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

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
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及组成,并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以及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以及不同阶段的经济合作模式。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计算、对比、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2.运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联系,以及合作方式变迁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香港留有大片城市绿地的实例,初步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2.通过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合作模式的变化,初步树立发展经济既要对外合作,也要不断升级,寻找新优势的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2.教学难点:针对地狭人稠的现状,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双赢;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间合作模式的转变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新闻视频《百年梦

圆》

师:香港和澳门在经历了百年

的沧桑和沦落后,终于分别回

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欣赏视频

刺激学生感

官,调动学习兴

趣,使学生对港

澳地区有初步

的感性认识,树

立学生热爱祖

国、维护祖国神

圣领土的信念。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教师指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及自

主完成的学习目标和合作完成

学生阅读学习目

标(同步113页)

使学生明确本

节课需要完成

明确学习目标的学习目标。的学习目标及

完成方法

一、特别行政区师:香港和澳门在哪呢?

1.概况

(1)【课件展示】中国地理行政

区划图和香港和澳门基本概况

表格

(2)教师在黑板板图中补充标

出香港和澳门分别毗邻的城市

C、D及到达香港的铁路线E。

(3)学生背诵,并到黑板指图

回答

2.算一算

依据港澳人口和土地面积,计

算港澳的人口密度,并将计算

结果与人口比较稠密的北京、

上海、新加坡比较,从而得出

港澳人口和土地特点。(人多

地少)

3.换位思考

假如你是香港的特别行政区政

府官员,请问你会怎样解决香

港城市建设中用地不足的问

题?

4.[合作探究]认识香港城市用

地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1.读图说出香港城市建设用

地的分布特点?

(点拨:图7.31中分布很广的绿

色代表什么?)

2.说说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

的两种方式?

(补充:课件展示有关图片和

数字)

3.思考香港土地稀缺,但仍保

留大量绿地原因?

(引导: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

有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表格并展示

学生在教材59页图

7.28中标示出珠江

口A、广东省B、深

圳市C、珠海市D、

铁路线E及香港的

组成部分123。

学生尝试动手计算

一学生据图说

出东北三省的位置

和范围

学生思考,提出

解决措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合作完成探究题

目,分组展示。

学生通过自

学完成表格了

解港澳的基本

概况,并将其位

置和范围落实

在教材图中。

通过具体数字

的比较得出港

澳的人口和土

地特点,有助于

学生的理解和

认识。

学生通过小组

合作完成活动

题目,既调动了

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又培养了

学生合作学习

的意思。

过渡:2013年,香港人均国民

收入38420美元,居世界21位,

学生依据教材

文字回答,并阅读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而澳门人均达到64050美元,

位居世界第四位,在亚洲超过

日本,居第一位。

1.港澳的经济地位

课件展示香港在世界中的地位

资料和澳门博彩业相关图片

2.港澳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

条件

(引导学生据图分析香港优越

的地理位置:(1)背陆面海,

既有利于开拓中国内地,又便

于开拓沿海经济带和国际市

场。(2)维多利亚湖是世界著

名的良港)

3.【合作探究二】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

师:近年来,香港80%的工业

转移到祖国大陆,请问为什

么?在港澳和祖国内地的经济

合作中,他们发挥了各自哪些

优势?

小结:港澳的优势:

祖国内地的优势:

4.阅读材料-内地与香港、澳门

特别行政区关于建立更紧密经

贸关系的安排(CEPA)

【活动】

认识祖国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联

1.说说在“前店后厂”的合作

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

港各提供了哪些优势条件?

2.了解广东省和香港的合作模

式与“前店后厂”差异。

3.从前店后厂到目前粤港合作

模式,反应了祖国内地与香港

经济合作方式的变化,讨论这

种变化的原因

和观看课件资料

学生回答,并思

考港澳位置的优越

性体现在哪里?对

其经济有何影响?

学生结合教材图

7.36,得出香港与祖

国内地经济上是如

何优势互补的?

