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糖的测定

总糖的测定
总糖的测定

一. 总糖的测定

食品中的总糖主要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

还原性的单糖的蔗糖(水解后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麦芽糖(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以及可能部分水解的淀粉(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还原糖类之所以具有还原性是由于分子中含有游离的醛基(-CHO)或酮基(=C=O)。

测定总糖的经典化学方法都是以其能被各种试剂氧化为基础的。这些方法中,以各种根据斐林氏溶液的氧化作用的改进法的应用范围最广。在这里我们主要给大家介绍铁氰化钾法,蒽铜比色法,斐林氏容量法。斐林氏容量法由于反应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所以不如铁氰化钾法准确,但其操作简单迅速,试剂稳定,故被广泛采用。蒽铜比色法要求比色时糖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但要求检测液澄清,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测定要求不包括淀粉和糊精,这就要在测定前将淀粉,糊精去掉,这样就使操作复杂化,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一)铁氰化钾法

1.原理

样品中原有的和水解后产生的转化糖都具有还原性质,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铁氰化钾还原,根据铁氰化钾的浓度和检验滴定量可计算出含糖量。其反应为下:C6H12O6+6K3[Fe(CN)6] + 6KOH →(CHOH)4·(COOH)2 + 6K4[Fe(CN)6]+ 4H2O 滴定终了时,稍过量的转化糖即将指示剂次甲基兰还原为无色的隐色体。

2.试剂

1)1%的次甲基兰指示剂2)盐酸(水解作用)3)10%和30%的NaOH溶液4)1%铁氰化钾(贮存特色瓶,临用前标定)

3.标定步骤

称蔗糖1.0000g→定容500ml→取此液50ml→于100ml容量瓶→加hcl5ml→摇匀→65-70℃水裕15分钟→取出冷却→用30%NaOH中和→加水于刻度→倒入滴定管中→取10ml1%铁氰化钾于锥形瓶中→加10%NaOH2.5ml加12.5ml的水加玻璃珠颗粒→加热至沸→保持一分钟→加次甲基兰1滴→立即以糖液滴足至蓝色退去为止,记录用量。

正式滴定比较滴定时少0.5ml糖液,煮沸1分钟,加指示剂一滴,再用糖液滴定至兰色褪去,计算铁氰化钾溶液的浓度。

A=(W·V)/(1000×0.95)

A:相当于10ml铁氰化钾溶液的转化糖的量(克)

V:滴定时消耗的糖液的体积

W:称取纯蔗糖的量

1000:稀释比

0.95:换算等数

4.操作方法

稀释10g→用100ml水作溶液→于250ml容量瓶→加20%醋酸铅10ml→至沉淀完为止→加10ml10%NA2HPO4→至不在产生沉淀为止→加水至刻度→过滤-取滤液5 0ml→于100ml容量瓶中→按铁氰化钾标定法进行转化,中和及滴定,计算糖含量。

总糖(以转化糖计%)= (A × 1000)/(W·V)× 100

A:相当于10ml铁氰化钾溶液的转化糖的重量,

W:样品的重量

V:滴定时样液消耗的体积

5.实验应注意

(a)达终点时,过量的转化糖将指示剂次甲基兰还原为无色的隐色体,隐色体容量受空气中氧所氧化,很快又变成指示剂的颜色。

(b)整个过程应在低温电炉上进行,滴定要速度,否则终点不明显

(c)糖与硫酸反应脱水生成羟甲基呋喃甲醛,生产物再与蒽铜缩合成兰色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溶液中糖的浓度成正比,单、双糖等糖类都直接于试剂发生作用,因此不需要水解。

(二)蒽铜的比色法

1.原理

糖与硫酸反应脱水生成羟甲基呋喃甲醛,生产物再与蒽铜缩合成兰色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溶液中糖的浓度成正比,可比色定量。

2.试剂

(1)硫酸锌溶液:溶解500g化学纯硫酸锌于500ml水中

(2)亚铁氰化钾溶液:溶解10.6g化学纯亚铁氰化钾于100ml水中

(3)0.2%蒽铜试剂:溶解蒽铜0.2g于100ml95%硫酸中,置棕色瓶中冷暗处保存(4)0.1%葡萄糖液:准确称干燥葡萄糖0.1000g 定容100ml

3.操作方法

(1)标准曲线绘制

(2)100ml容量瓶编号

沸水浴加热6分钟,取出冷却→用1cm比色杯→610nm测定吸光度→作出以吸光度为横坐标,糖液浓度为纵坐标的准曲线。

(3)样品测定

称10g样品→于100ml热水加入500ml容量瓶中-加硫酸锌5ml→沸水浴5分钟→取出再摇动下加亚铁氰化钾5ml,→冷却→定容500ml→过滤→吸滤液25ml→

于250ml容量瓶→定容250ml→取稀释液1ml,于比色管中→加10ml蒽铜试剂→摇匀→水浴加热6分钟→冷却→比色。

4.试验注意

(1)样液必须清澈透明,加热后不应有蛋白质沉淀

(2)样品颜色较深时,可用活性炭脱色后再进行测定

(3)此法与所用的硫酸浓度和加热时间有关

(4)所取糖液浓度在1-2.5mg/100ml之间

二.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在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淤青的醛茎,在果糖分子中含有淤青的酮茎,在乳糖中和麦芽糖中含有淤青的半缩羧茎,因此都有还原性。在测定还原糖时一般测定总糖时所有将糖类水解为转化糖再测定的方法都可用来测定还原糖。

(一)斐林氏容量法

1.此法的原理、试剂、方法与总糖的测定方法相同。只是样品溶液不必以过转化,而是直接取滤液进行滴定,滤液进行滴定,滤液中的还原糖含量以在0.2-0.5%为好,又能通过增减样品量或改变稀释倍数来调节。10毫升费林氏A、B液混合时理论上相当还原糖量如下:

葡萄糖(无水)果糖或转化糖尿病 0.0500克;乳糖尿病 0.0678克;麦芽糖 0.08 07克

2.试剂

(1)斐林氏A液,称69.8g cp硫酸铜于100ml水中,过滤备用。

(2)斐林氏B液,称34.6g.cp浓流锌钠和100gcp NaOH于1000ml水中,过滤备用

3.方法

称取样品10-20g:制备与转化同铁氰化钾法。将样液倒入滴管中,吸取A,B液准备预滴定。

预滴定:吸A、B液各5ml→从滴管中加15ml样液→加热至沸→继续滴加样液→至兰色变潜→加3滴次甲基兰→在1分钟内滴定到终点。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转化糖,将兰色的次甲基兰染色体还原为无色的隐色体,而显出氧化亚铜的红色,去碱性条件下加热糖的产物是复杂的。去碱性中断裂是由于碱度不同,加热时间不同,生产不等的碎片,这种碎片给后面滴定带来误差,而且,这种碎片与糖没有化合量的关系,所以,Lanecrol-Eynon Method 作出数据检索表。

正式滴定:吸A,B液各5ml→于三角瓶→加比预定量少0.5-1.0ml样液→2分钟内要求沸腾1分钟→加3滴指示剂→用样液滴定兰色消失。总沸腾时间为3分钟,即滴定在3分钟完成。

计算:还原糖=( F·V2)/(W·V1)×100

F:转还糖回数,即与10ml斐林氏试液相当的转化糖毫克数,

V1:样品试液总体积

V2:样品试液滴定量

W:样品重量

在测量乳糖制品时,若蔗糖与乳糖的含量比超过3:1时,则应与滴定量中加上相关表中(课本中表9-8)校正值后在进行计算。

我们举例如下:

如果标准果糖溶液度为每100ml溶液含糖262.5mg。对于10ml斐林试液从9-5可以查得果糖液滴定应为20ml。如果不是20ml,可先算出A,B液校正等数。然后进行计算。

再如标准糖溶液浓度为每100ml溶液含糖199.3ml,对于10ml A,B液从9-4中查到,糖液滴定量应为 25.00ml,若有出入可校正。如果要求不高,可省略校正步骤但要求1%得测定误差,则省略校正。另外有时候并未根据检索表计算样含糖量,但对A,B液进行标定,以使确定相当得还原糖量。这种误差为0.5%。下面我们讲标定量A,B液。

准确准确称取烘干冷却得 A.R蔗糖1.5g→用水溶解称取250ml容量瓶中→定容→吸50ml于100ml 定量瓶中→加HCL5ml→再65-70摄氏度水裕15分钟→冷却→用30%NaOH中和→定容。

准确吸A,B液各5ml于三角瓶中→加水约50ml玻璃珠三粒→加热至沸→保持1分钟→加指示剂1滴→再煮1分钟→立即用糖液滴定至兰色褪去,红色出现即为终点。

正式滴定,先加入比预滴定时少0.5ml左右得糖液煮沸1分钟→加指示剂1滴→再煮沸1分钟→继续滴至终点。

计算: A=W*V/500×0.95

A:相当于10ml斐林氏A、B液的转化糖的量

W:称取蔗糖的质量

V :滴定蔗糖的量

500:稀释比

0.95:换算等数

最后计算:总糖(还原糖)以转化糖计%=(A*1000/W*V)*100

A:同上

W:制取样品的量

V:滴定是时样品消耗量

糖分测定方法

糖分测定 试剂 MeJA购自日本Wako Pure Chemical公司。组织培养过程中采用去离子水。 乙腈为色谱纯,流动相的水为Millipore pure级。葡萄糖、果糖、蔗糖(分析纯100度烘干)购自Sigma公司。 设备 Waters 600E高效液相色谱仪,Alltech 2000 ELSD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蒸发光散射检测器),Waters μBondapak TM NH2色谱柱(3.9×300 mm)。数据采用Waters公司的Enpower软件进行分析。样品用Waters Sep-Park-C18固相萃取小柱过滤。 HPLC样品制备 样品提取方法按照Gerrits (2001)[184]和Laurel (2001)[185]的方法进行修改。 培养液样品的处理方法 1) 取-20oC低温保存的培养液,室温下解冻,涡旋; 2) 取培养液0.5 ml,用去离子水稀释5倍; 3) C18柱过滤。 茎尖样品的处理方法 1) 0.5g 左右的样品,液氮研磨后加入3ml 80%乙醇,100oC提取3min; 2) 12,000g,4oC,离心10min; 3) 保留上清,在沉淀中加入1ml 80%乙醇,涡旋,70oC提取5min; 4) 12,000g,4oC,离心5min; 5) 保留上清,在沉淀中加入1ml 80%乙醇,涡旋,70oC提取5min; 6) 12,000g,4oC,离心5min; 7) 保留上清,在沉淀中加入1ml 去离子水,涡旋,70oC提取5min;

8) 12,000g,4oC,离心5min; 9) 保留上清,在沉淀中加入1ml 去离子水,涡旋,70oC提取5min; 10) 12,000g,4oC,离心5min; 11) 合并以上5步离心得到的上清,旋转蒸发后用水定容至25ml; 12) 取10 ml,冻干(找庄天明,再找杜红梅)(短期-20度,长期-80度); 13) 在冻干后的样品中加入1ml 去离子水,涡旋; 14) C18柱过滤(一个柱3-5次,用甲醇洗一次,再用水洗一次,5ml 枪)。 色谱条件 液动相为乙腈:水(v/v) = 75:25。上样前将C18柱过滤后的样品经0.45 μm 滤膜过滤。上样量为15 μl,每个样品重复上样2次。柱温25oC,流速1 ml/min。 工作曲线的制备 称取100oC烘至恒重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各5mg,溶解在1ml水中,分别配制成5 mg/ml的糖标准溶液和2.5 mg/ml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溶液。过滤后每种寡糖溶液和糖混合溶液分别进样5、10、15、20、25μl,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的对数和进样量的对数作图得到标准曲线。

