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表(二)》教案

《里程表(二)》教案
《里程表(二)》教案

《里程表(二)》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答、独立思考、知识的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里程的熟悉。

4、熟悉里程表的概念,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的里程,即距离。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1、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PPT展示)

老师:同学们,你们都坐过车没?

学生:坐过。

老师:那你们有观察过,汽车的里程表嘛?

学生:没有。

老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里程表吗?

学生1:不知道啊!

学生2:是汽车一天行驶的路程吗?

老师:不是。

学生3:好像是汽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吧?

老师:嗯,是的,就是汽车从开始行驶到现在行驶的距离就是里程。

老师:今天呢,我们就来解决一下有关于汽车的里程的问题。淘气的叔叔是出租车司机,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度数是35千米。淘气记录了数数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

的里程表度数。同学们现在根据PPT上面的每天行驶的里程来讨论一下什么是里程。

学生1:160千米不是星期一行驶的路程,应该是……

老师:星期一出发时读数是35千米,回家时是160千米,160 -35才是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

学生2:我知道了,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就是当天的里程数。

老师:嗯,回答正确。

二、玩中学

带领学生一起做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1题。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2)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更深层次的理解里程的含义。

(3)让学生独立完成。

(4)12月底比6月底多用了多少度电?同学们再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多用呢?有哪些原因呢?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的第2题和第4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三年级《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 公议小学:xx教学目标: 1.结合“汽车里程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并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培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的好奇心,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重难点: 重点:掌握里程表读数表示的意义。 难点:解决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构建新知 (一)解决问题一: 1、回顾交流,我们在学习“火车里程表”时,学会了利用路线图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在线路图上标出地点、距离和问题,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进而解决问题。 2、出示主题图,师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重点理解每个数据的意义,即:表中每个数据都是当天的里程数与以前的里程数的总和。 (二)解决问题二:

1、你能试着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每个数据的意义吗?学生试着画一画。 2、展示淘气画的“线段”示意图,同桌议一议,交流自己的理解。 3、集体交流,问:图中的35千米是什么意思?星期一的160千米包括哪两个数据?图中星期一表示的是哪部分,实际上行驶的是160千米吗?是多少?表中的星期三的555千米是什么意思?是星期三就行驶了555千米吗?图中的哪一部分表示星期三行驶的路程? 4、学生模仿着画一画,进一步理解。 5、总结:通过刚才大家对“汽车里程表”的理解,你觉得怎样计算每天行驶的路程呢?(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就是当天行驶的里程数) (三)解决问题三: 1、提出问题:淘气的叔叔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你有什么好办法比较出来? 2、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思考过程。书中呈现的第二种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 要让每个学生参与。 二.巩固新知 1、P27第1题:教师解释单位千瓦时就是平时所说的“度”,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画出线段示意图,说一说每个数据表示的意义。⑵小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⑶小题可让学生思考怎样解决最简便。 2、P27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 3、P27第3题:学生要理解“再行驶”的含义,再独立解答。 4、P27第4题:学生注意区别这个里程表与汽车里程表的区别,理解题意,独立尝试解决。

二年级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二年级寒假期间安全教育 二年级陈兵风 【活动目的】 1、切实加强冬季,尤其是春节期间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2、向学生进行防冻、防火、防盗、防骗、防交通事故等安全防范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防止学生遭受人身和财产损失。 【活动形式】 师讲述,生理解议论 【活动过程】: 为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为了大家过一个愉快而又充实的寒假。彻底杜绝元旦假期期间学生一切非正常事故的发生,请大家遵守以下规定: 一、外出活动及交通安全 1、不到水库、机井、塘坝、水窖、河道沙坑等地方滑冰。恶劣天气不在危险建筑物、大树下避雨雪、不玩火、学会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等安全常识。 2、不到悬崖、陡坡、易塌方的沙、土坑等地方玩耍,不攀爬树木、高大建筑物等。 3、不在危险的地方玩耍,不做任何带有危险性的游戏,及时远离危险因素。

