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生物知识点

七下生物知识点
七下生物知识点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建立者是(达尔文 ).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和人有根本区别的三个方面是(运动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大脑发育程度)

4人与其他动物最关键的区别(能够制造工具).人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志(直立行走)

5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作用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作用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6.人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卵细胞)

7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场所是(子宫);受精的场所(输卵管);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受精卵形成);(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好比一粒种子落在土壤上,这是怀孕;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是(胎盘);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时间是(266)天

8.青春期是指(性发育和性成熟的时期)

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青春期),进入青春期的时间男孩比女孩(晚1-2年),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突出特征是(生殖器官发育)

9青春期的有了哪些心理变化?1.内心世界逐渐复杂2.独立意识强烈3.性意识开始萌动。

10在青春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集中精力,努力学习,参加文体社会活动,互相帮助,健康度过金色年华。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营养物质中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相同质量的三种物质(脂肪)含有的能量最多;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的是(脂肪);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离不开(蛋白质)。

3病人几天吃不下食物,身体明显消瘦了,这是因为(消耗了脂肪)

4营养物质中(水)是构成细胞的原料,但不为人体提供能量。儿童缺钙易得(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得(骨质疏松)病。人体缺少含磷的无机盐易得(厌食症)。缺铁易得(缺铁性贫血)。缺碘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缺锌会使人(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5营养物质中既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使人得(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使人体得(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使人体得(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使人体得(佝偻病)、(骨质疏松)。

6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以预防(佝偻病)病,原因是(小孩日光照射能促进体内的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 )7既能预防佝偻病又能预防夜盲症的最佳食物是(动物肝脏)

8六类营养物质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

9馒头在口腔中越咀嚼越甜,是因为(馒头)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所以淀粉消化的起始端是(口腔);蛋白质消化的起始端是(胃)脂肪消化的起始端是(小肠)

10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胰液);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有(胃液)、(肠液)、(胰液);参与脂肪消化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胰液)

11可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三种物质的消化液是(肠液)、(胰液)。

1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在小肠里有胆汁)、(胰液)、(胰液)三种消化液。

13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是由(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14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它是由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的,它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

15小肠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1.小肠长5-6米2.内表面有环形皱襞3有许多小肠绒毛

16喝酒的人直接伤害的消化器官是(胃)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

17下列器官不与食物接触的是(D )

A、胃

B、小肠

C、食道D肝脏

18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 )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1人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3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

4鼻腔中的毛细血管很丰富作用是(温暖气体)

5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重要生理意义是(保证其体顺畅通过)

6.既是食物的通道也是呼吸通道的结构(咽)。

7.受凉感冒时,引起的呼吸不畅的原因是(鼻粘膜充血肿胀,堵塞鼻腔)

8.呼吸道的作用是(①保证气体顺畅通过;②到达肺部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9.会厌软骨的作用是(吞咽时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11.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肺)

12.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所分泌的黏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组成的。

13.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

14.肺位于(胸腔),一分钟大约呼吸(16 )次。

15.探究呼吸运动中胸阔容积是否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胸围差)来进行,测多次要求(平

均值);肺活量应找(最大值)

16.人体完成呼吸动作的主要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

17.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间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纵向的变化是(膈肌)作用的结果。

18.在吸气时膈肌(收缩),隔顶部(下降)。在呼气时,

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

19当肺内气体压力低于外界压力时空气会被(吸入)

当肺内气体压力大于外界压力空气会被(呼出)。

20吸气:呼吸肌(收缩)---胸阔(扩大)---肺(扩张)

---肺内气压(下降)----气体(吸入)

呼气:呼吸肌(舒张)---胸阔(缩小)---肺(收缩)

---肺内气压(上升)----气体(呼出)

21通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减

少,二氧化碳增多)

22.呼出比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24(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25(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26空气污染指数是(0-50 )空气质量是优(51-100 )是良(101-200 )是轻度污染,(201-300 )是中度污染,(300以上)是重度污染

27长期在水泥厂、煤矿工作的工人,应重点防治的呼吸道疾病是(尘肺)

