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 静电场 (Electrostatic Field)

二、计算题

9.7 电荷为+q 和-2q 的两个点电荷分别置于x =1 m 和x =-1 m 处.一试验电荷置于x 轴上何处,它受到的合力等于零?

解:设试验电荷0q 置于x 处所受合力为零,根据电力叠加原理可得

()()()()

02222

0000(2)(2)??0041414141q q q q q q i i x x x x εεεε?-?-+=?+=π-π+π-π+

即:2

610(3x x x m -+=?=±。因23-=x 点处于q 、-2q 两点电荷之间,该处场强不可能为零.故舍去.得

()

223+=x m

9.8 一个细玻璃棒被弯成半径为R 的半圆形,沿其上半部分均匀分布有电荷+Q ,沿其下半部分均匀分布有电荷-Q ,如题图9.4所示.试求圆心O 处的电场强度.

解:把所有电荷都当作正电荷处理. 在θ 处取微小电荷

d q = λd l = 2Q d θ / π

它在O 处产生场强

θεεd 24d d 2

0220R

Q

R q E π=π=

按θ 角变化,将d E 分解成二个分量:

θθεθd sin 2sin d d 2

02

R

Q

E E x π=

=

θθεθd cos 2cos d d 2

02R Q

E E y π-=-=

对各分量分别积分,积分时考虑到一半是负电荷

??

?

???-π=??π

ππθθθθε2/2/0202d sin d sin 2R Q

E x =0 2022/2/0202d cos d cos 2R Q

R Q E y εθθθθεπ

πππ-=??

????-π-=?? 所以

j R Q j E i E E y x ?

?

??2

02επ-=

+=

9.9如图9.5所示,一电荷线密度为λ的无限长带电直导线垂直纸面通过A 点;附近有一电量为Q 的均匀带电球体,其球心位于O 点。AOP ?是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已知P 处场强方向垂直于OP ,求:λ和Q 间的关系。

解:如图建立坐标系。根据题意可知

02

000cos 60042x Q E a a

λ

πεπε=?

+

=∑ Q a λ?=-

9.10 如题图9.6所示,一电荷面密度为的“无限大”平面,在距离平面a 处的一点的场强大小的一半是由平面上的一个半径为R 的圆面积范围内的电荷所产生的.试求该圆半径的大小.

解:电荷面密度为σ :E =σ / (2ε0)。

d r

r

O 以图中O 点为圆心,取半径为r →r +d r 的环形面积,其电量为d q = σ2πr d r 。它在距离平面为a 的一点处产生的场强

()

3/2

2

20d 2ardr

E a r

σε?=

+

则半径为R 的圆面积内的电荷在该点的场强为

()

?+=

R

r a

r

r a E 0

2

/32

2

d 2εσ ???

?

??+-=

220

12R a a εσ 由题意,令E =σ / (4ε0),得到

R =a 3

9.11 如题图9.7所示,一均匀带电直导线长为d ,电荷线密度为λ+。过导线中点O 作一半径为R (2d R >)的球面S ,P 为带电直导线的延长线与球面S 的交点。求: (1)、通过该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E Φ。 (2)、P 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1)利用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即可得:int

E q d

λεεΦ=

=

(2)如图建立一维坐标系,坐标原点与圆心重合。在带电导线上坐标为x 处取长度为dx 的带电元,其所带电荷量为dq dx λ=,dq 在p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22

00??4()4()

dq dx dE i i R x R x λπεπε=

=-- 则p 点的电场强度为

2

22

2

2

2

2

00??4()

(4)

d d d d dx

d E dE i i

R x R d λλπεπε--===--??

r r

9.12 题图9.8中,虚线所示为一立方形的高斯面,已知空间的场强分布为:E x =bx ,E y =0, E z =0。高斯面边长a =0.1 m ,常量b =1000 N/(C·m).试求该闭合面中包含的净电荷.(真空介电常数0ε=8.85×10-12 C 2·N -1·m -2 )

解:设闭合面内包含净电荷为Q .因场强只有x 分量不为零,故只是二个垂直于x 轴的平面上电场强度通量不为零.由高斯定理得:

1122120

,()Q

E S E S S S S ε-+=

==

202102103

12

0()()(2)8.8510Q S E E Sb x x a b a a a b C

εεεε-=-=-=-==?

9.13 体图9.9所示,有一带电球壳,内、外半径分别为a 、b ,电荷体密度为r A =ρ,在

球心处有一点电荷Q 。证明:当)2(2

a Q A π=时,球壳区域内电场强度E ρ

的大小与半径r

无关。

证:用高斯定理求球壳内场强: ()

02

/d 4d ερ??+=π?=?V

S

V Q r E S E ??,而

??

?π=π?=r r

a v r r A r r r A

V 02d 4d 4d ρ()222a r A -π=

()2

220202414a r A r r Q E -π?π+π=εε2

02020224r Aa A r Q E εεε-

+π=

a

b

Q

ρ

要使E ?

的大小与r 无关,则应有 :

0242

02

20=-πr

Aa r Q εε, 即22a Q A π=

9.14 如题图9.10所示,一厚为b 的“无限大”带电平板,其电荷体密度分布为kx =ρ (0≤x ≤b ),式中k 为一正的常量.求:

(1) 平板外两侧任一点P 1和P 2处的电场强度大小; (2) 平板内任一点P 处的电场强度;

(3) 场强为零的点在何处?

解: (1) 由对称分析知,平板外两侧场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垂直于平面且背离平面.设场强大小为E .作一柱形高斯面垂直于平面.其底面大小为S ,如图所示.

按高斯定理int 0E ds q ?=??r r

ò,即:

2

2d d 1

2εερεkSb x x kS

x S SE b

b

==

=

?

?

得到:

图9.9

r Q

a b

ρ

2

4kb E ε=, (板外两侧) (2) 过P 点垂直平板作一柱形高斯面,底面为S .设该处场强为E ',如图所示.按高斯定理有:

()0

2

2εεkSb xdx kS

S E E x

==

+'?

得到:

???

? ??-='22220b x k E ε (0≤x ≤b ) (3) E '=0,必须是02

2

2

=-b x , 可得 2/b x =

9.15 一球体内均匀分布着电荷体密度为ρ

的正电荷,若保持电荷分布不变,在该球体挖去半

径为r 的一个小球体,球心为O ',两球心间距离d O O =',如题图9.11所示。 求:

(1) 在球形空腔内,球心O '处的电场强度0E ?

(2) 在球体内P 点处的电场强度E ?

。设O '、O 、P 三点在同一直径上,且d OP =。

解:挖去电荷体密度为ρ 的小球,以形成球腔时的求电场问题,可在不挖时求出电场1E ?

而另在挖去处放上电荷体密度为-ρ的同样大小的球体,求出电场2E ?

,并令任意点的场强

为此二者的矢量叠加,即:

210E E E ?

??+=

在图(a)中,以O 点为球心,d 为半径作球面为高斯面S ,则可求出O '与P 处场强的大小。

231101443

E ds E d d ρεπ?=?π=???r r ò 得:

1110

3O P E E E d ρ

ε===

方向分别如图所示。

在图(b)中,以O 点为小球体的球心,可知在O 点E 2=0. 又以O

为心,2d 为半

径作球面为高斯面S 可求得P 点场强E 2P

()232204(2)4()/3s E ds E d r ρε'

'?=?π=π-??

r r

ò

2

03212d

r E P

ερ

-= (1) 求O

点的场强'O E ?

