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听课记录

初中音乐听课记录
初中音乐听课记录

初中音乐听课记录

2011年3月29日下午,我在石龙二中五楼电教室听了一节山广州市东环中学朱万秋老师执教的初中音乐课《友谊地久天长》,以下是听课记录: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进课室,师生问好。二.新课教学(一)、新歌导入播放一段电影视频,请学生欣赏一首音乐《一路平安》请大家思考并回答一下问题:1、这首乐曲与哪一首歌的旋律相似,2、这首乐曲的悄绪怎样,3、这首乐曲是儿拍子,

4、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在跳什么舞蹈,

5、你觉得影片中乐手们问水面要演奏完就熄

灭蜡烛,6、你指导这部影片的片名是什么吗,7、为什么在着幸福、浪漫的时刻, 影片中的音乐是忧伤而不是明朗、欢快的,您觉得它暗示了什么,8、你认为这首音乐适合出现在舞会的开始还是结束,我的思考:应该在让学生听音乐之前就将问题提出,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清晰的学习。所有的回答应该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回答。(二)欣赏电影《魂断蓝桥》与《友谊地久天长》背景学生欣赏视频与音乐,教师解说。(三)学生第一次听歌曲第一遍:要求学生边听边拍重拍。第二遍: 让学生边打拍边唱。第三遍:请学生站起来唱。我的思考:1、不能在不了解学生是否会唱的1W况下,就贸然请学生演唱。2、教师的演唱不是很完美,声音太大, 没有调整好嘴巴与话筒的距离,让声音显得很噪、沙哑(在后面进行旋律线教学时演唱比较好、舒服)。3、在学生演唱的时候,教师

唱得比学生还大声,是不信任学生的表现,而且在这个时候教师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去留意学生的演唱的。4、教师的演唱感情不够投入。5、教师背着学生弹琴与伴奏不是很合理,对学生的不尊重,也关注不了学生的表悄其至演唱。(四)歌曲教唱1、教师弹琴,学生听伴奏试唱。2、教师指出演唱中的不足,并及时纠正。3、在教师的伴奏下,学生唱全曲。(五)分析《友谊天长地久》中的音乐要素1、节拍:四四拍,弱起小节。2、节奏:附点节奏,倾向性强。3、旋律:素材

简练,婉转流畅。4、曲式结构:起承转合,A Al A3 A4 (六)分组请学生跟老师进行演唱接龙游戏1、第一组演唱:开始唱走音了教学用语:啊?你们唱到哪里去了, 不要紧,我们再来。2、第二组演唱较好(七)欣赏不同歌词的《友谊地久天长》

1、欣赏两首不同歌词的《友谊地久天长》(1、中文版;

2、英语版)我的思考:明明

是说让学生欣赏视频与音频里的演唱,但在前奏音乐结束后,教师偏乂紧紧抓住演唱的机会,再犯抢唱机会的毛病。让学生听到更多的是老师的歌声,而不是老师提议让学生好好欣赏的音乐?2、让学生听与演唱三首通俗的关于友谊的歌曲藏天朔《朋友》:学生不是很熟悉,教师应该多唱。谭咏麟《朋友》:学生会唱, 教师及时把演唱机会让给学生。周华健《朋友》:第一遍教师用竖笛演奏主旋律, 学生演唱。第二遍教师与学生一起演唱,但是教师一开始没有找准音,

起音过高了,没有把握好,不过很快就以低八度接唱上了,随机应变能力较好。三.教学小结1、教师问:友谊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没有办法回答2、让我们唱着《友谊地久天长》,传递永恒的友谊?我的思考:教师让学生出来演唱互动, 没有掌握初中生的心理,有些强这些学生所难,以致学生不敢表演,听不到声音。

下面红色字体部分是赠送的散文欣赏摘自网络,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可依需的唯有自己

这是发生在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里,父亲和儿子的故事:

儿子叫约翰,在他4岁那年,有一天他和姐姐在客厅玩捉迷藏。他们玩得正高兴,父亲抱起小约翰,把他放在沙发椅上面,然后伸出双手做出接的姿势,叫他往下跳。小约翰毫不犹豫地往下跳,在即将抓住父亲的瞬间,父亲缩回了双手,约翰摔到了地板上,他号啕大哭起来。小约翰向坐在沙发上的妈妈求助,妈妈若无其事

地坐着,并不去扶他,只是微笑着说:“呵,好坏的爸爸?”父亲站在一边,以嘲弄的眼光望着上当受骗的小约翰。

这便是犹太家庭教子的方法之一,这样做的U的是灌输给孩子一个理念:社会是复朵的,不要轻信他人,唯一可依赖的就是自己。

犹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房子被烧着了,你将带着什么东酉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钱财,母亲会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会告诉他:“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财,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你对爸爸的爱,远远胜过那部车

一个犹太家庭的父亲,存钱存了很久,终于买了一辆自己向往已久的新车。新车开到家后,他珍爱有加,每天都要洗车打蜡。他5岁的儿子见父亲这么爱车,也常常乐此不疲地帮爸爸一起洗车。

有一天,这位父亲开车回到家后,累得一动也不想动。于是他决定破一次例, 改天再洗车,尽管自己的爱车因淋了雨,而显得脏乱不堪。

这时,5岁的儿子见父亲这么累,就自告奋勇地要帮爸爸洗车,见他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体谅自己,心里其感欣慰,便放手让儿子去洗。

儿子要动手洗车了,却找不到洗车用的毛巾。于是他走进厨房,立刻便想到母亲平时煮菜洗锅时,都是用钢刷使劲刷才刷干净的,所以既然没有毛巾,就用钢刷吧?他拿起钢刷用力地洗起车来,一遍乂一遍,像刷锅一样地刷车。

等他洗完之后,听见“哇”的一声,他失声大哭起来,车子怎么都花了,这下可闯大祸了,他急忙跑去找父亲,边哭边说:“爸爸,对不起,爸爸,你来看?”父亲疑惑地跟着儿子走到车旁,他也“哇”的一声,"我的车,我的车?”

这位父亲怒气冲冲地走进房间,气急败坏地跪在地上祷吿:“上帝呀,请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做,那是我新买的车,一个月不到,就变成这样,我该怎么处罚我

他才祷告完,耳边忽然出现一个声音“世人都是看表面,而我却是看内心?” 突然间,他彻悟了。

他走出房门,儿子正害怕地流着泪,动也不敢动。

父亲走上前?去,把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亲切地说:“谢谢你帮爸爸洗车,爸爸对你的爱,远远胜过对那部车子。”

凡事要透过表面去看本质,当家人或朋友无童间做错了某件事时,我们要理智对待,不要只看事悄的表面,而忽略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学会用爱心去包容爱心,家会让你感觉自己的周时时洋溢温暖的阳光。小饭馆的生意很好,因为物美价廉,因为他的谦和和妻子的热1W。每天早晨,三四点钟他就早早起来去采购,直到夭亮才把所需要的蔬菜、鲜肉拉回家。没有雇人手,两个人忙得像陀螺。