学生阅读,了解祖

国内地和港澳间密

切的经贸往来

学生阅读,并简要

回答

学生自主学

习港澳的经济

地位和发展经

济的有利和不

利条件,教师引

领分析港澳的

位置优势。

小组合作探究

港澳与祖国内

地的优势互补

的经济联系

通过活动认识

祖国内地与香

港合作模式的

变化

归纳梳理 1.概况(位置、范围、拓展城

市用地的两种方式)

2.港澳与祖国内地密切的联系学生回顾、背诵梳理知识,加强

基础知识记忆

(1)港澳的经济地位

(2)发展经济的不利和有利条件

(3)港澳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经济联系(港澳优势、祖国内地的优势)

(4)港澳与祖国内地合作模式变迁

黄金十分钟一、点击中考

二、达标测评培养学生学

以致用的能力。

上载9个数据库新增服务器光盘塔磁盘阵列计算机等自动化设备

2004年第一期新馆建设第三版 (接二版)2003年10 月 30日赵馆长在部主任会议上介绍参加东南地区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图书馆长会议情况,其中对新建成的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情况作了重点介绍。 年11月 2003 7日部分领导小组成员和部主任前往山东农业大学新馆参观。 22—24日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去北京参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和首都师范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23—26日李安赴广州参加华南师范大学举办的“新世纪中国图书馆建筑研讨会”,会议组织参观了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正在建设中的深圳图书馆及香港中央图书馆、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 2003年12月 2日王晓蓓副馆长参加在香港举办的CNKI年会,由会议组织参观了香港大学图书馆、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 11日下午赵馆长、王晓蓓副馆长、李安分别向图书馆全体职工介绍了参观、考察的情况。 23日,对全馆工作人员展出新馆设计的四个竞标方案,听取意见。参加竞标的单位有:北京设计院、悉尼设计公司天津分公司、上海现代华盖设计公司、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 27日在图书馆会议室召开了“长清校区图书馆、行政办公楼设计方案评审会”评委有:1.王文友(全国高等院校基建学会会长)、2.谢照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3.王乃弓(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4.张润武(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教授)5.姜在灵(济南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工程师)、6.汤加勇(济南市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7.林海明(济南市规划局规划研究室主任)8.张士新(山东省计委社会处处长)9.胡越(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10.孙继亮(烟台大学图书馆馆长)11.赵善伦(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论证后投票结果为:第一、方案3上海现代华盖设计公司;第二、方案4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第三、方案2北京设计院;第四、方案1悉尼设计公司天津分公司。结论:方案3、4、都保持各自在内在功能与外形独特方面的特点,建议同时进行修改,优中选优。 29日赵善伦馆长、李安、周振庚主任一同讨论修改方案问题。 2004年1月 2日上午图书馆向周振庚主任提交起草的两份不同内容的“修改任务书”。 2日下午图书馆“职代会”全体代表,到新校区慰问奋战在工地上的新校区管理处的全体同志。 5日新校区建设办公室正式向上海现代华盖设计公司、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发出“修改任务书”。 2004年3月 18日上午在图书馆会议室对进入第二轮的两个设计方案进行评审论证,专家组成:1.杜申(山东省建筑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顾问总建筑师;2.刘甦(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教授);3.孙继亮(烟台大学图书馆馆长)4.隗德民(济南大学图书馆馆长);5赵善伦(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结论: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方案中标。建议根据专家论证会意见,进行第三次修改,并做出模型。 20日向新校区建设办公室提交整理的会议记录,由周振庚主任椐此整理出《图书馆设计方案第二轮评审会会议纪要》,并向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发出《图书馆设计第三次修改任务书》 25日下午赵善伦馆长向全馆职工讲解了中标的新馆设计方案,会后各部组织讨论,由部主任汇集群众意见,反馈给有关领导。 26—28日,由新校区管理建设办公室周振庚主任带领我校党委办公室主任王少华、校长办公室主任王焕斌、图书馆馆长赵善伦、部主任李安及济南市建筑设计院王处长、刘工程师一行7人,访问了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围绕长清校区图书馆第三次修改意见和新校区办公楼的设计问题,同设计单位进行了交流。这也是图书馆首次与设计师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新馆建设领导小组供稿)

八年级地理下册7.3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学目标】 1.了解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理解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条件和模式。 3.了解香港、澳门的位置和组成。 4.理解香港、澳门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 【重点、难点】 1.“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 2.“前店后厂”模式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提问“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位老人把在南海边写下了什么样的诗篇?今天让我们追随着老人在南海边的诗篇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 一、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读珠江三角洲地形图,完成下面的任务: 1.找出北回归线、珠江、珠江口、南海,说说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2.在图上圈出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

