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分类学

摘要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是美国当代着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他提出了掌握学习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本文对其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分类过程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介绍,使师范类学生更好的了解其发展过程、应用等具体情况。

关键字:掌握学习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

一、布鲁姆和他的教学理念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是美国当代着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是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评价和课程专家。

面对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论、精英主义观显露出来的弊端,布鲁姆因教育提出了目标分类学说,并于1956年出版着作《教育目标分类学》;六十年代,他提出关于“人类特性”的理论,着有《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七十年代,他又提出“掌握学习”的学校教学理论,着有《我们的儿童都能学习》、《掌握学习理论导言》。布卢姆提出的关于“人类特性”和学校教学的理论,曾经被列为美国“最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成果之一”。

布鲁姆在教育中的理论可归纳为三点。

(一)、掌握学习论,学习是为了掌握,在学生已有基础上进行教学。布鲁姆说:“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方面都会变得十分相似。”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后天的,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发展的。学生学习能力不是先天的,是由于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因素造成,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外部的因素,比如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二)、教学评价理论,评价,不只是针对最终的学习结果,而是在学习的各个过程中施以评价,从而对学习行为进行相应的矫正与评估。形成性评价可以让教师的更多的目光集中到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而不是学生的达成度,应该是学生的未达成度。再通过反馈、矫正等步骤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三)、教育目标分类学,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类,从而确定其制定其具体的学习程度。其教育目标分类学有效的解决了如何正确评估学生学习行为的标准,给当时的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可量化、可测量。为了使教育评价的起点、评价目标客观标准化,他提出目标的可测量性,为之后的

评价阶段提供更加真实和客观的依据。二是目标有层次梯度。目标由简单到复杂递增,后一类目标只能建立在已经达成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了目标的层次结构。

二、教育目标的具体分类(Bloom’s Taxonomy)

教育目标可分解为三个主要领域,它们是:知识及知识运用的认知领域,对学习的情绪反应和价值倾向的情感领域,由心智活动控制肌体活动的心智肌体活动领域。

1956年,布鲁姆等人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对有关知识的回忆或再认、理智能力或理智技能的教育目标进行了分类。他们按照复杂程度来排列认知行为,并确定了由六个大类组成的主要类别,在每个大类中又分若千亚类和次亚类。如图1

图1 1956年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示意图

1964年,克拉斯沃尔、布鲁姆等人又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对有关兴趣、愿望、鉴赏和态度等方面的目标进行了分类。他们把情感领域共分成五大类,每类里又分若干亚类〔亚类里还有若干例证性目标〕。如图2

图2 1963年情感领域目标分类示意图

2001年修订版安德森将教育目标分成两个维度:一是知识维度,按从具体到抽象顺序依次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二是认知过程维度,按复杂程度不断加强顺序依次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经过细化后,能够帮助教师更加精确地选择行为动词,科学确定教学目标,进而开展有效教学,如表1。

认知过程维度知识维度

记忆

(识

别、

回忆)

理解

(解释、举例、

分类、总结、推

断、比较、说明)

应用

(执

行、实

施)

分析

(区别、

组织、归

因)

评价

(检

查、评

论)

创造

(产生、

计划、生

成)

事实性知识(1、术语知识(2、具体细节知

识(3、要素知识)

概念性知识(1、分类和类别

的知识(2、原理和通则

的知识(3、理论模型和

结构的知

识)

程序性知识(1、具体学科的

技能和算法

的知识(2、具体学科的

三、具体学科中的应用

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将布鲁姆请来中国进行讲座,此后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将教育目标与中国的素质教育相结合,提出了“目标教学法”,广泛用于中小学各个学科中,以此作为教学的依据、教育的成绩的评价标准。正如分类学的作者所说“(分类学)可推广到其他领域,但也提出警告:必须慎重,不能作出错误的扩展。”

(一)、教育目标分类与团队学习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最优搭配一直是课程设计的核心。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分析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能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和主动者。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拉瑞?迈克尔森(Larry Michaelsen)提出,为应对大班教学对传统小班化学课的冲击和挑战,迈克尔森结合布鲁姆分类学的高层教学目标,不断思考、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最终提出了包含四大核心要素的“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简称为TBL)教学模式。与相比其他小组学习模式,TBL 更强调团队成员间积极的相互依赖。

