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知识-河流景观设计案例

建筑知识-河流景观设计案例
建筑知识-河流景观设计案例

河流景观设计案例

仁者乐山,智者享水,亲水是中国永恒的主题。现代景观设计既要突出风景,又要尽量保持河流原有的生态,类似于河岸和河底的浸泡、冲刷和淤泥。这些自然生命力的表达应该允许它们的存在,并为生物创造多样化的环境地带.

仁者乐山,智者享水,亲水是中国永恒的主题。现代景观设计既要突出风景,又要尽量保持河流原有的生态,类似于河岸和河底的浸泡、冲刷和淤泥。这些自然的生命力表现形式应该允许它们的存在,为生物创造多样的环境条件。

1项目背景

1.1位置

丹阳位于长江下游,水资源丰富。大小河流110条,总长度603.33公里,骨干河流19条,总长度229.43公里.其中,建都河北起于丹阳南门与香草河交汇处,全长22km,城区段从香草口至122省道,全长1200m,本案位于丹阳市鄢陵区。河流南北走向,北端连接南二环,南端连接振兴路。全长约920米,河两岸景观面积20 ~ 35米,总景观设计面积5万平方米。河道面积3万m2。

1.2历史和文化

编制沿革:丹阳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丹阳有人类活动。战国时建立丹阳,后云阳划归云阳县。不久又改称曲安县。乾隆元年(758年),改称丹阳(阳)县,沿用至今。

文化与文物:丹阳有6000年的文明史。历史上人文荟萃,民间文化艺术也丰富多彩。民谣,民间传说,曲艺剧等。在民间很受欢迎,并广为流传。具有地方特色的丹戏是一种优秀的地方戏,吸取了民间艺术的精华。

丹阳有很多文物。因此有“江南文物之国”的美称。

还有一个关于建都河的美丽传说。据说周袁俊在金代把简扔在这里,变成了简牍。唐代建州以屈阿命名,可见金代有建都河。有句诗说:“浮山荒废之时,谁来传简之名?”望斜日,诗景生烟。"

1.3现状分析

1.3.1基础分析。建都河全长1200米,该方案位于丹阳市鄢陵区,河流南北走向,北端连接南二环,南端连接振兴杜鹤路,全长约920米.建都河设计正常水位标高

2.1m,洪水水位4.5m,历史最高水位6.5m,振兴路以北部分地区已建挡土墙高度 6.5m,挡土墙其他部位填土高度与挡土墙相同。河两岸土地类型为居住用地。

1.3.2存在的问题。挡土墙过于裸露和笔直,在功能上可以满足防洪的需要,但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削弱了河流本身的净化能力,还有一些视觉效果较差,不能与周围景观环境紧密联系,不利于城市品位的提升。

建都河长期淤积,污水停滞;汛期和旱季差距较大,存在安全隐患。护岸形式单一,生态效果差,不与水有机结合无法营造亲水性绿地;这片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却没有通过各种手段得到很好的

展示。缺乏文化吸引力。

1.4设计理念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目标和规划原则:通过引入先进的理念和高质量的设计,在发展历史风貌、保护生态环境、整体设计、人性化设计等基本规划原则的指导下

建都河作为丹阳市主要内河之一,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由“简”而生,因“简”而得名。

该方案以“流水浮于舟,竹简点缀云帆”为创作主题,以建都河古老的历史文化为景观设计背景。景观元素采取河上游舟和古竹简、木简的形式,提炼为小品或树篱的造型主题。和谐与自然的意境通过自然园林结合流畅舒展的现代构图形式来表现,创造自然、生态、人文

2.2设计原则

2.2.1场地适宜性原则。(1)充分反映地形特征和基地条件的可用性。充分体现滨水公共空间的亲水性。充分关注海岸线边缘景观的丰富性。

(4)充分体现丹阳的时代和地域文化。

2.2.2突出功能的原则。以人为本,强调市民的舒适、愉悦和参与:为公共娱乐、娱乐、运动和休闲创造一个开放的空间。

2.2.3语境原则。充分利用历史文化景观资源,展现滨水开放空间的景观特色。

2.2.4生态优先原则。强调自然因素的生态适应性和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种植大量抗性本地植物,形成可持续的自然群落景观。

2.2.5经济合理原则。通过滨水景观设计提升周边房产价值。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和垂直坡度,在尽量减少地形改善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营造丰富多样的滨水景观。功能和景观设施应考虑观赏性、实用性、简洁和易于实施和管理。植物造景尽量少用珍稀树种,充分发挥乡土树种的景观潜力。

2.3景观结构布局

轴线:河流生态水轴线。曲流河就像一条灵动的玉带,以水为轴,把沿河的景色串联起来,达到了移步换景的自然效果。由于水与土地的沟通,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活跃,优化了周围的生活环境,形成了空气清新的走廊。在设计中,建议加强水的生态性。

两带:滨水景观绿化带。草图和人的聚集空间的合理设计可以增加人与生物的互动,同时可以很好地利用和保护滨水空间的生物多样性。两翼:位于滨水绿地与主要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视觉导向景观。多点:分布在滨水绿地的多个景观节点。

2.4垂直设计

我们在加强建都河岸线线性变化的基础上,刻意描绘滨水地区的地形空间,深入细致地研究微地形和坡地,逐步推敲地形等高线,使其呈现起伏的自然形态,确保汛期4.2~4.5m以下高度地形无冲突。

充分利用地形开辟景观廊道,通过自然风光尽可能增加空间的波动性,增强环境的趣味性,结合一些滨水景观元素,如绿化、景观小品、雕塑等,力求形成高低滨水的天际线,达到流畅与突出的结合。基于滨

水区线性的内在秩序,以延伸的水体为风景线,形成从前奏、高潮到结尾的视觉走廊。

2.5流量分析

该方案强调了交通流线的合理性。在可行的条件下,对滨水绿带道路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大幅增加地块内的步行交通线路;亲水空间的可达性可以通过木栈道、步道、踏步等方式解决。同时在主节点空间设置一个步行广场。

2.6河流平面线性分析

目前河流平面线比较直,给人一种平淡的视觉感觉。为了给居民创造一种美好的心理感受,我们对rev进行了改造和设计

建都河设计正常水位标高为2.1m,洪水水位为4.5m,历史最高水位为6.5m.

