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女性亚文化理论

浅析女性亚文化理论
浅析女性亚文化理论

2007年12月号中旬刊文教资料词组使用了标注(phr),而其他词组均未涉及此标注。另外,《新英汉》虽标注了名词词组的词性,但却未对名词

词组的单复数概念进行标注处理。

动词词组未见任何词性标注,更不用提对动词词组的及物与不及物标注的处理,不利于读者学习,易导致读者误用、滥用。可以说,词组比较方面,两类词典均有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二、建议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LDOCE4在词法方面要略微优越于《

新英汉》。针对以上的一些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1)语法信息要全面。以上两本词典大多注重的都是英语词的曲折变化形式,但许多语法现象,如名词是否可数,是否加the;形容词有否比较级;动词的句型与搭配;副词的前、中、后位问题等,也要体现。

2)语法标注要简洁统一。运用语法代码能节省词典篇幅,为了减轻读者精力负担与记忆负担,应尽量采用通用的语法术语及代码标注,应用大家所熟悉的英

语缩略语加汉语说明,而不用人们很陌生的Tnpr、

F、Tsg、Tng、Cn.a、Cn.n/a等。

3)语法标注手段的设想。笔者认为,标注手段和方法并无优劣,只要简明易懂、一目了然即可。以下笔者建议几种标注手段:

a)注释标注:指对应词前后的注释,即为置于方括号、圆括号或鱼尾号之内的说明文字,以描述词目的各种变化形式、用法等等。如like...[常与should,would连用],can...

<口>[表示许可或请求,代替may,might](《

新英汉》)。b)说明标注:即专栏(项)说明。如LDOCE4(p.1485)在专栏内讨论了see、watch与lookat的区别。《新英汉》则

用[注意...]引出了语法说明。另外,LDOCE4设有“词语辨析”、“词语联想”和“语法说明”以及“LanguageNotes”专栏,让读者在查阅单词时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c)例证标注:为体现语法信息最直观、最可靠的手段,如LDOCE4中“goodadj.agoodhotel”条。

d)插图标注:形象而直观地传达语法信息,帮助学习者理解语法关系及语法结构。

e)附录标注:卡西米(1983)认为,词典的前附页材料应包括语法与语言史材料。

结论

我们要正确对待英英学习词典,既不要把它们吹捧到天上去,也不要盲目地全盘接收,更不要肆意贬低我们的英汉学习词典。正确的做法是通过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工作,吸取它们的长处,扬弃它们的不足,增加对本国读者学习英语的重点与难点的关注,并把它们落实到词典的编纂中去,以期编纂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人学习英语需求的英汉学习词典。参考文献:

[1]BoSvensen.PracticalLexicography[M].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

[2]LDOCE4:LongmanDictionaryofContemporaryEnglish.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4thedition,2003.

[3]黄建华.词典论[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4]吴莹.新英汉词典(世纪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本文作者系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

摘要:伊莱恩?肖瓦尔特指出,英国女性文学在整个英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处于一种亚文化的地位,即始终处于男权文化领域之外的,不被接受的地位。她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从19世纪女性作家的不断出现,女性文学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即女性(femi-nine)阶段,女权(feminist)阶段和女人(female)阶段。本文将结合三个阶段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简要分析肖瓦尔特的女性亚文化理论,加深对英国女性文学发展的理解。

关键词:英国女性文学亚文化女性阶段女权阶段女人阶段

伊莱恩?肖瓦尔特是美国著名的女性文学批评家,她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女性文学理论成为当代研究英国女性文学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肖瓦尔特通过女性的视角,指出英国女性文学属于一种亚文化,而这种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女性(feminine)阶段,女权

(feminist)阶段和女人(female)阶段。而经过不断的发展,女性文学最终得到了认可,与男性文学同步前进。

一、女性(feminine)阶段

肖瓦尔特认为,英国女性文学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为女性(feminine)阶段。这一时期从女性作家开始

采用男性笔名的19世纪40年代到1880年乔治

?艾略特的去世,主要对男性文学进行模仿。

这一阶段从外部条件来看,女性因为性别的关系而被剥夺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她们只能够采取自学的方式学习,因而,就其程度上来说,远不及男性作家的创作水平和思想水品,所以,作品即使以匿名的方式发表

也常遭到拒绝。

她们希望能够采取一种超越性别或低微的社会地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因而,在作品中试图以男性的口吻叙事。而从创作方式来看,她们以女浅析女性亚文化理论

(咸阳师范学院外语系,陕西咸阳

712000)

刘寒冰

○文化艺术研究

61

2007年12月号中旬刊文教资料

性较为隐晦的心理对社会、家庭、朋友和周围的环境进行描述,对她们的价值观进行细致的剖析,带有一种隐约的女性细致和写实的一面。语言和修辞方面带有明显的婉约风格,文笔一般总会表现出若隐若现的细腻感。

而内在的因素则是女性对自身价值的忽视和对卑微的社会地位的默认。这一时期女性仍然保持着最传统的思想体系和社会角色,尽管内心非常渴望成为独立的,有自主思想的和更高社会地位的人,但她们无法直接表达出来,而只能通过写作透漏出朦胧的意识。

