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8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语文-含答案

武汉市2018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语文-含答案
武汉市2018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语文-含答案

武汉市2018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2018. 4. 1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是一种强制性措施,通过对负罪者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贬谪制度起源甚早。到了唐五代,贬谪制度亦因之完整、严密起来,成为唐代政治制度的重要补充。

②综观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的贬谪史,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其内里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表现出难以缕述的丰富样态,但从整体来看,宽严交替、株连面广、贬杀结合、文士多逐臣,乃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这几大特点,深层次地反映了唐五代贬谪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③唐五代的贬谪主要有既降品秩又远迁异地者、降秩而不出京者、不出京品秩不降而投闲置散者、被贬出外品秩不降反升者等几种情形;唐五代的贬官主要有左降官、责授正员官、量移官和流人等几种类型;而一些史书未明言为贬实则与贬谪无异的外任,如节度使、观察使、刺史及东都分司官等,亦当视同贬官。但无论是典型的贬官,还是普通的贬官,在实质上都有相同的一面,那就是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都体现了政治这柄双刃剑给予逐臣的警戒和惩罚。

④我们知道,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从大的方面讲,“修身、齐家”的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治国、平天下”;从小的方面讲,个人禄位、仕途风光等亦须尽可能接近君王才能获得。就君与臣的关系而言,品级愈高,职掌愈重要,愈见君主的信任与器重;而由高官降为卑职,由清要之所到闲散之地,由庙堂之迩到江湖之遥,都意味着与君主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上的扩大与疏远,都意味着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弱化与沦落。

⑤这种君臣之间的掌控权,握在君主和用事者手里。他们通过改变君臣的距离,来操纵臣僚下属的升降荣辱,进而实现对文武百官的驾驭。其正面效用,是对那些欺罔、逞欲、不职、不法的官吏予以应有的惩戒,使已犯者受罚,未犯者知惧,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维护朝廷政治运转的稳定进行。这也是贬谪制度产生的理论依据。其负面效应,一方面表现为昏戾之君逞雷霆之威而无节制,小人窃柄,弄权者得以上下其手,挟私报怨;另一方面,则造成了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使得他们大有为之生命在穷山恶水中被消耗。

(取材于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贬谪是指对负罪官吏采取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的一种强制性行政处罚措施。

B.贬谪制度发展到唐五代时期“臻于完整”,其表现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原因复杂,样态丰富,特点鲜明。

C.古代士人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君主,小至“修身、齐家”,大至“治国、平天下”,无一例外。

D.典型贬官和普通贬官的实质有相同的地方,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以及政治权力的威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重点阐释了唐五代时期贬谪制度的特点、类型、本质和影响,条分缕析,鞭辟入里。

B.通观全文,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正反对比等论证方式,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C.第二段列举唐五代贬官的特点,揭示了该制度的成因、影响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

D.第四段围绕“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一句展开,论题集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五代的贬谪史,是这一时期政治现实的体现,也是这一时期士人生存状态和命运

沉浮的写照。

B.唐五代时期,封建君主借助贬谪制度,成功地实现了对文武百官的驾驭,有效地巩固了专制统治。

C.士人品级的高低,职掌的轻重等个人际遇与其受君主信任、器重的程度以及关系亲疏密切相关。

D.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在本质上暴露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残酷暴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人总有一天会空缺

田鑫

①玉米秧子被牛踩了一脚之后,它站过的地方就陷了下去,空出一棵玉米秧的位置。我盯着那个不大不小的坑,那棵玉米秧子紧贴着地面,没有一点要站起来的意思。

②我总觉得,指甲长了剪短又长上来,韭菜割了过些日子又是一茬,树叶黄了会绿,竟然有些东西空缺了就再也不回来了。越想越失落,并且有一种顿悟了的感觉,才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就像被踩进土里的玉米秧一样,总有一天会突然空缺。并且这种空缺,谁也都会遇得到,甚至还伴随一生。

③我从童年开始,就在经历各种空缺,并记住它们所带来的滋味和创伤。

④小时候寡言,我整天闷不吭声,这种情况直到遇到堆金才得以缓解。他和我相反,一上课就想说话,每一任同桌都受不了他,老师觉得我不说话,堆金要是坐我身边想说话也没得说,没想到弄巧成拙,堆金竟然打开了我这把生硬的锁。

⑤他竟然成了我遇到的第一个突然消失了的人。他将一瓶劣质白酒灌进自己十二岁的身体后,就再也没有醒来。从此,教室里那张课桌的一边就空出一个十二岁孩子的位置,我坐在旁边,守着一个巨大的空洞。

⑥堆金的离开让我明白了人有一天也是会突然空缺的,但是母亲的离开,却让我理解了空缺带来的痛到骨子里的悲伤。毫无征兆,我在放学回家的途中被截住了,来接我的人说你母亲出事了,得赶紧去看看。其实我对出事毫无概念,就跟在他身后。跑到山坡上的时候,一车土豆翻在路上,母亲躺在父亲怀里,软软的,看见我就流起眼泪。我别过头,想把泪水憋回去,可是无济于事。她被送到医院前眼睛还是睁的,送回来就一直闭着眼睛。那个傍晚,在一一和亲人们告别之后,从此家里的院子里炕上饭桌上就空出母亲的位置。父亲和他的几个孩子守着母亲留下的空缺,度日如年。

⑦三年前,祖父去世,这个四合院里又一次出现了让人悲伤的空缺。在过完一生闭上眼落了幕之后,我们把祖父埋到了埋着母亲的那块地里,从此,他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作为祖父的身份,就永远地空缺了下来。大家尽量把悲伤收起来,装作没事人一样,吃饭的时候,先给爷爷盛一勺,放在供桌上,估摸着他动筷子了,我们才搛菜。事实上,我们就当他从来都没有离开。

⑧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父亲被我带进城。父亲走了,村庄里就空出了他的位置。我像移走一棵树一样,硬生生把父亲连根拔起,让他带着原土来到这座城市。这个走路佝偻着腰的小

个子男人,一张嘴就露出两排黄牙,不用说话就知道方言一定带着土味。这个在村庄里无比威严的父亲,没有了在田间地头的神气,没有了喝酒打牌时的狡黠,面带怯色,悄悄地活着。

⑨今年清明节,陪父亲回趟村庄给先人们上坟。两个空缺者回到村庄,跪倒在坟地里,疯长的野草把每一个坟堆盖得严严实实的,父亲清理完他的父亲身边的草,又清理了我的母亲身边的草,然后在两座坟之间,清出一块空地。