对于海拔2.1~4.0m的景观,我们主要通过水下种植槽的方式种植水生植物,创造滨水景观,激活滨水效应。对于标高在4.0~4.5m范围内的景观,我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在硬质景观上,选择经济耐用的材料,如混凝土膜、卵石、水洗石、预制砖等铺装材料,以及石座。(2)选择了大量的耐水湿植物品种,如大葱、香蒲、芦苇、池杉等。这样即使在每年的汛期,不仅可以使滨水景观保持良好的形态,而且不会因为水流的冲刷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特殊设计

3.1绿化设计

3.1.1设计原则: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滨水绿化树种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耐水湿能力,这是滨水植物造景的基础。了解滨水植物的抗水抗湿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水分和湿度抗性最强的树种是垂柳和池杉。耐水湿能力强的树种有栀子和乌桕。耐水湿能力中等的树种:圆柏、水杉、竹子等。根据河道两岸景观功能的需要,因地制宜,树、灌、草有机结合,苗木密集搭配,形成多层次的绿色景观空间。乡土树种占优势,体现地域特色。对于沿河的植物配置,我们尽量选择丹阳地区的乡土树种,如银杏(丹阳市树)、金桂(丹阳市花)、樟树、桃花、樱花等。打造能体现丹阳地方特色的绿色景观。经济适用。为了美化河流景观,应选择抗性强、生长好、景观效果好的品种。

3.1.2绿化设计目标。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充分体现植物品种在功能和景观上的统一性。注重季节变化,以达到“人在绿中行走,水在花中流动”的景观效果。

3.1.3树种规划。植物品种和规格的选择应“因地制宜”、“适树”,遵循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景观生态学的要求。

该河流绿地景观植物的选择,是为了塑造符合丹阳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地域特色的滨水绿化景观,以耐水植物品种为河流整体绿化的出发点,考虑不同休闲空间的功能和景观需求,设置一定的景观石和斑木,努力实现“四季分明、特色突出、四季常青、三季开花”的绿化格局。

3.2景观照明设计

汛期水位4.5m以下,本次电气设计暂不考虑照明。

(1)灯具的选择与开放空间的活动水平有关。局部运用动态效果,强调活力。照明范围,避免“光污染”。使用低能耗,避免能源浪费。耐用,易于维护。

3.3路面设计

设计原则:(1)考虑耐用性,节约维护成本。防滑处理,提高雨天安全性。(3)简约大方的现代地面覆盖材料与凸显自然风格的材料相结合。现代节能生态材料技术的应用。道路和广场的分级设计。

4结论

滨水区空气清新,景观视野开阔,能见度高。沿着滨水区形成连续的公共绿化带,强调场所的公共性、功能内容的多样性、水体的可达性和滨水景观的生态设计,最终形成城市防洪疏浚的景观河、滨水绿色生态走廊、舒适的滨水开放空间、人们休闲交流的花园、历史文脉和城市风格的展台。

大学校园河流景观设计规划

大学校园河流景观设计规划 一 建筑 如严格控制建筑与水体边缘的距离、建筑的高度、建筑的形态甚至表面的材料,这些因素在保持观景视线的连续性、与景观的融合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功能的立体化 功能的立体化即指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它是一个复杂的环境载体。 1) 美学欣赏的需要首先需要强调出人们视觉上的立体层次感。 2) 水体与滨水区的立体化,即亲水空间的立体化,成功的滨水开发项目,无一例外的将直接沿着水体的部分开辟为步行 道,同时可以在局部设置亲水空间。如使用多级台阶,让人很容易接触到水。 3) 滨水区内室内外空间,滨水区的景观设计中人们需要一些庇护休 憩的建筑。在国外有许多临水的咖啡馆,将室内空间不知不觉地引向室外,将室外空间特征导入室内。总结而言即为自水面到陆地从低到高依次排列 目前很多河道的生态环境一直得不到改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硫磷等有害物质含量增加;河道中基本无生物繁殖,微生物、水生动物、植物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小;水中含氧量少,生物生长环境恶劣;硬化的驳坎护岸破坏了河岸与河床之间生态系统的联系。所以生态化