28左图表示(呼气)状态,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右图表示(吸气)状态,膈肌(收缩)状态,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

(3)两个图合起来表示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4)此图形象的模拟了胸腔上下径的变化,不足之处是(胸腔前后径的变化没有体现出来)

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

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2.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3.血液加入抗凝剂后,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作用是(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

4.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

5、(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

6.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的功能。若红细胞数量少了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了,人患有(贫血),应该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7白细胞作用(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若白细胞含量过高,人患有(炎症)

8.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和加速凝血)。血小板过少,人(一有伤口便会流血不止);血小板过多,人会(形成血栓)。

9.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数量最少的是(白细胞),个体最大的是(白细胞),个体最小的是(血小板),只有(白细胞)具有细胞核。

10三种血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的是(白细胞)

11、人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红细胞)数量增多。

12、三种不同的血管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13.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血流方向(离心);(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流方向(向心)

14、三种血管中壁最厚的是(动脉),最薄的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快的是(动脉),最慢的是(毛细血管)。

15、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16、毛细血管的作用(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17、四肢静脉里有(静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静脉瓣的开放方向(与血流方向一致)

18、输液或抽血针扎入的是(静脉)。

19、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在(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血色(暗红),在(远心端)止血。

20、左图是心脏结构的简图,其中A是(右心房)、B是(右心室)C是(左心房)、D是(左心室)。其中(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

21、和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和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和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

22、心脏壁的厚薄不同,最厚的是(左心室),其次是(右心室),最薄的是(心房)

23、心脏四腔中流动脉血的是(左心房)和(左心室),流静脉血的是(右心房)和(右心室);和心脏相连的血管流动脉血的是(主动脉)和(肺静脉),和心脏相连的血管流静脉血的(肺动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

2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房室瓣)只能朝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动脉开。

25若将水从肺静脉灌入,水从(主动脉)流出;若将水从主动脉灌入,则水从(主动脉)流出原因是(动脉瓣的作用,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26、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新房)流向(心室);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全心舒张,血液由(静脉)吸进(心房)

27.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构成的。心脏是(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的动力)

(1)

(2)

(3)

(4)

(5)

28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29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动脉血)

30体循环的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31.肺循环的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32.体循环是将(动脉血)转变成(静脉血),肺循环是将(静脉血)转变成(动脉血)。

33、ABO血型把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

34输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任何血型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可以接受少量的任何血型的是(AB型血)

35义务献血的量是(200-300)毫升,年龄是(18-55)周岁

36创伤性失血应输入(全血),大面积烧伤应输入(血浆),贫血应输入(红细胞),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应输入(血小板)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2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形成的,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

3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作用分别是(形成尿液)(输送尿液)(暂时贮存尿液)(排出尿液)

4(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5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校管)等部分组成。

6肾小球有(过滤)作用,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7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中发现较多的红细胞、蛋白质,如果肾有毛病,可能是肾的(肾小球)出现病症,得病是(肾小球肾炎);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中发现较多的(葡萄糖),如果肾有毛病,可能是肾的(肾小管)出现病症,得病是(糖尿病)

8血浆与原尿的最大区别(原尿中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原尿与尿液的最大区别是(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9农家肥同化学肥料相比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10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建立沼气池)、(高温堆肥),两者都能形成(高温)将病菌和虫卵杀死。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在眼球的结构中,感觉敏锐、无色透明的结构是(3角膜)。对外界光线有折射作用的是(4晶状体)。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7视网膜)。能阻止光线在眼球内反射和保护眼球的外壳的结构是(6脉络膜和5巩膜)

2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看清(近处)的物体。睫状肌(舒张),晶状体曲

度(变小),看清(远处)的物体。

3人能看清明亮和黑暗不同环境,是由于(虹膜)调节(瞳孔)

的大小,人由明亮的地方走进黑暗的地方,瞳孔(变大)。

4物像形成的部位是(视网膜),视觉形成的部位是(视觉中枢)。5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作用,最终落(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产生视觉

6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过度变凸,则患者是(近视眼),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7.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8. 人从外界接受的各种信息中,位居第二位的是(听觉)