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有乔治?艾略特(GeorgeEliot),在她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她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讨论,对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的描写,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她的女性文学观,艾略特认为女性的悲剧根源来自天生的不公平,来自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如《TheMillontheFloss》(弗罗斯河上的磨坊)中的女主人公Mag-gie,尽管有独立的思想,渴望美好的爱情,但有限的教育和社会生活决定了她必须依靠男人来维持生活和实现自己的目标,在经历了一系列对菲利普的爱情,对汤姆的亲情和对露茜的友情的追寻之后,仍然无法摆脱死亡的悲剧命运。作品从结构和篇幅上努力模仿男性文学,试图把人物刻画得像英雄一样,比如故事的结尾Maggie最终没有离开哥哥而和他一起淹没在水中,但这种结局还是没能跳脱女性思维,并缺乏对造成这种悲剧命运根源的深刻认识。这一点从作者MaryAnnEvans本人使用GeorgeEliot这个男性笔名也可以得到印证。

二、女权(feminist)阶段

乔治?艾略特的去世和新一代女性作家开始出现的1920年则标志着女性文学进入第二个阶段-女权(feminist)阶段,女权运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妇女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选举权。在文学创作上也更大胆,已经开始有了独立的思想,反映了女权运动给妇女带来的思想解放。

由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女性作家已摆脱了女性阶段单纯模仿男性的写作方式,初步具有反抗意识,她们开始对男性文化有所抵制和不满,并且开始意识到为达到和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文学创作权力,而采取的自我牺牲,隐姓埋名的方式的错误,她们的作品中已开始了大胆地对整个社会问题的浅显分析,为女性创作开辟了更多的题材。受乔治?艾略特和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女性作家的创作开始进入较为理性的层面。女权主义者把自己对社会平等,男女平等,以及女性自主等看法表达在文学作品中,从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转向思考严肃的社会、自然、儿童、教育等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些作品中,已经开始出现一种将男性与女性两种性别合而为一的朦胧迹象。笔者认为,这表明:其一,使作品减少女性特有的细腻感,以便于能被男性为主的社会中大多数读者认可;其二,也可以传递一种思想,即女性也可以表达出男性的理性、睿智、幽默等特点,从而向社会表明,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并且在人格上不低于男性。

这一时期的女性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方面,思想上的不断解放,另一方面是由这种解放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写作上无法突破的痛苦。这时,包括萨拉?格兰德和玛丽?柯勒律治等女性开始摆脱维多利亚时代关于性的话题的压抑,逐渐谈论并在作品中大胆使用与性有关的词语;伯内特(代表作《秘密花园》等)和伊迪斯?内斯比特(代表作《铁路边的孩子》和《五个孩子和一个妖怪》等)开始关注儿童教育和生活。

这一阶段尽管从时间跨度上来讲比较短暂,但意义却很重大,它为后来的女性作家扩展了视野,创作也越来越多元化。

三、女人(female)阶段

时间跨度上指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女性作家经过前两阶段的发展,已经成熟了许多,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对艺术的追求,更加注重对文学形式和技巧的分析,创作更趋于理性。作品超越了女性和女权阶段的模仿和反抗,提升到了对女人自我价值的探索和认识。其中,最具影响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国际妇女解放运动对女性创作起了关键的作用,她们努力将自己的经历与艺术想象力结合起来,不断对女性的政治地位,生活状态和思想境界进行深入挖掘。

弗吉尼亚?伍尔夫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她对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文学创作中的作用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弗吉尼亚?伍尔夫用一种“雌雄同体”的分离主义倾向来面对作为女人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一方面,女人已有了对自我的认识和审视的能力,取得了巨大的思想上的进步;另一方面,女人要用一种忍让、理性的思维来理解她们的社会职责和完美理想之间无法逾越的冲突,只能采取忍让的方式规避问题。肖瓦尔特认为这种分离主义倾向对女性创作来讲是毫无用处的,也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如果将自己像伍尔夫那样独处一间空房,逃避现实,那么,女人在社会中是无法成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的。女性作家这时应该利用20世纪以来的国际妇女解放运动,不断努力争取个人和艺术创作的自主权,通过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

而安妮凯瑟琳罗林无疑是当代英国最出色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哈里波特》系列将人们带入一个魔幻世界,奇妙但又充满危险和挑战。这样的小说已经成为现代青少年最喜欢的故事之一,而安妮凯瑟琳罗林本人也把英国女性文学创作推进到一个新时代,使这些作家有多了一种元素。

英国女性文学经历了女性、女权和女人阶段的发展和进步,其过程充满艰辛,也充满喜悦,女性作家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不断发展壮大,在思想上从一个隶属于男性主体社会的人发展到一个有自我意识、不断探索和完善的理性作家,随着20世纪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21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也必将融入到整个英国文学之中,这种女性亚文化的现象也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ElaineShowalter,ALiteratureofTheirOw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张伯香.英美经典小说赏析.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张伯香.英美文学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文化艺术研究62

