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对待学困生

教学中如何对待学困生
教学中如何对待学困生

教学中如何对待学困生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何况一个班五六十人呢?在各科教学中,每个班总有几个后进生,而大多数教

师也为此而头痛。其实,差生并不永远是后进生,只不过看我们如何对待他们,治好头痛病。十几年来,我一直

思考探索,粗略的悟出了几点。

一、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让后进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所以,密切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鼓起学习的勇气。后进生常有一种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数学成绩差而羞于见数学老师,更不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久而久之,

问题会越积越多,思想包袱会愈来愈重,学习会愈来愈困难。因而,教师在平时要多主动接触他们,向他们提问,找机会与他们接近交谈,和他们交朋友,多给他们情感,以博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沁出他们的自卑感和对数学

学习的恐惧感。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例如:对后进生微微一笑;打个手势;说一声“请回答”,就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舍生处地的为后进生

着想,和他们“心理换位”,当后进生遇到了困难时,要循循善诱、来信辅导;当后进生发表了不同意见时,要虚

心听取,客观评价;当后进生做错时,不挖苦,不讽刺,和他们一起讨论,启发寻找原因,直到弄懂为止。以教

师的良好的情绪感染他们,使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心态,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乐于和教师合作学习数学。

二、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让后进生有成功的体验

后进生在学习活动中,很少有成功的体验,作业错误多,考试失败多,屡屡的错误和失败,使他们灰心丧气,失去信心,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他们的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都

要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而且还要善于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教学中可挑一些容易回答、解答、操

作的问题给后进生作,使他们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和决心,面对他们的不完整的答案,不要过早的下结论,而是寻

第1页共2页

找他们思维的合理成分,找出他们的闪光点。首先问全体学生,所求结果符不符合题意,然后教师指出他们的可

贵之处,扬长避短的评讲,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巧妙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解题的自觉性和必胜信心。

三、创新设计生动活泼的课堂——让后进生快乐的学习

实践有证明,一味地讲授,容易养成学生的惰性和滋生抽象、乏味的感觉,而且讲授效果往往不怎么理想,

常常既不能把学生教会(特别是后进生),也不能让学生真正听懂。所以,改变传统方法,创新设计,使学生真

正动起来,把课堂提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以迎合学生好动心理,培养学生的乐趣,使学生在活动操作中,

既吸取又加工,即生化概念又形成能力。

四、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后进生积极的参与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求的目标应从双重使命转化到单一目标,为所有学生提供重要的、共同的

核心,教学者应采用“以激励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把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主

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全部学生都有思考、发言、练习、讨论的机会,而不能为了教学

气氛、容量,把提问、演板的机会全包给优生,使后进生当了“陪客”,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样做必然挫伤了查神秘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他们自暴自弃。因此,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尽量使他们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

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训练他们的思维。

五、降低起点,采用慢镜头——让后进生拾级而上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后进生知识“欠帐多”,认识能力差,思维能力弱,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形成过程,即降低起点,采用慢镜头,小步子能倒退的手段,给后进生大气思维

的台阶,使他们拾级而上。

总之,融洽的环境,十足的信心,高昂的兴趣,广阔的天地,轻松的台阶,后进生还会差吗?!

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显示出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2页共2页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发表时间:2011-05-04T14:15:01.983Z 来源:《时代学习报》2010年第10期供稿作者:王大力[导读]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学困生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盱眙县第二中学王大力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尤其在初一下学期到初二上学期表现得更为明显,学困生也大大增加。学困生的增加不仅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而且对学困生的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也造成负面影响。形成学困生的原因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怎样转化学困生呢?我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学困生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变化比较大,学生的自我学习相对增加。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而有的学生适应性差,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 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3. 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产生学困生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学生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时期,没有及时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并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学困生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学,而后弃学。因此,针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象物理、化学一样,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差生的注意力。 2. 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我不仅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这些人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我就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 注重情感的教育。在平时,我做到对待学困生爱护有加,当他们有所成绩时,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通过实践证明只要这些学生接受某学科教师,那就会及大地调动他们学习这个学科的积极性。

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与方法

对转化学困生的几点建议 学困生是指在一个班集体中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道德品质等方面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学习困难、成绩较差的学生。对学困生的转化,首先要明白其产生的原因,其次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下面我就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谈几点建议。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调查了解,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生的调查结果: 1、缺乏团结协作,不喜欢参与集体生活。 2、缺乏兴趣,不能独立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3、缺乏信心,对不懂的问题得过且过。 (二)对教师的调查结果: 1、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在知识结构上存在断层。 2、学困生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较差,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转化提高的办法大多集中在交流、谈话、辅导及与家长的沟通配合上。 (三)对部分家长的调查结果: 1、家长和教师在沟通辅导孩子的学习方面的力度不够。 2、家长特别注重的是主课(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成绩的提升。 3、家长对孩子的转化与提高寄希望于学校和教师的成分较