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小组合作,探究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优势条件: (1)区位: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2)劳动力: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3)交通:海陆交通便利 (4)侨乡:“侨乡”众多 阅读材料:珠江三角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读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图,完成下面的任务: 1.找出香港和澳门的主要组成部分。 2.找出香港、澳门邻近的城市,说说它们的相对位置。 3.香港、澳门的经济有什么特点?说一说什么是转口贸易? 4.说说香港澳门主要的旅游景点及美誉。 四、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根据下图完成任务:

1.说说珠江三角洲与香港、澳门之间的经济合作模式。 2.说说珠江三角洲与香港、澳门在该模式中的角色和各自的优势。

这学期就用了!开题报告、文献检索账号、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抄袭检测软件

这学期就用了!开题报告、文献检索账号、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抄袭检测软件、论文目录,都在这了都在这了,有备无患,拿去吧!!来源:齐祥涛的日志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论文反抄袭软件、论文目录,就差论文正文了,其他都全了!!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2019-2020年初二地理《香港和澳门》习题精选.docx

2019-2020 年初二地理《香港和澳门》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关于香港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 B.赌博业和旅游业是经济支柱 C.重工业发达 D.重要的自由贸易港 2.关于香港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已超过600 万 B.中国血统居民占90% C.城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5000 人 D.居民祖籍以广东省最多 3.香港和澳门的中国血统居民分别占当地人口总数的()。 A.98%、 95% B.95%、 98% C.2%、 3% D.3%、 2% 4.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 B.面积约16 平方千米,人口400 万 C.经济以赌博业和旅游业为主 D.1999 年12 月20 日回归祖国 5.关于香港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珠江口西侧 B.北面与广东省的深圳市接壤 C.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 D.总面积超过 1 万平方千米 6.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A.英国 B.美国 C.中国大陆 D.澳门 二、填空题: 1.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中国政府分别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和_____年_____月 ____日,对其分别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 2.香港北靠祖国大陆,南近 _____,是_____洋和 _____洋航线上的重要港口, 与 ______、______、西欧、澳大利亚有便利的 _____和 _____运输,是中国大陆进出口商品的重要 _______,居国际贸易 _________位置。 3.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水域,是世界上优良的 _____之一,目前香港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 _____的商港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 ______和国际 ______之一。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歌词作者是谁? 生:《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 师:“七子”指的是哪些地区?它们现在情况如何? 教师总结:“七子”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到目前为止,除了台湾外,都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香港和澳门是如何回归祖国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史料展示: 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的方式,一种是和平的方式。非和平的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的对话 2.教师提问:邓小平所说的和平方式是什么? 提示:“一国两制”。 3.教师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什么是“一国两制”? 提示:“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

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教师过渡:“一国两制”是一种非凡的构想。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统一为什么要采用“一国两制”的方式? 提示:香港和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控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地人民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大陆有不少差异,强行在香港和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会影响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 5.教师引导: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一国两制”构想的益处。 提示:第一,“一国两制”尊重了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有利于保证它们的繁荣与稳定,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统一。 第三,在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既维护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主导地位,又维护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港、澳、台回归祖国起了促进作用。总之,“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目标导学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港澳回归的基本情况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分组讨论驻军对主权拥有的意义。 3.提出问题:香港在何时回到祖国的怀抱?澳门呢? 提示: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4.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回顾历史,以时间为线索理清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和回归祖国的主要经过。 提示:以香港为例。 香港问题的由来:英国通过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通过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通过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到期。 香港回归祖国的主要经过: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正式提出以“一国两制”方案收回香港;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管理暂行规定

卫生部关于印发《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 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0〕1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促进香港、澳门与内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加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的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七》及《<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七》,我部制定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管理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六日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 在内地短期执业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的管理,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具有香港或澳门特别行政区合法执业资格,从事医疗相关活动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 第三条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以下四类: (一)港澳医师:包括香港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医生、中医、牙医和澳门

