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会计报表造假手法及审计对策分析

常见会计报表造假手法及审计对策分析
常见会计报表造假手法及审计对策分析

常见会计报表造假手法及审计对策

会计报表是反映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最直接方式。在无法获取企业现场真实情况时,投资者往往主要依据会计报表做出对未来投资的判断。然而,有些企业利用这一会计信息不对称性蓄意造假,不仅毁坏了公司形象,很大程度上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与信心。从国内的银广夏、蓝田股份到美国的安然、世通、意大利的帕尔玛拉特,造假者受利益驱使前赴后继,造假事件与财务丑闻让人触目惊心。会计报表审计是审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对会计报表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决定最终的审计评价结果。那么审计人员该如何保持清醒,有效鉴别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呢?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常用粉饰会计报表的方法。

一、常见的几种粉饰会计报表的方法

(一)利用资产类账户隐瞒亏损虚增利润

1、对应处理的当期费用不进损益而长期挂帐。

第一,为减少费用,企业往往将已发生的经营性支出计入“其他应收款─某单位”,而不是进当期损益,审计人员除非询证该单位或是询问会计人员该项往来款的性质,否则很难表面判断其真实性。

第二,对应收账款(特别是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长期挂帐,不按谨慎性原则计提坏帐准备或不充分计提坏帐准备,低估可能出现的亏损。一般而言,应收账款占到企业流动资产很大比例,

该款项的回收对企业影响巨大。但有些企业从占领市场等角度考虑大量采用赊销行为却又不充分估计对方单位的信用,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挂帐无法收回。继而出于业绩考虑,又不充分计提坏帐准备,对呆死帐不做处理,造成资产泡沫。

第三,企业自建固定资产时往往会对外融资,而对于该项借款计提的利息一般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是允许资本化的,此后则必须费用化。可使用状态离竣工决算又有一段时间,企业往往以项目在试用或未竣工决算为借口,将借款利息计入在建工程,从而减少当期财务费用。

2、利用存货隐亏增盈

第一,对存货故意长期不清查盘点,或者清查后只处理盘盈不处理盘亏,将大量存货盘亏损失滞留在期末存货帐户中。

第二,任意分摊存货成本,降低销售成本增加利润。如按计划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未将材料成本差异在期末在产品、产成品和本期销售产品中按比例分摊,从而人为调节利润。

第三,随意改变存货发出核算方式,如在物价上涨情况下将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或后进先出法,从而达到根据企业需要调控盈利的目的。

3、利用递延资产作为调节盈亏的“蓄水池”

有些递延资产名不副实,费用性质混乱,诸如混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将只对本期产生影响的费用也列入递延资产从而减少当期费用。再则,摊销期限任意而为,并未按制度或根

据受益期限摊销,摊销期不符合合法性、合理性、一贯性的要求。

(二)利用特殊时点的时间差调节利润

由于目前上市公司要求披露季报、中报、年报,因此为满足信息披露的需要,很多企业往往在这些特殊时点调整利润。常见做法是在6月或12月虚开发票,挂在应收账款,而实际不提供商品或劳务,风险与报酬未发生转移,次月或次年再以各种原因冲回,这样虚构的时段性利润容易造成投资者短期投资行为失误。再则有些企业已经完成了当年业绩目标,但为给下年度留下较充裕的调节空间从而隐瞒收入,对收到的货款只计“预收账款”而不按时转入“主营业务收入”,掩盖实际利润。(三)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

目前许多国有上市公司多是经对国有企业部分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与母公司及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子公司之间普遍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方关系及关联交易。这层“裙带关系”和不公平竞争方式,最宜方便操控企业盈亏,所以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粉饰报表成了许多上市公司乐此不疲的惯用手法。

主要方式有:虚构经营业务,将商品高价出售给关联企业,人为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采用远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购销活动,互相转移利润;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以低息或高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等。目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要求详尽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就是对利用关联方调节

利润的一种限制。

(四)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

我们经常能见到上市公司一夜之间摘掉“ST”帽子的事件,这多数是资产重组的神奇功效,在1997-2000年间这一招似乎屡试不爽。上市公司利用这一手法将闲置资产高价出售给非上市国有企业,获得暴利;非上市公司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廉价出售给上市公司。当然,这些均是借助于关联交易完成的。也有许多非上市企业通过所谓置换将上市公司的优良资产及投资者的辛苦钱转入自己的腰包,从而蚂蚁搬家似的掏空上市公司。因此作为审计人员应该重点关注资产重组的实质内容与目的。目前证监会也出台了相应政策对关联方资产重组做了一定限制。

(五)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

任意变更投资收益核算方法是有对外投资行为的企业用于调节投资收益的通用手段,典型做法:对盈利的被投资企业,合并会计报表时采用权益法,获取投资收益;对于亏损的被投资企业,即使股权比例超过20%,也会找出各种理由,仍采用成本法核算。更有甚者在年度结束之前与关联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按权益法合并报表,以期增加利润。新会计制度规定,投资单位只享有其拥有的股份从获取之日起产生的收益,从而打消了企业妄图通过年底的股权转让协议而获得全年收益分成的念头。但部分企业滥用重要性原则(被投资企业重要指标未满

足合并报表要求可以不合并收益),将亏损分离出整个体系之外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二、会计报表审计的几种方法

从上面这几种常见粉饰会计报表的方法中我们看到造假者的手段真是无不用其能。作为审计人员我们应该如何从容面对,撕去这些虚伪的面纱,帮助投资者鉴别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

1、结合现金流量表验证企业利润

许多企业造假通常从利润表着手,虚开发票,虚构交易,更有甚者从原料购入到产品销售各环节手续单证均齐全,这样就使得审计人员很难从中发现漏洞。但企业如果想同时虚增现金流量,就需要外部资金进入及需银行齐备的交易记录,这两点通常很难办到。我们可以结合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来审计利润的真实性。可以用营业利润除以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然后将这个比率做趋势分析,如果该比率在不断增大,基本可以判断存在造假问题。还可以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公司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一般而言,没有相应现金流量的利润,将意味着与之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表明公司存在粉饰会计报表的可能。

2、分析收入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我们通常用主营业务利润率来判断企业盈利水平,但如果发现在市场波动不大的情况下,纵向年度比较与横向行业间比较均产生了原因不明的波动,则说明企业很有可能存在转移利润或虚构成本的问题。再则,也可以用主营业务利润与总利润做比较,比率接近1,说明企业“主体性”强,远离1的,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缺乏效益,也很可能是通过关联交易或资产重组获取了收益,因为这些通常是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形成,而审计人员就应该将目光转移到这些业务上来。最后,通常作假是通过调整存货价值来实现,如果在审计中发现销售收入与主营业务利润大幅上升,但同时存货也大幅上升,就要认真分析上升的原因是销售量还是价格,同时倘若发现存货周转率反而下降,则很有可能是企业虚构存货或人为调高存货成本所致。

