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明渠输水系统运行控制方式的研究 周子冰

长距离明渠输水系统运行控制方式的研究 周子冰
长距离明渠输水系统运行控制方式的研究 周子冰

长距离明渠输水系统运行控制方式的研究周子冰

摘要:以上游、中点、下游常水位以及控制容易运行方式为重点研究对象,结

合实例计算了下游及中点位常水位运行控制方式进行了,通过模拟非恒定流典型

数学模型,采用特征线法,计算不同控制方式下非恒定流过程。

关键词:明渠;输水系统;运行;控制方式

对于长距离调水工程来说,无论是控制还是调度方面都很复杂,造成复杂的

原因很多,比如线路跨度大、调节时间长、控制站点分布非常广泛、流量大以及

供水不能间断等等[1-4]。在这种条件下,当运行水位偏离水位的正常情况时,要

想调节渠道水流并让其保持稳定,对其控制就会比较困难。且调水前如果可调节

的水库数量少,调蓄能力较差,也会增加调水的难度。以南水北调为例,在中线

上的干渠线路上不存在可以调节蓄水的水库,就导致运行存在较大的问题。此外,多水源调度也会增加调水系统进行控制的难度[5-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好多个

水源共同调水,当这些水源的供水来源不持续时,就需要经常地调整整条线路的

水流,才能不断满足于随时发生的变化。由于工程分水口多,且需水量不固定,

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调水控制的难度。是否能够科学地进行调度不仅影响工程的

安全状况,也影响工程的运行成本。

1算例介绍

对于渠道输水工厂的运行和调度来说,有多种不同的控制方式。当然不同的

控制方式渠道内所流淌的水其稳定性等特性也不同,这意味着流量变化后从一个

状态到新的稳定状态所花费的时间长短不一、方式也有所变化。并且由于不同的

控制方式对渠系水位和超高的要求不同,导致相对应的建设量也会有差距。长距

离明渠输水系统分为四种控制的方式,分别为上游常水位、下游常水位、中点常

水位、控制容量法,这几种方式是根据渠段里水位不动点的位置所划分的。首先

本文将会先对这几种方式作简单的说明,并详细分析两种运行方式,中点常水位

控制和下游常水位控制。再从恒定流和非恒定流的稳定时间、水位波动、蓄量变

化等几个方面进行相互对照分析,以验证不同运行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本文列举的计算实例是一个明渠输水系统的渠首段,在此进行简单地说明:

渠段整体长度为30千米,底部宽约40米,底坡1/25010,预设的流量为602立

方米每秒,糙率为0.015,边坡系数为3。我们预设渠段的上段为一个水的深度一直维持在8.5米的大型水库,运行到中点常水位时,水库的深度为7.89米,下段

在常规水位运行时,闸前该水库的深度为7.456米。

图 1某工程渠首图

2 渠道运行方式介绍

2.1 下游常水位运行方式

该方式的控制点位于渠道下游,以便来调节下游段的水位使其保持在不变的

状态,该控制方式主要优点是建设的费用开支更少。这种运行方式下可将渠道的

大小设计为能够通过最大恒定流,恒定流状态下水的深度不能超过所设计的正常

状态下水的深度。因为设计的流量大于棱柱体渠道的流量,同时设计水面线高于

水面线,设计水面线坡度也大于水面坡度,因此渠道尺寸的超高才能够做到最小,从而降低建造的花费。

图 2 下游常水位图3 上游常水位

长距离输水管道设计中应注意的的重要问题

长距离输水管道设计中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摘要]长距离管道输水是解决水源分布不均衡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长距离输水管道设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应进行合理选材、管路设计、管道防腐、沟槽支护、等,同时要符合经济性的要求。本文就长距离输水管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字]长距离输水管道管路设计优化 一、输水管道系统设计 区域供水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满足主要供水目标100%供水量的同时,需要对途径的水源匮乏地区进行给水分流,确保供水效率的最大化。现代长距离输水管道多采用双管供水,在其中一条管道出现故障时,另一条管道作为备用,以满足70%以上供水量的要求。 二、输水方式选择 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在保证水质和水量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长距离输水方式。早些年的输水工程,大多利用天然地形,采用明渠(槽)开挖的形式。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明渠(槽)以及天然河道输水不仅不能保证给水量,同时在输送途中也易受环境的污染。因此,现代输水工程多采用长距离封闭式的专用管道输水模式。输水方式分重力流和压力流两种,在地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自然水头,尽可能采用能耗更低、更经济的重力流输水模式。对于不得不采取压力流的情况,应进行管道水锤防护设计,确保管道不会因内部压

力骤变而损坏。 三、管线选择 输水管道担负着将源水送往城市的输水任务,管线长,投资大,因此,在选择管线时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 1、是应尽量做到线路短、起伏小、土石方工程量少、造价经济、少占农田或不占农田; 2、是管线走向的位置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尽可能沿现有道路或规划道路敷设,以利施工和维护; 3、是尽可能地减少拆迁; 4、是应尽量避免穿越河谷、山脊、沼泽、重要铁路和泄洪地区; 5、是管线应充分利用水位高差,当条件许可时优先考虑重力流输水; 6、是管线应考虑近远期结合和分期实施的可能。 四、管道材料的选择及保护 长距离输水工程大口径管道的管材有钢管、球墨铸铁管、预应力钢筋砼管(PCP)和预应力钢筒砼管(PCCP)、玻璃钢管等,下面就这几种管材分别论述: 1、钢管 钢管应用历史较长,范围较广,它的强度高,管材和管件易加工,管厂建设周期短,特殊地段(如顶管、过河段)一般都采用钢管,但钢管的刚度小,易变形,衬里及外防腐要求严,必要时需作阴极保护,施工过程中组合焊接工作量大,与水泥压力管相比,造价较高。大口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汇总

