A. 点B的距离相等,

∴P到点A. 点B的距离为3,

∴点P对应的数是?1

(2)解:存在;

设P表示的数为x,

①当P在AB左侧,PA+PB=10,

?4?x+2?x=10,

解得x=?6,

②当P在AB右侧时,

x?2+x?(?4)=10,

解得:x=4

(3)解:∵点B和点P的速度分别为1、1个长度单位/分,

∴无论运动多少秒,PB始终距离为2,

设运动t分钟后P点到点A. 点B的距离相等,

|?4+2t|+t=2,

解得:t=2

【解析】【分析】(1)根据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结合数轴可得答案;(2)此题要分两种情况:①当P在AB左侧时,②当P在AB右侧时,然后再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可得无论运动多少秒,PB始终距离为2,且P在B的左侧,因此A也必须在A的左侧,才有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设运动t分钟后P点到点A、点B

的距离相等,表示出AP的长,然后列出方程即可.

6.一根长80厘米的弹簧,一端固定,如果另一端挂上物体,那么在正常情况下物体的质量每增加1千克可使弹簧增长2厘米。

(1)正常情况下,当挂着千克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2)正常情况下,当挂物体的质量为6千克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3)正常情况下,当弹簧的长度是120厘米时,所挂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4)如果弹簧的长度超过了150厘米时,弹簧就失去弹性,问此弹簧能否挂质量为40千克的物体?为什么?

【答案】(1)解:由题意得:y=80+2x,

答:弹簧的长度是(80+2x)厘米

(2)解:∵y=80+2x,

∴当x=6时,y=80+2×6=92,

答:弹簧的长度是92厘米

(3)解:∵y=80+2x,

∴当y=120时,120=80+2x,

∴x=20,

答:所挂物体的质量是20千克。

(4)解:∵y=80+2x,

∴当x=40时,y=80+2×40=160(厘米)>150(厘米)

∴此弹簧不能挂质量为40千克的物体.

【解析】【分析】(1)由题意,物体的质量每增加1千克可使弹簧增长2厘米,于是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弹簧的长度有关系.弹簧的长度=弹簧的原长+伸长的长度;弹簧伸长的长度=物体的质量×2厘米;根据这个关系可求解;

(2)把x=6代入(1)中的关系式计算即可求解;

(3)把y=120代入(1)中的关系式计算即可求解;

(4)同理可求解.

7.阅读下列例题,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例:解方程.

解:①当时,,解得;

②当时,,解得.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或.

(1)以上解方程的方法采用的数学思想是________.

(2)请你模仿上面例题的解法,解方程:.

【答案】(1)分类讨论

(2)解:①当时,,

解得,

②当时,,

解得,

∴原方程的解是或.

【解析】【分析】(1)材料中是分①、②两种情况来解答题目,明确的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2)模仿例题,分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8.光华中学在运动会期间准备为参加前导队的同学购买服装(前导队包括花束队、彩旗队和国旗队)其中花束队有60名同学,彩旗队有30名同学,国旗队有10名同学,已知花束队的服装与彩旗队的服装单价比为4:3,国旗队的服装单价比彩旗队的服装单价多5元。(1)若购买花束队和国旗队的服装一共花去6800元,求每个队服装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2)国庆来临之际恰逢商店搞活动,有以下三种优惠方案:

A方案:花束队的服装超过2000元的部分打九折,其它两队按原价出售;

B方案:彩旗队的服装买五送一,其它两队按原价出售;

C方案:国旗队的服装打三折,其它两队按原价出售;请你帮助学校计算一下选择哪种方案购买前导队的服装合算?

(3)在(2)的条件下商店卖出这些服装共获利20%,请你算一算商店购进这些服装的成本是多少元?

【答案】(1)解:设花束队的服装单价为4x元,则彩旗队服装单价为3x元,则国旗队服装单价为3x+5.根据题意

解得x=25,则4x=100, 3x=75,3x+5=80

故花束队服装单价100元,彩旗队的服装单价75元,国旗队的服装单价80元.

(2)解:A方案优惠的费用为:元

B方案优惠的费用为:6×75=450元

C方案优惠的费用为:80×10×0.7=560元.

因为C方案优惠的费用最多,

故答案为:择C方案比较划算.

(3)解:选择C费用时,花费元.

设购进这些服装的成本是a元,则根据题意

解得a=7075元.

商店购进这些服装的成本是7075元.

【解析】【分析】(1)由花束队的服装与彩旗队的服装单价比为4:3,可设花束队的服装单价为4x元,则彩旗队服装单价为3x元,根据购买花束队服装费用+国旗队的服装费用=6800,列出方程,解出方程即可.

(2)根据优惠方案,分别求出A、B、C优惠的费用,然后比较即可.

(3)设购进这些服装的成本是a元,根据成本×(1+20%)=C方案的费用,列出方程,求出a值即可.

9.郑老师想为希望小学四年(3)班的同学购买学习用品,了解到某商店每个书包的价格比每本词典多8元,用124元恰好可以买到3个书包和2本词典.

(1)每个书包和每本词典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2)郑老师有1000元,他计划为全班40位同学每人购买一件学习用品(一个书包或一本词典)后,余下不少于100元且不超过120元的钱购买体育用品,共有哪几种购买书包和词典的方案?

【答案】(1)解:设每个书包的价格为x元,则每本词典的价格为(x-8)元.根据题意,得

3x+2(x-8)=124.