4、不打架斗殴,不搞恶作剧,不做有损自己和他人的事。 5、外出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骑自行车上路,不乘坐无证车,不乘坐酒后驾驶的车辆,出行注意交通安全。 6、未经家长同意,一律不准私自、探亲、访友,离家时一定要与父母打招呼。 7、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不做任何损害老百姓利益、危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情。 二、饮食卫生安全 1、不饮用不卫生食物,不喝生水,不吃凉饭菜,元旦期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暴食暴饮。 2、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3、不食用三无食品。 三、用电用火用气等方面的安全 1、掌握安全用电常识,不随便触摸电器设备。不靠近有电电源,不随便动各种插头,不撕拉乱接电线。使用电器需由家长指导。 2、掌握正确使用液化气常识,不单独开液化气炉灶,预防煤气中毒。 3、不玩烟花爆竹等危险物品。不玩火、远离火源,注意消防安全。 四、社会公德方面 1、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不做任何损害老百姓利益、危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情。

一年级开学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开学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开学安全教育教案 一年级开学安全教育教案 【1】一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以学校安全工作要求为基准,以确保学校财产、师生生命安全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人人有责”的方针,为进一步抓好安全教育工作,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安全,把“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落到实处,切实抓好安全教育工作,特拟定本计划。 一、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班级管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安全教育。从小事做起,对学生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导之以行,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二、具体措施 1、利用地方课程时间,带领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里有关安全教育的各项规定,增强学生学习、执行规范守则的自觉性。抓好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2、围绕“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的主题,开展上放学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上放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要在便道上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3、强调课间文明休息,教育学生不在教室、校园里追逐打闹;有次序地进出教室;没有老师允许不随便出校园;不攀爬危险的高处;不可从高处随便跳下。 4、不能带刀或其它尖锐器物等危险物品到学校,使用刀、剪等用具必须有家长或老师的陪同。

5、上体育课或课间休息时要避免运动受伤,在运动或游戏时,教育学生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碰撞;不做危险性游戏。 6、教育学生不在校园内外玩水、玩火。 7、上课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铅笔,不用铅笔戳同学;教育学生同学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文明相处。 8、每天注意饮水卫生,教育学生不喝生水; 9、每天放学,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要认真做好护送工作; 10、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11、学生之间发生伤痛之事应立即去治疗。 12、经常检查电线开关、线路,保证正常使用; 13、经常查看校门口动态,使学生上学、放学安全,家长放心。 14、凡大扫除、劳动课,班主任应亲自在场,督促学生注意安全。 15、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冬季用煤、用火的管理,养成人走关门、断电、灭火的习惯。 16、严禁学生结伙外出,严禁进网吧,严禁私自下河游泳。 此外,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随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让学生在安全愉悦的校园环境中学习,让家长放心,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一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第一课上学和放学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使学生平安上学和放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学一年级安全教育教案: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有的同学能够独自一个人或者和小伙伴上学、回家了,但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有很多的危险,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二》教案1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 《里程表(二)》 本节课是应用有关加减法的知识,继续解决“里程表”中所隐含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读图的能力,与上节课不同的是“里程表的起点不是零”。 主情境图呈现了淘气的叔叔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的汽车里程表读数, 表格中的数据表示的是这辆汽车每天行驶的里程,也包括以前行驶的里程。虽然数量关系很简单,但是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很少遇到这样的事情缺少这方面的经验,所以读懂 “里程表”中每个数据的实际意义(尤其是非零起点),依然是本节课的难点,教材在编排上仍然突出了用画直观图的方法来理解题意。 【知识与能力目标】 结合“火车里程表” ,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并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读懂“里程表”中每个数据的实际意义。 相应课件。

【情境导入】 1、(出示情境图)师:淘气的叔叔是出租车司机。淘气在出租车里程表中发现了数学问题,你也想研究吗? 2、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研究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揭示并板书课题——里程表(二)。[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索新知】 1、师:认真阅读观察,从表格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表格中的数学信息。 3、师:你能用图表示中表格的信息吗?自己先试一试,再和同桌交流。 4、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不同想法。 5、(出示淘气画的图)师:淘气根据题意也画了一个图,你能看懂吗?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什么? 6、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就是当天行驶的里程数。 7、师:根据图和表格,你能知道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吗?自己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8、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分析:(1)、怎样计算每天所行的里程数? (2)、估一估哪些天行驶的里程数多? (3)、实际算一算哪天所行的里程数最多。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经历读表、画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切实让学生明确起点不是零的里程表中蕴含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应用】 1、练一练第1题: (1)、学生读表、画图、计算。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本月底的电表读数减去上月底的电表读数就是本月用电的度数。 2、练一练第2题: (1)、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2)、集体订正,明确结果。 3、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集体交流时,教师引导明确方法与结果。 4、练一练第4题:(1)、学生读表、计算。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表中记录的每天行驶的里程数。星期五晚上到家里的里程表的读数等于星期一出发时的里程表读数加上这一周五天行驶的路程。