3、加强对特殊时点会计业务的审计

我们审计在时间原则上应重点落在特殊时点发生的会计业务上,以便寻找蛛丝马迹。一般来讲,推迟费用必然引起下期费用升高,提前确认收入和利润也势必引起下期收入和利润降低,我们可以将这些波动与公司历年水平相比较,也可查证下一月份同类业务的处理情况,还可通过询问相关人员及观察公司客观环境来推测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尤其在中期及年末,企业往往通过提前或推迟确认销售收入、费用来人为调节利润,此时我们更应遵循配比原则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判断其会计业

务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4、分析企业筹资用途与相应财务费用的处理。

企业对外筹资费用主要用于生产或购建固定资产,负债较高的企业其利息支出势必较高,其中专门为建造固定资产而借入资金发生的利息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是允许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中的。审计人员首先应对负债用途详细了解,如果多数为生产性用途,而经分析性复核计算的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又较少,那么必然存在滥用利息资本化调节费用的现象。假如借款主要用于建造固定资产,那么就应按照资本化的三个条件并结合竣工决算等资料予以判断该利息支出资本化的正确性。

5、财务指标分析

财务指标常被用来当作公司财务状况的风向标。公司财务指标如发生较大变化则可能表明公司存在财务欺诈风险。我们在审计中不妨多采用指标分析来判断企业是否按行业正常规律运营。常见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常用来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与变现能力,一般来讲,流动比率接近2,速动比率接近1为宜。我们通常也很重视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但一般在上市公司公布的重要财务指标列示中的“调整后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更应值得我们深入的分析。因为调整后每股净资产是年末股东权益减去了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及待处理财产损失。这就意味着该指标反映了截止报告期末扣除潜在全部损失后公司实际的净资产状况。通过对它的掌

握我们又能够判断企业经营业绩的虚实与差异,真正了解企业的盈利水平。

6、借鉴以前审计出具的报告,特别是认真阅读会计报告附

注,从中发现疑点

通过阅读以前年度的审计报告,可以了解前期审计人员对该企业经营状况作出的评价及审计意见,特别是被出具除标准无保留意见以外的其他类型报告时更应关注审计报告中的说明段或被拒绝出具报告的原因等。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不能包含的内容或披露不详尽的内容做进一步解释的说明,通过对它的认真阅读,我们可以验证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是否与其实际操作相符,了解公司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公司合并分立事项等影响或潜在影响公司经营及利润的相关因素,以此来判断其披露是否充分、是否存在依靠以上特殊事项操控利润的嫌疑。

7、重点分析调节盈亏的会计科目

如粉饰会计报表常用方法中所述,企业往往通过运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预收帐款、存货、投资收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八项减值准备来调节盈亏。对这些科目出现的异常变动,审计人员应始终保持应有的谨慎,尽可能采用如监盘、观察、函证、分析性复核等多种方法亲自获取外部审计证据,降低审计风险。八项减值准备充分体现了新会计制度尽量合理不高估资产的谨慎性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企业

利用它来掩盖秘密准备,隐瞒亏损或利润,从而达到逃税或随意调节利润的目的。特别是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数额较大、调整可能性较大的科目,在审计中我们应该关注企业其提取减值准备的依据、方法及合理性,避免虚增资产或虚增费用现象的发生。由于利益驱动及维持公司骄人业绩等功利因素影响,上市公司利用虚假会计报表欺诈投资者行为日渐猖獗,造假手段也越发高明,从而导致投资市场萎靡不振,投资者信心遭受沉重打击。我们在揭露虚假会计报表的方法及苦苦寻求对策的同时,难道不应该深刻思考一下,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吗?换句话讲,种粮食的土壤本身就是块千疮百空的盐碱地,还能希望其结出丰硕的果实来吗?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制度建设薄弱,社会诚信机制未建立所致。所以在寻求纠错查弊方法的同时,从根本上着手,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加强社会法制建设,推行社会诚信机制才是治疗这一顽疾的最根本出路。

蓝田股份造假事件及其启示.doc

蓝田股份造假事件及其启示 蓝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在成立的最初几年里 ,公司的主业并不突出。直到1993年 ,蓝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洪湖蓝田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 ,产业结构转变为经营农副水产品种养、加工和销售。1994年8月 ,蓝田的1828万国家股划归农业部持有 ,农业部成为蓝田股份的第二大股东。 蓝田股份的上市成本不高 ,没有为上市而剥离大量债务和冗员 ,轻装上市。而且 ,蓝田股份有优惠政策扶持。其农业产业基地又在物产丰富的洪湖边上 ,人力成本也相对低廉 ,还是蓝田创始人瞿兆玉的老家。加之上市融资2.4亿元。蓝田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极有可能成为一家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上市公司。正因为如此 ,在蓝田股份的招股说明书中 ,董事长瞿兆玉抛出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4年后 ,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 ,年税利超过2亿元。尽管此时 ,蓝田股份年销售额仅3亿元 ,年税利仅3200万元。 众所周知 ,农业不可能快速增长 ,需要较长的发展周期。瞿兆玉要想在4年内销售收入增长300% ,税利增长600% ,必须走一条超常规的发展之路。 举债扩张为圈钱 从蓝田股份成功上市融资 ,瞿兆玉领悟到资本市场的力量。从1987年创业到1996年上市 ,整整9年时间 ,公司资产总额仅有2.77亿元 ,净资产仅1.72亿元。而一次上市融资就达2.4亿元。 由于国家政策对农业的大力扶持 ,上市刚满1年的蓝田股份再次获得融资资格 ,按照每10股配1.5股的比例进行配股 ,由于当时的蓝田流通盘只有6000万股 ,此次共募集资金1.1亿元。再次融资的成功 ,强化了瞿兆玉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超常规发展的意识。只要把资产规模做得越大 ,把“中国农业第一股”的金字招牌做得越响 ,融资机会越大 ,融资越多则规模扩张越快。这是一个正循环。 股本是上市公司最珍惜的资源 ,但蓝田已经不顾一切。为了多配股来减轻债务压力 ,以送股方式猛增股本 ,但业绩被摊薄有可能使配股受阻。但令人惊奇的是 ,1997年蓝田股份以1:1的比例送股后 ,每股收益为0.64元 ,比1996年高出0.03元;这就意味着1997年蓝田股份的收益比上年增长1倍多。1998年蓝田股份再次以1:1的比例送股后 ,每股收益竟高达0.81元 ,又比上年增长1倍多。水产品要实现规模效益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 ,当蓝田股份无法满足报表上的业绩增长时 ,除了母公司为子公司输血外 ,剩下的手段就只有造假。 增资屡屡搁浅 蓝田股份账面资产猛增 ,业绩猛增。如果蓝田股份的配股能够如愿进行 ,蓝田的神话还会继续下去。当蓝田再次提出配股申请时 ,一桩陈年旧案成为蓝田的滑铁卢。1999年5月 ,蓝田股份再次向证监会提出配股申请 ,此次的配股比例为10配3(这是证监会规定的配股比例的极限) ,配股价格区间为9至12元。经过两次大比例的送股 ,当时蓝田股份的流通股本已达1.99亿股 ,按照配股比例将配股5992万股。即使按照配股金额的下限9元计算 ,将融资5.39亿元 ,如果按照12元计算 ,融资额将高达7.19亿元。如果此次配股融资成功 ,银行负债将大为减轻。