. 由图(a)、(b)可得

E O ’ = E 1O’ =

3ερd

, 方向如图(c)所示. (2)求P 点的场强P E ?

.由图(a)、(b)可得

???

? ?-=+=230

2143d r d E E E P

P P ερ 方向如(d)图所示.

9.16 如题图9.12所示,两个点电荷+q 和-3q ,相距为d . 试求:

(1) 在它们的连线上电场强度0=E ?

的点与电荷为+q 的点电荷相距多远?

(2) 若选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两点电荷之间电势U =0的点与电荷为+q 的点电荷相距多远?

解:设点电荷q 所在处为坐标原点O ,x 轴沿两点电荷的连线.

(1) 设0=E ρ

的点的坐标为x ',则

()

0434202

0=-'π-'π=i d x q i x q E ???εε 02222=-'+'d x d x

解出:

()

d x 312

1

+-

=' 另有一解(

)

d x 132

1

2

-=''不符合题意,舍去.

(2) 设坐标x 处U =0,则

()x d q x q U -π-π=

00434εε()0440

=??

????--π=

x d x x d q

ε 得:

4

d x =

E 1P

ρ P

E 2P

E P 图(d)

O

O '

P E 1O’ ρ

图(a)

O ρ O '

d

E O’=E 1 O’

图(c)

O P E 2P

-ρ O '

r

2O’=0

图(b)

E 1P

9.17 一均匀静电场,电场强度1)600400-?+=

m V j i E ρ

ρρ(,空间有两点)2,3(a 和)0,1(b ,(y x ,以米计)。求b a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ab U 。

解:空间某点的位矢表示为??r xi

yj =+r ,则 ????(400600)()b b

ab a b a

a

U V V E dr i j idx jdy =-=?=+?+??r r

10

3

2

(400600)4006002000()b a

dx dy dx dy V =+=+=-???

9.18 题图9.13所示,为一沿x 轴放置的长度为l 的不均匀带电细棒,其电荷线密度为)

(a x -=0λρ,0λ为一常量.取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求坐标原点O 处的电势.

解:在任意位置x 处取长度元d x ,其上带有电荷d q =λ0 (x -a )d x 。它在O 点产生的电势

()x

x

a x U 004d d ελπ-=

O 点总电势:

??????-π=

=???++l a a l a a x x a x dU U d d 400ελ???

??

?+-π=a l a a l ln 400ελ

9.19 题图9.14所示,电荷q 均匀分布在长为2l 的细杆上。求 (1)、在杆外延长线上与杆端距离为a 的P 点的电势(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2)、杆的中垂线上与杆中心距离为a 的P 点的电势。(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解:(1)设坐标原点位于杆中心O 点,x 轴沿杆的方向,如图所示.

P

a

O 2l x d x

细杆的电荷线密度λ=q / (2l ),在x 处取电荷元d q = λd x =q d x / (2l ),它在P 点产生的电势为

()()

x a l l x

q x a l q U P -+π=-+π=

008d 4d d εε

整个杆上电荷在P 点产生的电势:

()?--+π=

l

l P x a l x l

q

U d 80ε()l l

x a l l q --+π-=ln 80ε??

? ??+π=a l l q 21ln 80ε

(2)设坐标原点位于杆中心O 点,x 轴沿杆的方向,如图所示.

a x

O 2l

x d x P

杆的电荷线密度λ=q / (2l ).在x 处取电荷元d q .d q = l d x = q d x / (2l ) 它在P 点产生的电势

2

2

02

208d 4d d x

a l x q x

a q U P +π=

+π=

εε

整个杆上电荷产生的电势:

?

-+π=

l

l

P x a x

l

q

U 220d 8ε()

l

l

x a x l q -++π=2

20ln 8ε

2

220ln 8????????++π=a l a l l q

ε???

?

????++π=

a l a l l q

220ln 4ε

9.20 两个带等量异号电荷的均匀带电同心球面,半径分别为R 1=0.03 m 和R 2=0.10 m .已知两者的电势差为450 V ,求内球面上所带的电荷.

解:设内球上所带电荷为Q ,则两球间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2

04r Q

E επ=

(R 1<r <R 2)

两球的电势差:

?

?

π=

=2

1

2

1

20

124d R R R R r dr Q

r E U ε???? ??-π=

21

114R R Q ε

∴ 1

2122104R R U R R Q -π=

ε=2.14×10-9 C

9.21 电荷以相同的面密度分布在半径为r 1=10 cm 和r 2=20 cm 的两个同心球面上.设无限远处电势为零,球心处的电势为U 0=300 V . [0ε=8.85×10-12 C 2 /(N·m 2)] (1) 求电荷面密度σ.

(2) 若要使球心处的电势也为零,外球面上应放掉多少电荷?

解:(1) 球心处的电势为两个同心带电球面各自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势的叠加,即

???? ??+π=

221

10

041

r q r q U ε???

? ??π-ππ=22212104441r

r r r σσε()210r r +=εσ

2

100r r U +=ε

σ=8.85×10-9 C / m 2

(2) 设外球面上放电后电荷面密度为σ',则应有:

()210

1r r U σσε'+='= 0 即 :

σσ2

1

r r -

=' 外球面上应变成带负电,共应放掉电荷:

()????

?

?+π='-π='212222144r r r r q σσσ ()20021244r U r r r εσπ=+π==6.67×10-9 C

9.22如题图9.15所示,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带有电荷q .沿某一半径方向上有一均匀带电细线,电荷线密度为λ,长度为l ,细线左端离球心距离为r 0.设球和线上的电荷分布不受相互作用影响,试求细线所受球面电荷的电场力和细线在该电场中的电势能(设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

解:设x 轴沿细线方向,原点在球心处,在x 处取线元d x ,其上电荷为x q d d λ=',该线元在带电球面的电场中所受电场力为:

2

04q dx

dF x λπε=

整个细线所受电场力为:

()

l r r l q x x q F l r r +π=π=

?

+00020

4d 400

ελελ,方向沿x 正方向.

O

R x

r 0

r 0+l

d x

x

电荷元在球面电荷电场中具有电势能:

04q dx

dW x

λπε=

整个线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

???

?

??+π=π=

?

+0000

ln 4d 400

r l r q x x q W l r r ελελ

9.23一真空二极管,其主要构件是一个半径R 1=5×10-4 m 的圆柱形阴极A 和一个套在阴极外的半径R 2=4.5×10-3 m 的同轴圆筒形阳极B ,如题图9.16所示.阳极电势比阴极高300 V ,忽略边缘效应. 求电子刚从阴极射出时所受的电场力.(基本电荷e =1.6×10-19 C)

解:与阴极同轴作半径为r (R 1<r <R 2 )的单位长度的圆柱形高斯面,设阴极上电荷线密度为λ.按高斯定理有:

2rE λπε=

即两极间的电场强度可表示为:

02E r

λ

πε=

, (R 1<r <R 2), E r

的方向沿半径指向轴线.两极之间电势差

??π-=?=-21d 2d 0R R B A B A r

r r E U U ελ?

?120ln 2R R ελπ-=

()1

20/ln 2R R U U A B -=πελ

所以,两极间的电场强度为:

()r

R R U U E A B 1

/ln 12?-=

在阴极表面处电子受电场力的大小为

()()1211

1

ln /B A U U F eE R e

R R R -==?=4.37×10-14 N

方向沿半径指向阳极.

9.24 题图9.17为一球形电容器,在外球壳的半径b 及内外导体间的电势差U 维持恒定的条件下,内球半径a 为多大时才能使内球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最小?求这个最小电场强度的大小.