二年级开学安全教育教案

二年级开学安全教育教 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二年级开学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的:“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4、让学生学习安全知识,保证校内活动的安全。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讨论以下问题: 1、你们在使用学具时发生过那些危险?还有哪些不够安全的,如何防止危险? 2、课间活动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 3、你们在体育课上的着装安全吗?你参加的哪些运动具有危险性呢? 4、你知道参加校园劳动时,应当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吗? (二)学生进行选择题比赛 1.下课了,不能干什么: ①打球。②追赶打闹。③跳绳。 2.哪些东西不准带进校门: ①皮球。②三角尺。③利器、易燃物品。 3.哪种行为不对: ①跳高、跳远。②攀越围墙、滑楼梯。③翻单杠、荡秋千。 4.上下楼梯怎样行: ①右行。②左行。③左右行都可以。 师说:同学们都很聪明,那就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自觉遵守安全规则。 (三)小组学习自救常识。 1、参加室内活动,要牢记安全出口的标志及方位。遇到火灾不慌乱,服从指挥,保护要害,弯腰撤离 2、人混乱时,要靠在墙壁或固定物,加强自我保护。

3、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 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4、如何加强教室安全? 要注意教室的安全。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贵重物品带在身上,不能给小偷有可之机;不要把球带到教学楼,在教室楼的走廓上踢,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5、你不认识的人自称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将你接走,你怎么办? 先让班主任与家人取得联系再视情况而定。 6、安全小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 “119”----火警“110”----报警 “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 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着特征。 (四)教师小结 学校安全人人讲,安全学校个个赞。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五)作业:检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写下来,并说说如何注意。

一年级开学安全教案两课时完整版

一年级开学安全教案两 课时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年级“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一年级(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校园安全——意外伤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在学校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意外安全事故以及导致这些事故的原因;(2)了解有哪些行为容易导致校园意外伤害。 2、过程与方法:课件演示法、讲授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养成学习、生活、娱乐的好习惯,逐步培养自律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了解校园内有哪些行为容易导致意外伤害;了解如何避免校园内的意外伤害;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安全与卫生生活习惯,逐步培养自律习惯。 教学程序结构:总——分 一、介绍在校园中易发生的危险包括哪些版块: 踩踏、意外伤害、食物中毒、火灾、坠落等。 二、意外伤害

1、教师按照PPT的幻灯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在校园里一些容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意外伤害”,(意图:无知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及“意外事故”所带来的伤害有哪些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是可以引起学生对“意外伤害”的重视,从而顺势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①踩踏: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一学生跌倒,骤然引发拥挤,造成多人受伤。 ②意外伤害:学生闹矛盾互相扔石头,导致头部砸伤; ③意外伤害:学生拿着铅笔、书本等物品打闹,导致眼睛受伤; ④意外伤害:学生在教室、连廊追打。导致头部撞伤; ⑤意外伤害:学生到建筑工地上去攀爬高处水管,摔下之后导致胳膊骨折; 2、哪些行为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①进出教室无序和推挤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②在教室和走廊奔跑、追逐打闹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③上下楼梯时奔跑、推挤、冲撞等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④叠罗汉、打架斗殴、玩危险的游戏、从护栏上滑下等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⑤攀爬窗户和从窗户上往下扔东西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⑥攀爬围墙、护栏等高处或从高处跳下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3、良好的安全习惯有哪些? ①楼道安全习惯:上下楼梯有秩序、靠右行走不要跑、遇上拥挤主动谦让; 4、熟读课间安全七字歌。 一年级(第二课时)

