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真情传递》美术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美术《真情传递》美术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美术《真情传递》美术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美术《真情传递》美术教学设计方案

一、相关标准陈述

美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美术(设计?应用)教学要求: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的组织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教材?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是江西版教材七年级14,属于“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真情传递》是一堂设计课,学习如何制作贺卡。通过分析教材,我制定了教学目标。即了解贺卡的种类、形式;掌握贺卡的制作方法;通过自己制作的贺卡,增进与同学,父母,老师之间的情谊。学生通过本课设计制作能力的培养、锻炼。更有助于以后学习设计制作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动手制作能力,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是掌握的一些制作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从欣赏贺卡,分析贺卡的艺术特色,亲自实践制作贺卡,使体验到学习美术所带来的快乐。

三、本课学习目标

1.学生学会贺卡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

2.利用卡纸及其他材料初步设计出有自己格调的贺卡。

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关爱身边的亲人朋友,懂得交流感情;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评价活动方案

以定性为主量化为辅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与学习能力、收获与反思进评价性。

1.参与态度.学生参与活动的认真程度,以及是否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动脑、主动提出疑难点、认真查找资料、准时完成学习任务作为评价的依据。

2.合作精神。包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与别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和实践能力,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进行评价。

4.通过师生共同点评,分别对每个人或每个小组完成的情况进行表扬。

五、教学活动方案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欣赏讨论探究

尝试创作表现

交流体验感悟

课堂小结

播放音乐《生日快乐》(板书课题)

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引起学生制作贺卡的兴趣。

展示贺卡作品

1,贺卡的艺术特点

贺卡是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生日等互相赠送具有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它能显示爱心、表达美好的祝愿,给我们增添欢乐、友谊和节日的气氛。贺卡多以热烈、欢快、优雅、温馨为基调;内容及外在形式高雅大方,庄重喜庆。

2,贺卡的结构样式

1)种类:生日卡、节日卡、谢师卡、友谊卡、公关卡等。

2)结构形式:、立体结构、音响结构、光学结构等,形式有单页式、复页式等等。

3,贺卡的制作材料和方法

1)构思起稿,确定主题、内容。

2)设计形式、图案文字安排。

3)选用材料,描绘,配色,制作。

尝试创作表现

四人为一小组,让学生共同尝试、质疑,领悟完成作业。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基本知识,平面、立体设计知识,设计制作一款送给同班同学的友谊卡。要求以小组的名誉共同创意制作,主题鲜明、内容、形式统一,纹样、文字美观协调,内容情调健康,要具

有一定的格调追求。

教师总结在音乐中激起情感,调动制作贺卡的兴趣。

欣赏贺卡,回答问题

学生欣赏讨论贺卡的艺术特点

学生出示课前收集好的贺卡、贺卡图片等资料,尝试探讨分类

学生探讨制作环保贺卡的工具材料与方法。讨论:其制作步骤。

四人为以小组,完成“生日快乐”贺卡的制作

学生作品展士

把亲手制作的贺卡送给同学朋友

六、板书设计

真情传递

一、贺卡的内涵及艺术特点

二、贺卡的结构样式

三、贺卡的制作材料与方法

四、设计与制作步骤

1)构思起稿,确定主题、内容。

2)设计形式、图案文字安排。

3)选用材料,描绘,配色,制作。

教学反思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打破以前的课堂常规,放手学生,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和回答问题,并且动手制作出来漂亮的贺卡,学生切实体验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有了这个台阶,我会努力上好每一堂美术课

美术教学策略和方法

美术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概念: (一)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整合应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全局性和指导性。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三)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策略是比较宏观的,而方法是较为微观的。比如选择一门课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安排知识内容体系,这就属于宏观的教学策略。根据这一教学策略我们可以选择较为细致,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怎样讲解某个概念,怎样介绍某些美术作品等等。 2.策略重在预判,方法重在实施。 联系: 1.策略统摄方法,方法为策略服务。 2.两者都与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美术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 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也不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而是可供师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的方案,是具体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 3.灵活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立,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二)美术教学策略的分类