解:设内球壳带电量为q ,则根据高斯定理可得出两球壳之间间半径为r 的同心球面上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2

04q E r πε=

内外导体间的电势差:

011()4b

a

q

U E dr a b

πε=?=

-?

r r 当内外导体间电势差U 为已知时,内球壳上所带电荷即可求出为:

4abU

q b a

επ=

-

内球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24q bU

E a a b a ε=

=π-

欲求内球表面的最小场强,令

0dE

da

=,则

()()011d d 2

2

=???

? ??---=a b a a b a bU a E 得到:

2b

a = 并有

0d d 2

/2

2>=b a a E

可知这时有最小电场强度:

()b

U

a b a bU E 4min =-=

9.25 题图9.18所示,一半径为R 的“无限长”圆柱形带电体,其电荷体密度为:Ar =ρ (r ≤R ),式中A 为常量.求:

(1) 圆柱体内、外各点场强大小分布;

(2) 选与圆柱轴线的距离为l (l >R ) 处为电势零点,计算圆柱体内、外各点的电势分布.

解:(1) 取半径为r 、高为h 的高斯圆柱面(如图所示).面上各点场强大小为E 并垂直于柱面.则穿过该柱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2s

E ds rhE ?=π??r r ò

为求高斯面内的电荷,r R ≤时,取一半径为r ,厚d r 、高h 的圆筒,其电荷为:

r r Ah V ''π=d 2d 2ρ

则包围在高斯面内的总电荷为

3/2d 2d 30

2Ahr r r Ah V r

V

π=''π=??

ρ

由高斯定理得: ()033/22εAhr rhE π=π

解出:

()023/εAr E = (r ≤R )

r R >时,包围在高斯面内总电荷为:

3/2d 2d 30

2

AhR r r Ah V R

V

π=''

π=??ρ

由高斯定理:

()033/22εAhR rhE π=π

解出:

()r AR E 033/ε= (r >R )

(2) 计算电势分布

当r R ≤时:

??

??

+==l R R

r

l r

r r

AR r r A r E U d 3d 3d 0

3

20εε ()

R

l AR r R A ln 39033

30εε+-=

当r >R 时 :

r

l

AR r r AR r E U l

r

l r

ln 3d 3d 0303εε=?==?

?

9.26已知某静电场的电势函数x y x U ln 22++-= (SI).求点(4,3,0)处的电场强度各分量值.

解:由场强与电势梯度的关系式得

x U E x ??-

==-1000 V/m ;0=??-=y U E y ;0=??-=z

U

E z

9.27 如题图9.19所示,在电矩为e p ?

的电偶极子的电场中,将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从A 点沿半径为R 的圆弧(圆心与电偶极子中心重合,R >>电偶极子正负电荷之间距离)移到B 点,

求此过程中电场力所作的功。

解:用电势叠加原理可导出电偶极子在空间任意点的电势

3

04p r V r

ε=π?v v 式中r ?

为从电偶极子中心到场点的矢径.于是知A 、B 两点电势分别为 2

04A p V R

ε=-

π; 2

04B p

V R

ε=

π (

)

p p ?

=

q 从A 移到B 电场力作功(与路径无关)为

()2

02A B qp

A q V V R

ε=-=-

π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二、计算题

10.13 如题图10.4所示,一内半径为a 、外半径为b 的金属球壳,带有电荷Q ,在球壳空腔内距离球心r 处有一点电荷q .设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试求: (1) 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

(2) 球心O 点处,由球壳内表面上电荷产生的电势.

(3) 球心O 点处的总电势.

解:(1) 由静电感应,金属球壳的内表面上有感生电荷-q ,外表面上带电荷q +Q . (2) 不论球壳内表面上的感生电荷是如何分布的,因为任一电荷元离O 点的 距离都是a ,所以由这些电荷在O 点产生的电势为

a

dq

U q 04επ=

?-a

q

04επ-=

(3) 球心O 点处的总电势为分布在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和点电荷q 在O 点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

q Q q q O U U U U +-++=

r q 04επ=

a q 04επ-

b q Q 04επ++ )111(40b a r q +-π=εb

Q

04επ+

10.14 有一"无限大"的接地导体板 ,在距离板面b 处有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如题图10.5(a)所示,试求:

(1) 导体板面上各点的感生电荷面密度分布(参考题图10.5(b)); (2) 面上感生电荷的总电荷(参考题图10.5(c))。

解:(1) 选点电荷所在点到平面的垂足O 为原点,取平面上任意点P ,P 点距离原点为r ,设P 点的感生电荷面密度为σ.

在P 点左边邻近处(导体内)场强为零,其法向分量也是零,按场强叠加原理,

()

024cos 02

20=++=

⊥εσεθ

b

r q E P π ∴ ()

2

/32

22/b r qb +-=πσ (2) 以O 点为圆心,r 为半径,d r 为宽度取一小圆环面,其上电荷为 ()

2

/32

2/d d b r qbrdr S Q +-==σ

总电荷为

()

q b

r

rdr

qb dS Q S

-=+-==?

?∞

2

/322

σ

10.15 如题图10.6所示,中性金属球A ,半径为R ,它离地球很远.在与球心O 相距分别为a 与b 的B 、C 两点,分别放上电荷为q A 和q B 的点电荷,达到静电平衡后,问: (1) 金属球A 内及其表面有电荷分布吗?

(2) 金属球A 中的P 点处电势为多大?(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B C R A

P O

q A q B

b

a

题图10.6

解:(1) 静电平衡后,金属球A 内无电荷,其表面有正、负电荷分布,净带电荷为零.

(2) 金属球为等势体,设金属球表面电荷面密度为σ. ()()0004///4/d εεσπ++π?=

=??

a q a q R S U U B A S P A

0d =???A

S S σ

∴ ()()04///επ+=a q a q U B A P

10.16 三个电容器如题图10.7联接,其中C 1 = 10×10-6 F ,C 2 = 5×10-6 F ,C 3 = 4×10-6

F ,当A 、B 间电压U =100 V 时,试求:

(1) A 、B 之间的电容;

(2) 当C 3被击穿时,在电容C 1上的电荷和电压各变为多少?

题图10.7

解:(1) =+++=

3

213

21)(C C C C C C C 3.16×10-6 F

(2) C 1上电压升到U = 100 V ,电荷增加到==U C Q 111×10-

3 C

10.17 一个可变电容器,由于某种原因所有动片相对定片都产生了一个相对位移,使得两个相邻的极板间隔之比为2:1,问电容器的电容与原来的电容相比改变了多少?

解:如下图,设可变电容器的静片数为n ,定片数为1-n ,标准情况下,极板间的距离为d (图a ),极板相对面积为S 。则该电容器组为)1(2-n 个相同的平行板电容器并联(图a )。总电容为d

S

n C 0

)1(2ε-=。 当动片由于某种原因发生相对位移而使相邻的极板间隔变为2:1:=b a 后,总电容为:

b

S n a S n C 00

)1()1(εε-+-=' d

d d S n ab b a S

n 3432002)1()1(?-=+-=εε49

)1(0?-=d S n ε 所以电容增加了:

d

S

n C C C 0)1(41ε-=

-'=?

10.18 一平行板空气电容器充电后,极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0σ=1.77×10-6

C/m 2

.将极板与电源断开,并平行于极板插入一块相对介电常量为8=r ε 的各向同性均匀

电介质板.计算电介质中的电位移D ?、场强E ?和电极化强度P ?

的大小。(真空介电常量0ε=8.85×10-12

C 2

/ N·m 2

)

解:由D ?