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医生、中医生、中医师、牙科医生、牙科医师; (二)港澳药剂师:包括香港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药剂师和澳门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药剂师、药房技术助理; (三)港澳护士:包括香港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护士、助产士和澳门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护士; (四)其他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包括香港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医务化验师、职业治疗师、视光师、放射技师、物理治疗师、脊医6类人员和澳门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治疗师、按摩师、针灸师、诊疗辅助技术员4类人员。 第四条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是指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具有合法执业资格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应聘在内地医疗机构从事不超过3年的执业活动。 第五条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应当符合内地有关港澳人员的就业规定,由内地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作为聘用单位。 第六条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应当向拟聘用其短期执业的医疗机构提交在港澳获准从事的业务范围及与业务有关的权利义务说明。 第七条港澳医师来内地短期执业,按照《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管理规定》的有关程序和要求申请。 第八条港澳药剂师、港澳护士和其他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来内地短期执业,应当由拟聘用医疗机构向该医疗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中医药管理部门(以下同)申请注册,并提交以下材料:(一)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内地短期执业注册申请表; (二)港澳永久居民身份证明材料; (三)近6个月内的2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2张; (四)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执照或者执业资格证明; (五)近6个月内的体检健康证明;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香港和澳门

2016学年第二学期地理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7年5月24日早上第四节;班级:初二(5)班授课人:朱炳坤 内容: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标内容: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港澳的地理位置。 2、根据资料,了解港澳在城市用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 具体分析: 1.根据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说出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和范围; 2.了解我国实施的“一国两制”政策; 3.根据相关资料,概括香港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土地开发状况;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的: 港澳位于南方地区,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自己解决的: 港澳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两种扩展土地的方式 需要教师指导解决的: 港澳地区如何解决土地以及空间不足的问题 多数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内容: 港澳地区在建设高楼大厦以及填海造地所带来的弊端

三、教学目标 1、在图上找出港澳的位置、范围,说出港澳的位置优势。 2、通过资料展示了解港澳实行的“一国两制”的政策。 3.能够运用地形图、景观图、数据资料了解港澳在城市用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树立城市发展更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 四、教学方法与媒体 语言:普通话教学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图释导学法。 媒体: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构建动场】 课件展示播放歌曲视频-----《东方之珠》, 引入本课题。 [新课讲解,研讨展示] 活动1【实物展示】: 1.港币 2.港澳通行证 活动2:看位置,话环保 活动3:读图议图,话城市发展 【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港澳地区分布图,让学生自主完成

1.4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单元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教案商务星球版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说出某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组成。(重点) 2、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特点。(重、难点)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重、难点)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读图观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2′ 课前播放《七子之歌》 (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珠江三角洲地 区,现在我们来回顾下主要知识点。出示 课件--→复习回顾 ①读图指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 门、京九线、京广线、珠江口、南海。 ②说出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之间是如何优 势互补的。 师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纠正和评价。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前店后 厂”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学习了“后厂”,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前店”-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回答老 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课件上的图文,举手抢 答。 ①慧眼识图: 学生上台读图指出广州、深 圳、珠海、香港、澳门、京九 线、京广线、珠江口、南海的 位置。 结合地图,用语言描述珠江三 角洲的位置 生回答: 珠江三角洲提供厂房、能源、 劳动力、日常生活用品等;香 港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 等 欣赏音乐, 营造轻松的 情景。 温故而知 新,既可以巩 固旧知,又可 以为本节课 做热身运动, 进一步明确 港、澳的位 置。 熟悉港澳 地区与珠江 三角洲地区 的优势互补, 为这节课的 内容作铺垫。 让学生做 自我评判,便 于基础知识 的掌握。