⑩离开的时候,我回了下头才看清楚,原来祖父和母亲的坟地之间,恰好留出一座坟的位置。父亲不说,我心里明白,这块空地,是他留给自己的,这时候把它空出来,是想着在村庄里早早选下一块空地方,安放这些年的空缺,以及多年后将永远空缺的自己。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四段用简练的笔墨交待堆金对我的影响,为后文堆金意外去世后抒发我的感受作

铺垫。

B.祖父去世后,我们“装作没事人一样”“当他从来都没有离开”,是因为我们害怕“空缺”,不敢面对祖父离世的现实。

C.作者描写父亲“佝偻”的身姿,“黄牙”和“土味”,是为了展现他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的状态,因而他才会“悄悄地活着”。

D.本文描述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空缺”现象,语言朴素自然,运用比喻、比拟等手法传达出了作者复杂的生活感受。

5.文中多处写到“空缺”带给我的感受,请列举三处加以简要概括。(5分)

6.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及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我们通过对数据库内100多家GDP总量较高的城市进行分析,并将各城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作为外来人口数量,可得中国外来人口总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和深圳,外来人口比重占比最高的前三位城市分别为东莞、浏阳和深圳。

当外来人口进入城市,他们丰富了城市的劳动力资源,不仅有助于壮大产业工人队伍,而且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的供需矛盾。一座城市开放的程度越高,越是能够海纳百川,吸引各地优秀人才汇集,城市也将越具备活力。

但同时,大量的外来人口也加重了城市的压力,也使得“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被提上了日程。

(摘编自2017年1 1月27日福布斯中国网站)材料二

2017年外来人口最多的七个城市

(截取自福布斯中文网)

材料三

一线快递从业人员流失率高,供不应求。记者了解到,临近年关确实有很多快递员提前离职回家,给快递派送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离年关越近,将会离职的快递员也会越多,有可能会导致网购的年货送达没有以前那么顺畅。

解决快递员流失问题,企业仅靠春节、“双十一”等特殊节点“临时抱佛脚”提高员工待遇,恐怕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其实,快递员们的要求很简单:与付出相匹配的薪金、必要的社会保障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通畅的职业上升通道,让他们能够快乐工作。

无论如何,快递企业要免受“用工荒”的病痛折磨,升级服务的同时完善行业用工制度、善待一线快递职工是企业必答之题。

(摘编自2018年2月13日《劳动报》)

材料四

春节到来,北京街头的人流车流日益稀少,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已经返乡。公交不挤了,道路不堵了,可不少人还没来得及享受“空城”带来的惬意,就不得不面临饭馆、商铺歇业、快递大幅“停摆”等诸多不便。“空城”,让人欢喜也让人忧,而这矛盾背后则反映出了城市迅速膨胀后面临的发展困境。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劳动力“候鸟式”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外来人口没能够真正融入大城市,他们的“根”还在千里之外的家乡。

“基本公共服务未实现均等化,是阻碍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主因。”苏海南强调,很多人还面临住房压力、看病难、子女就学难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一线城市春节期间的“空城”现象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大城市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测算并设定一个人口红线,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应将资源合理配置到二、三线城市乃至农村,让人们在二、三线城市或者农村就能找到用武之地,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苏海南说。

(摘编自2016年2月7日新华网《北京春节遇“空城”烦恼劳动力候鸟式迁徙待破解》)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发现,开放度高的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大,这样的城市有活力,经济发展也好。

B.根据材料二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外来人口数量更多的城市,GDP总量排名也更高,但也有例外。

C.快递员春节返乡是过年时快递派送不顺畅的重要原因,如果能大幅增加假期加班工

资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D.苏海南认为,要解决中国一线城市劳动力“候鸟式”大迁徙所带来的问题,需要创造条件让外来人口融入城市。

8.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城市的外来人口虽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也加重了城市的压力,所以对于外来人

口已经很多的大城市来说,现在要减少外来人口。

B.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外来人口的增加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这并不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城市级别对经济发展也有影响。

C.外来人口离开造成了大城市春节“空城”的烦恼,要减少这种烦恼,城市管理者就应该把相关的工作岗位多给本地人,少给或不给外地人。

D.要解决城市迅速膨胀后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国家就必须将资源合理配置在二、三线

城市乃至农村,并为大城市划定人口红线。

E.春节期间,外来务工人员大量离开北京,既给北京本地居民带来了一些平时没有的方

便,也给他们带来了烦恼。

9.-线城市要留住外来人口,减少“空城”的烦恼,应该怎样做?请综合所给材料的内容

概述。(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邢峦,字洪宾,河间郑人也。峦少而好学,负帙寻师,家贫厉节,遂博览书传。有文才干略,美须髯,姿貌甚伟。州郡表贡,为高祖所知赏,常参座席。高祖①因行药至司空府南,见峦宅,遣使谓峦曰:“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东望德馆,情有依然。”峦对曰:“陛下移构中京,方建无穷之业,臣意在与魏升降,宁容不务永年之宅。”高祖谓司空穆亮、仆射李冲曰:“峦之此言,其意不小。”有司奏策秀孝,诏曰:“秀孝殊问,经权异策。邢峦才清,可令策秀。”

世宗初,峦奏曰:“臣闻昔者明王之以德治天下,莫不重粟帛,轻金宝。故先皇深观古今,去诸奢侈。训朝廷以节俭,示百姓以忧务,日夜孜孜,小大必慎。逮景明之初,承升平之业,四疆清晏,远迩来同。于是蕃贡继路,商贾交入,诸所献贸,倍多于常。虽加以节约,犹岁损万计,珍货常有余,国用恒不足。若不裁其分限,便恐无以支岁。自今非为要须者,请皆不受。”世宗从之。

萧衍②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③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峦至汉中,白马以西犹未归顺,峦遣宁远将军杨举等领卒六千讨之。军锋所临,贼皆款附。峦之初至汉中,从容风雅,接豪右以礼,抚细民以惠。岁余之后,颇因百姓去就,诛灭齐民,藉为奴婢者二百余口,兼商贩聚敛,清论鄙之。

延昌三年,暴疾卒,年五十一,上下悼惜之。谥日文定。

(节选自《魏书·邢峦传》)【注】①高祖: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拓跋宏。②萧衍:南朝梁武帝,南朝的建立者。

③夏侯道迁:人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

B.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

C.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

D.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

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帙”是包书的套子,一般用布帛制成,古人把一套书叫做“一帙”。“负帙”即背负

书籍,谓游学外地,勤奋读书。

B.“行药”又称“行散”,是魏晋南北朝时士大夫服药养生、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的一种健康、优雅的生活方式。

C.“秀才”与“孝廉”并称“秀孝”,是汉以来、隋唐以前荐举人才的两种科目。州举秀才,郡举孝廉。

D.“蕃”是古代对边境少数民族或外国的称呼,“蕃贡”即外国或外族朝贡的人。“蕃”

