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属真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虫草属真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虫草属真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虫草属真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虫草(Cordyceps)是一类重要的虫生真菌,隶属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全世界已报道发现有虫草属真菌寄生在昆虫、蜘蛛和其它生物体上的虫草种类有400多种,我国有记录68种。据史书记载有药用价值的种类有冬虫夏草、蝉花、蛹虫草、古尼虫草、亚香棒虫草、粉被虫草、雪莲虫草等。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虫草属真菌的药用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直接制成药物,而且还调制成各种各样的复方保健药物、饮料、食品等,有益健康,防病治病,成为探索和发掘新药制剂的重要领域之一,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实践证明,该类药物制剂,不仅具有疗效稳定,无副作用的独特优点,而且能广泛采用人工栽培和工业化深层发酵生产,药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有利于推广生产,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都是其它药物制剂所不能相比的。而且虫草属真菌中含有含量不等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真菌多糖、甘露醇、腺昔、虫草素(3’-脱氧腺昔)、麦角固醇、脂肪酸、生物碱、无机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多种维生素等。其复杂的化学成分,是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主要原因。现就虫草属真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一、免疫调节作用

(一)、对脾脏、胸腺重量及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影响

虫草属真菌制剂能使动物脾重(脾系数)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增强。动物实验表明,一定剂量的粉被虫草菌丝体发酵液能够恢复提高丫射线辐射损伤小鼠的脾指数;人工虫草胞内及胞外多糖能显著增加小鼠碳粒廓清指数及吞噬指数,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给中国对虾经体腔内注射蛹虫草多糖48h后,中国对虾淋巴细胞的吞噬率提高11.4%,吞噬指数提高39.7%;Nakamura-k等人报告,以冬虫夏草水提取物连续给大鼠灌胃(200mg/kg.d)25天后,胶体碳粒廓清速度明显加快;日本学者Kiho-T等发现蝉花多糖(CI-P)也能显著增强小鼠碳粒廓清能力。体外实验发现,一定浓度的粉被虫草水提取物不仅能够促进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而且能够恢复并提高环磷酞胺和氢化可的松免疫抑制小鼠

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不同浓度的冬虫夏草水提液与J 774巨噬细胞一起作细胞培养时发现J774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明显增强,在药物浓度l00ug/ml到3000ug/ml范围内都有明显增强效果,分别增强1.27倍到2.58倍,在500ug/ml 处出现峰值。张传开等人的研究指出,冬虫夏草及中国拟青霉(冬虫夏草无性型)的水提取物均呈剂量依赖性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冬虫夏草[2.0g/(kg.d),3d,灌胃]和中国拟青霉[4.0g/(kg.d),3d,灌胃]均可明显拮抗环磷酞胺引起的碳廓清率的下降;在体外,冬虫夏草和中国拟青霉(均0.25-8.0g/l)均呈剂量依赖性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中性红的能力。金丽琴等的研究表明,细脚拟青霉对环磷酞胺所致免疫抑制大鼠、小鼠的脾脏、胸腺萎缩有阻遏作用。我们的研究也表明,蝉拟青霉菌丝体水提取物使正常大鼠脾重(脾系数)增加,并能抑制环磷酞胺所致的脾萎缩及胸腺萎缩:使正常大鼠及环磷酞胺免疫抑制大鼠肺泡、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增强。

(二)、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迟发型超敏反应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一个经典方法。人工虫草胞内多糖能增强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增加小鼠耳肿胀度。但据张开传等的报道,冬虫夏草和中国拟青霉对正常小鼠DNFB诱导的DTH 反应无明显影响,但均可使增高或降低的DTH恢复到正常水平;在体外,冬虫夏草和中国拟青霉均可明显增强刀豆蛋白A、脂多糖(LPS)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反应,提示冬虫夏草和中国拟青霉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T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的特异性细胞。一定浓度的粉被虫草菌丝体提取物不仅能促进正常脾活化T细胞的增殖,而且能恢复环磷酞胺和氢化可的松抑制免疫小鼠活化T细胞的增殖;在较高浓度下能增高小鼠脾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同时能恢复免疫抑制小鼠脾CTL活性。给小鼠经腹腔注射冬虫夏草水煮醇提液可使小鼠外周血及脾脏淋巴细胞增殖,T辅助细胞(Th)显著增加,Th/Ts比例升高,并使脾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能力增强,使天然杀伤细胞(NK)活性增高。

这些结果表明,虫草属制剂对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的多糖类物质,特别是甘露醇有关,此类多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剂,能引起

T、NK以及单核一巨噬细胞的活化、增殖以及分泌各种淋巴因子。

(三)对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

大鼠肝枯否氏细胞在虫草菌丝提取物作用下,其IL-l、干扰素(IFN)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生成量显著提高,尤以IL-l及IFN为著,动物体内给药及分离的药物血清的作用结果与其提取物基本一致。虫草菌丝或含虫草菌丝的血清能明显的增强ConA诱导大鼠枯否氏细胞IFN的生成。据靖大道等的报道,冬虫夏草多糖可单独或协同植物血凝素(PHA)诱导体外培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IL-2受体(IL-2R)的表达,促进可溶性IL-2R的生成,但对PHA诱生的IL-2、IFN-丫活性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其协同或抑制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叫噪美辛可部分或全部消除其抑制效应,提示冬虫夏草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另外,KUO-YC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冬虫夏草甲醇提取物能抑制NK细胞活性,抑制PHA刺激的单核细胞IL-2的产生,同时也抑制TNF的生成。

(四)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冬虫夏草制剂能促进体外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淋巴细胞E-玫瑰花结形成率,并可明显对抗免疫抑制剂引起的脾重减轻和E一玫瑰花结形成率的降低。一定剂量的粉被虫草菌丝体发酵液可以恢复并提高丫射线辐射损伤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同时能够恢复提高脾指数。冬虫夏草和中国拟青霉水提取物【均4.0g/(kg.d),7d,灌胃]均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抗体形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清-IgM水平,并且显著拮抗环磷酞胺引起的体液免疫功能的降低。细脚拟青霉(蛾蛹虫草的无性型)水提取物不仅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半数溶血值,而且对环磷酞胺所致的小鼠半数溶血值的下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虫草属类制剂有增强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五)免疫抑制作用及抗排斥作用

虫草制剂对特异性免疫具有抑制作用,天然虫草和菌丝制剂对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均呈现显著抑制作用。李贵仁等在研究冬虫夏草和激素对68例穿透角膜移植患者的影响实验中发现,植片透明率虫草组91%,激素组70.5%,虫草组排斥反应发生率17.5%,激素组35%,视力0.3以上者虫草组76%,激素组53%,且用药后T

淋巴细胞总数、T辅助细胞及T抑制细胞比用药前显著降低,表明冬虫夏草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同济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以虫草菌丝口服液观察对大鼠异位心脏移植的影响实验表明,其可明显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并无肝肾毒性,按临床联合用药方案,以虫草口服液代替硫哇嚓吟和新山地明联合用药效果基本一致。提示虫草是一种有效无毒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虫草类制剂的抗排斥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的生物碱,复合物Hl-A的作用有关。从编蝠蛾拟青霉(冬虫夏草无性型)人工发酵菌丝培养物中提取的生物碱能显著延长心脏移植物存活期,降低术后免疫应答排斥反应初期小鼠体内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产生IL-1活性。Yang-LY等人的研究表明,虫草中提取的复合物Hl-A能明显抑制狼疮性肾炎病人肾小球系膜的增生,改善患者肾功能。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一)、对心脏的作用