常常,因为缺乏睡眠,他的眼睛红红的。不久,一个推着三轮车的老人来到他门前。她驼背,走路一跛一跛的,用手比划着,想为他提供蔬菜和鲜肉,绝对新鲜, 价格还便宜。老人是个哑巴,脸上满是灰尘,额角和眼边的儿块疤痕让她看上去面

U丑陋。妻子不同意,老人的样子,看上去实在不舒服。可他却不顾妻子的反对,

答应下来。不知怎的,眼前的老人让他突然想起了母亲。

老人很讲信用,每次应他要求运来的蔬菜果然都是新鲜的。于是,每天早晨六点钟,满満一三轮车的菜准时送到他的饭馆门前。他偶尔也请老人吃碗面,老人吃得很慢,很享受的样子。他心里酸酸的,对老人说,她每天都可以在这儿吃碗面。

老人笑了,一跛一跛地走过来。他看着她,不知怎的,乂想起了母亲,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一晃,两年乂过去了,他的饭馆成了酒楼,他也有了一笔数U可观的积蓄,买了房子。可为他送菜的,依旧是那个老人。

乂过了半个月,突然有一夭,他在门前等了很久,却一直等不到老人。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小时,老人还没有来。他没有她的联系方式,无奈,只好让工人去买菜。两小时后,工人拉回了菜,仔细看看,他心里有了疙瘩,这车菜远远比不上老人送的莱。老人送来的菜全经过精心挑选,儿乎没有干叶子,棵棵都清爽。

只是,从那天后,老人再未出现。

春节就要到了,他包着饺子,突然对妻子说想给老人送去一碗,顺便看看她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个星期都没有送菜,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事。妻子点头。

煮了饺子,他拎着,反复打听一个跛脚的送菜老人,终于在离他酒楼两个街道的胡同里,打听到她了。

他敲了半天门,无人应答。门虚掩着,他顺手推开。昏暗狭小的屋子里,老人在床上躺着,骨瘦如柴。老人看到他,诧异地睁大眼,想坐起来,却无能为力。他把饺子放到床边,问老人是不是病了。老人张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他坐下来,打量这间小屋子,突然,墙上的儿张照片让他吃惊地张大嘴巴。竟然是他和妈妈的合影?他5岁时,10岁时,17岁时……墙角,一只用旧布包着的包袱,包袱皮上,绣着一朵梅花。他转过头,呆呆地看着老人,问她是谁。老人怔怔地,突然脱口而出:儿啊。

他彻底惊呆了?眼前?的老人,不是哑巴,为他送了两年菜的老人,是他的母亲,

那沙哑的声音分明如此熟悉,不是他母亲乂能是谁,他呆愣愣地,突然上前, 一把抱住母亲,号啕痛哭,母子俩的眼泪沾到了一起。不知哭了多久,他先抬起头,哽咽着说看到了母亲的坟,以为她去世了,所以才离开家。母亲擦擦眼泪,说是她让邻居这么做的。她做工的爆竹厂发生爆炸,她侥幸活下来,却毁了容,痫了腿。看看自己的模样,想想儿子进过监狱,家里乂穷,以后他一定连媳妇都娶不

上。为了不拖累他,她想出了这个主意,说自己去世,让他远走他乡,在异地生

根,娶妻生子。得知他离开了家乡,她回到村子。辗转打听,才知道他来到了这个

城市。她以捡破烂为生,寻找他四年,终于在这家小饭馆里找到他。她欣喜若狂,

看着儿子忙碌,她乂感到心痛。为了每天见到儿子,帮他减轻负担, 她开始替他买菜,一买就是两年。可现在,她的腿脚不利索,下不了床了,所以, 再不能为他送

这种信任和理解真的很重要。

这个故事对于众多家长来说有很强的的启迪和警示作用:“你到底爱的是孩

子,还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如果是后者,那说明你不会爱?”亦或是“你到底是爱

自己的孩子,还是爱那个你心U中的孩子,如果是后者,那说明你不会爱?”,往往,在和孩子互动过程中,我们关注自己的感受,关注孩子是否改错,关注孩子是

否优秀,而我们忽略了关注孩子本身,这些都是打着爱的旗号伤害着孩子,但我们

往往认为这就是爱。请牢记,孩子本身最里要?

让孩子去开辟自己的夭空

《一个犹太人的家庭教育》讲的是一个伟大的犹太母亲把三个孩子培养成才的

理念和方法。这位母亲生在上海,父亲是犹太人,在她12岁那年去世了,随后母

亲也离她而去,她成了孤儿。长大后在上海铜厂做女工,结婚后生下三个孩子,但

不久后丈夫乂离她而去了。为了逃避痛苦,她成为中以建交后第一批回到以色列的

犹太后

裔。

为了生存,也为了三个孩子能早日回到以色列,她先发奋学习希伯来语,然

后,在路边摆了个小摊卖春卷。以色列的官方货币是谢克尔,一谢克尔兑换人民币

2块钱,更小的币值是雅戈洛,一谢克尔等于100雅戈洛。她的春卷小摊每天只能

赚到十来个谢克尔

1993年,她接回了三个孩子,大儿子14岁,二儿子13岁,小女儿11岁。开

始她一直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依旧做着合格的中国式妈妈。把孩子送去学校读书,她卖春卷,孩子放学,她就停止营业,在小炉子上面给他们做馄饨或者面条。这一幕被邻居看到了,就来训斥大儿子:“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转过头训斥母亲:“不要把那种落后的中国式教育带到以色列来……”

大儿子和她都很难受,但他们都在慢慢地改变,大儿子不但学会了做春卷,还把春卷带到学校卖,每天,三个小孩子能赚到10个谢克尔,回家交给母亲。母亲觉得很心酸,让他们小小年纪就担起生活的担子,但犹太人不这么认为,在犹太家庭里,孩子们没有免费的食物和照顾,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赚钱,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

于是妈妈不再提供免费的餐食和服务,同时也给他们赚钱的机会,以每个春卷

30雅戈洛的价钱批发给他们,带到学校后,可自行加价出售,利润部分自山支

三个孩子卖春卷的方式竟然截然不同。小女儿最老实,按老价钱50雅戈洛一个零售;二儿子则以40雅戈洛的价钱批发给学校餐厅,每天让他送100个春卷;大儿子则举办了一个“带你走进中国”的讲座,讲座的噱头就在于可以免费品尝美味的中国春卷,但需要买入场券,每人10雅戈洛,结果收入1500雅戈洛。

随后他们琢磨出了更多更新颖的赚钱方法,他们很努力地去学习和思考,学业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同样作为父母,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每天一睁开眼晴就为了孩子忙活,做饭、洗衣服、接送.辅导作业,然后才是做自己的事情,每天忙的团团转,累得筋疲力尽。一发牢骚,孩子还会心生厌烦,根本不理解我的付出。再回头