大。 二、对学困生转化的建议 1、尊重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最渴望的是得到别人的尊重。更何况是孩子,一个需要得到理解、关爱的学习困难的学生。其实,这些孩子,他们同样具有聪慧的天资,天真活泼的本性。他们也希望有自己的朋友,也愿意好学上进。在他们心里,最渴望有同学的平等相待,得到老师的的尊重。例如:在一个班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学困生玩东西、上课小声说话、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出现这些情况,老师不应用冷漠的眼神轻视他们,更不能用刻薄的语言去嘲讽他们,那样学生就会有对立情绪、逆反心理,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就会难以实现。这是教师可用眼神暗示学生,或让课堂安静下来,学生就会自觉地把注意力转入学习中。老师也可以在巡视时轻敲学生的桌子,以提醒学生转移注意力,从细微处顾全学生的颜面,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2、用爱感召。现在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较大比例。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地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习,没有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帮助别人的意识,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教师的善意批评教育记恨在心;一些家长认为对学生的教育认为是老师的事,不主动与教师配合,助长了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这部学生受到冷遇,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随着问题的积累,成绩下降,沦为“学困生”。于是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对“学困生”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对“学困生” 失败者渴望成功,无助者渴望同情,作为“学困生”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尊重.所谓“学困生”是指学习吃力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厌学、逃学、辍学往往来自这层学生.因此,作为一个老师,在对待“学困生”时,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做好思想工作,一方面细致耐心地引导他们,使他们对所有学科产生兴趣,克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在较多的“学困生”中,由于学习成绩差受到老师的批评,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分析学习差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因小学基础太差,进入初中后,课程又增多,因而跟不上教学进度;另一种是因小学老师的教法与初中的不尽相同,一时又不适应因而导致学习下降;还有的学生平时贪玩,没有安排好作息时间因而导致成绩下降.第三,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够好,不会听老师讲课,而无法提高成绩.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了解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长期以来,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数学课给人的印象都是枯燥乏味,难学难懂.但是就其重要性而言,它排在众课程前面,然而就其教学效果而言,却常常列到了最后.的确,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将学生们无法真实感知的符号推来演去,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大多学生对于数学课有一种畏惧心理,对于“学困生”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要想帮助“学困生”学好数学,我们数学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困生”体会平等 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相信学生,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这些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不要讽刺、嘲笑和挖苦那些“学困生”,以免损伤他们的求知欲和自尊心,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使教学过程充满趣味和魅力,诱发学生的表现欲. 二、充分运用激励机制,是“学困生”体验成功 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能力.”基于这一认识,老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机制,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课堂教学中老师将一些鼓励性的或富有感染力的话语蕴含在提问中,如:“看谁说的对”、“看谁做得又快又对”、“看谁想的方法最好”、“看哪一组的正确率最高”等等.经这一问,学生会产生很强的刺激和诱发,学生竞争意识就会被激发了.在教学中老师要特别留意“特困生”,备课时准备一些相对简单一点的问题,让他们能轻松答对,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用教师的爱心点燃“学困生”的信心 教师的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影响很大,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有人认为学习较差的学生是智力差,其实多数学生不是智力水平低,而是在面对学习时缺乏自信心,读书对他们而言是被动的,久而久之,产生了学习的畏难情绪,学习在他们心里形成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形成心

浅谈如何对待学困生

浅谈如何对待“学困生” 有人说:学生是一艘轮船,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能否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教师起到导航的关键作用。对于学困生就更需要一盏导航的明灯,照亮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而学生学习困难是一个较大的群体,主要包括暂时性困难、水平型困难学生、动力型困难和整体性困难学生。但往往有部分所谓的“学困生”,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和行为习惯上的表现较差,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那么,如何对待“学困生”,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呢?我经过尝试,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学困生,只要我们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注重,关心他们,并且利用班级的整体力量,对他们实行思想教育、跟踪、督促、辅导,给他们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困生一定会取得阶段性的、不同水准的进步。长此以往,最终能够使他们获得成功,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一直以来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为习惯等表现不好,影响了班集体,往往在不同水准上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冷落或薄待,因而感到心灰意冷,无心向学,导致各方面表现越来越差。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理解到:“学困生”也是自己的学生,人是需要尊重的,教师要学生尊重,反之,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只有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共同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一般地说,老师比较关心重视品学兼优的学生,其实“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热情关心。作为教师,要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困生”,不要冷落“学困生”,要让“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热情关心,感受到被关心温暖,从而鼓起学习的风帆。 如我班的王XX同学,因为学习、行为习惯都比较差,受到同学们的冷落,甚至疏远。所以,他无心学习,整天闹事,经常与同学们发生矛盾,成绩越来越差。我觉得他是比较聪明的,仅仅他的学习习惯和知识基础较差一些而已,只要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用心去学,相

