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联素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

脂联素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
脂联素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0, 10(9), 2079-2086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2677/acm.2020.109312

脂联素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

邵彩荣*,杨小娟#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陕西延安

收稿日期:2020年9月1日;录用日期:2020年9月16日;发布日期:2020年9月23日

摘要

脂联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肝脏和骨骼肌的胰岛素敏感性、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减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作用。研究显示脂联素与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息息相关,因此探讨脂联素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对新治疗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关键词

脂联素,慢性肾脏病,治疗

The Effect of Adiponectin o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airong Shao*, Xiaojuan Yang#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Received: Sep. 1st, 2020; accepted: Sep. 16th, 2020; published: Sep. 23rd, 2020

Abstract

Adiponectin has the effects of anti-atherosclerosis, increasing insulin sensitivity of the liver and skeletal muscle,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reducing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thrombosi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diponecti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so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adiponectin o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s cruc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reatment strategi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邵彩荣,杨小娟

Keywords

Adiponect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Treatment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不仅是全球健康的主要问题,也与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等有关,也是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呈指数级增长。脂联素(adiponectin, APN)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具有抗炎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蛋白质,脂联素与CKD的发展及预后有密切联系,也可为CKD 的今后治疗开拓新的思路。

2. 脂联素

脂联素也被称为Acrp30、GBP28、adipoQ或apM1,其由AdipoQ、apM1等基因编码,并已被定位到染色体3q27,该染色体也与糖耐量减低、肥胖、血脂异常和2型糖尿病等密切相关[1]。脂联素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约占血浆总蛋白的0.01%,浓度在0.5~30 μg/ml之间。脂联素有244个氨基酸,重量为

30 kDa,在结构上它有四个部分:N末端的短信号序列、可变结构域、胶原样结构域和含有C1q的球状

结构域[2]。脂联素以不同的多聚体形式存在:低分子量脂联素(low molecular weight of adiponectin, LMW-APN)由三个脂联素分子通过其胶原结构域结合而成,还有一种六聚体的中分子量脂联素(middle molecular weight of adiponectin, MMW-APN)和高分子量脂联素(high molecularweight of adiponectin, HMW-APN) [3]。

脂联素有两个受体Adipo R1和Adipo R2,Adipo R1在肾脏的内皮细胞、足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近端肾小管细胞等都有表达,与腺苷单磷酸蛋白激酶(adenosine 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激活相关[4]。而Adipo R2在肾脏中没有实质性表达,其与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PPAR) α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上调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有关。AdipoR1对球形脂联素的亲和力较高,而Adipo R2对球形和全长脂联素均具有中等亲和力[5]。

3. 脂联素与CKD

3.1. 脂联素与肾功能

最近,在一项探讨非糖尿病性CKD患者脂联素水平与临床结局的研究中,共纳入196例非糖尿病性CKD患者,结果表明高水平的脂联素水与ESRD的高风险相关,而与传统的CKD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BMI)和代谢综合征等无关[6]。在501名ESRD患者的CKD队列研究中,发现脂联素水平越高,死亡风险越高[7]。这一发现与Tsigalou等[8]的研究一致,他们在对60名ESRD患者随访4.5年后,得出脂联素水平的升高与ESRD患者的死亡率有关的结论。

脂联素水平升高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考虑肾功能不全会影响脂联素的清除,但研究表明CKD患者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和Adipo R1表达上调,并且在AMPK磷酸化后脂联素受体信

邵彩荣,杨小娟

号传导阻滞[9]。这提示当肾功能恶化时,脂联素的反常增加可能是脂联素的抵抗作用所致,而不仅仅是清除减少的结果。其次,脂联素的增加或许是一种有益的代偿机制,在持续性损伤的环境中减少氧化负担,以对抗尿毒症介导的代谢毒素所产生的慢性炎症。

3.2. 脂联素与蛋白尿

Ohashi等[10]对脂联素基因敲除的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进行了肾大部切除术。他们注意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的出现了蛋白尿增加、肾小球肥大以及肾间质纤维化等。Sharma等[11]报道脂联素基因敲除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蛋白尿增多,足细胞足突融合,而给予脂联素治疗后出现蛋白尿的正常化和AMPK激活增加,活性氧化物减少。而在体外,脂联素的加入降低了分化足细胞对白蛋白的通透性。这说明了脂联素可能通过Adipo R1刺激AMPK和抑制活性氧化物的途径来减少蛋白尿,同时降低了足细胞对白蛋白的通透性,从而减轻了肾脏损伤。Rutkowski等[12]发现在足细胞消融的动物模型中,小鼠表现出明显的肾脏损伤,如足突融合、系膜扩张和肾小球硬化。也有研究表明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大鼠的肾脏中Adipo R1和Adipo R2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且与血清或尿液中的脂联素水平呈正相关[13]。

综上,脂联素在动物实验中具有益的作用,可改善蛋白尿和肾小球肥大,还可以减轻足细胞消融后的肾小球硬化,从而减轻肾损伤。脂联素的肾脏保护作用与改善内皮功能障碍,减少氧化应激和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上调有关。

然而,临床的研究表明脂联素与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有一种双相模式[14]。在对1442名CKD患者的观察中,结果显示大量蛋白尿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微量蛋白尿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并且脂联素的水平的越高,蛋白尿越多[15]。最近,Bulum等[16]在对202例1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在校正了其他因素后,脂联素与微量蛋白尿的风险无关。

因此有必要谨慎地解释人类和啮齿动物研究之间的相关性。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但是大量蛋白尿或CK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升高或许是一种有益的代偿作用。蛋白尿不仅与糖尿病和肥胖症有关,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不利因素[17]。蛋白尿与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相关,而脂联素可以与血管内膜的主要胶原成分结合,并在内皮细胞受损时积聚在血管壁中。因此,脂联素可能不仅是蛋白尿的生物标记物,更有望成为心血管风险的早期生物标记物。

3.3. 脂联素与CKD合并心血管疾病

据估计,CK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5~20倍[18]。除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外,CVD的高发率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脂联素和促炎细胞因子在内的脂肪因子的异常模式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19]。而CKD患者的脂联素水平升高是否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目前仍然存在争议。

Iwashima等[20]研究CKD患者的脂联素、肾功能和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总共有150名受试者被纳入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32个月,结果表明脂联素每升高1 μg/mL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0.86%。在脂联素水平较低的组中,既往患有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生存率也明显较低。同样,Becker等[21]对227名轻中度CKD的非糖尿病患者和76名健康受试者进行了54个月的随访,发现低脂联素水平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Abdallah等[22]在对133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访,发现血液透析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是健康受试者的3倍,与第2组(ADPN ≥ 15.1 μg/ml)相比,第1组(ADPN < 15.1 μg/ml)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1.96倍。因此,他们认为低脂联素水平是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其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中具有潜力。相反,对820例CKD患者的研究表明,脂联素浓度增加与心血管死