审计报告造假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从虚假的企业所得税入手 某会计师事务所[2010]第*号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A公司,成立于1999年,系民营企业,主营从事锯条、钢砂钢丸及其他钢制品生产。审计会计年度:2009年。审计报告类型:标准无保留意见。 (一)检查思路 经审阅审计报告及工作底稿,发现以下疑点: 1.审计收费异常。2009年底A公司资产总额5.07亿元,审计收费3.5万元,但同等规模的审计项目收费1万元左右。A 公司2009年底短期银行贷款 2.29亿元,该审计报告主要用于银行贷款需要。 2.审计底稿异常。一是审计底稿有修改痕迹。底稿记录银行保证金账户存款余额240万元,但该数字有明显修改痕迹,审计人员未取得银行对账单,也未对银行保证金账户发函询证。二是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数与审计底稿数不符。财务报表显示主营业务成本 3.18亿元,但审计底稿中审定数3.72亿元,底稿中除罗列成本发生总额外,未执行任何审计程序;财务报表显示固定资产8186.19万元,与审计底稿所附固定资产明细表原值7238.27万元不符,存在明显差别。 3.企业所得税异常。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企业所得税915.25万元,但审计底稿中A公司四个季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显示所得税合计数仅为63.94万元,在主营业务收入

不便的情况下,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和所得税分别增加了5675.42万元和851.31万元,增幅达1331.42%不符合企业实际核算方法: 4.重要会计科目审计程序简单甚至未审计。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存货期末余额1.21亿元,占资产总额23.86%,审计底稿中仅取得了企业期末存货盘点表和几张记账凭证,未履行存货监盘审计程序,抽盘了两个品种存货,也只有数量,没有金额。此外,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期末资本公积4749.93万元、盈余公积2371.16万元、未分配利润1.75亿元,审计底稿中仅有未分配利润审定表,没有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审计底稿。 (二)违规事实 通过努力,检查组取得A公司会计资料。据财务人员介绍,为了获取银行贷款需要,A公司编制虚假财务报表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允以较高的审计费用,花钱购买审计报告。经检查,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数与企业实际账面数存在重大差异,虚减业务成本5462.72万元,虚增利润5463.17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 范 一、会计造假的涵义及其构成 (一)会计造假概述 国内相关学者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主要采用了不同的分类方式。吴联生(2003)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为规则性失真、行为性失真以及违规性失真。李爽(2002)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为无意失真和故意失真两种。有的学者还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为技术性失真、时效性失真以及制度性失真等等。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可以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体分被动性失真和主动性失真。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内容进行解释: (1)被动性失真。被动性失真在一定程度上与行为人的主观意志没有直接的关系,由于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会计信息在获取的过程中容易被误解,进而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发生。 (2)主动性失真。利益相关者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惜采取欺骗的手段进行财务造假,本文主要提到的会计造假就属于会计失真的一种,称为主动性失真。当利益相关者为了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时,将会通过会计信息所生成的报告中进行造假和伪造信息的真实性,进而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会计造假主要的特征如下:所谓会计造假,就是通过伪造会计信息进而隐瞒不正当获取利益的行为,会计造假是主观性的行为,会计造假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虚假信息,进而会给利益相关者带来一定得损失。

(二)会计造假的主体 会计人员是会计造假的主体,也是主要的操作者之一,由于会计人员掌握足够的会计资料,所以会计人员可以轻而易举的就完成会计信息的生成,进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一定的情况下,会计人员由于领导施加的压力和工薪的诱惑,使得会计人员因此而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但是,会计造假行为的主体并不仅仅是指会计人员新型做假账的行为,包括了参与到会计造假行为的所有人员。根据职位和部门的不同,对于会计造假主体可以是高层管理人员、会计人员、董事长以及监管机构等。 (三)会计造假的表现 (1)资产不实。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高估企业资产进行提升股票的价格,包装企业的整体形象。资产高估的主要行为手段包括:第一,将当期确认的费用进行资本化管理,进而计入相应的资产类科目中。第二,对于低估的资产,应该计入到减值准备或者摊销中,在进行计提和摊销折旧,将具体的资产减值进行及时的处理。第三,虚构企业资产项目,例如虚增应收账款项目等。 (2)负债不实。第一,虚增负债,当企业不按照规定进行确认负债时,将债务重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虚假处理,进而使企业高估负债的情况,主要的目的在于减轻纳税义务等。第二,虚减负债,例如,企业随意更改经济业务、资产和负债科目对冲等。虚减负债在一定成为上就是企业为了达到上市公司的具体要求而做出的行为。 (3)利润不实。第一,虚增利润,例如,提前确认收入和制造虚假收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

1 引言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对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它属于会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分析一般包括事前的预测分析、事中的控制分析、事后的总结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属于定期进行的事后总结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能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本单位内部提供该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概括性资料。但是,要进一步了解该单位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经营决策,仅仅根据上述财务报表提供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进一步加工,进行分析、比较,得到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通过类似这种具体的分析比较,可以全面的深刻地认识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正确评价经营成果,明确问题和原因所在,促使该单位制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生产经营正常发展。各种财务报表能集中反映企业、事业、行政机关等单位的资金状况、财务收支和财务成果等重要的会计信息。但是,为了综合考察其经济效益,还需要将投入与产出、所耗与所得进行相互比较,以便判断经济效益的好坏。利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等有关报表项目的金额进行分析和比较,便可以计算出净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从而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所以,通过经济效益指标的计算和分析,便能较正确地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并为进一步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促进经济效益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2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2.1 财务报表分析的涵义 通过收集、整理企业对外公布的相关财务数据,并与其它一些辅助信息相配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情况通过一些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依据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即称作财务报表分析,同时也称为财务分析。