1.学习方法策略 在我国的学校,很少有老师教过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因此,学生只有靠自己辛苦摸索,低效学习,结果费了很大的力气,只吸收了需要掌握的知识的一点皮毛。而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影响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学习方法的有效训练。如记忆的技巧、思维方式的分类、思维的转变、创意的组合等,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正确的方法好比得力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定位某些知识和在学习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时,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会学习是21世纪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在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名为《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报告中,“学会学习”就被列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7教师在实行某个新想法的时候不妨在课前拿出一部分的时间来介绍与之对应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在教学之初,我们可以首先倡导学习方法的策略。 2.信息收集整理策略 创作或设计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安排、重组信息,并创造新的信息的过程。然而,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教师需要解释成功或错误的例子,进行启发和指导,使学生认识到必的要信息选择。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当然,教师则应当引导和提供必要的信息渠道。适当布置一些美术方面的词语、问题让学生利用辞典或百科全书查阅词义或解释,或要求用速写的方法记录形象,都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源、收集信息的能力。社会教育设施、国际互联网或自然环境都是信息源,应当让学生了解信息查询、检索、收集的方法,能够利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互联网等收集所需信息。信息收集策略在教学条件较好的城市地区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对比学习方法策略主要的关键在于信息搜集的广度。 3.培养态度与情感体验的策略 在一般学校教育中,情感、态度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含糊、抽象,如何形成、如何评价等都未曾明确。对此,我们认为对于未来社会的人才而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比知识、能力更重要。情感态度应当包括各种人类的高级情操: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等。 美术活动本身就是情感表达的过程,也易于将个人的情感(甚至情绪)、态度形象化地诉诸美术作业之中,只要进行主题性的创作活动,其中必然体现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即人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一种道德感和“善”的表现。 学生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学习许多美术知识,又需要用美术的手段来表现客观现实或自己

初中美术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方法 摘要:本文以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成绩为中心,通过提高学生自信心,加强对于课堂工作的组织管理,对待学生应本着热情、热心等原则方法,通篇记述了初中美术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通过增强师生感情等方法,使学生美术成绩不断得到提高。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原则;提高 美术教育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美术技能,有助于为学校培养特长人才,有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方法: 一、发现“美”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有步骤、有计划指导学生发现“美”。在学习兴趣提高的同时,注重个性发展,依照美学特征,让学生享受美,创造美。在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潜力,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只有学生不断地发现美、认识美、探索美,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对于美的认识。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美术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意识与能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整体协调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操作。 三、培养学生的感知与创造能力 感知是人类的基本能力,情感智慧的发展延续。在学生自主学

习中,利用现有条件,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引导、强化学生的体验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达感情。同时,在素描学习中,注意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突出教学个性对于美术教学进行创新。 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是学习美术课程的重要动力。美术新课标提出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学生评价。教师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入手,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意见。通过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增加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意识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培养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能力。青少年的心理因素决定学生不会主动表达、流露自己的情感。提高青少年的情感表达,有利于学生增加对美术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教师应注意表达方式,突出整体与综合评价,切莫以偏概全,紧盯缺点。初中美术教学应以鼓励为主,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美术成绩与艺术品位。 六、增加个性指导 1.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美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帮助。在泥塑制作环节中提示学生水的问题。在手工剪纸环节中,应提醒学生剪纸构图结构问题,

中学美术教学方法

中学美术教学方法 摘要:传统的中学美术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不能调动初中生的绘画兴趣;美术课堂管理流于形式,学生我行我素。而且,中学生对美术课的重视不足,认为美术学不学都可以,反正也不是中高考的必考科目。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美术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精神,锻炼初中生的表达能力和绘画水平,促进中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中学美术;绘画;教学方法;审美情趣 中学美术教学具有实践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可以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调动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逐渐成长。那么,中学美术教师应该如何发挥其主导作用,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的经验进行详细论述。 一、优化教学设计,挖掘学生潜力 中学美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设计,根据中学生的实际特点,选择具有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促进中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挖掘中学生的学习潜力,给中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中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讲中学美术《优美的校园》,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结合校园建筑物,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指导学生运用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通过运用图画、引导、提问等,让学生看、听、说、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讲授。我将美术课堂设置在校园中,带领学生游览校园环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结合所准备的教具图片与学生共同研究成角透视与平行透视的关系。然后,我让学生拿出笔和纸,选定位置和角度,在校园中进行景物速写,充分调动中学生的绘画天赋。 二、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具有活泼开朗、好奇心强的特点,所以中学美术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把握实际学情,构建具有趣味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情境,给中学生带来全新的绘画体验,从而激发中学生的绘画兴趣,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在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需要中学生的日常生活,选择具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提升中学生的审美感受。比如,讲中学美术《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让中学生学会从不同