后来写作“番”,如“番钱”“番王”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邢峦少而好学,长而多才,仪表堂堂。州郡上表把他推荐给朝廷,深受高祖的赏识,

常在其身边作陪,宠遇过人。

B.邢峦高屋大宅,行事张扬,颇受猜忌。高祖经过邢宅而心生不满,于是派使者前往试探,更加坚信他心怀不轨。

C.邢峦才兼文武,见识超群,功勋卓著。他讽谏世宗以德治国、爱民节用,远赴汉中征讨贼兵,为世宗立下了汗马功劳。

D.邢峦执掌汉中,贪财好货,德行有亏。他籍没良人、经商敛财,皆为社会舆论所鄙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移构中京,方建无穷之业,臣意在与魏升降,宁容不务永年之宅。(5分)

(2)逮景明之初,承升平之业,四疆清晏,远迩来同。(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 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木兰花慢

【元】张弘范①

功名归堕甑②,便拂袖,不须惊。且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人间事,良可笑,似长风、云影弄阴睛。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

浩歌一曲饭牛声③,天际暮烟冥。正百二山河,一时冠带,老却升平。英雄亦应无用,

拟风尘、万里奋鹏程。谁忆青春富贵,为怜四海苍生。

【注】①张弘苑:元朝将领,善马槊,也能文。中统三年任行军总管,从征李嬗。后被元世祖免去军职。后被起用,率兵灭宋。②甑:一种古代炊具,类似现在的蒸锅,多为陶制。③饭牛:喂牛。据《吕氏春秋·举难》记载,春秋时,宁戚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齐桓公驾车。“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听到后,认为他是个奇才,于是加以重用。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词开篇说功名失去了,也不过像陶甑摔碎了一样,不值得大惊小怪,显示了词人的洒脱。B.“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三句,表明了作者对过去的作为有悔恨,决意拂袖而去,不问世事了。

C.“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反用晋代阮籍和东晋渡江人士的典故,一“休”一“莫”,写得乐观开朗。

D.词的结尾提到“青春富贵”,表明此时作者虽然已经决定弃功名而隐居了,但对当年的春风得意仍难以忘怀。

E.这首词用典贴切,风格慷慨悲壮,具有阳刚之气,体现出了张弘范文武双全的大将风范。

15.作者在下阕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词句内容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大自然神奇秀美,令人惊叹,杜甫在《望岳》中以“____,____”两句气势磅礴地展示了自然的伟力。

(2)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只有“____,”的江风与明月才是可以自由享受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二月河看来,五年来的反腐规模、深度、社会意义和影响,放进历史纵向看,放到世

界横向比,可以说绝无仅有

....。

②某研究者将同一篇文章改头换面发表在不同的学术期刊上,不仅暴露了学术界的浮

躁,更让人看到了某些刊物为了利益不为已甚

....。

③陈部长多次强调,要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让广大教师有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让

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④孙过庭的《书谱》是我国书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论著,更是草书艺术的典范之作。

自宋以来,皆推能品,被习书者奉为圭臬

....。

⑤党的十九大报告直击民生痛点,向大气污染宣战,国家环保部门要求相关省市认真

整改,取得了令人侧目

....的效果。

⑥去年夏天,受台风影响,珠江流域、闽江流域五风十雨

....,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

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A.①③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任何科研工作都是建立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如天使粒子的发现,得益于先前对量子

反常霍尔效应的探索,它也是理论和实验结合的结果。

B.2017年以来,湖北已有16家企业创建了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工程,省政府想以此为

示范推进湖北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C.当报刊经销量下降,经营者卖其他日用品本是一种自救,这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以超范围经营为由将这条路堵住,就是遏制市场规律。

D.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的孩子超过

47. 1%以上,阅读超过1小时的孩子仅12. 8%。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老王听说同事下班要赶着回家给儿子过生日,便问:“孩子贵庚啊?明天我带个礼

物给他,祝他茁壮成长,越来越聪明。”

B.张博士花费十年心血写成的著作最近出版,他趁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将书赠给一前

辈,说:“惶恐以赠,望不吝赐教。”

C.老刘的拙荆是广场舞的爱好者,为了参加比赛,这些日子每天利用傍晚的时间在文

化广场集中排练。

D.李教授在女儿的婚礼上热情致辞:“值此中秋佳节,良辰美景,恰逢令嫒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位亲朋好友。”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近年来,市场上冒出了许多乳酸菌饮料,让不少人心生困惑:①?严格来说,酸奶和乳酸菌饮料的区别主要在两方面。②。乳酸菌饮料蛋白质含量一般在0. 7%~1.0%之间,而酸奶产品的蛋白质含量远高于此;第二个不同是大部分活性乳酸菌饮料中的乳酸菌数量一般高于酸奶。③ -就综合营养来看,酸奶通常比乳酸菌饮料更胜一筹。

21.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请依据律诗知识将下列标有序号的4句话分别填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5分)

每逢佳节更情衷,____。____,____。____ ,政出和谐方大同。

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②心多自信得宽广③寒霜不减一旗红④小字云笺记岁丰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从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诞生至今已有30多年。30多年来,晚会文化已衍变出各种形式,如跨年晚会、公益晚会、竞赛晚会等,无论如何变化,历经时间沉淀的晚会文化不仅满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更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针对上述现象,你有怎样的记忆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C (原文是“‘修身、齐家’的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治国、平天下’”)

2. C (“揭示该制度的成因”“历史发展的规律”理解错误)

3. B (“有效地实现了对文武百官的驾驭,巩固了专制统治”错,原文说“昏戾之君逞雷霆之

威而无节制,专制制度恶性膨胀,小人窃柄,邪佞得进,弄权者得以上下其手,挟私报怨,排斥异己,巧为罗织,坏纲乱政,将贬谪变为倾轧的利器”)

4. B (害怕“空缺”,不敢面对祖父离世的现实错,正确理解是: 正视“空缺”,怀念祖父)

5.①我发现玉米秧子被牛踩了一脚后形成的空缺,感到顿悟: 有些东西空缺了就再难回来。

②儿时同桌堆金的死让我感到落寞和悲伤,明白人会有不可挽回的消逝。

③母亲的逝世让我感到痛到骨子里的悲伤(深重的悲伤)。(只笼统答悲伤不得分)

④祖父的逝世让我学着平静地对待亲人的离去。

⑤我离开村庄已经很久了,作为一个“空缺者”对村庄越来越陌生。

(5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5分。只答“空缺”或只答“感受”不得分。意思对即可。)

6.含意:一指父亲的离乡,二指生命的逝去。父亲是希望安葬于故土,将这块空地作为自己的

墓地。(3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

作用: ①结尾点题。②表现了父亲对村庄的牵挂和落叶归根的朴实想法。

③表现了父亲面对终将到来的死亡平静坦然的态度。(3 分,答出一点得1分)