解得x=28.

∴x-8=20.

答:每个书包的价格为28元,每本词典的价格为20元.

(2)解:设购买书包y个,则购买词典(40-y)本.根据题意,得

解得10≤y≤12.5.

因为y取整数,所以y的值为10或11或12.

所以有三种购买方案,分别是:

①书包10个,词典30本;

②书包11个,词典29本;

③书包12个,词典28本.

【解析】【分析】(1)设每个书包的价格为x元,则每本词典的价格为(x-8)元,由“用124元恰好可以买到3个书包和2本词典”可列方程求解即可;(2)设购买书包y 个,则购买词典(40-y)本,根据“ 余下不少于100元且不超过120元的钱购买体育用品”可列不等式组,求解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集即可。

10.如图,在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4、8(A、B两点间的距离用AB表示),点M、N是数轴上两个动点,分别表示数m、n

(1)AB=________个单位长度;若点M在A、B之间,则|m+4|+|m-8|=________

(2)若|m+4|+|m-8|=20,求m的值

(3)若点M、点N既满足|m+4|+n=6,也满足|n-8|+m=28,则m=________;n=________

【答案】(1)12;12

(2)解:如果m在-4的左边,则-m-4+8-m=20,

m=-8.

如果m在8的右边,则m+4+m-8=20,

m=12

所以m=-8或12.

(3)11;-9

【解析】【解答】解:(1)12,12.

( 3 )|m+4|+n=6,|n-8|+m=28

当m<-4,n<8时,-m-4+n=6,8-n+m=28,无解.

当m<-4,n>8时,-m-4+n=6,n-8+m=28,n=23,m=13,矛盾.

当m>-4,n<8时,m+4+n=6,8-n+m=28,m=11,n=-9.

当m>-4,n>8时,m+4+n=6,n-8+m=28,无解.

【分析】(1)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即可求出AB的长,根据数轴上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由点M在A、B之间即可得出-4<m<8,故m+4>0,m-8<0,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再合并同类项即可;

(2)分类讨论,①当m在-4的左边,m+4<0,m-8<0,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再解方程即可;②当m在8的右边,m+4>0,m-8>0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再解方程即可,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

(3)分①当m<-4,n<8时,②当m<-4,n>8时,③当m>-4,n<8时,④当m>-4,n>8时四类进行讨论,分别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的符号,再解方程即可。

11.如图是一种数值转换机的运算程序.

(1)若输入的数x=1,y=-1,则输出的数为________;

若输入的数x=3,y=-5,则输出的数为________;

若输入的数x=n,y=-n,则输出的数为________;

(2)若输入的数x=2,输出的数为20,求输入的数y.

【答案】(1)1;17;n2

(2)解:由图可知:输出数为:,

∵x=2,输出的数为20,

∴=20,

解得:y=±6.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输出数为:,

∵x=1,y=-1,

∴==1;

∵x=3,y=-5,

∴==17;

∵x=n,y=-n,

∴==n 2;

故答案为:1,,17,n2.

【分析】(1)由图可知输出数为:,分别将x、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由图可知输出数为:,,分别将x、输出的数代入,计算即可求得y值. 12.如图是一种数值的运算程序.

(1)当n=2时,a=________;当n=-2时,a=________.

(2)当n≠0时,若a=0,求n的值;

(3)当n≠0时,是否存在n的值,使a=10n?若存在,求出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1;3

(2)解:由图可知:a=-n,

∵a=0,

∴-n=0,

化简得:n(n-1)=0,

∴n=0或n=1,

又∵n≠0,

∴n=1.

(3)解:由图可知:a=-n,

∵a=10n,

∴-n=10n,

化简得:n(n-21)=0,

∴n=0或n=21,

又∵n≠0,

∴n=21.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a=-n,

∵n=2,

∴a=-2=1,

又∵n=-2,

∴a=-(-2)=3,

故答案为:1,3.

【分析】(1)根据图可知a=-n,将n=2、n=-2分别代入即可求得a值.

(2)由图可知:a=-n,将a=0代入,解方程求得n值,再由n≠0可得出答案.(3)由图可知:a=-n,将a=10n代入,解方程求得n值,再由n≠0可得出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培优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 一、填空题。(21分) 1、甲乙两数的商是0.5,如果甲和乙都扩大10倍,商是()。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2m,是高的一半,它的面积是()。 3、一个梯形上底和下底的和是28m,高是15m,面积是()。 4、a和b的和的5倍是()。 5、三个连续整数,中间一个是n,其它两个是()和()。 6、一个三角形比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48㎡,已知三角形的底是12m,,高是()。 7、如果7x+8和9x相等,那么x=()。 二、判断题。(15分) 1、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2、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大。()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4、a一定大于2a。() 5、0.25×0.4÷0.25×0.4的结果是1。() 三、选择题。(15分) 1、下面各组的两个式子中,结果相等的一组式子是() A、2a和a+a B、a2和2a C、2(a―1)和2a―1 2、小明有38张邮票,送给小华8张,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小华原有()张。

A、22 B、30 C、11 3、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了()倍。 A、3 B、6 C、9 4、x÷0.1=0.1,这个方程的解是() A、x=1 B、x=0.01 C、x=0.1 5、a+5.2=b+64,那么() 五、解决问题。(40分)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某工厂原计划每天加工40个零件,3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做10个,可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3、王华借一本书看,每天看6页,8天看了一半。以后每天多看2页,正好在借期内看完。这本书的借期是多少天? 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到相距396千米的B地,当乙到B地时,甲离乙地还有44千米。已知甲每小时行64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培优)_