邵彩荣,杨小娟

亡率直接相关,脂联素每升高1 μg/mL会导致心血管死亡率增加6% [23]。这些不一致的结果可能归因于研究人群的差异(例如性别、种族、共存疾病)。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来阐明CKD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与CVD之间的关系。

也有研究[24]称,尿脂联素可以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且优于尿蛋白排泄率对心血管危险性的评估。血管变化早在微量蛋白尿出现之前就开始了,所以微量蛋白尿在2型糖尿病心血管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就显得有限。因此,尿脂联素清除率可能会成为糖尿病肾病血管损伤的早期标志物,但仍需更多的前瞻性研究来验证。

据报道,脂联素对血管钙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5]。然而,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研究[26]发现,高脂联素水平与腹主动脉钙化有关。最近,有学者[27]发现CKD患者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以及脂联素水平的升高与血管钙化相关,对这种关联的进一步研究或许能为CKD患者血管钙化的治疗带来新的启发。

3.4. 脂联素与肾性贫血

贫血是CKD的常见并发症,也是CKD和CVD进展及死亡的不利因素之一。在先前的观察研究中,脂联素水平与贫血的程度相关[28][29]。进而,Kim等[30]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探索了韩国2113名CKD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与贫血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CKD患者脂联素水平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并且对于无贫血的患者,高水平脂联素是新发贫血的独立危险因子。这些发现都揭示了脂联素在CKD相关性贫血中的潜在作用。

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高脂联素水平与低血红蛋白浓度独立相关。一个合理的解释是贫血引起的组织缺氧导致缺氧诱导因子的表达增加,而在各种刺激下激活的缺氧诱导因子可显著增加脂联素的表达。另外,脂联素主要由骨髓脂肪分泌,其在骨髓微环境的调节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且骨髓脂肪细胞是造血的负调节因子,而CKD患者的骨髓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这可以部分解释CKD患者脂联素与贫血的关系[31][32]。最后,有研究[33]表明高脂联素水平与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增加显著相关。鉴于营养不良对骨髓造血细胞的有害影响,蛋白质能量消耗可能是贫血和脂联素之间的一种联系。虽然脂联素与贫血的病理生理联系尚未被揭示,但贫血可能是解释脂联素对CKD患者不良反应的潜在因素,进一步研究脂联素与贫血之间的联系,脂联素也有可能成为CKD患者贫血进展的有力预测因子。

4. 脂联素与糖尿病肾病

4.1. 血清脂联素与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种晚期并发症,涉及到肾脏各种类型细胞的损伤[34]。在动物实验中,有学者[35]发现脂联素能有效增强2型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能力,促进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减少糖依赖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积累,且这与蛋白激酶C表达下调和蛋白激酶A表达上调有关。Kacso 等[36]探讨了脂联素在预测2型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作用,他们发现脂联素水平与尿白蛋白和肌酐的比值呈负相关,且脂联素水平越低,蛋白尿越严重。Moreno等[37]分析了1200多名来自意大利中南部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与GFR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脂联素水平与GFR呈负相关。由此可见,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低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相关,而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脂联素水平是疾病的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4.2. 尿脂联素与糖尿病肾病

Panduru等[38]对2090名1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表明,尿脂联素是疾病进展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

此外,在大量蛋白尿的患者中,尿脂联素的增加与1型糖尿病进展为ESRD相关。Ha等[39]报道称,尿

邵彩荣,杨小娟

脂联素有助于更准确地检测糖尿病肾病的各个阶段,以预防ESRD和心血管疾病。Yamamoto等[40]测定了70名健康受试者、35名肥胖非糖尿病受试者和20名糖尿病患者的尿脂联素,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尿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肥胖和健康受试者,并且随着GFR的降低,尿中LMW脂联素增加,而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尿中MMW脂联素和HMW脂联素增加。因此,他们认为尿脂联素可作为一种更加灵敏的标记物,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检测。

这些研究提示尿脂联素对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有预测作用。因此,如果通过对肾功能的定期评估可以提早发现GFR下降,那么在肾功能仍在正常范围内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保护性治疗,这可能会减少甚至改善肾功能下降。

5. 治疗

Balducci等[41]评估了运动对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抗炎作用,他们发现在高强度有氧运动组中,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而蛋白尿减少了。Navaneethan等[42]小型研究中,共有15名患有严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9例接受了Rouxen-Y胃旁路术,其余患者接受其他类型的减肥手术。他们发现两组患者术后BMI均较低,但只有RYGB组的高分子量脂联素和尿白蛋白/肌酐呈负相关。这些结果说明对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提高脂联素的水平,减少蛋白尿,从而改善预后。

研究表明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或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 ARB)能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 RAAS)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RAAS阻滞剂诱导的脂联素升高有关[43]。此外,RAAS阻断剂可能通过激活AMPK和环氧合酶-2途径来增加脂联素水平,改善肾脏的炎症反应[44]。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例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是PPARγ激动剂,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其可通过增加脂联素基因表达,提高循环脂联素水平,特别是HMW脂联素水平,在延缓CKD的进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尽管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PPARγ激活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症,但其机制仍有待阐明[45]。

利用提高脂联素活性的药物也可能成为预防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进展的一个新突破。例如非诺贝特,一种PPARα激动剂,可通过PPARα激活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而提高脂肪组织中脂联素的水平。非诺贝特在不改善脂蛋白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情况下减少全身炎症,并可能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而罗格列酮与非诺贝特具有相似的治疗作用。罗格列酮使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降低,提高脂联素水平以及加速葡萄糖的代谢,这提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也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肾病[46]。

因此,进一步研究脂联素和脂联素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了解脂联素作用的分子机制,并有助于设计新型的降糖药和延缓糖尿病肾病以及CKD进展的治疗药物。

6. 总结

脂联素与CKD发展及预后息息相关,脂联素水平的升高可能是一种有益的代偿机制,从而减少蛋白尿以及肾功能的损害。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尿脂联素水平也可能成为CKD患者疾病进展的有力预测因子,脂联素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也会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脂联素与CKD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且目前对于脂联素的研究结果依然存在争议,因此脂联素的具体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脂联素与CKD的关系会越来清楚,临床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Palit, S.P., Patel, R., Jadeja, S.D., Rathwa, N., Mahajan, A., Ramachandran, A.V., Dhar, M.K., Sharma, S. and Begum,

邵彩荣,杨小娟

R. (2020) A Genetic Analysis Identifies a Haplotype at Adiponectin Locus: Association with Obesity and Type 2 Di-

abetes. Scientific Reports, 10, Article No. 2904.

[2]Niu, M.M., Xiang, L., Liu, Y.Q., Zhao, Y.Q., Yuan, J.F., Dai, X. and Chen, H. (2017) Adiponectin Induced AMPK

Impairment Mediates Insulin Resistance in Bama Mini-Pig Fed High-Fat and High-Sucrose Diet. Asian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30, 1190-119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38/s41598-020-59845-z

[3]陈佩娜, 吴小燕, 梁姗姗,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联素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0(1): 116-120.