9.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听觉中枢

10.具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的是(耳蜗),产生神经冲动的部位是(耳蜗),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内)

11.听觉形成的部位在(大脑听觉中枢)

12.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鼓膜)会破裂出血,使人失去听觉。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伤害

13.遇到巨大声响,应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

14.能收集声波的是(耳郭)

15.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是(前庭、半规管)

16.晕车、晕船是因为(前庭和半规管过于敏感)

17坐汽车时闭眼也能准确辨析汽车的状态,是因为有(前庭和半规管)

118由鼓室通向咽的是(咽鼓管),作用是(有利于保持鼓膜内外压强的平衡)

19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

20声波引起鼓膜振动后传到内耳需经过(3块听小骨)

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3.大脑的表层叫(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功能区,这些功能区称为(神经中枢)

4.小脑作用(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5.脑干作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

6.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是(脊髓),功能是(传导和反射)

7.神经系统中有“生命中枢”之称的是(脑干)

8.在神经系统中,起到“司令部”作用的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司令部”是(脑)

10.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11神经元是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短的突起叫(树突),作用是(向细胞体传导刺激);长的突起叫(轴突),作用是(由细胞体向外传导刺激)

12轴突和外面的髓鞘组成(神经纤维),它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

13一条神经:(由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

14植物人一般没有伤到的是(脑干)

15醉酒的人动作不协调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小脑)

16杂技演员走钢丝时,神经系统起主要作用的是(小脑)

17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

18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是(人类大脑皮层中有语言中枢)

19(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突起适合沿一定的方向传导

20脑神经分布在(头部)和(内脏);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和(内脏)。(内脏)既有脑神经又有脊神经

21神经元细胞体大多分布在(脑)和(脊髓)里。

22在脑和脊髓里,细胞体密集的部位色泽灰暗,叫(灰质);神经纤维汇集的部位色泽白亮,叫(白质)

23⑴酗酒的人起初心跳加快,面颊红胀,进而走路不稳,说明酒精使(小脑)麻痹;

⑵再而说话不清,说明酒精使大脑皮层(语言)中枢麻痹;

⑶接着出现幻觉,说明酒精使大脑皮层(视觉)中枢麻痹;

⑷最后思维混乱,失去知觉,说明酒精已使整个(大脑皮层)麻痹

23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视觉)、(听觉)的神经中枢,

14(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

8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吃梅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

条件)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望梅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

反射,是人们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

射是对(语言文字)的反射。

2.完成这些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1感受器)、

(4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2传出神经)、(5效应器)五

部分组成。

3.用手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来不及考虑就会迅速松开手,这一过程是先完成(缩手)反射,后感到(烫手),这是由于传向大脑的路径(长),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手指就已经缩回了,这种反射方式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11垂体分泌的是(生长激素),幼年时,若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患(侏儒症),症状();若幼年分泌过多患(巨人症),症状()

12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若破坏了蝌蚪的甲状腺,则蝌蚪(不能发育成蛙),若把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则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成蛙)。有些地区土壤、饮水中缺碘,人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因为碘是构成()。

13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的是(胰腺),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狗切除胰岛后,尿液中出现(葡萄糖),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14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被称为“空中死神”的是(酸雨)。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2.废电池造成的主要是(镉)等重金属的污染。

3.日本的水俁病形成的原因是(长期食用含汞的鱼虾造成的)日本的痛痛病形成的原因是(长期食用含镉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

4.温室效应指的是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的。

5.臭氧层的作用是(能有效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以及超音速飞机含氮废气的大量排出)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1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a)最长; 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d)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 胆汁(肝脏)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胆汁不含消化酶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淋巴管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二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2、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是睾丸,它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是卵巢,它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叫受精;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胎儿与母体进行气 体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卵细胞是人体内的细胞。 4、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体重增加、第二性征发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汇总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汇总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内生殖器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较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场所:输卵管 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38周左右。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资和氧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因此,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器官)。 3、“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三节青春期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总结 1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细胞质中的卵黄; 2