7. C (根据材料三,仅仅增加工资不能解决问题。3 分)

8.BE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不等于“减少外来人口”。C.工作岗位的安排不给外地人不

符合材料内容,也不现实。D.“划定人口红线”是“可以”,不是“必须”,而且也不是国家统一规定。5分,答对一项得2 分,答对两项得5 分)

9.①企业要提高员工待遇,完善用工制度,要给员工发展空间。②社会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解除外来人口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融入城市(注意“综合所给材料”,分“企业”

和“社会”(或“政府”两方面回答,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10. C (原句标点为:“萧衔梁秦二州行事夏候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

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3分)

11.B(魏晋人所服之药为“五石散”之类,尽管配方不尽相同,但其药性皆燥热绘烈,服后使

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许多长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丧命,故唐代孙思遂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3分)

12. B “刑峦高屋大宅,行事张扬,颇受猜忌”等理解错误,参见译文。3 分)

13.(1)陛下迁都中京,将要建立无穷的事业,我决意与魏朝共兴衰,哪能不营建传之水久的

住所。(“与魏升降”“守”各1分,大意3 分,共5分)

(2)到景明初年,继示了太平安定的局面,四方边疆安定,远近各国都来归附。

(“清晏”“同”各1分,大意3分,共5分)

参考译文:

邢峦,字洪宾,河间郡鄭县人。邢峦少年时就爱学习,背着书本寻找老师,家中贫困,但发奋自励,于是博览群书。他有文才谋略和办事能力,胡须很漂亮,姿态仪表堂堂。州郡上表把他举荐给朝廷,受到高祖的知遇赏识,常在皇帝身边作陪。高祖因服食药饵后散步到司空府的南面,看见邢峦的住宅,派使者对邢峦说:“早晨我服药后散步到这里,看见你的住宅便停下来,向东望见你的住所,很有些触景生情。”邢峦回答说:“陛下迁都中京,将要建立无穷的事业,我决意与魏朝共兴衰,哪能不营建传之永久的住所。”高祖对司空穆亮、仆射李冲说:“邢峦这话,意义很深。”有关部门上奏要对秀才、孝廉进行考试,高祖下诏说:“秀才、孝廉考问

的内容不同,不变经典的内容与灵活的权变方面的内容问答各不一样: 邢峦才能优秀,可以让他策试秀才。”

世宗初年,邢峦上奏说:“我听说过去圣明的君王以德治天下,无不重视粮食布帛,轻视金银珠宝。所以先皇深观古今的事,禁止各种奢侈的现象。他以节俭教导朝廷百官,向百姓表明自己所关心的事务,日夜孜孜不倦,大小事情必定慎重处理。到景明初年,继承了太平安定的局面,四方边疆安定,远近各国都来归附。于是外国朝贡使者接踵而至,商人交替而来,各种朝贡和贸易的物品,比往时倍增。即使加以节制约束,但是每年消耗(的钱)仍以万计,珍宝常有余,而国家的开支总是不足。如果不裁减开支,便怕年内入不敷出。请求自今以后,如果不是必要的珍宝,请都不要接受。”世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梁朝掌管梁秦二州诸军事的官吏夏侯道迁以汉中向魏投降,世宗下诏加邢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代任镇西将军,进军退军、征发兵员,可以见机行事。邢峦到汉中,白马以西各地都没有归附,邢峦派遣宁远将军杨举等带领士兵六千人去征讨。军队所到之处,贼兵都归降。邢峦初到汉中时,行为从容风雅,以礼接待当地豪族,以恩惠安抚小民百姓。一年多后,因为当地百姓离开(到别处去),杀了很多平民,被没收为奴婢的达二百余人,而且又做生意聚敛财富,社会舆论鄙视他。

延昌三年,邢峦暴病而亡,年仅五十一岁,全国上下都哀悼痛惜他。邢峦谥号为文定。14.BD (B.词中没有“悔恨”,而且下文也表达了要有所作为的意愿。D.词中说的是“谁忆青

春富贵”,是反问,表明不看重富贵: 而且从全词看,作者并未决定“隐居”。5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15.①对得到重用的渴望。用“宁戚饭牛作歌”的典故,表明自己想得到君王重用。②对国家、

人民的关心。“百二山河”指国家江山,“四海苍生”指百姓,作者说自己关心国家,要解除人民的疾苦。③对个人功名利禄的轻视。“谁忆青春富贵,为怜四海苍生”,表明作者要有所作为,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富贵,用反间,表达出对个人功名利禄的轻视(答出两点即可。概括1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共6分)

16.(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虽一毫而莫取取之无禁用之不竭(5分,每处1分,有错字不得分)17.A(不为已甚: 不做过分的事。与语境不符。令人侧目: 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

愤恨。贬义。五风十雨: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3分)

18. B (A项,表意不明,“它”既可指“天使粒子的发现”,也可指“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探

索”。C 项,“遏制……规律”搭配不当。D 项,“超过……以上”句式杂糅。3 分)

19. B (A 项,“贵庚”是问对方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多用于问长辈的年龄和书面语。C 项,“拙

荆”是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D项,“令媛”指对方的女儿。3分)

20.①酸奶和乳酸菌饮料到底有什么差别②第一个不同在于蛋白质含量的差异③酸奶和乳酸菌

饮料谁的营养更高(6分,每处2分)

21.④①③②(5分,答出一处得1分,答出两处得3分,全对得满分)

22.参照2017 年高考作文评价标准。

-2020届高三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高三阶段性测试题 语文 本试题分第卷(阅读题共70分)和第卷(表达题共80分)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术的基础。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的诗意美化,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士人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甚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味,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系列,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漆器、木器、竹器、藤器、瓷器、丝绸、刺绣等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 与西方体系性美学自上而下的哲学血统不同,中国古典美学是从艺术品评经验中滋蔓出的经验形态,自下而上,升华而成,与艺术体验息息相关。诗品、词话、画论、书法、曲论、剧评、小说评点等等,无一不细致入微曲尽其妙。读中国美学能找到写诗作画门径,能分出上中下品,能成为艺术家知音,具备精微的内行品味和深厚的艺术涵养,真的是内行看门道。 在宗教意识相对淡薄、崇尚文治科举取士的中国,文人趣味便成了审美领域的引领者,权贵和百姓均乐于附庸风雅,文人趣味曲高和寡但自命不凡。文人因本身就是艺术生产者和专业评判者,尽管常常遭受宗教道德政治文化的强势冲击,但长久看来仍始终把握圈内话语权,有禁得住艺术史考验的审美标准,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传承系统。 (摘编自杨岚《当代中国美学精神理论建构的文化引领作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古典美学崇尚自然美的倾向。 B.艺术家只有在曲水流觞的雅和渔樵唱晚的俗中才能感悟到艺术的中和之美。 C.实用艺术以器物形式支撑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却没有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 D.因为文人始终把握着圈内的话语权,所以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传承系统。