校园亚文化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及对策分析

校园亚文化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及对策分析 校园亚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低俗的网络信息、拜金主义及个人享乐主义思潮等另类校园文化对学生价值观念、行为取向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校园亚文化中不良倾向的产生,来源于很多因素,比如传统文化的变迁、现代人价值形态的转变等,但更突出地暴露了我们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创造积极的校园文化,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要求学校要大力弘扬校园主流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和培育积极健康的亚文化;同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发挥合力作用,有效控制不良亚文化的产生。 标签:校园亚文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冲击;对策 一、中学校园亚文化的含义 社会中文化的主流我们称之为主文化,它是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一种文化标准,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孔、孟之道为主的儒家文化,虽经无数岁月的洗刷,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社会公认的文化意识,这是一种占统治地位和主导地位的文化。亚文化则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它是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级次群体的成员共同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成为其大部分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而在校园中某一部分群体特有的文化,也就是校园一族的另类文化,我们称之为校园亚文化。 二、中学校园亚文化现象 (一)教室文化 教室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要场所,整洁优雅的教室氛围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而现今的中学教室墙壁上的涂鸦、脚印,桌面上的各类“墨宝”随处可见,同时教室还充当着一些情侣约会的场所,上课纸条交流,下课卿卿我我,这些不良亚文化的萦绕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着腐蚀性的作用。 (二)语言服饰文化 现今无孔不入的信息传播使学生接触到外界各类新鲜事物,中学生总是很有创造力的,他们充满活力的思维将新事物通过别的角度展现出来,创出同龄人都认可的流行歌、流行诗,一些正语反说的省略语在他们很快成为一致认可的暗语,这些无不体现出学生消极负面的心理。受潮流时尚新观念的影响,不少学生盲目追求时髦,以此吸引别人眼球。因此,涂鸦文字、夸张图案在她们的衣裤上随处可见,绚丽首饰、奇异发型在他们的身上屡见不鲜,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时尚、个性的展现。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摘要】《文化转向》是詹姆逊分析后现代文化理论的代表著作,本文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梳理的同时,发掘詹姆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解读方式。同时我们更应该从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分析中辩证的看待后现代文化中的全球化浪潮,并加以借鉴,以便更好的思考我们的文化策略。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文化;马克思主义;全球化 作为20世纪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是透彻和独到的。《文化转向》这本书中,涵盖了詹姆逊丰富的后现代文化思想,他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谈起,坚持将后现代置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更新中加以评价,解读了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视像文化盛行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同时詹姆逊坚持对后现代持一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从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入题,以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看待后现代主义文化,此外对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进行了批判。 一、后现代文化关键词 1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詹姆逊把后现代主义概念定义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他认为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必须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联系起来,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提到后现代两个特征,一是大部分的后现代主义都是“作为对高级现代主义的既有形式,对占据大学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基金会等这样或那样的主导性的高级现代主义的刻意反动。这意味着,有多少不同形式的高级现代主义就会有多少相应的后现代主义”。二是,一些主要边界或分野的消失,“最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高雅文化和所谓的大众或通俗文化之间的区别的消弭,高雅艺术和商业形式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难以划清”。詹姆逊敏锐地觉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行的中,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一方面经济进入到了各种文化形式,使艺术作品成为商品;另一方面文化也逐步变得经济化,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较为狭小的文化圈中扩散出来,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詹姆逊理论的核心论题,即现代主义的过去和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表现的新形式的后现代的到来。他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论断建立在他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三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詹姆逊强调“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将后现代主义置于一个偌大的历史语境之中,既强调了后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同时又突出了与以往各种文化形式的相连,不仅仅视其为一次历史的断裂,而且视其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2主体性消解

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反思

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反思 【摘要】网络新媒体、青年亚文化的迅猛发展,影响着现在青年群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文化以特殊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的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当代青年亚文化有着娱乐性和批判性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存在,也体现了青年群体对事物有多元化的诉求和自身复杂的心态,青年群体的外在表现是在狂欢中放逐自己,它的内在精神确是在批判中构建,这种形式不利于青年群体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该建立多元的引导方法和分级的治理办法。 【关键词】网络空间;青年亚文化;主流文化 一、在狂欢中放逐是网络空间青年亚文化的外在气质 (一)青年在娱乐狂欢中逃离主流文化的规律。新媒体环境下,青年亚文化渗入到文化结构中,以它独特的风格形成了文化形式。青年亚文化真实反映了这些群体对文化的诉求和态度,使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之间产生了复杂的关系,青年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主流文化。在现实世界中,面对的压力有很多,学习、工作、生活等现实压力无处不在,这些压力让他们变得焦虑不安。但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就不同了,青年都罩着一层面具,没人会摘下他们的面具,在网络世界里,青年是自由的,他们隐藏在面具后,毫无顾忌的在论坛、贴吧等平台发表这自己的言论,利用图片,影

像等工具进行着网络文本的传播,他们制造网络热点和跟着网络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达到集体狂欢的效果。他们在网络世界里自由的翱翔,成为现实生活中自己不敢成为的人。用文字释放自己的不满,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也发泄了自己的情感。他们在自娱娱人的过程里放纵自己,躲避着社会的规则,逃离现实社会的压力。 (二)青年在娱乐狂欢中不断强化自我身份认同。青年群体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乐于尝试新事物,有强大的探索欲。但是在尝试新鲜事物的过程中,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是否正确的迷茫感,他们需要别人的肯定,而其他人认可他们的行为会对他们产生积极效应,强化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有一种说法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青年亚文化和这个类似,是一群兴趣或其他方面有共鸣的青年自发聚集,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青年将自己的趣味来界定自己的文化空间。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他们不断寻找和自己兴趣相投的人,和他们交流情感,最终所有人形成一个相互认同的情感共同体。 二、在批判中建构是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在精神 当代青年亚文化的批判建构精神从未陨落。这种批判精神只是变换了风格,隐藏在青年亚文化狂欢的现象之下,让人们发现不了。青年亚文化隐藏着青年群体的多元化价值诉求,青年亚文化从来不是年轻人的游戏,是一种独具一格的

新媒体时代青少年亚文化现象浅析——以网络语言为例

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浅析——以网络语言为例- 新闻学 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浅析——以网络语言为例 刘玲妙 【摘要】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这种变化导致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即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本文以网络语言这一独特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语言的青少年亚文化特征及其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亚文化网络语言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各种亚文化现象也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而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青少年作为网络媒体的用户,在网络所营造的虚拟环境中用网络语言表达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典型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网络语言也渗透到青少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青少年亚文化 青少年亚文化是青少年为了有别于主流文化而创造的属于自己的叛逆色彩,以示青少年文化偏离、排斥甚至对抗“主流文化”的总体态势。 与“主流文化”相比,青少年亚文化具有边缘性、颠覆性、批判性特征。新媒体具有容量大,传播快,互动性强的特征,新媒体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新媒体作为新兴的传播工具,它的出现加强了亚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作为网络的最主要使用者,青少年有一些别于主流意识的想法,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更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从而导致新的群体的形成。以百度李