的高斯定理求得电位移的大小为

620 1.7710/D C m σ-==? 由0r D E εε=r r 的关系式得到场强E ?

的大小为

r

D E εε0==2.5×104 V/m

介质中的电极化强度的大小为

620e 0= (1) 1.5510/r P E E C m εχεε-=-=?

10.19 如题图10.8所示,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 ,两极板之间距离为d ,其中平行地放有一层厚度为t (()t d <、相对介电常量为r ε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略去边缘效应,试求其电容值。

d

t

题图10.8

解:设极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为0σ.应用D r

的高斯定理可得两极板之间的电位移大小为

D σ=

由0r D E εε=r r

得:空气中的电场强度大小为000E σ=;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000()r E σεε=。

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

0()U E d t Et =-+ ()t t d r εεσεσ

00+-=

()[]t d r r r εεεεσ-+=10 电容器的电容为

()t

d S

U S

C r r r εεεεσ-+=

=

10

作法二: 看成二个电容串联, t d S C -=01ε, t

S

C r εε02= ,则

()t

d S C C C C C r r r εεεε-+=+=

10212

1

10.20一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距离为10cm ,其间有一半充以相对介电常量10=r ε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其余部分为空气,如题图10.9所示.当两极间电势差为100 V 时,试分别求空气中和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和电场强度矢量。

解:设空气中和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和电场强度矢量分别为1D ?、2D ?和1E ?、2E ?

,则

12U E d E d == (1)

101D E ε= (2) 202r D E εε= (3)

联立解得

100021==

=d

U

E E V/m 29101C/m 1085.8-?==E D ε;28202C/m 1085.8-?==E D r εε

方向均相同,由正极板垂直指向负极板.

10.21 一导体球带电荷 1.0Q C =,放在相对介电常量为5=r ε 的无限大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中.求介质与导体球的分界面上的束缚电荷Q '。

解:导体球处于静电平衡时,其电荷均匀分布在球面上.以r ()r R ≥为半径作一同心

高斯球面S .按D ?

的高斯定理,可求出介质内半径r 的同心球面S 上各点电位移的的大小

22

4,()4S

D ds Q r D Q Q

D r R r

ππ?=?=?=

≥??

r r ò

介质与导体球的分界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2

004R

R r

r D Q E R

εεπεε=

=

电极化强度的大小为

02

1

(1)(1)

4R r R r

Q

P E R εεεπ=-=-

极化电荷面密度为:

2

1??()(1)4R n R r R r Q P e P e P R σεπ'=?=?-=-=--r r

分界面上的束缚电荷为

21

4(1)0.8r

Q R Q C πσε''==--

=-

10.22 半径为R 的介质球,相对介电常量为r ε、其自由电体荷密度)1(0R r -=ρρ,式中0ρ为常量,r 是球心到球内某点的距离.试求:

(1) 介质球内的电位移和场强分布.

(2) 在半径r 多大处场强最大?

解:(1) 在介质中,取半径为r '→r '+d r '的同心薄壳层,其中包含电荷

()r r R r V q ''π'-==d 4/1d d 20ρρ()

r R r r ''-'π=d /4320ρ

取半径为r 的同心球形高斯面,应用D ?

的高斯定理,

?'???? ??'-'π=πr r R r r D r 032

02d 44ρ???? ??-π=R r r 434430ρ 2034r r D R ρ??

?=- ???

则介质内半径为r 的球面上各点的电位移为:

20??34r r r D De e

R ρ??

==- ???

v ,(?r e 为径向单位矢量) 介质内半径为r 的球面上各点的电位移为:

()0/r E D εε=r r 200?34r

r r r e

R ρεε??

=- ???, (2) 对()E r 求极值

0231d d 00=??

? ??-=R r r E

r εερ 得2

3

r R =,且因220d E dr <,所以: 2

3

r R =

处E 最大.

10.23 如题图10.10,一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球,半径为R ,其相对介电常量为r ε,球内均匀分布有自由电荷,其体密度为0ρ.求球内的束缚电荷体密度ρ'和球表面上的束缚电荷面密度σ'。

题图10.10

解:∵介质是球对称的,且ρ0均匀分布,∴ ρ',σ' 也必为球对称分布.因而电场必为球对称分布.用D ?

的高斯定理,可求得半径为()r r R ≤r

的同心球面上

30r D ??ρ=;r D

E r

r ???εερεε0003==;003e e r P E r χρεχε==r r r 在介质内,取半径r r dr →+间的球壳为体元,则可求出介质内极化电荷体密度:

222

4()44S

r dr r P ds P r dr P r q V V r dr

ππρπ+?'?+-?'==-=-????r r ò

33

0024()4334e e r r

r dr r r dr

χρχρ

ππεεπ?+-?=-

略去d r 的高次项,则

001

(1)e r r

χρρρεε'=-

=-- , (ρ'与0ρ异号)

介质表面极化电荷面密度:

001?(1)33

e R n R r r P e P R R χρρ

σεε'=?===-r , (σ'与0ρ同号).

10.24 如题图10.11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 ,两极板之间距离为d ,中间充满介电常量按)1(0d

x

+=εε规律变化的电介质。在忽略边缘效应的情况下,试计算该电容器的电容。

S

题图10.11

解:设两极板上分别带自由电荷面密度0σ±,则介质中的电场强度分布为

()

000d E d x σσεε=

=+ 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

00

d d d

d

d x

U E x d x σε==

+??

00

ln 2d σε= 该电容器的电容值为

00ln 2

S

S

C U

d σε=

=

10.25 如题图10.12所示,一电容器由两个同轴圆筒组成,内筒半径为a ,外筒半径为b ,筒长都是L ,中间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r ε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内、外筒分别带有等量异号电荷+Q 和-Q .设a a b <<-)(,L >> b ,可以忽略边缘效应,求: (1) 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

(2)

题图10.12

解:(1)、由题给条件 (a a b <<-)和b L >>,忽略边缘效应, 应用高斯定理可求出两

筒之间的场强为:

)2/(0Lr Q E r εεπ=

两筒间的电势差

=

π=?

r dr

L Q

U b

a

r εε02a b L Q r ln 20εεπ 电容器的电容

)]//[ln()2(/0a b L U Q C r εεπ==

(2)、电容器贮存的能量

22

1

CU W =

)/ln()]4/([02a b L Q r εεπ=

10.26两个相同的空气电容器,其电容都是F C 10

0109-?=,都充电到电压各为

V U 9000=后断开电源,然后,把其中之一浸入煤油 ()2=r ε中,然后把两个电容器并联,

求:

(1)、浸入煤油过程中损失的静电能; (2)、并联过程中损失的静电能。

解:(1)电容器浸入煤油前的能量为

2924111

09109003651022

..W CU J --==???=?

浸入煤油后,电容器的能量

441

136510182102

..r W W J J ε--?'===?

在此过程中损失的能量为

41118310.W W J -'-=?

(2)、并联前,两个电容器的总能量为

444211365101821054710...W W W J ---'=+=?+?=?

并联后的总电容1()r r C C C C εε'=+=+。并联电容器上的总电量2q CU = 并联后电容器的总能量为

222

4211224448610221113

().()r r r q CU CU W W W J C C εεε-'======?'+++

并联过程中损失的能量为

44422547104861006110...W W J ---'-=?-?=?