[4]Zha, D.Q., Wu, X.Y. and Gao, P. (2017) Adiponectin and Its Receptors in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Molecular Me-

chanisms and Clinical Potential. Endocrinology, 158, 2022-203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210/en.2016-1765

[5]Goto, M., Goto, A., Morita, A., et al. (2014) Low-Molecular-Weight Adiponectin and High-Molecular-Weight Adipo-

nectin Levels in Relation to Diabetes. Obesity, 22, 401-40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02/oby.20553

[6]Kuo, I.C., Wu, P.H., Lin, H.Y.-H., Niu, S.-W., Huang, J.-C., Hung, C.-C., Chiu, Y.-W. and Chen, H.-C. (2019) The

Association of Adiponectin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nd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Non-Diabetic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LoS ONE, 14, e022015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371/journal.pone.0220158

[7]Rhee, C.M., Nguyen, D.V., Moradi, H., Brunelli, S.M., et al. (2015) Association of Adiponectin with Body Composi-

tion and Mortality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66, 313-32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53/j.ajkd.2015.02.325

[8]Tsigalou, C., Chalikias, G., Kantartzi, K., et al. (2013) Differential Effect of Baseline Adiponectin on All-Cause Mortality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Depending on Initial Body Mass Index. Long-Term Follow-Up Data of 4.5 Years. Journal of

Renal Nutrition,23, 45-5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53/j.jrn.2011.12.007

[9]Martinez Cantarin, M.P., Waldman, S.A., Doria, C., Frank, A.M., Maley, W.R., Ramirez, C.B., Keith, S.W. and Falk-

ner, B. (2013) The Adipose Tissue Production of Adiponectin Is Increased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 Kidney Inter-

national, 83, 487-49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38/ki.2012.421

[10]Ohashi, K., Iwatani, H., Kihara, S., Nakagawa, Y., Komura, N., Fujita, K., Maeda, N., Nishida, M., Katsube, F., Shi-

momura, I., Ito, T. and Funahashi, T. (2007) Exacerbation of Albuminuria and Renal Fibrosis in Subtotal Renal Abla-

tion Model of Adiponectin-Knockout Mice.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27, 1910-191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161/ATVBAHA.107.147645

[11]Sharma, K., Ramachandrarao, S., Qiu, G., et al. (2008) Adiponectin Regulates Albuminuria and Podocyte Function in

Mic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118, 1645-165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172/JCI32691

[12]Rutkowski, J.M., Wang, Z.V., Park, A.S.D., et al. (2013) Adiponectin Promotes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Podocyte

Abl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24, 268-28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681/ASN.2012040414

[13]Yu, Y., Bao, B.J., Fan, Y.P., et al. (2014) Changes of Adiponectin and Its Receptors in Rats Following Chronic Renal

Failure. Renal Failure, 36, 92-9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3109/0886022X.2013.830975

[14]Christou, G.A. and Kiortsis, D.N. (2014) The Role of Adiponectin in Renal Physi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Albumi-

nuria.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221, R49-R6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530/JOE-13-0578

[15]Kim, H.Y., Bae, E.H., Ma, S.K., Chae, D.W., Choi, K.H., Kim, Y.-S., Hwang, Y.-H., Ahn, C. and Kim, S.W. (2016)

Association of Serum Adiponectin Level with Albuminuria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Clinical and Experi-

mental Nephrology, 20, 443-44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07/s10157-015-1173-4

[16]Bulum, T., Vucic Lovrencic, M., Tomic, M., Vu?kovi?-Rebrina, S., Roso, V., Kolari?, B., Vuksan, V. and Duvnjak, L.

(2019) Serum Adipocytokines Are Associated with Microalbuminur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and Incipient

Chronic Complications. Diabetes Metabolic Syndrome: Clinical Research Reviews, 13, 496-49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16/j.dsx.2018.11.001

[17]Hashikawa-Hobara, N., Chan, Y.K. and Levi, R. (2012) Histamine 3 Receptor Activation Reduces the Expression of

Neuronal 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s in the Heart.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340,

185-19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124/jpet.111.187765

[18]Hill, N.R., Fatoba, S.T., Oke, J.L., Hirst, J.A., O’Callaghan, C.A., Lasserson, D.S. and Richard Hobbs, F.D. (2016)

Glob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ONE, 11, e015876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371/journal.pone.0158765

[19]El-Shafey, E.M. and Shalan, M. (2014) Plasma Adiponectin Levels for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Risk among He-

modialysis Patients. Therapeutic Apheresis and Dialysis, 18, 185-19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111/1744-9987.12065

[20]Iwashima, Y., Horio, T., Kumada, M., et al. (2006) Adiponectin and Renal Function, and Implication as A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98, 1603-160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16/j.amjcard.2006.07.039

邵彩荣,杨小娟[21]Becker, B., Kronenberg, F., Kielstein, J.T., Haller, H., Morath, C., Ritz, E., Fliser, D. and for the MMKD Study Group

(2005) Renal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Adiponectin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Kidney Disease: The Mild and Moderate Kidney Disease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16, 1091-109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681/ASN.2004090742

[22]Abdallah, E., Waked, E., Nabil, M., et al. (2012) Adiponectin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mong Hemodialysis Pa-

tients. Kidney Blood Pressure Research, 35, 247-25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159/000334649

[23]Menon, V., Li, L.J., Wang, X.L., Greene, T., et al. (2006) Adiponectin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17, 2599-260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681/ASN.2006040331

[24]Von Eynatten, M., Liu, D., Hock, C., et al. (2009) Urinary Adiponectin Excretion: A Novel Marker for Vascular

Damage in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58, 2093-209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2337/db09-0204

[25]Zhan, J.K., Wang, Y., He, J.Y., Wang, Y.-J., Tan, P., Tang, Z.-Y., Deng, H.-Q., Huang, W. and Liu, Y-S. (2015) Ar-

tery Calcification, Osteoporosis, and Plasma Adiponectin Levels Inchinese Elderly. Heart & Lung, 44, 539-54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16/j.hrtlng.2015.08.006

[26]Sakura, T., Okuno, S., Nishio, E., Norimine, K., Ishimura, E., Yamakawa, T., Shoji, S. and Inaba, M. (2017) The Associa-

tion of Serum Adiponectin with 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 in Japanese Male Hemodialysis Patients: A Cross-Sec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 Scientific Reports, 7, Article No. 643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38/s41598-017-06850-4

[27]Hyun, Y.Y., Kim, H., Oh, Y.K., Oh, K.-H., Ahn, C., Sung, S.A., Choi, K.H., Kim, S.W. and Lee, K.-B. (2019) High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Is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Calc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High Adiponectin: Analysis from the Korean Cohort Study fo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Study.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34, 123-12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93/ndt/gfy110

[28]Lewerin, C., Johansson, H., Lerner, U.H., Karlsson, M.K., Lorentzon, M., Barrett-Connor, E., Smith, U., Ohlsson, C.

and Mellstr?m, D. (2015) High Serum Adiponectin Is Associated with Low Blood Haemoglobin in Elderly Men: The Swedish Mros Study.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278, 68-7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111/joim.12340