第三章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基础 本章内容: 1、水头损失计算 2、无压圆管的水力计算 3、水力等效简化 本章难点:无压圆管的水力计算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管道内水流特征 进行水力计算前首先要进行流态的判别。判别流态的标准采用临界雷诺数Re k,临界雷诺数大都稳定在2000左右,当计算出的雷诺数Re小于2000时,一般为层流,当Re大于4000时,一般为紊流,当Re介于2000到4000之间时,水流状态不稳定,属于过渡流态。 对给水排水管道进行水力计算时,管道内流体流态均按紊流考虑 紊流流态又分为三个阻力特征区:紊流光滑区、紊流过渡区及紊流粗糙管区。 二、有压流与无压流 水体沿流程整个周界与固体壁面接触,而无自由液面,这种流动称为有压流或压力流。水体沿流程一部分周界与固体壁面接触,另一部分与空气接触,具有自由液面,这种流动称为无压流或重力流 给水管道基本上采用有压流输水方式,而排水管道大都采用无压流输水方式。 从水流断面形式看,在给水排水管道中采用圆管最多 三、恒定流与非恒定流 给水排水管道中水流的运动,由于用水量和排水量的经常性变化,均处于非恒定流状态,但是,非恒定流的水力计算特别复杂,在设计时,一般也只能按恒定流(又称稳定流)计算。 四、均匀流与非均匀流 液体质点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沿流程不变的流动,称为均匀流;反之,液体质点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沿流程变化的流动,称为非均匀流。从总体上看,给水排水管道中的水流不但多为非恒定流,且常为非均匀流,即水流参数往往随时间和空间变化。 对于满管流动,如果管道截面在一段距离内不变且不发生转弯,则管内流动为均匀流;而当管道在局部有交汇、转弯与变截面时,管内流动为非均匀流。均匀流的管道对水流的阻力沿程不变,水流的水头损失可以采用沿程水头损失公式进行计算;满管流的非均匀流动距离一般较短,采用局部水头损失公式进行计算。

长距离输水工程的管材选用

长距离输水工程的管材选用 1、可选管材的种类 1.1 钢管 钢管应用历史较长,范围较广,输水工程一般选用螺旋焊缝与直缝焊接钢管。螺旋焊接钢管采用卷板,利用螺旋管焊接生产线一次成型。国内已可生产DN2540mm螺旋焊接钢管。螺旋焊管受加工工艺影响,管材存在较大残余应力,这部分残余应力与管道运行期间工作应力组合后,降低了管道承受内压的能力。另外,螺旋焊接管的焊缝较直缝焊管的焊缝长,这就意味着薄弱环节多,可靠性差。但由于输水工程管道内压一般不算太高,即使螺旋焊接管存在上述问题也不影响其应用。 1.2铸铁管 按材质可分为灰口铸铁管和延性铸铁管,由于灰口铸铁管口径不大、材质不稳定,因此事故较多,在输水工程中基本不采用。延性铸铁管也称为球墨铸铁管,其强度比钢管大,延伸率也高出10%.另外,现有些厂家生产的球墨铸铁管没进行退火处理,称为铸态球墨铸铁管,其材质的性能除延伸率低于球墨铸铁管外,其余性能指标均与球墨铸铁管相似,价格也低,应用也较多。 1.3 预应力混凝土管 按生产工艺分成两种,一种因加工工艺分为三步,通常称为三阶段预应力混凝土管;另一种方法是一次成型,通常称为一阶段管。预应力

混凝土管因加工工艺简单、造价低、较适合我国的经济状况而应用普遍。但管材制作过程中存在弊病,如三阶段管喷浆质量不稳定,易脱落和起鼓;一阶段管在施加预应力时不易控制(特别在插口端部),且因体积重量大造成运输安装都不方便,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预应力混凝土管口径一般在2000mm以下,工压在0.4~0.8MPa.口径大、工压高的工程应用时要慎重。 1.4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 这是一种钢筒与混凝土制作的复合管,管心为混凝土,在其外壁或中部埋入厚1.5mm钢筒,在管芯上缠绕环向预应力,采用机械张拉缠绕高强钢丝,并在其外部喷水泥砂浆保护层。该管的特点是由于钢套筒的作用,抗渗能力非常好。管子的接口采用钢制承插口,尺寸较准确,并设橡胶止水圈(单胶圈或双胶圈),因而止水效果好,安装方便。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管径一般为DN600~3600 mm,工作压力为0.4~2.0MPa,其中DN1200mm以下一般为内衬式,DN1400mm以上通常为埋置式。PCCP管材的行业标准已颁发,设计规范与工程建设标准已在编制,其应用前景广阔。 1.5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树脂夹砂管(玻璃钢管) 玻璃钢管的特点是强度较高,重量轻,耐腐蚀,不结垢,内壁光滑阻力小,在相同管径、相同流量条件下比其他材质管道水头损失小、节省能耗。玻璃钢管的连接也采用承插式,并设置胶圈,安装很方便。玻璃钢管相对而言壁薄,为柔性管道,对基础与回填要求较高。玻璃

远距离RFIP自动识别系统方案(20140325)1

超高频RFIP自动识别系统方案 一、系统方案 1.1系统简介 当人员(或产品)出入布控区域时,工作人员(或车组产品)将随同RFID识别标识(含实体卡、手腕带、标签等多种形式标签)进入或离开通道门,入口处门上安放固定式读卡器,将对他们进行有效识别,并自动记录,管控人员可通过电脑系统或手持机终段查询到任何时间段进入本区域的人员(或产品)相关资料,故通过本系统可实现诸如仓库产品出入管理、现场人员认证及监控管理、生产工序追踪等多种应用需求。 1.2系统组成 1、读卡器主机及天线:RFID读卡器通过天线与RFID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 2、RFID标签:每位员工或每个产品及车组产品分配一个唯一的RFID电子标签。 3、发卡器:为RFID标签写入数据,如工号、卡号、名称等基本信息 4、手持机:便携式的手持机终端(为可选择,只用于输入查询) 5、RFID出入识别管理系统(后台电脑管理软件)。