香港和澳门教案

香港和澳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让学生能够说明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初步培养学生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与分析技能; (2)通过香港和澳门人口密度的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逐步树立城市发展更因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4)使学生知道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记住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使学生知道香港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交通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使学生知道澳门的旅游业和博彩业收入是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及回归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认识到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不受欺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资源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其中包括《香港别来无恙》和《七子之歌》等影像资料,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政区图、回归场景图、卫星遥感图、城市中的绿地、高楼林立、填海造地、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增长表等图片资料…… 五、教学步骤及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入,进行感情熏陶和渲染。先播放《香港别来无恙》和《七子之歌》,刚才听了这两首歌,我想请同学们大声的告诉我歌里所唱的分别是我国的哪两个地方?生:香港和澳门.你从中听到了什么?或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说课稿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说课稿 肥城市仪阳中学李霞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十二、三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本教材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组成范围、地形等方面介绍了本区的自然特征。后从国际经济贸易,发达的交通运输业、旅游等方面分析港澳的人文地理特征。针对本节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港、澳的概况能利用香港和澳门的相关地图,准确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范围,总结香港和澳门地理特点。 2、利用相关的地理信息资料学会分析港、澳的经济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合作探究的方法。对比较港、澳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港澳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我这样设置是突出“三维”目标,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让学生以清晰的思路去学习。 三重难点: 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及地形特点。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图、记图,综合运用地图的能力是教学的重点而港澳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需要让学生在地图中获取知识,总结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把它作为重点。 难点:港澳的经济特点及经济发展。 之所以列为难点,是因为这部分比较抽象与学生生活实际离的较远,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我设置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1)、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科学设置问题,突出问题的层次性,学生的主体,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当中,层层推进逐步加深对问题认识。 (2)、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学习为主,分组讨论为辅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广泛地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让学生自主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然后,对于个人不能解决的,先在小组内研讨解决。小组仍不能解决的,提交全班共同研讨,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学习任务,充分体现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科学设计问题。(二)、注意点拨的时机,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其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做到少讲、精讲。为学生的自主思维提供更大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设计: 我采用模块式教学,层层推进的方式,分为“历史回眸”、“港澳纵览”、“走进港澳”、“我当导游”、“明天更美好”。设计的目的主题鲜明,体现了内容的计划性、课改性和人文性,使知识化繁为简,增加了知识的思维特点。 第一板块:历史回眸: 请同学们观看〈〈港澳回归〉〉视频短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视频短片,了解港澳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烘托强烈的爱国气氛为后面的正文部分作铺垫。 第二板块:港澳纵览:(出示幻灯片) 1、《香港、澳门地形图》,你能从图中总结出香港和澳门的领土范围及地理位置?请试一试? 2、你知道香港、澳门的“身世”吗?请试着说一说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的含义? 3、你能总结说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有哪些吗?请试着说一说原因? 这样设计是因为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的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以学生自学为主,讨论为辅。通过学生的读图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对图的识记能力。并与实际相结合分析、归纳来总结知识,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第二板块之前,请同学们看几幅港澳的景观图片,目的是让学生观看图片来领悟感受港澳的繁华与优美。 第三板块:走进港澳:(出示幻灯片)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香港和澳门的位置、组成等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 3.使学生理解港澳与内地的密切联系。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组成、人多地狭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东方之珠》,营造学习氛围,激情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本节课要掌握什么内容。 探究活动一:特别行政区 1、出示自学问题,学生自学。 学习任务: 1.了解香港回归,香港区旗的含义;澳门的回归,澳门区旗的含义 2.什么是“一国两制” 3.港澳的位置,组成面积,人口人地特点 4.香港如何拓展生存空间的 5.谈谈你对寸土寸金的香港拥有大片绿地的看法 2、教师结合课件图片,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加深印象,形成记忆。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点拨指导。提问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并对其中的问题、疑惑,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探究活动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出示自学探究问题,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1.认识维多利亚港位置,优点。 2.了解香港自由贸易港的含义。 3.港澳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 4.分析香港的经济地位和澳门的产业构成。 5.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香港和祖国内地是怎样具体进行经济合作的 这种合作模式被称为什么模式 6.目前,最新的“粤港合作模式”是什么意思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师生一起学习,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利用图让学生在叙述中理解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特点,突破难点,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认识祖国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联系。 ⑴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在“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提供了哪些优势条件,这种合作模式对双方各有什么好处。(珠江三角洲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而港澳则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通过香港这个自由贸易港珠三角地区和世界各地进行了贸易往来,同时也促进了港澳地区贸易事业的发展。) ⑵阅读线面的图文资料,说说目前广东省与香港的经济合作模式与“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的主要差异。(“前店后厂”合作模式基本上是一种自发的、小规模、分散的、短线的互补合作,目前广东省和香港的合作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粤港澳区域合作的联动效应和聚集效应,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⑶从前店后厂到目前的粤港合作模式,反映了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方式的变化,请试讨论这种变化的原因。(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提升粤港跨行行政区域之间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前店后厂”模式,探索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产业转型升级道路,是摆在粤港澳三地,尤其是广东省面前不可回避的紧迫形势。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广东省产业发展的自身需要,更是粤港澳区域合作的客观要求;而以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为特征的粤港澳区域合作,则从多方面为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现实基础。