里程表1

里程表(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答、独立思考、知识的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里程的熟悉。 4、熟悉里程表的概念,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的里程,即距离。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概念。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都做过车没? 学生:做过。 老师:那你们有观察过,汽车的里程表嘛? 学生:没有。 老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里程表吗? 学生1:不知道啊! 学生2:是汽车一天行驶的路程吗? 老师:不是。 学生3:好像是汽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吧? 老师:恩,是的。就是起床从开始行驶到现在行驶的距离就是里程。 老师:今天呢,我们就来解决一下有关于汽车的里程的问题。淘气的叔叔是

出租车司机,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度数是35千米。淘气记录了数数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度数。同学们现在根据PPT上面的每天行驶的里程来讨论一下什么是里程。 学生1:160千米不是星期一行驶的路程,应该是........。 老师:星期一出发时度数是35千米,回家时是160千米,160 - 35才是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 学生2:我知道了,用当天的度数减去前一天的度数,就是当天的里程数。 老师:恩,回答正确。 二、玩中学,带领学生一起做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1题。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2)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更深层次的理解里程的含义。 (3)让学生独立完成。 (4)12月底比6月底多用了多少度电?同学们再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多用呢?有哪些原因呢?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的第2题和第3题。 四、课堂总结。

二年级下--安全教育教案

二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 第一单元安全时刻记心间 不要再旋转门附近玩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提醒学生不要再旋转门附近玩耍。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有多少同学去过商场?你认为在商场内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二、新授: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1、如果和父母走散,最好站在原地等待,他们会回来找你的。 2、不要在旋转门附近玩耍。 3、不要把手伸进旋转门的夹缝中。 4.不要在机场、商店、旅馆等地方的玻璃墙附近玩耍,玻璃容易破碎,很容易受伤。 5、在通过旋转门时,要跟上大人的步伐,小心被旋转门打到。五、 三、小结 在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合要紧跟大人,不要随便乱跑,不要靠近旋转门。 用完洗手间要洗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养成吃xx前先洗手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出示课件 这位同学为什么会肚子疼呢? 二、新授: 生:因为他上完洗手间没有洗手,还用手抓东西吃。分享讨论成果: 1、要养成吃xx前先洗手的好习惯。 2、上完洗手间要冲水。如果忘记了冲水,不但会有难闻的气味,也容易滋生细菌,招引苍蝇等昆虫,影响干净的环境。 3、我们的双手每天接触很多东西,会沾染各种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如果没洗手就吃东西,会引起肚子疼、腹泻等症状。五、 三、小结 饭前便后要洗手,否则会将病菌带到肚子里,我们要做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第二单元在家里 过期食品吃坏肚子 教学目标 懂得日常生活中有关饮食方面要注意的问题,培养饮食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学生平时吃xx看保质期吗?

二、新授。 教师讲解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安全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应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性。 2、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农药、杀虫剂等,如果食用前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味道会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6、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三、总结。 健康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看清楚吃的东西是否变质。 指甲里的细菌 教学目标 懂得日常生活中有关饮食方面要注意的问题,培养饮食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2021年小学一年级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精选」 小学生应该了解最基本的自我保护。下面是由应届毕业生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小学一年级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到您! 1.让学生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___老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的快乐。 2.知道上课要遵守纪律,做到坐姿端正、专心听讲,主动举手发言,声音响亮。 3.熟悉校园,教育学生爱校、尊师,为自己成为一名小学生而骄傲。 教学重点:师生初步熟悉,了解学校生活。 教学难点:学生能言行合一,逐步养成习惯,做到主动自觉。 教学准备:幻灯儿歌

1.静听上课 ___,养成良好预备习惯(教师提前1分钟,面带微笑走上讲台。)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再过一分钟,我们就会听到上课 ___了,让我们静静地等待吧。(孩子们静静地倾听。) ___响过,师:这就是上课 ___,多响亮呀,它告诉我们:上课啦,上课啦,小朋友们坐好啦!身子快挺直,小手快放好,眼睛看前方,小嘴不吵闹。(教师示范,表扬做得好的孩子) 师:小朋友们可真会聪明,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坐得多端正,听得多专心,对啦, ___响起来,我们的心儿静下来,笑容露出来,快乐的学习开始啦! 2.通过识字、复习汉语拼音,进行教师的自我介绍。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你们的班主任,也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故作神秘)想不想知道我叫什么名字?我的名字里有三个字,我把它写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上自己的名字)小朋友,这就是汉字,读什么呢?不认识?没关系,我只要给它注上拼音,你们就知道读什么啦!(在名字上注上拼音)请几个小朋友读一读。小朋友的拼音学得不错呀!知道老师名字的小朋友举手,都知道啦?真了不