高中美术教学策略浅析

高中美术教学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18-11-06T14:22:09.270Z 来源:《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6期作者:王薇 [导读] 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 吉林省通化市第十四中学134003 摘要: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高中美术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拓展美术视野,陶冶审美,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美术也能帮助学生学习和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等。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一、高中美术教学现状 美术教育作为高中生所修科目之一,是高中系统教育中的一部分,但是美术教育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所有的心思和经历都放在语数外,政史地,生化物这些能够在高考中使学生们的高考成绩脱颖而出的科目上。学生们对于美术教育的意义理解不够,重视不足,而教师们对于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也是认识不足,对于美术教育的教学策略上也是过于墨守成规,创新教学力不从心。美术教育在高中阶段,除了艺术生会作为专业课程用心学习以外,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则是把美术科目作为兴趣科目学习和应付了事,这也就使得美术教育在高中阶段处在尴尬的境地。 二、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1.提高美术教育价值的认识。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育系统,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美术教育是在丰富学生们的生活情趣,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专注力。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和学生要深刻认识到美术教育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作用,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美术教育的认识,重视美术教育教学。 2.改变教学现状。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照猫画虎,而这样的教与学的模式,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教师墨守成规的教,学生敷衍了事的学,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学生也是应付差事般的完成,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也只是按照学生提交作业的作品,给予教师认为该得的分数,并没有认真审视学生作品的好与否,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里。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给以及时的评语,对学生的作品给予中肯的评价与鼓励。因此学生也并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通过教师给予的分数,学生也只是看一眼而已,并不能通过教师给予的分数,认真审视和判断出自己作品的优劣,更感觉不到教师给予的鼓励与评价的温度。因此教师要寻找到创新教学的方法,改变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重新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们重新燃起学习美术的兴趣。 3.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耳目一新,使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高涨。因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改变以往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推陈出新。教师也可抛开课本,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搜集名家画作,让学生们品鉴赏析甚至是临摹。名家画作的赏析,一般包含了作者的心情、境遇、情怀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名家画作的画风或抽象,或风景,或人物等,无不都是通过作品,表达作者的情愫。品鉴作品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空间,让学生们多看多思多说,通过品鉴,也能让学生感悟到自己对画作的理解,这也是学习美术作品的一种方式。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们展示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宽泛的应用性。美术的应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家庭装修设计,楼体外立面设计,服装设计,甚至是公安部门的悬案疑案等方方面面。教师可以整理一些地方标志性建筑,向学生们展示标志性建筑物的设计特点,设计理念,设计师的背景等。在服装设计方面,教师可以整理一些近期的服装时尚周的设计作品让学生们鉴赏品评等。教师要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学生们认识到美术教育的应用广泛,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以便提高学生们对美术教学的热情和兴趣。 4.提高教师素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者,也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能跟得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为学生解惑授道。教师的美术素养关系着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的审美也关系着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美术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热爱艺术的精神,更要有专注艺术耐心,因此美术教师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一双能够创造美的巧手、一颗分享美的心灵,更要把艺术气息融入到自己和学生们的生活中,让教师本身所自然融合的艺术魅力在无形之中感染和熏陶学生的艺术细胞,让更多的学生热爱艺术,让学生在艺术的世界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参考文献 [1]齐明娟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24)。 [2]张有金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 [3]巫晓疆实现高中美术教育审美价值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2,(05)。 [4]徐小明探析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J].考试与评价,2012,(04)。 [5]杨竞新课标下关于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03)。 [6]王芳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之我见[J].成才之路,2012,(08)。 [7]周玮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01-07T16:05:29.030Z 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2019年4月总第168期作者:陈基森[导读] 与生活实际、自身经验相结合,设置新颖且有趣味性的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欲望,实现趣味性教学。 广西博白县英桥镇第一初级中学537600 摘要: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的需求,初中美术已进入新课程实验阶段,美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审美的重要途径。关于初中美术教学,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制订出了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兴趣临摹教学观察能力鉴赏评价与实施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上好这一门功课呢?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一、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程理念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持久学习的基础。