治理首先要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染源,清淤换水,提高水质,其次种植水生湿生植物,重建生态护岸,使河水与地下水能够互换沟通,提高水体的自洁能力。 河道线型设计 从工程角度,自然曲折的河道线型能够缓解洪峰,消减流水能量,控制流速,所以也减少了对下游护岸的冲刷,对沿线护岸起到保护的作用。退地还河、滨水地带的恢复,使得设计人员在河道断面设计上留有选择的余地,也不需要采用高强度的结构形式对河滨建筑进行保护。顺应河势,因河制宜,无疑在工程经济性方面也是有利的。 河道断面设计 河道断面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河道的主导功能、土地利用情况之外,还应结合河岸生态景观,体现亲水性,尽量为水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创造条件。 河道护岸形式 传统的河道护岸在材质方面大多采用混凝土及浆砌块石等硬质材料,整个护岸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犹如给河道穿上了一层盔甲,只考虑了河道的安全性,却忽视了对河流环境和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及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在建设生态河道的过程中,河道护岸是否符合生态的要求,是否能够提供动植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是否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是设计者应该着重考虑的事情。生态护岸应该是通过使用植物或植物与土工材料的结合,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减轻坡面及坡脚的不稳定性和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项目建设综述 城市环境条件及人文背景分析 建设用地自然条件及河流流域分析 地域文化分析 1、自然条件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广西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中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亚热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适合植物生长,所谓“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奔放”,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南宁历史悠久,各族人民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宁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广西黄金旅游带的中心部分,壮丽的边关风采、浪漫的海滩风貌、迷人的异国情调,星罗棋布的灵山秀水,古朴悠远的古迹故址,山、水、人、情构成南宁多层次的旅游景观。南宁绿地系统条件良好,青秀山、南湖等绿地空间楔入城市,形成“一江串三环,两轴连八楔,绿网点线面”的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南宁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136”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完善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的功能,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为3580公顷,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38.78%和9.51平方米。城市山清水秀,绿水映带,自然环境极其优美,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素有中国绿城之称,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 经济条件 南宁区位条件优越。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规划理念加上市民的创造和热情,打造出了南宁快速崛起、迈向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六张独特名片。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也成为南宁独特的地缘优势。南宁人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努力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增长迅速。 人文条件 南宁古代属于百越之地。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为取南疆安宁而定名为“南宁”。两千多明年的城市文史使南宁这座西南边城与中原文化得以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名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特色。 南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以壮族为主的29个少数民族在这片热土上长期繁衍生息。各民族独特的民族习惯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各民族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景象。在新的世纪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为南宁的经济腾飞而奋斗。 规划设计概论 设计范围 本次江北环城水系二期工程是在一期运河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开掘运河,将心圩江、朝阳溪、二坑溪与邕江共通构成相思湖环城水系,实现水系互通游船、互动调节的江北区域核心环城水系和旅游景观通道。包括1 心圩江-朝阳溪连通运河、2 心圩江~二坑溪连通运河、3 二坑溪~朝阳溪连通运河、4 朝阳溪(中华路~北湖西三里)综合整治改造的两岸绿地景观带的设计。 建设条件分析 政策条件 近年来南宁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创建“中国绿城”的城市形象的战略目标。随着一系列工程的深化,城市景观系统的完善,南宁的绿城形象已基本建成。在此基础上,南宁又充分结合滨河城市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征,加快水系综合整治,推进水体生态保护,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把南宁打造成“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独具南方民族和地域文化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设计水体的岸线应该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体现水的流畅柔美。驳岸及池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而且与地下水沟通,可以大大降低水体的更新及清洁的费用。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解读 1.1研究范围 本次研究范围主要为: 襄城河北岸(姑熟路——振兴路段)和部分襄城河南岸(东营北路东区块),规划滨河绿地控制面积13公顷。 现状环境状况为: 1.原修坝取土致多处大小水塘沟。 2.地势较低洼形成较多地表径流及自然汇水。 3.淤积严重,并有部分拆迁遗留建筑垃圾。 4.树木杂乱无章,遍布垂柳、构树等杂木,利用价值不大。 1.2设计依据 《当涂县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当涂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5)》 《当涂襄城河景观控制性规划》南京大学编制 《公园设计规范》 1.3上位规划

襄城河绿地规划为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河岸两侧绿地绿线控制宽度为河堤坡脚50-100米,规划绿地控制面积(包括水面)共计125.5公顷。 规划提出,襄城河两岸的城市建设应依据次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建设。为使襄城河成为副城区的一条亮丽景观带,规划建议编制襄城河景观规划。绿线外30米范围内的建筑高度宜在10米以下。 1.4区位分析 1.4.1当涂县位置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介于南京与芜湖之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顶端,与江苏江宁、高淳、漂水3县(区)接壤,与江苏边界线总长度为126.9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延边县。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总人口64.65万,辖10镇4乡。 1.4.2自然条件 当涂县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境内河网密布,沟渠纵横,素称“江南鱼米之乡”。当涂自然景色秀丽,南朝大诗人谢眺称当涂为“山水都”,“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誉当涂为“江山之胜,天下奇处”。境内有“姑孰八景”、“三塔两浮桥” 等众多名胜古迹。 1.4.3区位分析 当涂襄城河北岸和部分南岸景观带。

河道景观设计方案

本科生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题目嘉兴市秀洲区桐乡大道北片相关河道景观设计方案专业城市规划 班级101班 姓名朱莉 指导教师戴洁(讲师) 所在学院城建学院 2014年3月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群众对于滨水空间的需求也日益明显。城市滨水地区是指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惑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1]。城市滨水绿地属于城市公共绿地,不仅是城市宝贵的环境资源,,更是城市中特有的空间地段, 还是城市到水域的过渡空间[2]。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交流和聚会的平台,更为附近居民提供了日常健身和锻炼的场所。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河道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空间的环境质量,还提升了我们的城市形象,甚至有可能促进我们城市的经济发展。然而,我国目前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着盲目引进物种,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决策主体单一、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滨水区规划忽视公众利益,亲水空间设计落后,开发模式盲目单一,缺乏地域历史文化特色,一味仿古,缺乏时代特征等一系列问题。 2正文 2.1滨水景观设计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和概况 2.1.1滨水景观设计国外相关研究背景和概况 1930---1960年间,工业革命给欧美发达国家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河道环境,工业污水的随处排放,使河道的水逐渐变脏,甚至产生了很难闻的气味。有些地方连河道的通航能力也受到影响,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滨水地区的再开发浪潮首先兴起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和英国。其后,新加坡也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对滨水地区改造的活动。随后其他一些北欧国家也纷纷加入了滨水地区改造的队伍。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亚洲的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滨水地区的再开发。其中关注最早的是日本,于80年代末加入了改造的队伍。这些国家开展滨水地区的再开发运动后,引起了社会的聚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这些国家都开展了对滨水地区的改造活动,但方法和侧重点却大相径庭。美国人利用各种商业设施和手段,给衰弱地区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英国人的改造手法与美国有很大区别,他们坚守“文化性”的原则,在再开发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出了一批具有文化代