[29]Kohno, K., Narimatsu, H, Shiono, Y, et al. (2014) Management of Erythropoiesis: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the Rela-

tionships between Erythropoiesis and Nutrition, Physical Features, and Adiponectin in 3519 Japanese People. Euro-pean Journal of Haematology, 92, 298-30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111/ejh.12250

[30]Kim, H., Yun, H.R., Park, S., et al. (2018) High Serum Adiponectin Is Associated with Anemia Development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The Results from the KNOW-CKD Study. Cytokine, 103, 1-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16/j.cyto.2017.12.018

[31]Cawthorn, W., Scheller, E., Learman, B., et al. (2014) Bone Marrow Adipose Tissue Is an Endocrine Organ That Con-

tributes to Increased Circulating Adiponectin during Caloric Restriction. Cell Metabolism, 20, 368-37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16/j.cmet.2014.06.003

[32]Moorthi, R.N., Fadel, W., Eckert, G.J., Ponsler-Sipes, K., Moe, S. M. and Lin, C. (2015) Bone Marrow Fat Is Increased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by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6, 1801-180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07/s00198-015-3064-7

[33]Hyun, Y.Y., Lee, K.B., Oh, K.H., et al. (2017) Serum Adiponectin and Protein-Energy Wasting in Predialysi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Nutrition, 33, 254-26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16/j.nut.2016.06.014

[34]Nagasu, H., Satoh, M., Kiyokage, E., et al. (2016) Activation of Endothelial NAD(P)H Oxidase Accelerates Early

Glomerular Injury in Diabetic Mice.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96, 25-3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38/labinvest.2015.128 [35]Hu, J., Dong, J., Yang, Z., Wu, H. and Yang, N. (2017) Protective Effects of Adiponectin against Diabetic Renal Injury

in a Mouse Model of Diabetes.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43, 870-87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159/000481612 [36]Kacso, I., Lenghel, A., Bondor, C.I., et al. (2012) Low Plasma Adiponectin Levels Predict Increased Urinary Albu-

min/Creatinine Ratio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International Urology and Nephrology , 44, 1151-115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07/s11255-011-0064-1

[37]Moreno, L.O., Salvemini, L., Mendonca, C., et al. (2015) Serum Adiponectin an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in Pa-

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PLoS ONE, 10, e011952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371/journal.pone.0119529

[38]Panduru, N.M., Saraheimo, M., Forsblom, C., et al. (2015) Urinary Adiponectin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ro-

gression to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Diabetes Care, 38, 883-89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2337/dc14-2276

[39]Ha, K.H. and Kim, D.J. (2016) Urinary Adiponectin and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Type 1 Diabetes.

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 7, 470-47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111/jdi.12427

[40]Yamamoto, M., Fujimoto, Y., Hayashi, S., et al. (2018) A Study of High, Middle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Adipo-

nectin in Urine as A Surrogate Marker for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Using Ultrasensitive Immune Complex Trans-fer Enzyme Immunoassay. Annals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55, 525-534.

邵彩荣,杨小娟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177/0004563217748681

[41]Balducci, S., Zanuso, S., Nicolucci, A., et al. (2010)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Exercise Training in Subjec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s Dependent on Exercise Modalities and Independent of Weight

Loss.Nutrition, Metabolis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NMCD, 20, 608-61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16/j.numecd.2009.04.015

[42]Navaneethan, S.D., Kelly, K.R., Sabbagh, F., et al. (2010)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HMW Adiponectin,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Undergoing Bariatric Surgery. Obesity Surgery, 20, 308-31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07/s11695-009-0026-1

[43]Yamauchi, T., Iwabu, M., Okada-Iwabu, M., et al. (2014) Adiponectin Receptors: A Review of Their Structure, Func-

tion and How They Work. Best Practice Research Clinical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28, 15-2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16/j.beem.2013.09.003

[44]Rojas, E., Rodríguez-Molina, D., Bolli, P., et al. (2014) The Role of Adiponectin in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Hypertension. Current Hypertension Reports, 16, Article No. 46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07/s11906-014-0463-7

[45]Kakuda, H., Kobayashi, J., Sakurai, M., et al. (2019) Residual Effect of 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

Tofogliflozin, on Body Weight after Washout in Japanese Men with Type 2 Diabetes.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Research, 11, 35-4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4740/jocmr3650

[46]Tsunoda, F., Asztalos, I.B., Horvath, K.V., Steiner, G., Schaefer, E.J. and Asztalos, B.F. (2016) Fenofibrate, HDL,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ype-2 Diabetes: The DAIS Trial. Atherosclerosis, 247, 35-3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10.1016/j.atherosclerosis.2016.01.028

脂联素的检测意义

脂联素的检测意义 检测方法: LC-MS/MS 送检要求: 样本采集:早晨7:30-10:30用EDTA抗凝管(紫帽管)空腹采血,成人4ml,儿童2ml。采血时根据医嘱要求坐位或卧位采集相应血液样本。 样本保存:样本采集后应及时分离血浆(离心条件:×1000g,5-10分钟),装入冻存管并冷冻避光保存待检。48h内全程冷冻避光运输至实验室。 注意事项: ①采血前患者准备:抽血前1天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抽烟,禁止喝酒,避免熬夜。应提前半小时到采血地点静坐或站立等待采血,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后采样。当日采血前停用激素治疗药物。 ②拒收样本:非EDTA抗凝血浆。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低,结构相似物多,甚至有同分异构体存在。传统的免疫学技术因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易受多因素干扰,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质谱技术可以准确识别化合物小分子,检测浓度可达ng 级、pg级甚至fg级,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2013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在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发表声明,宣布自2015年开始只接受质谱方法检测激素的研究结果,这无疑肯定了质谱方法在内分泌激素检测中的重要性。 金域采用Waters UPLC I-Class-TQ-S建立的液相色谱质谱方法特异性高,可实现11-脱氧皮质醇、21-脱氧皮质醇、皮质酮的色谱分离和17-羟孕酮、11-脱氧皮质酮的色谱分离;检测范围宽和灵敏度高,如雌酮、雌二醇、雌三醇、睾酮、双氢睾酮检测下限可至50pg/ml,检测上限可至20000pg/ml。检测下限可同时实现男性中雌激素和女性中雄激素的检测,检测上限也能满足男性中雄激素和女性特殊时期中雌激素的检测。建立的方法不仅满足了很好的灵敏度,而且实现了优良的特异性,充分发挥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激素检测中的优势。

脂联素的检测意义

脂联素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肥胖(肥胖儿童,肥胖成人,内脏肥胖) 评估肥胖的程度和类型,监测肥胖的发生和发展,预测II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判断肥胖的预后是早期干预的目标,也是减肥效果的指标,并可以用于监测药物引起的肥胖症(抗精神病药)。 葡萄糖代谢异常,脂质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 脂联素的变化在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比葡萄糖代谢紊乱和脂质代谢紊乱更早,这是胰岛素敏感性的评价指标之一,也是胰岛素抵抗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代谢综合征 作为特征标记之一,它可用于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观察疾病的动态。它是干预治疗的目标。 II型糖尿病