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巨大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能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就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初中美术学习需要保持一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立场出发,与生活实际、自身经验相结合,设置新颖且有趣味性的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欲望,实现趣味性教学。 二、通过细致临摹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可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观察能力的培养存在于每一学科的教学之中,只是各有侧重。而美术学习过程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必须兼备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都应把观察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在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学实践中,主要是从理论研究、绘画训练、临摹欣赏和评论教学这四个方面进行的。教师要给学生讲授全面观察的方法及重点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学会怎样正确的观察所要描绘的物体。只有掌握正确地观察方法才能在绘画训练中准确无误地描绘物体。当然,在临摹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临摹,来取长补短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对于画的形式的临摹,要求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用坐标格作准确临摹;另一种是自由而准确的临摹。比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写实范本,这样有利于初中学生理解和接受,也便于学生分析和把握。有时,需要要求学生采取不同的临摹方法。不过在临摹过程中的重点是不能脱离成功作品的风格和特点。这样就能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临摹丰富自己的视觉艺术形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觉地认识美、热心地追求美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其获得高洁的精神享受。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对于画家来说,不是因为他们是艺术家,而是因为他们具有观察力,具有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塑造美的能力。 三、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除了书籍、美术馆等资源是我们初中美术学习的课程资源外,计算机、互联网也可以让学生最直观地去了解美术的资源。在初中美术鉴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对计算机、互联网资源的主动收集,并且经过筛选、分析和整理相关的背景资料,从而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例如:关于房子建筑的鉴赏,我是这样引课的:我们国家设计的房子与外国设计的房子,应该如何来鉴别?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网址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找到资料,让他们观察、想象、创新和表达等。无疑这样的引课,让班里一下就热闹起来了,这让我很吃惊于学生的知识这么丰富。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对初中学生的美术学习有很大的好处。从艺术家的感知角度、美术史的认知角度、艺术流派的演变以及美术文化现象等方面,都可以使学生在初中美术学习中提升审美判断能力和评述能力。还可以通过对比的手段来提高鉴赏能力,学生通过对中西美术文化的对比、乡土美术的寻觅、跨学科知识综合探索,获得探索和创新的勇气,从而提高了鉴赏能力。 四、注意评价与实施方法的运用 评价,从美术的角度来说,就是指评价者从一定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成就得失、是非功过作出判断和评定,也是指对作品的特点、质量、意义等等做出全面的评价,也有鉴赏的意思,也叫艺术批评、艺术评论。在初中的美术教学评价中,教师需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促使其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并且要注重评价与教学之间的统一。比如,我们要评价西方现代派美术,就意味着这一流派持有不肯定和不赞赏的态度。只有通过对这一流派的艺术主张,其对作品中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进行认真、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下结论。也只有分析了解后,才能作出正确的评定。当学生在自评或互评的过程中,教师或其他学生也可以提出意见,帮助完善其作品及想象。对于评价的实施,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经过挖掘发现每位学生作品的闪光点,要把学生的任何绘画痕迹都看作其情感运动的轨迹。因为,学生绘画充满着心灵的天真、浪漫、想象、创造和纯朴的个性情感。他们以其欢乐、自由、独特的方式和无规则的线条、图形及色彩所构成的画面,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世界,诉说自己的情怀。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无论他们画什么都要视为其情感的流露,甚至要让其乱糟糟的线条或图象等,都视为学生内心活动的真实表现。尊重学生的审美感受、自身的生活经验,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初中美术学习中,要注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并且适当地开展自评和互评。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自我鉴赏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学生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2013,4。 [2]施永红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_美术_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案例名称名人漫画 科目美术教学对象六年级提供者马珊珊 课时-一一 一、教材内容分析 1. 本课程的内容为岭南版小学美术,第 12册第6课《名人漫画》, 2. 本课从作品欣赏引人,从中获得创作经验。通过大量的名人漫画欣赏,加深学生对夸张的表现手法的认识;学生创作的名人漫画,鼓励学生抓住特征,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特别是学会用简练的线条去概括人物形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夸张,以线描或其他形式绘制人物漫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尝试、体验,在漫画创作中领会漫画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描绘和探讨,激发学生关注名人背后的故事,感受名人的奋斗精神和人格魅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六年级学生处于小学的高级阶段,在智力发育与能力实践有很大的提高,本节课本课为“造型一表现”学习实践课,用不同手法描绘名人的漫画形象是造型,从中培养学生的线描能力、色彩表现能力等美术技能,是一节趣味盎然的课程,十分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学生心智也得以健康发展的效果。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策略:观察式、问答式、启发式、讲授式、自主学习 1. 通过初试漫画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与发现) 2. ①猜一猜:他是谁?(爱因斯坦) ②说一说:你知道他有哪些发明创造吗? ③看一看:哪些外貌特征夸张了? (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提出自身的观点) 3. 通过小组交流,并进行分组汇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 多媒体的运用 2.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12册第6课《名人漫画》 3. 教师课前准备的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初中美术教学中关于欣赏和创新的教学策略