蒽酮比色法测总糖

[1] 姚立虎,徐茜. 蒽酮比色法测食品总糖含量的简化研究[J]. 食品工业992,03:40-42. 1. 2 试剂 0. 1 mg / mL, 1 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mg 葡萄糖标准品溶于少量蒸馏水中,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 蒽酮硫酸溶液:准确称取蕙酮50 mg 于100mL 二烧杯中,加入蒸馏水25 mL, ,缓慢加入98% 质量分数)浓硫酸75 mL, ,边加边搅(于冰水浴中完成),直至蕙酮溶解,冷却至室温后使用(临用新配)。 浓盐酸、浓硫酸、NaOH ,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1. 3 方法 1. 3. 1 显色剂(蒽酮硫醇溶液)用量选择。向试管中加入0. 1 mg / mL 葡萄糖标液0. 1 mL, ,并加入蒸馏水至1m L, ,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显色剂显色测定,以0. 1 mL, 蒸馏水为空 白对照。 1.3.2 显色时间选择。向10 mL 二试管中加入0. 1mg / mL 葡萄糖标液0. 1 mL 二并加入蒸馏水至1mL, ,在冰水浴中缓慢加入9 mL 显色剂摇匀,改变沸水浴时问,冷却至室温后测体系吸光度。 1.3.3 葡萄搪标准曲线的绘制。改变0. 1 mgmL 葡萄糖标准液和蒸馏水的用量,再分别加入9mL 显色剂,进行显色测定。 1.3.4 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试验,考查 4 个影响因素(料液比、盐酸浓度、提取时间、水解时问)对实验的影响,因素水平见表 1.

1.3.5 水溶性总搪的提取。取0. 5 g 棉花纤维于15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30 mL, 蒸馏水,在沸水浴中加热60 mLn, 滤出提取液20 mL 于50 mL 烧瓶中,加 5 mol / L 盐酸 5 mL 继续在沸水浴中加热30 mLn ,冷却后,滴加一滴酚酞,用 5 mol / L, 1 的氧氧化钠中和至中性。 1. 3. 6 水溶性总搪的测定。取提取液 1 mL 于10mL 试管中,在冰水浴中缓慢加入9 mL, 蕙酮硫酸溶液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9 mLn ,冷却后放置30min 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的浓度并计算总糖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 1 吸收曲线 用紫外刊一见分光光度计在500 ~700 nm 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结果发现在625 nm 处有最大吸收,故本实验采用625 nm 为测定波长。 2. 2 显色剂用量 由图 1 可以看出,当显色剂用量为9 ml 二时吸光度最大,故实验采用显色剂用量为9 m l。

淀粉、总糖、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淀粉、总糖、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淀粉的测定方法---蒽酮法 一( 原理 用乙醇将烟叶中可溶性糖浸出并分离出去,而后烟叶中淀粉用适量Hcl,因淀粉在稀酸作用下被水解成葡萄糖,再按葡萄糖测定进行。根据葡萄糖的含量从而算出淀粉含量。二( 仪器设备 三角瓶50ml 容量瓶100ml 移液管10ml、1ml 漏斗圆底烧瓶1000ml 离心管和离心机水浴锅温度计烘箱滤纸天平分光光度计 三( 试剂 盐酸乙醇氢氧化钠蒽酮 四、试剂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绘制 1. 葡萄糖标准液的配制称取无水葡萄糖(AR级)0.1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毫升,用前取此液10毫升,再用水稀释至100毫升。 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支干洁刻度试管,依次移入葡萄糖标准液 (100μg/ml)0,0.20,0.40,0.60,0.80,1.00ml后,再从1至6试管依次补加1.0,0.8,0.6,0.4,0.2,0ml蒸馏水后,再分别加入蒽酮试剂5毫升,于沸水中加热10分钟,冷却后在620nm波长处比色,记录OD值,以吸光值为纵坐标,糖含量为横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3. 80%乙醇的配制取400毫升乙醇加水定容至 500ml 4. 1当量的盐酸配制 43毫升浓盐酸加水定容至500ml 5. 10%氢氧化钠配制 1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 6. 蒽酮试剂:1克蒽酮溶于72%的HSO1000ml(98%的HSO+240的蒸馏水),棕色瓶冰箱2424

保存2,3周。 五实验步骤 1. 分离出水溶性糖 0.1g样置于离心管中加入8毫升80%乙醇 80?水浴浸 提30分钟冷却后离心(3600转)5分钟残渣再加入 8ml80%乙醇。重复三次 2. 水解 残渣用1当量的盐酸15ml洗入50ml三角瓶,摇匀后烘箱105度加热3.5小时,冷却后加10%氢氧化钠6ml中和,过滤,蒸馏水定容100ml。 3. 测定 取滤液1ml(空白用1ml蒸馏水代替),加入蒽酮试剂5ml,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冷却后在620nm波长处比色 六结果的计算与表述 C=AN*0.9/W C—样品淀粉含量(μg/g) W—样品重量(g) A—标准曲线查得的糖量(μg) N—样品提取液占样品反应液的倍数 蒽酮比色法测总糖: 实验步骤: 1、可溶性糖的提取:准确称取烟叶样品0.100克,置于离心管中,加入8毫升80%乙醇,于80?水浴浸提30分钟,冷却后于4000转离心5分钟,收集上清液,残渣再加入8毫升80%乙醇,再次浸提,重复两次,将三次提取的上清液合并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并定容至100毫升。 2、总糖的测定:取提取液1毫升于试管中(空白中用1毫升蒸馏水代替),加入蒽酮试剂5毫升,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冷却后在620nm波长处比色。

实验一 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一.目的 1.掌握还原糖定量测定的基本原理; 2.学习比色定糖法的基本操作; 3.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 在碱性的条件下,还原糖与3,5-二硝基水杨酸共热,3,5-二硝基水杨酸被还原为3-氨基-5-硝基水杨酸(棕红色物质),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深浅的程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在540nm波长下测定棕红色物质的消光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分别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 1.仪器: (1)25ml刻度试管(2)玻璃漏斗(3)三角瓶(4)100ml容量瓶3个(5)刻度吸管(1ml,2ml,3ml)(6)恒温水浴(7)沸水浴(8)电子天平(9)分光光度计2.试剂; (1)1mg/ml葡萄糖标准液(2)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3)碘碘化钾溶液(4)酚酞指示剂(5)6ml/L HCI (6)6ml/L NaOH 3.材料:食用面粉 四.操作步骤 将各管摇匀,在沸水中加热5min,取出后立即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至室温,再以蒸馏水定容至25min,用试管塞塞住试管口,颠倒混匀。在540nm波长下,用0号试管调零,分别读取1~6号管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葡萄样毫克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 (1)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准确称取3g使用面粉,放在100ml三角瓶中,先以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然后加50ml蒸馏水,搅匀,置于50℃恒温水中保温20min,使还原糖浸出。过滤,用20ml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混匀,作为还原糖待测液。 (2)样品中总糖的水解和提取:准确称取1g使用面粉。放在100ml的三角瓶中,加入10ml 6mol/L HCI及15ml蒸馏水,置于水浴中加热水解30min。待三角瓶中水解液冷却后,加入1滴酚酞指示剂。以6mol/LNaOH中和至微红色,过滤,再用少量蒸馏水冲洗三角瓶及滤纸,将滤纸全部收集砸100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混匀。精确吸取10ml 定容过的水解液,移入另一100ml的容量瓶中,以水稀释定容,混匀,作为总糖待测液。 六、结果处理 (1)由管○1、○2吸光度平均值在葡萄糖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还原糖毫克数为:0.167mg

