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

1?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历史“新课改”教学目标是什么?

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构建时空观(“点一一线”结合),以史料教学为载体,逐步学会

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

进行理解和判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

“知识、能力、情态价值(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中要求的“唯物史观”主要观点:

⑴思想变革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⑶民族交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

⑷历史是许多单个意志相互作用的影响;

⑸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⑹1840年以来,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英勇奋斗

和艰苦探索等。

2?突出对主干历史知识(历史构成要素)考查

历史构成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背景、经过、内容、结果、性质、意义、

影响等,具体构成要素要根据具体历史。

⑴重要历史人物:

“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或“史实+情感+历史作用”

⑵重大历史事件(主要要素):

①背景: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一一国内背景+国际

②原因:A.主观(内因)+客观(外因);B.直接原因: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主

要原因: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因素;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

③目的、动机(主观方面的原因):A.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B.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C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

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④过程:准备T开始T发展或曲折T成功或失败;注意关键词:爆发、转折点、成立、开辟、

第一、标志、最多、最早

⑤性质:

⑥历史影响、意义、作用: A.国内影响+国际(世界)影响;

B.经济影响、政治影响、思想文化影响等;

C. “意义”:长远的、影响面重大的影响。

D. “作用”:直观的、短期的效果,多指积极影响。

⑦判断历史事件成败及原因:A.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T主要任务T根本任务; B.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C.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⑧教训经验或启示:经验一般指正面的成功的方面;教训一般指反面的失败的方面;启示则二者兼而有之。

3. 利用好历史史料

⑴史料的分类:

①史料按史料价值的不同可分为

A.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当事人或目击者提供的材

料(表达个人的亲身经历),如日记、信件、自传、谈话。

B?二手史料(间接史料):从他处收集来的信息,报纸、课本、传记、历史著作等。

②史料按资料表现形式可分为

A.实物资料,如遗址、遗迹和考古墓葬、出土的文物等。

B?文献资料,如史书、文件、日记、报刊、图片等。

C. 口述资料,如历史传说(口传)、口述历史等。

4. 关注新课标。2011新版课标增加: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一句话,就是诠释评价的范畴。具体有一下几方面 A.?时序与地域(时空观) B.原因与结果一

—内在因果关系,通常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的相互影响、或某一事件对另一个事件的

影响。即推动、促进、保障等等。C?动机与后果(平时多注意:主观目的与客观作用)D?延续与变迁

“延续”指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或改变很少的部分,如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等。“变迁”是发生根本改变的那部分(是否顺应历史潮流)5材料论述题解题技巧:“观点、论述、结论”三段式解答,论述要三个论据。

⑴提出观点的解题技巧:①概括材料的中心思想。(类似于语文的概括材料中心思想)②找出材料的核心关键词句,用评价式、影响式、启示式的语句加以概括。

⑵论述要以材料的史实和历史的史实(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为依据,紧密围绕观点而

论述,论述过程要分三个要点(论据)。

如事件类:时间+背景+事件+影响。

比较类:事件1的时间和影响+事件2的时间和影响。

⑶结论写法:在观点和论述的基础上对该事件的作用或影响作一个升华描述。观点2分、论

述3分、结论1分(条理1分)。

6?历史评价=(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史实+结论

⑴人物评价=史实+ 情感+历史作用

⑵事件、事态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

⑶评价标准:方法:史论结合;原则:客观公正、一分为二

7家国情怀:⑴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同感;⑵具有五种

人文意识(精神)一一以人为本

①开放意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平与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②民主与法制意识革命和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进步

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公民、社会意识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国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

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④科学意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

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⑤环境意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坏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8..历史学习的方法

⑴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元前后;世纪与年代的具体转化。

⑵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实与推论)

(3)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