2013-2014年武汉市九年级四月调考化学试题(含标准答案)

2014届九年级四月调研测试 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B.汽油挥发C.铁生锈D.干冰升华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C.纯净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水是一种氧化物 3.下列各组物质,均为可燃物的是( ) A.氧气、白磷、红磷B.红磷、大理石、甲烷 C.煤气、二氧化碳、铁丝 D.白磷、红磷、铁丝 4.化学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用加碘盐,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碘 B.合金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D.可用点燃的方法检验天然气是否泄漏 5.实验室可以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 CuSO4+2X+ S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2O B.H2S C.S D.O2 6.某固体可能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关于该固体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碳酸钠 B.一定含氢氧化钙 C.一定含氧化钙 D.可能含碳酸钠 7.某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钠,现要回收金属银、铜。下列做法达到了目的的是() A.依次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 B.加入适量的铜粉,过滤,向滤液中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加入过量的铜粉 D.加过量的铁粉,过滤,向滤渣中加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8.某化学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 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 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 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 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 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 mL附近。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⑤D.③④⑤

2020年普通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花卉.财会.污秽.不容置喙. B.游弋.飘逸.肄.业毁誉.参半 C.虔.诚掮.客颧.骨黔.驴之技 D.狭.隘辖.制狡黠.瑕.不掩瑜 2.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去年,北京大学一批曾接受过社会无偿资助的学生成立了学生义务劳动服务队,队员表示,社会予以他们帮助,他们理应用义务劳动来。 ②公民见义勇为,是对政府职责“缺失”的实时、现场“补救”,政府应该责无旁贷地公民见义勇为的付出,包括医疗费、误工损失等。 ③这项工作如果做得好,不但不会降低效率,有助于提高效率。当然,如果采取平均主义的办法,是可能影响效率的。 A.回报赔偿而且B.回报补偿反而 C.报答补偿反而D.报答赔偿而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于丹日前来到拥有“江南第一文庙”之誉的湖南浏阳文庙讲学,成了众矢之的 ....,受到热力追捧,足有三千余人聆听了于丹的精彩演讲。 B.德国诗人歌德作《浮土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的作品,都不是侥幸偶得之物, 而是不辞艰辛惨淡经营 ....的成果。 C.人生的海上变幻莫测,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却波浪翻天,我们 只有勇敢地披荆斩棘 ....,才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新航道”!

D.真正聪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能正确分析事情的发展状况,他们常用的思维方式或是见微知著,或是管窥蠡测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B.截至年底,这个城市市区二手楼成交价最高可达7000元一9000元/平方米,就连十几年楼龄的无电梯住宅,开价也要5000元/平方米。 C.日前,省物价部门表示,将加强成品油市场的监测,强化价格的监督检查,对突破国家规定的价格和变相涨价,要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成品油市场的稳定。 D.以“闪电”般的速度走马上任的中国新女足主教练法国人伊丽莎白,既有足球理论,又有丰富的指挥大赛的经验。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尝为献县令,良吏也。官太平府时,有疑狱,易服自察访之。偶憩小庵,僧年八十余 矣,见公合十肃立,呼其徒具茶。徒遥应曰:“太守且至。可引客权坐别室。”僧应曰:“太守已至,可速来献。”公大骇,日:“尔何以知我来?”曰:“公,一郡之主也。一举一动,通国皆知之。宁独老僧!”叉问:“尔何以识我?”曰:“太守不能识一郡之人,一郡之人则孰不识太守?”问:“尔知我何事出?”曰:“某案之事。两造皆遣其党,布散道路间久矣。彼皆阳不识公耳。”公怃然自失,因问:“尔何独不阳不识?’’僧投地膜拜日:“死罪,死罪!欲得公此问也。公之为郡,不减龚、黄①,

有理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 有理数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2017?扬州)若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分别是点A 和点B ,则点A 和点B 之间的距离是……( ) A .-4; B .-2; C .2; D .4; 2.下列各数:2-- , ()2--, ()22-, ()32-, -2 2中,负数的个数为………(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3. 在实数:3.14159,142-,1.010010001…, 4.21 ,3π,227 中,无理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④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下列各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 A.23和32; B.-32和()32-; C. -32和()23-; D. ()2 23-?和 -3×22 ; 6.(2017?泰安)“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将数据3万亿美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4310?美元; B .13310?美元; C .12310?美元; D .11 310?美元; 7.已知,0x <,0y >,y x < ,则x y +的值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非正数; D.0; 8.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数,和也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A . 同号,且均为负数; B. 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比负数的绝对值大; C. 同号,且均为正数; D.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比正数的绝对值大; 9. m 为任意有理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1m +总是正数; B. 2 1m +总是正数; C. ()21m -+总是负数 ; D. 21m -的值总比1小;

2013年武汉市四月调考数学逼真模拟试题(一)

B 2013年武汉市四月调考逼真模拟试题(一)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编辑人:丁济亮 祝考试顺利!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比-3还小的数是( ) A .O B .1 C.4- D.1- 2.若二次根式1-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x ≥l B.x ≤l C.x >l D.x ≠l 3.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下列哪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A.{35->-≥x x B. {3 5-≥ ->x x C. {35-<- -

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建设智慧社会是我国在新时代把握信息化带来的重大机遇、以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智慧社会作为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城市等各种智慧系统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②回顾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三条相辅相成、相融相生的主线。数字化奠定基础,实现数据资源的获取和积累;网络化构造平台,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和汇聚;智能化展现能力,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呈现信息应用的类人智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认知复杂事物和解决问题。当前,我们正在进入信息化新阶段,即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呈现融合发展新态势。信息化新阶段已经开启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信息技术开始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进而催生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构和智能化升级为前提,其重要表现形式就是社会活动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环境中的高度智能化,从而形成智慧社会。 ③我国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当前,新的数据更是呈现指数增长态势。然而,要实现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迫切需求,数据的“盘活”和“赋能”是我们面临的两大难题。所谓“盘活”,关键是要解决数据开放、流通、共享的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同系统、不同领域的数据实现大范围的流通与融合,才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从而赋予人类观察事物的全方位视角。而“赋能”则是要形成高效分析应用数据的能力。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发展数据融合分析的算法和工具,帮助人们分析数据、萃取价值。另一方面,要重视人们数据思维和技能的养成。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每个人都应形成基于数据建立概念、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思维方式,并且掌握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分析结果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④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和服务系统,既包括公共建筑、交通运输、能源供给等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网络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传统的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需要完成深度信息化。万物数字化、万物互联和“软件定义”将成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要求。各种感知设备、智能装置要嵌入到物理实体之中,通过无所不在的通信网络与后台具有强大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的云计算平台相连,通过“软件定义”来实现灵活的功能配置和智能化的管理服务。(摘编自梅宏《夯实智慧社会的基石》《人民日报》2018.12.02)