1.3系统布线 图片只为参考,实际应以我方发出的产品说明为准 二、产品图示 2.1读卡器主机 图片只为参考,实际应以我方发出的产品为准

本产品具有多协议兼容、分体式设计、可外接四路天线、读取速率快、多标签识读、工业级设计等优点,可广泛的应用于各种RFID系统中,典型的应用场合有: 1. 物流和仓储管理:物品流动与仓储管理以及邮件、包裹、运输行李等的流动管理; 2. 供应链应用领域:物品供应过程的应用等; 3. 产品防伪识别检测:利用标签内存储器写保护功能,对产品真伪进行鉴别; 4. 其它领域:在俱乐部管理、医院、图书馆、学生学籍、消费管理、考勤管理、就餐管理、泳池管理等系统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读写器特点: 1. 采用独特的防碰撞算法,实现了极高的多标签识别能力; 2. 四个独立的发射/接收天线增加了实际应用的识别区域; 3. 符合ISO18000-6B和ISO18000-6C(EPC-GEN2)协议标准; 4. 读写标签能力:读>12米,写是读的60%(基于不同标签); 5. 读写器提供多标签识别、单标签读、标签写、锁标签、杀死等功能。 2.2发卡器图示 图片只为参考,实际应以我方发出的产品为准

遥控式远距离不停车呼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样本

遥控式车辆管理智能不停车远距离呼梯系统 设 计 方 案 深圳市多奥科技有限公司 -04

目录 第一章项目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主要设计依据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系统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系统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系统设备配置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项目需求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 整个项目需求如下: 1、整个远程遥控呼梯系统: 叉车司机不下车, 方便快捷远距离呼叫电梯, 在电梯内按遥控器自动到层。 2、系统的要求是: 车辆到电梯口不停车距离约2-3米处按遥控器呼叫电梯到这层, 进电梯按遥控器到指定楼层。 第二章解决方案 2.1 系统概述 在此方案中, 我们设计以高频段( 对人员无伤害, 不需无委认证频率) 远距离遥控器作为发射源, 接收端, 电梯智能控制器。结合当前世界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 射频技术, 对车辆进出电梯进行智能化管理, 满足项目的实际要求, 带来方便, 安全, 快捷的物流中心。

简易版远距离识别不停车通行停车场管理系统技术解决方案模板

简易版远距离识别不停车通行停车场管理系统技术解决 方案

简易版-远距离识别-不停车通行-停车场管理系统 ——技术解决方案 内容大纲: 第一,需求介绍: 第二,本系统的相对优缺点: 一,本系统的功效介绍(相对优点) 二,本系统的功能缺失介绍 第三,本系统的配置结构及工作逻辑 一,常规单方向车道情况下,本系统工作逻辑 二,非常规的单车道作双方向使用,本系统工作逻辑 第四:本系统重要部件的性能优点: 一,远距离读卡控制器的性能优点 二,带防砸功能的高速道闸的性能优点 三,车辆用电子标签的性能优点 附,车辆电子标签安装说明: 附,远距离读卡控制器安装说明:

第一,需求介绍: 有许多单位(可能是政府机关,军事管理区,事业单位,企业单位,高档小区或别的)的出入口对车辆进出的管理要求非常简单但很严格,即:属于我这个组织的车辆就能够进入,其它外来车辆不允许进入,或在出入口办理某些登记手续才准许进入。 解决这种需求,能够完全由出入口看管人员手动控制(原始且耗费人力),也能够采用简易型的车辆出入管理设备,也能够采用功能更加丰富和智能的车辆出入管理设备。 本方案介绍蓝卡推出的“简易版-远距离识别-不停车通行-停车场管理系统”(以下文字中将这个系统简称为“本系统”)

第二,本系统的相对优缺点: 一,本系统的功效介绍(相对优点) 安装了本系统后,属于本组织的车辆在靠近出入口的时候(10米以内),道闸将自动打开(注意,关键就是自动,而非人为手动),于是这辆车能够不必停顿地经过出入口。 本系统的相对优点: 1,相对出入口看管人员手动控制来说,实现了相当程度地自动化,降低了出入口看管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2,相对近距离刷卡确认身份的停车场系统来说,实现了相当程度的智能化,免除了本组织车辆的停车-开窗-刷卡 -启动通行这个过程;(本系统的主要优点正在于此, 省去停车开窗刷卡的过程,车辆通行就变得轻松许多 了); 3,相对完整版的车辆管理系统来说本系统少了些功能,不

蓝牙远距离控制系统介绍样本

详细说明 一、远距离蓝牙停车场系统优势: 振凯蓝牙产品是光激励、休眠唤醒、蓝牙通信高新技术结晶 读卡速度快, 读卡距离远, 具有良好的方向性, 读卡距离可控制(1-5米、5-10米、10-20米可调)。10-60公里时速可不停车读卡 上下坡道、弯道出入口不停车读卡, 避免车辆熄火, 半坡起动。 不受车辆防护膜( 如防暴膜) 影响, 适用于所有车辆。 不停车,不开窗读卡; 恶劣的天气车主不再受车窗外的风雨雪影响。 不停车读卡, 大大提高车流经过量, 交通高峰期不再堵车排长龙现象。 读写器之间无互相干扰( 采用先进的蓝牙通信技术与码分多址) , 方向性好, 有效解决前后左右车道互扰问题。 433MHZ频率, 对人没有辐射损害。 卡稳定性好, 产品抗干扰、抗衰落能力强, 不受其它通信产品干扰( 如: 手机等无线通信产品) 。手机通话不会烧卡。 韦根26/34, RS232C/485适应接口, 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可在其它停车场、高速公路、远距离识别领域通用。 与现有的IC/ID卡设备完全兼容。 可将停车场划为多个分区, 分别允许不同号码的蓝牙卡进入。 提升小区形象, 使你的物业管理与众不同。 二、振凯蓝牙不停车读卡应用领域: 1.上下坡道, 弯道出入口读卡的首选。 2.党政军机关, 单位内部车场的首选 3.无人值守地下车库, 月卡车库, 专用车库首选 4.花园别墅.住宅小区, 商务大厦首选。 5.金融保险, 社会公共场所。 6.远距离查验车辆各种规费。( 养路费, ) 7.测距离防碰控制。( 冶炼, 机械厂内等多台行车运行测距离 防碰报警系统。) 8.电子车牌, 黄绿标。 9.物流系统车辆管理。 10.部队, 机关单位派车系统。(选择蓝牙IC卡) 三、蓝牙远距离停车场标准系统配置建议( 一进一出) : 一、入口设备二、出口设备三、图像对比系统( 选用) 四、管理站工作中心标准控制道闸标准控制道闸视频采集卡有源通讯转换器 蓝牙读卡器CA-1300 蓝牙读卡器CA-1300 其它产品需自备停车场管理软件 车辆检测器车辆检测器图像处理软件停车场控制器 系统专用电源系统专用电源电脑( 自备) 其它安装及辅助材料需要根跟实工具体情况来配置, 蓝牙远距离停车场管理系统如果有特殊技术要求需与技术工程师咨询后探讨可行性, 欢迎来电咨询。