(1)青春期发育: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 功能特点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 肺功能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男性受雄性激素的调节,女性受雌性激素的调节 性发育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2)男孩第二性征:长喉结、变声、出胡须、出现腋毛阴毛、阴茎睾丸发育等。 女孩第二性征:乳房发育、臀部变圆、出现腋毛阴毛等。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遗精是指男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月经是指女子进去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4、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膳食纤维为第七营养) (1)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2)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3

初中生物知识点(附图片)七年级上册全套知识点

★各题型要求 1.填空:划线部分是重点 2.连线:顺序打乱也要准确连上 3.表格:表格内的所有内容都要会背填 4.识图:横线所指的会背填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 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2. 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 3. 微生物分类:真菌、细菌、病毒。 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 六个生命现象(生物的六大特征) 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构成) 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长大) ③生物体生长的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 废物排出体外。(新陈代谢) ④生物体通过产生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并把他们的特征遗传给后代。(繁殖) ⑤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应激性) 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适应性) 第二节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3.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空气、土壤、温度。 第三节 1.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生物学。 2. 袁隆平培养出来的杂交水稻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1.显微镜使用的步骤:选择目镜、选择物镜、对光 放置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调节细准焦螺旋。 2.物像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高倍镜的镜片厚,通过的光少,所以视野较暗,物像不清晰。虽然放大的倍数大,但是视野较较大,不容易找到标本。(先用低倍镜观察标本) 4.调节粗准焦螺旋眼睛要观察物镜下降到载玻片附近,防止砸坏玻片标本。 5.应该用左眼观察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是和移动方向完全相反的,比如显微镜下观察p变成d 。(题纸旋转180°) 6.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 7.标本要薄,否则光无法透过标本,显微镜视野会变黑。 8.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这是为了避免产生气泡。 第二节 1.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其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3.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4、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展”、“盖”、“染”、“吸”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的结构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动、植物生活所需。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可以作为水污染的指示植物。 2.苔藓植物有茎、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没有输导组织);假根固定植物(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植株高大。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古代的蕨类植物成为煤炭。 种子植物 4、菜豆种子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5玉米种子(果实):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 6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例子:银杏、兰等) 7、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根据子叶、叶脉、有无胚乳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竹