实验一,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

实验一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一、实验目的 掌握还原糖和总糖测定的基本原理,学习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操作方法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利用糖的溶解度不同,可将植物样品中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别提取出来,对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用酸水解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进行测定,再分别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还原糖以葡萄糖含量计)。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由于多糖水解为单糖时,每断裂一个糖苷键需加入一分子水,所以在计算多糖含量时应乘以0.9。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 1.实验材料 小麦面粉;广范pH试纸。 2.主要仪器 (1)大试管:2×20cm×14 (2)烧杯:100mL×3 (3)三角瓶:100mL×1 (4)容量瓶:100mL×3 (5)移液管:1mL×3;2mL×2;10mL×4 (6)吸耳球、玻璃棒 (7)恒温水浴锅 (8)漏斗、滤纸 (9)白瓷缸、电炉 (10)精度天平

(11)分光光度计 3.试剂(已制备) (1)1mg/mL葡萄糖标准液 准确称取90℃烘至恒重的分析纯葡萄糖100mg,置于小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混匀,4℃冰箱中保存备用。 (2)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 将6.3g 3,5-二硝基水杨酸(DNS)和2mol\L NaOH溶液262mL,加到500mL含有185g酒石酸钾钠的热水溶液中,再加5g重蒸酚和5g亚硫酸钠,搅拌溶解,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7-10天后才能使用。 (3)6mol/L HCl和6mol/L NaOH 。 四、操作步骤 1.制作葡萄糖标准曲线 取7支2×20cm大试管编号,按表1分别加入浓度为1mg/mL的葡萄糖标准液、蒸馏水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配成不同葡萄糖含量的反应液。 将各管摇匀,在沸水浴中准确加热5min,取出,用流动水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补充至20mL (即各加入16.5mL蒸馏水),震荡混匀,在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比色。调波长540nm,用0号管调零点,测出1~6号管的吸光度值。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葡萄糖含量(mg)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 2.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 (1)还原糖的提取 准确称取3.00g食用面粉,放入100mL烧杯中,先用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然后加入50mL蒸馏水,搅匀,置于50℃恒温水浴中保温20min,使还原糖浸出。将浸出液用100mL容量瓶定容,混匀,过滤,滤液作为还原糖提取液,待测。 (2)总糖的水解和提取 准确称取1.00g食用面粉,放入100mL三角瓶中,加15mL蒸馏水及10mL 6mol/L HCl,置沸水浴中加热水解30min。待三角瓶中的水解液冷却后,用6mol/L NaOH中和(大约10mL左右),用广范pH试纸测试中和到pH=7,用蒸馏水定容在100mL容量瓶中,混匀。将定容后的水解液过滤,取滤液1 mL,移入另一9mL水的试管中,混匀,稀释10倍作为总糖待测液。 (3)显色和比色 取7支2×20cm大试管,编号,按表2所示分别加入待测液和显色剂,用7号管进行空白调零。加热、定容和比色等其余操作与制作标准曲线相同。

蔗糖的测定方法

蔗糖的测定方法 1.原理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蔗糖经盐酸水解转化为还原糖,再按还原糖测定。水解前后还原糖的差值为蔗糖含量。 2.适用范围GB5009.8-85。本方法适合于所有食物样品蔗糖的检测。 3.仪器(1)滴定管(2)25ml古式坩埚或G4垂融坩埚(3)真空泵(4)水浴锅 4.试剂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4.1 6 mol/L盐酸:量取5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 ml。 4.2 甲基红指示剂:称取10mg甲基红,用100ml乙醇溶解。 4.3 5 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4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4.639g 硫酸铜(CuSO4·5H2O),加适量水溶解,加0.5ml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 4.5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g酒石酸钾钠与50g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

璃瓶中。 4.6 精制石棉:取石棉先用3mol/L盐酸浸泡2~3天,用水洗净,再加2.5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天,倾去溶液,再用热碱性酒石酸铜已液浸泡数小时,用水洗净。再以3 mol/L 盐酸浸泡数小时,以水洗至不呈酸性。然后加水振摇,使成微细的浆状软县委,用水浸泡并贮存于玻璃瓶中,即可用做填充古式坩埚用。 4.7 0.1000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4.8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g 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9 硫酸铁溶液:称取50g硫酸铁,加入200ml水溶解后,慢慢加入100ml硫酸,冷却后加水稀释至1L。 4.10 3mol/L盐酸:量取3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20ml。 5.操作方法5.1样品处理:5.1.1乳类、乳制品及含蛋白质的食品:称取约0.5~2 g固体样品(吸取2~10 ml液体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50 ml 水,摇匀。加入10 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4 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30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备用。 5.1.2酒精性饮料:吸取100 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水浴上蒸发至原体积1/4后,移入250 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混匀。以下按5.1.1自"加10ml碱