远距离与车牌识别系统的完美结合

停车场免取卡 解 决 方 案 深圳市九鼎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设计依据 由于当前常规停车场出入口刷卡进出的管理模式较为落后,车辆进出闸口缓慢,易造成出入口堵塞,对于车流量大的车场问题更为严重,同时也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工作压力,IC卡损耗带来了不必要的浪费。 我们常在停车场亲身经历或看到这样的情景,车主在道闸前停车,摇开车窗玻璃按下读卡机的按钮得到一张停车卡片,然后再读卡区域晃动几下后道闸开启,车主驾车通过道闸。这个在熟悉不过的动作对于临时出入停车场一次的车主来说只是麻烦一次,而对于每天出入停车场多次的固定车主无疑是好时费力的繁琐手续。在越来越追求客户满意度的今天,特别是给停车场带来收入的80%的固定车主,减轻这部分车主出入停车场的繁琐手续,将极大提高停车场的服务质量和车辆通行效率。

根据以上现阶段普遍停车场存在的问题,我司制定出一套免刷卡无人看守的停车场管理方案。 二、对传统停车场系统管理改造的解决方案 新的系统不再采用票箱取卡的模式,而是采用远距离读卡和车牌识别系统对进出车辆实施管理。 1)针对固定车辆采用远距离读卡方式; 传统停车场管理存在着管理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服务效率低、资金流失和车辆失窃严重等各种弊端,无法保障投资者的收益及停放车辆的安全,因而严重制约了停车场事业的发展。 九鼎智能远距离停车场管理系统借鉴了国际上发达国家同行业的先进管理模式,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射频感应卡、单片及微型计算机技术,结合实际操作情况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的停车场管理系统。

系统主要运用于固定车辆(月卡、年卡、会员、内部车辆)停放区域,针对固定车辆进出场,快速读取资料并核实信息后放行,其采用的是非接触式操作,具有方便快捷、稳定可靠、适合国情、安全性好、形式灵活、功能强大等众多优点。 远距离自动读卡装置 远距离读头 远距离感应卡

远距离门禁系统方案要点

远距离门禁系统方案 宁波太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远距离自动感应门禁系统——门禁管理新概念 随着RFID 射频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进出门刷卡的需求,从原始的需要从口袋里掏卡去感应发展到了现在的免掏卡自动感应时代。只要随身携带一张远距离感应卡,卡片任意放置在口袋、包内,就可以自由出入大门,不用掏卡去刷而无卡人员则无法出入大门。如何对快速进出的人进行管制,自动记录人员进出信息而不漏掉记录,是当今远距离自动门禁、自动考勤急需解决的问题。 同时也要求体现科技的更人性化与智能化,人员携带的智能卡可以任意携带,不给人受管束的感觉,同时又方便使用,不用到处在身上找卡片去刷,只要经过就自动开门、自动考勤。读卡器天线的安装对原有建筑不要有视觉破坏或阻挡,保持建筑整体的精致与美观。 或者在原有的 IC/HID 卡一卡通系统上改造远距离自动识别系统,保留原有的所有 IC/HID 卡一卡通系

统,在需要远距离识别的地方,改装远距离读卡器,把 IC/HID 卡插入 CyhertagTV6 感应卡内,在远距离读卡器上实现远距离自动识别,在原有系统上仍旧用 IC/HID 卡,两张卡互不影响读卡距离。 我公司推出的远距离感应卡身份识别及人员进出识别管理系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该系统由控制器、远距离读卡器、感应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组成。 远距离门禁考勤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求读卡距离不能太远最好距离为离门远1-2米,左右各0.5米的距离(携带卡片可以任意放置在口袋,皮包内),人从远处走来刚好走到门前1-2米左右的位置读到卡,到开锁,人推门进去,刚好时间恰如其分,不在门前停留,一气呵成。 1、员工携带的感应卡应可以任意携带,卡片可放在员工的口袋、提包内或挂在员工身前做为证件卡使用。 2、卡片的感应范围稳定,在固定的区域读卡,不能时远时近。感应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远了员工只是从通道旁边经过时将产生错误的记录,太近了通道过宽时也将感应不到。 3、为体现人性关怀,卡片不能有方向性,可以任意放置,不能要求员工必需一定要把卡片怎样放置才能识别。 4、系统必须具备多重识别和防冲突能力,在员工上下班的高峰时间同时进出的人员非常多,系统必须保证所有的卡片都能高速准确识别。 5、系统必须准确判断人员的进出方向,不能只是单纯的做事件记录,防止假进假出情况的发生。 6、系统产生的记录数不能太多,一次进出最多只能产生1条记录,如果一次进出产生几十条记录,人数一多,每天产生的累赘记录数将会严重影响系统的使用。统计考勤时会造成很长时间统计不出来。 7、读卡器和感应卡所产生的射频信号必须对人体没有伤害性,因为员工有大部分时间是要在这信号范围内活动,不能为了管理的方便而摈弃所有人的安全。 8、卡片必须为有源卡,无源卡会被人体屏蔽、被一般物体屏蔽,当许多人拥挤在一起进出时,漏卡严重。 9、卡片必须为被动式工作,不在感应范围内处于休眠状态,不工作,不能主动发送信号,杜绝任何微小的辐射信号。主动发送信号1,容易造成电池耗电量大。2,容易造成累赘记录 10、产品必须是大量使用在人员识别项目上,并有稳定运行5年以上系统可供参考。 系统实施方案 本系统设计采用英国最新CypherTag?系列TV6感应卡和RVR1读卡器,CypherTag? 是英国艾登泰克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新一代低频射频自动识别品牌。CypherTag? 系列感应卡和读卡器是一种真正的快速、远距离感应射频识别产品,读卡距离可达 3 米,覆盖通道宽度可达 32 米,可同时识别多达 320 张感应卡,读卡速度可达 80 公里 / 小时,因而能够对快速移动的物体或人员进行远距离准确识别和方向追踪。在低