七下生物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8章人体的营养 §4.8.1 人类的食物 一、食物的营养成分 1、蛋白质的检测实验现象:甲试管中颜色由无色变为紫色,乙试管中颜色前后几乎没有变化。设置乙试管的作用:与甲试管中的现象进行对比,可进一步说明甲试管中的颜色变化不是由水引起的。为什么两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甲试管中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 2、维生素C的检测实验现象:蓝紫色的吲哚酚试剂滴入甲试管后,蓝紫色立即褪去;滴入乙试管后,蓝紫色不褪去,溶液颜色变成蓝色。为什么两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甲试管中的维生素C可以使吲哚酚褪色,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使吲哚酚褪色。 3、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产生能量,通常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 糖类: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食物供能物质脂肪:一般作为人体储备的能源物质,起保温、缓冲作用 中的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主要为人体生长发育、受损细胞修 营养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成份水: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 非供能物质无机盐:构成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维生素:含量少,种类多,缺乏时影响正常生命活动甚至患病。 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 含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含磷厌食、贫血、肌无力 含铁缺铁性贫血 含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含锌生长发育不良§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咽: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消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化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 道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大肠的起始部位为盲肠) 消肛门 化唾液淀粉酶 系消化道外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统的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消消化腺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化 腺消化道内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的消化腺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二、食物的消化 1、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用消化可直接吸 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3、说明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唾液淀粉酶多种酶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口腔小肠 蛋白质酶多种酶 蛋白质------------→初步消化----------→氨基酸 胃小肠 胆汁多种酶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小肠小肠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1、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2、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人的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胃能够吸收部分的水 和酒精,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而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是由小肠吸收的。 3、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 因为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 毛,可以扩大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从而促进小肠的吸收;小肠 绒毛的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容易通过。所以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维生素的种类主要生理作用缺乏时的症状 脂溶性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 正常视觉 夜盲症 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佝偻病、骨软化症 水溶性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以及神经系 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脚气病 维生素B2与能量的产生直接有关,促进生长发育 和细胞的再生,增进视力 口腔溃疡、皮炎、口角 火、舌炎、角膜炎等维生素B6帮助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人类尚未发现症状维生素B12保持健康的神经系统,用于细胞的形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促进伤口愈合, 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 . . ( 七上生物知识点 1 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废物(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2 生物的分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 水生生物 (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 3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范围: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 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4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 圈。有毒物质:不断积累,有机物和能量(数量):逐级递减。能量源头:太阳能。 5 生态系统由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6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7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草→兔→狐) 8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说生态系 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9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对照书本说出它们各自的 特点):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 “绿色水库”之称)、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 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10 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的强和弱。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能使镜筒上升和下降)目镜和物镜:放大物体倍数 11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 1)取镜和安放(2)对光 (3)观察 (4)整理和存放 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和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1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液泡,叶 绿体。 13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变为生物生活所需要 的能量) 14 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DNA 是遗传物质,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15 生物由小长大离不开细胞的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的分裂(数目增多) 16 细胞的分裂:分裂时染色体加倍后一分为二,形成完全相同的两份。细胞核分成两个,细胞质分 成两份,每份细胞质中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形成细胞壁。 17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细胞分化—细胞形成组织的过程) 18 动物体的四种组织名称和功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 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生活在草地 现代人类 森林古猿 环境发生变化 生活在森林 现代类人猿(四种: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 3. 人和猿的区别:运动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脑发育程度 二、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男性结扎避孕部位)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小,似蝌蚪,长尾,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3.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受精卵 细胞分裂 胚泡(在输卵管中),胚泡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怀孕),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38周)。 (2)营养: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于卵黄。 三、青春期——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身体发育:(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3)男孩和女孩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 人猿分界的标志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清单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如:兔吃草。单识清七年级生物知如:草盛豆苗稀★ 生物的特征:1. 营养①生物的生活需要民以食为天 eg...★如:我和我的竞 争对手是斗争的关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3.判断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规律总结 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如乳酸菌、破伤风杆菌。①题干中只要涉及到南北方、海拔高低、极地与沙漠等,非生物因素就是温度。。植物也需要进行呼吸,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南北方:南橘北枳;苹果只能在北方栽种,香蕉只能在南方栽种。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eg.人出汗、排尿、呼出CO植物落叶纷飞32 ,海拔高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脚是阔叶林,山顶是针叶林。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朵朵葵花向太阳,红杏出墙eg.4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耳朵大。极地与沙漠:北极的极地狐耳朵小,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5水分。②题干中只要单单说沙漠里的某种生物 ,非生物因素就是 Eg. 骆驼刺根系发达;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4. 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虎 父无犬子;变异: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遗传:种瓜得瓜eg.,种豆得豆生 物适应环境方式:包括保护色、警戒色、拟态。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注:病毒是生物,只是不由细胞构成)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 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病毒能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能繁殖后代。如: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2.珊瑚虫是生物,而珊瑚不是生物。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逐渐堆积形成的。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的色彩和斑纹。了解警戒色:他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动物、植物、其生物生物的归类3.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如:胡蜂腹部黄黑相间的 条纹即可是真菌,属于其他生物。蘑菇按照分:作物、家禽、家畜、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濮阳市第一中学生物教研组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3、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接近 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二节人的生殖 ⑴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⑶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⑷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⑸受精场所:输卵管 ⑹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 ⑺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⑻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⑼胚胎发育到第8周发育成胎儿,呈现人形;发育到38周发育成熟;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第三节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 1.形态特点:身高突增(显著特征)、体重迅速增长 2.功能特点大脑、心脏结构、肺功能完善化 3.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维生素种类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维生素A夜盲症皮肤干燥肝、乳制品、胡萝卜等 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糙米、花生、瘦肉等 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维生素C坏血病水果、蔬菜等 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动物肝脏以及牛奶等 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 歌诀:夜盲A脚气B坏血C佝偻D 钙D齐补,同治佝偻。磷磷厌食,无力骨痛。 买锅用铁,医治贫血。甲状腺肿,一碘见效。味觉障碍,星锌相伴 1、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人体内三大重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4、水约占体重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5、维生素是不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提供能量,人体需要量很小, 但不能缺乏,否则影响生长甚至患病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致同学们 1、生物学(定义):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研究对象: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副处水面换气)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男性生殖系统 主要性器官——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主要附属性器官——输精管:输送精子的管道 女性生殖系统 主要性器官——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附属性器官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七下期末复习提纲 1. 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原因是地球气候变化,森林大量消失。 2.类人猿和人类根本区别:①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臂行,人类是直立行走。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能使用而不能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并使用工具。③脑发育程度不同。 3.“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可以直立行走;“东非人”石器说明人类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4.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是事实,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是观点。 5.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和卵细胞共同的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6.胚胎发育的过程: (1)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2)怀孕是指胚泡植入子宫内膜 (3)第8周呈现人形,称为胎儿。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 母体获得营养,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生活的 液体环境是羊水。(4)第38周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 盘从母体排出,称为分娩。 7.试管婴儿受精的部位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 宫。 8.青春期的显著特点:身高突增。最突出的特点: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相 应生理现象: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 9.食物中含有六种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 机盐、维生素。供能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有机物是 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10.糖类作用: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的作用:备用