音乐备课组评课记录

音乐备课组评课记录 4月15日,教研活动在音乐教室进行。内容是陆艳老师教授小学一年级《摇篮》,参加人员音乐教师。老师们听课认真,讨论深入活泼,收到良好效果。 一、评课记录 综合陆老师自己的教学反思及大家研讨交流的内容,记录如下: 陆老师具备了一定的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准备、演唱等基本功、教态等比较认真和扎实,表现出了驾驭课堂教学的潜力。 本课授课环节清晰,轻松朴实。小学低年段欣赏课教学不好把握,郭老师运用聆听、体验、模仿、实践演唱、绘画、表述等多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摇篮》歌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建议: 1、孩子们和父母的理解交融的情感体验还不够饱满,很多环节也不够深入,这点需要以后加强。 2、关注音乐课堂生成性的现象,学生再回答“喜欢那种教育方式”时,不同的回答如果和教师预期不一致,要引导,教学细节还可以再全面严谨些。 3、可否适当创设情景,比如师生可以扮演宝宝和妈妈,生生可以扮演宝宝和妈妈等等,这样拉近孩子与教师,与欣赏音乐表达主题的距离。 4、学生欣赏音乐表达多种感受的方式还可以再贴近学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可以分组表演,可以站起来用脚、用手、用任何部位来打击节奏,演唱歌词。不能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好,而放弃释放学生本能,激发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可能。 5、当歌曲学会后,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和交流,深入理解音乐本质,升华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 总的来说,陆老师在课堂教学表现中表现是不错的,专业能力强,教学过程充实,教学完整,教学目标准确,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都是值得肯定的。另外,研讨课例每个教学素材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自己的教学风格,设计针对性的环节,“同一课题可以有百种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二、活动成果 1.营造了教研活动良好氛围,为今后规范教研活动做引导。 2.明确了听课、评课等的一系列概念、内容、形式及其重要性。 三、活动反思 1.克服一切困难,在别人为你创造的机会中参与活动。

音乐评课记录

王老师的特点,将动作融入音乐中,是我非常喜欢的,我也经常为了帮助小朋友记忆,会给歌曲配上一些简单易做的动作,学生都非常喜欢。王老师通过问小朋友将来要做什么来导入新课《长大要当宇航员》自然,在发现小朋友有个节奏没唱好时,没有直接的说出错在哪,而是让小朋友自己来发现,这样小朋友更容易记住自己犯的错,并会一直提醒自己,这个方法很好,以后我也来用用,看来英语和音乐还是有些互通之处的!! 金孔雀轻轻的跳,在徐老师的柔声细语中,在杨丽萍唯美的孔雀舞的带领下,了解了傣族的民族文化,了解了葫芦丝,一步步的进入歌曲,学生不仅可以学会长这首歌,还知道了很多其他知识。徐老师在学生唱歌时的感情上花了一点心思,是的有感情的唱歌才能将这首歌演绎的完美。 听了两节音乐生本研讨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两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她们设计精巧,语言精练。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两位老师的基本功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评课如下: 李兵老师的《芦笛》一课让我耳目一新,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课上的自然,流畅,巧妙。课中闪现了很多的优点:导入巧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材料运用得当,教态自然,语态亲切,教学基本功好,活动组织得当有效等等。这堂课也使我感触颇多:一堂好课教师的肢体语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肢体语言要做到美、有号召力、能够起到带动学生的作用,能够起到示范的作用。我觉得李老师就做的非常。 音乐课听课评课 二年级音乐课《夏》评课 在这节音乐课后,让我受益非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总之,这两节课都有很多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所以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 叫卖小调》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 时间:2008、5、8(星期四)下午第二节

[参考实用]初中音乐课听课记录

初中音乐听课记录 20XX年3月29日下午,我在石龙二中五楼电教室听了一节由广州市东环中学朱万秋老师执教的初中音乐课《友谊地久天长》,以下是听课记录: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进课室,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新歌导入播放一段电影视频,请学生欣赏一首音乐《一路平安》请大家思考并回答一下问题: 1、这首乐曲与哪一首歌的旋律相似? 2、这首乐曲的情绪怎样? 3、这首乐曲是几拍子? 4、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在跳什么舞蹈? 5、你觉得影片中乐手们问水面要演奏完就熄灭蜡烛? 6、你指导这部影片的片名是什么吗? 7、为什么在着幸福、浪漫的时刻,影片中的音乐是忧伤而不是明朗、欢快的?您觉得它暗示了什么? 8、你认为这首音乐适合出现在舞会的开始还是结束? 我的思考:应该在让学生听音乐之前就将问题提出,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清晰的学习。所有的回答应该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回答。 (二)欣赏电影《魂断蓝桥》与《友谊地久天长》背景学生欣赏视频与音乐,教师解说。 (三)学生第一次听歌曲第一遍:要求学生边听边拍重拍。第二遍:让学生边打拍边唱。第三遍:请学生站起来唱。 我的思考: 1、不能在不了解学生是否会唱的情况下,就贸然请学生演唱。

2、教师的演唱不是很完美,声音太大,没有调整好嘴巴与话筒的距离,让声音显得很噪、沙哑(在后面进行旋律线教学时演唱比较好、舒服)。 3、在学生演唱的时候,教师唱得比学生还大声,是不信任学生的表现,而且在这个时候教师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去留意学生的演唱的。 4、教师的演唱感情不够投入。 5、教师背着学生弹琴与伴奏不是很合理,对学生的不尊重,也关注不了学生的表情甚至演唱。 (四)歌曲教唱 1、教师弹琴,学生听伴奏试唱。 2、教师指出演唱中的不足,并及时纠正。 3、在教师的伴奏下,学生唱全曲。 (五)分析《友谊天长地久》中的音乐要素 1、节拍:四四拍,弱起小节。 2、节奏:附点节奏,倾向性强。 3、旋律:素材简练,婉转流畅。 4、曲式结构:起承转合,AA1A3A4 (六)分组请学生跟老师进行演唱接龙游戏 1、第一组演唱:开始唱走音了教学用语:啊!你们唱到哪里去了?不要紧,我们再来。 2、第二组演唱较好 (七)欣赏不同歌词的《友谊地久天长》 1、欣赏两首不同歌词的《友谊地久天长》(1、中文版; 2、英语版)我的思考:明明是说让学生欣赏视频与音频里的演唱,但在前奏音乐结束后,教师偏又紧紧抓住演唱的机会,再犯抢唱机会的毛病。让学生听到更多的是老师的歌声,

小学音乐听课记录简案

小学音乐听课记录简案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七彩的管弦》初中长沙陈正明 教学过程记录:①播放电影《猫和老鼠》中小猫指挥管弦乐队演奏片段,导入课题。设问:认真观看下面这段视频,有没有你熟悉的乐器,请举例。②听辨常见乐器音色。采用小学音乐教材中名曲片,断如大提琴演奏的《天鹅湖》、小提琴齐奏的《彼得与狼》片段。③教师将西洋管弦乐队的乐器图片贴在黑板上,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合作讨论按乐器的特点如何将以上乐器分为三类。(弦乐组、管乐组、打击乐组)④听辨《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各乐器组演奏的片段,学生听辨是由哪种乐组演奏的?并说出音色特点。⑤简介管弦乐队;播放西洋管弦乐演奏的《天空之城》(久石让曲),初步感受管弦乐的表现魅力(粗听作品)。⑥欣赏乐曲《两个犹太人》(精听作品)。简介《两个犹太人》;听赏《两个犹太人》片段,让学生进行想象并体会,音乐家怎样通过不同乐器的演奏来表现两个不同的人物;讨论“富人”和“穷人”的演奏乐器选择与人物形象是否符合;听赏后半段乐曲让学生进行想象,两个犹太人的对话是什么内容。⑦欣赏管弦乐曲《卡门序曲》(精听作品)。听赏主题A,讨论:音乐描绘的是什么场景(欢快、热闹、节日场景);再次听赏,思考是什么乐器组起主要的渲染效果(打击乐组);观看视频,参与打击节奏,体验情绪;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及《卡门序曲》,并整体欣赏乐曲;听赏音乐主题B,感受音乐特点(欢快、跳跃,热闹的场景);听赏音乐主题C,感受音乐特点(进行曲风格,斗牛士入场);简介回旋曲式A+B+A+C+A+D+A+E+A……;完整观看