蓝田审计失败案例

蓝田审计失败案例简析 冯百川08级会计3班200800620098 一、蓝田的背景分析 继银广夏之后,中国股市又一个美丽的肥皂泡破灭了。虽然人们对蓝田股份的垮掉早有心理准备,但“蓝田神话”的凋零仍然让股民们感到浑身发冷。对几年来的股市略做回顾,人们不难发现,从亿安科技到银广夏再到蓝田股份,黑马马失前蹄,神话化为泡影,几乎每一个动听的故事后面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不知多少中小股民在虚假业绩的引诱下落进了圈套,最后血本无归。 与银广夏“异曲同工”的是,曾以“老牌绩优股”著称的蓝田股份玩的同样是编造业绩神话的伎俩。银广夏所鼓吹的生物萃取不过是画饼充饥,而蓝田股份的渔塘奇迹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果说银广夏的“大饼”披着高科技的外衣还难以被轻松识破的话,那么,在常识可及的水产养殖领域,蓝田股份编织的百衲衣应该是很容易就被戳穿的,但是,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亩产值3万元的小圈套和每年数亿元利润的大泡泡却安然无恙,银行的贷款源源流入蓝田股份,股民的血汗钱也涓涓汇入洪湖。如此拙劣的手段就能瞒天过海,不禁让人心生疑窦:到底是整个股市太不理性了,还是大家明知神话是圈套,也要钻进去揩点油水?在股民、庄家、上市公司、监管机构这个链条里,到底谁出了问题? 蓝田股份与银广夏还有另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它们的破灭都是遭到了口诛笔伐。从《九问银广夏》到《银广夏陷阱》,媒体彻底撕开了笼罩在银广夏身上的华丽迷雾,而一篇短短600字、发表在内部杂志上的《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也给了蓝田股份致命的一击,切断了蓝田股份极不健康的资金链。这些文章影响巨大,但其基本策略也不过是分析上市公司的业绩真实性,无须高深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弄清个大概。但捅破这些黑马、神话的显而易见的漏洞,不应该都由传媒来做。 蓝田涉及的贷款数额巨大,相当一部分已经到期或逾期,已注定将被当做坏账处理,其余部分也已无力偿还。因未能如期还款,已经被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起诉。金融机构虽未明确表示对公司停止贷款,但事实上已不向公司提供融资。 了解了蓝田事件,那么蓝田是一个怎样的大公司呢? “蓝田”的全称为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709,其前身为沈阳市三家企业。蓝田的经营范围主要有农副水产品和医药制品两大类,其产品主要销往洪湖、武汉、荆沙、宜昌、岳阳等地区,产品市场覆盖华东、中南、华北、东北和西北五大区域。 1992年10月,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经沈阳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沈体改发[1992]65号文批准,由沈阳行政学院下属的新北制药厂、沈阳莲花大酒店和沈阳市新北副食品商场全部资产发起设立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沈阳市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处的确认结果,将原三家发起人净资产中国有资产1828万元折成1828 万股国家股,委托沈阳市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经营;将净资产中属企业法人的资产3525.6万元折成法人股3525.6万股,由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持有;同时向原企业内部职工以1:1.25溢价定向发行1342.4万股。股

会计造假的现状

会计造假的现状 会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会计存在的目的是为真实记录经济活动,客观反映经济活动成果,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或单位运营成果和会计工作质量集中体现,但是,出于各种利益的考虑,会计记录和结果被篡改,被利益方所利用,欺骗公众、监管者和其他相关利益方,一旦谎言被揭露,就形成财务丑闻。但是越来越多的财务丑闻,也激发了社会各界对财务信息质量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其实这就是财务造假问题。对于造假问题,从会计这个职业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左右,对投资者的伤害也是惨痛的。 从国际上看,美国世界通信公司、安然公司、国际商业信贷银行、环球电讯、凯马特,英国的巴林银行、意大利帕拉玛特公司等赫赫有名的国际大公司均因为财务造假败露,而轰然倒下,其中,安然公司的投资者所受损失高达790亿美元,世通公司投资者所受损失高达1140 亿美元,帕拉玛特 案给意大利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纳斯达克公司前主席麦道夫利用虚构事实,粉饰财务数据,骗取大量投资者约500亿美元,事情败露后,造成投资者巨大损失,如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损失约23.3 亿欧元、汇丰银行损失约15 亿美元、瑞士银行业损失约42 亿美元、法国巴黎银行损失约4.7亿美元、日本野村证券损失约3.06亿美元、加拿大皇家银行损失约6.01亿美元等等。从国内看,银广夏、蓝田股份、郑百文、琼民源、亿安科技、秦丰农业、科龙电器等大量上市公众公司也是因为财务造假,让大量投资者血本无归。2002 年银广夏连续16 个跌停、蓝田股份股价从22.95 元(复权后)跌到3.02 元,琼民源在一年时间里,股价由最低1.55元(复权后),直冲至26.4 元,最大涨幅达到1528%,停牌前股价为23.49 元,套牢大量投资者。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和职业行为的准则。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规范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它在制度无法弥补缺陷时起到修正作用,是会计法治的人文基础。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一旦缺失,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公允性将无从谈起,这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已迫在眉睫。曾有人这样评论:“会计人,因长于计算,所以精深;因职业禀赋,所以正直;因事务繁杂,所以勤勉;因责任重大,所以端于高贵的灵魂”。 一、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当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已经不是个别或者说是少数问题,而是成为影响会计 工作健康开展的普遍反映。据2006年《经 济日报》报道:“中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证实中国80%以上企业信息存在不同程