人工虫草菌丝体石油醚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哇巴因所致豚鼠心脏毒性和死亡剂量,可有效增加心肌SOD活性及降低MDA含量,表明本品可对抗哇巴因的心脏毒性,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古尼虫草和蛹虫草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小鼠心肌耗氧量增加也有明显保护作用,使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四。给麻醉大鼠静脉注射发酵虫草菌丝体醇提物CsB为1.5g/kg以上剂量时能使心率减慢,5min左右恢复正常。皮下注射5g/kg以上时,能明显延长小鼠耐缺氧能力,使心肌对肠Rb的摄取增加,表明可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楼雅卿研究表明,静脉注射CsBo.15g/kg 能使兔心率减慢,作用可维持lh;0.5g/kg对抗乌头碱及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率失常;腹腔注射 2.5g/kg以上则可明显降低小鼠心肌耗氧量,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肌耗氧量增加及耐缺氧能力下降;此外,对应激引起的大鼠心肌梗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对血压、血管阻力、组织血流量的影响

健康成人服用虫草合剂可扩张血管,提高主动脉顺应性,减轻心脏后负荷,有益于心脏做功及组织器官中血流的灌注。给麻醉大鼠静脉内注射冬虫夏草PBS 提取物(8,16,24,32mg/kg)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平均动脉压,以32mg/kg剂量降血

压效应最强(从107+/-6降到49十/-3mmHg),并可持续45分钟;如先用脱羟肾上腺素预收缩动脉环,发现该制剂又呈剂量依赖性舒张血管,以150ug/ml剂量时舒血管效应最强。进一步观察发现,虫草诱导的舒张血管效应是通过刺激内皮释放一氧化氮和内皮衍生超极化因子来介导的,表明虫草具有舒张血管床、降低平均动脉压的作用。古尼虫草菌丝体提取液也能舒张大主动脉,有降压作用。

(三)、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作用

人工发酵的冬虫夏草浸膏显著降低正常、进食高脂以及应激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并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DL-C/TC比值升高,其降低血脂作用与活化毛细血管壁及脂肪组织中的蛋白酶(LPL)有关。皮下注射发酵虫草菌丝醇提取物(CsB)及其提取物CsB-851在正常小鼠及Priton WR 1339引起的高血脂症小鼠都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脂(TG)。对肝组织TC量无影响,但可使肝TG减少。进一步研究表明,CsB-851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主要原理是抑制肝组织合成胆固醇,而对胆固醇的吸收、排泄影响不大。家兔饲以高胆固醇3个月,形成高血脂症及动脉硬化,若同时给予CsB则可抑制血脂升高,减轻主动脉壁粥样硬化程度,减少主动脉中胆固醇的含量而不影响游离胆固醇含量。虫草的降血脂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的多糖(CS-F30)成份有关。

三、抗辐射及促进骨髓造血作用

冬虫夏草和虫草菌丝水提液不仅能升高正常小鼠的血小板数,而且对钴60射线照射后小鼠的血小板减少及脾脏萎缩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阅。进一步研究发现,冬虫夏草水煎乙醇提取液结晶制剂(CS-Cr)腹腔注射能明显促进小鼠骨髓粒一单系祖细胞(CFU-GM)的增殖,此作用与剂量相关,剂量大于10g/kg时,反而抑制CFU-GM增殖。Cs-Cr(50-150mg/kg,腹腔注射)尚可使小鼠骨髓红系祖细胞(CFU-E 和BFU-E)及骨髓成纤维祖细胞(CFU-F)的产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剂量大于250mg/kg时,其作用减弱。CS-Cr还可使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CFU-S)产率和自杀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表明CS-Cr可改变小鼠骨髓CFU-S的周期,促进它们由GO 期进入S期,从而促进CFU-S增殖。现认为冬虫夏草促进造血功能可能与其促进

免疫功能互为因果,即T细胞活化后能促进CFU-S和CFU-GM的增殖、分化和成熟;而免疫细胞又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也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四、抗肿瘤作用

蚕蛹虫草对小鼠荷肉瘤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延长荷瘤小鼠寿命,可明显抑制小鼠Lewis肺癌原发灶生长和自发性肺部转移。以人工蛹虫草子实体300mg/kg 和600mg/kg的剂量给荷肉瘤S180小鼠灌胃10天,发现两个剂量组均可显著提高其脾指数、血清溶血素的形成及脾中B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NK细胞活性;明显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和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TNF-β和IL-2的分泌水平,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表明该制剂对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增强效应,在其扶正抗瘤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给小鼠按体重每天灌服5或10g/kg的古尼拟青霉(古尼虫草无性型),连续用药7天后,对荷肉瘤180(S180)、子宫颈癌14(U14)及肝癌实体型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肿瘤抑制率大于30%;体外抗癌实验结果亦表明,本品能显著降低肺癌活细胞率。冬虫夏草对小鼠Lewis肺癌自发性肝转移、B16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

据临床资料报道,冬虫夏草能提高老年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保护呼吸系统, 减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作用,并有辅助升高白细胞及血小板功能,在老年肺癌化疗过程中有扶正减毒作用阅。体外实验表明,冬虫夏草可以抑制人白血病U937细胞的增生,其机制可能是虫草多糖诱导血淋巴细胞(50%)分化成熟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并表达非特异性醋酶活性和表面抗原CDllb,CD14,CD68,使细胞因子IFN-γ, TNF-α,IL-1的生成增加,这些因素协同作用抑制人白血病细胞U937的增生,诱导其分化过程。虫草属制剂抗肿瘤作用的机理可能是多渠道的。虫草制剂能激活免疫活性细胞,尤其是T、NK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从而攻击肿瘤细胞。有学者也证明,虫草多糖(β-D-呋喃葡萄糖基)、虫草素(3’-脱氧核苷)及另外两种甾醇复合物均具有抗肿瘤作用。

五、保肝解毒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给卡介苗和脂多糖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灌服冬虫夏草多糖巧0呢x12d,其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升高,血清

转氨酶活力和肝脾脏器指数降低,肝坏死程度也明显改善。此外,虫草脂质体对卜氨基半乳糖及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保肝降酶的作用。新疆阿尔泰人工虫草菌丝体及培养液对正氨基半乳糖实验性肝损伤大鼠及小鼠的肝组织均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虫草属制剂的保肝作用,可能与增加肝脏血流量,促进肝脏能量代谢有关。

虫草属制剂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理可能有:(1)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活化;(2)抑制星状细胞I型胶原mRNA及其蛋白的生成;(3)抑制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表达与自分泌;(4)抑制成纤维细胞表达某些细胞粘附分子;(5)增加肝组织胶原酶mRNA的表达,促使I、Ⅲ型胶原降解;(6)减轻肝脏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变性坏死。