最新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在数轴上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一个单位长度,点、、、对应的数分别是,且 . (1)那么 ________, ________: (2)点以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秒后点以个单位/秒的速度也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当点到达点处立刻返回,与点在数轴的某点处相遇,求这个点对应的数; (3)如果、两点以(2)中的速度同时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点从图上的位置出发 也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且始终保持,当点运动到时,点对应的数是多少? 【答案】(1)-6;-8 (2)解:由(1)可知:,,,, 点运动到点所花的时间为, 设运动的时间为秒, 则对应的数为, 对应的数为: . 当、两点相遇时,,, ∴ . 答:这个点对应的数为; (3)解:设运动的时间为 对应的数为: 对应的数为: ∴ ∵ ∴ ∵对应的数为

∴ ①当,; ②当,,不符合实际情况, ∴ ∴ 答:点对应的数为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 ∵, ∴, 解得, 则; 【分析】(1)由a、d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得d=a+8,代入已知的等式可求得a的值,再根据数轴可确定原点的位置; (2)根据相遇问题可求得相遇时间,然后结合题意可求解; (3)根据AB=AC列方程,解含绝对值的方程可求解. 2.如图所示,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 (2)如果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 (3)如果点A表示数﹣4,将A点向右移动1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 (4)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什么数?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 【答案】(1)4;7 (2)1;2 (3)﹣13;9 (4)解: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 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m+n﹣p,A、B两点间的距离为|n﹣p|.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全国

仿真模拟(八)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境界之真,不等于实录、实描、实写。实录是史家的事,实描是匠人的事,实写是记者的事。然而即便是史学著述、新闻写作,面对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也得有一定的选择与取舍。 艺术境界之所以需要真,乃是基于这样的审美实际:唯有真情实境,才能引人;唯有真情实感,才能动人。鉴赏者只有在信以为真的心绪的引领下,才乐于进入艺术审美的过程。看画,看戏,看小说,尽管观众读者明知这是画的,编的,造出来的,可他们会主动地进行虚实真假的心理转换:以虚为实,以假为真。可见,艺术创作的基点在于,不是胡编乱造,而是以生活真实为依凭进行艺术真实的再创造。由真而假,由假而真,出发点是真,落脚点在真,“真”的品格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铸炼与提高。 只有懂得艺术真实的这种真正底蕴,才能理解艺术境界之真的领域的广与阔—— 夸能显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谁说这不是情感之真?“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能讲这不是景物之真?“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佳人之美的真实感难道你会怀疑?艺术实践表明,夸张的美学功能,有如一面以艺术灵性为涂饰的、形制特殊的放大镜,最能突出人、物之真,情、景之真,让人于夸张的境界之中体悟艺术更高层次的真实感。 幻中有真。比如我国著名的幻想小说《西游记》,通篇以虚幻的境界来敷衍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似人似佛,亦鬼亦魔,上天入地,惊险离奇,然愈幻而愈觉其真。尤其孙悟空的形象,他叱咤风云、驱邪去恶的智慧与本领,已经成为体现我们民族心灵理想的最佳典型之一。这是荒诞化、玄妙化、魔幻化了的人生境界。似乎作者在巧施艺术的魔法,以期读者能于幻境之中更深刻地体悟世事之真、理想之真。借用艺术家的话来形容,就是“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刘熙载)。 梦亦存真。人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确乎是一位艺术家,具有再现与重塑人生境界的本领。昔日美好的形象留存于梦境中,永葆青春的情韵。现实中追索不到的美好事物,

2011.4武汉市九年级四月调考测试(有答案)

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 物理化学综合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9.下面对测量工具的选择最合适的是( ) A.测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 B.测量几枚硬币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 C.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普通机械手表 D.测量体温用寒暑表 10.来自于物体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B.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C.所成的像是虚像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11.如图所示,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上,小明看到发令枪旁边有一块圆形的挡板,关于它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便于起跑线上的同学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 B.便于终点计时裁判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 C.便于终点计时裁判听到发令枪的响声 D.便于减弱发令枪产生的噪声 12.下列物理图像中,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13.下列动物的器官中,可以减小压强的是( ) A.蝉的细长的口器B.啄木鸟的细长而坚硬的喙 C.骆驼的宽大的脚掌D.狮子的尖利牙齿 14如图所示,关于吊扇的重力对天花板的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吊扇不转动时,拉力大于重力 B.吊扇不转动时,拉力小于重力 C.吊扇转动时,拉力大于重力 D.吊扇转动时,拉力小于重力 15.下图是北京奥运会四种运动项目的图标,对图标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1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为10N,在大小为1N、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向右匀速移动了1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始终为10N 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N C.拉力F做的功为1J D.拉力F做的功率为1W 17.下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做法是( ) 18.下列实验中能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是( ) 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小灯泡正常发光。若两只电表中有一只电表的示数明显变小,而另一只电表的示数明显变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灯L断路 B.可能是灯L短路 C.一定是滑动变阻器R断路 D.可能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 20.下列电路图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1,且U> U1,R0是已知的定值电阻。若只通过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并可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则不能测出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电路是( )

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doc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建设智慧社会是我国在新时代把握信息化带来的重大机遇、以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智慧社会作为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城市等各种智慧系统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②回顾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三条相辅相成、相融相生的主线。数字化奠定基础,实现数据资源的获取和积累;网络化构造平台,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和汇聚;智能化展现能力,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呈现信息应用的类人智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认知复杂事物和解决问题。当前,我们正在进入信息化新阶段,即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呈现融合发展新态势。信息化新阶段已经开启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信息技术开始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进而催生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构和智能化升级为前提,其重要表现形式就是社会活动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环境中的高度智能化,从而形成智慧社会。 ③我国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当前,新的数据更是呈现指数增长态势。然而,要实现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迫切需求,数据的“盘活”和“赋能’’是我们面临的两大难题。所谓“盘活”,关键是要解决数据开放、流通、共享的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同系统、不同领域的数据实现大范围的流通与融合,才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从而赋予人类观察事物的全方位视角。而“赋能”则是要形成高效分析应用数据的能力。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发展数据融合分析的算法和工具,帮助人们分析数据、萃取价值。另一方面,要重视人们数据思维和技能的养成。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每个人都应形成基于数据建立概念、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思维方式,并且掌握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分析结果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④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和服务系统,既包括公共建筑、交通运输、能源供给等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网络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传统的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需要完成深度信息化。万物数字化、万物互联和“软件定义”将成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要求。各种感知设备、智能装置要嵌入到物理实