10.27电容F C μ41=的电容器在V 800的电势差下充电,然后切断电源,并将此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原来不带电、F C μ62=的电容器的两极板相连,求:

(1)、每个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 (2)、连接前后的静电能。

解:1)、电容器的总电荷量为:

C C U C q 361102.3800104--?=??==

设两个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1q 和2q ,则由:

q q q =+21,

2

2

11C q C q = 得:

C q C C C q 32

11

11028.1-?=+=

C q q q 3121092.1-?=-=

2) 、连接前的静电场能就是连接前第一个电容器的能量,即:

J U C W 28.18001042

1

2126211=???==

- 连接后的静电场能即并联后电容器的能量,即:

J C C q W 512.0)

106104(2)102.3()(2662

32122=?+???=+=---

10.28 一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面积为S = 1 m 2

,两极板夹着一块d = 5 mm 厚的同样面积的玻璃板.已知玻璃的相对介电常量为5=r ε。电容器充电到电压U = 12 V 以后切断电

源。求把玻璃板从电容器中抽出来外力需做多少功。(真空介电常量ε 0 = 8.85×10-12

C 2·N -1·m -2 )

解:玻璃板抽出前后电容器能量的变化即外力作的功.抽出玻璃板前后的电容值分别为

d S C r /)(0εε=,d S C /)(0ε=' 撤电源后再抽玻璃板.板上电荷不变,但电压改变,即

U C CU Q ''== ∴ U C CU U r ε='='/)(

抽玻璃板前后电容器的能量分别为

202)/(2

121U d S CU W r εε==

202)/(2

121U d S U C W r εε=''='

外力作功

W W A -'=)1)(/(2

122

0-=r r d SU εεε = 2.55×10-6 J

10.29 一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 ,两极板之间距离为d ,中间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r ε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设极板之间电势差为U .试求在维持电势差U 不变下将介质取出,外力需作功多少?

解:在两极板之间电势差U 不变下,有介质时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量为

S d

U U C W r 202

112121εε==

取出介质后的电场能量为

大学物理教程 (上)课后习题 答案

物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标有红色记号的为老师让看的题) 27页 1-2 1-4 1-12 1-2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2,(1)x t y t ==-,,x y 都以米为单位,t 以秒为单位, 求: (1) 质点的运动轨迹; (2) 从1t s =到2t s =质点的位移的大小; (3) 2t 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运动方程消去时间t 可得轨迹方程,将t = 代入,有 2 1) y =- 或 1= (2)将1t s =和2t s =代入,有 11r i = , 241r i j =+ 213r r r i j =-=- 位移的大小 r = = (3) 2x dx v t dt = = 2(1)y dy v t dt = =- 22(1)v ti t j =+- 2 x x dv a dt = =, 2y y dv a dt = = 22a i j =+ 当2t s =时,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42/v i j m s =+ 22a i j =+ m/s 2 1-4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cos sin ()r R ti R t j SI ωω=+ ,式中的R 、ω均为常 量。求(1)质点的速度;(2)速率的变化率。

解 (1)质点的速度为 sin cos d r v R ti R t j dt ωωωω==-+ (2)质点的速率为 v R ω = = 速率的变化率为 0dv dt = 1-12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其运动规律为232()t SI θ=+。求质点在t 时刻的法向加速度n a 的大小和角加速度β的大小。 解 由于 4d t d t θω= = 质点在t 时刻的法向加速度n a 的大小为 2 2 16n a R R t ω == 角加速度β的大小为 2 4/d ra d s d t ωβ== 77 页2-15, 2-30, 2-34, 2-15 设作用于质量1m kg =的物体上的力63()F t SI =+,如果物体在这一力作用 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求在0到2.0s 的时间内力F 对物体的冲量。 解 由冲量的定义,有 2.0 2.0 2.02 (63)(33) 18I Fdt t dt t t N s = =+=+=? ? 2-21 飞机着陆后在跑道上滑行,若撤除牵引力后,飞机受到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 (空气阻力和摩擦力)f kv =-(k 为常数)作用。设撤除牵引力时为0t =,初速度为0v ,求(1)滑行中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2)0到t 时间内飞机所滑行的路程;(3)飞机停止前所滑行的路程。 解 (1)飞机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阻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dv f m kv dt ==- 即 d v k dt v m =- 两边积分,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为 2-31 一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沿一圆形轨道运动,离开地面的高度等于地球

大学物理(第五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马文蔚

习题1 1-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t 至()t t +?时间内的位移为r ?,路程为s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r ?(或称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1)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r s r ?=?=? (B )r s r ?≠?≠?,当0t ?→时有dr ds dr =≠ (C )r r s ?≠?≠?,当0t ?→时有dr dr ds =≠ (D )r s r ?=?≠?,当0t ?→时有dr dr ds == (2)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v v v v == (B ),v v v v ≠≠ (C ),v v v v =≠ (D ),v v v v ≠= 1-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间位于位矢(,)r x 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 dr dt ;(2)dr dt ;(3)ds dt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C )只有(2)(3)正确 (D )只有(3)(4)正确 1-3 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t a 表示切向加速度。对下列表达式,即 (1)dv dt a =;(2)dr dt v =;(3)ds dt v =;(4)t dv dt a =。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1-4 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大学物理上册答案详解

大学物理上册答案详解 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 有无不同? 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 r ?12r r -=,12r r r -=?; (2) 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 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 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 t r t d d d d 与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题1—1图 (3)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t v a d d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 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

式中 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d d ?d τ 与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 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 =2 2 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22d d t r 而 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2 2 d d d d ?? ? ??+??? ??t y t x 及a =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有j y i x r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22 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2 22 222 2 22 2 22d d d d d d d d ? ?? ? ??+???? ??=+=? ? ? ??+??? ??=+=t y t x a a a t y t x v v v y x y x 而前一种方法的错误可能有两点,其一是概念上的错误,即误把速度、加速度定义作 22d d d d t r a t r v ==

大学物理(上)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大学物理(上)课后习题答案

————————————————————————————————作者:————————————————————————————————日期: 2

3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P21 1.8 一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x =3t +5, y = 2 1t 2 +3t -4. 式中t 以 s 计,x ,y 以m 计。⑴以时间t 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⑵求出t =1 s 时刻和t =2s 时刻的位置矢量,计算这1秒内质点的位移;⑶ 计算t =0 s 时刻到t =4s 时刻内的平均速度;⑷求出质点速度矢量表示式,计算t =4 s 时质点的速度;(5)计算t =0s 到t =4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6)求出质点加速度矢量的表示式,计算t =4s 时质点的加速度(请把位置矢量、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都表示成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式)。 解:(1)j t t i t r )432 1()53(2 m ⑵ 1 t s,2 t s 时,j i r 5.081 m ;2114r i j v v v m ∴ 213 4.5r r r i j v v v v v m ⑶0t s 时,054r i j v v v ;4t s 时,41716r i j v v v ∴ 140122035m s 404r r r i j i j t v v v v v v v v v ⑷ 1 d 3(3)m s d r i t j t v v v v v ,则:437i j v v v v 1s m (5) 0t s 时,033i j v v v v ;4t s 时,437i j v v v v 24041 m s 44 j a j t v v v v v v v v v (6) 2d 1 m s d a j t v v v v 这说明该点只有y 方向的加速度,且为恒量。 1.9 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2 26a x ,a 的单位为m/s 2, x 的单位为m 。质点在x =0处,速度为10m/s,试求质点在任何坐标处的速度值。 解:由d d d d d d d d x a t x t x v v v v 得:2 d d (26)d a x x x v v 两边积分 210 d (26)d x x x v v v 得:2322250x x v ∴ 31225 m s x x v 1.11 一质点沿半径为1 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 =2+33t ,式中 以弧度计,t 以秒计,求:⑴ t =2 s 时,质点的切向和法向加速度;⑵当加速度 的方向和半径成45°角时,其角位移是多少? 解: t t t t 18d d ,9d d 2 ⑴ s 2 t 时,2 s m 362181 R a 2 222s m 1296)29(1 R a n ⑵ 当加速度方向与半径成ο45角时,有:tan 451n a a 即: R R 2 ,亦即t t 18)9(2 2 ,解得:9 2 3 t 则角位移为:32 2323 2.67rad 9 t 1.13 一质点在半径为0.4m 的圆形轨道上自静止开始作匀角加速度转动,其角加速度为 =0.2 rad/s 2,求t =2s 时边缘上各点的速度、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合加速度。 解:s 2 t 时,4.02 2.0 t 1s rad 则0.40.40.16R v 1s m 064.0)4.0(4.022 R a n 2 s m 0.40.20.08a R 2 s m 22222s m 102.0)08.0()064.0( a a a n 与切向夹角arctan()0.0640.0843n a a