毅吧为例:作为一个网络热词产生的卢浮宫,李毅吧在众多的网络青年群体中脱颖而出。屌丝、搬砖、滚粗、高富帅、白富美这样的词语不断出现在青少年的网络交往甚至是日常生活中。 第二,新媒体本身构成了亚文化的一个部分,越来越多的亚文化借着新媒体这个平台进入人们的视野。例如我们网上所常见的网络恶搞视频就是网络亚文化的一种,各种形式的网络亚文化都无法脱离新媒介而存在。 第三,新媒体的出现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也有所影响。当单向传递的传统媒体被去中心化、互动性强的新媒体所取代,人们的思想也会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不是零散的,而是在差别中求共存。 二、网络语言与青少年亚文化 1、亚文化网络语言的产生 网络语言的产生是互联网发展的结果,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所产生的新的文化现象。 第一,网络时代的来临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物质载体,互联网的出现更是让交流变成电脑屏幕前的沟通。人们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参与信息交流与自我意见表达。 第二,网络为网络语言提供了虚拟环境。青少年在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空间内,随着相同志趣人群的不断累积,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网络群体。在这些群体的交流过程中,就会创造出属于他们的网络语言。第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追求自我、张扬个性、唾弃传统、崇尚翻新。网络给了每个人张扬个性、释放自我的空间,这使得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友不仅主动地使用网络语言,更积极的创作网络语言,使得其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以电影《巴别塔》为践 张伟杰黄河科技学院 摘要:《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在第一章的第三节中比较摩尔根和德鲁兹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时,作者举到了《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突然让我联想到了获得第59届奥斯卡金奖的电影《巴别塔》。又想到单纯地复述原文,阐发理解不免生涩。因此,我想以这部电影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巴别塔超符码化解符码化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是由唐小兵先生将美国杜克大学弗·杰姆逊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有关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专题课讲稿进行翻译整理拟定的。 杰姆逊教授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长期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他这次在北大着重讲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他认为在继“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而后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化不仅表现于一切物质产品,而且渗透到各个精神领域,甚至“理论”本身也成为—种商品。人们生活在无边无际的由“商品化”了的广告、电视、录相、电影所构成的形象的汪洋大海中,生活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了这些形象的模仿和复制。在这样的社会,上层建筑起看前所未有的、甚至是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概念等则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后现代主义”正是对于这些特征的概括。 因为是讲稿整理作品,这本书的语言都是由浅入深,条分缕析,以文化概念为线索贯穿各章节,间以理论阐释和概念引入。由“文化与生产方式”、“文化与宗教”、“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研究与叙事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五章组成,附录“意识形态诸理论”。下面我以电影《巴别塔》为例,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1、“知识即控制别人”——西方殖民主义 在阐释生产方式的结构时,杰姆逊谈到关于东西生产方式的差异进而指出福柯、萨伊关于“西方殖民主义”的理论。萨伊写的《东方主义》极有影响.他认为美国大学中的各东方研究所或系的来源是西方殖民主义,那一整套现在已极富学术成果的系统首先是由英国人建立的(这原因可想而知),然后是由法国人和美国人通过对东方的扩张而充实的。杰姆逊对此也表示赞同,“西方学者的成果是巨大的,而且确实对了解东方的历史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通过把东方人或东方的现象无一例外地看成一件物才有可能的,比如把他人叫做阿拉伯或穆斯林,只是在这种把他人物化的基础上,东方研究的知识体系才可能建立起来,这无疑是统治相权力的一种形式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巴别塔》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眼中的摩洛哥人、非洲人,甚至是他们所代表的伊斯兰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对他们永远怀有无尽的仇恨、嫉妒,和他们的关系只能是对抗关系;但这种文化对美国人来说又是异质的,他们有着强大的好奇和向往,希望有机会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美国夫妇为挽救婚姻到北非旅游,而他们表现地完全排斥异质的世界。美国人对这种边缘文化从来就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优势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强大、自由、民主、文明,而边缘文化则落后、 1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 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 第三章文化主义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精神分析 第六章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第七章女性主义文化研究 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第九章大众政治 By Antlin~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一、文化 雷蒙德·威廉斯:第一,文化可以指“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第二,文化指“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第三,文化指涉“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和实践”。 二、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可以指“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 2.意识形态是某种掩饰、扭曲或欺骗,用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经典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常用的定义) 3.用意识形态指代意识形态构成,理论前提是:社会的概念建立于互相冲突而非彼此赞成的基础之上,是围绕着不平等、剥削和压迫被建构出来的,在冲突中,文本总是有意无意地偏袒着一方,即所有文本都带有意识形态的意味; 4.罗兰·巴尔特:意识形态主要在内涵层面发挥作用,是文本或实践所承载的或可能承载的、间接的、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文本将原本特殊的东西普世化、合法化,让观众误将文化之物当做自然之物; 5.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并不是简单的观念的集合,而是一种物质实践,这意味着意识形态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而不仅仅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观念之中。在此意义上,意识形态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条件和经济关系所必须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使其继续运行。 三、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是指那些被很多人所广泛热爱和喜好的文化;(无法解释为何很多权威人士认可的“高雅文化”也有很大的销量) 2.大众文化就是除了“高雅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即大众文化是一种低等文化。大众文化是为了满足乌合之众而批量生产的商业文化,高雅文化则是个体创造活动的结果; 3.将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大众文化不过是一种无可救药的商业文化,是为大众消费而批量生产的文化,其受众是一群毫无分辨力的消费者; (1)在过去一直存在着一个黄金时代:有机社区或民间文化; (2)群氓文化不仅具有欺骗性且毫无营养,是美国的舶来品; (3)大众文化的文化事件可以被视为公众幻想的形式,是人类的梦幻世界; (4)结构主义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架意识形态机器,轻而易举地对宰制性的权力结构进行着再生产; 4.认为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的文化。大众文化仅属于人民的本真文化,等同于民间文化,乃是一种民治、民享的文化;(这种观点无法分清究竟谁是人民,忽视了大众文化生产的商业属性) 5.“葛兰西派”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冲突的场所,在这里,被统治集团之抵抗的力量与统治集团利益对被统治集团的“收编”力量进行着斗争。 大众文化的文本与实践在这种均势妥协中流动,这一过程既是共时性的,又是历史性的;6.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文化已经不再具有高低之分。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群氓文化意识形态理论 背景:城市化阶级与阶级居住地的分离,工业化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的关系,加之法国大革命引起英国统治阶级的恐慌,工人阶级得以在统治阶级之外发展出了一种独立的文化。这种文化有两种来源:(1)文化企业家以赢利为目的而生产出来的文化;(2)思想激进的匠人,新兴城市无产阶级和倡导革新的中产阶级生产出来的、旨在鼓动政治变革的文化。前者通过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创新是新时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因素,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涵盖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文化范畴。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播先进文化,陶冶师生情操,凝炼优良校风,创设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应遵循整体性、正确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全员性等原则。只有理念先行,培育践行校园文化之魂;构建合力,健全大学校园文化的微观基础,并且重在理念、机制和内容创新,才能创建与时俱进的大学校园文化。【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征;现状;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校园文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国家扩大招生规模、联合办学、私人投资办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利于高校管理者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开拓创新,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提供保证。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受教育者提供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物质条件。这无疑加速了校园文化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这必然对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以广大师生为主体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财富的规章制度、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现象,是指课堂教学以外,以校园为活动背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共同参与的一种校园文化氛围。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学风等文化环境和校园内举办的各种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系列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广大师生共同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校内交往的人际关系等。所谓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学校领导者有意识的培育优良的校园文化因素、克服不良的校