它是儿童II型糖尿病的预测,早期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和治疗的重要标志。它用于监测II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并作为II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靶标。第一代糖尿病患者中II型糖尿病的早期指标。 冠状动脉心脏疾病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可用于预测冠心病的状况,诊断冠心病和评估治疗效果。 高血压 严重程度判断的新指标是糖代谢异常的原发性高血压的特征指标。它也可用于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和左心室肥大。它是高血压肥胖症治疗的目标。 心血管疾病 它是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指标。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和发展,动态观察指标;急性脑梗塞的发生预测,病情变化和预后判断,脑梗塞的治疗目标;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和治疗目标,对心绞痛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展进行预测;慢性心力衰竭

的治疗目标;动脉粥样硬化的替代指标(脂联素和动脉僵硬度),内膜中层厚度或狭窄程度。 多囊卵巢综合征 疾病发展的长期指标之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疾病监测和治疗的目标。 肝病 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目标,肝纤维化的可能目标。 肾脏疾病 它是预防和干预多种肾脏疾病中心血管疾病的指标。 妊娠 预测早产,监测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预测妊娠先兆子痫,预测和评估妊娠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宣传手册

慢性肾脏病宣传手册 慢性肾脏病宣传手册 陈香美 一、您知道肾脏位置、大小和结构吗? 人体有左右两个肾脏,分别位于腰部脊柱的两旁。肾脏的外 形如蚕豆,外缘隆起,内缘中间凹陷。每个肾脏约长9-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两个肾脏的形态、大小和重量都大致相似,左肾较右肾略大。 肾脏的主要结构包括:(1)肾小球:完成肾脏滤过功能,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物;(2)肾小管:重新吸收肾小球滤出的有用物质(糖、氨基酸、小分子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局部分泌某些调节因子,排泌某些代谢产物和药物使之清除, 调节机体酸碱和水的平衡;(3)集合管和肾盂:尿液排出管路,参与机体水平衡调节。 二、人的肾脏有哪些主要功能? 1.生成尿液,维持水的平衡:肾小球就像筛网一样,当血 液流经肾小球时,体积大的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蛋白质等不能通过筛网,故不能从肾小球滤出,仍留在

血管内;而体积小的成分,如水分、钠、氯、尿素、糖等, 能通过筛网,经肾小球滤出,流进肾小管内,这些液体叫作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途中,肾小管有重吸收功能,99%“原尿”。 水分被吸收回到体内,营养成分几乎也被全部重新吸收;此 时,只剩下机体的代谢废物和很少的水分,就形成了尿液(称 。人体每个肾脏约有130万个肾小球,每天滤出原为“终尿”) 尿180升,形成尿液 1.8升左右。当人体内水分过多或少时, 由肾脏进行对尿量的调节,保持体内水的平衡。 2.排出人体的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 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同时,会产生一些代谢废物,如尿素、 尿酸,肌酐等,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把这些 废物从尿液排出体外,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急慢性肾 功能不全时,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则会发生代谢废物在体 内蓄积,引起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紊乱。 3.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 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4.分泌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骨髓造血,生成红细胞; 肾功能不全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就会引起贫血。

血浆脂联素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血浆脂联素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脂联素(APN)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以及其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共8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并且选取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APN水平,同时检测LDL-C、HDL-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PN水平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脂连素可能为冠心病的一个保护因子,其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为诊断冠心病提供了临床依据。 标签:脂连素;冠心病 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近来发现的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因子,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在血浆中含量丰富,其与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明显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APN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科2010年6月-2012年8月确诊为冠心病患者8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53.1±9.5)岁,体重指数(BMI)为(26.5±1.3)kg/m2;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55.6±8.2)岁,BMI为(26.7 ±1.1)kg/m2;并且选取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3.9±8.7)岁,BMI为(26.3 ±0.8)kg/m2。以上冠心病诊断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且排除有急性心肌梗死、重大手术病史、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结缔组织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病史等。3组年龄、性别、BMI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受试者均在清晨空腹采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APN浓度,用酶法测定LDL-C、HDL-C。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HD发病相关因素分析UA组的LDL水平为(116.3±29.8)mg/dL,明

脂联素的检测意义

脂联素: 脂肪组织主要由大量聚集成团的脂肪细胞构成,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质。脂联素是一种胰岛素增敏激素,能改善小鼠的胰岛素抗性和动脉硬化症;对人体的研究发现,脂联素水平能预示II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展,并在临床试验表现出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和炎症的潜力。 概述: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调节脂联素的新化合物,从而为研究脂联素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机制提出了一种新途径。胰岛素是由胰脏β细胞分泌出来的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肌肉或脂肪组织,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当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便无法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由此发生。而胰岛素抗阻是指细胞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甚至对胰岛素的反应不再敏锐,这是造成糖尿病的最主要原因。科学家们相信游离脂肪酸和某些脂肪所释放的分子是引发胰岛素抗阻现象的罪魁祸首。Lily Dong和合作者一直在寻找与脂联素受体相关的蜂窝状蛋白质,以期发现调节脂联素激素功能的新靶标。 脂肪因子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及激素,与胰岛素抵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其中,脂联素是外周血中含量最高的脂肪因子,在健康人中血浆脂联素水平为 5~30μg/mL。脂联素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monophos-phate-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过氧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daseproliferationactivatedreceptor,PPAR)等信号分子发挥抗炎、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在动物实验中,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较正常小鼠容易发生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注射脂联素后排斥反应明显改善,表明脂联素可以降低小鼠的免疫排斥反应。而Wilk等研究发现,脂联素对抗原激活的效应T细胞有抑制作用,推测脂联素与免疫调节有关。 风湿性疾病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一组疾病,主要的病理改变有炎症和非炎症性病变。炎症性反应除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尿酸结晶导致外,其余大部分因免疫反应引起。进一步研究显示,脂联素在类风湿关节炎(heumaticarthritis,RA)患者血浆及关节液中表达水平升高,且关节液中脂联素水平与白细胞数呈负相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者,且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明显相关。 生化特征: 在脂肪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蛋白质因子中脂联素是脂肪组织基因表达最丰富的蛋白质产物之一,大量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在人体内以3-30ug/ml的浓度出现在循环血浆中。脂联素又被称作Acrp30、apM1、AdipoQ、GBP28,最初, 脂联素是在人体皮下脂肪组织、血浆和鼠科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被发现。人体内的脂联素由244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30KD.由氨基末端的分泌信号序列( aa 1-18) ,一段特异序列(aa19-41),一组由22个氨基酸组成