大学物理课后练习习题答案详解.docx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 习题: 一质点在 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 x = 2t, y = 4 t 2 8 。( 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 ( 2)求 t = 1 s 和 t = 2 s 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 1)由 x=2t 得, y=4t 2 -8 ( 2)质点的位置 : r r 由 v d r / dt 则速度: r r 由 a d v / d t 则加速度: 则当 t=1s 时,有 r r 可得: y=x 2-8 r 即轨道曲线 r r (4t 2 r 2ti 8) j r r r v 2i 8tj r r a 8 j r r r r r r r 2i 4 j , v 2i 8 j , a 8 j 当 t=2s 时,有 r r r r r r r r r 4i 8 j , v 2i 16j , a 8 j 2、(习题): 质点沿 x 在轴正向运动,加速度 a kv , k 为常数.设从原点出发时速度为 v 0 ,求运动方程 x x(t) . 解: dv kv v 1 t kdt v v 0 e kt dt dv v 0 v dx v 0e k t x dx t kt dt x v 0 (1 e kt ) dt v 0 e k 3、一质点沿 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 a 4 t (SI) ,已知 t 0 时,质点位于 x 10 m 处,初速度 v 0 .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 解: a d v /d t 4 t d v 4 t d t v t 4t d t v 2 t 2 dv d x 2 x t 2 3 2 x t d t x 2 t v /d t t /3+10 (SI) x 0 4、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在高度 h 处以初速度 v 0 水平抛出,求: ( 1)小球的运动方程; ( 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v v (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 dr , dv , dv . dt dt dt 解:( 1) x v 0 t 式( 1) y 1 gt 2 式( 2) v v 1 2 v h r (t ) v 0t i (h - gt ) j 2 2 ( 2)联立式( 1)、式( 2)得 y h 2 gx 2 2v 0 v v v v v v ( 3) dr 2h dr v 0i - gt j 而落地所用时间t 所以 v 0i - 2gh j dt g dt v v dv g 2 t g 2gh dv v 2 2 2 ( gt ) 2 dt g j v x v y v 0 dt 2 2 1 2 ( gt ) ] 2 2gh) [v 0 ( v 0 1 2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全册)

《大学物理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 题1 1-1.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 )ωt sin ωt (cos j i +=R r 其中ω为常量.求:(1)质点的轨道;(2)速度和速率。 解:1) 由)ωt sin ωt (cos j i +=R r 知 t cos R x ω= t sin R y ω= 消去t 可得轨道方程 222R y x =+ 2) j r v t Rcos sin ωωt ωR ωdt d +-== i R ωt ωR ωt ωR ωv =+-=2 122 ])cos ()sin [( 1-2.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j i r )t 23(t 42++=,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求: (1)质点的轨道;(2)从0=t 到1=t 秒的位移;(3)0=t 和1=t 秒两时刻的速度。 解:1)由j i r )t 23(t 42++=可知 2t 4x = t 23y += 消去t 得轨道方程为:2)3y (x -= 2)j i r v 2t 8dt d +== j i j i v r 24)dt 2t 8(dt 1 1 +=+==??Δ 3) j v 2(0)= j i v 28(1)+= 1-3.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j i r t t 22+=,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

位为s .求:(1)任一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2)任一时刻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解:1)j i r v 2t 2dt d +== i v a 2dt d == 2)21 22 12)1t (2] 4)t 2[(v +=+= 1 t t 2dt dv a 2 t +== n a == 1-4. 一升降机以加速度a 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一螺钉从天花板上松落,升降机的天花板与底板相距为d ,求螺钉从天花板落到底板上所需的时间。 解:以地面为参照系,坐标如图,升降机与螺丝的运动方程分别为 2012 1 at t v y += (1) 图 1-4 2022 1 gt t v h y -+= (2) 21y y = (3) 解之 t = 1-5. 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求: (1)小球的运动方程; (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t d d r ,t d d v ,t v d d . 解:(1) t v x 0= 式(1) 2gt 2 1 h y -= 式(2) j i r )gt 2 1 -h (t v (t)20+= (2)联立式(1)、式(2)得 2 02 v 2gx h y -= (3) j i r gt -v t d d 0= 而 落地所用时间 g h 2t =

大学物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 有无不同?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 (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 即r ?1 2r r -=,1 2 r r r ? ?-=?; (2)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 t r t d d d d 与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题 1-1图 (3) 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 t v a d d ? ?=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量.

∵有ττ??(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 τ???+= 式中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 t t r d ?d d ?d τ??Θ与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 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 = 2 2 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 2 2d d t r 而求得结果; 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2 2 d d d d ?? ? ??+??? ??t y t x 及a =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 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 j y i x r ?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 ???? ?22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2 222 22222 2 2 2d d d d d d d d ? ?? ? ??+???? ??=+=? ? ? ??+??? ??=+=t y t x a a a t y t x v v v y x y x

赵近芳版《大学物理学上册》课后答案

1 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 有无不同? t d d r 和 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 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 r ?是位移的模,? 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r ?1 2r r -=,1 2r r r -=?; (2) 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 t d d r = =v t s d d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 t r t d d d d 与 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 题1-1图 (3) 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t v a d d = ,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 ,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 式中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d d ?d τ 与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 =2 2y x +,然后根据v = t r d d ,及a = 2 2d d t r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 2 2d d d d ?? ? ??+??? ??t y t x 及a =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j y i x r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22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大学物理习题及综合练习答案详解