如何对财务报表进行可信度分析

如何对财务报表进行可信度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案例分析 报表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部分会计报表的基本概念、框架及内容 会计报表是最直观的财务信息之一,它通过对财务数据的统计、汇总和集中处理来综合、系统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状况。我国现行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的报表,它静态地反映了企业目前所拥有的资产、目前所承担的负债及其所有者权益的数量及结构。 基本原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按照流动性大小顺序排列,负债按偿债期长短顺序排列,所有者权益按稳定性排列。主要项目介绍: 短期投资:抵减跌价准备后的净额。现行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在报表中仅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单列。对于八项减值准备的处理,因为其在调整利润方面有许多便利之处,目前除了上市公司、股份公司基本上能够遵照执行外,其它企业都是有选择的计提,有些即使计提了,也有可能时间不匹配。 应收票据:指商业汇票,有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商业承兑汇票由付款人承兑的,银行承兑由银行保证承兑。目前大多企业只接受银行承兑汇票。 其它应收款:这类其它项目一般名堂较多,有些企业为了掩盖像对外投资等业务实质,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故意将其做为其它应收款来反映。还有些将关联企业间的资金往来和交易事项隐藏其中。如果这种其它项目金额比较大,要重点关注。 存货:有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在考察项目时,一般需要了解其大类构成和周转情况。 长期股权投资:如果其占表决权资本20%以上(相对概念)采用权益法核算,即要根据被投资单位权益变动状况和盈利状况调整长期投资帐面值。事实上,许多企业因为行业差异太大或要求不是很严密,操作也比较麻烦,所以在实际处理中仍按成本法核算。 在建工程:考察企业的正在建设中的生产线时,除了看固定资产中所反映的已结转数和在建工程中反映的未结转数,还要查看预付帐款或应收款项中是否有预付设备款及相关款项。同其它应收款一样,对于负债其它应付款的处理,企业也是各有各的招,像集资、借款、收入等都有可以隐藏其中。 二、利润表 利润表由损益表和利润分配表组成。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活动成果的会计报表,它动态地反映了企业本期营业收入的实现情况、成本和费用控制情况及利润实现情况;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企业利润分配情况的报表。 主要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支出,对于生产和流通型企业来说,主要的流转税是增值税,由于

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南方保健 摘要:随着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会计造假案例曝光,国际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不力现象越来越严重,会计造假的原因和手段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初学者有很大的学习意义。使其充分认识财务信息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公司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信息而且对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产生影响。本文意在通过对南方保健造假案例的剖析,探究其造假原因和方式,从而提出如何治理会计造假的建议。 关键字:会计造假南方保健契约调整 正文:一南方保健案例回顾: 美国最大的医疗保健公司南方保健日前对其前任审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提起诉讼,称安永违背了合约且由于疏忽未能发现该公司高达27亿美元的会计舞弊。 上世纪80年代初,斯克鲁西创建了南方保健公司(Health-southCorporation)。他被誉为变革美国理疗业的灵魂人物。他创造性地提出将理疗和恢复性治疗等手术辅助环节从医院中独立出来运作的构想,并探索出一套低成本、高疗效的诊所运营模式。1986年南方保健完成新股发行并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以后的十年,南方保健疯狂购并,2002年已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私立保健医疗公司。在全球拥有了1229家诊所,203家外科手术中心和117家疗养院,成为全美最大的保健服务商。正是这几年疯狂的扩张速度使南方保健消化不良,加上首席执行官斯克鲁西在董事会中的独断专行和过分追求个人成就感,最终使南方保健走上了财务舞弊的不归路。2003年3月南方保健的财务舞弊丑闻浮出水面,创下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涉案人员最多的纪录(11名高管人员涉案)。已经抖露出的2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更使其成为仅次于世界通信的第二大“会计造假大王”。 然而,南方保健至少从1997年开始就使用各种会计造假手法对经营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科目进行操纵,以满足华尔街的盈利预期。2002年8月,南方保健的CEO理查德·斯克鲁西和CFD威廉·欧文斯按照《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要求,宣誓他们向SEC提交的2002年第二季度的财务资料真实可靠。宣誓后,欧文斯慑于安然和世界通信造假丑闻曝光后社会公众的反响和压力,于2003年3月18日向司法部门投案自首,供出南方保健的会计造假黑幕。已经抖露出的25亿美元虚假利润使南方保健成为仅次于世界通信的第二大“会计造假大王”。 南方保健是在阿拉巴马州杰斐逊县的巡回法院提出上述起诉的,而就在上个月这家公司还是安永的起诉对象,当时安永指控南方保健使其受到了诉讼案的牵连并导致其名誉受损。路透社的消息称,南方保健对安永的反诉意在寻求对其损失的收入、利润、商业机会、诉讼费用以及了结舞弊案和重述收入的成本的赔偿金。南方保健在反诉陈述中说,“安永要么是有意对南方保健前任CEO故意操纵的会计舞弊、不当行为以及要求查明此事的管理人员和雇员们视而不见,要么是由于疏忽违背了合约和法定职责,以致未能发现会计舞弊行为并将其报告给南方保健的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发言人对美联社说,南方保健舞弊案“是该公司前任管理人员和雇员为了欺骗外部审计者而精心谋划的骗局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安永认为“南方保健的索赔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它应该通过仲裁而非诉讼来解决问题”。 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造假公司会计造假原因与手段 斯克鲁西是南方保健的缔造者,被誉为变革美国理疗业的灵魂人物。他是个开拓进取的创业者,却也是个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之徒。在南方保健,他实行独裁式的强权管理。曾

蓝田审计失败案例111

蓝田审计失败案例111 蓝田审计失败案例简析 冯百川08级会计3班200800620098 一、蓝田的背景分析 继银广夏之后,中国股市又一个美丽的肥皂泡破灭了。虽然人们对蓝田股份的垮掉早有心理准备,但蓝田神话"的凋零仍然让股民们感到浑身发冷。对几年来的股市略做回顾,人们不难发现,从亿安科技到银广夏再到蓝田股份,黑马马失前蹄,神话化为泡影,几乎每一个动听的故事后面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不知多少中小股民在虚假业绩的引诱下落进了圈套,最后血本无

归。 与银广夏异曲同工”的是,曾以老牌绩优股” 著称的蓝田股份玩的同样是编造业绩神话的伎俩。银广夏所鼓吹的生物萃取不过是画饼充饥,而蓝田股份的渔塘奇迹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果说银广夏的大饼”披着高科技的外衣还难以被轻松识破的话,那么,在常识可及的水产养殖领域,蓝田股份编织的百衲衣应该是很容易就被戳穿的,但是,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亩产值3 万元的小圈套和每年数亿元利润的大泡泡却安然无恙,银行的贷款源源流入蓝田股份,股民的血汗钱也涓涓 汇入洪湖。如此拙劣的手段就能瞒天过海,不禁让人心生疑窦:到底是整个股市太不理性了,还是大家明知神话是圈套,也要钻进去揩点油水?在股民、庄 家、上市公司、监管机构这个链条里,到底谁出了问题? 蓝田股份与银广夏还有另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它们的破灭都是遭到了口诛笔伐。从《九问银广夏》 到《银广夏陷阱》,媒体彻底撕开了笼罩在银广夏身上的华丽迷雾,而一篇短短600 字、发表在内部杂志上 的《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也给了蓝田 股份致命的一击,切断了蓝田股份极不健康的资金链。这些文章影响巨大,但其基本策略也不过是分析上市公