河岸景观设计解决方案

河岸景观设计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河流的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河流能够给社会生活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除了防洪、抗旱的安全保障外,又开始关注水域的生态系统。社会的要求必然推动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水利建设的同时如何改善水域的景观和生态环境,成为现代水利事业发展的主流。 1、河岸景观设计中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水利在一个城镇的发展中,不仅仅是满足城镇防洪和用水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美化城镇并且又促进城镇的发展。城镇水利建设应以体现城镇的特色风貌,反映地方文化及体现开放、发展的时代精神为规划设计的基本点,立足山水园林文化的特征创造具有时代感、生态和文化的景观。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把握以下原则:(1)坚持生态化原则。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使之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的融合。 (2)坚持自然化原则。造园方式上要依地就势,追求自然古朴,体现野趣。 (3)坚持整体性原则。把城镇河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段相互衔接、呼应,各具特色,联成整体。 2、生态建设对河岸景观的要求

为改变目前在河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河流整治应以治水为中心,以水污染防治、改善水质为根本,通过清障、清淤、截污、治污、护岸、绿化、景观建设等综合整治措施,按照"建设水和绿色的长廊"、"充满活力和文化的河流"、"多姿多彩公园化的河流"、"清澈而舒适的河流"、"绿色、水、文化协调的河流"等河岸景观设计要求,使河流真正成为"生态河流、文化河流、景观河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河道水环境的支撑和保障。建设生态型水环境总的来说要考虑以下2个方面: (1)首先农村河流水流清澈,不断流,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能形成多样的景观和生态系统。 (2)其次城镇河流中滨河带要能反映当地独特的景观、历史、文化、风俗;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能提供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入入胜,便于人水亲近等。 3、河岸景观设计探索近年来,各地都十分重视水利景观特别是城镇水利建设,注重把城镇水利与城镇旅游、城镇景观结合起来,尤其是在滨河带的建设上,不但超越了前几十年河道整治的模式,而且树立了新的理念,把穿城而过的河道当作城镇的一个靓点,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将滨河带改造成为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场所,一个令当地人骄傲的地方。如将滨河带改造成为城镇的窗口,成为游人必到的景点等。按照生态水利建设要求,在今后的水利建设特别是河岸景观设计中,以下几方面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河道 景观设计说明

江西省贵溪市沿河东路延伸段地块 滨江绿地景观设计方案 设计以建设优美的滨江风景带为目的,对沿江进行最大规模的综合开发改造,将信江建成独具特色、景观一流的服务型经济带、景观带、文化带,构筑与贵溪的经济、文化相适应的“亲水、通透、开朗、宜人”的滨河绿地景观。 滨江绿地范围西起贵溪电厂东侧,东至新建3号桥,全长约2.1公里,用地规模约173963平方米。 景观策略 策略之一:绿色之道、低碳生活 保留原生态基础上,通过整合,引入多元化生态元素手法,还城市一丝清凉,一片绿色,为居民提供一个可以尽情呼吸的场所。 策略之二:联动共享、内聚外显 以城市生态核心的共享为基础,通过滨江绿色廊道建立各功能组团之间的联系,实现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互通与联动。 策略之三:文化名片、城区新韵 铜文化主题被赋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情节,通过对历史文化、乡土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三种文化题材浓缩与提炼,使之反映到具体的景观场景及景观元素中,使景观具有情感、富有想象空间。 设计理念 很多人想要的只是离自己更近、更新、更亲的感觉,讲究的是随意、舒心、舒展、青草芳菲般的自然感受,这正是滨江绿地景观设计

的初衷和理念。 设计目标 通过统一规划、整体实施,塑造一个集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交通功能、休闲功能、娱乐功能于一体的滨河生态景观走廊。 指导思想 在满足城市防洪的前提下,尽量不去改变现有江岸状态的同时增强信江的可亲水性,提高江面——堤岸——沿河路的视线联系。 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滨河亲水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城市文化的延续。 具体设计: 滨江绿地以铜文化为脉络将地块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自西向东谱就了铜文化的演变史,整个滨江不仅仅是一个视觉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感情线索。 结合文化内涵与地块因素将沿江分为:生态滨水区、文化主题区、时尚休闲区、景观过渡区 生态滨水区: 新建三号桥段到冶金大道段原有水塘较多,以体现植物生态群落之美,湿地生态环境为主题。通过花阶式的处理,增加文化墙、植物文化组合等来丰富自然景观。沿江点缀大小不一的自然块石,使驳岸显得更自然生动。亲水台、木栈道、船码头等以现代的元素来表现湿地水域风韵,同时提供戏水空间,使居民更好的接触体会大自然的美。 文化主题区:

河道景观治理概念设计

威海市河道景观治理概念设计 “一个城市,有了一条河,顿时变得与众不同……” “任何一个能解决水问题的人将只得授予两次诺贝尔奖金——一次为和平一次为科学”-约翰.F.肯尼迪 题记 一、前言 当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后现代城市改造运动在国际范围内迅速开展起来,人们开始反思那些曾经被他们忽略的空间与场所,特别河道作为地表最主要现象之一的大地景观,成了城市内垃圾污水集中的沟壑;在环保意识开始增强的今天,河道在城市中的生态和景观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良好的水体资源成了大到一个城市,小到具体的开发的地段最炙手可热的景观卖点,滨水景观改造与利用成了城市运动的一个主题。 威海是一个三面沿海,背对青山的美丽山水城市,吸引着无数游客向往,许多人定居、工作在这座宜居滨海小城;而由于市内几条河流未形成城市的景观廊道,与城市整体的风貌相脱节,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使之周边植被良好,恢复河水自然的生态功能,为当地市民创造更舒适优美的沿河开放空间并提供更多的生态、经济效益,成为本次项目的主要任务,探索能结合本土实际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是设计师的基本责任、是需要迫切研究的课题。 二、景观设计理念 除了有着严格的城市河道控制法规及防污效果外,成功的河道景观整治都基于周密的规划和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本次河道设计的理念为; 2.1 恢复河道基本功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的河”;

打造自然生态河道堤岸,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恢复与生态的系统设计,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及景观美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它是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原有的河堤改造成为水体、土体和生物相互涵养、具有可持续生态循环,趋于自然状态的河道,是一种新的河道治理理念。在河道治理方面,相对与以往的人工混凝土筑砌的河道来说,生态河道具有“增强水体自净、适合生物生存繁衍、调节水量、滞洪补枯”的多重生态效果。 以“堵疏结合,蓄泄并重”的先进理念,使河流在流量、泥沙输移、宽深比等方面达到动态平衡。 采用复式断面,加大过水断面,保持河流主槽常年布淤积,增加视觉美感,防洪治水与因造生态景观共进。 2.2 标本兼治、以水美城、控制河流污染,在此前提下开发美化河流,以河美城、以城护河,和谐共处。 在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中,将滨水河道周围作为连续的公共空间,沿整个水边地带布置近水公共空间,可保证滨河地带的共享性和城市景观性。以水造景,把河流景观带融入城市景观,水、绿、空立体结合,塑威海生态水环境,充分考虑城市河流沿岸居民和游客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以“绿”和“水”作为空间基质,构成经管开敞的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为市民游客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富有情趣的滨水生态环境。 在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中,将滨水河道周围作为连续的公共空间,沿整个水边地带布置近水公共空间,可保证滨河地带的共享性和城市景观性。强化城市设计大纲,并把握住整个沿河层面上的风格统一,防止在地块层面上各自为政的局面。 三、成功案例——他山之石 3.1 美国纽约炮台公园 发达国家的滨水河道设计都位于市中心,纽约的炮台山公园项目是滨水项目的成功案例之一,在纽约市的总体规划中,就严格的将沿着赫德逊河21 米宽的用地作为公共公园绿地,

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

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 河道,指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 城市河流最初的形式是城市边上自然的过境河,后来由于防御、运输、用水、防洪等需要,逐渐出现了护城河(壕)、运河、引水河渠和排洪河道等城市河流。到了近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河流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严重污染,洪涝灾害等。与其说河道景观设计,倒不如说是在为城市河道"治病"。 河道景观的基本方法探析 1.总体规划布局与定位 (1)调研: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符合当地的地质特征以及气候特征,并且要对河道水域进行详细地实地考察,包括:河道宽度、水位、断面等。另外,在调研期间还要注意河道周边的环境,记录周边的建筑、生态湿地、植物组团等情况。 (2)定位:在对调研进行分析之后,在保证城市河道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依照城市设计的总体概念进行河道景观设计。由于河道是贯穿于整个城市的,其周边环境以及城市设计都不同,所以要根据流域附近的环境进行设计主题的定位,从而使不同流域的河道具有自己特色的设计方案。 (3)布局:虽然城市形象是河道景观设计的依据,但是在具体的流域设计中,还是要以流域的情况为主,其中对设计有以下要求: 第一、因地制宜,也就是尽可能地保持地形原有形态,切勿统一设计为渠化河道。如果可以,最好能够以周边的历史文化古迹连接起来,将文化理念延伸到河道景观的设计思想上;

第二、突出重点,也就是在一定距离的河道上建立一个主题亮点。主题的选择方向可以是河道特点、历史文化等; 第三、形成特色,河道尽管要具有自然特征。对于景观类型没有固定的要求,只要符合城市和地域的需求即可,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全部景点都纳入城市中,要区分开各个景点,从而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记忆。 2.驳岸设计 (1)自然原型护岸:是以保护河道堤岸、还原堤岸原型为主要目的的,通常会在表面土层铺上卵石、细砂,或是种植草皮等。在植被上,多使用水杉、柳树、香蒲、芦苇等。 (2)自然型护岸:在水面上种植植被的情况下,并且选用石材木材等材料提高坡面的抗冲刷能力。在坡脚用木桩、石笼或浆砌石块等建筑土堤,在斜坡上种植乔灌草植被,提高堤岸抗洪能力。