学校学困生转化总结

学校学困生转化总结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对后进生的转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对后进生的 转化进行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本学期的后进生的转化作以下的工作总结。 一、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心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一提到学困生,无不摇头叹息,说他们是“孺子不可教”,“朽木不 可雕”。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教师们换个角度,放弃门缝里看人的偏见,就会欣喜地发现学困生并非 不可救药,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对学困生学习目的、态度、兴趣、爱好、志向、心 理变化和生理特点、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以及行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调查、深入研究,并采取分类教育的方式, 随时比较和修正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克制约束不良心态的滋生发展,用教师美好的灵悟、理智来塑造学生美好纯洁的心灵,使学困生领悟到身边的同学、老师都对“我”的进步寄予很大的希望,在良好的 学习氛围中使后进生转变思想,鼓足勇气,直面现实,积极向上,鼓励他们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 培养学困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教师的情感理智融入他们的心田,并能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二、重视受教育者生命意义上的平等 教育的本质是平等。但实际上在同一个校园,同一个班级的受教育者都有另一种不平等。“好学生”与“后进生”享有老师教育权益上的差距。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这种不平等就更为明显。老师只关心那些好学生有没 有听懂了。对于那几个被老师视为坏学生的人,连正眼都不会瞧一下。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那些屡次举手的 顽皮学生,难得有发言的机会。因为老师担心他们乱说话,影响他教学水平的发挥,甚至会把一节课搞砸了,这样,就更加大了“差生”与“优生”的距离。 在现代教育改革中,我们更要关注“后进生”。布鲁姆指出,一般理智健全的儿童,完全能够学会教师所教的 内容,其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如同上述二例。事 第1页共3页

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分析教学内容

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分析

所谓数学学困生,是指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学生,通常是指教学过程中学习成绩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了解到学困生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对数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被动,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数学学习和完成学习数学任务有一定的困难。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和能力,数学成绩越来越差。这些学生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特殊教育措施给予补偿。 下面就我在教学中发现的情况,对学困生的形成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学科原因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与系统性强并且应用广泛等特点,在教学中若不能正确把握这些特点,就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困难。数学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往往是抛弃了客观对象许许多多的具体特征后获得的。这种抽象性使得数学学习活动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更高,如老师告诉学生直线是无限延伸的,但是学生用眼睛所看到的只是图上长度有限的线段,它的无限延伸性只能在脑中想象。而数学的系统性也很强,学习新知识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就形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如果没有及时查漏补缺,造成新旧知识的断链,就会遭成学习困难。然而,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又要求能应用知识解决灵活多样的问题。习题的形式多样,也可能使得思维不够灵活的学生产生学习困难。 (二)学生自身因素

在我班上的学困生往往表现为成绩不好、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更重要的是缺乏自信。他们普遍对学习数学知识缺乏兴趣,求知欲不强,意志薄弱,特别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难度很大再加上学困的原因使他们产生了自我封闭的心理,他们自感周围的老师、同学等瞧不起自己,于是因卑生闭,表现出脱离群体,特别是怕接触老师,整天沉默寡言,有惑怕问,呈闭塞的心态,从而使他们感到升学无望,前途渺茫,自暴自弃。还有些学生一遇到计算量较大、计算步骤较繁琐的题目,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坚持学习,成绩一旦滑坡就容易产生自弃的念头。这就要求教师用极大的耐心、诚心和热情去融化他们心里的坚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由于身边的一些负面影响和一些不良影视、网络、作品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和家庭中的矛盾及父母离异现象,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伤害,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注意力涣散,放纵享受,不求上进,脱离集体生活,厌学,弃学等。 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一) 尊重学生----点燃学习的热情 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时,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学好这门学科。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真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教师要关心、热爱、尊重学生,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尊重是每个人最深沉的

课堂教学中学困生干预措施

课堂教学中学困生干预措施 学困生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造成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分析,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对其采用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这既离不开小学生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教师、同学以及家长的帮助。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困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困生是指他们的智能正常,但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非常明显的困难,针对教师对于语文课堂上制定的基础要求也不能够达标,无法顺利完成语文课堂中基本任务的一部分小学生。长此以往,这部分小学生就会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上,出现消极怠慢的情绪,作业也开始变得马虎,有的甚至开始不完成作业,也不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安排的学习活动,经常自己一个人在语文课堂上发呆走神,致使语文成绩一直偏低。与其他同龄人的小学生相比较,在语文内容的说、读、写等方面学习起来都比较吃力,因此在他们的心理上,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出现了阴影。所以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困生干预措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学困生,原因是跟不上教