审计报告造假典型案例分析

审计报告造假典型案例 分析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案例一—从虚假的企业所得税入手 某会计师事务所[2010]第*号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A公司,成立于1999年,系民营企业,主营从事锯条、钢砂钢丸及其他钢制品生产。审计会计年度:2009年。审计报告类型:标准无保留意见。 (一)检查思路 经审阅审计报告及工作底稿,发现以下疑点: 1.审计收费异常。2009年底A公司资产总额5.07亿元,审计收费3.5万元,但同等规模的审计项目收费1万元左右。A公司2009年底短期银行贷款 2.29亿元,该审计报告主要用于银行贷款需要。 2.审计底稿异常。一是审计底稿有修改痕迹。底稿记录银行保证金账户存款余额240万元,但该数字有明显修改痕迹,审计人员未取得银行对账单,也未对银行保证金账户发函询证。二是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数与审计底稿数不符。财务报表显示主营业务成本 3.18亿元,但审计底稿中审定数3.72亿元,底稿中除罗列成本发生总额外,未执行任何审计程序;财务报表显示固定资产8186.19万元,与审计底稿所附固定资产明细表原值7238.27万元不符,存在明显差别。 3.企业所得税异常。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企业所得税915.25万元,但审计底稿中A公司四个季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显示所得税合计数仅为63.94万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不便的情况下,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和所得税分别增加了5675.42万元和851.31万元,增幅达1331.42%不符合企业实际核算方法:

4.重要会计科目审计程序简单甚至未审计。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存货期末余额1.21亿元,占资产总额23.86%,审计底稿中仅取得了企业期末存货盘点表和几张记账凭证,未履行存货监盘审计程序,抽盘了两个品种存货,也只有数量,没有金额。此外,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期末资本公积4749.93万元、盈余公积2371.16万元、未分配利润1.75亿元,审计底稿中仅有未分配利润审定表,没有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审计底稿。 (二)违规事实 通过努力,检查组取得A公司会计资料。据财务人员介绍,为了获取银行贷款需要,A公司编制虚假财务报表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允以较高的审计费用,花钱购买审计报告。经检查,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数与企业实际账面数存在重大差异,虚减业务成本5462.72万元,虚增利润5463.17万元,虚增所得税851.31万元,虚增资产1.75亿元,虚减负债6291.50万元。 检查人员从A公司获取同一会计年度的另一份审计报告,该审计报告是工商年检用的,审计收费仅0.6万元。 启示

2020年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审计分析|

一、欺诈(一)虚增业务数据浑水做空瑞幸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长达1126小时的门店流量监控视频显示,219年第三季度和219年第四季度,每家门店每天的销量分别至少夸大了69%和88%。 浑水公司动用了92名全职员工和1418名兼职员工,在981个门店日进行监控和记录门店客流量,覆盖了1%的营业时间。门店的选择是基于城市和地点类型的分布,这与瑞幸完全直接经营的门店组合是一样的。从财务数据中可看出,瑞星的“每笔订单商品数”从219年第二季度的38降至219年第四季度的1在这同时,瑞幸将自己的在线订单量平均提高了72%. 不仅如此,瑞幸的管理层通过股票质押兑现了49%的股票持有量(或已发行股票总数的24%),令投资者面临追缴保证金导致股价暴跌的风险。另有神州租车(699)陷阱瑞幸集团董事长陆正耀和同一批关系密切的私募股权投资者从神州租车套现16亿美元,而少数股东损失惨重。除此之外,通过收购宝沃汽车,陆正耀转移了37亿元人民币给其关联方(朋友兼同学)王百因。宝沃、神州以及王百因将在未来12个月内向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支付55亿元人民币。目前,王百因还拥有一家新成立的咖啡机供应商,该供应商位于瑞幸总部隔壁。 感想浑水发布的这份做空瑞幸咖啡的报告,印象让人非常深刻。详细的数据,扎实的调研,靠谱的判断,令读者受益匪浅。瑞幸看似“欺诈成功”,其实已然“经营失败”。瑞幸战略从一开始的方向上就误入了歧途。杜邦分析法中明确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时净资产收益率,倘若一个集团空有其表,徒有虚名,这个泡沫早晚是要破灭的。 在如日中天的网红经济中,许多人成为了学会判断风口期、红利期,以及发掘所谓的井喷商机的机会主义者。投资人追逐快进快出的迅速获利——第一年进入,第二年上市,第三年退出。可是产业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深耕产品、富有工匠精神、在短期业绩与长期目标中选择后者的企业越来越少,不转型就破产的急迫感促使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急功近利。我们似乎很难再看到持之以恒、坚持长期主义的创业者和公司了。在火速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间,夹杂着太多欺诈信息和虚假交易,出于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良俗的角度,我们必须重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外部审计的重要性,这无疑是保护投资者切身利益的最有效保障。 (二)资金支出造假第三方媒体跟踪显示,瑞幸将 219 年第三季度的广告支出夸大了15%以上,尤其是在分众传媒上的支出。浑水的报告原话摘录如下“比较真实情况与报告中情况,瑞幸咖啡多报了219年Q 3的门店层面经营利润97亿元。刚好,瑞幸咖啡所报告的广告费用与CTR追踪的Focus Media实际支出的差额为人民币36亿,这与多报的门店级经营利润十分接近。 图片是CTR市场研究机构对瑞幸广告支出在分众传媒渠道的月度跟踪结果。 瑞幸的支出在 219年9月至11月降至最低水平,但在219年12月反弹。 分析由于瑞幸的主营业务是销售饮品,基本上以现款现货的销售模式为主,不应该存在大额的应收账款。那么他虚增的销售利润就是通过广告费体现在现金流上的。可以看出219年第三季度,瑞幸的投在广告上的支出大幅缩减,但是账面上的广告费却没有相应减少,因此可以认为这些以广告费名义流出的现金最后又流回到门店中,作为虚增的销售收入回款。饶是如此,根据浑水的测算瑞幸4季度虚增的收入至少在9-1亿,这么大的缺口,恐怕仅靠假借广告费的名义付出再收回已经难以弥补。