有理数单元测试题答案(供参考)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精心选一选:(每题2分、计18分) 1、a,b,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a+b<0 (B)a+c<0 (C)a -b>0 (D)b -c<0 a b 0 c 2、若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一定有结论( ) (A )两个加数都是正数; (B )两个加数有一个是正数; (C )一个加数正数,另一个加数为零; (D )两个加数不能同为负数 3、654321-+-+-+……+2005-2006的结果不可能是: ( ) A 、奇数 B 、偶数 C 、负数 D 、整数 4、、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是0,则它们的商为: ( ) A 、0 B 、-1 C 、+1 D 、不能确定 5、有1000个数排一行,其中任意相邻的三个数中,中间的数等于它前后两数的和,若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都是1,则1000个数的和等于( ) (A)1000 (B)1 (C)0 (D)-1 6每天供给地球光和热的太阳与我们的距离非常遥远,它距地球的距离约为千米,将0千米用科学记数 法表示为( ) A .0.15×910千米 B .1.5×810千米 C .15×710千米 D .1.5×710千米 *7.20032004 )2(3)2(-?+- 的值为( ). A .2003 2 - B .2003 2 C .2004 2 - D .2004 2 *8、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 、B 、C 分别表示有理数a ,1,1-,那么1+a 表示( ). A .A 、B 两点的距离 B .A 、C 两点的距离 C .A 、B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D . A 、C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9. 3028864215 144321-+-+-+-+-+-+- 等于( ). A .41 B .41- C .21 D .2 1 - 二.填空题:(每题3分、计42分) 1、如果数轴上的点A 对应的数为-1.5,那么与A 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为_______。 2、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 。 3、m -的相反数是 ,1m -+的相反数是 ,1m +的相反数是 . 4、已知9,a -=那么a -的相反数是 .;已知9a =-,则a 的相反数是 . 5、观察下列算式: ,,,,请你在观 察规律之后并用你得到的规律填空:. 6、如果|x +8|=5,那么x = 。 7、观察等式:1+3=4=2 2,1+3+5=9=3 2 ,1+3+5+7=16=4 2 ,1+3+5+7+9=25=5 2 ,…… 猜想:(1) 1+3+5+7…+99 = ; (2) 1+3+5+7+…+(2n-1)= _____________ . (结果用含n 的式子表示,其中n =1,2,3,……)。 8、计算|3.14 - π|- π的结果是 . 9、规定图形 表示运算a –b + c,图形 表示运算w y z x --+. 则 + =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 10、计算: ()()()200021111-+-+- =_________。 11.观察下面一列数,根据规律写出横线上的数, -1 1; 21;-31;4 1 ; ; ;……;第2003个数是 。 12.计算:(-1)1 +(-1)2 +(-1)3 +……+(-1)101 =________。 13.计算:1+2+3+……+2002+2003+2002+……+3+2+1=________。 14、已知m m -=,化简21---m m 所得的结果是________. 三、规律探究 1、下面有8个算式,排成4行2列 2+2, 2×2 3+ 23, 3×23 4+34, 4×34 5+45, 5×4 5 ……, …… (1)同一行中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 (2)算式2005+ 20042005和2005×2004 2005 的结果相等吗? (3)请你试写出算式,试一试,再探索其规律,并用含自然数n 的代数式表示这一规律。(5分)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 语文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 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Ⅰ.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表达题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运用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古代诗歌鉴赏,2题11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5分。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语言文字运用,5题20分;写作,1题60分。 全卷共22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年武汉市4月调考英语试卷

2019年武汉市九年级四月调考英语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85分) 第一部分听力部分 一、听力测试(共三节) 第一节(共4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分) 听下面4个问题。每个问题后有三个答语,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个问题后,你都有5秒钟的时间来作答和阅读下一小题。每个问题仅读一遍。 1. A. I’m a boy. B. H-U-N-T. C. Tom. 2. A. Very cute. B. I like it. C. Some sand, I guess. 3. A. My parents. B. Next week. C. By bike. 4. A. A toy cat. B. The red one. C. Very nice. 第二节(共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 听下面8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作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5. How many days are they going to stay in Wuhan? A. 5. B. 6. C. 7. 6. Who will go out for a walk be in the park soon? A. The man. B. The woman. C. Both of them. 7.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Future job. B. Air Travel. C. School plans.

8.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can’t read an ad. B. He’s put on an ad. C. He lost his dog. 9. What does the woman really want to know? A. When a No 577 bus comes. B. What number the bus is. C. Where the bus goes. 10. Who prefers pop music? A. The woman. B. Jeff. C. Jeff’s brother. 11.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Manager and worker. B. Mother and son. C. Teacher and student. 12. When should Susan go to meet Professor Brown? A. At 9:00. B. At 9:30. C. At 10:00. 第三节(共13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3分)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13至15三个小题。 13.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Strangers. B. Old friends. C. Husband and wife. 14. Which of the follow ing haven’t they mentioned yet? A. Why they come here. B. Who they are. C. What food they like most. 15.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weather here? A. Sunny and nice. B. A little bit too wet. C. Very dry.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第一单元---有理数测试卷 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个小题,每小题都有A、B、C、D四个选项,请你把你认为适当的选项前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 B 负整数的相反数就是非负整数 C 有理数中不是负数就是正数 D 零是自然数,但不是正整数 2、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A -27与(-2)7 B -32与(-3)2 C -3×23与-32×2 D ―(―3)2与―(― 2)3 3、在-5,-9,-3.5,-0.01,-2,-212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 -12 B -9 C -0.01 D -5 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差等于0,那么这个数只能是() A 0 B -1 C 1 D 0或1 5、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A 8 B 7 C 6 D 5 6、计算:(-1)100+(-1)101的是() A 0 B -1 C 1 D 2 7、比-7.1大,而比1小的整数的个数是() A 6 B 7 C 8 D 9 8、2003年5月19日,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收入全部捐赠给卫生部门用以支持抗击“非典”斗争,其邮票发行为12050000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1.205×107 B.1.20×108 C.1.21×107 D.1.205×104 9、下列代数式中,值一定是正数的是( ) A.x2 B.|-x+1| C.(-x)2+2 D.-x2+1 10、已知8.622=73.96,若x2=0.7396,则x的值等于() A 86. 2 B 862 C ±0.862 D ±862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9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1、一幢大楼地面上有12层,还有地下室2层,如果把地面上的第一层作为基准,记为0,规定向上为正,那么习惯上将2楼记为;地下第一层记作;数-2的实际意义为,数+9的实际意义为。 12、如果数轴上的点A对应有理数为-2,那么与A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为___________。 13、某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是。134756≈(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14、( )2=16,(- )3=。 15、数轴上和原点的距离等于3 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 16、计算:(-1)6+(-1)7=____________。 17、如果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且m=-1,则代数式2ab-(c+d)+m2=_______。 18、+5.7的相反数与-7.1的绝对值的和是。 19、已知每辆汽车要装4个轮胎,则51只轮胎至多能装配辆汽车。 三、解答题 20、计算:(本题共有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8+(― )―5―(―0.25) (2)―82+72÷36 (3)7 ×1 ÷(-9+19) (4)25×(―18)+(―25)×12+25×(-10 ) (5)(-79)÷2 +×(-29) (6)(-1)3-(1-7)÷3×[3―(―3)2]