总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总糖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 1.掌握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植物可溶性糖的一种提取方法。 二、原理: 糖类在较高温度下可被浓硫酸作用而脱水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糖醛后,与蒽酮 (C 14H 10 O)脱水缩合,形成糠醛的衍生物,呈蓝绿色。该物质在620 nm处有最大吸 收,在150 μg/ml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 这一方法有很高的灵敏度,糖含量在30 μg左右就能进行测定,所以可做为微量测糖之用。一般样品少的情况下,采用这一方法比较合适。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 1.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容量瓶,刻度吸管等 2.试剂: (1)葡萄糖标准液:l00 μg/ml (2)浓硫酸 (3)蒽酮试剂:0.2 g蒽酮溶于100 ml浓 H 2SO 4 中。当日配制使用。 3.材料:淀粉 四、操作步骤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7支试管,按下表数据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管号 1 2 3 4 5 6 7 葡萄糖标准液(ml)0 0.1 0.2 0.3 0.4 0.6 0.8 蒸馏水(ml) 1 0.9 0.8 0.7 0.6 0.4 0.2 葡萄糖含量(μg)0 10 20 30 40 60 80 在每支试管中立即加入蒽酮试剂4.0m1,迅速浸于冰水浴中冷却,各管加完后一起浸于沸水浴中,管口加盖,以防蒸发。自水浴重新煮沸起,准确煮沸l0 min 取出,用冰浴冷却至室温,在620 nm波长下以第一管为空白,迅速测其余各管 吸光值。以标准葡萄糖含量(μg)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作出标准曲线。

2.植物样品中总糖的提取: 精确称取0.5g,置于50 ml三角瓶中,加水15 m1,盐酸10ml,沸水浴20min,定容至100ml,得提取液。取10ml滤液定容至100ml 3.测定 吸取1 ml已稀释的提取液于试管中,加入4.O ml蒽酮试剂,平行三份;空 平均值在标白管以等量蒸馏水取代提取液。以下操作同标准曲线制作。根据A 620 准曲线上查出葡萄糖的含量(μg)。 五、结果处理 C ×V总× D 样品含糖量(%)= ─────────────×100 W ×V测×106 其中:C——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的糖含量(μg), V总——提取液总体积(ml), V测——测定时取用体积(ml), D——稀释倍数, W——样品重量(g), 106——样品重量单位由g换算成μg的倍数 六、注意事项: 该法的特点是几乎可测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不但可测定戊糖与已糖,且可测所有寡糖类和多糖类,包括淀粉、纤维素等(因为反应液中的浓硫酸可把多糖水解成单糖而发生反应),所以用蒽酮法测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实际上是溶液中全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量。在没有必要细致划分各种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用蒽酮法可以一次测出总量,省去许多麻烦,因此,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但在测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时,则应注意切勿将样品的未溶解残渣加入反应液中,否则会因为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与蒽酮试剂发生反应而增加了测定误差。此外,不同的糖类与蒽酮试剂的显色深度不同,果糖显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较浅,五碳糖显色更浅,故测定糖的混合物时,常因不同糖类的比例不同造成误差,但测定单一糖类时则可避免此种误差。 七、思考题: 1.在从山芋粉中提取总糖时,加入盐酸的目的是什么? 2.简述蒽酮比色法测定植物组织中总糖含量的原理。

饮料中总糖的测定

饮料中总糖的测定 测定总糖通常以还原糖的测定方法为基础,将食品中的非还原性双糖,经酸水解成还原性单糖,再按还原糖的测定法测定,测出以转化糖的总糖量。 若需要单纯测定食品中的蔗糖量,可分别测定样品水解前的还原糖量及水接后的还原糖量,两者的差再乘以校正系数0.95就是蔗糖量,即1g转化糖量相当于0.95g蔗糖量。 1原理 样品除去蛋白质后,加入稀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使蔗糖水解转化为还原糖,再以直接滴定法或高锰酸钾法测定。还原糖测定原理是根据还原糖可以还原碱性酒石酸铜,生成氧化亚铜这一特性来决定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时有甲乙液混合而成。试剂甲为硫酸铜溶液,试剂乙为氢氧化钠与酒石酸钾钠的混合液。甲乙两中溶液的混合液与还原糖作用,在加热滴定时产生红色氧化亚铜,滴定终点可以借助次甲基兰做指示剂。次甲基兰在碱性溶液中(加热至沸腾)可被还原成无色。 2?仪器 !)恒温水浴箱 2)其他仪器同还原糖的测定 3试剂 1)6mol/L盐酸溶液

2)甲基红指示剂:称取0.1g甲基红溶于100MI60%(体积分数)乙醇中。 3)200g/L氢氧化钠溶液 4)水解后的蔗糖标准溶液配制: (A)称取105度烘干至恒重的纯蔗糖I.OOOOg,用蒸馏水溶解,转移入500毫升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液1毫升相当于纯蔗糖 2mg. (B )吸取蔗糖标准液50毫升置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6mol/L5 毫升在68---70度水浴中加热15min,冷去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用200g/L的氢氧化钠中和至中性,加水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液1毫升相当于蔗糖 1mg. 5)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及0.05g次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毫升 6)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中。 7)乙酸锌溶液:称取乙酸锌结晶21.9g,加3毫升冰醋酸,加水溶解 至100毫升 8)106g/L亚铁氰化钾溶液 4测定方法 (1)样品处理(对于无蛋白质的饮料此处理步骤可以省略) 吸取果汁饮料样品10毫升于250毫升容量瓶中,加少量水摇匀,摇匀后加

实验一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法

实验十二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血糖是指血液中糖,由于正常人血液中糖主要是葡萄糖,所以一般认为,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4.4~6.7mmol/L(80~ 120mg/100ml)。 血糖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全身各组织都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以氧化供能,特别是脑、肾、红细胞、视网膜等组织合成糖原能力极低,几乎没有糖原贮存,必须不断由血液供应葡萄糖。当血糖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严重妨碍脑等组织的能量代射,从而影响它们的功能。所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糖浓度的调节 血糖浓度能维持相对恒定是由于机体内存在一整套高效率的调节机制,精细地控制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使之达到动态平衡。 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对所控制激素的分泌,后者再通过影响血糖来源与去路关键酶的活性来实现。神经系统的调节最终通过细胞水平的调节来达到目的。 下丘脑一方面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另