二年级下册安全教案

安全教育二年级下册 教案 授课班级:二(1)、(2)班 授课教师:王晓云

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读新闻、模拟表演、交通安全知识抢答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能力目标: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知道自己在道路、乘车、乘船、乘飞机以及铁路道口应怎样做。 3、情感目标: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知道自己在道路、乘车、乘船、乘飞机以及铁路道口应怎样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看图片,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2、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二、新课过程: 1、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2、让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3、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如: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 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过马路应怎样走? 小学生过马路为什么要戴小黄帽? 乘车、乘船、乘飞机应注意什么? 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三、课堂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1、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性,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2、通过学习,了解火灾发生原因、火灾易发地点以及火灾现场自救、逃生办法等知识,提高消防意识; 3、学会简单的火场逃生方法,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了解火灾发生原因、火灾易发地点以及火灾现场自救、逃生办法等知识,提高消防意识,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出示一组2010年全国火灾事件的新闻。 二、教学过程 1、同学们,看到这些录象和数字,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2、消防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十分的重要,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将无可挽回。如果我们多掌握一些知识,防患于未然,那么我们都将会多一些生存的机会。 3、请大家再次仔细阅读这些新闻稿,联系你们平时听到的、看到的,想一想在哪些场所容易发生火灾?为什么? 4、从大家刚才的发言中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发生火灾的原因。 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用火不慎、玩火、吸烟等;除此之外还有人为放火、电气、违章操作、自燃、雷击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风灾等引起的火灾。 5、面对这么多的原因,我们能预防的有哪些呢? ①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②保持冷静寻路逃生 ③毛巾妙用过滤烟素 ④明辨方向逃离火场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里程表二教案

里程表(二)。(教材第26~27页) 1.在具体情境中,综合复习三位数的加、减法,并复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体会数学的奥妙,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重点: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里程表中的学问。 课件。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与火车里程表相关的问题,你们会看汽车的里程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汽车里程表的问题。 【设计意图:暗示学生都是关于“里程表”的问题,可能有相通之处。】 师:淘气的叔叔是出租车司机。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5千米。淘气记录了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请看下表,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情境图) 生:我知道了星期一里程表的读数是160千米;星期二里程表的读数是350千米;星期三里程表的读数是555千米;星期四里程表的读数是745千米;星期五里程表的读数是955千米。 师:星期一是行驶了160千米吗?为什么? 生1:160千米不是星期一行驶的,这是星期一收车回家时里程表上显示的读数,不是这一天行驶的路程。 生2:星期一出车时里程表上显示的读数是35千米,收车回家时是160千米,收车时的读数减去出车时的读数的差才是这一天行驶的路程,即160-35=125(千米)。 师:既然都是里程表,我们能不能借鉴研究火车里程表时画图的方法,来研究汽车的里程表问题呢?试一试。 学生尝试根据题意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下面是淘气根据题意画的一个图,跟你画的一样吗?你能看懂吗?与同伴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淘气画的图) 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说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从图中容易看出出租车星期一出发时读数是35千米,回家时是160千米,160-35就表示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 ?我知道了,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就是当天行驶的里程数。 …… 师:请自己算一算每一天行驶的里程数,然后说一说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生1:我先估计了一下,星期三、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都超过了200千米,我们可以分别计算出这两天行驶的里程数555-350=205(千米),955-745=210(千米);然后作比较,205千米 <210千米,所以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生2:我是分别计算了每天行驶的里程数,160-35=125(千米),350-160=190(千 米),555-350=205(千米),745-555=190(千米),955-745=210(千米);然后作比较,发现是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看汽车里程表的方法同看火车里程表的方法是一样的。汽车里程表上的读数其实就相当于从出发(0起点)到结束(当天终点)的距离,而相邻两天里程表的读数差,则是这一天汽车行驶的里程数。】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谈收获、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一节课的内容,既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里程表(二) 出发到结束的距离 相邻两天里程表的读数差是这一天汽车行驶的里程数。 1.细心研读教材,利用“从哪里到哪里多少千米”和“里程表读数与行驶里程数、电表的读数与用电量”知识的相通之处进行迁移教学,降低教学难度,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2.借助“北京—西安”的路线图比较形象地理解所求问题,迁移到通过“里程表的转动”及“电表的转动”来展开丰富想象进行比较抽象的理解,它们的思路是一致的,直观地演示将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支撑,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画图分析题意,从而帮助学生理解。 A类