六、对肾脏的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人工虫草对庆大霉素所致的大鼠急性肾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尿素氮、血清肌配、尿蛋白、肾指数降低,光镜检查显示人工虫草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肿胀、坏死等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电镜下可见细胞中溶酶体的改变和线粒体的损伤等超微结构的变化亦显著减轻,表明虫草可改善肾功能,减轻肾水肿,保护庆大霉素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离体肾灌注研究结果表明:虫草能明显影响肾血流动力学,改善肾组织能量代谢,减轻细胞的损伤。虫草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增殖效应的机制可能与诱导肾小管细胞持续高水平的表达c-myc原癌基因mRNA有关。

虫草对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虫草可改善工gh肾病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可改善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降低CIC,减轻肾小球病理损伤,减少尿蛋白,使血清白蛋白升高;从虫草中提取的复合物Hl-A能抑制IgA肾病患者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Zhao-Long,等的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LDL)能促进肾小球膜细胞肥大、增生,导致肾小球硬化,冬虫夏草和蛹虫草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由LDL诱导的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膜细胞的增生。虫草对慢性肾功能衰竭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将大鼠肾大部分切除(4/6肾截除)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以人工虫草醇

提取液治疗90天,结果表明:虫草能有效地降低血清肌醇和尿素氮含量,提高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减少尿蛋白量,纠正脂质代谢紊乱;肝脏和肌肉蛋白合成速度明显增高〔洲。临床用药表明,虫草能显著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氨基酸代谢紊乱,使下降的游离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延缓肾功能的减退。

七、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虫草属制剂对动物呼吸系统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冬虫夏草或虫草菌丝煎剂能显著扩张离体豚鼠支气管,对氨雾致咳小鼠能延长咳嗽潜伏期及减少咳嗽次数,能增加大鼠气管分泌液量,减少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急性肺水肿死亡率,能使组织胺致痉的离体豚鼠气管松驰,但对氯化乙酞胆碱和组织胺混合物喷雾引起的豚鼠哮喘无明显保护作用。古尼虫草能明显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抗炎性渗出,对局部主动和被动过敏反应性炎症也有明显抑制,能抑制肉芽肿增生,有平喘、祛痰作用。一定剂量的蛹虫草菌粉对小鼠也有镇咳(以氨水引咳)、平喘(组胺喷雾诱发)、祛痰作用。

八、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虫草制剂有镇静作用,注射后很快使动物活动减少,闭目似睡,但一般并不引起睡眠,对外界各种刺激仍有反应。如发酵菌丝醇提物CsB皮下注射2.5-10g/kg,5min后即可见小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CsB能延长戊巴比妥睡眠时间,增加闽下量巴比妥的入睡率;增强氯丙嗦等镇静剂的效果,拮抗苯丙胺、咖啡因等的兴奋作用。CsB能明显减少落碱引起的强直痉挛和小鼠死亡,延长士的宁痉挛的潜伏期,但对咖啡因致痉及电休克未见明显保护作用。CsB还能使正常小鼠体温明显下降,并能抑制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唾液分泌。人工虫草菌丝还可使实验性鼠脑缺血后脑细胞线粒体柠檬酸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活力的下降恢复。

蛹虫草给小鼠静脉注射或灌胃均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拮抗戊四氮所致的小鼠惊厥和一定程度协同戊巴比妥钠诱发小鼠睡眠,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

虫尼虫草发酵菌丝体的水-乙醇提取液给小鼠皮下注射,当药量为2g/kg和5

g/kg时,与戊巴比妥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并使入睡时间缩短,睡眠维持时间延长;对注射亚硝酸钠引起的小鼠死亡,能显著延长存活时间,其作用效果优于心得安;对小鼠断头所致急性缺氧也有保护作用;镇痛强度与度冷丁相似,但持续时间更长:并能对抗亚硝酸钠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改善和增强记忆的效果。

给小鼠腹腔注射天然蝉花或其人工培养品稀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小鼠自主活动,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所致的小鼠睡眠时间,提高闽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小鼠入睡率;延长中枢兴奋药士的宁和戊四氮所致小鼠惊厥的潜伏时间。经化学刺激法和热板法证明:两种样品均有明显镇痛作用:给正常及酵母致热大鼠腹腔注射两种样品,均有明显降温作用。

九、对内分泌和代谢的作用

(一)、对肾上腺皮质机能的影响

虫草水提液使体外培养的肾上腺细胞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皮质类固醇的合成,在25ug/ml时达到最大值,该作用可从用药后l小时开始持续24小时;其机制可能与虫草激活蛋白激酶C(PKC)活性有关。亚香棒虫草可使雄性幼小鼠肾上腺的重量明显增加。蚕蛹虫草能明显升高正常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

(二)、降血搪作用

虫草多糖CS-F10[由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以43:33:24比例组成,分子量15000]和CS-F3O [由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以62:28:10比例组成,分子量45000]均有降血糖作用。腹腔注射侥CS-F10(50mg/kg)可显著降低正常小鼠、链脉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及肾上腺素所致的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可使STZ 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葡萄糖激酶活性显著增加;向大鼠肝脏灌注CS-F10可使肝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给遗传性糖尿病小鼠腹腔注射CS-F30可使其血糖显著降低,静脉给药使正常小鼠及STZ诱导的搪尿病小鼠血糖迅速降低,并可显著增加正常小鼠肝葡萄糖激酶、已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力,使肝糖元含量减少。此外,蝉花多糖(CI-P和CI-A)也有降血糖作用。

十、抗菌、抗病毒作用

冬虫夏草乙醇浸出液1:4000浓度对结核杆菌H

Rv株有明显抑菌作用;用

37

1:12800浓度对新从病人分离的结核杆菌株有抑制作用。同时还发现对须疮癣菌、石膏样小花胞菌、羊毛状小芽胞菌、絮状表皮癣菌、肺炎球菌、链球菌、鼻疽杆菌及猪出血性败血症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抑菌试验证明,冬虫夏草水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及伤寒杆菌有抑菌作用。虫草菌丝水浸液对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但对溶血性链球菌无抑制作用。从蛹虫草中分离到的虫草素(3’-脱氧腺普)对梭状芽胞杆菌的生长有强大的抑制作用,但不会抑制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的生长,也不促进其生长。粉被马利亚霉(粉被虫草的无性型)菌丝体和抱梗束的浸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胞杆菌及嗜热芽胞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表明,虫草尚有降低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作用四。因虫草菌丝制剂对单核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及枯否氏细胞均具有活化作用,为一有效的免疫调节剂;且菌丝中的腺嗓岭核昔、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能诱生IL-2,活化IL-2受体和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增强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及保肝作用;临床应用也表明,虫草制剂对急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均有较好的疗效。

十一、抗衰老作用

虫草属制剂能调节机体组织细胞自由基代谢,具有抗衰老活性。人工培育的蛹虫草子座对Fenton反应生成的轻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作用明显强于相同剂量的轻自由基特异清除剂甘露醇;对邻苯三酚自氧化发生体系产生的氧自由基亦具有清除作用,但作用弱于相同剂量的抗坏血酸四。细脚拟青霉(蛾蛹虫草的无性型)菌丝体水煎剂给正常及环磷酞胺免疫抑制大鼠灌胃21天,使正常大鼠血清、脑、肝、脾、肾组织中LPO水平下降,GSH水平升高,并使环磷酞胺免疫抑制大鼠血清、脑、肝、脾、肾组织中LPO的升高及GSH的下降均恢复到正常水平,表明细脚拟青霉能减少LPO的生成,维持GSH含量,具有增强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人工虫草制剂(百令胶囊)能提高小鼠肝组织SOD和谷胧甘肤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降低LPO的生成,具有抗氧化作用网。人工虫草菌丝体石油醚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畦巴因所致豚鼠心脏毒性时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表明本品也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李淑芳等也报道,古尼拟青霉(古尼虫草无性型)