长距离输水水力计算

长距离输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的选用 1. 常用的水力计算公式: 供水工程中的管道水力计算一般均按照均匀流计算,目前工程设计中普遍采用的管道水力计算公式有: 达西(DARCY )公式: g d v l h f 22 **=λ (1) 谢才(chezy )公式: i R C v **= (2) 海澄-威廉(HAZEN-WILIAMS )公式: 87 .4852.1852.167.10d C l Q h h f ***= (3) 式中h f ------------沿程损失,m λ―――沿程阻力系数 l ――管段长度,m d-----管道计算内径,m g----重力加速度,m/s 2 C----谢才系数 i----水力坡降; R ―――水力半径,m Q ―――管道流量m/s 2 v----流速 m/s C n ----海澄――威廉系数 其中大西公式,谢才公式对于管道和明渠的水力计算都适用。海澄-威廉公式影响参数较小,作为一个传统公式,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管网系统计算。三种水力计算公式中 ,与管道内壁粗糙程度相关的系数均是影响计算结果的重要参数。 2. 规范中水力计算公式的规定 3. 查阅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及其他各管道设计规范,针对不同的设计条件,推荐采用的水力 计算公式也有所差异,见表1: 表1 各规范推荐采用的水力计算公式

4. 公式的适用范围: 3.1达西公式 达西公式是基于圆管层流运动推导出来的均匀流沿程损失普遍计算公式,该式适用于任何截面形状的光滑或粗糙管内的层流和紊流。公式中沿程阻力系数λ值的确定是水头损失计 算的关键,一般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出。舍维列夫公式,布拉修斯公式及柯列勃洛克(C.F.COLEBROOK )公式均是针对工业管道条件计算λ值的著名经验公式。 舍维列夫公式的导出条件是水温10℃,运动粘度1.3*10-6 m 2/s,适用于旧钢管和旧铸铁管,紊流过渡区及粗糙度区.该公式在国内运用教广. 柯列勃洛可公式 )Re 51 .27.3lg( 21 λ λ +?*-=d (Δ为当量粗糙度,Re 为雷诺数)是根据大量工业管道试验资料提出的工业管道过渡区λ值计算公式,该式实际上是泥古拉兹光滑区公式和粗糙区公式的结合,适用范围为4000

管道水力计算

管道水力计算 新大技术研究所:戴颂周 2012 年3 月2 日

目录 第一章单相液体管内流动和管道水力计算 (3) 第一节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 (3) 一、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 (3) 二、流体流动的水力损失 (3) 第二节流体运动的两种状态 (6) 一、雷诺实验 (6) 二、雷诺数 (7) 三、圆管中紊流的运动学特征—速度分布 (7) 四、雷诺数算图 (8) 第三节沿程水力损失 (9) 一、计算方法: (9) 第四节局部水力损失 (14) 第五节管道的水力计算 (17) 一、管道流体的允许流速(经济流速供参考) (17) 二、简单管道的水力计算 (19) 第二章玻璃钢管道水力计算 (20) 第一节玻璃钢管道水力计算公式 (20) 一、玻璃钢管道水力计算公式 (20) 二、管道水力压降曲线 (21) 三、常用液体压降的换算 (21) 四、常用管件压降 (23) 第二节油气集输管道压降计算 (24) 第三节玻璃钢输水管线的水力学特性 (25) 一、玻璃钢输水管水流量计算 (25) 二、玻璃钢输水管水击强度计算 (25) 第三章管道水力学计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8) 一、热油管道的工艺计算 (28) 二、油水两相液体的工艺计算 (28) 三、地形变化时的水力坡降 (30)

第一章 单相液体管内流动和管道水力计算 第一节 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 一、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 1. 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式(能量方式) =++g c g P Z 22 1111αρw h g c g P Z +++22 2222αρ 2. 方程的分析 (1) 方程的意义 物理意义:不可压缩的实际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的能量守恒,或者说,上游机械能=下游机械能+能量的损失。 (2) 各项的意义 -21,z z 单位重量流体所具有的位能,或位置水头,m ,即起点、终点标高。-g p g p ρρ/,/21单位重量流体所具有的压能,或压强水头,m ;即P 1 P 2为起点、 终点液流压力,-g c g c 2/,2/2 22211αα单位重量流体所具有的动能,或速度水头, m ;即C 1 C 2为液流起、终点的流速。 -21,αα单位重量流体的动能修正系数;-w h 单位重量流体流动过程的水力损失,m 。 二、流体流动的水力损失 1. 水力损失的计算 液体所以能在管道中流动,是由于泵或自然位差提供的能量。液体流动过程中与各种管道、阀件、管件发生摩擦或撞击而产生阻力。同时液体质点间的互相摩擦和撞击也要产生阻力。为了使液体继续流动,就必须供给能量,以克服这些阻力。用于克服液流阻力的能量,就是管路摩阻损失。水力损失一般包括两项,即沿程损失 f h 与局部损失 m h 。因此,流体流动时上、下游截面间的总水力损失 w h 应等于两截面间的所有沿程损失与局部损失之和,即

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的技术问题分析

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的技术问题分析 随着输水工程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长距离输水工程将会越来越多,以下是搜集的一篇探究长距离输水工程技术问题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非常低,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被联合国列为贫水国。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存在严重的水资源分布不均现象,南方的水资源占全国水资源的80%左右。而且,随着气候变暖,我国北方的水资源越来越少,因此,跨流域调水工程成为缓解这种水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的重要方法措施,从而带来了长距离输水工程。长距离输水一般可以分成重力流输水和压力流输水两种形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重力流输水能取得更好得节能效果。下面就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 1、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管材的合理选择 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管材的选择需要依据工程的规模、工程的重要级别、压力等级、输水距离的长度、沿途地质水文条件、管道的性能等因素,进行技术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然后确定管材。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等有很大差异,同时经济发展状况和管材的应用情况也有很大差异。而每一项长距离输水工程都具有其独有的特点,这使得管材的选型也非常复杂。某一种管材在一个工程中运用取得较好的经济、安全、质量效果,但是在另一个工