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教学设计

《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教学设计 设计人:肥城市汶阳中学明秋丽 一、教学设计意图 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两个比较特殊的地区,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它的历史演变过程:过去——耻辱,现在——辉煌,明天——更美好。抓住这一主线设计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组成。 2.运用资料了解香港的经济特征与支柱产业。 3.了解香港的经济支柱与经济发展变化特征。 4.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了解香港的产业升级变化过程及对内地经济的影响。 2.通过地图或资料对比,分析澳门面积扩大的原因。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香港和澳门的概况以及祖国内地与港澳的关系。 难点:香港的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 比较法、探究法、讲述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探究园地 探究问题: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差异 探究方法:阅读课本中香港和澳门经济的相关资料和图片,进行分析。探究形式:小组间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探究内容: ( (二 (三 (四 (五) 和圣园小组——探究香港和澳门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六) 龙柏园小组——探究香港和澳门克服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对策或做法: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八年级地理香港和澳门地区

香港和澳门地区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1、知道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中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同时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面积大小与人口构成情况;香港是世界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和交通中心,出口加工工业、对外贸易和旅游业是经济支柱;澳门的重要经济来源。 2、理解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意义;香港在国际交通、贸易、信息方面的重要地位;香港工业、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澳门产业的变化;祖国大陆是香港和澳门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学会比较香港和澳门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异同。 2、会举例说明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大陆的密切关系。 3、能在填充图上准确填出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珠江口的位置。 三思想教育目标 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香港、澳门的思想感情;树立为国家强盛发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信念;进一步明确各地区发展经济必须遵循“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原则的意义。 【教学重点】 1.祖国是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靠山。 2.香港的海上交通地位和对外贸易,澳门经济部门的变化

【教学方法】 以读图、讲述方法进行。 教学过程中建议掌握 1.我国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 2.香港港口的重要地位。港澳旅游业、加工工业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的领土 1.从居民讲起香港人口中,中国血统居民占98%,澳门中国血统居民占95%以上。 2.从历史上讲由于不平等条约,香港和澳门分别被英、葡侵占。 3.从中英、中葡联合声明讲两地回归祖国,分别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我国有能力使香港和澳门的经济进一步得到繁荣发展。 二香港 1.读香港略图明确位置、组成。 2.挂“亚洲图”说明香港优越的地位位置:北靠祖国大陆,腹地宽广;南近东南亚,对外联系方便;而且正当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的要冲地带,可直通各个大洲。另有发达的航空运输。 3.香港港口的重要作用看香港海运图,要求学生把下列四句课文用笔划出来:(1)香港是中国大陆进出口商品的重要转口港(有人把这条运输路线称为现代“海上丝绸之路”),(2)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海港之一,(3)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4)世界上繁忙的航空港和国际信息中心之一。划完后,分别作简要介绍。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初中地理知识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知识点的认识】 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写:HKSAR).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包括大屿山及 230 余个大小岛屿)组成.地处中国华南,珠江口东侧,北隔深圳河与广东深圳相接;西与澳门隔海相望;南临中国南海. 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并称“纽伦港”,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香港也是亚洲重要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1842﹣1997 年间,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Macau),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北邻广东省珠海市,西与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对望,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 60 公里,南临南中国海.1887 年 12 月 1 日,成为葡萄牙殖民地.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归中国之后,经济迅速增长,比往日更繁荣,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典范. 澳门是一个国际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赌城之一.其著名的轻工业、旅游业、酒店业和娱乐场使澳门长盛不衰,成为全球最发达、富裕的地区之一.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 例: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在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分析: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中国.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在解决香港和澳门的问题上获得了成功,“一国两制”中的一国是指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 解答: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在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英文文献免费下载网站地址集锦

国外免费期刊全文数据库来源:王康的日志 1.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Dspace .internet-psychology. 包括香港科技大学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等内容,均可免费获取全文。 Openj-gate https://www.360docs.net/doc/d98427528.html,/ 提供4350种开放获取的期刊的数百万期刊全文文献。 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和区域数字馆藏 https://www.360docs.net/doc/d98427528.html,/escholarship/ 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和区域数字馆藏研究项目。eScholarshipRepository主要提供已出版的期刊论文、未出版的研究手稿、会议文献以及其他连接出版物上的文章1万多篇,均可免费阅读。 剑桥大学机构知识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d98427528.html,/ 由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和University Computing Service维护,提供剑桥大学相关的期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电子资源。 发展中国家联合期刊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d98427528.html,.br/ 非营利的电子出版物服务机构,提供来自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古巴、印度、印尼、肯尼亚、南非、乌干达、津巴布韦等)的开放获取的多种期刊的全文。 美国密西根大学论文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d98427528.html,/index.jsp 美国密西根大学论文库2万多篇期刊论文、技术报告、评论等文献全文。包含艺术学、生物学、社会科学、资源环境学等学科的相关论文,另还有博硕士论文。标识为OPEN的可以打开全文。 jfg CERN Document Server cdsweb.cern.ch/