库柏(Cooper)的研究表明,团队学习相比传统教学在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自尊心的确立、种族和民族间关系,以及积极的社会行为方面都更为有效。约翰逊和约翰逊(Johnson &Johnson)调查了193个有关团队/小组学习、竞争和个体学习效度的研究,其中超过50%的研究表明团队/小组学习有更积极的影响力,60%的研究证实团队/小组学习有效增进了人际间关系,而只有3%的研究证实竞争具有同样的效果。

另一项研究表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黑人学生在参与代数学课后团队讨论学习后,本来徘徊在及格边缘的学生分数相比那些没有参加团队讨论的黑人学生平均上升了一个字母等级(该校实施的是字母A到F

的评分标准)。团队/小组学习不仅带给不同学习水平、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积极的影响,而且这一积极影响还会持续到学生步入社会。

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分类学 摘要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他提出了掌握学习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本文对其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分类过程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介绍,使师范类学生更好的了解其发展过程、应用等具体情况。 关键字:掌握学习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 一、布鲁姆和他的教学理念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是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评价和课程专家。 面对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论、精英主义观显露出来的弊端,布鲁姆因教育提出了目标分类学说,并于1956年出版著作《教育目标分类学》;六十年代,他提出关于“人类特性”的理论,著有《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七十年代,他又提出“掌握学习”的学校教学理论,著有《我们的儿童都能学习》、《掌握学习理论导言》。布卢姆提出的关于“人类特性”和学校教学的理论,曾经被列为美国“最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成果之一”。 布鲁姆在教育中的理论可归纳为三点。 (一)、掌握学习论,学习是为了掌握,在学生已有基础上进行教学。布鲁姆说:“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方面都会变得十分相似。”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后天的,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发展的。学生学习能力不是先天的,是由于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因素造成,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外部的因素,比如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二)、教学评价理论,评价,不只是针对最终的学习结果,而是在学习的各个过程中施以评价,从而对学习行为进行相应的矫正与评估。形成性评价可以让教师的更多的目光集中到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而不是学生的达成度,应该是学生的未达成度。再通过反馈、矫正等步骤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三)、教育目标分类学,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类,从而确定其制定其具体的学习程度。其教育目标分类学有效的解决了如何正确评估学生学习行为的标准,给当时的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可量化、可测量。为了使教育评价的起点、评价目标客观标准化,他提出目标的可测量性,为之后的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教学提纲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篇一: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学习的分类与评价 一、目标分类 布卢姆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目类分类学,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3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 布卢姆认为,制定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 2.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6个主要类别:⑴知识; ⑵领会;⑶运用;⑷分析;⑸综合;⑹评价。情感领域包括5个主要类别:⑴接受或注意;⑵反应;⑶价值评估;⑷组织;⑸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干子类别, 由此可见,布卢姆的分类学是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积性。 3.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 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是不受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所局限的。可以把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层次结构作为框

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 4.教育目标分类学是1种工具。 教育目标分类是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所以,目标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评价教学结果提供测量的手段,同时有助于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变化作出各种假设,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二、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 认知目标中始终具有情感的成分;情感目标总是带有认知成分,因此,布卢姆把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特征作为学习的前提条件。所谓情感特征,就是指“学生学习新的学习任务的动机”。 三、教学评价 布卢姆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布卢姆主张教学中应更多地使用另1种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或形成性测验。 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的程序是:把一门课分成若干学习单元,再把每一单元分解成若干要素,使学习的各种要素形成1个学习任务的层次,确定相应的教育目标系统;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时,都要安排一次形成性测验(有时又叫为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常常被用来为学生的学习定速度,保证学生在从事下1个学习任务之前,完全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形成性测验可起到强化的作用;形成性测验可以揭示出问题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认知操作类型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认知操作类型 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1.知道(知识)(knowledge) 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 提示: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 2.领会(comprehension) 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 其包括“转化”、解释、推断等。 提示: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 3.应用(application) 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提示: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 4.分析(analysis) 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提示: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 5.综合(synthesis)