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防治

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及其防治 高血压作为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轴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血压可以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原发病因,也可以是CKD的并发症,贯穿于CKD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它是肾功能受损进展的重要因素,也是CKD 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慢性肾脏病和高血压有如此紧密的联系,高血压的防治已成为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模式中最主要的干预措施之一。一、发病特点 互为因果:CKD与高血压二者关系极为密切。各种原因导致肾单位丧失均可引起持续高血压,其发生主要与容量扩张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激活有关。高血压导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主要机制为促进肾小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在肾脏病饮食调整研究(MDRD)中证实,患者血压越高,其肾功能下降越快。MRFIT试验发现随着患者血压分级递增,肾损伤发生的危险程度也逐步增高。可见,高血压和肾脏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任何一方面控制不好,都会引起恶性循环。 发病率高,知晓率低:CKD患者合并高血压非常普遍,调查显示慢性肾炎中高血压的发生率为60%~80%,在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中高达90%,而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在95%以上。但医师对这种发病情况缺乏充分认识,2007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对470位美国初级保健医生的调查表明,只有17%的医生早期诊断CKD诊断准确率>90%,对慢性肾脏病3期-4期患者诊断准确率为21%-90%。 达标率低:CKD患者合并高血压多难以控制,降压治疗现状不容乐观。美国第3次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发现,仅27%的CKD患者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我国肾实质性高血压调查协作组对15个省的调查报告显示,CKD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130/80 mmHg)者仅占11.8%。对我国5个省、自治区7家三甲医院CKD人群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尽管77.1%的CKD患者服用1种以上降压药,但收缩压控制在140 mmHg以下者仅占54.2%。 并发症多:CKD患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后者为终末期肾脏病死亡的首要病因。Foley等发现平均动脉压每升高10mmHg,左心室肥厚以及新生心脏疾病的发生率亦相应增加,提示高血压是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透析病人患临床缺血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者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部分CKD患者的顽固性高血压可归因于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 RAS),尤其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其机理在高血压或肾病基础上出

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含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APN水平检测。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清APN水平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3 讨论 APN是近期发现的,由脂肪细胞分泌并在脂肪细胞中高度表达的一种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血浆蛋白,其血浆浓度为5~30 mg/L,约占全部血清蛋白成分的0.01%,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糖尿病、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肝糖产生和增加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的作用。球状脂联蛋白是APN的球状结构域部分,在人血浆中已被发现,它的药理作用与全长型脂联素有些不同,但二者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血浆APN水平[10.7mg/L(1.5~40. mg/L)]明显低于阴性对照[14.3mg/L(2.4~39.8)mg/L,P<0.01]。脂联素水平随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 以上研究表明APN可能是抗AS的保护性因子,但目前尚缺乏低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直接临床证据.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AS患者空腹血清APN的水平,进一步探讨APN与AS病变程度的关系。 脂肪组织不仅作为能量贮存组织,而且是一个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内分泌器官。APN为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是由244个氨基酸组成的脂肪特异蛋白,是一种激素蛋白,在动物和人类的实验中证实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等作用[1]。 APN被认为是人体有益的保护因子,它的水平降低,预示着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APN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肖广辉,张蕴.脂联素与心血管疾病[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4(6):472.

脂联素的检测意义

脂联素的检测意义 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主要由大量聚集成团的脂肪细胞构成,脂联素(Adiponectin/ADPN) 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质。脂联素是一种胰岛素增敏激素(An Insulin-sensitizing Hormone),能改善小鼠的胰岛素抗性(Insulin resistance)和动脉硬化症;对人体的研究发现,脂联素水平能预示II 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展,并在临床试验表现出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和炎症的潜力。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调节脂联素的新化合物,从而为研究脂联素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机制提出了一种新途径。胰岛素是由胰脏β细胞分泌出来的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肌肉或脂肪组织,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当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便无法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由此发生。而胰岛素抗阻是指细胞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甚至对胰岛素的反应不再敏锐,这是造成糖尿病的最主要原因。科学家们相信游离脂肪酸和某些脂肪所释放的分子是引发胰岛素抗阻现象的罪魁祸首。Lily Dong 和合作者一直在寻找与脂联素受体相关的蜂窝状蛋白质,以期发现调节脂联素激素功能的新靶标。他们鉴别出一种多域蛋白质,它能调节脂联素在脂肪酸氧化和葡萄糖吸收中的功能,并将这种新蛋白质命名为APPL1。他们的研究并进一步表明,在肌肉细胞中,APPL1通过激酶通道来调节脂联素的胰岛素敏感效应。

生化特性 在脂肪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蛋白质因子中脂联素是脂肪组织基因表达最丰富的蛋白质产物之一,大量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在人体内以3-30ug/ml的浓度出现在循环血浆中。脂联素又被称作Acrp30、apM1、AdipoQ、GBP28,最初, 脂联素是在人体皮下脂肪组织、血浆和鼠科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被发现。人体内的脂联素由244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30KD.由氨基末端的分泌信号序列( aa 1-18) ,一段特异序列(aa19-41),一组由22个氨基酸组成的胶原重复序列(aa 42-107),一段球状序列(aa108-244)组成。其中球状区是脂联素生物活性的关键部位,和TNF-α的结构相似,脂联素与胶原Ⅷ、X和补体C1q高度同源。脂联素的单聚体和三聚体是其生物活性形式或受体亲和配基可以特异性结合骨骼肌或肝脏细胞膜上的G 蛋白藕联受体一型或二型脂联素受体,进而调节脂肪酸氧化和糖代谢。