会计报表分析

谈如何分析三张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对外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文件。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目前大多数企业都能按时编制会计报表,但对于会计报表分析却重视不够,导致报表分析质量不高,不仅分析内容不透彻,而且分析方法混乱;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对财务指标进行深层次分析更少,简单套用分析公式多,有时会导致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判断。一份有价值会计报表分析能够帮助企业经营者在错综复杂企业经济活动中发现问题,从而对做出正确财务政策和经营决策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报表分析,使企业财务工作真正融合进企业管理之中,而不仅仅局限于记账核算。下面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大主要会计报表进行简要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报表。分析会计报表之前必须对企业报表真实性进行分析,因为虚假会计信息即使分析得再好,也是无意义,如果企业对会计报表进行包装,在分析前就应仔细阅读一些特殊项目,例如一些企业内部管理不严、其他应收款不能得到清理,致使该科目金额巨大,有甚至比存货金额还大,会计报表中“其他

应收款”是企业在未来一年内将变成费用支出或可以收回借款,也有企业为了种种目,常把其他应收款作为企业调整成本费用和利润“防空洞”,把一些本应该计入当期费用支出放在其他应收款,这是不符合会计制度;又如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与待摊费用都是以后要摊销费用,只是摊销时间不同,但在一些企业把此类虚拟资产作为人为调节利润“蓄水池”,多列入、少转出或不转出则可增加利润,导致企业虚盈实亏,股东投资被当作经营利润堂而皇之地超前分配,资产得不到保值,更谈不上增值;反之,少列入或不列、多转出则可减少利润。上面分析完成后,再通过一定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从资产负债表中得出许多有用数据。首先可以了解企业所掌握经济资源及这些资源分布与结构,其次可以了解企业资金来源构成、资金结构及其所面临财务风险,还可以了解企业财务实力、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一)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反映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负债比率等,企业偿债能力也就是企业承担财务风险能力,因此,偿债能力分析也称风险分析,企业债务是要用资产来偿还,特别是要用流动资产来偿还,而且,企业经常要用流动资产偿还债务都是流动负债,所以,判断企业偿债能力首先比较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确定一个合理界限。

最新绿大地财务造假审计分析资料

云南绿大地财务造假 审计案例分析 一、云南绿大地的公司简介与性质分析: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6年,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7年12月21日,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板挂牌上市,成为A 股唯一一个园林行业的上市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绿化苗木种植及销售。注册资本15,108.71万元人民币。拥有自主苗木生产基地2.9万余亩,是国内领先的特色苗木生产企业。 2011年3月17日,绿大地公司发布公告称,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公安机关逮捕。4天后,中国证监会在其官网上表示,证监会在2010年3月就因绿大地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立案稽查,发现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 (一)所有权结构 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何学葵女士于2001年到2011年3月任公司董事长,持43,257,985股,占比28.63%,是第一大股东,占有绝对优势。其既是管理层又是公司所有者,并于2008年10月到2009年9月兼任公司董事长。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公司无其他持股10%以上的股东。董事会成员中,2009年除了董事长外,其余人不持股。虽然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做到一定程度相互分离,但是一度存在控股股东以公司的名义进行不当行为的情形。 由所有权结构可知:绿大地公司属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1.民营企业持续快速发展,但总体经济实力不强,企业生命周期较短; 2.产权不清; 3.经营者素质普遍不高。民营企业的资产始终没有从个人资产中剥离出来,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实现分离,管理权高度集中,导致最终所有者和他的层层经营者之间关系不清,权责不分的现象经常出现。 (二)治理结构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本应分别履行权力机构职能、决策职能、监督职能和执行董事会决策的经营职能,形成权责分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是2017年第一家因“忽悠式重组上市”而被证监会处以顶格处罚的后勤托管服务公司,主要业务模式是作为中介服务平台为客户寻找后勤服务供应商,根据成交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手段,可以代表我国拟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普遍存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审计对策,对其他财务造假审计具有指导意义。那么,九好集团是通过何种财务手段来虚增收入的呢?又该如何去治理和防范财务造假行为呢? 1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手段分析 九好集团在其2016年4月23日披露的《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报告(2013年至2015年)》财务数据中,虚增服务费收入2.65亿元,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5万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未披露3亿元银行存款质押。 1.1虚构业务以增加服务费收入 九好集团造假作案手法的隐蔽之处在于将虚增的服务费收入分散到大量的供应商和客户中去,实地走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财物,调查难度大。九好集团与125家供应商单位或个人、以及84家供应商对应的46家客户通过虚构客户、虚构业务、改变业务性质等方式增加服务费收入2.65亿元。此外,九好集团通过与供应商签订虚假业务合同来确认业务收入,在收到这些服务费后又从个人银行账户退回到供应商法定法人或其指定银行账户。尽管这些业务收入是真实的,但九好集团充当资金掮客的角色帮助19家供应商套取资金的

业务模式并不属于九好集团的经营模式,不应该计入收入,可见九好集团虚构业务以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1.2虚增贸易收入 杭州融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康信息)通过向九好集团采购货物存在业务往来,根据九好集团披露的《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报告(2013年至2015年)》可以发现,其账务上确认了57.5万元来自融康信息的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收回。然而,通过审计小组对融康信息的实地走访获知,融康信息并未对该笔采购业务确认收货,九好集团也退回了已支付货款。从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来看,该笔业务不满足确认销售收入的实质,因此可以得出九好集团通过虚增贸易收入粉饰报表的结论。 1.3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未披露3亿元银行存款质押 九好集团运用的财务造假方式在实践中非常典型,即通过银行流水体外循环的方式虚增3亿银行存款。2015年九好集团通过虚构其他应收款、虚构银行存款转入、虚构退回购房款以及虚假记载收到上海九好等单位其他应收款的方式使得其账面存在3亿元虚假资金。同时为了掩饰账面3亿的虚假资金,九好集团首先通过借款购买理财产品或定期存单,然后再将取得的理财产品或定期存单为借款方关联公司质押担保,最后将承兑汇票以贴现的方式获得资金并归还借款,九好集团通过如此反复銀行流水体外循环的方式使其账面一直保持3亿银行存款。截止九好集团公开披露《审计报告》附注及《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时这3亿银行存单仍然处于质押状态,但是九好集团并