库仑定律 7-1 把总电荷电量为Q 的同一种电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均匀分布在地球上,另一部分均匀分布在月球上, 使它们之间的库仑力正好抵消万有引力,已知地球的质量M =l024kg ,月球的质量m =l022 kg 。(1)求 Q 的最小值;(2)如果电荷分配与质量成正比,求Q 的值。 解:(1)设Q 分成q 1、q 2两部分,根据题意有 2 221r Mm G r q q k =,其中041πε=k 即 2221q k q GMm q q Q += +=。求极值,令0'=Q ,得 0122=-k q GMm C 1069.5132?== ∴k GMm q ,C 1069.51321?==k q GMm q ,C 1014.11421?=+=q q Q (2)21q m q M =Θ ,k GMm q q =21 k GMm m q mq Mq ==∴2122 解得C 1032.6122 2?==k Gm q , C 1015.51421?==m Mq q ,C 1021.51421?=+=∴q q Q 7-2 三个电量为 –q 的点电荷各放在边长为 l 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电荷Q (Q >0)放在三角形 的重心上。为使每个负电荷受力为零,Q 值应为多大 解:Q 到顶点的距离为 l r 33= ,Q 与-q 的相互吸引力为 20141r qQ F πε=, 两个-q 间的相互排斥力为 2 2 0241l q F πε= 据题意有 10 230cos 2F F =,即 2 022041300cos 41 2r qQ l q πεπε=?,解得:q Q 33= 电场强度 7-3 如图7-3所示,有一长l 的带电细杆。(1)电荷均匀分布,线密度为+,则杆上距原点x 处的线元 d x 对P 点的点电荷q 0 的电场力为何q 0受的总电场力为何(2)若电荷线密度=kx ,k 为正常数,求P 点的电场强度。 解:(1)线元d x 所带电量为x q d d λ=,它对q 0的电场力为 200200)(d 41 )(d 41 d x a l x q x a l q q F -+=-+= λπεπε q 0受的总电场力 )(4)(d 400020 0a l a l q x a l x q F l +=-+= ?πελπελ 00>q 时,其方向水平向右;00

大学物理(吴柳主编)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吴柳主编) 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说明: 上册教材中,第5,6,7等章的习题有答案; 第1,2,4,8章的习题有部分答案; 第3,9,10,11章的习题没有答案。 为方便学生使用,现根据上学期各位老师辛苦所做的解答,对书上原有的答案进行了校对,没有错误的,本“补充答案”中不再给出;原书中答案有误的,和原书中没有给出答案的,这里一并给出。错误之处,欢迎指正! 第1章 1.4. 2.8×10 15 m 1.5.根据方程中各项的量纲要一致,可以判断:Fx= mv 2/2合理, F=mxv , Ft=mxa , Fv= mv 2/2, v 2+v 3=2ax 均不合理. 第2章 2.1 (1) j i )2615()2625(-+-m; )/]()2615()2625[(45 1151020)2615()2625(s m j i j i t r v -+-=++-+-=??= (2)52m; 1.16m/s 2.2 (1) 4.1 m/s; 4.001m/s; 4.0m/s (2) 4m/s; 2 m.s -2 2.3 3m; m 3 4π ; 140033-s .m π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1.0m/s 方向沿切线方向 2.5 2π (m); 0; 1(s) 2.6 24(m); -16(m) 2.8 2 22 t v R vR dt d +=θ 2.10 (1) 13 22 =+y x (2) t v x 4sin 43ππ-=;t v y 4 cos 4π π=;t a x 4cos 1632ππ-=;t a y 4sin 162ππ-= (3) 2 6= x ,22=y ;π86- =x v ,π82=y v ;,2326π-=x a 2 322π-=y a 2.12 (1) ?=7.382θ,4025.0=t (s),2.19=y (m) (2) ?=7.382θ,48.2=t (s),25.93=y (m)。 2.14 (1) 22119x y - = (2) j t i v 42-=;j a 4-= (3) 0=t 时,j r 19=; 3=t 时,j i r +=6。(4)当9=t s 时取“=”,最小距离为37(m )。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习题1.1):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 x =2t,y =4t 8-。(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x=2t 得, y=4t 2-8 可得: y=x 2 -8 即轨道曲线 (2)质点的位置 : 2 2(48)r ti t j =+- 由d /d v r t =则速度: 28v i tj =+ 由d /d a v t =则加速度: 8a j = 则当t=1s 时,有 24,28,8r i j v i j a j =-=+= 当t=2s 时,有 48,216,8r i j v i j a j =+=+= 2、(习题1.2): 质点沿x 在轴正向运动,加速度kv a -=,k 为常数.设从原点出发时速 度为0v ,求运动方程)(t x x =. 解: kv dt dv -= ??-=t v v kdt dv v 001 t k e v v -=0 t k e v dt dx -=0 dt e v dx t k t x -?? =0 00 )1(0 t k e k v x --= 3、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a = 4t (SI),已知t = 0时,质点位于x 0=10 m 处,初速度v 0 = 0.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 解: =a d v /d t 4=t d v 4=t d t ? ?=v v 0 d 4d t t t v 2=t 2 v d =x /d t 2=t 2 t t x t x x d 2d 0 20 ?? = x 2= t 3 /3+10 (SI) 4、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求: (1)小球的运动方程; (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 d d r t ,d d v t ,t v d d . 解:(1) t v x 0= 式(1) 2gt 21h y -= 式(2) 201 ()(h -)2 r t v t i gt j =+ (2)联立式(1)、式(2)得 2 2 v 2gx h y -= (3) 0d -gt d r v i j t = 而落地所用时间 g h 2t = 所以 0d -2g h d r v i j t = d d v g j t =- 2 202y 2x )gt (v v v v -+=+= 21 20 212202)2(2])([gh v gh g gt v t g dt dv +=+=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上)

《大学物理》练习题 No .1 电场强度 班级 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说明:字母为黑体者表示矢量 一、 选择题 1.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E = F /q 0,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B ] (A) 场强E 的大小与试探电荷q 0的大小成反比; (B) 对场中某点,试探电荷受力F 与q 0的比值不因q 0而变; (C) 试探电荷受力F 的方向就是场强E 的方向; (D) 若场中某点不放试探电荷q 0,则F = 0,从而E = 0. 2.如图1.1所示,在坐标(a , 0)处放置一点电荷+q ,在坐标(a ,0)处放置另一点电荷q , P 点是x 轴上的一点,坐标为(x , 0).当x >>a 时,该点场强 的大小为: [ D ](A) x q 04πε. (B) 2 04x q πε. (C) 3 02x qa πε (D) 30x qa πε. 3.图1.2所示为一沿x 轴放置的“无限长”分段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 ( x < 0)和 ( x > 0),则xOy 平面上(0, a )点处的场强为: [ A ] (A ) i a 02πελ . (B) 0. (C) i a 04πελ . (D) )(40j +i a πελ . 4. 真空中一“无限大”均匀带负电荷的平面如图1.3所示,其电场的场强 分布图线应是(设场强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 [ D ] 5.在没有其它电荷存在的情况下,一个点电荷q 1受另一点电荷 q 2 的作用力为f 12 ,当放入第三个电荷Q 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f 12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 q 1所受的总电场力不变; (B) f 12的大小改变了,但方向没变, q 1受的总电场力不变; (C) f 12的大小和方向都不会改变, 但q 1受的总电场力发生了变化; -q -a +q a P (x,0) x x y O 图1.1 +λ -λ ? (0, a ) x y O 图1.2 σ -x O E x 02εσ O 02εσ-E x O 0 2εσ-E x 02εσO 02εσ -O E x 02εσ(D)图1.3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习题 1.1):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 x =2t,y =4t 8-。(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x=2t 得, y=4t 2-8 可得: y=x 2 -8 即轨道曲线 (2)质点的位置 : 2 2(48)r ti t j =+- 由d /d v r t =则速度: 28v i tj =+ 由d /d a v t =则加速度: 8a j = 则当t=1s 时,有 24,28,8r i j v i j a j =-=+= 当t=2s 时,有 48,216,8r i j v i j a j =+=+= 2、(习题1.2): 质点沿x 在轴正向运动,加速度kv a -=,k 为常数.设从原点出发时 速度为0v ,求运动方程)(t x x =. 解: kv dt dv -= ??-=t v v kdt dv v 001 t k e v v -=0 t k e v dt dx -=0 dt e v dx t k t x -??=000 )1(0t k e k v x --= 3、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a = 4t (SI),已知t = 0时,质点位于x 0=10 m 处,初速 度v 0 = 0.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 解: =a d v /d t 4=t d v 4=t d t ? ?=v v 0 d 4d t t t v 2=t 2 v d =x /d t 2=t 2 t t x t x x d 2d 0 20 ?? = x 2= t 3 /3+10 (SI) 4、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求: (1)小球的运动方程; (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 d d r t ,d d v t ,t v d d . 解:(1) t v x 0= 式(1) 2gt 21h y -= 式(2) 201 ()(h -)2 r t v t i gt j =+ (2)联立式(1)、式(2)得 2 2 v 2gx h y -= (3) 0d -gt d r v i j t = 而落地所用时间 g h 2t = 所以 0d -2gh d r v i j t = d d v g j t =- 2 202y 2x )gt (v v v v -+=+= 21 20 212202)2(2])([gh v gh g gt v t g dt dv +=+=