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培优)_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后面一个应该是什么?请你画出来。 【答案】 【解析】 2.森林动物园举行赛跑,小猴前面有10只动物,小猴后面有3只动物,有()只动物参加赛跑。 A. 12 B. 13 C. 14 D. 15 【答案】 C 【解析】 3.是由()正方体组成 A. 3个 B. 4个 C. 5个 【答案】B 【解析】【解答】解:要数出一共有几个正方体,注意遮住的部分,应该一层一层地数,下面层有3个正方体,上面层有1个正方体,共4个正方体。 故答案为: B。 4. 【答案】 【解析】 5.把下面各个图形的一半涂上颜色.

【答案】 【解析】 6.把下面图形加倍,并画出来. 【答案】 【解析】 7.在空格里填数,使每横行、竖行、斜行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8. 【答案】有多种填法 【解析】 8.想一想,把1~8分别填在下边方格内,使每边3个数的和都是15。该怎样填? (答案不唯一)

【答案】 【解析】 9.在最长的绳子是() A. B. C. 【答案】 C 【解析】【解答】第一根绳子最短,第二根和第三根绳子直的部分一样长,但第三根绳子打结,若将打结部分解开、拉直,则第三根比第二根长。所以,第三根绳子最长。 【分析】考查比较绳子长短。 10.找规律填数。 (1)1,47,2,46,3,45,________,________。 (2) 【答案】(1)4;44 (2)9;51;6;34;66;6 【解析】 11.后面一个应该是什么?请你画出来。 【答案】 【解析】

12.比一比,胖的画△,瘦的画○,请问谁画△? A. B. 【答案】 A 【解析】【解答】通过图片即可比较胖瘦。 【分析】考查比较能力。

北京第十八中学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位于点A左侧一点,且AB=20, (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________; (2)|5-3|表示5与3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3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如|x-3|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的点与表示有理数x的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 ①:若|x-8|=2,则x =________.②:|x+12|+|x-8|的最小值为________. (3)动点P从O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当t=________,A,P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 (4)动点P,Q分别从O,B两点,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Q点以P点速度的两倍,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当t=________,P,Q之间的距离为4. 【答案】(1)﹣12 (2)6或10;0 (3)1.2或2 (4)3.2或1.6 【解析】【解答】(1)数轴上B表示的数为8-20=﹣12; (2)①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同,所以由│x-8│=2可得x-8=2或﹣(x-8)=2,解得x=6或10; ②因为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所以│x+12│+│x-8│的最小值是0; (3)根据│A点在数轴上的位置-t秒后P点在数轴上的位置│=A、P两点间的距离列式得│8-5t│=2,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同,所以8-5t=2或﹣(8-5t)=2,解得t=1.2或2; (4)根据t秒后Q点在数轴上的位置-t秒后P点在数轴上的位置│=t秒后P,Q的距离列式得│﹣12+10t-5t│=4,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同,所以﹣12+10t-5t=4或﹣(﹣12+10t-5t)=4,解得t=3.2或1.6. 【分析】(1)抓住已知条件:B是数轴上位于点A左侧一点,且AB=20,且点A表示的数是8,就可求出OB的长,从而可得出点B表示的数。 (2)①根据|x-8|=2,可得出x-8=±2,解方程即可求出x的值;根据因为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因此可得出│x+12│+│x-8│的最小值是0。 (3)根据A,P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可列出方程│8-5t│=2,再解方程求出t的值。(4)根据t秒后Q点在数轴上的位置-t秒后P点在数轴上的位置│=t秒后P,Q的距离,可得出方程│﹣12+10t-5t│=4,再利用绝对值等于4的是为±4,可列出﹣12+10t-5t=±4,解方程求出t的值即可。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全套

分数的意义 (2 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2个小组占全班人数的()。这里的单位“1” 是()。 (3)把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m。 (4)女职工人数占全厂人数的,男职工占全厂人数的() 二、判断。 (1)分数单位是的分数有7个。() (3)一堆苹果的一定比另一堆苹果的多。() 三、选择。 (2)把一根木料锯成5段,锯下一段所用的时间是完成这项工作所用时间的() A、B、C、D、 (4)1kg糖溶化在水中,糖是糖水的() A 、 B 、C、 四、思考。 1、将分数这样循环排列下去,第50个分数是哪能个数。 2、把红花、黄花、紫花按红、红、黄、黄、黄、紫、紫的顺序排列。 (1)第101朵是什么颜色? (2)101朵花中有多少朵黄花? (3)黄花占101朵花的几分之几? 分数的意义(二) 一、填空 1、=()÷()()÷27= 5÷()= 23÷49= 二、判断。 1、把一个正方形的纸对折三次后,每一小块占正方形的。() 三、选择

1、把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第段是全长的(),每段长()m。 3、7分是1时的(),7kg是1吨的(),7个月是一年的()。 四、应用题。 五(1)班一共有50名同学,其中男生27名。 (1)女生有多少人?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4)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5)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四、思考题。 1、在100 m的道路两侧,每隔2m栽一棵树,按一棵柳树,两棵杨树的规律栽树。柳树、 杨树各占植树总数的几分之几? 2、6kg糖果,均匀地装在4个袋子里,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kg 糖果?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袋糖果? 分数的大小比较 真分数、假分数 一、填空。 3、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4、分母是7的最小假分数是()。 5、在中,a是自然数,当a小于()时,是真分数,;当a大于或等于()时,是假分数;当a是()的倍数是,能化成整数。 二、判断。 2、m、n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m>n时,是真分数。()