可使老龄大鼠血浆、肝脏及脑组织中LPO含量降低,红细胞、肝脏及脑组织SOD 活力增强,具有抗衰老作用。

十二、雄激素样作用

以冬虫夏草菌丝体提取物或其发酵液给大鼠连续灌胃14d,可使大鼠包皮腺重量有明显增加,精囊和前列腺重量也稍有增加。蚕蛹虫草水煎剂给大鼠灌胃,能明显升高大鼠血浆皋酮含量,增加大鼠体重及包皮腺、精囊、前列腺的重量,后者还能增加去势大鼠精囊、前列腺的重量,提示两者均具有雄激素样作用。其作用机理除应考虑通过性腺内分泌发挥作用外,还可能通过神经系统或其它方面起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虫草属真菌的发酵物及提取物对机体免疫功能、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同时还有保护肝脏、肾脏,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衰老作用。目前,冬虫夏草发酵菌丝体已研制成不同制剂投放市场,如至灵胶囊,金水宝胶囊、宁心宝胶囊、百令胶囊、心肝宝、虫草菌胶囊等,临床应用表明,这些制剂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律失常、高血脂症)、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性功能障碍、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血液病(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肿瘤(肺癌等)及顽固性失眠、神经衰弱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古尼虫草发酵菌丝体也己经开发加工成38。“阿福乐”保健酒、“福乐”虫草茶及“科德精”健身露等多种保健品,它们在改善睡眠、提高机体耐力、平喘、降压等方面皆有明显使用效果。

虫草是极具经济价值的医药宝藏。探讨虫草属真菌的作用机制、研究并开发虫草属真菌的活性成份及制剂具有良好的前景。

苏木的功效与作用

篇一:苏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苏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cae)是我国的传统中药,为豆科云实属植物的干燥心材,有行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免疫抑制、抗心脏移植排斥反应、抗菌消炎、抗氧化作用,对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降糖作用等。本文就近年来在苏木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1 抗肿瘤作用 任连生等[1]研究发现,苏木水提物对hl-60(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其醇提物对人体肿瘤细胞hct-8、kb、a27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能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王三龙等[2]研究发现苏木提取物能诱导人类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徐建国等[3]将苏木抗癌有效成分(cae-b) 从腹腔和静脉两个不同途径作用于小鼠h22腹水瘤模型,结果显示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但腹腔注射治疗效果优于静脉注射。实验还发现cae-b体外对k562癌细胞具有显著杀伤作用,且呈一定量效关系。这些研究表明cae 提取液是一种潜在的抗癌药物,直接细胞毒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 2 免疫抑制作用 杨锋等[4]研究发现,苏木对sac诱导的人b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pha诱导的人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生的il-2活性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苏木用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其免疫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雷公藤。赖成虹等[5]用苏木醇提取物治疗实验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结果重症肌无力症状明显缓解,认为下调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抑制n2achr抗原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其治疗机制。金鹏等[6]认为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是苏木免疫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3 抗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研究 篇二: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红花功效与作用 红花的功效: 红花又称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有活血通经、祛淤止痛的功效。主治痛经闭经、跌打损伤、关节酸痛、冠心病。果实入药,功效与花相同。孕妇忌服,有出血倾向者慎用。种子含油量高于大豆,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84%,有降血脂和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居食用油之冠。医药上红花油广泛用作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d的稳定剂。 功效分类:活血药;止痛药。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心经;肝经。

藤茶降血压作用研究

藤茶降血压作用研究 廖寅平1,王硕2,安丰轩1,葛智文1,兰毅1,张征1* (1.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柳州 545002;2.广西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英文名称为vine tea,葡萄科蛇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广西柳州市的融安、融水、三江等县均有大量野生资源分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姚新生院士实验室通过对大鼠饲喂藤茶水溶液,以研究藤茶对大鼠血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藤茶对实验大鼠具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但对心率并无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藤茶;降血压;研究;心率 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W.T.Wang],英文名称为vine tea,是葡萄科(Vitaceae Michx)蛇葡萄属(Ampelopsis)的一种野生木质落叶藤本植物,属于典型的类茶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据调查,广西柳州市的融安县分布大量野生藤茶资源,分布面积约2万亩,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资料显示,藤茶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强筋骨、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护肝等功效。目前,运用药理研究的方法对藤茶的降血压作用进行研究还鲜有报导,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姚新生院士实验室用藤茶水溶液饲喂实验大鼠的方法,研究了藤茶对大鼠血压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来源及处理:藤茶,广西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将藤茶分别按1:10和1:6的比例用开水浸泡30min,然后再煮沸5min,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置于热水浴上浓缩至0.5g/ 1ml。 1.2 实验动物:SPF级SD大鼠,体重150~180g,雄性,共50只。湖南斯莱克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生产,合格证号:SCXK2009 -0004号。实验温度:23~25℃,相对湿度:6 5%~7 0%。 1.3 饲料 普通基础饲料:配方略。 1.4 剂量分组

苏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苏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CAE)是我国的传统中药,为豆科云实属植物的干燥心材,有行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免疫抑制、抗心脏移植排斥反应、抗菌消炎、抗氧化作用,对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降糖作用等。本文就近年来在苏木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1 抗肿瘤作用 任连生等[1]研究发现,苏木水提物对HL-60(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其醇提物对人体肿瘤细胞HCT-8、KB、A27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能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王三龙等[2]研究发现苏木提取物能诱导人类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徐建国等[3]将苏木抗癌有效成分(CAE-B) 从腹腔和静脉两个不同途径作用于小鼠H22腹水瘤模型,结果显示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但腹腔注射治疗效果优于静脉注射。实验还发现CAE-B体外对K562癌细胞具有显著杀伤作用,且呈一定量效关系。这些研究表明CAE提取液是一种潜在的抗癌药物,直接细胞毒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 2 免疫抑制作用 杨锋等[4]研究发现,苏木对SAC诱导的人B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PHA诱导的人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生的IL-2活性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苏木用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其免疫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雷公藤。赖成虹等[5]用苏木醇提取物治疗实验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结果重症肌无力症状明显缓解,认为下调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抑制N2AchR抗原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其治疗机制。金鹏等[6]认为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是苏木免疫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3 抗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研究