城市季节性河流湿地滨水景观规划初探

城市季节性河流湿地滨水景观规划初探 ——以登封新区商住区城市设计为例 李滢1张焕发2 (1.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11; 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摘要:城市河流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对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城市安全有着重要作用,以登封新区商住区城市设计滨水景观规划为例,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河流的季节性水位变化,科学运用各种方法,以实现城市湿地水系的可持续设计,协调城市区域功能关系,合理规划城市用地,满足市民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生活需求。 关键字:城市湿地滨水景观系统可持续设计 河流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及洪泛平原湿地①。同时,分布于城市(镇)的湿地称为城市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以及河口海岸湿地。城市河流湿地是城市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河道、河岸河滨绿化等区域。城市河流湿地是城市的生态廊道,为城市提供了物流、能流、信息流传递与交换的场所,对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自然调控与景观作用②。 1、现状概述 登封河流众多,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32公里。市域地处黄河流域与淮河流域分水岭,无外来过境水。夏季降雨占全年45%以上,降水集中,径流大,利用少。 2、规划设计目标 延续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概念原则,通过对现状的因借改建,对环保新技术的延伸应用,对能源的合理利用,将建筑、道路、水体、绿地等有机联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新区形象。 突出亲水的理念,根据寺里河水位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在局部采用跌水、改变河道、筑坝拦截等技术手段,改善河流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水位反差,引导人们以积极的态度与自然水系进行交流,融于自然,回归自然。 3、空间组织方法 通过垂直叠图(overlay-mapping)的技法来配置空间要素,将包含自然格局、城市交通、景观基质等多个元素彼此错置,并经由强烈对比以产生独特的空间品质——形成自然模式与城市空间形式交融的生态设计。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构筑登封新区滨水景观系统:

城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设计水体的岸线应该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体现水的流畅柔美。驳岸及池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而且与地下水沟通,可以大大降低水体的更新及清洁的费用。 驳岸以缓坡入水至水下60cm,宽度2m至3m,然后逐渐挖深,在面积较大的水域,要水底深度达到1.8m以上,才能以相对陡的坡度挖深。缓坡可以减小径流的冲刷,对儿童也是一种安全措施。在水深1.8m处以缓坡向水岸线连接。 在冲刷较大的地点可用卵石、块石、原木加藤本植物加以稳固。如果是抛石驳岸,应该根据风浪的冲击力决定石块的大小,最好用带棱角的石头;或者抛以碎石打底,上部用大石压住;或者先设钢筋框或竹框再抛大于网孔的石块。尽量少用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 提倡生态型驳岸设计,利用以下各类植物覆盖、稳固土壤,抑制因暴雨径流对驳岸形成的冲刷。例如:湿地树木类(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池衫、水杉、美国尖叶扁柏、湿地松、水松、沉水樟、沼楠、相思或牛尾木、海松柏、紫穗槐、垂柳、灰柳);湿生植物类(中华水韭、沼泽蕨、宽叶香蒲、东方香蒲、长苞香蒲、水烛、小香蒲、泽泻、菖蒲、石菖蒲、荻、水葱、水毛花、垂穗苔草、箭叶雨久花、雨久花、灯心草、花菖蒲、毛茛、驴蹄草、圆叶茅膏菜、合明或田皂角、千屈菜、草龙、丁香蓼、星宿菜、半支莲、水蜡烛、薄荷、慈姑、长毛茛泽泻);浮水植物类(浮叶眼子菜、水鳖、莼菜、萍蓬草、中华萍蓬草、芡实、亚马逊王莲、白睡莲、柔毛齿叶睡莲、延药睡莲、菱角、四角菱、水皮莲、金银莲花、荇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河道景观设计分析说明

一项目解读 1.1研究范围 本次研究范围主要为: 襄城河北岸(姑熟路——振兴路段)和部分襄城河南岸(东营北路东区块),规划滨河绿地控制面积13公顷。 现状环境状况为: 1.原修坝取土致多处大小水塘沟。 2.地势较低洼形成较多地表径流及自然汇水。 3.淤积严重,并有部分拆迁遗留建筑垃圾。 4.树木杂乱无章,遍布垂柳、构树等杂木,利用价值不大。 1.2设计依据 《当涂县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当涂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5)》 《当涂襄城河景观控制性规划》南京大学编制 《公园设计规范》 1.3上位规划 襄城河绿地规划为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河岸两侧绿地绿线控制宽度为河堤坡脚50-100米,规划绿地控制面积(包括水面)共计125.5公顷。 规划提出,襄城河两岸的城市建设应依据次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建设。为使襄城河成为副城区的一条亮丽景观带,规划建议编制襄城河景观规划。绿线外30米范围内的建筑高度宜在10米以下。 1.4区位分析 1.4.1当涂县位置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介于南京与芜湖之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顶端,与江苏江宁、高淳、漂水3县(区)接壤,与江苏边界线总长度为126.9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延边县。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总人口64.65万,辖10镇4乡。 1.4.2自然条件 当涂县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境内河网密布,沟渠纵横,素称“江南鱼米之乡”。当涂自然景色秀丽,南朝大诗人谢眺称当涂为“山水都”,“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誉当涂为“江山之胜,天下奇处”。境内有“姑孰八景”、“三塔两浮桥” 等众多名胜古迹。 1.4.3区位分析 当涂襄城河北岸和部分南岸景观带。 本次设计长度约1385米。设计面积13公顷,北接襄城·东城、君盛桃园、双城汇三个住宅小区;南临襄城河,于南侧姑孰路与北侧振兴路之间,与金汇康郡小区相邻,为当涂县重要滨水景观廊道之一。 1.5基地外部背景解读 1.5.1绿地系统: 宁芜铁路、205国道从基地西侧南北向穿过,联系马鞍山市、芜湖市,姑孰路与振兴路挟

综合性河道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综合性河道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1工程概况及特点 1.1.1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市**区**河生态治理一期景观工程 建设地点:**市**区**河 建设单位:**市**区**河生态治理公司设计单位:杭州浙大佳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规模:全长1500m。 我标段施工范围:马道工程、亲水平台工程、码头工程、部分土方及绿化工程。 1.1.2施工条件 施工用水用电情况施工用水、用电:由建设单位提供的电源点和水源点引出。 施工用电采用电杆由电源点架设到施工现场,施工用水采用镀锌管由水源点埋地接到施工现场。 1.1.3工程特点 (1)施工环境:施工场地比较复杂,场地交通比较方便,施工要注意各工序衔接合理,并积极与其他有关单位及甲方、监理协调关系。 (2)工期:2006年2月25日—2006年4月25日,为了更快地完成本程,我公司本着以优秀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施工技术,发