五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试题(含答案).doc

小学五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中,共10 分) 1.A+5.2=b+6.4 那么() A . a>b B.a<b C. a=b 2.连续自然数a,b,c,…,g,h 一共有()个自然数。 A. h B. h-a +1 C. h-a 3.数学书的封面面积约是250 () A. 平方厘米 B. 平方分米 C. 平方米 4.画一个长和宽都是整数的长方形,要求面积为24,那么可以画出不同的长方形有()种 A. 3 B. 4 C. 5 D. 6 5.用1、0、3、5 组成()个不含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A. 24 B. 8 C. 18 D. 12 二、填空(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在0.6、20÷3 和0.666 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2.有数组{1,2,3,4},{2,4,6,8},{3,6,9,12}.....那么第100 个数组的四个数的和是()。 3.某同学在计算一道除法题时,误将除数32 写成23,所得的商是32,余数是11,正确的商与 余数的和是()。 4.3÷7 的商是一个循环小数,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后第2006 个数字是()。 5.在一个面积为10 的平行四边形的纸片中剪出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大为()。6.某年的九月份有五个星期天,已知这个月的1 号不是星期天,那么这个月的25 号是星期()7.幼儿园里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 个玩具,就多出2 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 个玩具,就 少12 个玩具,幼儿园里有()个班。 8.一个长方形若长增加 2 厘米,面积就增加10 平方厘米,若宽减少3 厘米,面积就减少 18 平方厘 米,原长方形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9.在a÷b=5.....3 中,把a、b 同时扩大3 倍,商是(),余数是()。 10.用3 个大瓶和5 个小瓶可装墨水5.6 千克,用1 个大瓶和3 个小瓶可装墨水2.4 千克。那么 用 2 个大瓶和 1 个小瓶可装墨水(三、计算下面各题(12 分) (1)5×125×5×32 )千克。 (2)89+899+8999+89999+899999 (3)4.27×8.3+42.7×1.9-0.427×2 (4)105.5+〔(40+9.338÷2.3)×0.5-1.53〕÷\u65288X53.6 ÷26.8×0.125) 四、完成下列各题(第1、2、3 小题每题 2 分,第4、5 小题每题 5 分,共16 分) 已知长方形甲的面积为32,长方形乙的面积为20 1.将它们如图1 摆放在桌面上,根据图中条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将它们如图2 摆放在桌面上,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 3.将它们如图3 摆放在桌面上,若组成的图形的面积为4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数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培优题.docx

【数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培优题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某班共有11 人,人人参加竞赛,参加数学竞赛的有 4 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9 人,那么有() A. 1 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 B. 2 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 C. 3 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 D. 4 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 【答案】B 【解析】【解答】参加数学竞赛和作文竞赛的人数相加,本应是所有参加竞赛的人数,而 全班一共只有 11 人,而参赛的却有 4+9= 13 人, 13- 11= 2 人,多出的 2 人就是既参加数学竞 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 【分析】人人参加竞赛,总数比实际的人多,说明有的同学既参加了数学竞赛又参加了作 文竞赛. 2 .同样多的物体是()。①②③ A.①和②B①. 和③C②. 和③ 【答案】 A 【解析】【解答】①里有 5 个小正方体,②里也有 5 个小正方体,③里有 6 个小正方体。故选:A 【分析】数一数每个图形里有几个小正方体即可得解。 3.钟面上是()时。 A.12 B.4 C.2 D.3 【答案】B 【解析】【解答】钟面上是 4 时。 【分析】钟面上,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根据题意,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 4,所以是 4 时。 故选: B。本题主要考查时间与钟面。 4.找规律,数字游戏。

【答案】 【解析】 5.下面是 1~100 的百数表的一部分。 请根据百数表的顺序,填写空格里的数。 【答案】 【解析】【分析】百数表中,每一个数都比它上面一个数大10;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 6.根据规律画出被挡住部分的珠子。 (1) (2) 【答案】(1)解:● (2)解:○ 【解析】【分析】根据珠子的排列顺序,找出所缺的部分求解 7.一个口袋里有红球、黄球、白球和花球四种颜色的球,小阳闭着眼睛,每次摸出一个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 40分钟满分:100 一、填空。(每空1分,共23分) 1、9.87升=()毫升27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容积单位。 (1)小朋友每天要饮水1100()(2)一瓶洗发液约有500() (3)小军家每月用去食用油6()(4)一桶酸牛奶约有1.25() 3、最小自然数是(),最小奇数是(),最小质数是(),最小合数是(),用这四个数组成一个最大四位数是()。 4、长方体是()个面,()条棱,()个顶点。 5、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是()。 6、千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个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是()。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36cm,它的体积是(),表面积是()。 8、3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6,这3个偶数分别是()、()、()。 9、一根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4.5立方分米,横截面的面积是0.5立方分米,木料的长有()分米。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0是所以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 2、一个自然数,如果不是质数,就一定是合数。() 3、2是偶数,也是质数;9是奇数,也是合数。() 4、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的约数大。() 5、个位上是0的多位数一定有因数2和5.。() 6、有9÷6=1.5的算式中,6能够整除9。() 7、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8、两个奇数的和还是奇数。()