一方面也作用于胰岛α-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时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肝。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肝细胞的磷酸化酶活化,使糖原分解加速;糖异生关键酶的活性增加,糖异生作用增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下丘脑还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使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还可直接作用于肝,使肝细胞内糖原合成酶活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此外还抑制糖异生途径,促进糖的氧化和转化,总体上使血糖的去路增加,来源减少,最终达到使血糖浓度降低的目的。 激素 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 :胰岛素 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素、甲状腺素 它们对血糖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糖代谢各主要途径的影响来实现的。 在激素发挥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中,最重要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在应激时发挥作用,而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都可影响血糖水平,但在生理性调节中仅居次要地位。 胰岛素 使肌肉和脂肪组织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增加,利于血糖进入这些组织进行代谢。 诱导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合成,加速细胞内葡萄糖的分解利用。 通过使细胞内cAMP含量减少,激活糖原合成酶和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磷酸化酶和糖异生关键酶等,使糖原合成增加,糖的氧化利用、糖转变为脂肪的反应增加,血糖去路增快;使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减少或受抑制,使血糖来源减少,最终使血糖浓度降低。 胰高血糖素 主要通过提高靶细胞内cAMP含量达到调节血糖浓度的目的。细胞内的cAMP 可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后者通过酶蛋白的共价修饰改变细胞内酶的活性,即激活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抑制糖原合成和糖氧化的关键酶,使血糖升高。 肾上腺素

食品总糖的测定

总糖的测定 试剂的配制 1、0.3g/m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30.0g氢氧化钠溶解后定容100ml。 2、0.01g/ml 甲基红指示剂:称取1.0g甲基红溶解后定容100ml. 3、葡糖糖标准滴定液:称取0.2000g葡萄糖(经100°C干燥至恒重),加蒸馏水溶解后,加入5.0ml盐酸后定容250ml。 4、斐林氏试剂 (1)甲液:称取7.5g硫酸铜及0.025g次甲基蓝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后,移入容量瓶中,定容500ml。 (2)乙液:称取25.0g酒石酸钾,37.5 g氢氧化钠及2.0g亚铁氰化钾后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后,移入容量瓶,定容500ml。斐林氏溶液的标定:分别吸取斐林氏甲液和乙液各5.00ml于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10ml,玻璃珠数粒。从滴定管滴加约10ml 葡萄糖标准溶液后2分钟内加热至沸,趁沸以每2秒每滴的速度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退尽为终点。平衡测定3份。计算每10ml斐林氏试剂混合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A)。 计算:葡糖糖的重量g*滴定数(ml) A(g)== —————————————— 250 化验操作: (1)称取10.000 g样品,加入约100ml蒸馏水浸泡1---2小时后捣碎后定容250ml。过滤备用。 (2)吸取10.00ml滤液于三角瓶中,加入30ml蒸馏水及浓盐酸5.0ml,置于68—70°C水浴上10分钟,后取出冷却 至室温后加入甲基红指示剂两滴,再用0.3g/ml氢氧化钠 溶液调至中性,后用蒸馏水定容250ml,注入滴管中备 用。 (3)预备试验:吸取甲乙液各5.00ml于三角瓶中,在电炉上加热至沸,从滴管中滴入转化液至蓝色变为浅黄色为终 点。 正式试验:吸取甲乙液各5.00ml于三角瓶中,从滴管中 滴入转化液(较预备试验少1ml)后在电炉上加热沸腾1 分钟,再以30滴/分钟的速度滴定至浅黄色为终点。同 时平衡操作2份。计算结果: A*6250 试样中总糖含量%==——————————————*100 试样的重量g*滴定数(ml)

实验二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二)(精)

实验二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二) ──3,5-二硝基水杨酸法 目的要求: 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原理,学习用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 实验原理: 在NaOH和丙三醇存在下,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与还原糖共热后被还原生成氨基化合物。在过量的NaOH碱性溶液中此化合物呈桔红色,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光吸收值呈线性关系,利用比色法可测定样品中的含糖量。 黄色桔红色 试剂和器材 一、试剂 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称取6.5g DNS溶于少量热蒸馏水中,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2mol/L氢氧化钠溶液325ml,再加入45g丙三醇,摇匀,冷却后定容至1000ml。 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干燥恒重的葡萄糖200m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以蒸馏水定容至100ml,即含葡萄糖为2.0mg/ml。 6mol/L HCl:取250ml浓HCl(35%~38%)用蒸馏水稀释到500ml。 碘-碘化钾溶液:称取5g碘,10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6N NaOH:称取120g NaOH溶于500ml蒸馏水中。 0.1% 酚酞指示剂。 二、材料 藕粉,小麦淀粉或玉米淀粉。 三、器材 723PC、S22型分光光度计,天平,水浴锅,电炉,试管若干等。 一、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 取5支15mm×180mm试管,按下表加入2.0mg/ml葡萄糖标准液和蒸馏水。

管号葡萄糖标准液蒸馏水葡萄糖含量OD540 /ml /ml /mg 0 1 0 0.2 1 0.8 0.4 2 0.4 0.6 0.8 3 0.6 0. 4 1.2 4 0.8 0.2 1.6 5 1 0 2 操作方法 在上述试管中分别加入DNS试剂2.0ml,于沸水浴中加热2min进行显色,取出后用流动水迅速冷却,各加入蒸馏水9.0ml,摇匀,在540nm波长处测定光吸收值。以1.0ml蒸馏水代替葡萄糖标准液按同样显色操作为空白调零点。以葡萄糖含量(mg)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二、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 准确称取0.5g小麦()粉,放在100ml烧杯中,先以少量蒸馏水(约2 ml)调成糊状,然后加入40ml蒸馏水,混匀,于50℃恒温水浴中保温20min,不时搅拌,使还原糖浸出混。过滤,将滤液全部收集在50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即为还原糖提取液。 三、样品总糖的水解及提取 准确称取0.5g小麦(玉米)淀粉,放在锥形瓶中,加入6mol/L HCl 10ml,蒸馏水15ml,在沸水浴中加热0.5h,取出1~2滴置于白瓷板上,加1滴I-KI溶液检查水解是否完全。如已水解完全,则不呈现蓝色。水解毕,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滴酚酞指示剂,以6N NaOH溶液中和至溶液呈微红色,并定容到100ml,过滤取滤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混匀,即为稀释1000倍的总糖水解液,用于总糖测定。 四、样品中含糖量的测定 加完试剂后,于沸水浴中加热2min进行显色,取出后用流动水迅速冷却,各加入蒸馏水9.0ml,摇匀,在540nm波长处测定光吸收值。测定后,取样品的光吸收平均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糖量。

果汁中总糖的测定

吉林化工学院 食品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果汁中总糖的测定 指导教师陈萍 班级食品0901 学号 09340136 姓名黄锡红 日期 2012.10.17