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 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 提示: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 6.评价(evaluation) 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做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 提示:评价,估计,评论,鉴定,辩明,辩护,证明,预测,预言,支持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对设计问题的启发 所提问题可以从简单逐渐发展到复杂; 可以按学习目标的要求,分层次提出问题: l分层次提出问题--认知性问题 认知性问题:它是对知识的回忆和确认。 如:“人民陪审员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当汽车向右拐的时候,坐在汽车上你会向哪边倒?” l分层次提出问题--理解性问题 理解性问题:它主要考察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比较和证明某个观点。 如“检察院和法院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清楚什么是惯性吗?” l分层次提出问题--应用性问题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 (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①识记: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记忆,如记忆名词、事实、基本观念、原则等。 ②领会: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 ③运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④分析: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它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对其中的组织结构的认识。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识别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分析代表了比运用

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⑤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⑥评价: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它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例如,判断实验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或评价某篇文章的水平与价值。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并要基于明确的标准才能做出评价。 在上述布卢姆的分类系统中,第一层次是“识记”,主要涉及对言语信息的简单记忆,不需要对原输入的信息作多大改组或加工。而以后的五个层次与“知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加工知识的方式,需要学习者在心理上对知识进行组织或重新组织。这个分类系统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框架。 (2)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动作技能涉及骨骼和肌肉的运用、发展和协调。在实验课、体育课、职业培训、军事训练等科目中,这常是主要的

布卢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六个层次

布卢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六个层次

体 评价根据一个标准做出价 值 判断 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 说出……价值 请根据布卢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层次的分类,为下列教学目标选 择合适的行为动词。(3分) 目标层次教学目标 识记 1.能准确_____重点词汇。 应用 2.能准确根据英语造词法_____单词的词性。(注意:填写选项编号,每空限填一项,选项可重复使用。)A. 默写B. 理解C. 学习D. 归纳E. 评价F. 判断 AF 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作用方式有哪些? 答案要点: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信息技术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建构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评价工具 计算机作为教学管理工具

研究性学习 探究型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围绕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探究型学习是通过学生尝试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来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形成价值观的学习方式,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1.研究性学习有什么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等特点。 1)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性:以问题或项目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能力培养,都是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来完成的。 2)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强调理论知识与自然界、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强调学习内容与研究的主体必须具有实践性。 3)强调认识过程的完整性:人的认识必须完成三个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革命实践)和两个飞跃(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有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飞跃),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理解与掌握。 2.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包括哪些主要的环节? 1)动员与培训阶段 2)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 成立课题组 制定小组实施方案 开题报告和评审 3)课题实施阶段 了解当前课题所需信息 采集、处理、分析资料 4)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的学习感悟