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来圆满完成此工程。 (3)搞好当地群众关系,确保施工正常进行,保证安全文明生产,不干扰施工,现场保证安全文明施工仍是本工程的关键。(4)道路沿线可能有各种隐蔽管道,施工时应注意管线的保护工作,并注意各种管线的安全。 (5)本工程工程量大,工期较短,必须制定有力的工期保证措施,以确保在要求工期内优质完工。 1.1.4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市**区**河生态治理一期景观工程(I标段)招标件; (2) 杭州浙大佳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文件; (3) 国家、省、市有关规定; (4) 我公司机械、人员、技术的情况和资源的调配能力; (5) 我公司对施工各工种工序有关规定及操作标准、质量控制手册; (6)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工程有关资料; (7) 现场实地踏勘了解的情况。 1.2施工部署 1.2.1施工组织准备 本标段工程施工管理将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原则,依托我单位管理力量和后勤人员为本项目服务,并抽调技术骨干组成“高效、精干” 的项目部,项目部下设:工程部、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在如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河道的各方面问题与城市的快速发展显得格格不入,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就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看法,并提出了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给我国的城市河道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字:城市河道、景观设计 引言 为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河道建设对城市居民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目前城市河道的污染严重、环境单调等问题,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环保、生态意识以及和谐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有必要提高人们对河道的保护和开发。 一、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1、总体规划与定位 河道景观设计的总体规划应建立在对河道相关情况的详细勘察,要了解河道的水域概况、河岸建筑物、周边生态状况和居民生活状态等,联合不同的建设部门,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总体规划方针。同时,河道景观设计的定位应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同时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对河道景观设计定位。 2、河道的景观设计 河道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景观平面布局、断面和构造物等方面的设计。在总体规划和定位的基础山,河道的景观设计要结合实际地形,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的布局,当然这个平面布局要满足联系性的要求,尽量追求自然、顺畅,并在个别的节点处重点进行设计。而河道的景观的断面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应对基本排洪的需求下,兼顾生态、景观灯其他方面。河道的构造物主要是指河道两侧的建筑和一些桥梁设施。这些构造物的设置要跟河道的景观融为一体,体现一个整体性的要求,相互的提升品质。 3、河道交通设计 河道交通设计有两方面组成,即交通组织和道路设计。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和道路设计提高河道景观的通达性,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方便。而且,道路的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追求多样化,这样不至于显得单调。 二、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河道景观设计综评

有人工景点、公园,能提供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由于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牵涉到诸多方而的问题,要使景观设计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中应把握以下3条原则: 2.1生态优先、多样性的设计原则 在考虑防洪基木功能的同时,保护河流的自然形态及植物种类与生物的多样性。河道是由水流和其中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周围的环境因素组成的生命系统[2]。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河道, 制造水陆交错、蜿蜒曲折的多样性河道,同时增加景观异质性、强调景观个性、促进自然循环,从而保持河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以人为木的原则 绿地景观设计要仔细分析各类游人的心理及生理特点,以人为木, 以利游赏。在适当位置修建无障碍通道,在有台阶的地方修建斜坡通道,方便轮椅和腿力不健的人通行。可以通过修建雅俗共赏的参与性景观,发挥游人的主动性,使其更深入地理解景点的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 2.3系统化原则

河流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循环和自然地理等多种自然力综合作用的过程,这种过程构成了一个复朵的系统,河道内部各系统要素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它们进行复朵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组成了有机的生命整体。系统中某一因素的改变,都将影响到景观而貌的变化, 所以在进行河道景观设计时,首先应该从区域的角度出发,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同时规划涉及的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游憩休闲系统、滨水生态系统、夜景照明系统、市政配套体系等各自独立完整的同时应相互协调。 3河道景观设计方案 3.1河道护岸设计 河道护岸是保护河道边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河道淤积的工程措施,不但要考虑其坚固性,也要注重护岸的生态价值,创造亲水、和谐、美丽的生态环境。护岸应采用人工型、自然型和人工自然型相结合方式,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同时保护河岸植被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环境,采用不同造型的挡土墙或堤防,避免结构形状单一的护岸形式,突出水景设计,给人空间层次感。在选用护岸材料时,应结合当地材料,选择亲水性和透水性较强的材料,有利于河道中水生物生长和维护河道的水生态环境。保持护岸的渗透性,使护堤土体与其上部空间有较好的水气交换和循环。改“防〃水护岸为"亲〃水护岸,增强滨水空间的游憩娱乐功能。