实验十七果汁中总糖的测定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食品中总糖的测定方法. 二、原理: 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甲、乙液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以次钾基蓝作为指示剂,用样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待二价铜全部还原后,少过量的还原糖把次甲基蓝还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样液消耗量可计算出还原糖含量。 三、试剂 1、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克硫酸铜(CuSO4.5H20)及0.05克次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毫升。 2、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克酒石酸钾钠及75克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克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贮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3、盐酸 4、葡萄糖标准溶液:精密称取1.000克经过98-100℃干燥至恒重的纯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5毫升盐酸,并以水稀释至1000毫升,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lmg 葡萄糖。 5、6N盐酸:量取50毫升盐酗口水稀释至100毫升。 6、甲基红指示液:0.1%乙醇溶液。 7、20%氢氧化钠溶液。 四、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吸取样品10毫升,加水40毫升,在水浴上加热煮沸10分钟后,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备用。

取以上样液20毫升和30水毫升于l00毫升容量瓶中,加人5毫升6N盐酸,在68-70℃水浴中加热15分钟,冷却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红色褪去,加水至刻度混匀。 2、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5.0毫升,置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20毫升,加入玻璃珠2粒,从滴定管滴加约9毫升葡萄糖标准溶液,控制在2分钟内加热至沸,趁沸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直至溶液兰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同时平行操作三份,取其平均值,计算每:9毫升(甲乙液各5毫升)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mg). 3、样品溶液预测: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5.0毫升,置于16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20毫升,玻璃珠两粒,控制在2分钟内加热至沸,趁沸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滴加样品溶液,并保持溶液沸腾状态,等溶液颜色变浅时,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兰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样液消耗体积。 4、样品溶液测定: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5.0毫升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20毫升,玻璃珠两粒,从滴定管滴加比预测体积少1毫升的样品溶液,使在2分钟内加热至沸,趁沸继续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兰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样液消耗体积,同法平行测定三份,得出平均值消耗体积。 五、实验数据处理 1.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2. 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 V=(12.32+11.91+11.90)÷3=12.04 mL,即相当于m=12.04mg, 又测定待测样品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2=(4.93+5.21)÷2=5.07mL, 因为样品总量为100毫升,所以以100代替原公式的250,经推导m值不变,代入公式得:

总糖的测定

一. 总糖的测定 食品中的总糖主要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 还原性的单糖的蔗糖(水解后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麦芽糖(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以及可能部分水解的淀粉(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还原糖类之所以具有还原性是由于分子中含有游离的醛基(-CHO)或酮基(=C=O)。 测定总糖的经典化学方法都是以其能被各种试剂氧化为基础的。这些方法中,以各种根据斐林氏溶液的氧化作用的改进法的应用范围最广。在这里我们主要给大家介绍铁氰化钾法,蒽铜比色法,斐林氏容量法。斐林氏容量法由于反应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所以不如铁氰化钾法准确,但其操作简单迅速,试剂稳定,故被广泛采用。蒽铜比色法要求比色时糖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但要求检测液澄清,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测定要求不包括淀粉和糊精,这就要在测定前将淀粉,糊精去掉,这样就使操作复杂化,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一)铁氰化钾法 1.原理 样品中原有的和水解后产生的转化糖都具有还原性质,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铁氰化钾还原,根据铁氰化钾的浓度和检验滴定量可计算出含糖量。其反应为下: C6H12O6+6K3[Fe(CN)6] + 6KOH →(CHOH)4·(COOH)2 + 6K4[Fe(CN)6]+ 4H2O 滴定终了时,稍过量的转化糖即将指示剂次甲基兰还原为无色的隐色体。 2.试剂 1)1%的次甲基兰指示剂2)盐酸(水解作用)3)10%和30%的NaOH溶液4)1%铁氰化钾(贮存特色瓶,临用前标定) 3.标定步骤 称蔗糖1.0000g→定容500ml→取此液50ml→于100ml容量瓶→加hcl5ml→摇匀→65-70℃水裕15分钟→取出冷却→用30%NaOH中和→加水于刻度→倒入滴定管中→取10ml1%铁氰化钾于锥形瓶中→加10%NaOH2.5ml加12.5ml的水加玻璃珠颗粒→加热至沸→保持一分钟→加次甲基兰1滴→立即以糖液滴足至蓝色退去为止,记录用量。 正式滴定比较滴定时少0.5ml糖液,煮沸1分钟,加指示剂一滴,再用糖液滴定至兰色褪去,计算铁氰化钾溶液的浓度。 A=(W·V)/(1000×0.95) A:相当于10ml铁氰化钾溶液的转化糖的量(克) V:滴定时消耗的糖液的体积

葡萄糖检测方法

葡萄检测方法汇总 与葡萄糖检测相关的国家地方标准汇总: GB/T 30390-2013 油料种籽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DB41/T 321-2003 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含量测定方法 NY/T 2279-2012 食用菌中岩藻糖、阿糖醇、海藻糖、甘露醇、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核糖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 22428.1-2008 淀粉水解产品还原力和葡萄糖当量测定 GB/T 20379-2006 淀粉衍生物葡萄糖浆、果糖浆和氢化葡萄糖浆成分的测定 GB/T 16285-2008 食品中葡萄糖的测定酶-比色法和酶-电极法 CNS 2874-N5083 葡萄糖浆及干葡萄糖浆 GB/T18932.22-2003蜂蜜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 GB/T22221-2008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YC/T252-2008烟用料液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国家地方标准检测方法汇总表