《卡门序曲》演奏视频。⑧简介日本音乐家久石让,欣赏他的管弦作品《豆豆龙》(电影《龙猫》主题曲。⑨小结,推荐音乐网站。 ) 薛晖简评:《七彩的管弦》是湘艺版新课标修订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内容。对于西洋管弦乐队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感受西洋管弦乐队表现的魅力是该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但初中学生一般对于管弦乐队知识的认知和管弦乐作品的欣赏兴趣不会太浓,学习的主动性不会太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较好达成该课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陈正明老师的《七彩管弦》的设计和施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案例。 其一,关注初中学生的兴趣点,选择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材料。教学中除了重点赏析了教材里已有的两首管弦乐曲目《两个犹太人》和《卡门序曲》,教师还组织了中学生很关注的日本着名音乐家久石让的音乐作品《龙猫》和《天空之城》,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幽默风趣的《猫和老鼠》动画视频,还有学生在小学阶段聆听欣赏过的熟悉而经典的音乐作品主题,如《天鹅湖》《彼德与狼》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了保障。 其二,关注初中学生欣赏音乐的特点,采取“聆听”与“视听”相结合的音乐欣赏方式。音乐欣赏需要纯耳朵“聆听”,这样更能感受音乐的表现特点。但初中学生欣赏音乐,不仅需要纯“聆听”,更需要耳朵和眼睛结合的“视听”,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提高学生的欣赏兴

音乐优质课的听课笔记

音乐优质课的听课笔记 12月17日——18日,我有机会到瑞安参加了“温州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各地区都推选了优秀选手参赛,可谓百家争鸣、精彩纷呈。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 在今年的13节音乐课中,我们很少看到巫不实的东西,“以韵为本、以学生为本”处处体现在每个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表现力,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教师独到的设计,营造了生动有趣的课堂 几节优秀的课堂设计可谓新颖独特、各具匠心。例如,来自泰顺的一节《森林的歌声》通过讲故事情景式导入,让喜欢听故事的学生模拟自己来到了森林里,进行了一次森林之旅,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歌曲再创作打下了基础,学生在听、唱、想、画的愉快轻松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又听懂了歌曲,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聆听,使比较长的这首《森林猜想曲》变得简单,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是课堂上不可替代的闪光点 教师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次13节课中每个老师的个人素养非常好。例如来自温州市实验小学的周晓秋用古筝演奏《茉莉花》、《樱花》带领学生感受音乐,让学生对老师了崇拜,让学生整堂课都陶醉在音乐中。 下面附上市优质课评比听课笔记整理。 第一节:欣赏《牧童之歌》、《孤独的牧羊人》 教师的目标为通过对《孤独的牧羊人》的聆听,让学生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轻松自如的音乐情绪。课堂中,教师通过聆听《do re mi》导入课堂,并介绍歌曲风格。通过反复的分段聆听以及学唱,让学生充分地了解作品内容再进行完整的作品表现。整节课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教师对教材的挖掘不深,欣赏的作品停留在演唱和表演中,而且演唱和表演又不精彩。所以学生在最后表演的时候暴出了句:“还来啊!”学会的感受很好地说明了课堂效果。二是教师在动作表现中,让学生自己创编,但在表现时,教师从头到尾都在示范,所以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没有主动聆听思考并创编。三是教师多边的聆听过多关注歌曲内容,对音乐的关注太少。(我的思考:抓住雷伊呕都出现的规律,先学唱,加表现,了解在歌曲中的作用或意思,加合唱,学习合唱(师生共创一个合唱效果),再完整听辨那些地方出现哪些形式的演唱,再完整表演,再介绍作品。) 第二节:欣赏《森林的歌声》 1.师用情景贯穿课堂始终,教学思路清晰有条理,精彩的课堂语言让整个过程显得十分流畅。 2.教师用丰富的表现形式表现了音乐作品的三量,让学生对学习几个主题充满了兴趣。 3.教师充分关注了学生的每个变化,课堂中对学生的表现都有即时的评价,而且量贩有效评价让机械聆听的学生都变得十分主动,并能很机智地应对学生意外想法。 4.道具的设计和运用十分合理有效。 意见: 1.教师的提问缺乏有效性和引导性。 2.三段音乐作品都做到了细致的处理,但对三个音乐作品的不同缺乏明显的比较。学生

初中音乐评课记录

音乐课评课 1.本课教学内容是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是一节以聆听声乐作品为中心的欣赏课。田老师这一单元在设计上,体现了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生“感受与鉴赏”能力培养的要求,而重点则是让学生关注音乐的体裁与形式。其特点是给我们提供了几首表现形式不同的声乐曲,让我们仅从人声的表现力这一方面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其目的在于通过这样的学习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逐步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体会欣赏声乐作品的愉悦。 2.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学生的回答和知识抢答可以反映对所学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良好;通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程度、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态度、以及学生在课堂中互相交流评价所营造的课堂的氛围,来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为老师给予及时地肯定、适度的鼓励奠定基础。 3、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课后通过和学生交流来评价自己这堂课的教学活动开展情况、教学进度安排等各方面情况比较合适,这堂课的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4.七年级学生刚刚升入中学,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和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现情感的方式较之小学阶段有明显的变化,这些都是学习过程中的有利因素。但也存在着鉴赏与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独立

思考与发表见解的能力不足、逐步适应新环境等问题。所以,教学中田老师要充发体现音乐课的学科特点,以聆听为基础,以感受为重点,把握教材编写的核心意图,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发挥欣赏教学的“通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感受不同表现形式的声乐曲,扩大欣赏视野,提高独立分析乐曲的能力。 5.本节课在知识点上要求学生了解声乐的几种表现形式,属于“音乐的体裁与形式”的范畴,要求学生对比欣赏到的几首乐曲,在感知的基础上归纳出其属于哪种表现形式。如童声的特点是“清脆”、“明亮”,女高音的特点是“柔美”、“抒情”等,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老师让举例说明就更好了。教师也提供一些曲例,让同学们判断,以此来巩固学生的认识。 6. 总体来说,本节课是一节较成功的课,教学过程中能体现教者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的能力,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课堂教学重点突出,分析思路清晰,学生从“知”到“行”,有讲有练,富有实在性。 7.这一课让我耳目一新,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课上的自然,流畅,巧妙。课中闪现了很多的优点:导入巧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材料运用得当,教态自然,语态亲切,教学基本功好,活动组织得当有效等等。这堂课也使我感触颇多:一堂好课教师的肢体语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肢体语言要做到美、有号召力、能够