高考语文测试卷

高考语文测试卷 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20分) 春冰刘心武 春水中,浮动着春冰。 当整个水面结成冰板的时候,在我看来,犹如本是清亮的眸子,却盖上了浊翳,但那是严冬的癖好。惟有大雪降临的时候,冰面覆雪,那硬冷的面目,改变为柔和的韵律,才稍慰心臆。不过,融雪的日子里,冰面往往又变得坑洼不平,雪消冰在,颜粗色灰,望去更令人心里发堵。 冰在化为水。初春的漾漾绿水中,往往浮着些残冰,犹如少女脸上的雀斑,我却认为这实在是焕发着比春水还要浓郁的春氲。 春水中的春冰,边缘是薄而透明的,给人一种婴儿小舌的稚嫩感,仿佛在舔着春水,享受着母怀般的温暖呵护。 水气是水的缕缕精魂么? 那么,冰又是什么? 是水的冬眠,水的沉思,水的诡谲,还是水的愚钝? 但春水中的春冰,却超乎溶溶水流和板结冷冰。它是水的诗吗? 那么地玲珑剔透;是水的仙子吗? 那么地晶莹秀美;是水的梦境吗? 那样地难以持久,在渐渐消失之时,竟能留下那么多朦胧的倩影,令人回味,惆怅而欣悦,百感交集而心皈淳朴。 常常的,徘徊在初春的水边,伫立在春池侧畔,凝视那浮动的残冰。那些小块的春冰,甚至于当着你的面,在缓缓地,其实又是刻不容缓地,从边缘到中心,融化到那春水里去。如此景象,昭示着什么? 象征着什么?预告着什么?警策着什么?全凭你当时的心境,你的想象力,你的理想,你的意识潜流,和难以解释清楚的种种微妙因素了。 我爱春冰。 这是短暂的爱情。

有时,忽然一夜春风来,第二天,所有冰面都已彻底化开,弯动的倒影中,寻觅不到春冰。春天一步到位,春水一汪爽亮。我的春姑娘啊,你在哪里?你不曾诞生么? 你只是在我心中勾出的一个春的幻影?只是明春预支给我的一个企盼? 我失恋了,踽踽独行在没有春冰的春水边,不会非常痛苦,却也一定非常忧郁。 我的人生,已经经历了很多的四季变幻,时空的,生理的,心理的,情感的,非理性的,神秘的,不可言说的……在每一次“冬”“春”的转换中,我渐渐变得敏感,却又愈加平静,细琐精腻,却又全凭直觉,我盼冰面融化,欲春水溶漾,却又不愿没有一种必要的过渡,过渡之美,往往大于此岸和彼岸的风光。“冬”、“春”的过渡,其美便在于春水中一度浮着的春冰,仿佛那一杯散发着丝丝芳馥的威士忌中,有些晶洁的冰块,这便更令人陶醉,销魂。 春冰如蝉。 我居然试图用文字来传达心灵深处对春冰的一份情愫,一种憧憬,这是我的情不自禁,更是我的不自量力。 1 “缓缓”和“刻不容缓”,意思是否矛盾? 为什么?(3分) 2 在文中“春姑娘”是指什么? 见不到她,作者为什么会感到“痛苦”和“忧郁”? (3分) 3 “春冰如蝉”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4 请用简洁的文字分点说明正在融化中的春冰的状态(3分) 5文章第五段的文字表达有哪些特点?(2分) 6.作者通过春冰融化阐发了对人生经历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感悟,请用80字左右对本文主旨的意义说说你的理解和评价。(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一叶落知天下秋”这句话非宋人唐庚独创。类似这样的意思在《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四)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优秀传统。改革开放40年来,现实主电视剧创作是一根贯穿始终的红线。以表现时代、直面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书写着每一个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中国故事”。也赢得了属于自身和电视剧史的辉煌荣光。其在创作上经历的曲折、呈现的症结也为今天的创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启示。 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整体环境,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而获得了很大改观。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下的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首推表现中国城乡改革大潮的作品,它们承继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题材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如《鸡毛飞上天》等。以先进人物为原型创作的纪实题材的电视剧如《黄大年》《太行赤子》都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取胜,向观众展现了主旋律创作的新意及其丰富性。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的强势回归,也是适应受众需求、自我调整的必需,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涉案剧及其子类型的开拓上。如刑侦题材剧《湄公河大案》等。而近年来,家庭伦理剧、都市情感剧紧扣社会热点,也出现了一批上乘之作。新时代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在叙事艺术、影像质量、表演水准、艺术风格上都实现了跨越式进步。在典型人物塑造之外,成长型人物、“尖形人物”等大量出现,这些人物类型有着各自的审美价值。但性格特质最为丰富的还是典型人物形象,它是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追求与表现。 然而,当下现实题材创作包括某些现实主义电视剧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在题材拓宽的同时,精神内涵却日益稀薄,在不同题材类型中都存在以情感表现填充或置换社会现象的问题。如有的国产医疗剧因过于偏重情感表现成医生的“情感创痛记忆”,而淡化了医疗剧本应具有的职业伦理思考及社会意义。都市情感剧向来扣紧社会热点话题,但有的却总是将社会问题置换为情感纠葛,限制了作品的思想格局。此外,亟待提升的还有创作中的艺术真实性。如果说细节不真实还是艺术功力不足的表现,那么,“作品局部真实却整体失真”等问题,就不只是艺术功力的问题。它损害的是“揭示真实”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功能。值得关注的还有,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中存在着典型人物形象较少,人物符号化、定型化、泛偶像化等问题。最后,许多作品虽然影调唯美,但却缺乏真实的质感之美:在价值观上过度迎合年轻现众的流行认知,如“颜值即正义”的感官崇拜、金钱权力迷恋、女性独立意识造化、耽于梦想、缺乏理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