校园亚文化

校园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价值和文化呈多元化状态。大学是一个文化大熔炉,各种文化在此汇聚、碰撞。校园文化也日渐丰富而复杂,对青年学生成长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又有消极的负面影响。 校园亚文化是指由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所普遍拥有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大学校园亚文化的形成是社会大环境作用的结果与影射,也是大学生个体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大学生对社会、国家、人生方方面面的理解与思考[1]。而校园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和文化形态,渗透到教学和生活各个领域,改变和调动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时校园亚文化具有多层次性,如何正确认识和引导高校校园亚文化,剥离不良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畸变作用,使其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校园亚文化的现状 信息文化。当今社会在强大的信息技术背景下,计算机、电子产品等媒质使信息传递方 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免费论文。QQ、MSN成了大学生交流的主要载体,手机短信因使用简单、发送方便、便于沟通而备受大学生喜爱。这些通信手段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和信息获取渠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更是无处不在,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由于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传递的信息是未加整合的,信息传递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接受的不仅有优秀的信息文化,很可能也有不良的信息文化。短信中不乏低俗、垃圾的内容,网络资源更是参差不齐,良莠共存,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色情、暴力和偏激的信息。网络社区上也是有不少不负责任的、过激的言论。大学生全方位接触着各种信息文化所渗透的价值观念,其原有的主流文化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在信息文化的侵蚀下会产生动摇。信息文化的过度泛滥,会弱化主流文化的权威,使主文化价值观的传递受到阻碍。 流行语文化。所谓流行语文化是指某一时期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行某种语汇的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语言创新也体现了大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免费论文。同时,流行语也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当前的生活学习的状态以及社会、学校生活所映射的心理和情绪。大学生中广泛流传的语言,其中不乏积极有趣的言词,但有的也充满了消极、无聊的色彩。常见于校园中的“郁闷”、“晕”等词,表现了大学生的某种不满和无奈。我们可以从流行语中感受到大学生浮躁的心理、强烈的反叛意识和消极的情绪,其语言充满了后现代主义的玩世不恭和随心所欲[2]。 涂鸦文化。涂鸦文化指的是校园中见诸于课桌、墙壁、厕所的随手书写、涂抹的文字图画。涂鸦的内容各种各样,有励志的,有宣泄情绪的,有对学校社会不满的,更多的是一些格调低俗的“黄段子”,对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着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公共设施上胡乱涂写,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公德意识的淡薄,也暴露了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念不清晰等问题。 群体文化。随着大学生心理、生理的逐渐成熟,他们的情绪情感也日益丰富,渴望独立和更多的内心体验。同时,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时,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使大学生经常处于矛盾的状态。一方面不愿意把真实的思想情绪轻易地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后现代哲学家对现代文化展开批判,并试图给世界一个重新的解释,构建一种新的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能够站在很高的角度和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思辨的特色,也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色彩。 他认为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的晚期,又提出“认知图绘”,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的眼光,审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象,认清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从而对这种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持续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都提醒着我们应当批判的接受和吸纳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清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背景,有效地帮助我们抵制腐蚀人类思想灵魂的文化对我们的侵略。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关注的焦点就是现代主义所出现的“问题”,要透过现代主义的表面现象,去寻求真理而并不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理。现代主义的目的是要改变历史和社会,是资本主义人的异化下的一种乌托邦理想。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则具有消费性、大众性、商业性、文化创作的目的是商业利润,文化创作以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为动力,市场需要大量的文化消费品,后现代主义文化创作者就把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贴上商品的标签,大批量的复制,比如现在的中国电影产业。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战争不再需要真枪实战,而是转变成文化软实力,它不需要浪费一枪一弹就能入侵一个国家的各个领域。 首先来看电影领域,仅2012上半年中国票房近55个亿,超过去年的48.41亿。可是仔细分析一下,从《上半年国产电影全军覆没表》来看,上半年有155部片上映,过八成是国产片,但国产票房目前却只占总票房38%。《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等12部好莱坞电影,赢得票房27亿。而选择与对方同期上映的17部国产片,总票房才4亿,除了《绣花鞋》和《黄金大劫案》基本保本,上