师讲课的速度,被周围小学生鄙视,学困生自身产生了自卑心理,语文课堂中的纪律性较差等等。所以为了提高学困生的语文成绩,应当对他们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对学困生进行正确的对待,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学困生往往会出自卑的心理,如果周围的小学生也对他们有鄙视厌恶的情绪,就会大大伤害到学困生的自尊心。因此,教师不可以忽视这些学困生,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给予他们就像爸爸妈妈那样的爱护,在学困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多帮助他们。例如,如果他们回答的问题出现了错误,应当在指出的过程中,多说一些鼓励的话语;当他们写作文无从下笔的时候,多给他们一些提示。教师在教授语文课本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三只白鹤》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小学生先预读一遍课本,画出他们不认识的生字,然后告诉教师,教师教他们认识完生字之后,如果学困生有认真和教师一起阅读文章,这时就会回答出一些简单问题,但是对于较难问题,却没有及时的找到正确答案,这个时候,教师就应当给学困生一些鼓励,给他一点提示,找出正确答案。教师这时可以对他们进行表扬,这样就可以让学困生通过积极的寻找,在回答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之后,让学困生体会到回答出问题之后的喜悦心情,缩短教师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困生建立学习语文的信

教师如何让学困生爱上学习

教师如何让学困生爱上学习 一、教育学生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发展中的学生,更是如此。面对 形形色色的学生,诸如这样那样的问题,你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呢? 是批评说教,还是严厉惩罚,我认为沟通师生感情的方法最佳。记 得前几年我带的班级里有一个学生,平时总是自由散漫,无组织无 纪律,上课不听讲,下课不交作业,还经常惹是生非,老师多次批评,他左耳进,右耳出,真是拿他没办法。可是后来一件意外的小 事却改变了他。一次放学路上,他跑得过快,一不小心被一块砖头 绊倒了,我路过那里,立即跑上去扶起了他,并把他送到药铺进行 简单的处理,告诉他今天的作业可以缓写。没想到就这么一件不起 眼的小事却使这个学生从此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改变了学习态度,学习一天天好起来,最后还考上了城中呢!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可见教师与学生若无感情,是很难取得教育效果的,他不爱你,也 就不太愿意听你讲话。如果我们能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春雨,既入情又入理,那么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必然能使其 亲其师,信其道。 二、教育学生,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自尊心,那就像丧失了弹性的弹簧,失去存在的意义。一个孩子变坏,往往是从破罐子破摔,不顾廉耻开始的, 所以教师要十分小心细致地对待和处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不 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要想方设法培养他们的自尊心。比如,当你 发现学生作业没有做完,而说谎忘在家里时,决不能当着全班学生 的面揭穿它,更不能用恶毒的语言伤害他,可以给他一个补救机会,如:“下午带来好吗?老师相信你是个听话的学生,一定能按时完成 作业。如果大声斥责,他非但不听,反而会变本加厉。 三、教育学生,一定要宽严相济,松管严教。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 学困生的学习问题是每位数学老师经常关注、交流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让数学老师头疼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与学困生沟通,从根本上帮助学困生,使他们摆脱“学困”的境遇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结合数学教学,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标签: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一种教育理想与追求,而在教学过程中,令老师们头疼的还是那些学困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转变学困生,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各异,但只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是可以促使学困生不断转化和进步的。我通过对所教学生的状况分析,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就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和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课题准备做一些探索。 一、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1.教育方法不当。要么是溺爱,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小公主”“小皇帝”式的环境中;要么是粗暴,使学生在呵斥和棍棒中学会仇视一切“教育”;要么就是放任,孩子在“自由”中养成了懒惰和散漫。 2.家长行为不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已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为数不少的第一任老师却不知不觉地以自身并不美好的言行影响了孩子。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1.教师和学生的歧视。学困生往往是因为某些原因被老师冷落、辱骂,甚至体罚,因而被同学孤立,使其丧失了自信更丧失了自尊,更严重的是在他们心中产生对教师乃至对教育的敌意。 2.教学的失误。这主要体现在教学上的“一刀切”,让所有学生齐步走,不断积累的学习成绩差异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沦为“学困”。 (三)自身的原因: 1.体质较弱或身体某方面的疾病,自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佳,以致成为“学困生”。