脂联素相关研究进展

·综述·脂联素相关研究进展 高迪李榕 一、脂联素的结构及受体 1. 脂联素基因学和蛋白质结构:人类脂联素基因的编码基因为apM1,位于染色体3q27上,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 人类脂联素的蛋白质结构含有244个氨基酸,包括N-端信号肽、C端芳香族氨基酸球状序列、N端特异的非胶原序列,其后紧接着一段类似胶原的G-X-Y3氨基酸重复序列[1]。经过翻译加工修饰可以生成8种同源蛋白。其中C端芳香族氨基酸球状序列是脂联素蛋白活性的关键部位,这一结构域与胶原Ⅷ、Ⅹ、补体c1q和TNF-α家族具有结构上的同源性[2]。 2. 脂联素受体(AdipoR):Yamauchi等[3]于2003年2月首次从人的骨骼肌细胞克隆出两类脂联素受体基因,并分别命名为AdipoR1和AdipoR2。该研究证实AdipoR1 和AdipoR2 都包含7 个跨膜结构域蛋白,氨基端在细胞内部,羧基端在细胞外部,且能激活PPARα、AMPK和p38 MAPK等信号分子,因此,它们可能成为一类新型的细胞表面受体家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4],骨骼肌中AdipoR1的mRNA表达丰富,其表达产物对脂联素C端芳香族氨基酸球状序列具有高亲和力,但对全长脂联素亲和力低;而AdipoR2在肝中表达最丰富,其表达产物对全长脂联素和球形脂联素都具有中度亲和力。2004年Hug 的研究发现脂联素的另一种受体——T-钙黏蛋白,但是T-钙黏蛋白不与脂联素球状结构域或脂联素三聚体结合,仅仅是作为脂联素六聚体和高分子量多聚体的受体。T-钙黏蛋白还可以作为脂联素传导代谢信号的协同受体。Heiker等[5]提到随着脂联素及其受体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的揭示,可能会带来治疗方案的新革命。 二、脂联素基因表达调控及分泌调节 脂联素基因表达调控和分泌调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胰岛素抵抗和肥胖是两个重要的因素。 胰岛素抵抗的人群血浆脂联素水平会降低。一些诱导胰岛素抵抗的激素可以下调脂联素表达的水平,如β-肾上腺素激动剂在体外实验中能够下调人和小鼠脂肪细胞中脂联素的mRNA 水平,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3T3-L1细胞中脂联素的分泌和mRNA的水平[6]。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增加了胰岛素抵抗,也就相应地抑制了脂联素的表达。相反地,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的人群,血浆脂联素水平上升[7]。在体试验可以证明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刺激脂联素的分泌[8]。有证据表明,胰岛素调节脂联素基因表达是通过激活PPARγ和抑制FoxO1的激 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3.17.05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401) 作者单位: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科 通讯作者:李榕,Email: wwqlrrs@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 活[9]。虽然对于血浆胰岛素水平和血浆脂联素水平关系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和深入,但是胰岛素在脂联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中扮演的具体角色仍存在争议。 研究表明,肥胖患者的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联素表达的AdipoR1和AdipoR2受体下降30%,而这些肥胖患者减肥后受体的表达恢复正常。肥胖对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胞内CREB的活化水平。PKA则可以调节CREB的活化水平[10]。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参与到脂联素的分泌调节中,比如褐色脂肪组织也参与脂联素的表达及调控。Nishizawa等研究发现男性血浆脂联素的水平较女性低,并认为造成性别差异的原因是雄激素对脂肪细胞表达脂联素的抑制作用。脂联素基因表达调控和分泌调节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这些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与脂联素的生理功能直接相关。 三、脂联素的生理功能 (一)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复杂,可能涉及单核巨噬细胞、泡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细胞和分子。研究显示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多个病理过程相关,通过多个环节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11]。 1.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脂联素通过激活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使得TNF-α介导的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受到抑制,从而减轻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12]。体外研究发现[13],脂联素可以通过调节热休克蛋白90(HSP90)而促进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使生成的一氧化氮增加,对血管内皮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对于载脂蛋白E(ApoE)敲除的小鼠体内试验显示,腺病毒调节的脂联素过度表达减少了动脉粥样硬化对于主动脉窦的损伤[14]。原核表达的脂联素能抑制内皮细胞表达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VCAM-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抑制单核细胞在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黏附,从而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15]。另有研究表明[16],低脂联素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血浆脂联素水平呈进行性下降趋势。 2.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此外,脂联素可以和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基质蛋白,如胶原纤维Ⅰ、Ⅲ、Ⅴ等结合,抑制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脂联素也可通过直接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结合而抑制其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3. 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脂联素通过抑制巨噬细胞表面A型清道夫受体的表达及脂质沉积,从而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

脂联素的检测意义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临床实验室中的普及已大大提高,但是,如果项目顺序设置不正确,则在分析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交叉污染。原因是试剂探头经常在两个测试项目之间用去离子水清洗。如果清洗未完成,则将前一个测定项目的分析试剂带入下一个测试项目,其影响原因是1个试剂含有下一个项目的待测成分2个试剂不含该成分被测试的下一个项目,但试剂中的一种物质参与下一个项目的反应。3改变下一项的测量环境,例如强酸和强碱,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影响的大小取决于试剂探针的清洁程度和下一个测试项目的上一项目中的试剂分析。结果表明,ck-ck-mbhdl-c的平均偏差为0.630.551.590.6mmol /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TG后,Mg ++对结果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第三管中的四种分析试剂中的一对为止。直到第四管,Mg ++的测定结果对ckk-mb和HDL-C都有明显的正干扰。Olympus AU2700自动分析仪具有两个分析模块,即内环和外环。Mg ++采用单试剂法。每个分析模块的试剂1和2都有一个试剂探针。Ckck-mbhdl-c和TG均通过双试剂法测定。只有试剂会影响结果。为了进一步证明这四个项目对Mg ++结果的影响,比较了27个临床血液样本的X±s为0.83±0.091 x±s为0.83

±0.084。通过统计分析,Mg ++的结果没有显着差异。T = 0.1082,P> 0.01目前,中国实验室使用的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型号和功能还不完全相同。对于高级的自动生化分析仪,通常有不同的分析模块。干扰和干扰分析项目可以安排在不同的分析模块中,以解决HDL-C和试剂探针的携带污染问题。如果Mg ++室中使用的项目超过四个,则如果是通用的自动生化分析仪,只有一个分析模块不会干扰Mg ++的测定结果,也不会启用试剂探针的特殊清洗程序,但是ckck-mbtg和最理想的方法是将干扰项目放在干扰项目之前。脂联素在锦庆温州第三人民医院的临床意义325000本文综述了脂联素的结构,血浆水平的影响因素等,着眼于脂联素相关疾病的临床意义,ADPN是成熟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产物,于1995年被发现。它是由24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ADPN的分子结构与C1q,TNF-2和胶原蛋白相似。它的分子结构位于3q27,相对分子量为30kd,全长为17kd,具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一种内含子是一种脂肪细胞因子II,具有调节葡萄糖和脂质代谢,抗炎反应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脂联素约占人体总血浆蛋白的0.01%。它分为两个受体,adipo R1和adipo。前者主要存在于骨骼肌细胞中,而后者主要存在于肝脏中。

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IL-6检测及临床意义

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IL-6检测及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6-05-23T14:45:33.3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6期作者:王梅 [导读] 贵州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紧密相关,目前研究发现相关炎症因子包括白介素等。 王梅 (贵州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目的:检测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IL-6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并对比胰岛素抵抗组(TIR组)、无胰岛素抵抗组(UIR组)和正常健康人(CON组)血清脂联素、IL-6和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分析脂联素和IL-6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结果:TIR组、UIR组和CON组三组研究对象间脂联素、IL-6和HbA1c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IR组研究对象脂联素显著低于UIR组和CON组研究对象(均P<0.05),IL-6和HbA1c显著高于UIR组和CON组研究对象(均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脂联素和HbA1c均呈负相关(均rs<0,P<0.05),与IL-6呈正相关(rs>0,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显著降低,IL-6显著升高,可反应既往血糖水平。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脂联素;IL-6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178-02 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紧密相关,目前研究发现相关炎症因子包括白介素等[1-2]。脂联素具有抗炎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功能,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3]。因此,本研究旨在检测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和IL水平,并研究其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本科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首次确诊为2型糖尿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2)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22.5e-lnFPG;(3)排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可能影响脂联素及IL-6疾病;(4)近半年内未使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HOMA-IR>2.69确诊为胰岛素抵抗,根据是否合并胰岛素抵抗分为胰岛素抵抗组(TIR组)和无胰岛素抵抗组(UIR组)。另选择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CON组)。TIR组、UIR组和CON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和BMI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 1.2 血清脂联素、IL-6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TIR组、UIR组和CON组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3000r/min离心后取血清检测脂联素和IL-6,检测方法均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正常参考值为4%~6%。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三组研究对象间脂联素及IL-6比较采用SNK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脂联素、IL-6和HbA1c对比 TIR组、UIR组和CON组三组研究对象间脂联素、IL-6和HbA1c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IR组研究对象脂联素显著低于UIR组和CON组研究对象(均P<0.05),IL-6和HbA1c显著高于UIR组和CON组研究对象(均P<0.05)(表2)。 3.讨论 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炎症激活的巨噬细胞和脂肪细胞可合成分泌白介素等多种炎症因子,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最终导致2型糖尿病[5]。IL-6为促进炎症因子,自身可对胰岛细胞产生损伤,或阻遏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6]。脂联素是最近发现的具有增强胰岛