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生活在草地进化地球环境发生变化现代人类森林古猿 生活在森林进化现代类人猿 二、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2.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场所 :输卵管 3.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 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40周。精子在输卵管内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分化继续发育分娩 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有四个

七上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氧气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除体内废物。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植物也能产生废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排便不属于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例:朵朵葵花向太阳、含羞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长例: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长大 繁殖例:蜻蜓点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遗传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鼠生来会打洞;龙生龙,凤生凤 变异例: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生石花又名玉石头、珊瑚虫 非生物:钟乳石、珊瑚、化石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 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三、 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四、调查分为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 五、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六、抽样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随机取样,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例如,为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在大田调查时,常用的取样方法如下图所示。 2。样本大小合适,以减小误差.一般来说,样本越大,调查的结果越准确;样本越小,越容易产生误差。但是,样本越大,调查的工作量也就越大。 明确调查目的 选择调查材料 方法步骤: 八、调查的注意事项 七、调查的一般过程 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调查记录 ⑤归类整理分析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 一、人的由来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3、男性生殖系统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4、女性生殖系统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主要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5、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7、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一个显著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人体的营养 1、六类营养物质:①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供能物质)②无机盐、水、维生素(三大非供能物质) 2、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奶、蛋、鱼、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有离不开蛋白质。 3、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4、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作用大。 5 (1)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2)铁:贫血 (3)碘:地方性甲状腺肿(4)磷:厌食、贫血

6、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 ( ( 7 8 9、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其中像水、无机盐、维生素这样的小分子物质不经消化 可以被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10 11 12 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13、食物消化: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 (1 (2 (3 2、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的特点:(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组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3、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是露西少女。 4、促进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环境变化是森林大量消失。 5、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其中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根本区别是: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是臂行。人类是自立行走);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脑发育程度不同。 7、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男性生殖系统由精囊腺、前列腺、输精管、尿道、阴茎、附睾、阴囊、睾丸等组成。 2、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输精管:输送精子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尿道:排出精液和尿液 3、女性生殖系统由输卵管、卵巢、子宫、阴道等组成。 4、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场所子宫:胚胎发育场所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5、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的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受精场所:输卵管。 6、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 7、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胎盘 8、分娩。从怀孕到分娩大约需要40周左右的时间。 第三节青春期 1、身体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的器官功能明显增强。 2、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青春期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男性第二性征:长喉结、变声、出胡须、出现腋毛阴毛、阴茎睾丸发育等。 女性第二性征:乳房发育、臀部变圆、出现腋毛阴毛等。 5、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2)内心世界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3)性意识开始萌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膳食纤维为第七营养) 2、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马铃薯等 主要的贮能物质是脂肪,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油,大豆等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人的生长发育、细胞受损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4、非能源物质:水是人体的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