学困生的特点及其转化

学困生的特点及其转化 一、学困生的特点 1、学习基础薄弱。概念模糊不清,公式法则定理记得不牢,一些解题方法和规律未掌握。表现为看书不懂,答题不会、作业不能按时交。 2、学习兴趣缺乏。由于在数学学习中有困难,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害怕数学,不想学数学,越不想学,成绩就会越差。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应付和自卑心理。 3、学习品质较差。学习品质一般是指学习的认真、踏实、勤奋、自觉、自制的过程。学习品质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态度消极,作业敷衍应付,有时喜欢抄袭作业,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4、参与意识不浓。这些学生不愿与老师交流,也不愿与同学交流。上课不愿看书,不愿参与活动。一般只对结论感兴趣,对探索过程不愿参与。这种心理妨碍了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 二、学困生的成因 脱离学情,教法不当是造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 1、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方面不得力或不得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阅读与数学思维训练等。 2、对学困生关照不够。上课提问与平时指点对优生多一些,对学困生少一些。在批改作业时,对差生造成错误的原因未能具体分析,当面指正。 3、在升学的压力下,为了提前授完新课,在教学过程中盲目加快了进度,删去了一些必要的探求和推导过程。同时,还打“疲劳战”,搞“题海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把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变成了习题课、考试课,最后变成了部分学生的“厌恶课”。 三、学困生的转化 1、填补双基缺陷,完善知识结构。 基础知识缺漏是影响学困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加强学困生原有知识技能缺陷的弥补。 (1)强化复习,及时补漏。学困生之所以成绩差,主要是因为对所学知识不能经常复习巩固。因此,对学困生一方面要提出复习要求,另一方面要利用课堂提问检查他们知识的复习掌握情况,发现漏洞及时补上。

教师应如何对待“差生”

教师应如何对待“差生” 计算机系温跃平 在很多人眼里,都会认为,差生是指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表现也差的学生。他们缺乏学习动机,道德观念、是非观念模糊,情绪消极、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而且有不良的行为习惯。 作为一名技工院校的老师,我认为,差生是可以转化成好学生的。况且,转化差生是每位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爱。差生的心理最脆弱,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或许之前都没出过远门,初到学校,他们更需要老师真诚的关心,尊重和爱护。这种师爱往往是医治差生心灵创伤的最好方法,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金钥匙。“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这份爱,才会在转化差生的实践中转变观念,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耐心;有了这份爱,才会在转化差生的工作中多一份细心,用博爱和宽容代替粗暴和训斥,用博识和娴技去吸引学生;有了这份爱,才会在转化差生的过程中主动地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条件和让他们走出尴尬的台阶,才会耐心地去辅导和帮助,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二、研。要转化差生,就要对他们进行寻根究底的研究。这种研究,一要思考分析差生的类型,是属于学习基础方面的,或是属于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方面的,还是属于其他方面的;二要深入研究每个差生差的根源;三要调查每位差生的心理,调查他们对学习、生活、班级、同学、家长的态度和看法;四要研究制定转化每个差生的方法。 三、激。激发和调动差生学习,学习的兴趣是转化的内在动力,是转化差生成败的关键。差生往往缺乏自信,特别是那些由于行为习惯和心理原因引起的差生,更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采用成功和信任来激励他们。一旦他们有点滴进步,