葡萄糖的应用范围 葡萄糖作为人体的基本元素和最基本的医药原料,其作用和用途十分广泛。尤其是随着广 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糖作为蔗糖的替代用糖应用于食品行业,为葡萄糖的应用开拓了 更广阔的领域。 (一)发酵工业 微生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碳氮比,葡萄糖作为微生物的碳源,是发酵培养基的主料,如抗 生素、味精、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等都需大量使用葡萄糖,同时也可用作微生物 发酵多聚糖和有机溶剂的原料。 1.抗生素发酵 葡萄糖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尤其是抗生素发酵必不可少的原料,抗生素中最主要的品 种是青、链霉素,而这两种抗生素发酵都是以葡萄糖或者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为 碳底物。链霉素发酵以结晶葡萄糖为主,也可用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其他如利 福平也以葡萄糖或者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为主要碳源;沽霉素、红霉索、麦迪霉 素也是以葡萄糖或者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为底物;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也需要 用葡萄糖或者高DE值的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为底物。 2.氨基酸发酵 氨基酸是所有活细胞中蛋白质的基本成分,其营养价值极高,多数氨基酸特别是从发酵制 得的氨基酸,是以葡萄糖或者淀粉水解液(即葡萄糖液)为碳源生产的。如L-谷氨酸、赖氨酸等。 3.有机酸发酵 工业上重要的有机酸多数是通过葡萄糖或淀粉水解液发酵生产的,其中包括醋酸、柠檬酸、葡萄糖酸、乳酸和衣康酸,其他还有马来酸、富马酸和D-酒石酸也可用葡萄糖或淀粉水解液发 酵制得。葡萄糖酸也是葡萄糖经发酵,经葡萄糖脱氢酶的氧化产生葡萄糖酸。 4.酶制剂生产 酶工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由于其有效的、专一的催化作用,广泛在医药和食品及日用化工 等方面应用。酶的发酵生产绝大多数都以葡萄糖或淀粉水解液为培养基,如细菌α-淀粉酶以淀 粉液化液为培养基;葡萄糖异构酶就是以2%的葡萄糖为培养基生产的;蛋白酶的工业生产也是 用葡萄糖为培养基。 5.微生物多聚糖发酵

滴定法测量总糖

总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滴定, 蒸馏水, 葡萄糖, 酒石酸, 试剂 1 原理 样品中原有的还原糖和水解后转化的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根据消耗样液量计算总糖。 2 仪器 实验室一般常用仪器。 3 试剂 3.1 浓盐酸(比重1.18)。 3.2 30%氢氧化钠。 3.3 0.1%甲基红指示剂。 3.4 葡萄糖标准溶液:精确称取1.000g经过105℃烘干至恒重的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5mL盐酸,并用水稀释至1000mL的容量瓶中,摇匀,备用。 3.5 斐林氏试剂 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次甲基兰,用蒸馏水溶解。移入1000mL 棕色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 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75g氢氧化钠及4g亚铁氰化钾,用蒸馏水溶解,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 斐林氏溶液的标定:吸取斐林氏甲液和乙液各5mL于150mL三角瓶中加水10ml,从滴定管中滴加约9.5mL葡萄糖标准溶液(3.5.3.4)控制在2min内加热至沸,趁沸以1滴/2s的速度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3.5.3.4)。滴定至蓝色退尽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同时平行操作三份,取其平均值计算第10mL(甲乙液各5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mg)。 A=W*V/1000 式中:A——10ml斐林氏甲乙液,相当于葡萄糖克数,g; W——称取葡萄糖克数,g; V——滴定时所消耗葡萄糖的毫升数,mL; 1000——葡萄糖的稀释倍数。 4 测定步骤 4.1 称取适量匀样(根据含糖量而定,要求滴定消耗样品液体积约在10mL左右。)于250mL 容量瓶中,加水100mL,加入盐酸5mL摇匀,将容量瓶置于温度为68~70℃恒温水中转化,转化10min,取出置流动水中迅速冷却至室温,加1%甲基红指示剂2滴,用30%氢氧化钠中和至中性,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注入滴定管中备用。 4.2 预滴定:吸取斐林氏甲、乙液各5mL,放入150mL三角瓶中,再加入10mL水,在电

DNS法测定总糖和还原糖

D N S法测定总糖和还原 糖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实验九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二) ──3,5-二硝基水杨酸法 一、目的要求: 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原理,学习用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NaOH和丙三醇存在下,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与还原糖共热后被还原生成氨基化合物。在过量的NaOH碱性溶液中此化合物呈桔红色,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光吸收值呈线性关系,利用比色法可测定样品中的含糖量。 黄色桔红色 三、试剂和器材 1、试剂 (1)1 mg/ml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干燥恒重的葡萄糖100m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以蒸馏水定容至100ml,即含葡萄糖为ml。 (2)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称取 g 3,5—二硝基水杨酸并量取262 ml 2mol/L NaOH加到酒石酸钾纳的热溶液中(182 g酒石酸钾纳溶于500 ml水中),再加5 g结晶酚和5 g亚硫酸氢钠溶于其中,搅拌溶解,冷却后定容到1000 ml贮于棕色瓶中。(3)碘-碘化钾溶液:称取5g碘,10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4)6N NaOH:称取120g NaOH溶于500ml蒸馏水中。 (5)% 酚酞指示剂。 (6)6 mol/L HCl溶液 2、材料 小麦淀粉或玉米淀粉。 3、器材

分光光度计,天平,水浴锅,电炉,试管若干等。 四、操作方法 1、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 取8支15mm×180mm试管,按下表加入ml葡萄糖标准液和蒸馏水。 管号 试剂 0 1 2 3 4 5 6 7 8 葡萄糖标准液(ml)0 蒸馏水(ml) 水杨酸溶液(ml) 葡萄糖含量(mg)0 将各管溶液混合均匀,在沸水中加热5 min,取出后立即用冷水冷却到室 温,再向每管加入 ml蒸馏水,摇匀。 λ=540nm处测定吸 光度 以葡萄糖含量(mg)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 准确称取 0.5g小麦(淀)粉,放在100ml烧杯中,先以少量蒸馏水(约2 ml)调成糊状,然后加入40ml蒸馏水,混匀,于50℃恒温水浴中保温20min,不时搅拌,使还原糖浸出混。过滤,将滤液全部收集在50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即为还原糖提取液。 3、样品总糖的水解及提取 准确称取0.5g小麦(淀)粉,放在锥形瓶中,加入6mol/L HCl 10ml,蒸馏水15ml,在沸水浴中加热,取出1~2滴置于白瓷板上,加1滴I-KI溶液检查水解是否完全。如已水解完全,则不呈现蓝色。水解毕,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滴酚酞指示剂,以6N NaOH溶液中和至溶液呈微红色,并定容到100ml,过滤取滤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混匀,即为稀释1000倍的总糖水解液,用于总糖测定。 4、样品中含糖量的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