xx教学目标分类法的学习感悟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的学习及培训感悟: xxxxxx小学xx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将人的认知教育目标按照由简单到繁复,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成了以下六个层面的内容(如图)。 虽然研修教材中对于每一类问题的概念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科学、确凿的阐述,并且也相应地给出了一些详尽的问题范例。但从我上一次培训的实效来看,在短时间内,学员对于每一类问题的特性很难理解透彻,一些学员认为这样的理论太过高深,从而直接导致学员在应用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进行问题设计时,对于问题设计的“度”难以控制,设计出来的六个问题层次性不明确,甚至出现了例外层面问题的交错出现的情况,无法体现出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思维关系。 如何帮助学员更松弛地、更确凿地理顺六个层面的关系呢?我迫使自己静下心来,从头认真地、逐字逐句地去阅读教材中关于六类问题的解释。我猛然发现,文句中的某些关键词能给予我很大的启发,再结合自己大凡的教学经验,对于每一类问题所指向的目标、侧重点,问题与问题之间的上行关系在我的头脑中逐渐清撤起来。 从培训效果看,这种提取关键词的方法的确为学员把握例外类别问题的特点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学员们普遍感到理解的思路由含混变得清撤,感到对六个层面的理解由沉滞变得光鲜了。我还感到,在学员自己设计问题之前,范例的支持作用也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范例能将抽象化的理论变得直观化、详尽化。 这些参训的学员都是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在举例时,他们更愿意听到贴合教学实际的东西。所以在指导学员参看教材中给出的范例之外,我还试图从小处着手,我从自己所教的小学数学教材中选取了一个很小的问题,并尝试利用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进行了下面的问题设计。 知识:这道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教育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 1.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 认知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六级: (1)知识指对先前所学内容的回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本(2)领会指能把握所学内容的意义,具体表现为能用自己的话表述、能加以说明、能进行简单的推断; (3)应用指能将所学内容运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方法、理论的应用; (4)分析指能分析所学内容的结构; (5)综合指能创建新的知识结构,比如说拟订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组关系等; (6)评价指能依据内、外在标准对所学内容进行价值判断,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2.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 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五级: (1)接受指注意某种现象; (2)反应指主动参与; (3)价值化指接受某种价值标准、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愿意为某种价值标准作奉献;(4)组织指能对不同的价值标准进行比较,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 (5)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指能运用价值体系长时期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3.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 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七级: (1)知觉指运用感官获得以后可用于指导动作的相关信息; (2)定向指从生理、心理和情绪等方面做好活动的准备; (3)有指导的反应指对某一动作技能的模仿和尝试; (4)机械动作指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 (5)复杂的外显反应指能熟练操作复杂的动作; (6)适应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即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修正自己的动作; (7)创新指根据具体情境的需要创造出新的动作,这里强调以高度发展的技能为基础的创造能力。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对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设想,最初是1948年由出席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心理学年会的一些考试专家在一次正式会议上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布卢姆、克拉斯沃尔(D.R.Krathwohl)等人。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和动作技能领域(psychomotor domain)。他们的教育目标分类强调指导教学过程和对结果进行评价,其实是一种教学目标分类。 (一)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布卢姆等人在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中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和评价(evaluation)。 1.知识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 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对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设想,最初是1948年由出席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心理学年会的一些考试专家在一次正式会议上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布卢姆、克拉斯沃尔(D.R.Krathwohl)等人。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和动作技能领域(psychomotor domain)。他们的教育目标分类强调指导教学过程和对结果进行评价,其实是一种教学目标分类。 (一)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布卢姆等人在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中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和评价(evaluation)。 1.知识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把某种信息储存在大脑中,以后所要做的就是回忆这些信息。知识这一类别所涉及的主要心理过程是记忆。在知识的测验情境中,提问的形式与最初的学习情境中的形式有所不同,这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一定程度上的联想和判断过程,但这仅仅是一小部分;在其他类别的学习和测验中也有记忆,同样这也只是一小部分。知识包括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三大类,每一类型又包括若干个小类型。 (1)具体的知识是指对具体的、孤立的片断信息的回忆。它包括:①术语的知识,即具体符号的指称事物的知识,如熟悉的大量词汇的一般意义;②具体事实的知识,指日期、事件、人物、地点等方面的知识,如对某些特定文化中的主要事实的回忆。 (2)处理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是指有关组织、研究、判断和批评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它包括:①惯例的知识,即有关对待和表达各种现象和观念的独特方式的知识,如了解演讲与写作中的正确形式和习惯用法;②趋势和顺序的知识,即时间方面各种现象所发生的过程、方向和运动的知识,如最近50年美国政府的发展趋势;③分类和类别的知识,即有关类别、组织、部类及排列的知识,如各类文献的范围;④准则的知识,即有关检验和判断各种事实、原理、观点和行为所依据的准则的知识,如对某种作品及其阅读目的作出适当判断的准则;⑤方法论的知识,即有关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使用的以及在调查特定的问题和现象时所用的探究方法、技巧和步骤的知识,如有关用科学方法评价健全概念的知识。 (3)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指有关把各种现象和观念组织起来的主要观念、体系及模式的知识。它包括:①原理和概括的知识,即关于对各种现象的结果进行概括的特定抽象概念的知识,如用来概括我们所接触到的生物现象的重要原理的知识;②理论和结构的知识,即关于为某种复杂的现象、问题或领域提供一种清晰的、完整的、系统的观点的重要原理和概括,及其相互关系方面的知识,如对进化论进行比较完整阐述的知识。

