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电缆排管敷设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版电缆排管敷设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版电缆排管敷设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总体概况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简述

本工程沿迎新北三巷北侧道路中心线以北12米处新建16根电力排

管,西起大同路,东至新兰路,路径长 2.014公里;全线新建10根过

路电力管7处,路径长0.185公里;新设建电力检查井27座,2米*2.2 米电缆隧道32米。

二、设计概况

1、电缆排管:

迎新北三巷北侧新建16根电缆排管,路径长2.014公里,采用M-P-P 改性聚丙烯电力保护管,电力保护管采用C20混凝土包封。

在道路桩号为K0+050 KO+360 KO+730 K1+050 K1+480 K1+740

K1+970处新建10根过路管,路径总长0.185公里。K0+050处电力保护管采用M-P-

P/225*13管材,其余过路管处均采用N-HAP-180*4热浸锌钢制管。

2、电力检查井、隧道:

电力检查井、电力隧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防水采用SY

115D/0.6系列双层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1 : 2.5水泥砂浆防水保护层,电缆支架采用热镀锌角钢电缆支架。

3 、接地装置:

电力排管全线敷设一根-5*50接地扁钢,隧道及检查井内敷设两根

-50*5接地扁钢并与角钢支架连接,与接地网联通。全线每间隔0.3公里设接地网1

组,共计8组。

三、工程特点

工作量大,战线长,工期紧,1#井向西过路管采用托管施工,施工难度较大,且与道路施工单位、各管线施工单位存在严重交叉作业,影响施工进度因素较多。我公司将本着和谐共处的原则,处理好与其它施工单位的关系。

四、工程承包范围

本工程施工范围包括:电缆排管施工、电缆托管施工、检查井施工、电缆隧道施工等图纸上全部内容。

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部署

一、施工组织机构

1、组建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现场施工项目经理部,经理部的组成本着专业配置,精干高效的原则进行,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建立项目组织机构,形成以全面质量、安全、成本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高效地组装和优化企业及社会生产要素,出色地实现我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对业主的承诺。

2、本工程项目班子以项目经理为首,下设生产负责人兼安全员(1名)、

技术负责人兼施工员(1名)、质检员(1名)、材料员(1名)、资料员(1 名)等进行全方位管理。根据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

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责任,各岗位各行其职,但要协调配合,互相沟通。

3、工程施工组建专业技能高的管理人员,组织技术水平高的劳务队伍, 确保工程均衡快速施工、保安全、保质量。

项目组织结构图

工程主要负责人简介详见表8.6?表8.7七主要项目人员履历表

二、项目人员的分工职责

1、项目经理:主持工程施工管理全面工作,对整个项目部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经济效益等负全面责任。

3、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项目施工中的全部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督工作及贯彻管理工作。

4、施工员:服从组织安排,在顾全项目生产大局的情况下,着重抓好分管专业的质量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并及时提供材料、机具使用计划和工程检验批的初步验收。

5、协调员:负责与各施工队、业主、监理的工作联系,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意外情况。

6、质量员:负责工程质量的工序质量检查,分项工程检验批的验收,对

工程质量负直接管理责任,并负责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和QC小组活动。

&安全员:负责工程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与检查、监督工作,负责安全资料的收集、管理和对施工班组的安全技术交底,做好施工现场文明工地的规划与管理,以及日常安全隐患及事故的处理工作。

9、材料员:负责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根据施工进度分批组织材料进场,负责材料的发放与管理,协助试验员做好原材料的取样、抽检工作。

&施工队:严格按照制定的施工计划进度和质量管理目标,投入足够的劳动力进行安全文明施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第三章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

为了本工程能够早日开工,缓解工期紧张的矛盾,在正式开工前必须做好施工准备。施工准备的内容包括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搭建临时设施,图纸会审,材料进场等施工工作。

1.1施工现场准备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平面规划,在现场布置管材堆场、库房等临

时设施,敷设场区内水、电、临时道路,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配备手机、对讲机等通讯设备。

(1)先在施工区域外围搭好围护,清除障碍物。

(2)清走地表建筑垃圾,放好基槽开挖线。

(3)准备好运输车辆,当天挖出土方当天清走。

1.2、机械、材料进场

在正式开工前,应根据前期工程需要,组织劳动力、施工机具及机械、材料进场。

1.3、施工劳动力准备

具体劳动力数量和工种配备根据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在劳动力使用计划上进行调整,以保证施工中的人、材、物最合理的使用,发挥最好的效能, 使工程得以正常、合理、有序的进行。

详见附表三劳动及计划表

1.4生活设施准备

工程正式开工前,施工现场的生活临建布置完毕,并提供满足工作人员生活需求的必需品。现场设置职工宿舍、食堂、休息室及厕所,生活污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生活用电、用水由分支管线接入生活区。

1.4设计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

为了保证本工程一开工就可以正式施工,不占用必要工期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确保总工期,故将此项工作提前完成,安排在开工前进行。并及时做好会议纪要,整理好图纸会审时的答复意见及会议纪要,及时办理好参加会审会议有关单位的签名和盖章等手续。

2 、施工部署

2.1施工总平面布置情况

本工程的临建设施布置在()现场布置遵循安全、经济、文明和合理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

施工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2.2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221电缆隧道、检查井施工工序:

验收

L___ ___

_

J

4 -----

降水结束回填土-*墙及顶板砼*外墙、顶面防水及防水保护层

模板拆除

墙及顶板钢筋

电缆支架制作、安装

222 电缆排管施工工序:

三七灰土换填

电缆排管模板

2.3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施工方案

2.3.1 电缆隧道、检查井施工方案

231.1 施工测量

(1)测量小组的组成

测量小组由3人组成,明确其岗位职责。测量组长必须严格认真审核设计图纸与设计单位移交的测量点位数据,根据设计与施工要求制定测量方案。建立测量手册和复测制度,为规范化、标准化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2)高程引测与定位

根据甲方出具的测绘成果报告施测定位,依据测绘院测定点位为起始点施测,对各控制点布设,经闭合无误后,用混凝土浇筑桩身加以保护,控制桩埋设深度不少于800mm并做围护。

高程引测点依据水准点引测入场区内,沿拟建电缆隧道、电缆排管,沿线在检查井处引测控制桩并用红漆标在控制桩上。

(3)定位放线

根据设计提出的坐标点和甲方给定的水准点,用全站仪采用测回

法观测,取其平均值。定位测设后,由施工单位、监理部门和建设单位等有关部门验线无误。并做出测量记录后,方可进行基槽开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