初中美术教学中关于欣赏和创新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8-07-18T15:24:34.1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9月作者:金厚良 [导读] 美术欣赏课作为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金厚良四川省会东县嘎吉中学 615203 【摘要】美术欣赏课作为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9-078-01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担负着传授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的任务。通过美术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美术欣赏课,上好美术欣赏课。 1欣赏题材和内容的筛选 欣赏的题材和内容恰当与否,是一节欣赏课是不能达到教学要求的关键所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能激发儿童兴趣富有学生情趣的、易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方法归类:①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②把所要欣赏的内容进行“童化”的加工、处理;③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 2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美术欣赏课不能只凭教师的讲解,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为此,可采取的教学方法是:①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②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③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④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这样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 3遵循欣赏课的规范程序 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要求一般是由浅入深的理解作品,逐步达到能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为了避免欣赏的随意性,在欣赏课的教学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大致的环节为:①描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作品之后,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作品的题材内容、画种等;②分析:对作品的色彩、构图、造型进行整体的语言表述;③解释:介绍作者,并对作品的意义、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进行研究;④评价: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与探索,对作品进行局部和整体的评价。在这个操作流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作品讲授必要的美术术语,以帮助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如欣赏色彩时渗透“色调”的概念,在欣赏构图时,讲解一下“构图”的含义。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术语后,既能深入地赏析,又能自如地表达欣赏的感受。同时还要注意扣准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反观“自我”来欣赏。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你喜不喜欢这幅画?这幅画要是由你来画你会怎么处理?你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从而深化学生欣赏的感受;另外还要注意,要为学生创设想像的空间和自由交流与表述的环境,促使学生在欣赏中作出创造性的“理解”与“评价”,从而在规范的欣赏过程中提升欣赏的层面。 4加强知识整合 欣赏课如果只一味的欣赏作品,学生会感到乏味,把欣赏课教学与工艺、绘画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与工艺等美术实践的“外力”。如教学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时,不妨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如上《捣练图》一课时,在导入阶段让学生欣赏一下现代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及审美特征,接着进入课题了解唐代人物画中的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最后为了进一步对本课的了解让学生结合唐代的人物造型特点临摹一张仕女图,通过比较与实践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作品的优缺点,还给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明示发展的方向,诱发学生探求美的兴趣与愿望。 5创新教育的内容 5.1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小学低年级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曾经有过一个关于从创新能力的实验:一只跳蚤放在一个盖着透明玻璃板的瓶子里,跳蚤一跳就撞回来,跳来跳去形成了条件反射,当把玻璃板拿开之后,跳蚤再也跳不出这个瓶子了。实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在教育中,不可以限制了学生的独特个性和才能。因此,在美术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保护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 5.2创新技能 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能发挥出创新技能,它是实践能力的体现。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美术教育证要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从而渐渐形成一种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还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想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5.3创新情感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仅仅是体现在实际的操作当中,还要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人格中。比如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在智利和创新情感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学生的创新能力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生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 美术欣赏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逐步认识和提高,美术欣赏将成为美术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