书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

书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 作者:[美] 安德森等著;蒋小平等译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9.11 ISBN号:5 内容简介: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修订版)》被认为是20世纪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的4本著作之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按24个目标单元进行分类,构成了72种分类结果。《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完成,表明知识分类学习论思想已被课程、教学和评估专家接受,是科学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精彩书摘: 产生涉及学习者表征问题并提出满足特定准则的假设或解决方案。问题最初的表征方式经常暗示可能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重新定义或表征问题也许提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当产生超越先前知识和现有理论的范围或约束时,产生就涉及发散思维并且构成所谓的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产生这一术语在本章中的使用是狭义的。理解也要求产生的过程,如在解释,

举例,总结,推断、比较和说明认知过程中都包含产生的过程。然而,理解的目的大多是收敛的(即为了获得单一意义);相反,属于创造类别的产生其目的则是发散的(即为了获得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产生的同义词是假设。 目标实例及其测评题在产生这一认知过程中,学生必须针对给定的问题提出各种解决方案。例如,在社会课中,目标可能是学会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多种实用方案,与之对应的测评题是“提出尽可能多的,确保人人都有适当医疗保险的方案”。为了测评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建立一套与学生共同使用的准则,这些准则也许包括备选方案的数目,各种方案的合理性、实用性等等。在科学课中,目标可能是学会提出解释观察现象的假设,与之对应的测评要求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假设,用以解释草莓长得特别大这一现象。同样地,为了判断学生回答的质量,教师应该建立起明确定义的准则,并把这些准则交给学生使用。最后,在数学课中,目标可能是能够产生出获得某个结果的各种方法,与之对应的测评题为“你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找出那些乘积为60的整数?”上述每一项测评都需要明确的、师生共同使用的评分准则。 测评题型测评产生通常采用构答题,题中要求学生生成备选方案或假设。构答题的两种传统方式分别是结果试题(consequencestasks)和用途试题(usestasks)。在结果试题中,学生必须列举某一事件的所有可能结果,例如“如果个人收入税率是固定单一的而不是累进的,结果会怎样?”在用途试题中,学生必须列举某一对象的所有可能用途,例如,“互联网有哪些可能的用途?”选择题型几乎不可能用于产生认知过程的测评。 前言/序言: 虽然本分类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分类观——也许为许多读者所初见,但它却是一个使用了近半个世纪的分类框架的修订版。本前言为那些不熟悉《手册》的读者提供一些关于原版编写以及本书修订过程的背景情况。 1948年,一群高校的考试负责人出席了在波士顿举行的一次非正式会议,他们认为,一个将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分类的标准框架可以促进测验试题、测验步骤以及测验理念的交流。这些考试负责人分别负责为自己学校本科各课程的综合考试出题、施测、评分和报告结果。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学习心理学与教学设计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L.W.安德森 教学是艺术,心理学是科学,目标分类学是目标建模工具 读书笔记

二〇一〇年一月 一分类学: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 1 绪论 在生活中,目标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和精力,并标明我们想要完成的任务。 1.1 需要分类学 一个教学目标的示例:“描述历史和文化影响与文化选择之间的联系”。产生如下问题: ?什么联系? ?什么影响? ?什么选择? ?描述是什么意思? “这些东西怎样帮助我们教得更好,怎样帮助学生学得更好?” 分类学是一种特殊的框架。用来清晰的描绘目标是什么。同时,就像建筑图纸中所使用的标准图标、软件工程中的UML(建模语言)一样,在教师、教师培训人员、课程协调者、评估专家、学校行政人员之间的交流中起到标准表述语言的作用。 1.2 分类学应用 增强对分类学的理解,怎样才能帮助我们?教师传统上经常被教育、教学、学习问题所困扰。主要有四个最重要的组织问题: (1)在时间有限的学校和课堂里,学什么对学生是最重要的?(学习问题) (2)怎样计划和传递教学内容才能让大多教学产生高水平的学习?(教学问题) (3)怎样选择和设计评估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信息?(评估问题)(4)怎样确保目标、教学和评估三者之间保持一致?(一致性问题) 2 目标的结构、具体性和争论问题 2.1 目标的结构 泰勒提出“陈述目标的最有用形式是按行为类别和内容两个维度陈述,行为类别指意