程项目中可能就取不到这样的效果了。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的管材主要有离心球墨铸铁管、钢管、玻璃钢管、预应力混凝土管、钢筒混凝土管这几种。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是成本最低的管材,在我国已被广泛运用到长距离输水工程中,但是其自重大,因此选用该管材时必须严格控制工作压力,将其控制在0.4-0.8MPa 之间为宜,也正是因为这一缺点,影响了预应力混凝土管在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的应用推广。 某市政长距离输水工程中,其原定设计中选择钢筒混凝土管作为重力流管道,选用钢管作为压力流管道,在局部地方进行阳极保护。由于该项目是重点项目,对单管的输水安全性要求高,且为长距离输水,在实际施工中,将管材改为K9级离心球墨铸铁管,有效保证了输水的安全性,减少了后期维护量。 2、水锤的安全防护措施 凡是有泵和压力管道的地方就有水锤,因此水锤也是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做好其安全防护措施是保证长距离输水工程安全输水的重要措施。 在长距离输水工程中采用压力流输水方式时,需要采用水锤消除器、调压井、液控蝶阀、旁通管泄压等方式实现水锤的防护,避免其对泵站造成危害。同时,由于长距离输水工程输水管道长,在起泵时也很容易出现因水锤导致管道损坏现象,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的水锤安全防护设计。

简易版-远距离识别-不停车通行-停车场管理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简易版-远距离识别-不停车通行-停车场管理系统 ——技术解决方案 内容大纲: 第一,需求介绍: 第二,本系统的相对优缺点: 一,本系统的功效介绍(相对优点) 二,本系统的功能缺失介绍 第三,本系统的配置结构及工作逻辑 一,常规单方向车道情况下,本系统工作逻辑 二,非常规的单车道作双方向使用,本系统工作逻辑 第四:本系统重要部件的性能优点: 一,远距离读卡控制器的性能优点 二,带防砸功能的高速道闸的性能优点 三,车辆用电子标签的性能优点 附,车辆电子标签安装说明: 附,远距离读卡控制器安装说明:

第一,需求介绍: 有许多单位(可能是政府机关,军事管理区,事业单位,企业单位,高档小区或别的)的出入口对车辆进出的管理要求非常简单但很严格,即:属于我这个组织的车辆就可以进入,其他外来车辆不允许进入,或在出入口办理某些登记手续才准许进入。 解决这种需求,可以完全由出入口看管人员手动控制(原始且耗费人力),也可以采用简易型的车辆出入管理设备,也可以采用功能更加丰富和智能的车辆出入管理设备。 本方案介绍蓝卡推出的“简易版-远距离识别-不停车通行-停车场管理系统”(以下文字中将这个系统简称为“本系统”)

第二,本系统的相对优缺点: 一,本系统的功效介绍(相对优点) 安装了本系统后,属于本组织的车辆在靠近出入口的时候(10米以内),道闸将自动打开(注意,关键就是自动,而非人为手动),于是这辆车可以不必停顿地通过出入口。 本系统的相对优点: 1,相对出入口看管人员手动控制来说,实现了相当程度地自动化,降低了出入口看管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2,相对近距离刷卡确认身份的停车场系统来说,实现了相当程度的智能化,免除了本组织车辆的停车-开窗-刷卡-启动通行这个过程; (本系统的主要优点正在于此,省去停车开窗刷卡的过程,车辆通 行就变得轻松许多了); 3,相对完整版的车辆管理系统来说本系统少了些功能,不过本系统支持添加部件作升级,可升级到“完整版-远距离识别-不停车通行- 停车场管理系统”; 4,可脱机(脱离电脑控制程序)运行,可在再次联机时传输脱机运行时的车辆通行记录。 二,本系统的功能缺失介绍 本系统只判断这辆车是否是本组织的车辆,判断出它是就为它开闸,判断出它不是就不作理会,所以相对“完整版-远距离识别-不停车通行-停车场管理系统”,有了以下功能缺失: 1,当非本组织车辆需要通行出入口的时候,需要人为手动处理; 2,本系统的判断条件单一,仅通过安装在车内的“电子标签”来识别,不具备任何其他识别方式如:车牌识别,图像对比识别等3,本系统不具备判断剩余车位多少的功能; 4,本系统不涉及复杂的车辆停车收费的管理,收费问题需人工手动解决;

红外远距离控制器

红外远距离控制器 一、概要 我公司为车辆不停车出入管理及远距离门控系统研发的新一代 远距离控制器;读卡距离3~15米,该控制器采用了红外引导、红 外定向和无线射频TDMA通信技术,有效解决射频信号的无向传 播而造成的相邻信号的干扰。 为防止高频电磁波辐射,降低卡片功耗,使用了先进的红外唤醒 技术,电子卡片常处于休眠模式,在天线发送的红外信号范围内, 被激活后发送射频数据;确保控制器自身无射频信号发射,无电磁 波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采用进口工业级器件,在室外高温暴晒下保持性能稳定可靠; 产品从结构模具设计、电路及程序设计、产品制造完全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 二、性能特点 1、穿透性:可穿透任何进口金属汽车防暴膜,电子卡片放置到车内,无需摇窗户可自动识别感应; 2、方向性:采用红外定位射频传输双通道模式方式工作,具有严格的方向性和稳定性。 3、抗干扰:综合了机身码识别技术、码分多址等技术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 4、环保性:没有读卡时系统无电磁辐射,读卡时约10毫瓦(约为手机的二十分之一),对人体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5、操作性:操作简单,接通电源连接道闸即可,无需加卡。 6、管理性:卡片后台电脑管理、发卡,设置使用期限及续期(建用户档案)。 7、安全性:系统使用加密识别技术,每套控制器与卡片使用唯一通信密码。 8、容量性:每套系统使用卡片数量无上限,黑名单(挂失卡)存储量1000张。 三、设置说明 1、拨码开关功能: SW0:设置控制器地址码 1 2 3 4位地址码 OFF OFF OFF OFF 0 OFF OFF OFF ON 1 OFF OFF ON OFF 2 OFF OFF ON ON 3 OFF ON OFF OFF 4 OFF ON OFF ON 5 OFF ON ON OFF 6 OFF ON ON ON 7 SW1:设置功能码 1:OFF 无需压地感读卡ON 需压地感读卡 2:保留没用 3:OFF 选择韦根26卡号输出ON 选择韦根34卡号输出 2:保留没用 SW2 SW3:红外信号强弱调节(用来调节读卡距离) 全OFF为关闭不读卡 SW3的第4位ON 弱