青年网络亚文化研究

青年网络亚文化研究 内容摘要:新媒介的产生必将伴随这新文明的产生,对于如今互联网平台的搭建,青年网络亚文化也是日趋的受到关注。对于其特点自发性、不定性、批判性、颠覆性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且对于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及分析。 引言: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在当下信息交流更是简单容易的情况下,如何看待网络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一、青年网络亚文化的产生和面临的问题 1.1青年网络亚文化产生的背景 “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但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是由于近几年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青大学生成了互联网上庞大的生力军,不同程度地被卷入青年亚文化的创造与传播过程中,成为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积极参与者。而社交网络(SNS)作为青年群体最常使用的媒介形态之一,凭借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变成了能够赋予参与者狂欢式审美体验的文化广场。 1.2青年网络亚文化面临的问题 青年网络亚文化是一个容易走偏的亚组织文化,并且其受众数量不容小觑,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将使得该亚组织文化群体越走越远,不能像爵士、摇滚诸如此类在当时视为亚文化一般走向被认可的文化。因为,如何引导青年网络亚文化走向正确的道路,我们需要对其内部的构建和传播进行研究。 青年网络亚文化的特征 1.1肇始的自发性 任何一个青年亚文化群体, 在发生阶段都不是由于外在施加压力而形成的, 也不是社会系统中所固有的组织形式, 这也是其区别于由社会相关行政部门引导并批准的主文化群体的重要特征。青年亚文化群体一般是以相近的年龄结构、地域区分、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为标志而构成的。 1.2发展的不定性 青年亚文化群体在初始阶段总是由某一个发起者或核心组织倡导或实施的, 而由于其缺乏强烈的长期的目标指向、稳定价值和各方保障, 导致这个群体的发展往往过分依赖于某个人或组织的发展或某种风潮的兴衰, 当这个核心出现问题或产生偏差时, 这个群体也会相应地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往往出现“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的景况。 1.3内容的批判性 这是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核心特征之一。青年亚文化群体从诞生那一天开始便贴上了青年人特有的开放、激进, 批判性、边缘性和颠覆性的标签。这种批判多体现在青春期中的人们对未来的迷茫、对社会的愤怒、对权力的反抗和对自身的否定。当前的青年亚文化群体继承了欧美“嬉皮士”传统, 表现为那种“列侬式”的抗争意识, 又融合了全球化的特征, 表现为以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制成年人文化。如近几年出现的“哈韩”、“哈日”现象, 是偶像亚文化的典型, 我们的社会并没有为心理断乳期青年准备好合适的文化形式, 因此, 他们对成年人强加的文化产生抵触在所难免。这种批判性又突出了游戏、发泄特性, 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沉迷, 就有类似的特点, “为了玩而玩”成为青年们游戏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冲击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冲击 摘要:为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视非主流文化这一特殊现象和问题,认真梳理和审视了非主流文化对高校校园主流文化以及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意识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 关键词:非主流文化;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意识;价值观 Abstract:According to strengthen the campus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harmonious campus, we must face the mainstream culture in this special phenomena and problems, and to examine the non-mainstream cultures on campus mainstream culture and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huge impact an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the mainstream culture;campus culture;students;mental consciousness;Values 一、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的定义 大学生文化以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和期待为标准,可以分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社会要求和期待的,是广大学生所具有的,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以及行为方式在内的文化。它体现着社会对学校的正式要求,通常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作为主流文化共存互补的非主流文化在服从主流文化的前提下,以一种异端的方式来矫正偏离主流价值的取向,从而使文化沿着常态发展。大学生非主流文化是由大学生创造的,与学校精神宗旨、学校纪律、校园主流文化相分离的校园亚文化,是一种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标准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影响的显性文化。大学生非主流文化在层次上是一种通俗文化,是大学生在文化选择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具有随意性和非系统性、非正规性的特点。二、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 从90年代中期以后,校园非主流文化在延续着原有传统的同时,又逐步产生出一些新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大致有“网络文化”、“洋节文化”、“卡通文化”“、新人类语言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由于计算机在学生宿舍的普及以及播放影碟的设备的价格低廉化,使大学生们可以低成本地进行此项“文化消费”。上网,不仅是社会的时尚,也是大学生的时尚。网络文化则以异军突起的姿态,迅速地渗透到校园,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伴随着网络而来的一些负产品,如亦真亦假的网络爱情,信口开河的网络论坛,BBS特别是网络毒幽灵般的隐藏在网络中,成为部分大学生有意或无意的搜寻点击对象等等,成为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过洋节”,也是大学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大学生们对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似乎特别的情有独钟、趋之若鹜,送花、寄卡、恶作