河岸景观设计理念初探

河岸景观设计理念初探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以前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受计划经济影响,只侧重于防汛抗旱,虽然河流防洪抗旱安全保障得到提高,但对河流两岸的生态环境建设重视不够。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其他功能需求在不断提高,要求河流两岸能够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结合水利工程中的河岸景观设计实践,对河岸景观设计现状、应把握的原则、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河岸景观;水环境;设计实践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水利工程建设,防洪抗旱安全保障逐步提高。但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人们对水域空间的景观和休闲娱乐功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改善水域空间的景观,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就成为现代水利建设应当追求的目标之一,水利工程如果超前规划,不仅可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而且能起到提升地区形象,美化地区环境的作用。 1 目前水利治理中河岸景观的基本现状 过去几十年里,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河道综合治理时,只考虑其水力技术要素,不关心它的其它功能,更无暇顾及景观设计。水系污染、江河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美丽的自然特征消失、自然景观被人工化等问题相继发生。如目前普遍存在的河流堤防采用人工材料,两岸湿地消失,沿河山修建公路,边坡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等问题。同时,由于河道水质的污染,城镇的河道用混凝土包裹,许多城镇河道变成暗渠,原有的河道空间变成了道路或其它建筑,自然景观彻底消失。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河流的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河流能够给社会生活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除了防洪、抗旱的安全保障外,又开始关注水域的生态系统。社会的要求必然推动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水利建设的同时如何改善水域的景观和生态环境,成为现代水利事业发展的主流。 2 河岸景观设计中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水利在一个城镇的发展中,不仅仅是满足城镇防洪和用水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美化城镇并且又促进城镇的发展。城镇水利建设应以体现城镇的特色风貌,反映地方文化及体现开放、发展的时代精神为规划设计的基本点,立足山水园林文化的特征创造具有时代感、生态和文化的景观。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1)坚持生态化原则。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使之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的融合。 (2)坚持自然化原则。造园方式上要依地就势,追求自然古朴,体现野趣。 (3)坚持整体性原则。把城镇河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段相互衔接、呼应,各具特色,联成整体。 3 生态建设对河岸景观的要求 为改变目前在河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河流整治应以治水为中心,以水污染防治、改善水质为根本,通过清障、清淤、截污、治污、护岸、绿化、景观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项目建设综述 xx环境条件及人文背景分析 建设用地自然条件及河流流域分析 地域文化分析 1、自然条件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广西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中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亚热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适合植物生长,所谓“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奔放”,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南宁历史悠久,各族人民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宁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广西黄金旅游带的中心部分,壮丽的边关风采、浪漫的海滩风貌、迷人的异国情调,星罗棋布的灵山秀水,古朴悠远的古迹故址,山、水、人、情构成南宁多层次的旅游景观。南宁绿地系统条件良好,青秀山、南湖等绿地空间楔入城市,形成“一江串三环,两轴连八楔,绿网点线面”的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南宁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136”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完善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的功能,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为3580公顷,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 38.78%和 9.51平方米。城市山清水秀,绿水映带,自然环境极其优美,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素有中国绿城之称,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 经济条件 南宁区位条件优越。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规划理念加上市民的创造和热情,打造出了南宁快速崛起、迈向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六张独特名片。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也成为南

河流景观及生态河道

第一讲滨水景观设计 第一章xx河流改造成风景河道的一些误区 xx水利局xx 1、当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并蔓延到周围的环境时,河道和滨水地区就遭受着极大地破坏。这些影响意味着生态和经济的代价。例如: 挤占河道断面修建道路、河道改为暗沟用以建房、不修下水道直接将污水排入河道等等;以上几个方面是城市河道的悲剧。 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人们开始对改善水环境的要求不断高涨。将城市河流改造成风景河道,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这个热点,对城市河道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这过程中,如果搞得不好,只注意风景景观,不注意生态建设,就会造成一些误区; 3、这些误区是: 顺直河道、硬化河床、加高堤防、建闸修坝、堆积小品等,现在分别叙述: 4、关于顺直河道: 天然河道没有一条是笔直的,如果修建一条笔直、而且等宽的河道,它势必等速,等速的河道里水生动植物难以生长。所以整治河道时,要随弯就弯,不要裁弯取直。过去一段时间,很多城市已经把穿城而过的河道改造得面目全非,最近几年如果打算再次整治,一定不要裁弯取直,已经裁弯取直的要改回来,无法改回的,可以按下面的方法做: 尽量避免直线段太长,能宽则宽,用蜿蜒、蛇形、折线等代替直线;在河道转弯时,也不要用一个半徑去完成转弯,尽量多一些变化,甚至弧线、折线共用;请看下面的实例: 左图是奥地利五十年前修建的一条渠道,右图是1986年改造后的情形,它用蜿蜒、蛇形、不等宽和打掉硬质护坡的手段,成功地将人工痕迹去掉。

当前,有些规划设计院正试探在宽浅河道中,两堤距离保持原状不动(因为不能动),而将子槽做弯,把景观的文章做到滩地上。 5、关于硬化河床: 硬化河床无非两个目的: 一是防止河水冲刷河坡,二是减少渗漏。很多城市的防洪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城市中建成区越来越大,下垫面硬化,洪峰流量加大,雨水汇集时间缩短;房屋、道路、绿化与河道争地,河道越束越窄,无法拓宽、加深。只好将河坡改成直墙,有的河坡虽未改成直墙,也已经硬化,这种现象甚至发展到河底。水利工程的这种做法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这也逼迫水利工程师在护坡的非硬化材料上费了很多心血。近几年来,代替混凝土和浆砌石的防护材料越来越多,诸如: 空心连锁板、模袋、土工布、草皮加土工网、韩国标准砌块、植草砖、木桩、芦苇丛、任意摆放的大石块等等。以上材料足以应付流速在2—3米/秒范围。 大片花卉与灌木组成的护坡(福州)用石块保护河岸(欧洲)我们并不完全反对直墙,象泰晤士河、塞纳河,但要尽量减少。反对的是为了防渗而将河底硬化。 6、关于加高堤防: 建议将堤防分为两类: 内堤(小堤)和外堤(大堤),内堤可以是子槽上的女儿墙,为保护滩地而设,它及滩地可以被淹没;外堤为保护城镇村庄而设,其高度当然应根据设计或校核洪水位来定,但问题在于堤岸位置的确定,它必须富于变化,两堤间最好不要等距,材料不要划一,尤其城市中的大堤一定要材料考究、做法仔细。郊区河道的大堤不一定要连续,尤其在大片荒地、农田中,无妨让洪水出槽,在荒地、农田中滞留,若能形成湿地更好。另外,城市河流要因地制宜减少堤顶超高,其理由是城市河道上控制建筑物多,,又有现代化的调度、预报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