欲通过教学发展的学生的行为类型;内容指学生的行为加以运作的教材内容”。

目标的陈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 ?动词,描述我们意欲实现的认知过程(行动)。 ?名词,描述预期学生要学习或建构的知识(内容)。 2.2 目标的具体性 克拉斯沃尔和佩尼鉴别了三种具体性水平: 总体目标、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2.3 目标不是什么 不要将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或评估混淆: ?目标描述结果――希望的结果,希望的变化。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 ——实现“有意义得学习”就是教学得终极目标 中山实验吴玥纹 一、著作基本信息 作者:布鲁姆(1956年主编),恩格尔哈特、福斯特、希尔、克拉斯沃尔等参与 修定版编著:洛林、安德森等(关于书籍,本书就是修订版得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至于具体年份,书中并没有提供准确得信息,只就是谈到在1956年 之后得40多年里由于种种原因,觉得需要修订,因此编著此书,以便融入新 思考,并鼓励大家应用此书指导教学,再来评断编者得修订工作)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年11月第1版,2015年9月第9次印刷 二、著作简介 著作背景:《教育目标分类学》面世以来,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销售,为测验设计与课程开发提供了基本得依据。基于此学说中得许多观点在当今教育者处理问责项目,基于标准得课程以及真实性测评得设计与实施等许多问题中,都能提供有价值得指导。与此同时,时代在发展,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有必要把新知识与新思考融入这一分类体系。基于以上考虑对旧版《分类学》进行修订。 核心观点:关于布鲁姆得目标分类学得核心观点,以前我也在北京师范大学得高端培训班学过相关得课程,当时说实话也并没有完全得理解,在学习得同时也查阅了网上得相关资料,大概得理解就就是“把教育得目标进行分类”,与我们得实际相联系我们教学得三维目标就就是源于此。本次有这个机会,真正拥有一本类似于关于教育学中圣经般得书籍,机会难得,于就是我翻阅了此书,并对于一些感兴趣得章节进行重点得阅读。 于就是我认为布鲁姆得目标分类学得核心观点,就就是两个表格!!即教育目标得两个维度——知识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不知道我想得就是否全面正确。于就是我在原有书籍得基础上编辑了一个汇总表格,如下: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包括哪三类目标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包括哪三类目标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 (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①识记: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记忆,如记忆名词、事实、基本观念、原则等。 ②领会: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 ③运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④分析: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它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对其中的组织结构的认识。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识别识别史料中作者的

观点或倾向等。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⑤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⑥评价: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它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例如,判断实验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或评价某篇文章的水平与价值。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并要基于明确的标准才能做出评价。 在上述布卢姆的分类系统中,第一层次是“识记”,主要涉及对言语信息的简单记忆,不需要对原输入的信息作多大改组或加工。而以后的五个层次与“知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加工知识的方式,需要学习者在心理上对知识进行组织或重新组织。这个分类系统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框架。 (2)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动作技能涉及骨骼和肌肉的运用、发展和协调。在实验课、体育课、职业培训、军事训练等科目中,这常是主要的教学目标,1956年布卢姆等人在创立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时,仅意识到这一领域的存在,但未能制定出具体的目标体系。后来,辛普森(E. J. Simpson)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一、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1.知道(知识)(knowledge)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这种知识是特定知识,如:术语和事实;处理特殊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的知识:序列、分类、标准、方法等;一般或抽象的知识:原理、理论、知识框架等。 与这一层次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等。 2.领会(comprehension)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包括(1)转换: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2)解释: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3)推断:估计将来的趋势或后果。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等。 3.应用(application)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等。 4.分析(analysis)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 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等。 5.综合(synthesis)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等。 6.评价(evaluation)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 二、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布鲁姆(B·Bloom)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首创“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 一、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1.知道(知识)(knowledge)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这种知识是特定知识,如:术语和事实;处理特殊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的知识:序列、分类、标准、方法等;一般或抽象的知识:原理、理论、知识框架等。 与这一层次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等。 2.领会(comprehension)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包括(1)转换: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2)解释: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3)推断:估计将来的趋势或后果。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等。