最新小学音乐教学课听课记录

小学音乐教学课听课记录 一、课前 1、小魔术,老师与学生一起做绕手腕的魔术,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 2、老师指导学生学会魔术。 二、引入 1、管弦乐队讲的故事,你想听吗?你要有一双音乐的耳朵。 2、音乐响起,老师配上讲述词。 l 这是一位怎样的魔法师?(突然强的旋律片断) l 哪一种乐器演奏的?(铜管乐器,很明亮的音色,震撼了一切。魔法师威力无边。 3、这是一把怎样的小扫把? l 小扫把的旋律是怎样的?(活泼的) l 它的乐器属于哪一类?是铜管还是木管? l 它是大管,看一看大管的图片 l 哼唱扫把的主题音调,用BONG来唱、 l 看谱子中哪些音乐要素使得这段音乐显得更活泼?(顿音记号——音乐更加跳跃;休止符——音乐更加短促)老师指导:八分音符也给人短促的感觉。 l 再唱一唱扫把主题,用人模仿小扫把的样子走步子,原地做。 4、有一个小徒弟,偷听到了一句咒语,接下来他会怎么做?

5、小徒弟试一试咒语,小扫把有反应吗? (学生根据音乐说……) 6、听到了打水的声音,倒水的声音了吗?(老师指导下行音乐是倒水的声音) 7、说一说小扫把子神情 8、听:小扫把的主题反复了几次,请同学们用手指来表示。 l 每次都是一样的吗? l 乐器?力度?(大管——小号——管弦乐;力度也是越来越强) l 你好像看到了水越来越? 9、小结:这里用到的音乐表现手法是——主题反复。 10、水越来越多,会发生什么事?(学生说) 11、你听到水流的声音时请你做出流水的动作。(学生听并做动作) 12、水流的声音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拉弦乐器) 13、拉弦乐器的图片 14、水声后来停下来了吗?再听音乐。(水声一直有,小扫把一直拎水)音乐越来越激烈,音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纱,小弟子心情? 15、小弟子劈碎了小扫把,听一听小扫把怎样了? (死了———怎么又起来了,走起来了,会出现怎样的场面?学生讲一讲。)

(完整版)《散步》听课记录

《散步》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在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基础上,体会本文主旨,感受亲情,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 教学重点:1、学习并掌握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2、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指出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教学方法: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朗读法、讨论法并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听文入境 1、教师伴着优美的背景音乐,有感情的叙述课文,并让 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 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教师总结 出“和谐”一词。 2、教师要求同学们有感情的读课文,整体感知,并从中 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 二、读文生情 1、教师在学生读完之后提出了问题:作者在文中写出的是 样的一件事?同学回答:一家四口去田野散步的事情。 2、《散步》语言精练,但开头为什么分别介绍了每个家庭 成员?为何不用更简洁的语言形容文中四人间的

关系?(例如我们一家四个人在田野上散步。) 经提问与总结得出文章选用的句式有强调的意味,这 样写更能突出“和谐”这个词。 3、接着让学生朗读并由学生自己找出描写田野景色的 句子,引出本文两个需要掌握的生字:粼、一霎时。 4、请女同学朗读“田野风光”的句子,并由男同学评点 不足的地方由此引出应该重读之处,强调“生命”这 个词,表现多元化的中心。 欣赏文中的句子词语,并分析各种句子带着的感情, 然后再次由学生领读。 三、品文入理 1、教师要求小组自由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在这个家里谁的权利大 (2)这个家中哪个人做的好? (小组活动,全员参与,教师参与其中,适当点拨。这一阶段可以使同学们更深入的理解文章,同时分享学生们的发现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信心与兴趣。) 2、请同学们回答句式比较特殊的句子或用的巧的词语。 同学回答总结得出: 句子:(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他的话一样。 词语:熬、信服

小学音乐听课记录简案

《七彩的管弦》初中长沙陈正明 教学过程记录:①播放电影《猫和老鼠》中小猫指挥管弦乐队演奏片段,导入课题。设问:认真观看下面这段视频,有没有你熟悉的乐器,请举例。②听辨常见乐器音色。采用小学音乐教材中名曲片,断如大提琴演奏的《天鹅湖》、小提琴齐奏的《彼得与狼》片段。③教师将西洋管弦乐队的乐器图片贴在黑板上,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合作讨论按乐器的特点如何将以上乐器分为三类。(弦乐组、管乐组、打击乐组)④听辨《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各乐器组演奏的片段,学生听辨是由哪种乐组演奏的?并说出音色特点。⑤简介管弦乐队;播放西洋管 弦乐演奏的《天空之城》(久石让曲),初步感受管弦乐的表现魅力(粗听作品)。⑥欣赏乐曲《两个犹太人》(精听作品)。简介《两个犹太人》;听赏《两个犹太人》片段,让学生进行想象并体会,音乐家怎样通过不同乐器的演奏来表现两个不同的人物;讨论“富人”和“穷人”的演奏乐器选择与人物形象是否符合;听赏后半段乐曲让学生进行想象,两个犹太人的对话是什么内容。⑦欣赏管弦乐曲《卡门序曲》(精听作品)。听赏主题A,讨论:音乐描绘的是什么场景(欢快、热闹、节日场景);再次听赏,思考是什么乐器组起主要的渲染效果(打击乐组);观看视频,参与打击节奏,体验情绪;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及《卡门序曲》,并整体欣赏乐曲;听赏音乐主题B,感受音乐特点(欢快、跳跃,热闹的场景);听赏音乐主题C,感受音乐特点(进行曲风格,斗牛士入场);简介回旋曲式 A+B+A+C+A+D+A+E+A ;完整观看《卡门序曲》演奏视频。⑧简介日本音乐家久石让,欣赏他的管弦作品《豆豆龙》(电影《龙猫》主题曲。⑨小结,推荐音乐网站。 ) 薛晖简评:《七彩的管弦》是湘艺版新课标修订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内容。对于西洋管弦乐队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感受西洋管弦乐队表现的魅力是该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但初中学生一般对于管弦乐队知识的认知和管弦乐作品的欣赏兴趣不会太浓,学习的主动性不会太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较好达成该课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陈正明老师的《七彩管弦》的设计和施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案例。 其一,关注初中学生的兴趣点,选择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材料。教学中除了重点赏析了教材里已有的两首管弦乐曲目《两个犹太人》和《卡门序曲》,教师还组织了中学生很关注的日本著名音乐家久石让的音乐作品《龙猫》和《天空之城》,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幽默风趣的《猫和老鼠》动画视频,还有学生在小学阶段聆听欣赏过的熟悉而经典的音乐作品主题,如《天鹅湖》《彼德与狼》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了保障。 其二,关注初中学生欣赏音乐的特点,采取“聆听”与“视听”相结合的音乐欣赏方式。音乐欣赏需要纯耳朵“聆听”,这样更能感受音乐的表现特点。但初中学生欣赏音乐,不仅需要纯“聆听”,更需要耳朵和眼睛结合的“视听”,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也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陈老师在教学中采取了“聆听”与“视听”结合的方式,即体现了音乐欣赏的特点,又关注了学生欣赏音乐的特点。《天空之城》《猫和老鼠》《龙猫》《卡门序曲》都采用了“视听”欣赏的方式,而听辨乐器音色、听辨乐器组、《两个犹太人》等都采的是纯音听响的“聆听”方式,二种方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管弦乐曲的表现魅力,取得了较好的音乐欣赏效果。 其三,关注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活动参与的方式实施教学。对西洋管弦乐队相关知识的认知也是该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女口,让学生能够认识和辨认西洋管弦乐队中主要乐器以及音色,知道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组,西洋管弦乐队的表现特点