9、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10、一个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一只水桶可以装15升水,就是说水桶()是15升。 A、容积 B、容量 C、体积 2、用棱长为1cm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较大正方体,需要这样的小木块()个。 A、2 B、4 C、8 3、两个质数的和是()。 A、奇数 B、偶数 C、奇数或偶数 4、表示鱼缸中金鱼条数的数是()。 A、奇数 B、分数 C、自然数 5、物体所占()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A、空间 B、位置 C、面积 6、把一根长方体的木料,等分成2段,表面积增加了()。 A、1个面 B、2个面 C、4个面 7、421减去(),就能被2、3、5分别整除。 A、1 B、11 C、21 8、1.5立方米=()立方分米 A、15 B、150 C、1500 9、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表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A、2 B、4 C、8 10、一本数学书的体积约是150() A、立方米 B、立方分米 C、立方厘米 四、按要求解答下列各题。(17分)

五年级数学培优测试卷

五年级数学培优测试卷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五年级数学等级测试卷 1、简算(7分)12.5×6.7+1.25×21 1、简算(7分) 5.4×3.8-6.5×5.4+2.7×5.4 3、简算(7分)1.25×3.2×0.25 4、简算(7分) 15.48×35-154.8×1.9+15.48×84 5、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8,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2后,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6,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5分) 6、16位同学拍集体照,照一次付8.5元(内有底片和4张照片),加洗一张另付1.25元。如果每人要得到一张照片,一共要付()元。(5分) 7、两个数的乘积是2.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 1 10 ,那么积是 ()。(5分) 8、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36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 行44千米,()小时后,两车第一次相遇。再过()小时两车第二次相距 60千米. (6分) 9、自来水公司发布信息:本市居民每月每户用水缴费由原来的每立方米2.5元,作如下调整。

李大叔家本月用水量24.4立方米,他按新的收费标准应缴()元的水费,比原来少 ()元。(6分) 10、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8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从1层走到4层需要30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8层,还需要()秒。(5分) 11、一列火车共20节,每节长5米,每两节之间相距1米,这列火车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通过81米长的隧道,需要()分钟。(5分) 12、3333.3×12340-111110×370.2=()(5分) 13、8.90.28.80.28.70.28.10.2 ?+?+?+???+?=()(5分) 14、有这样一列数:0.1、0.3、0.5、0.7、0.9、1.1……这列数的第20个数是()这20个数的和是()。(6分) 15、(1+0.5)+(2+0.5×2)+(3+0.5×3)+…+(11+0.5×11)=()(5分) 16、一个小数,如果把它的小数部分扩大到4倍,就得到5.4;如果把它的小数部分扩大到9倍,就得到8.4,那么这个小数是()。(5分) 17、解决问题(9分) 某校师生开展行军活动,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前进,3小时后学校派通迅员骑自行车走同一条路去传达命令,如果通讯员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去追赶队伍,需要多少小时才能赶上?

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培优题

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培优题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填空。 (1) (2) 【答案】(1)28;29 (2)50;48;47 【解析】 2.找规律,数字游戏。 【答案】 【解析】 3.画一画,填一填。 【答案】 【解析】 4.下面动物中,最高的是()。 A. 小鹿 B. 小猫 C. 小狗【答案】 A 【解析】【解答】最高的是小鹿。 故选:A

【分析】三种动物中,最高的是小鹿,即可解答。 5. 【答案】 【解析】 6.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答案】解: 【解析】【解答】 【分析】这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比较轻重的方法的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进行比较.从第一天平可以看出苹果重,根据等量代换可以看出3个桔子的重量等于2个桃子的重量,所以桔子最轻. 7.把下面图形加倍,并画出来. 【答案】 【解析】

8.下面两幅图中高的是() A. B. 【答案】 B 【解析】【解答】第一个小女孩矮,第二个小女孩高 【分析】考查比较人物之间的高矮。 9.17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已经捉到了其中的6个小朋友,藏起来还没有被捉到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答案】解:17﹣1﹣6 =16﹣6 =10(个) 答:藏起来还没有被捉到的小朋友有10个. 【解析】【分析】用小朋友的总人数减去1人,就是藏起来的小朋友的人数,再减去已经捉到的人数,就是剩下没被捉到的人数. 10.哪两行的规律相同?在后面的()里打“√”。 【答案】 【解析】【分析】观察第一行图形的规律是,按1个△两个□的顺序,3个图形为一组,按“ABB”型的规律排列;

观察第二行图形的规律是,按1个○1个△的顺序,2个图形为一组,按“AB”型的规律排列; 观察第三行图形的规律是,按1个☆2个○的顺序,3个图形为一组,按“ABB”型的规律排列,据此解答。 11.动手操作题。(按规律画图) 【答案】 【解析】【分析】观察第一组图形可得规律:这组图形是按“一个△一个○”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作图; 观察第二组图形可得规律:这组图形是按“两个长方形,两个三角形”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作图; 观察第三组图形可得规律:这组图形是按“”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作图. 12.找规律填数。 【答案】2;3 【解析】