探析新形势下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探析新形势下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摘要】《美术课标标准》在前言中关于课程的性质与价值就指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形成技术意识。本文主要探析新形势 下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ISSN1004-1621(2018)08-096-01 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高中美术教学课程设置基本成型,目的是促进高中生的 多样性发展。 一、依据学科特征因材施教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因材施教"与学科特征两者紧密结合。正 确面对学生的差异,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但必须使人人都能得到 相应的发展与进步;高中学生通过对美术欣赏的学习,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陶 冶情操,了解和形成以美术学科为特征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个性。大部分学生 美术基础一般,所以上课时不要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教师上课前将教材知 识融会贯通,自我消化深入浅出的表述出来,避免使用大量的美术专业名词、专 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句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能力不仅要以知识和 智慧作基础,而且与积极的情绪,特别是愉悦的心情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必须 优化课堂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融洽师生情感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欲。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引趣,设置思维 荒漠、留悬念等方法,当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 瞬间捕捉到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特别是对有美术特长的学生来说,只有使 他们的兴趣受到激发,才有可能让他们更多方面都行到培养和锻炼。在美术课教 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即要体现整体性、基础性,又要体现个别适应性、现实性及超前性,教师不仅要在非常有限有时间里完成美术课的教学任务, 还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艺术素养,体现美术学科的人文性、多元性,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真正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二、注意培养学生对画面的空间感和质感 在画素描或水粉中都要处理好近实远虚、近暖远冷的效果,使画面能有主次 之分,空间之感。比如,水粉静物,有的学生把局部的一些水果、罐子画得很像、很有质感,但是整体看起来,都很抢眼,后面的物体没有虚进去,前面的没出来,由于缺乏空间感,导致整体效果很差。教过素描的老师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 那些理解力好的学生,其画面表现总要好一些,给人一种秩序感,作画过程也有 条理性,与这方面素质有关的如解剖、透视、对形体的归纳及体面分析、明暗规律、线条的组织、虚实处理、色彩处理、作画程序等等,对这些方面理解得越深 越透,应用起来就越自如,画面效果就越好。如果不是从这些根本方面进行训练,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说画面太脏了,画面太死了,或者说画面太乱了,又不告诉学 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到头来学生还是茫然无知。因此,绘画应是感觉与理性 协调配合的过程。强?调感觉,画面多表现性和个性色彩,但表现不好则出现简单,含糊等问题;强调理性,画面多深入细致的刻画,但处理不好容易出现生硬、呆板等弊端。二者兼顾应该是既有强烈印象又有深刻概括力的表现。因此,作为 学生单纯追求表现效果是不够的,还应表现出物体的本质特征。 三、重视美术教学中的立德树人

初中美术教学策略初探

初中美术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新课程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作为美术老师,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只有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坚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坚持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措施,坚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坚持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不断尝试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追求高效实用的课堂教学,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一定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高效教学;主观能动性 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美育学科,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提升艺术素养、训练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美术课边缘化的现状,部分教师或因主观态度的偏差,或因教学方法不当,致使美术教学流于形式,未能取得应有的美育教育效果。笔者认为,美术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优化美术教育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美术教师要把握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当前,高效课堂所倡导的基本要素有三,即学生、教师、教材。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材是载体。

作为美术老师,建设美术教学的高效课堂,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在教师的主导下,以适合学生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教材为载体,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内容的接受者,了解学生要全面、客观、具体,不能一知半解、糊里糊涂,更不能主观臆断、凭空猜测。了解学生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调查知晓学生的学科基础,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内在需求,开展美术教学。对学生了解后,才能知道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才能知道学生有哪些美术学习的基础,包括美术知识基础和美术技能基础;才能知道学生最渴望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有效乃至高效。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让学生迅速适应课堂,适应老师,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这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 二、美术教师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需要学生达成的学习任务,是方向,是准头。离开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肯定是无效的。因此,美术教师一定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首先,教学目标要具体。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都要向学生表述清楚或者让学生心知肚明。只有学生知道了要学习什么,才能够有心理准备在课堂上投入心神专注于学习。其次,确定

最新《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方案 罗山县龙山乡中心校姜保国

兴化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苏省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增强教学质量意识,积极构建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评价方法,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完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网络 完善市级、学区、学校、教师四级监控体系,形成有效沟通、有机结合、有序运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网络。 1. 完善市级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市局中小教科、教研室、督导科具体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工作,制定操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2. 完善学区(督学责任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全市10个学区(督学责任区)全面负责本区域范围内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每学期召开1-2次专题会议,重点督查学校提升教学质量计划的贯彻执行、教学管理的规范精细和教学常规的落实到位,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制度,确保学区(督学责任区)内的学校质量均衡、同步提高。 3. 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中小学要重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每学期召开2-3次专题会议,重点研究教学质量监控相关的制度、计划、实施、检查、反馈、改进等工作。校长要树立质量为本的思想,探索监控教学质量的新