音乐听课笔记

《叫卖小调》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 时间:2008、5、8(星期四)下午第二节 班级:五(6)授课老师:任宇 教学过程: 一、发音练习:(1)音阶练习:5 4 3 2 | 1—|| 1 2 3 4 5、例举老上海的各种民俗文化……(学生发言、交流) 6、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判断歌曲是几拍子?(学生:3/4拍) 7、对照以上童谣和《我怎样长大》的音乐特点,说说它们的异同。 8、跟钢琴学唱《我怎样长大》的旋律(师指导附点音符的准确唱法)。 三、课后练习:把《我怎样长大》的歌词学习。

感受:今天的这节音乐课和上次听的音乐欣赏课各有特色。音乐欣赏课主要是通过听音乐感受音乐艺术美、学习音乐艺术之精华,而唱歌课是通过学生学唱歌曲提高歌唱的能力。在这节课中任老师就做到了这些,如,从练声——听旋律——判断节奏型——模唱——学唱旋律……,整个过程都充分渗透了唱歌技巧的学习;l另外,任老师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听力练习,通过听旋律、判断节奏型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感,为学生学习唱歌打下坚实的基础。

音乐课《桔梗谣》听课记录

| 编辑

?上一篇:听李正火讲座有感 ?下一篇:《各种各样的帽子》听课记录 Re:音乐课《桔梗谣》听课记录 [ 2009-11-25 19:13:00 | By: 访客MQh6KX(游客) ] 前天是2009年11月23日,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我们领 雁工程的学员来说又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从这天开始,我们将与浙江省特级美术教师,我们的美术教育大师,华维文澜小学的校长——李正火老师,共同相处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里,我想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包括李老师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还有他的思考方式。事实也的确如此。 这次培训,让我改变了以往认为“讲座都是很枯燥”的观念,让我受益匪浅。通过郭老师的断断续续的叙述,通过这两天的讲座,我们领略了李老师的博学、智慧、儒雅,还有他的源源不断的激情,像一团火燃烧着我们,照亮了我们。 这些都让我们深深折服。于是从23日开始,我们学员都自觉得写起了文章,写起了反思,写起了听课心得,写起了人生感想。 李老师的讲座每次都是声情并茂的,最让人佩服的是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条条框框来告诉我们今天讲的第一大点是什么,第二大点是什么,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流畅、不死板。从李老师口中,一个个生活的小故事不曾间断,让我们的思想不自觉地就会跟着他起伏跌宕。听他讲座让人觉得是一堆要好的朋友在聊天,时间悠然度过,一看时间才知已是4点半了,大家还想听,可人家李老师总该回家的呀。于是讲座就在大家的听味十足中结束了,每个人都期待着明天有更多的收获。李老师是一块磁铁,把大家牢牢吸住了。 李老师的身体不是很好,昨天听郭老师说李老师昨天上完讲座就累倒了,喉咙哑,体温3 7.8度,吊瓶。一个3小时的讲座,就这样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身体的人啊。以为下午的点评李老师不会来了,有几个在实验、城东听课的老师都已经走了,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几分钟后李老师来了,而且他的讲座还是那样的深情并茂,还是那样的激情澎湃,还是那样处处透着哲理。期间他的家人好几次电话打来叫他快去吊瓶,这时我突然很伤感,,就像当初看见四川大地震中那些感人的场面一样,有种要流泪的冲动。 我想,这也是一种爱,是李老师对教育的爱,是李老师对学员的爱,他常说“爱课堂如同爱我的生命!”我想,他爱我们学员也如同爱自己的生命。

音乐听课评语

音乐听课评语 篇一: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 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txt不相信永远,不拥有期待,不需要诺言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王子之所以能口奂酉星目垂美人是因为王子用心了我能口奂酉星什么怎样定听课记录? ------------------------------------------------------------------------ 音乐课听课评课 [20XX-6-815:57:00|By:郎洁] 6月3日王夏娟长大要当宇航员 王老师的特点,将动作融入音乐中,是我非常喜欢的,我也经常为了帮助小朋友记忆,会给歌曲配上一些简单易做的动作,学生都非常喜欢。王老师通过问小朋友将来要做什么来导入新课《长大要当宇航员》自然,在发现小朋友有个节奏没唱好时,没有直接的说出错在哪,而是让小朋友自己来发现,这样小朋友更容易记住自己犯的错,并会一直提醒自己,这个方法很好,以后我也来用用,看来英语和音乐还是有些互通之处的!! 6月4日徐琴华金孔雀轻轻跳 金孔雀轻轻的跳,在徐老师的柔声细语中,在杨丽萍唯美的孔雀舞的带领下,了解了傣族的民族文化,了解了葫芦丝,一步步的进入歌曲,

学生不仅可以学会长这首歌,还知道了很多其他知识。徐老师在学生唱歌时的感情上花了一点心思,是的有感情的唱歌才能将这首歌演绎的完美。 武当路小学古东霞 20XX年6月10日去东风小学听了两节音乐生本研讨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两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她们设计精巧,语言精练。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两位老师的基本功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评课如下:李兵老师的《芦笛》一课让我耳目一新,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课上的自然,流畅,巧妙。课中闪现了很多的优点:导入巧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材料运用得当,教态自然,语态亲切,教学基本功好,活动组织得当有效等等。这堂课也使我感触颇多:一堂好课教师的肢体语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肢体语言要做到美、有号召力、能够起到带动学生的作用,能够起到示范的作用。我觉得李老师就做的非常。 音乐课听课评课 二年级音乐课《夏》评课 在这节音乐课后,让我受益非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