关注学困生的教学策略

关注学困生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感觉良好,学生兴趣高昂,课堂教学气氛热热闹闹,但考试下来,学生的成绩并不理想。事实上,这是一种假象:少数优等生与老师的互动掩盖了绝大部分学困生实质上的不参与。课堂成了优等生与老师的舞台,学困生成了旁观者。每次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被优等生抢先回答了,他们回答不了的问题,学困生更是啃不动。旁观者的滋味很难受,久之,学习的信心在逐渐消融,失败感充满整个心里。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忽视学困生,不能以优等生的优秀表现代表全班的学习状态。可以说,优等生的表现属于个别现象,绝大多数学生未得到重视。老师因对正确答案的期盼心切和赶教学进度,总不愿留点时间给学困生,他们总是被赶着跑,一路上没有欣赏到任何美景,也就没有深刻的体验,留下的只是累的感受。教师过度关注结果,还会把学生的猜测当着是聪明的表现加以褒奖。这会助长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不利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培养。如何避免出现这种局面呢? 一、延迟作答。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求立即抢答,而是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再示意学生回答。这样,思维敏捷性差的学生就有时间进行思考,有机会表现自己,可以对同学的回答作出评价,对自己的回答进行整合,调动已知解答新知。 二、先思后议。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独自尝试解决问题,之后再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才是全班交流。没有学生的独立性,小组合作就成了假合作,流于形式。有的学生在那儿谈论的话题与教学内容根本无关,做样式敷衍老师。这是学生经过多次尝试后获得的策略,因为这时讲点闲话老师不知道。这种现象在优质课比赛中最常见。真正的合作需要每个成员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当旁听者,所以,每个人都要发表看法。小组可以不形成统一的见解,等全班交流后再统一意见。 三、书面表达。让学生将自己的看法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答卷中发现思维结症,检测出学生的真假明白。避免学生出现滥竽充数,蒙混过关。 四、思路解说。当问题得到解答后,教师不要急于转移话题,可以让学困生说出思维的难点,然后让优等生说出他的思路。这不仅能让优等生理清思路,更可让学困生获得启发,打开思路,使思维的敏捷性、开阔性得到培养。这是对学习过程的重视,而不仅仅是结果。 五、学生互疑。让学生对他人的解答进行评价与质疑,这是真正的交流。学生要作出评价、提出问题,必然以自已的思维独立为基础。通过互疑,学生获得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总是对学生进行评价,久之,学生就对教师形成了依赖,等老师拿主意,自己缺乏判断能力。 六、谈谈感悟。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不能仅凭课堂上学生有多精彩表现来判断,而应由学生来判断。让学生谈谈收获与体会、困惑与不足,这才是真正的教学效果,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补偿有积极的意义。缺少了这一环节,就像平日里教师的听课,如果只听课不进行沟通评价,则对授课教师没有多大的益处,听课者也失去了解他人观点的机会,只有听课与评课结合才是互有益处的。教师要有勇气直面学生,征求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虽然学困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自有其不足,然而,教师的教学没有兼顾到他们也是不可否认的。多数情况下,教师是以中等生作为对象来备课的,而上课时又不自觉地以优等生为参照。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教育只有在他们扰乱课堂纪律时、在他们考试不及格时、在他们作业不达标时,并没有在课堂教学中把他们放在参照的位置上。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设定的教学目标就应让学困生能达到,要以学困生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让学困生来评价教师教学。教师在每节课中随机散发多张评价表,以学困生为主,

教师如何对待学困生

如何对待学困生 有人说:学生是一艘轮船,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能否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教师起到导航的关键作用。对于学困生就更需要一盏导航的明灯,照亮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而学生学习困难是一个较大的群体,主要包括暂时性困难、能力型困难学生、动力型困难和整体性困难学生。但往往有部分所谓的“学困生”,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和行为习惯上的表现较差,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那么,如何对待“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呢?我经过尝试,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学困生,只要我们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关注,关心他们,并且利用班级的整体力量,对他们实行思想教育、跟踪、督促、辅导,给他们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困生一定会取得阶段性的、不同程度的进步。长此以往,最终能够使他们获得成功,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一直以来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对学困生要有热心 我们平时说的“学困生”,主要是指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因为他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表现不好,影响了班集体,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冷落或薄待,因而感到心灰意冷,无心向学,导致各方面表现越来越差。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困生”也是自己的学生,人是需要尊重的,教师要学生尊重,反之,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只有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共同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一般地说,老师比较关心重视品学兼优的学生,其实“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热情关心。作为教师,要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困生”,不要冷落“学困生”,要让“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热情关心,感受到被关心温暖,从而鼓起学习的风帆。 如我班的罗俊林同学,由于学习、行为习惯都比较差,受到同学们的冷落,甚至疏远。因此,他无心学习,整天闹事,经常与同学们发生矛盾,成绩越来越差。我觉得他是比较聪明的,只是他的学习习惯和知识基础较差一些而已,只要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用心去学,相信他一定会学得好的。于是,我经常找他谈心,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他学习,经常打电话给他,跟他谈学习、谈将来,谈如何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同时,进行家访,得到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他。这样,他感到老师对自己的热心,感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慢慢地对学习有了信心。这时,我又发动同学们帮助他,特安排一名学习好的同学跟他同桌,经常性地帮助他。每当他有的点滴进步,我及时在班上表扬他、鼓励他。这样,他在学习上越来越用功,改变过去那些坏的习惯。后来在水平测试中考出了比较好的成绩,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成绩都比上学期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对学困生要有信心 自信是成就大事最重要的条件。有这样的一句名言:胜利终将属于那些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学困生”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有进步。其次,教师本身要对“学困生”有信心,相信经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加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们一定会有进步。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抓住“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和长处进行鼓励,让其更加进步。再次,许多“学困生”由于成绩差,在心里有自卑感,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让这些“学困生”重拾自信,树立信心。在学习上,给予差生更多的帮助,辅导,如课堂上多设一些