大学物理教程 上 课后习题 答案

物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标有红色记号的为老师让看的题)27页 1-2 1-4 1-12 1-2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2,(1)x t y t ==-,,x y 都以米为单位,t 以秒为单位,求: (1) 质点的运动轨迹; (2) 从1t s =到2t s =质点的位移的大小; (3) 2t 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运动方程消去时间t 可得轨迹方程,将t = 或1= (2)将1t s =和2t s =代入,有 11r i =u r r , 241r i j =+u r r r 位移的大小 r ==r V (3) 2x dx v t dt = = 2x x dv a dt = =, 2y y dv a dt == 当2t s =时,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22a i j =+r r r m/s 2 1-4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cos sin ()r R ti R t j SI ωω=+r r r ,式中的R 、ω均为常量。求(1)质点的速度;(2)速率的变化率。 解 (1)质点的速度为 (2)质点的速率为 速率的变化率为 0dv dt = 1-12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其运动规律为232()t SI θ=+。求质点在t 时刻的法向加速度n a 的大小和角加速度β的大小。 解 由于 4d t dt θ ω= = 质点在t 时刻的法向加速度n a 的大小为 角加速度β的大小为 24/d rad s dt ω β== 77 页2-15, 2-30, 2-34,

2-15 设作用于质量1m kg =的物体上的力63()F t SI =+,如果物体在这一力作 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求在0到2.0s 的时间内力F 对物体的冲量。 解 由冲量的定义,有 2-21 飞机着陆后在跑道上滑行,若撤除牵引力后,飞机受到与速度成正比的 阻力(空气阻力和摩擦力)f kv =-(k 为常数)作用。设撤除牵引力时为0t =,初速度为0v ,求(1)滑行中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2)0到t 时间内飞机所滑行的路程;(3)飞机停止前所滑行的路程。 解 (1)飞机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阻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即 dv k dt v m =- 两边积分,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为 2-31 一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沿一圆形轨道运动,离开地面的高度等 于地球半径的2倍(即2R ),试以,m R 和引力恒量G 及地球的质量M 表示出: (1) 卫星的动能; (2) 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的引力势能. 解 (1)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地球引力作为向心力,有 卫星的动能为 212 6k GMm E mv R == (2)卫星的引力势能为 2-37 一木块质量为1M kg =,置于水平面上,一质量为2m g =的子弹以 500/m s 的速度水平击穿木块,速度减为100/m s ,木块在水平方向滑行了20cm 后 停止。求: (1) 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2) 子弹的动能减少了多少。

《大学物理学》第二版上册课后答案

大学物理学习题答案 习题一答案 习题一 1.1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位移和路程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的量值相等?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的量值不相 等? (2)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的量值相等? (3)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的关系和区别又是什 么? (4) 质点的位矢方向不变,它是否一定做直线运动?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矢的方向是否一 定保持不变? (5) r ?和r ?有区别吗?v ?和v ?有区别吗? 0dv dt =和0d v dt =各代表什么运动? (6)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 出22r x y = + dr v dt = 及 22d r a dt =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 及 a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两者区别何在? (7) 如果一质点的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线性的,那么,该质点的速度和位矢与时间的关系是否也是线性的? (8)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一定在运动轨道的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恒为零,因此 其法向加速度也一定为零.”这种说法正确吗? (9) 任意平面曲线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总指向曲线凹进那一侧,为什么? (10) 质点沿圆周运动,且速率随时间均匀增大,n a 、t a 、a 三者的大小是否随时间改变? (11) 一个人在以恒定速度运动的火车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此石子能否落回他的手中?如果石子抛出后,火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结果又如何? 1.2 一质点沿x 轴运动,坐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224t t x -=,式中t x ,分别以m 、s 为单位,试计算:(1)在最初s 2内的位移、平均速度和s 2末的瞬时速度;(2)s 1末到s 3末的平均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解析)第1章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习 题 一 选择题 1-1 对质点的运动,有以下几种表述,正确的是[ ] (A)在直线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相同 (B)在某一过程中平均加速度不为零,则平均速度也不可能为零 (C)若某质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不断变化 (D)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不断减小,则速度也不断减小 解析: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速度变化的物理量,两者没有确定的对应关系,故答案选C 。 1-2 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12323m t t x +-=,则该质点作[ ] (A)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正向 (B)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负向 (C)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正向 (D)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负向 解析:229dx v t dt = =-,18dv a t dt ==-,故答案选D 。 1-3 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 ,瞬时速率为v ,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为v ,平均速度为v ,他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有[ ] (A)v =v ,v =v (B)v ≠v ,v =v (C)v ≠v ,v ≠v (D)v =v ,v ≠v

解析:瞬时速度的大小即瞬时速率,故v =v ;平均速率s v t ?=?,而平均速度t ??r v = ,故v ≠v 。答案选D 。 1-4 质点作圆周运动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方向一定指向切向,所以法向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B)法向分速度为零,所以法向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必有加速度,但法向加速度可以为零 (D)法向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解析:质点作圆周运动时,2 n t v dv a a dt ρ =+=+ n t n t a e e e e ,所以法向加速度一定不为零,答案选D 。 1-5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 2dv kv t dt =-,式中,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0t =时,初速为0v ,则速率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为[ ] (A)2012v kt v =+ (B)2011 2kt v v =+ (C)2012v kt v =-+ (D)2011 2kt v v =-+ 解析:由于2dv kv t dt =-,所以 02 0()v t v dv kv t dt =-? ? ,得到20 11 2kt v v =+,故答案选B 。 二 填空题 1-6 已知质点位置矢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为2=4t +( 2t+3)r i j ,则从

赵近芳版《大学物理学上册》课后答案之欧阳文创编

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r ?|与r ?有无不同?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t d d v 和 t d d v 有无不 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 r ?1 2r r -=,12r r r -=?; (2)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 t d d r ==v t s d d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 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t r d d 就是 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t r t d d d d 与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题1-1 图 (3) 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 t v a d d =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 的分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式中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d d ?d τ 与 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 =2 2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2 2d d t r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 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 2 2 d d d d ?? ? ??+??? ??t y t x 及a = 2 222 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 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 直角坐标系中,有j y i x r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22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故它们 的模即为 2 222 22222 222d d d d d d d d ? ?? ? ??+???? ??=+=? ? ? ??+??? ??=+=t y t x a a a t y t x v v v y x y x 而前一种方法的错误可能有两点,其一是概念上的错误,即误把速度、加速度定义作 其二,可能是将2 2d d d d t r t r 与误作速度与加速度的模。在1-1题中 已说明t r d d 不是速度的模,而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同 样,2 2d d t r 也不是加速度的模,它只是加速度在径向分量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