(完整)听课记录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

听课记录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 1、听交响乐录音《命运》,导出新课 2、模拟情景,学生表演 情景一:各大报社相聚一堂,讨论贝多芬及其音乐 黑色地带组:分析贝多芬音乐《致爱丽丝》 评:专业术语太多,不知其他同学是否听懂。 清风组:介绍贝多芬生平,着重介绍贝多芬的童年 银河组:欣赏贝多芬音乐《欢乐颂》 千里马组: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谈感受 评:没有深入交流,流于形式。 四人帮组:朗读一段话抒发对贝多芬的感受 百分百组:用PPT展示有关贝多芬的图片,介绍贝多芬创作的主要作品,重点介绍《第九交响曲》 情景二:各大报社记者到贝多芬家中拜访贝多芬(小品表演) 评:小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贝多芬的生活状态,而且走进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演员很好! 情景三:各大报社争相报道贝多芬 鹤立鸡群报:《我看贝多芬》 n 不愿意跟别人接触 n 不爱干净 n 不耐烦 清风日报:《多愁善感的贝多芬》 黑色地带报:《自强不息的贝多芬》 百分百报社:《把健康的耳朵还给贝多芬吧》 终点在望报社总编:《意志与理想》 梦想蓝天报:《对贝多芬的感想》 n 执著 n 热爱音乐 n 伟大、坚强 n 奉献 头号种子报社:《敞开心扉,融入世界》 千里马报社:《过于沉迷音乐的贝多芬》 3、小组讨论:通过这次活动收获到什么? 4、师生交流:这种综合性活动对学生是否有好处? 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综合性学习示范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采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学生分成若干组,组员之间合作收集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制成课件,在班上展示,组与组之间交流学习成果。这堂课就是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 整个课堂设计很巧妙。模拟各大报社采访贝多芬的情景,以话剧表演的形式陆续展开各小组的汇报,现场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表演欲很强,和积极参与课堂。 从情景一讨论贝多芬到情景二走进贝多芬的世界,再到情景三扣问贝多芬的心灵,三个情景逐步推进,层层深入,学生在情境中体会贝多芬的心灵世界。

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

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txt不相信永远,不拥有期待,不需要诺言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王子之所以能口奂酉星目垂美人是因为王子用心了我能口奂酉星什么怎样定听课记录? ------------------------------------------------------------------------ 音乐课听课评课 [ 2010-6-8 15:57:00 | By: 郎洁 ] 6月3日王夏娟长大要当宇航员 王老师的特点,将动作融入音乐中,是我非常喜欢的,我也经常为了帮助小朋友记忆,会给歌曲配上一些简单易做的动作,学生都非常喜欢。王老师通过问小朋友将来要做什么来导入新课《长大要当宇航员》自然,在发现小朋友有个节奏没唱好时,没有直接的说出错在哪,而是让小朋友自己来发现,这样小朋友更容易记住自己犯的错,并会一直提醒自己,这个方法很好,以后我也来用用,看来英语和音乐还是有些互通之处的!! 6月4日徐琴华金孔雀轻轻跳 金孔雀轻轻的跳,在徐老师的柔声细语中,在杨丽萍唯美的孔雀舞的带领下,了解了傣族的民族文化,了解了葫芦丝,一步步的进入歌曲,学生不仅可以学会长这首歌,还知道了很多其他知识。徐老师在学生唱歌时的感情上花了一点心思,是的有感情的唱歌才能将这首歌演绎的完美。 武当路小学古东霞 2010年6月10日去东风小学听了两节音乐生本研讨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两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她们设计精巧,语言精练。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两位老师的基本功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评课如下: 李兵老师的《芦笛》一课让我耳目一新,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课上的自然,流畅,巧妙。课中闪现了很多的优点:导入巧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材料运用得当,教态自然,语态亲切,教学基本功好,活动组织得当有效等等。这堂课也使我感触颇多:一堂好课教师的肢体语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肢体语言要做到美、有号召力、能够起到带动学生的作用,能够起到示范的作用。我觉得李老师就做的非常。 音乐课听课评课

初中音乐评课稿 初中音乐课听课心得 初中音乐课听课记录三篇

初中音乐评课稿初中音乐课听课心得初中音 乐课听课记录三篇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其媒介是按时组织的声音。一般音乐的定义包括共同元件,例如音调,节奏,动态,和的声波品质音色和纹理。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初中音乐评课稿初中音乐课听课心得初中音乐课听课记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音乐评课稿初中音乐课听课心得初中音乐课听课记录1 一、课前 1、小魔术,老师与学生一起做绕手腕的魔术,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 2、老师指导学生学会魔术。 二、引入 1、管弦乐队讲的故事,你想听吗?你要有一双音乐的耳朵。 2、音乐响起,老师配上讲述词。 l 这是一位怎样的魔法师?(突然强的旋律片断)

l 哪一种乐器演奏的?(铜管乐器,很明亮的音色,震撼了一切。魔法师威力无边。 3、这是一把怎样的小扫把? l 小扫把的旋律是怎样的?(活泼的) l 它的乐器属于哪一类?是铜管还是木管? l 它是大管,看一看大管的图片 l 哼唱扫把的主题音调,用BONG来唱、 l 看谱子中哪些音乐要素使得这段音乐显得更活泼?(顿音记号——音乐更加跳跃;休止符——音乐更加短促)老师指导:八分音符也给人短促的感觉。 l 再唱一唱扫把主题,用人模仿小扫把的样子走步子,原地做。 4、有一个小徒弟,偷听到了一句咒语,接下来他会怎么做? 5、小徒弟试一试咒语,小扫把有反应吗? (学生根据音乐说……) 6、听到了打水的声音,倒水的声音了吗?(老师指导下行音乐是倒水的声音) 7、说一说小扫把子神情 8、听:小扫把的主题反复了几次,请同学们用手指来表示。

l 每次都是一样的吗? l 乐器?力度?(大管——小号——管弦乐;力度也是越来越 强) l 你好像看到了水越来越? 9、小结:这里用到的音乐表现手法是——主题反复。 10、水越来越多,会发生什么事?(学生说) 11、你听到水流的声音时请你做出流水的动作。(学生听 并做动作) 12、水流的声音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拉弦乐器) 13、拉弦乐器的图片 14、水声后来停下来了吗?再听音乐。(水声一直有,小扫 把一直拎水)音乐越来越激烈,音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纱,小 弟子心情? 15、小弟子劈碎了小扫把,听一听小扫把怎样了? (死了———怎么又起来了,走起来了,会出现怎样的场 面?学生讲一讲。) 16、师父来了,一切归于平静。 三、完整欣赏 1、根据音乐,学生走一走小扫把的走步(只走主题第一次) 2、听到水的声音做一做水的动作

评语大全之音乐教师听课评语

音乐教师听课评语 【篇一: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 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txt不相信永远,不拥有期待,不需要诺言当你 不能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王子之 所以能口奂酉星目垂美人是因为王子用心了我能口奂酉星什么怎样定听课记录? ------------------------------------------------------------------------ 音乐课听课评课 [ 2010-6-8 15:57:00 | by: 郎洁 ] 6月3日王夏娟长大要当宇航员 王老师的特点,将动作融入音乐中,是我非常喜欢的,我也经常为 了帮助小朋友记忆,会给歌曲配上一些简单易做的动作,学生都非 常喜欢。王老师通过问小朋友将来要做什么来导入新课《长大要当 宇航员》自然,在发现小朋友有个节奏没唱好时,没有直接的说出 错在哪,而是让小朋友自己来发现,这样小朋友更容易记住自己犯 的错,并会一直提醒自己,这个方法很好,以后我也来用用,看来 英语和音乐还是有些互通之处的!! 6月4日徐琴华金孔雀轻轻跳 金孔雀轻轻的跳,在徐老师的柔声细语中,在杨丽萍唯美的孔雀舞 的带领下,了解了傣族的民族文化,了解了葫芦丝,一步步的进入 歌曲,学生不仅可以学会长这首歌,还知道了很多其他知识。徐老 师在学生唱歌时的感情上花了一点心思,是的有感情的唱歌才能将 这首歌演绎的完美。 武当路小学古东霞 2010年6月10日去东风小学听了两节音乐生本研讨课受益匪浅, 感触颇多。两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她们设计精巧,语言精练。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 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 乐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两位老师的基本功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评 课如下: 李兵老师的《芦笛》一课让我耳目一新,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课上 的自然,流畅,巧妙。课中闪现了很多的优点:导入巧妙,教学方

