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污水处理方案

小学校污水处理方案
小学校污水处理方案

50T/d地埋污水处理工程

西安建工第一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鑫雨桦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19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设计依据、规范及原则 (2)

三、设计水量与水质?3

四、工艺流程5?

五、主要处理单元说明?7

六、电器控制柜?8

七、工程范围?9

八、售后服务?11

一、工程概况

1.1项目概况

本公司受建设单位委托,本着对业主高度负责的态度,根据给排水有关设计依据,结合公司所做的小区污水处理工程经验,按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对该小区污水处理做以下具体的方案设计,为用户提供较为理想、投资省、处理效果好的工艺设备。设备采用A/O生物处理新工艺,配有自控系统装置,有自动切换,运行正常后无需专人管理。在本方案中,我们对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和工艺进行方案设计,以供各方决策和参考。

1.2项目内容

1)技术内容:按照校方的要求,进行设备供货、运输、安装、调试、管理人员培训直至通过环保验收、竣工验收等条件。

2)设备内容:从格栅井入口至的所有设备、管道、阀门、配电自控等。

3)土建内容:由校方负责。

4)本技术文件设计包括污水的处理工艺、电气、设备的设计,不包括处理站外输送管道、装饰工程、暖通和消防等。

5)工程范围:从格栅井到地埋一体化设备出水、管路安装与调试。由业主将主电引至污水处理站的配电控制箱,电控箱至各用电器之间的线路由我方负责。

6)污水处理站的设计主要分为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及处置两大部分。

(1)污水处理

根据小区废水的水质水量变化情况,选择技术成熟、经济合理、运行灵活、管理方便、处理效果稳定的A/O+过滤+消毒方案。

(2)污泥处理与处置

通常小型的污水处理站污泥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污泥浓缩机械脱水处理;二是污泥干化处理。考虑污泥浓缩机械脱水处理业主投资大,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本工艺进行处理。本工艺即沉淀池中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中,另一部分污泥进入污泥池中进行消化,定期人工清掏外运。

二、设计依据、规范及原则

2.1设计依据及规范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2001

《建筑设计规范》GB50015-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2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2

以及其他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按国家给排水标准手册设计;

2)按同类污水成功经验设计。

2.2设计原则

(1)本技术文件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污水处理首先必须确保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DB61/224-2011《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及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要求。

(2)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用简单、成熟、稳定、实用、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以达到节省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的目的。

(3)处理系统运行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调节余地,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4)管理、运行、维修方便,尽量考虑操作自动化,减少操作劳动强度。设备选型采用通用产品,选购的产品在国内应是技术先进、质量保证、性能稳定可靠、工作效率高、管理方便、维修维护工作量少、价格适中及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5)在保证处理效率的同时工程设计紧凑合理、节省工程费用,减少占地面积,减少运行费用。

(6)在保证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兼顾管理和运行操作的方便性和降低运行成本。

三、设计水量与水质

3.1设计水量

设计处理系统每天最大处理水量为:2m3/h(按24h运行计)。

3.2进水水质

由校方提供

3.3出水水质

根据业主对出水的要求,确定该项目废水经过生化处理装置处理达到DB61/224-2011《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及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要求。

出水水质标准单位:mg/L,除PH外

四、处理工艺设计

本污水主要工艺过程设计如下:先将生活污水各排放点的污水收集到化粪池中,再溢流至格栅井,格栅井的作用是滤除较大杂质调节污水的水量,池中设置两台潜污泵,定量地将污水提升至缺氧池中,保证后续处理系统能够正常稳定运行。

本工程污水中有机成份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较好,因此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大幅度降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是最经济的。污水处理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即生化池需分为A级池和O级池两部分。

A/O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池内设置填料,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好,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体量都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滤池,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由于相当一部分微生物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生物接触氧化法可不设污泥回流系统,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方便;

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属于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当有机物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F为有机基质量,M为微生物量)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产量可相当于或低于活性污泥法。

A/O生物处理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较一般生物处理系统少,而且污泥沉降性能好,易于脱水。

A/O生物法较一般生物处理系统相比耐冲击负荷高,运行稳定。

总之,经过本工艺流程,出水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DB61/224-2011《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

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及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要求。

4.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图图

4.2工艺过程描述

格栅井内污水采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A级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在A级池内,由于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通过水解酸化作用,将大分子颗粒物转化为小分子颗粒物,难溶性污染物转化为可溶性污染物。

A级池出水自流进入O级池,O级生化池的处理依靠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完成,它们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源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等。O级池出水一部分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另一部分回流至A级池进行内循环,以达到反硝化的目的。在A级和O级生化池中均安装有填料,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依赖于附着在填料上的多种微生物来完成的。在A 级池内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在O级生化池内溶解氧控制在3mg/L以上,气水比15:1。

沉淀池固液分离后的出水进入清水池,经过滤泵打入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出水进入消毒池,经氯片消毒后即可直接排放。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池,定期吸泥外运处理。

4.3电气与控制说明

污水处理系统控制,主要以控制调节池提升泵,风机房二台风机相互切换,污泥池定期排泥等。在控制面板上设有自动-手动转换开关,必要时(如维修等)可切换为手动控制。

调节池中水泵的启动受液位浮球控制,浮球开关由全密封的玻璃水银结构构成,外部泡沫塑料作载体。浮球根据水池液位分为两只,提供控制柜信号。

当池内水位过低,(在停泵水位以下),池中二台水泵均无法启动。

在正常运转中使用污水泵为一台,另一台备用。

当池中水位过高,(在报警水位以上),池中二台水泵同时启动。

风机二台,一用一备,在6小时内自动交替切换使用,或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污泥池硝化回流泵定期、定量回流至接触氧化池,主要控制由电控柜控制。

各类电器设备均设置电路短路和过载保护装置。设有低压开关保护。

由格栅截留下的杂物定期装入小车倾倒至垃圾场,沉淀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A级生物处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进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运。

4.4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器简介

4.4.1设备材质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器设备壳体采用Q235-A钢板制作,防腐采用环氧煤沥青。

4.4.2设备特点

①可埋入地下;

②处理系统基本无污泥产生;

③对周围环境无影响;

④全自动控制,不需专职人员管理;

⑤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⑥处理工艺新、处理效果好;

⑦设备使用寿命长。

4.4.3设备几种使用方法

①设备一般为埋地设置,设备上部可作为绿化地带;

②设备也可半埋式放置,埋置深度可根据用户的需要确定;

③设备也可放置在室上地表以下;

④如该设备使用在寒冷地带、可把检查孔加高,使设备埋设在冻土层以下;

⑤该设备可不按标准布置形式排列,随地形需用布置。

4.4.4设备使用范围

该设备适用于服务区、住宅区、饭店、宾馆、疗养院、学校、矿山、工厂等生活有机污水处理及与之类似的工业有机污染处理。

五、主要处理单元说明

为减少污水处理系统对小区周边环境的影响,将调节池及所有处理水池均设置在地下,上部覆土,种植草坪。各处理单元说明如下:

5.1化粪池(建设单位自建)

功能: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的原理,去除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使固化物在池底分解,上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