浅谈长距离管道输水工程设计

浅谈长距离管道输水工程设计 摘要:长距离输水管道目前已在城市供水,农灌泵站等领域中广泛采用,而输水管道设计合理与否,将对工程投资、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产生很大影响。本文对长距离管道输水工程中管材的选择、输水管道的数量、通气及输水管道的粗糙系数n值选取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长距离管道输水;管材管道;选择 1长距离输水管道管材的选择 合理选择管材对长距离输水工程十分重要。不仅是输水管道安全运行的关键,而且还决定工程造价的高低。管材选择应根据管径、内压、外部荷载,管道敷设区的地形、地质、管材的供应,按照施工方便、运行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在城市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管道直径大都在1m以上,管道输水工程常用的管材有球墨铸铁管、钢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玻璃钢复合管道。 1.1大口径球墨铸铁管 大口径球墨铸铁管用于国内输水工程已有10a时间,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球墨铸铁管的特点是强度高韧性大、耐腐蚀能力强,并且接口采用“T”型接头,施工安装方便,有很强的适应地基变形和抗震能力,但价格较贵。 1.2钢管 钢管应用历史悠久,范围广,是一种常用的安全管材。优点是适应性强,加工灵活方便,可承受较高的内压。缺点是不宜承受较大的外荷载,一般超过4m 时,就要考虑加固处理。另外,钢管防腐麻烦,总造价高,一旦防腐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输水能力。钢管还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考虑伸缩节等措施,以保证输水安全。 1.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一度成为长距离输水工程的主要管材。其特点是工程总造价低,抗震性能及水力条件好,不需做防腐处理,是一种适合长距离重力流输水的经济管材。其缺点是笨重、运输及施工不方便。由于工艺原因存在空鼓或出现承口圆形不规则等,易引起渗漏。 1.4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不仅具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及钢管的双重优点,而且

远距离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远距离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大多数电视监控仍采用视频基带的点对点传输方式,即每个摄像点到监控室都需要布设一组视频电缆、供电线和控制线,几十个摄像点的电视监控就会形成一大捆线缆。而且,视频基带信号是50Hz至6MHz的低频信号,会受到50HZ交流供电线的电磁干扰,因此,在视频点对点传输中,供电线与视频电缆不能同管同槽敷设,它们之间需要加钢管或钢槽隔离屏蔽。此外,同轴电缆传输视频基带信号会随传输距离的增加而使图像清晰度下降,一般传输超过300米后,图像清晰度就会下降到不能忍受的程度。 共缆监控针对电视监控传输组网问题,北京中天技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运用多年的射频产品生产经验和成熟的载频调制解调技术、计算机和单片机控制技术,载频网络技术,研发生产出“共缆监控”传输组网系列产品。共缆电视监控传输技术(以下简称共缆监控)是在传统监控传输技术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技术革新,代表今后一段时期监控传输技术的发展方向,有许多传统监控传输技术做不到的新功能,但传统监控技术在一些特定领域仍有优势,将与共缆监控同时存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下面从五个方面讨论共缆监控的适用范围。 一、监控点数量 监控点数量对采用传统监控传输技术还是采用共缆监控起着决定作用,传统监控传输技术是在每个摄像头后面最多连接4条电缆,一条视频电缆(传输视频信号)、一条控制电缆(传输控制云台信号和变焦信号)、一条伴音电缆(传输监听信号)、一条电源电缆。除电源外,其它3条电缆必须进入主控机房,以20个监控点传输800米距离的工程为例,传统监控技术最多需要铺设60条电缆,电缆总长度为4.8公里,购置电缆费用很高;铺设电缆数量多、体积庞大、份量重、施工难度大;铺设费用高;不美观;难以维修、检修。若采用共缆监控技术,需要添加相应调制设备、解调设备、信号放大设备及控制设备,需要增加设备费用。因共缆监控允许在一条同轴电缆内同时传输20路视频信号、控制信号及伴音信号,因此只需铺设1条电缆,电缆总长度为2公里,购置电缆费用很低,大幅度减少了购置电缆费用;铺设电缆简便、施工难度小;铺设费用低;该系统美观;易于维修、检修。若监控点不多,传统监控技术的价格优势明显,施工难度不大,共缆监控的方案需要配置相关设备,造价较高,这种场合适用传统监控技术。现以3个监控点传输300米距离的工程为例,传统监控技术最多需要铺设9条电缆,电缆总长度最多为2.7公里,购置电缆费用不高,铺设电缆数量不多,施工难度不大,维修、检修较方便。若采用共缆监控技术,要铺设1条300米电缆,但需要添加相应设备,增加设备费用大于节省的电缆费用。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传统监控技术适用于监控点位少的传输方式,共缆监控适用于监控点位多的传输方式。根据我们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建议对30个监控点以上的项目,采用共缆监控的施工方案;对6~30个监控点的项目,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1~6个监控点的项目,建议采用传统监控技术。 二、传输距离 传统监控方式的适宜传输距离是300米,极限距离可以传输500米,加装放大器后可以传输800米,但由于在加入放大器的同时使系统噪声放大,且高频分量衰减很大,造成图像频谱失真,不能保证图像质量。共缆监控的适宜传输距离是2000米,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对超长距离的监控,可以采用光缆+共缆的方式共同构建HFC远程传输系统,解决100公里以内的监控信号双向传输问题。因此,对传输距离超过500米小于3000米的需求,适用共缆监控技术。500米以内的传输可以用传统监控技术,也可以用共缆监控的方式。 三、抗干扰 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各种大功率电器设备日益增加,电磁干扰越来越多,使大部分地区电磁环境不好,这些干扰频率一般在45MHz以下,因传统监控采用视频基带利用同轴电缆的0~6MHz来传输图像信号,所用带宽完全在干扰频带之内,因此抗干扰能力较差,受干扰的图像容易产生斜纹、网纹、雪花及重影,严重影响图像质量。共缆监控通过将图像搬移到49MHz以上的高频载波传输,彻底避开常见干扰频率,故抗干扰能力较强。所以,在电磁环境恶劣的环境中适用共缆监控系统。 四、系统扩容 传统监控技术扩容时需要重新布线,施工工作量较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施工时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为解决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问题,往往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经常导致甲方迟迟不能按时开工甚至取消扩容计划。若采用共缆监控技术,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仍以30个监控点传输1000米距离的工程为例,因共缆监控技术允许在一条同轴电缆内同时传输20路所需信号,该系统铺设2条同轴电缆,在传输现有30路所需信号的基础上可以增加10路信号,即可以增加10个监控点,除增加前端