血浆脂联素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9891137.html, 血浆脂联素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作者:李道远任春琦玛依努尔·斯买拉洪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23期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脂联素(APN)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以及其在冠 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共8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并且选取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APN水平,同时检测LDL-C、HDL-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脂连素;冠心病 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近来发现的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因子,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在血浆中含量丰富,其与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明显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APN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科2010年6月-2012年8月确诊为冠心病患者8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53.1±9.5)岁,体重指数(BMI)为(26.5±1.3)kg/m2;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 (55.6±8.2)岁,BMI为(26.7 ±1.1)kg/m2;并且选取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3.9±8.7)岁,BMI为(26.3 ±0.8)kg/m2。以上冠心病诊断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且排除有急性心肌梗死、 重大手术病史、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结缔组织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病史等。3组年龄、性别、BMI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受试者均在清晨空腹采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APN浓度,用酶法测定LDL-C、HDL-C。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规范

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由于原发于肾脏的各种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病等;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等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后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肾功能逐渐减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病程经过相对长,一般是数年,甚至数十年。属于“关格”,“癃闭”范畴。 1. 诊断 (一)慢性肾脏疾病的定义 慢性肾脏疾病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损害≥3个月,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肾损害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表现下列之一(1)肾脏病理形态学异常(2)具备肾损害的指标,包括血尿成份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或者GF R<60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表现。其中正常老年人、婴儿、素食者、单侧肾脏灌注下降GFR在60-90 ml/min?1.73m2时,要综合考虑,不能依据GFR一项判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肾脏病疾病诊断要完整,尽可能包括临床诊断(概括临床特征,如肾病综合症)、病因诊断、病理诊断、肾功能诊断及合并症诊断。 (二)根据GFR可以将慢性肾脏疾病进行分期诊断,一般门诊病人可根据简化MDRD公式计算GFR,住院病人待检查回报后应进一步以修正公式计算,进行肾功能评估,其中到5期需进行血液透析。因此应对病人的早期评估,早期干预。 1期为肾损害,GFR正常甚至上升(GFR≥90ml/min?1.73m2),一般此时应注意对慢性肾脏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以期延缓疾病进展。 2期为肾损害,GFR轻度下降,一般GFR在60-89ml/min?1.73m2此时因为肾脏储备代偿能力很大,肾功能虽有所减退,但其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能力仍可满足正常需要,因此没有明显的症状。此时应对疾病的是否会进展和进展速度进行评估。 3期GFR中度下降,即肾功能不全期.GFR在30-59ml/min?1.73m2,肾小球已有较多损害,肌酐尿素氮可偏高或超出正常值.病人可以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神不易集中等早期表现.但常被忽视。若有失水,感染,出血等情形,则很快

慢性肾脏病(CKD)诊治新概念与共识

慢性肾脏病(CKD)诊治新概念与共识 来源:医政科阅读: 3860发布时间:2008-09-10 宁波市老医卫生工作者协会张祖懿 近20年来,慢性肾脏病CKD(Chronic Kidney Dielace)患病率高、防治率低、病因谱发生显著变化(糖尿病、高血压等人数迅速上升),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之后的一个威胁人类健康重要疾病。 一、CKD的流行病调查 CKD的发病率高、预后差、终末期肾病(ESRD)发病率上升,医疗费用昂费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公共健康问题。 全世界人口64亿,但>5亿人有不同肾脏疾病,终末期肾衰(ERSD)目前需治疗137万人。 美国:CKD发病数>2000万,占人口比例11%,占医疗人群7%,ESRD患者1998年为30万以上,估计2010年达65万,ESRD患者每年以6%递增。我国CKD发病数>1亿,40岁以上占人口8-9%,发病率与ESRD发病率与美国相同。 ·CKD患者中国心血管病死亡,每年超过百万人,占死亡原因首位,血肌酐≥≥150uml 的心血管患者死亡数量是普通人群15倍以上。 ·全世界面临着透析人群迅速猛长趋势:1990年42万6千人,2000年106万5千人,预计2010年将达200余万人。而我国1993年4万人,2003年6万人。但全世界ESRD患者能接受血透治疗仅20%,其中90%在发达国家,而我国能接受血透治疗占ESRD患者的5%。 ·在医疗费用上:全世界CKD治疗费用占总数24%,90年代4500亿元$,预计新世纪达万亿元$。我国占500亿人民币。 血透治疗费用,每人每年耗资,世界范围平均30.000$,我国为10-15万人民

肾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计划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计划 1、概念: 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具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等共同临床表现得一种综合症。 2、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利尿消肿、减少尿蛋白;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环孢素的应用;中医中药治疗。 3、常规检查: 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肾功能检查、肾B超检查、肾活检病理检查 4、护理目标: 患者水肿程度减轻或消失;能正常进食,营养状况逐步改善;无感染的发生。

尿路感染的护理计划 1、概念: 指致病微生物在尿中繁殖并侵犯泌尿系的任何部位,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前列腺。 2、治疗方法: 抗炎治疗、碱化尿液、去除诱因。 3、常规检查: 尿常规、尿细菌学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 4、护理目标: 患者的尿路刺激症状缓解或消失;患者的体温得到控制,体温恢复正常;患者能掌握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计划 1、概念: 是由各种原因使肾小球滤过率在数天或数周内迅速下降达正常值50%以下,血尿素氮及肌酐迅速上升,引起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急性尿毒症症状。 2、治疗方法: 纠正可逆病因;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积极控制感染。 3、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肾活检 4、护理目标: 维持患者正常液体量、皮下水肿消退、尿量增加;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或维持;患者焦虑/恐惧程度减轻,配合治疗及护理;患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后得到及时治疗和处理;患者在抵抗力有所提高,未发生感染并发症。

慢性肾衰竭的护理计划 1、概念: 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为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发展而导致的肾功能缓慢进行性减退,主要表现为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又称尿毒症。 2、治疗方法: 非透析治疗:避免劳累、饮食疗法、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对症治疗、延缓肾衰竭病程发展;透析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检查、肾功能检查、B超 4、护理目标: 患者身体营养状况有所改善,抵抗力增强;情绪稳定,积极面对治疗、生活及工作;能保证自主活动能力,自身进行生活照料;不经常发生感染或能够控制感染;达到平衡状态,无水肿、高血压及心力衰竭发生;保持皮肤完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