校园亚文化浅析

校园亚文化浅析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亚文化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高校校园亚文化的研究范围、建设措施与广大师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更为密切,对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的影响更大,高校校园亚文化研究有利于我们将关注点转到关注“人”上来。 一、高校校园亚文化的特征 相对于高校校园主文化和反文化,高校校园亚文化具有以下的特点: 1、高校校园亚文化不是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化。 有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校园亚文化是高校校园主文化(dominant culture)的一个分支,是主文化的组成部分,这种观点只看到了高校校园亚文化与主文化的一致性,没有看到高校校园亚文化还有与主文化区别的一面。从属于主文化或与主文化一致的情况,是因为亚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结构的角度,如把高校校园文化视为主文化,那么不同类型的高校有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亚文化;以某种类型的高校的校园文化为主文化,那么该高校内部不同的群体形成自己的亚文化,如青年的、老年的、男人的、女人的亚文化。从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别来说,在特定的条件下,主文化就是主文化,亚文化就是亚文化,决不能模糊两者的界限。 2、高校校园亚文化多属于少数人组成的群体的文化,不代表个人的行为或观念。 有一种观点认为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别不能简单地以奉行人数多少来判断,某种文化在一定时期尽管被多数人奉行,也仍有可能属于亚文化,这种观点可能是不正确的。苏茜·奥布赖恩、伊莫瑞·西泽曼在《大众文化》一书中明确指出:亚文化总是代表少数对抗多数。高校校园亚文化是代表了高校内部小群体的一种亚文化意识。少数人奉行的文化不一定是亚文化,但亚文化一定属于少数人。 3、高校校园亚文化是动态的文化。 高校校园亚文化既给校园文化带来了冲击力与活力,有时候,高校校园亚文化甚至会成为主文化的前奏,过去的亚文化成为今天的主文化,今天的亚文化与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文化。 二、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层次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一、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风靡全球。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哈桑、罗蒂、利奥塔德等分别从艺术、哲学、资本主义发展等角度进行了概括,不可否认,种种言说对后现代概念清理有着不同的助力。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复杂且争论颇多的问题,但就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特征,如反传统、反本质、非主流、反理性、多元化等等在一定范围内却已形成某种共识。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精神已渗透到哲学、美学、文艺学、社会学等理论研究领域和戏剧、电影、电视、广告等文化产品的制作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经济学和市场营销领域也开始研究经济及消费生活中出现的后现代现象。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后现代主要是指一个以信息、传媒等为主导的新时代。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消费环境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物质丰盈了,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发愁,新技术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休闲、娱乐,消费占据了人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我们可 以清楚地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消费主义热潮正在社会中涌动。但是消费不再或主要不再是一种物质行为、纯粹的经济行为,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和象征性消费之类的文化行为。正如托夫勒所预言的,消费社会已经到来。这是一个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人们满足的源泉和社会理想行为的标准不再是工作劳动本身,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实质上,这种消费社会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在后现代社会里,人类在物质与文化生产、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则是通常意义上的后现代消费文化。 在消费社会中,后现代主义正影响着人们经历一场文化变迁,这种文化变迁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意识,正因为如此,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才吸引了更多公众的兴趣。 二、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的特征 1消费的符号化 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生产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剩现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人们开始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即商品作为符号,能够提供声望和表达消费者的个性特征。这一点在服装消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身着最新潮的服装,人们会产生一种胜过他人的优越感,比如金利来,人们之所以以高出普通服装十几倍的价格来选择这一牌子,主要在于金利来独特的商标符号及它对地位财富的象征和宣示,穿上它,无异于展示自己是上流社会成功人士的一员。后现代消费社会已经从商品形式占主导地位进入到符号形式为主的时代。 2消费价值观发生变化 后现代消费文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这个世界和自身的基本态度。消费主义的盛行使人们把追求和占有物质,追求享受作为人生目的的价值观念,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消费生活中的主流价值和规范,人变得越来越现实,变得越来越功利。许多人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忙于享乐,忙于购买那些标榜自己身份的物品,而这意味着那些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品由于缺少了商品的符号价值而失去了他的消费价值,被纳入废弃品的行列而被扔进垃圾箱,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挥霍性浪费。而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 3审美平面化 由于追求短暂,即时性的审美趣味使消费文化全然摒弃了对深度意义、永恒价值、理性蕴涵的追求。几句无厘头的广告词,几个非连续、逻辑和时间关系模糊的电视镜头就可以拼接成

浅析后现代主义时代下的消费文化

浅析后现代主义时代下的消费文化 摘要:“后现代”是一个以信息、传媒为主导的时代。宣扬反权力、反神圣、反主流、反英雄化,强调颠覆性和解构性,否定一切事物的终极价值。后现代消费文化的表现可以概括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即艺术生活化、生活审美化。消费文化的影响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可以看到后现代足以带给人们的经验体验,同时消费文化中的大众沉浸在日常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因此针对上述现象,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我们应该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互利、共生、共赢的关系下构建和谐消费文化。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 后现代主义坚持本体论意义的多元论与方法论,它完全摒弃了对事物确定性的追求。从社会经济范畴来看,“后现代”是一个以信息、传媒为主导的时代。从文化范畴来看,“后现代”的基本策略就是反权力、反神圣、反主流、反英雄化,强调颠覆性和解构性,否定一切事物的终极价值。从时序上来说,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之后。是工业化大生产以及资本的福特式积累,它的轴心原则是功能理性,调节方式是秩序和纪律、节俭和勤奋,在文化上则体现为对“元叙事”和基础理论的强调。当现代主义的基础福特式的积累遭遇了危机,通货膨胀扩大到相当程度,社会就会呈现出混沌无序的状态。① 在后现代主义阶段,以大众传媒为中介所培养起来的不再是“组织人”的观念而是“个体”偏好的思想,是个人的欲望的复苏,感觉的复活。“后现代”提倡“新前卫文化艺术”,强调平民化、生活化,反对正典化、经典化,宣告“艺术之死”。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这幅最杰出的半身肖像画中女主人公“神秘的微笑”,引起了无数观众的神思遐想。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熏染下,有人将这幅油画临摹下来,在蒙娜丽莎嘴上添一道胡须,再加上一个刺眼的标题:《瞧,这个婊子》,一幅后现代主义的美术作品就诞生了。 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在马克思的时代,消费主要表现为对生理的需求和满足,对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消 ①王倩,《浅析后现代主义消费时代下的大众文化》,四川外语学院。