教师该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教师该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所谓“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在任何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困生都是存在的。学困生由于长期成绩不理想,经常遭受父母的斥骂,同学们的冷嘲热讽,老师的“另眼相看”,他们通常都很自卑,如何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试: 一、教师要善于关心学困生,给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教育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特别关注老师对自己的评价,需要老师的爱。学困生们由于学习成绩差,需要承受来自老师、同学、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比好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与关爱。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生活中,我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他们,经常与他们谈心,告诉他们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努力化解他们心头的坚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生活、学习各个方面去真诚的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启他们封闭已久。比如我班的孙雨欣同学,因为父母离异,在生活上缺乏母爱,使她变得孤僻、厌学,使她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学习上给予关心,并举行了《我们是一个大家庭》的主题班会,大家的满腔热情感染了她,她含着眼泪表示要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从此,孙雨欣同学重新振作起来。到了期末,她的成绩明显提高了。由此可见,“关心”不仅体现了老师无私的爱,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二、教师要善于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其进步。 学困生成绩低下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数是因为对旧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系统的理解前面所学的知识,造成知识断层,严重影响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方法在各班级教学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学困生。如何提高这些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对学困生的一些转化方法: 一、加强感情交流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时,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学好这门学科。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的途径是很多的,从学习上到生活上,可以在课间聊聊学习中遇到哪些问题,聊聊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等等。平时教师也要注意多用和蔼和激励性的语言。目的都是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他的老师是一个可依赖的人,老师布置的工作都乐于完成。 二、激发学习兴趣适当的教育手段可以辅助教学使教学变得更有效。例如,我们可以为学困生制订学习目标,如果达到这个目标就可以进行小奖励,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让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这样既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困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到知识。 三、增强学习信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赞扬,对于后进生来说,这显得更为重要。一个欣赏的微笑、一句深切的表扬,都给学困生带来巨大的动力,使他们可以完成平时难以完成的事情。其实,学困生就像车的轮胎一样,用久了就会没气,时而要为他充充气。所以不要吝啬我们表扬的语句,它会让你事半功倍。 四、尊重个体差异每一个人的能力水平都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好、中、差三类。每个人的学习需求不同,如

果一节课只制定唯一的学习目标,那恐怕几十个水平不同的学生难以达到同一个目标。甚至导致达不到目标的学生越学越没劲,环环脱节,变成学困生。所以,有效的设计教学活动,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共同基础,然后确定本节内容的扩展方向及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是有必要的。同时,要分析所教的学生,具体到每一节课来说,要根据本节课所规定的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目标,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让学困生在课堂上也学有所成,可以大大减少课外辅导的时间。 五、落实课改理念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索模式;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低坡度,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教法上适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因材施教。这样会使学生采取积极进取态度,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改变对数学的厌学态度,学习成绩提高会很快,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学困生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时可以把学习困难的局面扭转。教无定法,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只要大家不放弃、不抛弃,持之以恒,学困生定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园丁多用“心” 花儿不犯“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