厚朴酚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94942396.html, 厚朴酚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作者:张勇唐方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2年第23期 [摘要] 厚朴酚是常用传统中药厚朴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既往研究证实其具有抗氧化、抗微生物、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厚朴酚的研究与日俱增,该研究综述厚朴酚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厚朴;活性成分;厚朴酚;药理作用;抗氧化 厚朴Mangnolia officinalis是传统中医学和日本汉方医学(Kampo medicine in Japan)广泛使用的一味药物,临床多用来治疗细菌感染、炎症和胃肠道疾病等[1]。自1973年日本人藤田 先后从原药材中分离得到2种主要活性成分厚朴酚(magnolol)及其异构体和厚朴酚(honokiol)后,国内外学者便对这2种成分展开了诸多研究[2]。既往研究证实厚朴酚具有中 枢性肌肉松弛,中枢神经抑制,抗炎,抗菌,抗溃疡,抗氧化,抗肿瘤,激素调节等药理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厚朴酚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以期为该成分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指导。 1 厚朴酚的理化性质 厚朴酚的分子式为C18H18O2,相对分子质量为266.32,性状为白色精细粉末,单体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02 ℃,易溶于苯、氯仿、丙酮等常用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易溶于苛性碱稀溶液。 2 厚朴酚的药理作用 2.1 抗氧化作用 厚朴酚的酚羟基易被氧化,而含有烯丙基的酚类化合物多具有清除O2-或羟自由基的能力[3],这些结构造就了厚朴酚具有出色的抗氧化能力,而这一特性也成为其他许多药理作用的基 础。 2.1.1 清除自由基 Zhao[4]等报道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均可有效降低硝基自由基ONOO-和单线态氧1O2,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Sun等[5]以总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法(TOSC)证实厚朴中的3种有效成分均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以丁香苷最强,其次是和厚朴酚及厚朴酚。 2.1.2 对抗脂质过氧化 Li等[6]以TBHP(叔丁基过氧化氢)预处理NCI-H460细胞(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24 h后以20 μmol·L-1的厚朴酚干预,证实厚朴酚可以有效对抗TBHP引起

乌桕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7-07-15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JJ5138) 作者简介:彭小列(1966-),女,湖南永顺人,高级实验师, 研究方向为动物生理,E -mail:pengxiaolie2005@https://www.360docs.net/doc/d94942396.html, 。 乌桕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彭小列 1,2 ,易 能1,程天印 2 (1.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2.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摘 要 乌桕为大戟科乌桕属植物,简要介绍了近年来乌桕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乌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7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90(2008)03-0001-02 Research Advances i n Chem i ca l Con stituen ts and Pharmacolog i ca l Effects of Sapium sebiferum Peng Xiaolie 1 ,Yi Neng 1 ,Cheng Tianyin 2 (1.College of B i ol ogy and Envir on mental Sciences ,J ishou University,J ishou 416000,China; 2.Veterinary Facult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410128,China ) Abstract:Sapium sebiferum (L.)Roxb .is a p lant of Euphorbiacea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 oduced the recent p r ogress in the study of main che m 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 macol ogical effects of Sapium sebife 2 rum .The p r oble m s in the study were als o discussed . Key words:Sapium sebiferum ;che m ical constituents;phar macol ogic effecti on;research advance 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 .,别名木蜡树、乌桕籽、木梓、桕子柴等,为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乌桕为亚热带树种,分布范围广泛,在华东、中南、西南、华南及西北部分省市均有分布,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乌桕具有多种应用价值,可用作木材、提取乌桕油作为化工原料、乌桕脂制作巧克力等。乌桕还具有药用价值,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其性凉、味苦、具小毒,叶、根、皮入药能清热解毒、消肿、利水通便、疗毒等,主治头痛、牙疼、水肿、湿疮、疥癣、蛇伤和肝硬化等病症。现代药理实验表明,乌桕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体外抑菌作用、抗炎 作用、降压作用、降胆固醇作用及促癌作用等[1-2] 。乌桕在国外作为外来种,近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 当地植食动物的协同进化关系方面[3-4] 。本文对近 年来乌桕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总结,为乌桕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基本资料。 1 化学成分 分析表明,乌桕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灰分含量占总干重的6.13%~10.43%,蛋白质5.13%~11.45%,脂肪3.82%~7.24%,膳食纤维18.64%~31.34%,水溶性总糖13.21%~26.72%,水溶性多糖1.24%~4.37%;总黄酮1.41%~5.81%,总酸0.0004%~0.005%。微量元素含量(μg/g 干重)为:锌32.21~157.15,铜18.81~230.94,铁95.71~256.05,锰287.55~1412.69,为富锰植物;常量元素含量(mg/g 干重)为:氮10.48~23.41,磷0.93~2.04,钾3.75~10.06,钙 7.68~16.56,镁1.63~6.56[5] 。 氨基酸是乌桕叶营养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乌桕叶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异亮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它们合计占总氨基酸含量的60%以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7种,其含量占总 — 1—第27卷第3期2008年6月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Chinese W ild Plant Resources Vol .27No .3 June 2008

蛹虫草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前景

食用菌学报 2011.18(2):70~74 收稿日期:2010 12 17原稿;2011 05 20修改稿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SCX 2 Y W G 074 0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 2008B020400012,2009B020201012)的部分研究内容 作者简介:曾宏彬(1981-),女,200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真菌资源开发 研究。 E mail :zhb_1328@y aho https://www.360docs.net/doc/d94942396.html, 文章编号:1005 9873(2011)02 0070 05 蛹虫草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前景 曾宏彬,宋 斌,李泰辉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70) 摘 要:概述了蛹虫草的形态与分布、生物学特性、药理学、菌种选育、子实体栽培技术、液体发酵培养技术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和展望了蛹虫草产业化发展方向和前景。关键词:蛹虫草;生物学特性;药理学;产业化 虫草作为传统珍贵中药材,我国对其早就有所认识,李时珍早在1518年就在 本草纲目 中指出,蝉花能主治 小儿天吊惊痫,夜啼,心悸 ;敬一兵等[1] 的考证认为当时所提及的 蝉花 可能就包括了蛹虫草(Cor dycep s militar is )。目前蛹虫草已实现大规模人工栽培,使其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在近几十年取得了很大进展,已逐渐成为野生资源不断减少,亟需保护的野生冬虫夏草的替代品;又因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蛹虫草及其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特别是受到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消费者的喜爱。笔者综述了近年来蛹虫草在分类学、药理学、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产业化现状,以期为蛹虫草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1 形态与分布 蛹虫草是指寄生于鳞翅目昆虫蛹体后能形成虫菌复合体的真菌,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真菌界(Fung i)、子囊菌门(Ascomycota)、粪壳菌纲(Sordariomy cetes)、肉座菌亚纲(H ypocreo m yce tidae)、肉座菌目(H y pocreales)、虫草科(Cordy cipitaceae)、虫草属(Cor dy cep s )[2]。蛹虫草的主要形态特征是:子座单个或数个从寄主头部或节部生出,颜色以橙黄色为主,一般不分枝,高3~5cm,子座头部呈棒状,表面粗糙,长1~2cm,粗3~5m m;子囊壳下部埋生于子座头部的外层,外露,近圆锥形;子囊线形、细长,大小 为(400~300) m (4~5) m,内含8枚线形孢子,粗约1 m,孢子细长,几乎充满子囊,成熟时产生横隔,并断成2~3 m 的小段;子座柄部近圆柱形,内实心,长 2.5~4cm,粗2~4mm [3] 。 蛹虫草主要生长在海拔2500m 以下,有阳光散射的山间缓坡向阳地带,子实体常发生于每年的夏末秋初。目前已经报道的蛹虫草寄主已超过3目11科19种,广泛分布于寒、温气候带及热带、亚热带地区。 2 生物学特性 2.1营养需求 国内学者研究发现,人工栽培蛹虫草以小米和高粱米的混合物培养最佳,菌丝体生长适宜碳源是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适宜氮源是蛋白胨,适宜碳氮比为40 1,最适pH 为6.5,KH 2PO 4,VB 1、Mg 2+、Ca 2+对子实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钟冬晖等[4]发现在以大米为主的培养料中添加4.5%麦麸和2.3%玉米,菌丝发菌速度较快,此时培养料中菌丝较厚、洁白、致密,且正常子实体原基萌发早、萌发率高。 2.2环境因子 环境因子对蛹虫草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以及氧气等。王菊凤等[5] 采用试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蛹虫草的光温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蛹虫草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是17~25 ;张绪璋 [6] 研究发