3.应用(application)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等。 4.分析(analysis)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 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等。 5.综合(synthesis)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等。 6.评价(evaluation)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 二、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简述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word版本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6)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试述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4)训练归因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1)需要与目标结构 (2)成熟与年龄特征 (3)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 (4)志向水平与价值观 (5)焦虑程度 结合实际,论述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表达明确的期望 (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7)有效地运用表扬 (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积极的评价是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 《布卢姆目标分类学》读书 记得在读教育硕士时,我们教授就推荐了这本书,但一直没有静下心认真阅读,直至参加了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目标制定与实施的研究》研究小组,才得以认真地通读全书。也许是翻译过来的缘故,书中有些话语还是晦涩难懂,读得有点艰难,列举的案例多数也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本经典之作,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较为权威的教育目标分类依据,我们国家教育领域里有很多理念与方法是借鉴于此。 我们目前使用的苏科版教学参考用书对教学目标在用词和表述结构方面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类型:(1)理解的意义(或概念) (2) 通过(或经历) ,理解(或领悟、得出) (3)掌握 (4)会用(或会利用,能用) 进行。其中,理解的意义(或概念)一般可归为理解概念性知识或理解程序性知识的类目即B1或C1中;通过(或经历) ,理解(或领悟、得出) 可归为理解概念性知识或理解程序性知识的类目即B2或C2中;掌握可归为运用程序性知识或分析概念性知识的类目即C3或B4中;会用(或会利用,能用) 进行可归为运用概念性知识或运用程序性知识的类目即B3或C3中。还有一种教学目标类型,我个人认为不能从知识和认知过程维度进行归类,如涉及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就不能生硬地放入认知目标的框架中,如在操作实验中,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分析、推理能力等等。这类空泛含糊的目标并不适合进行归类。 由此,我个人觉得苏科版教学参考用书中对教学目标的表述涉及元认知知识的很少,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元认知知识的研究尚没有很好地贴近数学教学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实践工作者对元认知这种知识类型缺乏了解。在数学学习中,数学元认知不是以数学材料(如数学问题、数学知识)为认知对象,而是以数学认知过程(如解题过程、学习过程)为认知对象、以监控过程为目标的认知活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特别强调,要明确而不是隐含地陈述针对元认

心得体会-《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 记得在读教育硕士时,我们教授就推荐了这本书,但一直没有静下心认真阅读,直至参加了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目标制定与实施的研究》研究小组,才得以认真地通读全书。也许是翻译过来的缘故,书中有些话语还是晦涩难懂,读得有点艰难,列举的案例多数也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本经典之作,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较为权威的教育目标分类依据,我们国家教育领域里有很多理念与方法是借鉴于此。 我们目前使用的苏科版教学参考用书对教学目标在用词和表述结构方面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类型:(1)理解……的意义(或概念) (2) 通过(或经历) ……,理解(或领悟、得出) ……(3)掌握……(4)会用(或会利用,能用) ……进行……。其中,理解……的意义(或概念)一般可归为“理解概念性知识”或“理解程序性知识”的类目即B1或C1中;通过(或经历) ……,理解(或领悟、得出) ……可归为“理解概念性知识”或“理解程序性知识”的类目即B2或C2中;掌握……可归为“运用程序性知识”或“分析概念性知识”的类目即C3或B4中;会用(或会利用,能用) ……进行……可归为“运用概念性知识”或“运用程序性知识”的类目即B3或C3中。还有一种教学目标类型,我个人认为不能从知识和认知过程维度进行归类,如涉及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就不能生硬地放入认知目标的框架中,如“在操作实验中,发展学生合