4一元一次方程培优训练(有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培优训练 基础篇 一、选择题 1.把方程 103 .02.017.07.0=--x x 中的分母化为整数,正确的是( ) A.13 2177=--x x B.13217710=--x x C.1032017710=--x x D.132017710=--x x 2.与方程x+2=3-2x 同解的方程是( ) A.2x+3=11 B.-3x+2=1 C.132 =- x D.23 1132-=+x x 3.甲、乙两人练习赛跑,甲每秒跑7m,乙每秒跑6.5m,甲让乙先跑5m,设x秒后甲可追上乙,则下列四个方程中不正确的是( ) A.7x=6.5x+5 B.7x+5=6.5x C.(7-6.5)x=5 D.6.5x=7x-5 4.适合81272=-++a a 的整数a 的值的个数是( ) A. 5 B. 4 C. 3 D. 2 5.电视机售价连续两次降价10%,降价后每台电视机的售价为a 元,则该电视机的原价为( ) A.0.81a 元 B.1.21a 元 C.21 .1a 元 D.81.0a 元 6.一张试卷只有25道选择题,做对一题得4分,做错1题倒扣1分,某学生做了全部试题共得70分,他做对了( )道题。 A.17 B.18 C.19 D.20 7.在高速公路上,一辆长4米,速度为110千米/时的轿车准备超越一辆长12米,速度为100千米/时的卡车,则轿车从开始追击到超越卡车,需要花费的时间约是( ) A.1.6秒 B.4.32秒 C.5.76秒 D.345.6秒 8.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x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y 天完成,两人合作这项工程需天数为( ) A. y x +1 B.y x 11+ C.xy 1 D. y x 111+ 9、若2x =-是关于x 的方程233x x a += -的解,则代数式21 a a -的值是( ) A 、0 B 、2 83 - C 、29- D 、29 10、一个六位数左端的数字是1,如果把左端的数字移到右端,那么所得的六位数等于原数的3倍,则原数为( ) A 、142857 B 、157428 C 、124875 D 、175248 二、填空题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一填。 1.50以内9的倍数有(),100以内19的倍数有()。 2.25的因数有( ),65的因数有()。 3.()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 5.10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 7.24=1×24=2×()=()×()=()×() 8.在0、1、0.8、25.2、35、-4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 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10.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2.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4.3、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5.合数都是2的倍数。() 6.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7.3×0.4=1.2 ,3是1.2的因数。()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2.自然数包括()。 A.质数、合数 B.因数和倍数 C.奇数和偶数 3.2是最小的()。 A.合数 B.质数 C.自然数 D.偶数

数学培优试卷(一年级下册数学)

数学培优试卷(一年级下册数学)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我会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答案】 【解析】 2.按规律填数。 【答案】18;10 【解析】 3.给下面的图形加一条线,不能分成两个三角形的是( )。 A. 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圆 【答案】 C 【解析】 4.1:30之前1小时是()时。 A. 1:00 B. 12:00 C. 11:30 D. 12:30 【答案】 D 【解析】【解答】1:30之前1小时是12:30。 【分析】钟面上有12大格,一个大格是1小时,按顺序也就是1时、2时、3时、4时、5时、6时、7时、8时、9时、10时、11时、12时。如果按半点1小时1小时地数就是,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10:30、11:30、12:30,所以1:30之前1小时是12:30。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时间与钟面。 5.1时半小时后是()时。

A. 1:30 B. 2:00 C. 12:30 【答案】 A 【解析】【解答】1时半小时后是1:30。 【分析】半小时也就是30分,1时半小时后也就是1时30分,写作:1:30。 故选:A。本题是考查时间与钟面。 6.钟面上是()时。 A. 6时 B. 12时30分 C. 12时 D. 6时5分【答案】 B 【解析】【解答】钟面上是12时30分。 【分析】钟面上,当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几过一些时,就是几时30分。根据题意,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12过一些,就是12时30分。 故答案为:B。本题主要考查时间与钟面。 7.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答案】解: 【解析】【解答】 【分析】这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比较轻重的方法的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进行比较.从第一天平可以看出苹果重,根据等量代换可以看出3个桔子的重量等于2个桃子的重量,所以桔子最轻. 8.在最长的后面画“√”,最短的后面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4-2015年度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 以内9的倍数有(),100以内19的倍数有()。 的因数有( ),65的因数有()。 3.()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 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 =1×24=2×()=()×()=()×() 8.在0、1、、、35、-4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 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 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10.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2.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5.合数都是2的倍数。() 6.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3是的因数。()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 和9 和70 和100 和60 2.自然数包括( )。 A.质数、合数 B.因数和倍数 C.奇数和偶数 是最小的( )。 A.合数 B.质数 C.自然数 D.偶数 4.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积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C.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一个奇数要( ),结果才能是偶数。 A.乘3 B.加2 C.减1 6.一个合数,它是由两个不同的质数相乘得来的,这个合数至少有( )因数。 D.不能确定 四、找一找、连一连。 五、想一想,写一写。 1.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因数,然后再写出每个数的倍数(至少写4 个)。 9 因数: 倍数:

2020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周测培优卷5含答案

周测培优卷5 体积、容积的能力检测卷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28分) 1.填上合适的容积单位或体积单位。 2.1.5 dm3=()cm3 3500 cm3=()dm3 80000 cm3=()dm3=()m3 0.001 m3=()L=()mL 3.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 dm2,它的体积是()dm3,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15 cm2,它的高是4 cm,它的体积是()cm3。4.妈妈准备将一桶5 L的色拉油分装在250 mL的小油瓶里,共需要()个小油瓶。 5.下图是一个长方体分别从它的前面和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dm3。