覆盆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覆盆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顾丽亚 摘要:目的: 综述覆盆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更好的开发利用覆盆子药材,提高临床用 药安全和开发新制剂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关于覆盆子的国内外文献。结果与结论: 覆盆子为中国药典收录的常 用中药,主要化学成分有萜类、黄酮、生物碱和酚酸类等,有显著的抗肿瘤、抗氧化、降低血糖血脂、抗衰老和抗炎等 药理作用,进一步开展覆盆子中化学成分的作用机制和质量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覆盆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覆盆子为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 Rubus chingiiHu 的干燥果实,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因叶裂如掌也称掌叶覆盆子,为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具有益肾、固精、缩尿和养肝明目之功效,用于遗尿尿频、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目暗昏花等〔1〕。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已经对覆盆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为了更好的对其开发利用,深入研究其治病的药效物质基础,本文仅对近年来覆盆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1 化学成分 根据目前的文献报道,覆盆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二萜(苷) 、三萜(苷) 、黄酮(苷) 、甾体、生物碱等。 1.1 二萜(苷) Takashi 等〔2〕从覆盆子叶中分离得到 5 个 ent-labdane 型二萜糖苷: goshonosidies F1~ 5。见表 1 所示。 表 1 ent-labdane 型二萜糖苷化合物 化合物 Mr 分子式 goshonosidies F1 468 C 25H 40 O 8 goshonosidies F2 468 C 25H 40 O 8 goshonosidies F3 628 C 31H 48 O 13 goshonosidies F4 614 C 31H 50 O 12 goshonosidies F5 630 C 31H 50 O 13 1. 2 三萜(苷) 从覆盆子中分离得到的三萜(苷) 类成分有 14 个,见表 2所示。 表 2 覆盆子中三萜类成分 化合物 Mr 分子式文献

蛹虫草简介

虫草酸(Cordycepic acid)是冬虫夏草和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实它的化学分子式C6H12O6,为1,3,4,5—四羟基环已酸,即D- 甘露(糖醇)。虫草酸能抑制各种病菌的成长,可预防与治疗脑血栓、脑出血、心肌梗塞、长期衰竭;虫草酸含量的高低是衡量虫草质量 的主要标准之一,一般认为虫草酸含量高的虫草的药用价值高· 虫草酸虫草酸 - 药效 抗肝组织纤维化,抗脂质过氧化,同时由于虫草的增强免疫功 能使肝脏的解毒作用增强,从而能够有效保护肝细胞。 传统医学上有很多关于虫草补肾壮阳的论述,据研究这主要是 因为虫草有雄性激素样作用有关。尤其其中的腺苷能改善肾脏的微 循环和局部血流量,同时它还能调节肾上腺素以及与性功能有关的 内分泌。因此虫草对中老年和因为内分泌萎缩、失调引起的性功能 障碍有很好的疗效,对各种急、慢性肾衰都有显著疗效。 另外,因为各种类型的"肾虚"多是由内分泌功能萎缩引起的,而 且临床上有大量虫草治疗肾虚的有效案例,所以虫草也是治疗肾虚 的良药。 葡萄糖(Glucose)(化学式C6H12O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 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一般人无法尝到甜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天然葡萄糖 水溶液旋光向右,故属于“右旋糖”。 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 产物,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在糖果制造 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别称(2R,3S,4R,5R)-2,3,4,5,6-五羟基己醛、玉米葡糖、玉蜀黍糖 CAS登50-99-7 熔点146o

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剂型研究进展

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剂型研究进展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华蟾酥毒基(Cinobufagin)是蟾酥中的一种单体,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目前对其功效研究颇多,剂型研究也较多,现对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总结,为制备高效实用的临床药物提供有益线索。 【关键词】华蟾酥毒基;药理;剂型;综述 Abstract : Cinobufagin is one monomer of toad venom ,with many bio ftiefficacy ;presently there ' s many studies on it ,so is dosage form ;nowit briefly sumsup its pharmacy function and dosage form research,to offer helpful clues for preparing high 拟effect and practical clinical drugs. Key words : Cinobufagin ; pharmaco; dosage form ;review 华蟾酥毒基(又名华蟾毒精,)是中药蟾酥中的一种蟾毒配基,是国家药典规定的中药蟾酥的质控成分,分子式为C26H34O,相对分子质量为442.54。是一种具有醚键的甾体化合物,难溶于水,体内半衰期短且分

布广泛,并具有较强的毒性。现对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 1.1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制 (1)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华蟾酥毒基(Cino)对细胞膜有直接破坏作用,研究表明1X 10-7mol/L华蟾酥毒基能使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继而引起细胞器水肿变性进而死亡 :1]。(2)抑制血管生成作用。一定剂量的华蟾酥毒基能抑制毛细管样的网络形成。经图像分析仪定量检测,8nmol/L的Cino即可显著 抑制毛细管的生成,FCM分析可见血管内皮细胞阻滞于G2/M期,细胞增殖受到抑制。Cino能特异的预防小牛主动脉内皮(BAE细胞进入细胞循环的G0/G1期的通路,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从而抑制内皮细胞的增生]2]。(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X 10-6mol/L华蟾酥毒基可将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BEL以7402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降低进入S期的比例从而加速瘤细胞死亡,华蟾酥毒可以明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3]o Cino明显影响SMMC7721细胞S期DNA 含量及增殖指数,透射电镜观察显示:Cino作用后,可见成片的细 胞坏死,细胞凋亡,内质网肿胀、线粒体肿大呈空泡样,溶酶体增多等细胞结构改变。其中以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肝癌细胞(BEL拟7402)最为敏感]4]。(4)诱导肿瘤细胞分化,Cino低浓度时能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使肿瘤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分化,从而抑制Na+-K+-

