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

八年级下册第五课《三大改造》教案

(一)背景

学生对三大改造的有关知识不了解,尤其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所有制的转变缺乏知识储备,理解概念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堂课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让学生通过已有现实社会中的现象、认识来说明“三大改造”发生的原因、条件及历史意义,并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教学主题

本节课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利用现实已有知识说明历史疑难概念,化难为简,转变学生认识,启发历史思维,实行小组互助合作。加深学生对生产关系变革知识的理解,前后联系对比,记忆深刻。(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了解并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充填小故事辅助提高学生兴趣;适当补充一些课外材料让学生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四)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主要介绍的是三大改造,讲述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图片,通过图片分析历史现象,联系生活,以情感人。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是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难点是三大改造的实质。对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涉及政治经济学内容,讲授时重点突破。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小组合作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看过赵本山和宋丹丹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小品中有一情节令我印象深刻。

师:现在的中国同学们都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那么中国是怎样步入社会主义行列,实现公有制的转变呢?

师:我来告诉大家,国家是通过三大改造的方式来完成向公有制转变的。师:那么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家是对哪三大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吗?生: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师:回答很好。那么谁又知道国家是如何进行改造的呢?如何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成公有制呢?

(教师通过小品内容设疑,引发学生思考,启发点拨。)

(教师出示多媒体,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内容,小组合作解决学案上的内容,提出心中的疑惑。(学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提得好。关于三大改造的内容我们必须详细进行讲解。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首先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了有关土地方面的一些问题。

(回顾土地改革的知识,让学生加深记忆)

师:的确,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对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来说,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

然而,我们在享受巨大欢喜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国情。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了生产

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会采取什么办法呢?

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师:真棒!毛主席下达了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后,各地农民纷纷报名参加合作社,脸上露出了喜悦,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农民利益得到了保障。同学们通过课本上的两幅图片来看一下农民们对国家实行这一政策的支持。国家经济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全民共同富裕。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师:对农业的改造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对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呢?生: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师:真聪明,一点不错。手工业的改造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令人欣慰啊!拓展延伸(新中国生产关系调整四部曲)

①土改中农民埋

界桩②农业社农民在分粮③人民群众高举标语牌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师:好!同学们,在农业、手工业改造同时,国家也对国民经济中的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改造。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次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不同的,不仅表现在态度上,也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还有独创。下面请同学们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交流讨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