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影评3篇

末代皇帝影评3篇
末代皇帝影评3篇

末代皇帝影评3篇

末代皇帝影评1

其实很多年以前就受到《末代皇帝》的片段影响,但直到昨晚才真的第一次把他看完,可惜昨晚突然跳闸,然后只得今天补补情绪。

有一种感慨,幸好是西方导演拍的,贝托鲁奇的从自己的艺术视角用映像与解剖剖了一段历史,几种人性,"政治"概念在里面已经轻到了你无法愤怒的程度,转念一想,如果由中国导演在几十年前拍,或许要顾及很多东西。

这部电影真心的是属于西方的,一开始还没弄明白,后来才知道连对白都是彻彻底底的英语。幸好电影走了"两条叙事线",如果单从过去的溥仪和现在的溥仪来做线性叙事,反而会让影片丧失了一种叙事的活力,恰恰是这跨越了时空的两条线索,我们才更深刻的体会到情节的张力,和各自人物的饱满性格。

在故事的前半段,个人最欣赏的首先是宫廷里的人物服装,这真的让我眼前一亮,以前真的不知道奶妈的装扮,慈禧的模样,嫔妃的服饰,喇嘛的动作等可以这样演绎,这是被新世纪的银幕形象洗脑后的我所为之惊喜的,给了我一种异常兴奋的真实感。

另外紫禁城的远景,大远景我真的爱死了,让幼年溥仪的性格一一映射,还有世界已经变了,为了而宫廷里的气氛而演绎的音乐,在紧张的国情下展现的"封闭的闲时感",今天才知道那首主题乐。

非常喜欢贝托鲁奇从小物件展现的溥仪情绪,第一次是摔死老鼠,后来是离开紫禁城的网球,然后是文绣离开后的扔狗,最后是跨越时空的蛐蛐。个人非常喜欢这封闭式的行为布局,至于其他,要说的很多,就留在以后吧末代皇帝影评2

配乐非常好听,很有东方的色彩,与电影相得益彰,可惜的是女人的口红画的好小,应该不是中国的传统,大概是导演曲解的或者是有意为之的吧,另外听着英文总感觉怪怪的,个人感觉要是中文应该会更好吧,不免感到有些遗憾呀~

来来去去,纵观溥仪的一生,不免感到人生如戏,他始终是历史的玩物,命运的牺牲品:

当他有自己的家时

命运让他来到了紫禁城

当他习惯了之后

命运又让他离去

当他只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时

命运让他挑起了皇帝的重担

当他真想有所作为时

命运告诉他只是紫禁城中的皇帝

当他想成为救世主时

命运让他成为了千古罪人

当他自暴自弃全部妥协时

命运又让他成为了平民

当他迎接新思想时

命运让他受到旧势力压制

让他努力恢复旧统治时

命运又让他梦想破灭

监狱长的结局也有一种让人窒息的感觉,当那些"红卫兵"高喊着"造反有理"时,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会不会想到自己将来会是怎样的结局。

当蛐蛐罐从溥仪的手中传到革命新一代的手中时,蛐蛐的颜色也由当年的绿色变成了黄色(我很奇怪蛐蛐能活这么多年......),一切貌似都结束了,然后谁又能说的清这不是另一个人被命运捉弄的开端呢?

当那些旅游人进来时,心里真是感慨万千,让我想起了"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究竟什么才是永恒的?我想起了本山大叔在小品《心病》中的几句台词:

"在岁月的长河中,人,好比天上的流星,来匆匆,去匆匆。"唰~~~"说没就没啊!"

"人,为什么活着呢?简单说为了一个字,为了一个"情"。"

"人生在世屈指算,一共三万六千天。家有房屋千万座,睡觉就须三尺宽。"

"人好比盆中鲜花,生活就是一团乱麻;房子修的再好那是个临时住所,这个小盒才是你永久的家呀。"

也许人真就是为了"情"而活的,当一个人没有感情的时候,也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

末代皇帝影评3

在朋友家作客,我在上网,朋友则拿着遥控器不停地换着电视频道。刹那间,我停止了上网,回过头去,叫朋友倒退二个频道。那肯定是在放电影《末代皇帝》。因为只有这部电影的配乐,让我能在短短一至二秒种内听出来。它是我个人认为的所有电影中最好的配乐。自从《末代皇帝》诞生以来。其配乐的主旋律似乎已经成为了西方人心目中标准的中国声音。至少在近年来的很多描写中国的西方影视和音乐作品、乃至是电子游戏配乐。都不约而同的使用了相同感觉的音乐。而这种类似的旋律其根源来自于《末代皇帝》。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其实几年前我已经看过这部电影。可是当我在电视机里再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的心情仍然是很激动的。因为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不只因为那完美的配乐,还有那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以及那一段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的历史。可能是因为溥仪前半生住的北京的皇宫和东北的"皇宫"我都去看过吧,我似乎更能理解溥仪的命运是一段什么样的命运。当溥仪站在讲台上高呼"满洲国与日本应该是平等的!"的时候,我被感动了。应为我也曾经坐在那个会议厅的椅子上面对着空空的讲台。我们似乎是一对从未相逢的老朋友,曾经擦肩而过。而今天相遇了。

我们总应该对历史抱以一些敬畏,不管那是段什么样的历史。很多人我们不应该忘记。当我们津津乐道的谈论慈禧凤冠上的珍珠镶嵌在蒋夫人的鞋子上的时候,我们同样应该知道,正因为如此,溥仪才投靠了日本人。当我们谈论溥仪投靠了日本人时候,我们还应该知道,他居然有勇气大声告诉日本人:满洲国与日本应该是平等的! 他是一个人,我们不能把他缩为一个符号。他是一个有着我们一样的情仇爱恨的普通人。他生存在一个无奈的世界。他和光绪一样,生来就已经注定了自己的命运,拼命想做点什么。却发现什么也做不了。可怜的皇帝!

其实我们远没有资格去同情晚清的皇帝。他们承受着常人受不了的压力和苦难。清庭的腐败其实和他们个人没有关系,他们也是受害者。而同治中兴,戊

戌变法,也有他们的重要的功劳。他们并不懦弱。他们没有放弃。他们每天零晨两点起来批奏章。没有一天休息。他们热爱他的国家、他的民族。可是他们无能为力,真的无能为力。但历史却不能给他们一个起码的坐位。太不公平了!

说些题外话,为什么西方人对我们中国的历史把握地要比中国人还要深?真的是因为有些人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不是。在历史前面,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其实都是旁观者。记得在《戊戌变法史事考》一书中,作者茅海建在前言中感叹道,中国第一档案管中有大量的清宫档案,都是研究清史的好材料。馆中条件优越,查档免费,还有空调。但是在案前埋头苦读的都是日本人,西方人。很少有中国人。也许这就能说明问题所在了吧。

前几天在新华书店,我突发奇想地翻了翻高中历史教材。我们的历史教材仍然是浓厚的意识形态下的那么一套不容置疑的"标准答案"——幸好没读过高中。

推荐阅读:电影《决胜时刻》观后感及影评精选_观《决胜时刻》有感5篇《小丑》观后感范文_小丑精彩影评《星际特工》观后感影评:其实这片不差危情时速影评3篇《骗子》观后感影评:明知是套路,还是被套路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评_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