作交流的意识”、“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分析、推理能力”等等。这类空泛含糊的目标并不适合进行归类。 由此,我个人觉得苏科版教学参考用书中对教学目标的表述涉及元认知知识的很少,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元认知知识的研究尚没有很好地贴近数学教学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实践工作者对元认知这种知识类型缺乏了解。在数学学习中,数学元认知不是以数学材料(如数学问题、数学知识)为认知对象,而是以数学认知过程(如解题过程、学习过程)为认知对象、以监控过程为目标的认知活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特别强调,要明确而不是隐含地陈述针对元认知知识的目标,因为达成这方面的目标,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成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而且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教师由知识的给予者转变为学习的推动者。所以用清楚的语言将元认知知识描述出来并作为教学目标来加以设置和陈述,明确要求学生对学习活动、解题或思维活动进行反思,与我国当前课程改革倡导的主动学习、转变学习和教学方式的思想是非常一致的。另外分析、评价、创造三种较复杂的认知过程与多种知识类型相结合而形成的目标由于涉及多种知识类型、多种认知过程,这类高级目标很难在单节新授课上体现,在单元目标上可以体现。 因为习惯问题,我们教师在陈述目标时,常偏爱使用“知道”“了解”“领会”“掌握”“体会”等词语,不同教师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常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具体应用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塞缪尔·布鲁姆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毕生的突出贡献。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分类学),包涵认知、情感和技能领域的知识。 一、认知领域 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中,布鲁姆和大卫·克拉斯沃尔合作撰写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目标分成六个阶层,包括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其中知识是最低的阶层,评价是最高的阶层。 2001年修订版将教育目标分成两个维度: (一)知识内容维度:将知识划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四类。各领域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二)认知过程维度:学生的认知过程从低级到高级可以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六个层次。学生学习每一类知识都有可能经历认知过程的若干维度。因此布鲁姆设计了分类表(如下表所示),教师在实际教学设计中可以将自己确定的教学填写到分类表中,以便清晰认知自己的教学究竟在培养学生的哪个方面。 二、情感领域:包括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内化。 修改后的分类可以帮助教学设计者和教师编写和修改学习目标。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在努力解决关于教育、教学和学习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四个基本问题分别是:

1.在有限的学校和课堂教学时间内,什么值得学生学习?(学习问题) 2.如何计划和进行教学才能使大部分学生在高层次上进行学习?(教学问 题) 3.如何选择或设计测评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信息? (测评问题) 4.如何确保目标、教学和测评彼此一致?(一致性问题) 教学中利用目标分类学可有助于教师思考这四个基本的问题。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新发展及其教学意义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新发展及其教学意义 【摘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崇,我国教育者据此提出了目标教育法,并且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2001年,该理论有了修订版,修订版主要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吸收了现代认知心理学成果,对学生的学习以及老师的教学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围绕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就其理论的新发展以及教学意义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新发展;教学意义 前言 在美国教学论的研究中,本杰明·布卢姆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其凭借教育目标分类等理论研究而为人们所信服,对世界各国的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也取得了新的发展,该理论的修订版将现代认知心理学成果融入到其中,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以及老师的教学。 1、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基础 1.1儿童智能观 以多年世界对儿童智能发展的研究为基础,布卢姆认为,在人类的一些特征当中,成长最快的阶段应当是在出生之后的四年内。不仅是生理方面,例如身高;还有智力方面,例如语言。布卢姆指出,如果在17岁这个年龄段所测得的智力成熟度为百分之百,那么在之前的各年龄段中,其成熟度分别为:出生至四岁年龄段的成熟度为50%,五岁至八岁这个年龄段的成熟度为30%,九岁至十七岁这个年龄段的成熟度为20%。故此我们知道,在小孩出生到八岁的发展,占据整个智力发展的80%。而从小孩出生至四岁这个年龄段的发展,与五岁至十七岁年龄段的发展相当[1]。由此布卢姆指出:在儿童变化较快的幼年期,儿童的智力发展与家庭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在以下两种儿童之间,第一是受到促进刺激的儿童,第二是没有受到促进刺激的儿童。在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其相关一个为+5,一个为-5,这两级就相差了10,而到了17岁这个年龄段的时候相差达到了20,这个差距会对今后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2布卢姆的另一个观点为:变化的度量与最初的度量没有关系,然而与个人在变化时期的周边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家长的行为态度会对孩子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这个研究结果,布卢姆强调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要在儿童的这个关键时期对各种条件进行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