初一音乐听课记录

初一音乐听课记录 初一音乐听课记录 一、课前 1、小魔术,老师与学生一起做绕手腕的魔术,让学生百思不得 其解。 2、老师指导学生学会魔术。 二、引入 1、管弦乐队讲的故事,你想听吗?你要有一双音乐的耳朵。 2、音乐响起,老师配上讲述词。 l哪一种乐器演奏的?(铜管乐器,很明亮的音色,震撼了一切。魔法师威力无边。 3、这是一把怎样的'小扫把? l小扫把的旋律是怎样的?(活泼的) l它的乐器属于哪一类?是铜管还是木管? l它是大管,看一看大管的图片 l哼唱扫把的主题音调,用BONG来唱、 l看谱子中哪些音乐要素使得这段音乐显得更活泼?(顿音记号——音乐更加跳跃;休止符——音乐更加短促)老师指导:八分音 符也给人短促的感觉。 l再唱一唱扫把主题,用人模仿小扫把的样子走步子,原地做。 4、有一个小徒弟,偷听到了一句咒语,接下来他会怎么做?

5、小徒弟试一试咒语,小扫把有反应吗? (学生根据音乐说……) 6、听到了打水的声音,倒水的声音了吗?(老师指导下行音乐 是倒水的声音) 7、说一说小扫把子神情 l每次都是一样的吗? l乐器?力度?(大管——小号——管弦乐;力度也是越来越强) l你好像看到了水越来越? 9、小结:这里用到的音乐表现手法是——主题反复。 10、水越来越多,会发生什么事?(学生说) 11、你听到水流的声音时请你做出流水的动作。(学生听并做动作) 12、水流的声音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拉弦乐器) 13、拉弦乐器的图片 14、水声后来停下来了吗?再听音乐。(水声一直有,小扫把一直拎水)音乐越来越激烈,音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纱,小弟子心情? 15、小弟子劈碎了小扫把,听一听小扫把怎样了? (死了———怎么又起来了,走起来了,会出现怎样的场面?学生讲一讲。) 16、师父来了,一切归于平静。 三、完整欣赏 1、根据音乐,学生走一走小扫把的走步(只走主题第一次) 2、听到水的声音做一做水的动作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小螺号》听课记录

《小螺号》听课记录 《小螺号》是一首叙述性的童话歌曲,曲调俳谐滑稽,情绪开朗欢乐,童趣盎然。生动光鲜的音乐形象,讲述了一个富有教益的故事,使他们在音乐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本课设计主要以新课标为依据,在教学思想、方法上张老师都进行了仔细推敲、大胆探索和尝试,在第一次视频教学中,听课成员感受最深的是: 1.运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自主的探索、交流、学习。 2.师生相互交流,探究及多媒体的运用,丰盛了学生的视觉感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学生的表演生动有趣,抒发了自己的真实情感。 3.为学生营造一个松弛,开朗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张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较强。 存在的问题: 1.在范唱时“fa”音唱走调了。 2.导入环节难易脱节,需要层层递进。 3.讲解歌曲出现的“下滑音”。 4.趣味导入,解决难点的环节,难易脱节,花太长时间,没有做到循序渐进。 5.语言的组织不够精炼。 6.上课环节不够松懈,没做到有用的引导学生歌表演。 7.教唱环节不够丰盛。8.小细节的处理不够细,如:背景音乐的音量过大。 听课成员的建议:

1.道具中的钓竿过长,需要弄短一些。 2.提问时要有麦克风给学生。 3.课堂结束时的律动巩固唱,幻灯片上要打上歌词。 4.学生进行歌表演时,幻灯片要把角色要求打出来。 5.加强个人音乐基本功的训练,范唱要确凿。 6.间奏部分可以角色互换进行表演。 7.教唱环节不够清撤。 预设: (1)旋律带唱 (2)口风琴带唱 (3)提示歌曲用什么样的心情演唱 (4)重点解决歌曲中的难点乐句(注意声断气不断) (5)统统演唱歌曲,加上律动。 (6)歌曲的分段,分组演唱(两种例外的情绪对比) (7)间奏部分加上角色表演,让学生加上劝语。 (8)情境表演 A角色分配 B师生合作

初中音乐课听课记录

初中音乐课听课记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音乐听课记录 2011 年3 月29 日下午,我在石龙二中五楼电教室听了一节由广州市东环中学朱万秋老师执教的初中音乐课《友谊地久天长》,以下是听课记录: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进课室,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新歌导入播放一段电影视频,请学生欣赏一首音乐《一路平安》请大家思考并回答一下问题: 1、这首乐曲与哪一首歌的旋律相似 2、这首乐曲的情绪怎样? 3、这首乐曲是几拍子? 4、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在跳什么舞蹈 5、你觉得影片中乐手们问水面要演奏完就熄灭蜡烛 6、你指导这部影片的片名是什么吗 7、为什么在着幸福、浪漫的时刻,影片中的音乐是忧伤而不是明朗、欢快的您觉得它暗示了什么 8、你认为这首音乐适合出现在舞会的开始还是结束 我的思考:应该在让学生听音乐之前就将问题提出,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清晰的学习。所有的回答应该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回答。

(二)欣赏电影《魂断蓝桥》与《友谊地久天长》背景学生欣赏视频与音乐,教师解说。 (三)学生第一次听歌曲第一遍:要求学生边听边拍重拍。第二遍:让学生边打拍边唱。第三遍:请学生站起来唱。 我的思考: 1、不能在不了解学生是否会唱的情况下,就贸然请学生演唱。 2、教师的演唱不是很完美,声音太大,没有调整好嘴巴与话筒的距离,让声音显得很噪、沙哑(在后面进行旋律线教学时演唱比较好、舒服)。 3、在学生演唱的时候,教师唱得比学生还大声,是不信任学生的表现,而且在这个时候教师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去留意学生的演唱的。 4、教师的演唱感情不够投入。 5、教师背着学生弹琴与伴奏不是很合理,对学生的不尊重,也关注不了学生的表情甚至演唱。 (四)歌曲教唱 1、教师弹琴,学生听伴奏试唱。 2、教师指出演唱中的不足,并及时纠正。 3、在教师的伴奏下,学生唱全曲。 (五)分析《友谊天长地久》中的音乐要素 1、节拍:四四拍,弱起小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