藤茶

藤茶- 中药材 【药名】藤茶烘干藤茶 【别名】霉茶叶。 【功效】清热利湿;平肝降压;活血通络 【科属分类】葡萄科 【主治】痢疾;泄泻;小便淋痛;高血压;头昏目胀;跌打损伤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1950m的山坡灌丛或山谷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等地。 【出处】《中国中草药汇编》记载: 藤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降暑生津,祛风湿,强筋骨,消炎利尿,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缓解酒精作用等功效。长期饮用对皮肤癣癞,黄疸性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痛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护扶养颜等都有极好作用。 藤茶- 喝藤茶的功效 “茶友”们相聚,一个话题——饮用藤茶的体会及种种妙处,常会被提及。渐渐地我萌发了一个念头,想进一步了解藤茶,认识藤茶,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经过一番寻觅探求,藤茶面貌逐渐清晰凸现。现将我所了解的藤茶的情况与诸君细细说来,供各位作保健养生之参考。 藤茶学名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中文植物名为显齿蛇葡萄,是属于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地方名除了藤茶外,还有甘露茶、茅岩莓等。它主要分布在两广、两湖、云贵、江西、福建等省,生长在山坡混交林中,野生贮量大。 藤茶水浸出物中含有丰富的糖和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藤茶还含有大量的多酚及黄酮类化合物,这是藤茶具有某些医疗保健作用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有学者研究认为:藤茶有消炎止咳祛痰作用,其祛痰止咳的作用与安妥明相似。实验表明,藤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食品中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常用的防腐剂苯甲酸。此外,藤茶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藤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主体物质为二氢杨梅素,它对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73.3%~91.5%,可减轻机体内氧化损伤,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藤茶还能减轻动物肝组织的变性和坏死程度,有保肝护肝之作用。 长期饮用藤茶有无毒副反应,这是“茶友”们曾经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专家对广西藤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大鼠身上未发现与毒性有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事实上,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长年累月饮用此茶,尚未见到饮用藤茶出现不良情况的报道。藤茶不含鞣酸,不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不会夺取体内作为造血原料的铁质;藤茶也不含有咖啡因一类具有兴奋作用的化合物,故对于贫血、睡眠质量不高等人,且又喜欢饮茶而不敢饮茶者,藤茶也许是一种理想的代用品。 少数人饮藤茶后会出现一种微弱的催眠现象。有一友人描述如下:藤茶饮后犹如冬日坐在朝南无风的墙角,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慵懒舒适,伴随着一种淡淡的睡意。总之,藤茶既有普通保健之功,又对某些疾病有医疗或预防作用,长期饮用又比较安全。可以说藤茶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恩赐,“甘露茶”的说法并非妄语。不过根据有些“茶友”个人体验认为:此物虽属平和,阴盛阳虚者还需谨慎饮用。 三降 降血粘: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而起降血粘

丁香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可编辑)

丁香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维普资讯 ////0>. 丞堡匡堂瞳堂 . . . 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生出版社, .. , .,: . . 郭玲,钟学宽,周令望,等. 病毒致低硒低维 ,, : ? . 生素鼠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 .中国地方病防治 ,, ,. 杂志, ,: ? . 邓守恒,孙各琴.高硒情况下维生素对幼龄大鼠抗 .氧化作用的研究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 ? .邹秋萍,侯淑萍,王瑞珍.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肿卫文峰,张国成,许东亮,等.柴胡黄芩炙甘草对小瘤坏死因子一【的变化及维生素、的干预作用鼠心肌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中国当代儿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 ?. 杂志, ,: .苗艳波,师海波,孙英莲.高山红景天总甙的抗衰老王雪峰,郭津津,魏克伦,等.小柴胡汤分解剂抗柯萨奇病毒感染及其对心肌炎防治作用的研究 . 作用 .中药药理与临床, ,: ? .季宇彬.中药复方化学与药理 .第一版.人民卫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 一 . 收稿日期: 丁香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臧亚茹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

【关键词】丁香;有效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 ? ? 十二碳三烯一卜醇, 一杜松油烯,【一石竹烯,对烯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基茴香醚等。此外,丁香中还含有山萘酚、鼠李素、齐墩的干燥花蕾,其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 果酸等黄酮成分。 阳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丁香具有抗菌、抗病毒、清 抗菌作用及机理 除自由基、镇痛、麻醉等作用,在疾病防治中具有良好的 丁香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且抗菌谱广泛。张西玲等 药理学基础和治疗作用。 通过对丁香、小茴香、肉桂、八角茴香四种中药挥发油 性状 体外抑菌实验发现:四种挥发油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 本品略呈研棒状,长厘米,花冠圆球形,棕褐色 至褐黄色,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较低浓度时均有一定的抑 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最佳,以丁香、肉桂 感。 挥发油在体外抑菌效果最为显著,挥发油在较高浓度时 化学成分

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的提取及研究进展

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的提取及研究进展【摘要】:概述蛹虫草的生物学特性,综述其在人工栽培技术、液体深层发酵、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及开发现状,为蛹虫草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本文以蛹虫草菌为实验材料,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蛹虫草液体发酵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并在所得的优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进行扩大培养。然后对菌丝体和发酵液中的多糖,菌丝体中的虫草素分别进行了含量测定,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蛹虫草培养成分,提高虫草菌素含量,获得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液体发酵、培养工艺、虫草多糖、虫草素、提取分离 Cordyceps mycelia of Cordycep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extraction Abstract:An overview of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rdyceps militaris summarizing its artificial cultivation techniques, liquid submerged fermentati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edicinal value of the progress achieved in the area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https://www.360docs.net/doc/d94942396.html,itari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In this paper, Cordyceps fungi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systems and in-depth study of the Cordyceps fermentation liquid medium and optimization of culture condition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proceeds under conditions of medium and cultured to expand cultivation. And then mycelium and the fermentation broth of polysaccharides, Cordyceps mycelia in the assay were conducted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Cordyceps cultivation orthogonal components, improve the cordycepin content, access to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extraction. Key word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iquid fermentati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Chinese caterpillar fungus polysaccharide, Cordyceps,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丁香的药理研究现状

丁香的药理研究现状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丁香的药理研究现状 【摘要】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c caryophyllata Thunb以其干燥花蕾入药,其味辛,性温,中医认为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丁香具有抗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镇痛、麻醉等作用,在疾病防治中具有良好的药理学基础和治疗作用,被我国列为重点研究开发药材之一。本文主要从丁香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近些年来对丁香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丁香丁香酚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R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259-01 丁香(Flos Caryophylli)系桃金娘科植物,通常当花蕾由绿转红时采摘,用其干燥花蕾入药,又称公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系常用药材,具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之功效。中医上多用于脾胃虚寒,呢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症。丁香因萼筒中存在油室结构,富含油质,主要为丁香油15%~20%,丁香油中主要成分为丁香酚(eugenol ) 64%--85 %,低的含%~62. 7%,含乙酞丁香酚(acetyleugenol) 7 %~15%,β-T香烯( Ei-caryophylene)占9. 12%,以及其他少量成分如甲基正戊酮、苯甲醛、水杨酸甲酯等。因此丁香油的药理作用主要由以上3种主要成份引起。现就近年来对丁香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丁香主要成分研究 丁香挥发油是丁香的主要成分。邱琴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广东饶平及印度尼西亚产丁香干燥花蕾中提取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从广东饶平丁香挥发油中共分离出26种物质,鉴定22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4%以上;印度尼西亚产丁香鉴定26个成分。广东饶平丁香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组分是丁香酚,相