策略、新方式。要加大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提高质量监控信度,有效控制影响教学质量的诸要素,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4. 完善任课教师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任课教师要增强质量意识,养成有效教学和教学反思的习惯,提高有效教学和教学反思的能力;要强化民主教学意识,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要努力研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改进教学的策略、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执行《兴化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关系之我见】历史学科育人之我见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关系之我见】历史学科育人之我见 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人们偏见的影响,美术课在初中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但我们知道,美术课不仅能培养人的艺术素养,而且由于知识的相通性,美术课程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因此,让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不仅必要,而且也是可能的。 第一,美术与音乐、体育课的渗透 美术与音乐在艺术起源里本是最近的姊妹学科,一日造型实用艺术,一日表情艺术。不管它们在起源上是摹仿说、游戏说、劳动说还是表现说、巫术说,都说明它们皆是紧密连在一起。 可是现在学校美术课和音乐课大多是分离的,这固然与师资的艺术修养不足、知识面单纯有关,更重要的是学校课程设置所致。我认为艺术教育需要“返璞归真”,在教学中将它们适时的融在一起。初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太集中,意志薄弱,学生往往在学到美术难点(如造型准确性、色彩的协调搭配等)时就会感到乏味,那么这时教师就可以尝试用音乐舞蹈来调节气氛。我在教“面具设计”一课时,学生各自作业完成后,让他们戴上自己设计的面具,在音乐配合下在讲台上表演,此时课堂气氛骤变,他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艺术享受。 体育活动中的许多场景皆是美术习作基地。各类球类活动精彩片断,造型生动、有趣,我们美术课上的人物动态课经常涉及体育。学校里大小体育活动亦是我们师生展示视觉艺术的舞台,如运动会中标志设计、宣传牌的设计、会场的设计等,学生们可以在体育角逐的同时,享受艺术的陶冶。

第二。美术课与语文、英语等语言课的交融 苏轼曾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语文课是建立在语言文字等基础知识之上的文学艺术。一篇意境好的文章就是一幅优美的画,一件好的艺术品也可以改写一篇好文章。如关于“标志的设计”,语文课与艺术课里皆有。我在上“标志设计”一课时,先列举大量优秀作品,就如何构思、创作等问题给学生一一解读。然后布置学生作业――有关校园内的团体、活动等标志设计,要求附上说明。评价环节我与语文老师合作,语文教师重在作品的新颖性、意境的深刻性,而我重在作品的形式美。我在教美术作品赏析时,经常特邀语文老师从语言角度对艺术形象进行赏析,这样可以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相得益彰的发展。 线描画难点在于概括,手工制作难点在于耐心细致。如果你单一地要求学生机械的学,肯定难于进行下去。英语对于部分学生比较难学,尤其是语境感知,如果借助我的美术学科的一些知识,会使学生的语感体验得到升华,学习起来会轻松许多。通过我与一些英语老师的交流、探讨,在我的美术课上常常有运用一段语境,画一、二插图的情景,而在英语课黑板上也常常有简笔画出现。学生对线描画兴趣也加浓了。 第三,美术教学与政治、历史、地理等社会学科合作 政、历、地教科书上不少插图,涉及到人物、风景、自然等各方面的内容。如历史教材中包含许多艺术史上的名人及文学艺术史等内容,是美术课重要的课程资源。可是不少学生对那些画面却忽略了,也很少去“品读”。美术教师可以大显身手,从这些学科出发用美术的视角进行解读,也可以从美术出发联系这些学科进行深入讲解。 第四,美术教学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的融合 美术与数理化看起来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一者是以感性形象思维为主的科目,一者是以理性逻辑思维为主的科目。但两者也可以联系在一起。美术中的绘画造型、透视学就有助于几何学习。美术活动课将要利用数理化许多知识,必然要与这些学科结合。如在开展