2019会计造假真实案例

康美药业 A股史上规模最大的财务造假舞弊案 2019年4月29日,康美药业发布更正公告,称其2017年的年报数据存在重大差错。存货少计195亿元,现金多计299亿元。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几乎所有数据都需要更正,对2017年财报做出重大调整。4月30日晚间,上交所立刻向康美药业发监管函,称公司在财务管理、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等方面可能存在重大疑问,予以高度关注。此外,证监会已对康美药业审计机构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涉嫌未勤勉尽责立案调查。 5月17日下午,证监会通报了康美药业调查进展。据证监会称,现已初步查明,康美药业披露的2016至2018年财务报告存在重大虚假信息,一是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存款; 二是通过伪造业务凭证进行收入造假; 三是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第63条等相关规定。 康美药业是曾经的千亿市值白马股、中药行业的龙头,前期已经屡遭质疑,但没有确凿的证据。如今,随着证监会调查进展的通报,财务造假有了实锤。截至2019年12月31日,康美药业市值仅剩186亿元,较上年末458.09亿元缩水六成。 康得新 A股史上最大利润造假案 康得新2015年虚增利润总额23.81亿元,占年报披露利润总额的144.65%。2016年虚增利润总额30.89亿元,占年报披露利润总

额的134.19%。2017年虚增利润总额39.74亿元,占年报披露利润总额的136.47%。2018年虚增利润总额23.81亿元,占年报披露利润总额的722.16%。合计四年虚增利润119亿元,成为A股史上最大利润造假案。公司股票自7月8日起,一直处于停牌状态。截至2019年12月31日,康得新市值仅剩125亿元,较上年末270.53亿元市值缩水逾5成。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已经被立案调查。 康得新利润造假的方法是通过伪造海外客户,炮制虚假业务合同,临摹国外客户签名,粘贴打印,虚构外销业务产业链。 康得新至今仍坚称截至2018年底账上有着150亿元的现金。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150亿元现金中存放于北京银行西单支行的122亿元的巨款,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无法确认它们的存在。与此同时,公司有数位董事、监事也均不保证该笔巨款的真实性。实际控制人钟玉先生,因涉嫌犯罪被执行逮捕。 獐子岛 利用农产品存货盘点的复杂性调节利润 2019年11月,獐子岛再一次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其说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依据。这显然不是獐子岛第一次出现此类事件,网友怒了,“骗我可以,请注意次数”。目前,公司处罚60万,董事长处罚30万,公司24个人终身市场禁入。 在之前的2018年2月9日,獐子岛收到了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獐子岛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

审计案例_绿诺科技财务舞弊分析

《审计案例》 期末案例分析报告 学院会计学院 专业会计学 学号姓名 13141301朱虹 13141305周敏 13141306甄可翰 13141318孙静静任课教师罗春华 日期2016年1月

海外借壳上市的审计问题 ——基于绿诺国际财务造假事件的分析一、案例背景 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主要有首次公开发行(IPO) 和“借壳上市”即反向收购两种方式。借壳上市的基本做法是,非上市公司股东通过收购一家壳公司(上市公司)的股份控制该公司,再由该公司反向收购非上市公司的资产和业务,使之成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与IPO 相比,借壳上市具有门槛较低、耗时较短、手续简单等优势,从而受到中国公司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青睐。近年来,已有350多家中国企业利用这种方式在美上市,总市值最高时超过500亿美元。 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对美国资本市场缺乏了解,一条由美国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组成的利益链条应运而生。此类生意模式的故事很容易讲述:向中国的创业家们兜售这一特殊的“美国梦”,再向海外投资者们推销中国经济概念和诸如新能源环保之类的产业概念。华尔街的投资者曾经将“Made in China”的公司,即在国外上市、中国注册,或虽在国外注册,但业务和关系在大陆的中国概念股公司的“市场容量”理解为“量化数据”,从而给予它们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溢价,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O10年年底,大连绿诺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诺科技)成为第一家因财务造假在美国退市的中国公司。从调查公司提出质疑到退市只经过了短短的23天,中国概念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其信任危机也由此爆发。 2011年年初,美国证监会基于潜在的财务问题将340家中国企业划入调查范围,给做空的研究机构提供了一份“黑名单”,这其中部分中国企业确实存在若干问题,如:面向国内和国外的财务报表迥异;频繁更换审计师或使用名不见经传的审计师;公司盈利趋于完美,让人难以置信;企业利润保持恒定增长,违反股市波动规律;缺乏分红和反复进行股票及债券增发,公司运营不透明等。 在“猎杀”中国概念股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一条由券商、对冲基金、市场研究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组成的利益链条。市场研究机构专门从事“找瑕疵”的工作,并形成产业链:建立空仓——披露财务造假数据——评级机构调低评级——律师事务所起诉——被“猎杀”公司股价暴跌——做空者卖空获利。 所以随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对这种行为展开整顿,并开始调查个别中国公司是否存在会计违规和审计不严现象,绿诺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也因此暴露。 二、案例回顾 绿诺科技注册成立于2003年2月,是中国环保设备行业一个颇具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专业从事废水处理、烟气脱硫脱硝、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新产品开发、制造和工程安装的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由于产业扩展遭遇资金困境,一时无法满足主板市场的上市条件而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逐年增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呈现出不断严重的趋势,这种趋势不断的阻碍我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成为我国会计界又一亟待解决的问题。若要制约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适当的会计监管,进而实现控制会计造假事件的发生。因此,上市公司的会计监管成为当前理论界所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会计界着重分析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审计防范 一、会计造假的涵义及其构成 (一)会计造假概述 国内相关学者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主要采用了不同的 分类方式。吴联生(2003)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为规则性失真、行为性失真以及违规性失真。李爽(2002)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为无意失真和故意失真两种。有的学者还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为技术性失真、时效性失真以及制度性失真等等。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可以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体分被动性失真和主动性失真。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内容进行解释:(1)被动性失真。被动性失真在一定程度上与行为人的主 观意志没有直接的关系,由于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使

得会计信息在获取的过程中容易被误解,进而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发生。(2)主动性失真。利益相关者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惜采取欺骗的手段进行财务造假,本文主要提到的会计造假就属于会计失真的一种,称为主动性失真。当利益相关者为了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时,将会通过会计信息所生成的报告中进行造假和伪造信息的真实性,进而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会计造假主要的特征如下:所谓会计造假,就是通过伪造会计信息进而隐瞒不正当获取利益的行为,会计造假是主观性的行为,会计造假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虚假信息,进而会给利益相关者带来一定得损失。 (二)会计造假的主体 会计人员是会计造假的主体,也是主要的操作者之一,由于会计人员掌握足够的会计资料,所以会计人员可以轻而易举的就完成会计信息的生成,进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一定的情况下,会计人员由于领导施加的压力和工薪的诱惑,使得会计人员因此而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但是,会计造假行为的主体并不仅仅是指会计人员新型做假账的 行为,包括了参与到会计造假行为的所有人员。根据职位和部门的不同,对于会计造假主体可以是高层管理人员、会计人员、董事长以及监管机构等。 (三)会计造假的表现 (1)资产不实。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高估企业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