二年级开学初安全教育教案

三年级开学初安全教育教案 2017.8.28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2、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3、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三、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 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 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五、安全教育总结 新学期开学以来,为提高二年级一班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上好新学期第一堂安全课: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紧扣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育: 一是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时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病车等。 二是教育学生谨防发生在身边的伤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学生平时严格遵守《守则》《规范》,远离学生伤害事故。 三是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严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传染病的发生,若有发烧症状的及时自觉就医等。 给学生上的安全第一课,坚持安全第一,落实安全措施的原则,着重进行防水、防电、防火、防毒、防骗、防病等知识的宣传及交通法规、卫生知识、安全常规等知识教育,切实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安

小学一年级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一年级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一年四班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是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了解校园安全隐患。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件的教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安全意识,养成学习、生活、娱乐的好习惯,逐步培养自律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学习和生活习惯,逐步培养自律习惯。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 教具准备:收集资料、准备案例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生命色彩》。 2.教师:安全可贵,是安全捍卫着我们的生命,是安全在维护我们生存的权利。的确,安全与生命息息相关,连在一起,不可分离。安全,是我们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是每位学生、家长、老师共同的希冀,安全与个人、与家庭、与学校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一如继往,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二、例举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请学生例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教师强调: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①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③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④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⑤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⑥上下楼靠右行。 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①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③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④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年级数学《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汽车里程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起点非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1、读懂"里程表"中每个数据的意义(尤其是非0起点) 2、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会画线段图和读懂线段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分散难点: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吗?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 师:现在羊村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羊羊运动会,你想看一下吗?(想)下面要进行的是100米的比赛,下面有请喜羊羊和懒羊羊上场,你预测一下谁会赢?为什么? 师:比赛现在开始,最后谁获得了冠军?你认为公平吗? 师:如果用一条线段来表示喜羊羊所跑的路程呢?你认为起点是多少?(0米)终点是多少?(100米) 师:如果用一条线段来表示懒羊羊所跑的路程呢?你认为起点是多少?(60米)终点是多少?(100米)

仔细观察这两条线段图,你发现了什么不同?你能算出喜羊羊跑了多少米?100-0=100 懒羊羊跑了多少米呢?(100-60=40)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 淘气的叔叔是出租车司机,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5千米。淘气记录了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 (1)师: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读懂了题目的意思吗? 师:里程表读数是35千米是什么意思?这里的160千米表示什么意思?350千米表示什

么意思? 师出示直观图,分别介绍35千米和160千米是什么意思? 你能用一条线段图表示星期一走了多少千米吗? (生画图)学生汇报,教师演示 通过线段图,你知道如何求星期一走了多少千米?(160-35=125千米)(2)你能再画一条线段表示星期二走了多少千米吗? (生画图)学生汇报,教师演示 你如何求星期二走了多少千米?(350-160=190千米)

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集

第二课:家庭生活安全 【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教学重点】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难点】能够自我保护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给学生讲述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提高学生警觉。 2.读文,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3.交流: 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 ①烧水时; ②使用高压锅时; ③煤气、燃气器具的使用; ④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⑤家人触电时采用的措施; ⑥使用电风扇、洗衣机时; ⑦不要在居室、和阳台上追逐打闹;

⑧不要将钮扣、珠子、图钉等东西含在嘴里,说笑吵闹; ⑨不要拿道具比划、打闹; ⑩不要拿飞镖、棍棒等互相打斗; 4、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 玩小动物应注意的问题; 皮肤出血时的处理; 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 独自在家时怎么做; 发现屋内有效透时: 不能按时到家是怎么做; 课间活动怎么做; 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5、模拟练习: 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比如,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课间活动怎么做…… 分组练习。 6.总结: 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第三课:校内活动安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校内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在校内应注意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2、使学生明白在学校我里参加游戏、运动、劳动等活动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险的发生。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明白在学校我里参加游戏、运动、劳动等活动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险的发生。 【教学准备】 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校内发生的不安全事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1.给学生讲述最近在学校内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引起学生的重视。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对照自己是还有上述行为。 3、交流:自己以后该怎样做。 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 ?上体育课时; ?同学之间相处时;