高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高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主持人:王亚 成员:姚芳李晓鸿芦小渭梁莉党琦雨李金莎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价值 在课程新理念的引领下,呈现出美术课堂教学新的面貌与新的活力,有效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随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引发了对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单县近几年在美术课堂教学研究上,紧紧抓住有效课堂教学这一主题,通过教研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不断深化研究的力度,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与策略,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促进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总结近几年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在有效教学上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概括为:一是无效教学,没有目标的“瞎练”,缺乏针对性的“空练”,管理无序的“乱练”,脱离实际的“白练”。二是低效教学,教学无目的的低效,内容无系统的低效,活动无要求的低效,作业无指向的低效。三是负效教学,违背教学规律和本质的“适得其反”教学。 而美术课堂教学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师主导弱化、活动设计过度、问题设置泛滥、合作流于形式、“双基”要求偏低、评价鼓励失真、媒体依赖过分、专业能力褪化等,是当前美术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研究的目标和方法,要通过此课题研究,分析课堂教学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整体推进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在深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问题的基础上,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有效转变,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促进学生学习行为上的有效转变,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上有较大提升;在教学投入与产出上,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的有效性,将课堂教学实施与上升为理论的策略研究,从美术教育科研的高度,深层次的研究美术课堂教学的现

美术 教学设计方案

第五课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一、概述 本课是“设计·应用”课,在教学中要紧扣“情趣”和“立体”两个词。纸浮雕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并且用材简便,制作容易,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和装饰效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体会到艺术的美感和成功的愉悦。是集知识性、趣味性、装饰性于一体的课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纸浮雕的制作方法,并设计制作出一个有立体感的,装饰性强的纸浮雕作品。从而锻炼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形象的概括能力,体验纸浮雕作品的美感。并通过以上的过程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有趣的形象和事物,感受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学习纸浮雕的基本技法:刻、折、卷、搓、组合等,学会纸浮雕的制作方法,构思、制作、画图,应用曾经学过的构图、色彩知识制作具有立体感的装饰性强的纸浮雕作品。锻炼立体造型的能力,对形象的概括能力,创新能力,艺术表现能力。 2、方法与过程:通过欣赏、感受立体造型,经过讨论、分析、了解纸浮雕的制作方和技法,一起合作制作,展示评价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感受艺术与生活的丰富及不可分离的特点,感受艺术的伟大魅力,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以往日常教学过程中,本人通过观察以及课堂上的一些练习测试,整理出了几个学生学习美术常见的问题: 首先,由于我国的考试制度在根本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导致学生对于美术这一科目本身存在的价值在认识上就有一些偏差,认为美术学科只是学习生涯的调节剂、

附属品,并没有太大作用。 曾经就有学生在课上进行物象多视角绘制练习时,将数学作业拿出来写,问其理由以后,学生是这么回答的:“美术又不中考,有什么用?” 其次,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对美术兴趣满满的学生,但由于本身的美术基础知识不扎实,在技能上也缺少一定的天赋,使得其中大部分学生由于自己的实际作品效果不佳从而气馁、放弃。 比如在纸浮雕的构图问题上,大部分学生是做好就随意粘贴,且普遍都偏小,因此在完成的作品当中,无序、无焦点的画面效果最为常见。学生在点评作业时一边觉得优秀作品漂亮,一边又觉得自己的作品相比之下不好看而积极性大减。 第三,现在随着网络的越发便利,学生已经能够接触、吸收到来自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新知识新理念。他们对于自己在没有将想法具体实施之前是空前自信的,不会轻易的听信别人的忠告,这就导致了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教授技法的时候,学生未必愿意耐心听完并尝试去理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题的设计针对本校学生特点,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纸浮雕的艺术特质,更好的体会其装饰性,并在绘制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内心世界,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在教法上,本人采用对比观察法、多媒体演示法、创设情境法、实践指导法。其中创设情境会采用学生既熟悉也有兴趣的事物,从一开始就从心理上拉近课堂与学生的距离;对比观察法则是为了强化学生记忆,让他们通过对比进行思考。 在学法上,引导学生自发的去思考、讨论、观察。课前可以让学生先决定好小组成员,通过组员间的取长补短,总结看到的物体特征,发现彼此间遗漏的细节。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范图 学生用具:各色卡纸、2B铅笔、橡皮、剪刀、刻刀、双面胶、 六、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