二、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3分,共9分) 1.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 2.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体积一定相等。() 3.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油箱的体积和容积一样大。()三、我会选。(每题3分,共9分) 1.一根长方体木料,长10 m,横截面是边长为2 dm的正方形,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A.40 m3B.400 dm3C.4 m3D.4 dm3 2.将40升水倒入长0.4米,宽0.2米的长方体玻璃缸中,水深()分米。 A.50 B.5C.0.5 D.500 3.如果把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A.3B.9C.27D.81 四、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dm)(每题6分,共12分) 1. 2.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5题14分,其余每题7分,共42分) 1.妈妈把6盒同样的饼干摆成如图的形状,每盒饼干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观察下面的实验,你能求出铁块的高是多少吗? 3.一个长方体的无盖玻璃金鱼缸,长是2 m,宽是40 cm,高是0.6 m。 这个金鱼缸的占地面积有多大?需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玻璃?它的

2020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 40分钟 满分:100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 一个合数至少有( )。 A 、一个因数 B 、两个因数 C 、三个因数 2. 一瓶眼药水的容积是10( )。 A 、L B 、ml C 、dm 3 3. 下面三个数中,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是( )。 A 、1 B 、2 C 、3 4. 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的时候,它们的商可以用( )来表示。 A 、分数 B 、整数 C 、自然数 5. 5 8 的分数单位是( )。 A 、5 B 、1 C 、1 8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 一个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 2. 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相交于点O ,绕点O 旋转长方形180°后与原来图形重合。( ) 3. a 3=a+a+a 。 ( ) 4. 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 ) 5. 妈妈给了我一个苹果,我一口气吃了4 3 个。 (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 4.09dm 3=( )cm 3 5800ml =( )L 800dm 3=( )m 3 7300cm 3=( )L 886ml=( )cm 3=( )dm 3 2. 某超市,要做一个长2.3m ,宽50cm ,高1.2m 的玻璃柜台,现要在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 )米角铁。 3. 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1)小红在拉动抽屉。( ) (2)运动中直升飞机的螺旋桨。( ) (3)石英钟面上的秒针。( ) 4. 用分数表示图中的白色部分。

北师大下《一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训练.docx

北师大下《一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训练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找规律填数。 【答案】 4; 3 【解析】 2. 【答案】 【解析】 3.在下图中,根据变化规律空白处应填()。 A. B. C. 【答案】 A 【解析】 4.在 2 4 6 8 7 0 3 1 5 9 这些卡片中,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8 的一共可以找出() A. 3 组 B. 组4 C.组5 【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于8﹣0=8, 8﹣ 1=7, 8﹣ 2=6, 8﹣3=5, 所以共有 0+8=8, 1+7=8,2+6=8, 3+5=8 四组. 故选: B. 【分析】本题根据被减数与减数、差之间的关系,用8 减去比它小的数即能得出共有几组

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8: 由于 8﹣ 0=8,8﹣ 1=7, 8﹣ 2=6, 8﹣ 3=5, 即 0+8=8, 1+7=8, 2+6=8, 3+5=8 共四组. 5. 【答案】 【解析】 6.划去不符合规律的图形或文字,在括号里圈出正确的。(1) (2) (3) (4) 【答案】( 1) (2) (3) (4)

【解析】【分析】(1)观察可知,此题是按“”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 (2)观察可知,此题是按“”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 (3)观察可知,此题是按“”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 (4)观察可知,此题是按“”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 7.从有小黑点的地方出发,用一笔画出下面的图形.(不能重复经过同一条线) 【答案】 【解析】【解答】 (答案不唯一 ) 8.在下面的圆圈内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中间的数。 【答案】解: 【解析】 9.若+=10,-=2,求=?=? 【答案】由-=2 可得,=+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有答案)

2017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有答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2017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有答案)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篇一 一、对号入座。(同学们,认真思考,细心填写,这些知识都学过。每空1分,共20分) 1、在比10小的数里,(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2、最大的三位偶数与最小的质数的和是( )。 3、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24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4、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是( )米,两段绳子是全长的( )。 5、三个质数的积是30,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2里面有( )个,有( )个。 7、有三个连续偶数,中间一个是a,与它相邻的两个偶数分别是( )和( )。 8、在、、和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9、一块砖宽是12厘米,长是宽的2倍,厚是宽的一半,这块砖的体积是( )。 10、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 )。 11、里面有( )个,化成分数是( ),再添上( )个就是最小的质数。 12、用两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的小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表面积最大是( )平方厘米,最小是( )平方厘米。 二、严谨辨析。(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两个合数的和一定还是合数。……………………………………( ) 2、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3、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必须都是质数。…………………………( ) 4、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 5、计算全班学生期末数学平均分选择众数比较合适。……………( ) 三、择优录取。(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两个奇数的乘积一定是( )。 A、质数 B、合数 C、偶数 D、奇数 2、把一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提优卷)