蟾酥的现代研究

蟾酥的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蟾酥中含有大量的蟾蜍毒素类物质,该类物质均有强心活性,在化学上属甾族化合物(Steroids),其C17上再接一α-吡喃酮基,则凡具有此种骨架的物质,总名蟾蜍二烯内酯(Bufadienolide),是蟾蜍浆液、蟾酥的主要有效成分.蟾酥中所含的蟾蜍二烯内酯有:蟾蜍它灵(Bufotalin)、华蟾蜍精(Cinobufagin)、华蟾蜍它灵(Cinobufotalin)、蟾蜍灵(Bufalin)、远华蟾蜍精(Telocinobufagin)、日本蟾蜍它灵(Gamabufotalin,亦名日本蟾蜍甙元Gamabufo- genin)、去乙酰华蟾蜍它灵(Desacetyl cinobufotalin)、惹斯蟾蜍甙元(Resibufogenin)、华蟾蜍它里定(Cinobufotalidin)、蟾蜍它里宁(Bufotalinin)、华蟾蜍精醇(Cinobufaginol)、沙蟾蜍精(Arenobufagin)、异沙蟾蜍精(Bufarenogin)、去乙酰华蟾蜍精(Desacetyl cinobufagin)、去乙酰蟾蜍它灵(Desacetyl bufotalin)、蟾蜍它里定(Bufotalidin,即嚏根草甙元Hellebrigenin)、惹斯蟾蜍精(Resibufagin)等.中国蟾蜍蟾酥中分出的华蟾蜍毒素(Cinobu- fotoxin),酸解后产生华蟾蜍精、辛二酸(Suberic acid)和精氨酸.辛二酸可与蟾蜍甙元结合.从蟾酥中曾分离华蟾蜍精、惹斯蟾蜍甙元、蟾蜍灵和日本蟾蜍它灵的3-辛二酸酯。 蟾蜍浆液及蟾酥中的甙元,都是有强烈药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然浆液及蟾酥中尚有不少的无甚药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如胆甾醇(Cholesterol)、7α-羟基胆甾醇(7α-Hydroxy- chol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通常它们亦与蟾蜍甙元合称为蟾蜍甾族化合物(Bufosteroids). 蟾蜍浆液及蟾酥中尚含有一定药理作用的吲哚系碱类成分,如5-羟色胺(Serotonine)、蟾蜍色胺(Bufotenine)、华蟾蜍色胺(Cinobufotenine)、蟾蜍特尼定(Bufotenidine)、蟾蜍硫堇(Bufothionine)、去氢蟾蜍色胺(Dehydrobufo- tenine)、色胺(Try ptamine)。 此外,蟾蜍还含有肾上腺素(Adrena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辛二酸.从蟾酥中还分出吗啡(Morphine)。 理化鉴别 (1)该品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2)取该品粉末0.1g,加甲醇5ml ,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量,滴加硫酸数滴,即显蓝紫色。 (3)取该品粉末0.1g,加氯仿5ml ,浸泡1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为蓝绿色。 (4)取该品粉末0.2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置1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蟾酥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脂蟾毒配基及华蟾酥毒基对照品,加乙醇分别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4 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丙酮(4:3: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绿色及一个红色斑点。药理作用

藤茶的研究进展

藤茶的研究进展1 平政,蒋才武 广西中医学院,南宁(530001) E-mail:pingzheng@https://www.360docs.net/doc/d94942396.html, 摘要: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应用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对药食两用植物—藤茶的研究进展,提示了藤茶药用资源的研究开发前景。 关键词:藤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研究进展 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 W.T.Wang],是葡萄科(Vitaceae Michx)蛇葡萄属(Ampelopsis)的一种野生木质落叶藤本植物,俗称山甜茶、甘露茶、白毛猴、白茶、白茶饼等,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我国壮族和瑶族百姓将其幼嫩茎叶,经揉制、干燥用于感冒、发热、风湿病、中暑、头晕、肠胃不适等症,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文献报道藤茶及其提取物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炎镇痛、广谱抗菌、降血糖、降血脂、保肝等作用。药理实验证明其功效主要是由黄酮类化合物尤其是二氢杨梅树皮素(Dihydromyricetin)和杨梅树皮素(Myricetin)所致。化学成分分析表明藤茶中黄酮总含量高达40%左右,其中二氢杨梅树皮素的含量20%以上,杨梅素的含量1.6%以上 [1],这惊人的高含量预示着藤茶有极大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对藤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的研究概述如下。 1. 化学成分研究 1.1 藤茶化学成分的种类 周天达[2]等从藤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3,3’,5,5’7-六羟基-2,3-二氢黄酮醇,即二氢杨梅素(简称DMY}。何桂霞[3]等从藤茶的乙醇提取物中提取分离得另一种黄酮类化合物3,5,7,3,4,5-六羟基黄酮,即杨梅树皮素(简称MYR)。进一步从藤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4'-羟基-3-甲氧基异黄烷-7-0-a-L-鼠李糖(1→6)-β-D-葡萄糖甙即藤茶甙(grossedentataside)、橙皮素、二氢槲皮素、芹菜素、山萘酚[4][5];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槲皮素、槲皮素-3-O-?-D-葡萄糖苷,花旗松素、洋芹素、芦丁等黄酮类化合物和没食子酸、没食子酰-β-D-葡萄糖、没食子酸乙酯、棕榈酸、没食子酸甲酯[6][7];从正定醇提取物中分离出4’-羟基-3’-甲氧基异黄烷-7-O-吡喃鼠李糖甙即藤茶素(grossedentatasin)[8];从乙醚浸膏中分离得杨梅苷[9];从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谷甾醇、豆甾醇和齐墩果酸[4]。 显齿蛇葡萄中含有挥发油成分,从中分离出28种香气成分,主要有反-2-己烯醛、苯乙烯、三甲基-7-吡嗪、苯乙醛、α-萜品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紫罗酮、顺茉莉酮、雪松醇、6,10,14-三甲基地-十五烷酮等[10];富含多种微量元素,Fe(245.00μg.g-1)、Cu(21.00μg.g-1)、Zn(56.60μg.g-1)、Ca(322.00μg.g-1)、Mg(2265.00μg.g-1)、Mn(600.00μg.g-1)、Se(0.18μg.g-1)、Na(62.50μg.g-1)、F(24.30μg.g-1)、I(0.21μg.g-1)、K(15625.50μg.g-1)及Co(0.50μg.g-1)[11]。熊皓平等[12]研究表明显齿蛇葡萄水浸出物近50%,多酚类化合物 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0562002) 项目的资助。

综述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1)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药学专升本文少锋 201312202802027 摘要:绞股蓝的主要药效成分是绞股蓝皂苷,具有非常广泛的药理作用,其在治疗高脂血症上也具有很好的疗效。本文概述了绞股蓝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绞股蓝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临床用药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绞股蓝;药理作用;临床;高脂血症;综述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 的干燥根茎或全草,又名遍地生根,公罗锅底,七叶胆,小苦药,落地生。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Rb1等多种绞股蓝皂苷,具有化痰止咳,健脾理气,益气活血,生津止渴,解毒利湿之功效。目前的药理研究发现绞股蓝总皂苷具有降血脂、保肝、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及抗肿瘤等药理活性[1]。本文将近年来绞股蓝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绞股蓝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1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 1.1降血脂作用 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证实绞股蓝具有显著的调脂作用[2-4]。动物实验表明,绞股蓝总皂苷能不同程度的降低高脂饲料喂养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过氧化脂质分解产物丙二醛(MDA),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表明绞股蓝总皂甙可治疗高血脂症大鼠血脂异常并有较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5]。绞股蓝皂苷可以降低脂肪乳剂灌胃制备的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纠正肝脏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纠正实验性高脂血症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谭华炳[7]研究发现绞股蓝能明显降低高脂饲料喂养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兔血清TC、TG、LDL-C及C反应蛋白。 1.2保肝作用 )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研究发现绞股蓝总皂苷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CCL 4 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谷氨酰转肽酶( GGT) 活性及总胆红素( TBil)含量,升高大鼠肝组织SOD活性,改善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