小学一年级开学安全教育教案

2018年小学一年级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校园用电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①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③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④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⑤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⑥上下楼靠右行。 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①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上课。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 ③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食品安全教育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过保质期、标识不全的食品。 2、不光顾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 3、春夏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故尽量不要进入空气混浊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禽类。 4、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居室的空气流通和环境卫生;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横过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2、行人靠右走,注意观察来往车辆。 3、学生骑车时不载人载物。 4、12岁以下学生不骑车去学校。 5、恶劣天气下不骑车。 6、学生在上下学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玩耍。 7、乘坐校车要排队,不在等车时追逐打闹,不坐校车或请假时要向跟车老师请假。 五、防溺水安全教育 1、如何防溺水?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

里程表(一)教学设计(公开课)

里程表(一)教学设计 峡口小学师会林 教学目标: 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从里程表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并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里程表,熟练运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难点: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乘小火车取畅游祖国的山山水水,在这一路上,你会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会找到很多有趣的问题,想出发吗? 二、讲授新课 (一)相邻两地间的路程 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PPT课件出示:北京至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呢?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要想解决保定到石家庄的路程需要知道那些信息呢?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3.汇报展示 (1)谁来展示你的想法? (2)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各城市之间的路程吗?(二)相隔两地之间的路程 1.提出问题。 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在上图中画一画,算一算。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3.汇报展示 (三)根据算式说出是那两个城市间的距离 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呢?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25页练一练习题。 四、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里程表(一) 1.277—146=131(千米) 答:保定到石家庄有131千米。 2.689—146=543(千米) 答:保定到郑州有543千米。

三年级数学《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文章 来源xx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汽车里程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起点非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读懂里程表中每个数据的意义(尤其是非0起点) 2、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会画线段图和读懂线段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分散难点: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吗?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师:现在羊村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羊羊运动会,你想看一下吗?(想)下面要进行的是100米的比赛,下面有请喜羊羊和懒羊羊上场,你预测一下谁会赢?为什么? 师:比赛现在开始,最后谁获得了冠军?你认为公平吗? 师:如果用一条线段来表示喜羊羊所跑的路程呢?你认为起点是多少?(0米)终点是多少?(100米) 师:如果用一条线段来表示懒羊羊所跑的路程呢?你认为起点是多少?(60米)终点是多少?(100米) 仔细观察这两条线段图,你发现了什么不同?你能算出喜羊羊跑了多少米?100-0=100懒羊羊跑了多少米呢?(100-60=40)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 淘气的叔叔是出租车司机,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5千米。淘气记录了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 (1)师: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读懂了题目的意思吗?

师:里程表读数是35千米是什么意思?这里的160千米表示什么意思?350千米表示什么意思? 师出示直观图,分别介绍35千米和160千米是什么意思? 你能用一条线段图表示星期一走了多少千米吗? (生画图)学生汇报,教师演示 通过线段图,你知道如何求星期一走了多少千米?(160-35=125千米) (2)你能再画一条线段表示星期二走了多少千米吗? (生画图)学生汇报,教师演示 你如何求星期二走了多少千米?(350-160=190千米) (3)你能用一条线段表示星期三走了多少千米?星期四呢?星期五呢? (4)教师完善线段图,合并成一条线段图。 师:你能看懂吗?要想求星期一走了多少千米?怎么办?星期二走了多少千米呢?星期三呢? 总结:当天走的里程数=当天的读数-前一天的读数 (5)解决问题: 哪一天行驶的路程最多?该如何求呢?学生说完方法 学生练习教师请学生上台板演。 教师趁机介绍第二种解法 (6)比较联系 师:前两天,我们学习了里程表(1),与今天学习的里程表二有什么区别?(起点不同,但是算法相同,都是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得到当天的里程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课本第27页练一练的第1、4题 四、本课小结内化知识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文章 来源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