期中测试(提优卷) 一、填空。(第2、9题每题2分,第8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1.根据36×52=1872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结果。 520×0.036=() 1.872÷5.2=() 18720÷0.36=() 2.将8.38,8.3·7·,8.30·7·,8.37·,8.37,8.3·0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3.在?里填上“>”“<”或“=”。 3.99×1.05?3.99 5.85×0.5?5.85÷2 4.905?4.905905 4.○○○●●●●○●○○○●●如果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于摸到白球的可能性,那么黑球至少要增加()个。 5.每1.1吨海水中约含盐33.77kg,8.5吨这样的海水约含盐()kg。6.玲玲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5个面包,如果用这些钱买单价为8.5元的蛋糕,正好能买2个,那么蛋糕的单价比面包的单价贵()元。 7.小贝在计算4.68除以一个数时,由于商的小数点向右多移动了一位,结果得15.6,这道算式的除数是()。 8.填一填。 9.循环小数0.987654321·本来有两个循环点,但不小心被聪聪给擦掉了一个循环点,聪聪知道这个循环小数的小数点后第21位上的数字是5,那么这个循环小数的另一个循环点在数字()上。 二、判断。(共5分) 1.在一个小数里,小数部分有相同的数字出现,这个小数就是循环小数。()2.一个数乘一个比1大的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

3.在国际象棋中,如果白王的位置用数对(e,1)表示,那么白王左右两边的位置分别用数对(c,1)和数对(f,1)表示。()4.整数8和小数8.0表示的大小和意义完全相同。() 5.7,3.5,1.75,0.875,0.4375是一组有规律的数。() 三、选择。(共5分) 1.不计算,请你根据规律选出得数。 6×0.7=4.2 6.6×6.7=44.22 6.66×66.7=444.222 6.6666×6666.7=() A.4444.2222 B.4444.22222 C.44444.22222 D.44444.2222 2.摸球游戏。如果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蓝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最小(每种颜色球的个数均不少于1),那么这个摸球游戏至少要准备()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 A.6 B.7 C.8 D.9 3.A÷B=C……0.1,如果A、B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那么余数是()。A.0.1 B.1 C.10 D.100 4.李奶奶从1楼走回家(3楼)用了2.6分钟,按照这样的速度,李奶奶从家出来去6楼的王奶奶家串门,需要用()分钟。 A.5.2 B.2.6 C.3.9 D.6.5 5.15.8kg的糖果平均分装在同样规格的盒子里,可以装30盒,但是还多出0.2kg,那么装120盒同样规格的糖果盒需要()kg糖果。 A.62.4 B.63.2 C.64 D.65 四、计算。(共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0.03×2.6= 4.1+9= 2.04×5= 1.6÷0.4= 0.75÷0.25= 21.21÷7= 8.6÷0.01= 5.5×0.8 2.列竖式计算。(12分) 0.86×4.7= 1.05×10.8= 20.4÷24= 8.52÷2.7= (用循环小数表示)

一年级上下册数学培优题附加题图形算式

图形算式姓名() 一、每种水果都表示一个数,你能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 6 = 15 = 12 — = 8 = + 12 = 35 = 25 — = 11 = 二、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 △一7=5 o+△=17(2)☆+☆=12 ☆一△=6 △=( ) o=( )☆=( ) △=( ) ( 3 )△一4=11 o+△=16(4)☆+☆=24 ☆一△=6 △=( ) o=( )☆=( ) △=( ) (5)5+o=12△+o=10( 6 ) o一☆=512一☆=8 o=( )△=( ) o =( )☆=( ) ( 7 )5+o=12△+o=10( 8 ) o一☆=512一☆=8 o=( )△=( ) o =( )☆=( ) ( 9 )△+△=18△=( ) (10)口+口+△+△=14 ☆+ o =13 o =( )△+△+口=10 △+ o=15☆=( )△=( ) 口=( ) 三、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 1 )△+□=9 ○-△=1△+△+△=9 △=()□=()○=() ( 2 )△ + ○ = 12 ○ + ☆ = 8 △ + ○ + ☆ = 21 △ =( ) ○= ( ) ☆=( ) ( 3 )你 + 我 = 7 你 + 他 = 18 你 + 我 + 他 = 24 你 = ()我 = ()他 = () ( 4 )○+□=10,□+△=12,○+□+△=15。 ○=(),□=(),△=()。 ( 5 )△+○=9 △+△+○+○+○=25 △=()○=() 四、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28 △=() △+△+□=20 □=()(2)○+○+○=6 ○=() △+△+△=12 △=()(3)△-○=1 △=() △+△-○=9 ○=() △+○-□=10 □=() 二、下图中每种水果各代表一个数,算一算,它们各代表几? + = 7

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填一填。(24 分)
1.在一个位置一次最多能看见正方体的( )个面。
2.
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 ;
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 ;
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
3.50 以内 9 的倍数有(
),100 以内 19 的倍数有(
)。
4.25 的因数有(
),65 的因数有(
)。
5.( )既是 9 的因数,又是 12 的因数。
6.从 199 起,连续写 5 个奇数(
),从 388 起,连续写 5 个偶
数( )
7.10 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 )是偶数,但不是合数;( )是
奇数,但不是质数。
8.偶数+偶数=(
) 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
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
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10.一个两位数既是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最大
是(
)。
11.长方体或者正方体(
)叫做它的表面积。
12.一个长方体长 4 分米,宽 3 分米,高 2 分米,它的全棱长时( )
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1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60 厘米,他的棱长是(
),表面积
是(
)。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5 分)
1.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2.3、4、5 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 3 的倍数。( )
3.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4.长方体中相交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
5.正方体的棱长扩大 5 倍,它的表面积也扩大 5 倍。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 分)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