主要覆盖物理学(particle physics)及相关学科,提供360,000多篇全文文献,包括预印文献、期刊论文、图书、图片、学位论文等等。 kl ArXiv https://www.360docs.net/doc/d98427528.html,/ ArXiv是属于Cornell University的非盈利教育机构,面向物理学、数学、非线性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定量生物学等学科提供16种免费电子期刊的访问。 NASA Technical Reports Server https://www.360docs.net/doc/d98427528.html,/?method=browse 主要是关于航空航天领域研究的科技报告和会议论文。 National Servic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ublicatio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98427528.html,/ncepihom/ National Servic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ublications提供的是美国环境保护总署(EPA)出版物。可以通过EPA出版号或题名检索EPA National Publications Catalog。 Energy Citations Database https://www.360docs.net/doc/d98427528.html,/energycitations/ 提供美国能源部的科技信息摘要。学科范围: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能源和物理。文献类型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和专利。 网上免费全文期刊FullText .freefulltext./ https://www.360docs.net/doc/d98427528.html,提供7000多种学术期刊的免费全文获取。 Open J-Gate 开放获取期刊门户 .openj-gate./ 提供基于开放获取的近4000 种期刊的免费检索和全文链接,包含学校、研究机构和行业期刊,其中超过1500 种学术期刊经过同行评议(Peer-Reviewed ) PMC(PubMed Centeral) https://www.360docs.net/doc/d98427528.html,/ 美国NCBI(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建立的数字化生命科学期刊文献集,S现提供50余种生物医学期刊免费全文 DOAJ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七年级地理香港和澳门湘教版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及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港澳地区地理特点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对此类国家或地区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港澳地区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的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更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在思想上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借助香港和澳门政区图来分析和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 2、理解香港和澳门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祖国内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及该类区域地理特点的认识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理解“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中的体现。【课前准备】

教师:1、中国政区图投影片、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区旗图案投影片、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经济方面的录像资料 2、提供以下资料供学生阅读:①祖国内地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及矿产资源的统计数字表与相关图像;②香港有哪些生活、生产资料来自祖国内地;③祖国内地和香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④祖国内地和香港每万人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数比较表;⑤香港有哪些工业门类转移到内地;香港在祖国内地投资建厂的分布图。 学生:1、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好课前预习,从广播、电视、网络和报刊、书籍等媒体中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的图文资料。 2、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再以6人左右分成学习小组。【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投影: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图案 提问:两地区区旗图案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讨论:一大组学生讨论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图案寓意,另一大组学生讨论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图案寓意,并选代表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概括:(略) 教师承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有关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地理知识。 讲授新课: 板书: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一、人多地狭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单元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商务星球版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说出某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组成。(重点) 2、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特点。(重、难点)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重、难点)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读图观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2′ 课前播放《七子之歌》 (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珠江三角洲地 区,现在我们来回顾下主要知识点。出示 课件--→复习回顾 ①读图指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 门、京九线、京广线、珠江口、南海。 ②说出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之间是如何优 势互补的。 师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纠正和评价。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前店后 厂”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学习了“后厂”,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前店”-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回答老 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课件上的图文,举手抢 答。 ①慧眼识图: 学生上台读图指出广州、深 圳、珠海、香港、澳门、京九 线、京广线、珠江口、南海的 位置。 结合地图,用语言描述珠江三 角洲的位置 生回答: 珠江三角洲提供厂房、能源、 劳动力、日常生活用品等;香 港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 等 欣赏音乐, 营造轻松的 情景。 温故而知 新,既可以巩 固旧知,又可 以为本节课 做热身运动, 进一步明确 港、澳的位 置。 熟悉港澳 地区与珠江 三角洲地区 的优势互补, 为这节课的 内容作铺垫。 让学生做 自我评判,便 于基础知识 的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