智慧远距离门禁系统管理方案(完整版)

远距离门禁系统管理方案 RFID HANDS FREE DOOR ACCESS CONTROL SYSTEM

随着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进出门刷卡的需求,从原始的需要从口袋里掏卡去感应发展到了现在的免掏卡自动感应时代。只要随身携带一张远距离感应卡,卡片任意放置在口袋、包内,就可以自由出入大门,不用掏卡去刷而无卡人员则无法出入大门。如何对快速进出的人进行管制,自动记录人员进出信息而不漏掉记录,是当今远距离自动门禁、自动考勤急需解决的问题。 同时也要求体现科技的更人性化与智能化,人员携带的智能卡可以任意携带,不给人受管束的感觉,同时又方便使用,不用到处在身上找卡片去刷,只要经过就自动开门、自动考勤。读卡器天线的安装对原有建筑不要有视觉破坏或阻挡,保持建筑整体的精致与美观。 或者在原有的IC/HID/CPU卡一卡通系统上改造远距离自动识别系统,保留原有的所有IC/HID/CPU卡一卡通系统,在需要远距离识别的地方,改装远距离读卡器,把IC/HID/CPU卡插入CyhertagTV6感应卡内,在远距离读卡器上实现远距离自动识别,在原有系统上仍旧用IC/HID/CPU卡,两张卡互不影响读卡距离。 我公司推出的远距离感应卡身份识别及人员进出识别管理系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该系统由控制器、远距离读卡器、感应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组成。 一、项目要求: 某大型办公楼,为加强本大楼人员的管理,要求采用远距离感应卡来管理每个人员在办公楼各个区域的进出情况,实现远距离自动开门、远距离自动考勤、人员跟踪定位,而无卡人员不能开门进入等要求;同时远距离卡还要能适用在消费机上,在食堂进行刷卡消费,整个系统在联网环境下运行,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客户端,不同的管理员可以操作、查看不同人员的进出情况等等。 人员携带的感应卡应可以任意携带,卡片可放在人员的口袋、提包内或挂在人员身前做为证件卡使用。 感应天线感应范围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远了人员只是从通道旁边经过时将产生错误的记录,太近了通道过宽时也将感应不到。 为体现人性关怀,卡片不能有方向性,可以任意放置,不能要求人员必需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渠段一维水动力水质模拟与预测

水利水电技术第50卷2019年第2期 易雨君,唐彩红,张尚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渠段一维水动力水质模拟与预测[J].水利水电技术,2019,50(2):14-20. YI Yujun,TANG Caihong,ZHANG Shanghong.On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simulation and water quality prediction of typical channel of the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J].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2019,50(2):14-2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渠段一维水动力 水质模拟与预测 易雨君I,唐彩红I,张尚弘2 (1.北京师范大学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2.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北京102206) 摘要:为了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复杂水工建筑物影响下的水流特性以及对污染物在渠道内输移、衰减过程的影响,保证输水过程中的水质安全,分析了突发性污染事故潜在污染源特征,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输水渠段的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倒虹吸、节制闸、涵洞、隧洞、渡槽、公路桥6种水工建筑物影响下输水渠道内的水流特性,采用七里庄断面实测水位、流量、水质(总磷、氨氮)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核与验证;并运用该模型预测店北公路桥突发水污染事故时,3种输水流量、3种负荷、3种污染物泄露至渠道后污染物沿程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模拟复杂水工建筑物下的水动力和污染物输移特性,下车亭分水口处污染物浓度超标与否受输水流量和污染负荷共同影响。针对分水口处水质指标浓度变化,提出合理、有效分水和退水方式,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水质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水工建筑物;水动力水质模型;水质预测 doi:10.13928/https://www.360docs.net/doc/d918387930.html,ki.wrahe.2019.02.003 中图分类号:X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860(2019)02-0014-07 On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simulation and water quality prediction of typical channel of the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YI Yujun1,TANG Caihong1,ZHANG Shanghong2 (1.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and Sediment Science,School of Environment,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100875,China; 2.Renewable Energy School,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eijing102206,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flow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complex hydraulic structures in the Middle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and how pollutants transport in the channels.A MIKE11on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and wa-ter quality model is established.The model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are conducted using measured water levels,discharges,and water quality data(total phosphorus,ammonia nitrogen)at Qilizhuang section.On the basis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setting over study channel,potential pollution sources for transferred water is analyzed.Dianbei bridge is considered as the location occurred sudden pollution accidents.Total three steady discharges,three pollutants,and three loads of each pollutant are simulated em-ploying this model.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model is a good predictor for water flow and pollutants concentration for the study channel.Concentration of pollutants at Xiacheting diversion is affected by the input discharges and pollution loads.And al- 收稿日期:2018-06-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22901,51439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易雨君(1981—),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流域水环境、水生态效应研究。E-mail:yiyujun@https://www.360docs.net/doc/d918387930.html, 14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Vol.50N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