大学生现状分析报告

一、校园“等文化” 多年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得当代大学生整体上呈现出活力、友善,进取、好学的精神面貌。但同时,一种隐性的,因目标缺失而导致心理和行为上的盲目消极的自我敷衍现象,也在校园中悄悄的蔓延。有些学者将这种现象概括为“迷茫”。这种消极的自我敷衍现象集中的表现为“等”,即等待时间的消逝。等吃饭,等上课,等下课,等睡觉,等放假……等毕业。我们把这种“等”的现象形象的概括为“校园等文化”,它是一种独特的校园亚文化。 (一)“等文化”的概念 “等文化”可以定义为:当学生的个体需求与社会环境发生冲突时,由于没 有找到解决这一冲突的办法或途径而使自己陷入一种盲目等待、敷衍了事的,群体性心理和行为上的消极状态。 (二)“等文化”的特征 1、等文化主体为在校大学生; 2、等文化表现为一种盲目等待、敷衍了事的群体性心理; 3、等文化包含逃课、课堂手机、课桌涂鸦、寝室网游、考试作弊等行为表现。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既有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培养机制和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内容陈旧、滞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压力加大以及不良现象的影响等外界因素,又有当代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因“独生子女现象”而形成的叛逆、孤傲、自我以及严重的生活依赖等非社会适应的个性心理和行为习惯的自身原因。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创新型,适应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今天,如何引导和启发当代大学生克服自身的发展障碍,应当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校大学生“等文化”现象分析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而提出的。通过对“校园等文化”群体范围及其对个人的影响深度做出一个客观的分析。 二、“等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众多的学者、院校及其他各类社会组织都在从各方面对大学生现状进行不断地研究。我们在中国知网以“大学生现状”为关键字搜索出相关文献及期刊有近千条评述。诸如惰性心理、迷茫、就业困境等。这些研究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为我们的调查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意义的指导。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诸多的研究大都侧重于外部观察,而鲜有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本文正是从这方面,即以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发现并提出了等文化现象,从对大学生个性养成和心理影响的决定性作用这一角度而进行分析,提出来“三条鱼”分析法。 (一)“三条鱼”分析法的概念和内容 1、概念:以生活在海里,缸里,河边快干涸的水坑里的三种“鱼”的生活状态引喻到人的生活层面,以社会资源背景,生活态度以及所形成的社会现状为出发点,将人们分为三类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2、内容: 海里的鱼:以生活在具有辽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海里的鱼象征着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包括人际关系资源等),丰富的物质资源和自由发展空间的在校大

试述大学校园亚文化对高校主流文化的影响

试述大学校园亚文化对高校主流文化的影响 大学校园文化包括高校主流文化和高校亚文化。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思潮的传播,以及高校的社会参与度不断深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众文化逐渐向高校渗入,进一步影响并制约高校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观念、文化形态进一步对高校主流文化进行补充。大学校园亚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校园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并且随着大学生身心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影响大学生的个性和价值观取向,同时冲击高校的主流文化。为此,本文分析大学校园亚文化的内涵,以及阐述高校主流文化受到的影响,进而为提升和建设高校主流文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标签:高校校园亚文化大学生 1 大学校园亚文化的内涵 为了深入研究分析大学校园亚文化对高校主流文化产生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需要搞清楚大学校园亚文化的概念,只有充分了解大学校园亚文化,才能明白形成大学校园亚文化的原因。 1.1 大学校园亚文化的概念亚文化一方面是指存在特殊行为方式的一群人,另一方面是指特殊的生活方式。早在开启西方现代化进程之时,亚文化群体就已经存在,这一群体通常情况下被描述为:偏离主流社会、无固定住所、无生产力的寄生者或者反叛者。对于亚文化的概念,在《教育大词典》中明确指出,亚文化作为社会总体文化的一部分,能够对主导性文化进行补充。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任何群体在某些方面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生活方式、语言、价值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鲜明的集团、群体个性、风格、凝聚力。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价值追求方面与主体文化不一致,这是亚文化的主要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大学校园亚文化定义为:与高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不一致,并且在一定时期为整个大学生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这种文化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热点,通过这种文化,大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索、思考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1.2 大学校园亚文化的表现形式 当前,在表现形式方面,大学校园亚文化主要包括课桌文化、网络文化、校园流行文化等。 ①课桌文化。笔写或刀刻痕迹在大学校园教室里的每张课桌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这是大学生的有意为之。在课桌上大学生吟诗作画、抄写公式,有的寄情异性,有的褒贬师友等等,借助课桌文化,都在传达着大学生的特殊心态和心理诉求。 ②网络文化。如QQ文化、BLOG 文化、微信文化、飞信文化、陌陌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