园丁多用“心” 花儿不犯“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点滴谈 发表时间:2011-09-09T16:22:29.150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49期作者:刘华成[导读] 没有对学生满腔热情的爱,便没有教育。 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注意对学困生的转化。俗话说得好“一个螺丝打坏一锅汤”,如果不注重对学困生的转化,很难说能够将教学工作搞好,也就很难形成“学风浓、班风正”的良好育人环境。目前,农村初中生中“学困生”仍占相当大比例,这对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班级建设和管理。因此,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农村初中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我就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学困生转化谈一点粗浅的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一、给予关爱是前提 没有对学生满腔热情的爱,便没有教育。确实,诚挚的爱能够缩短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感情距离,赢得学困生的信赖,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我用对待“双优生”的感情去对待“双差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当他们学习赶不上队时,热情给他们辅导。当他们犯错误时,批评教育要讲究方法和尺度,要压得下心头上“恨铁不成钢”的火气,要容得下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反复。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是好的。如我班有一个叫王亮的学困生,语文课上一直无精打采,眼光呆滞,我让回答问题半天醒不过神来。偶尔交来的日记短短几行字中充斥着对生活的消极态度。下课后不与同学一块玩,总是呆呆地一个人在一边,似有心事,同学们都感到不易接近。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怎么使他走出低谷,像正常学生那样愉快学习、轻松生活呢?为此,我首先加大情感投入,主动与他交朋友,聊聊学习,谈谈兴趣爱好,说说日常生活,使他感受到老师对他格外关爱。时间一长,他发现老师并没有偏爱优等生,没有对他有一点歧视,就主动跟老师谈心,说出他内心的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我平时有意同他说几句俏皮而幽默的话,使我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近。后来,明白了他学习不好的原因,他的家庭是组合家庭,他在家中得不到任何亲情和疼爱,常常遭到冷落,久而久之,他内心的孤独、自卑心理越来越重。他说:“我的学习、生活后妈从来不管,只有父亲有时过问一下。”而对此情,我就经常同家长保持联系,面家长交流家庭教育方法,使他在家中尽可能多得一点温暖,多受一点鼓励。经过近半年的努力,这位学困生进步很大,语文作业由不爱交到主动上交,上课发言积极,日记中明显表现出对生活的乐观情绪。 二、树立信心是关键 教师要鼓励学困生,帮助他们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识。有位教育家说过:“把孩子看圆了,孩子就像打足了气的轮胎,一跃千里,把孩子看扁了,孩子就泄了气,无力硅步。”学困生普遍自信心差,学习积极性差。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必须要鼓励学困生,帮助他们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识。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学困生,分析他们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从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以闪光点为突破口,进行表扬鼓励,使他们树立“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信心是“学困生”成功的基础,在对待“学困生”方面,一是教师自身要树立起信心,要相信每一个“学困生”不仅有进步的心态,也有进步的渴望,老师只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全身心地投入,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二是要树立起转化“学困生”的信心,“学困生”身上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蕴藏着一些不引人注目的“闪光点”,老师应选择有利时机,适当加以表扬、鼓励,循循善诱,唤起其积极向上的心灵火花。 要善于把握学困生的闪光点,学困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弱,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格,每当这种闪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进行引导的最好时机。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抓住哪怕是微弱的亮点,也要给予鼓励,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上进的信心。 三、查缺补漏是方式 知识上的缺陷是学困生的本质特征,要帮助学困生补缺补漏,首先要查明学困生现有知识缺陷的性质和程度,查明导致这些缺陷的各种因素。这一过程可借助于教师个人对学困生的日常提问、作业分析、课堂反馈、个人访问及各种诊断性测验等方法去完成,我就会诊结果出来后。(1)组织学困生对教材系统复习,保证学困生对基本知识体系的掌握。(2)对学困生实施“区别教学”,它并不是一味降低难度、删减教材、减少作业负担而使学困生放弃努力。“区别教学”的实质就是对学困生进行人为区别的特殊帮助,针对学困生在知识中的弱点采用课外开小灶。(3)为学困生设计适应其程度的个别练习。在这一点上,目前学校通行教师为让学困生掌握知识而要求他们完成大量练习,这往往是白费时间,甚至使学困生丧失自信心。因为,不是作业的数量,而是作业的质量决定学习的效果,若是使学困生停留在多次重复的机械练习水平上,不管教师主观愿望如何,在学习上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教师应从大量练习中挑选最重要、最典型的习题,并考虑学困生完成的可能性,这对学困生掌握知识更有效。(4)注意通过补习弥补其知识缺陷,但这一定要适当,并把这压缩到最低限度,以免造成较重的学习负担。(5)及时检查、了解和评定学困生的学习情况,防止学困生在知识掌握上出现新的“空白点”。 四、齐抓共管是保障 学校、家庭是学生最主要的两个活动场所,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的形成也与家庭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我发现主要有这样三种情况: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灌输不正当的“处世哲学”,养成学生懒散任性的坏习惯;另有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以致孩子能力达不到,长期心理受到压抑,最终导致厌学,成绩一落千丈;再有就是父母对子女要求不一,父亲要求严了,母亲就护着,这样使孩子有恃无恐,形成心理变态,表现出撒谎,不认真学习,对自己要求不严等。所以在平时工作中我注重协调家庭的力量,协调其他教师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在这个方面,我主要是采取校信通的形式,把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家长理解并配合我的工作。其他课任教师支持我的工作。 其实作为家长,他们也急切地想知道孩子在校的情况,想了解学校教育内容。因此,我一般会在每学期开学不久,就精心设计安排一次口语交际活动,请家长一起参与,如以“推进素质教育,使孩子成为明天的栋梁”、“让我们健康成长”、“为了不使孩子落后”、“托起明天的太阳”等为题的口语交际活动。会前,我让每一位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或一段话,内容包括入校两月来的学习、生活、收获以及最高兴的事、最遗憾的事以及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在口语交际课上,让学生将自己所写的信或话读给自己的父母听,使家长听后就能大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情况以及自己孩子的一些想法。然后让家长代表谈听后感受。最后让学生表演自编自演的节目,让同学个个上台展示自己,使每一位家长看到自己孩子闪光的一面,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教师的教育下所形成的综合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